- 學校抗疫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學?挂呦冗M集體事跡(精選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跡了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跡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跡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跡的材料。那么事跡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挂呦冗M集體事跡(精選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挂呦冗M集體事跡1
朱親鋼,揚子洲學校黨支部副書記,又是一名黨員教師。3月18日,師生全員核酸檢測,從當天下午四點一直忙到凌晨兩點,在學校里,經?吹狡涿β档纳碛啊
3月23日,學校成立了揚子洲學校黨支部志愿者服務隊,他秉承“作示范,勇爭先”的.理念,連續四天,戰”疫“在防控卡點一線,每天回家后,還得總結一天的線上教學課程,然后是檢查自己兩個孩子線上課程完成情況。他的妻子是江西白云藥業的一名普通工人,疫情期間,藥廠一直沒有停歇!所以,孩子的線上學習只有等他回家后再跟進。他總是對妻子說:”入黨就是服務!服務學生,服務家長,服務人民!這是一名黨員最光榮的事情!
學?挂呦冗M集體事跡2
潘海燕,揚子洲學校數學教師,一(2)班的班主任,還是兩個小孩的母親。疫情期間,他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志愿參加揚子洲三聯村的防疫工作,主要在疫情防控點查看進入揚子洲鎮車輛人員的昌通碼和核酸檢測報告。
做志愿者的每一天都挺辛苦的,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有時會想起家里的小孩。但是,當第二天鬧鐘一響,他仍然奔跑在防控點的路口,守著這一方“陣地”。因為我們的忙碌,很大程度上給了居民們一份安心,一份保障。
把志愿服務當作情懷,用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為揚子洲鎮送上溫暖和關懷,用責任與擔當筑起抗疫防線,他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勝利終將屬于我們。
學?挂呦冗M集體事跡3
他患有多年基礎疾病,頑固性高血壓。在接到學校緊急動員進入學校的通知后,他一如和往常對待工作的高度認真、高度負責一樣,毅然決然入列承擔起繁重的`志愿保障工作。他愛人聽到他決定準備入校做志愿服務的消息后,既心疼又理解,一邊反復叮囑備好足量的藥,一邊立即為他準備必需的生活用品。
看到愛人心疼的樣子,志強書記平靜地告訴愛人——年輕教師家庭負擔都重,我是書記,我上吧。進到學校后,志強書記每天在學生宿舍和其他老師一起,穿著嚴密的防護服搬運餐食、飲用水、水果。即使一天將近10個小時的工作強度,但他從來沒說過一句抱怨的話,沒和組織提過任何條件。入校第一天,志強書記著涼拉肚子了,但是他誰也沒告訴,服藥后依然堅持到崗與其他同志繼續工作。大家每次問到志強書記時,他都說:我還行,我能上。
學?挂呦冗M集體事跡4
為了能及時為學院老師們提供服務保障,從3月24日學校實施封閉管理至今,楊尚就放棄了休息始終入駐學校,吃在食堂住在辦公室。當他領回來學校配發的折疊床和被褥后,這個94年出生的小伙子笑著說,辦公室又是我的新家啦。作為黨政辦公室的普通一員,工作中楊尚從來不講條件,不論份內份外,總是積極主動、認真做好每一項任務。
在學校核酸篩查檢測期間,他一直堅守志愿做“大白”。無論是連夜的緊急核酸篩查還是每天固定的檢測任務,無論是持續站立7個多小時的長時間掃碼工作,還是頂著料峭春寒的`冷風襲襲,楊尚都表現得非常堅韌和勇敢,截至6日累計采集核酸樣管456管,5099人。4月6日傍晚,工作一天吃過晚飯后,他在辦公室不慎摔倒把額角跌破,緊急到醫院縫合了六七針。即使這樣,他還是惦念著及早恢復好,回到工作崗位。他發微信感謝學校和老師對他的關心慰問時說:給學校添麻煩了,今天又少個人干活!
學?挂呦冗M集體事跡5
新時代的青年人有不負時代的使命和擔當。作為一名新入職的青年教師,刁亮平日里做事踏實認真仔細,在他身上看不到嬌氣任性和散漫。4月2日晚上19:45,學院與他1分零9秒的通話,沒有過多的解釋和理由,而刁亮這位入職半年多的青年教師就義無反顧選擇與天城大的命運同興共難。
入校后,他被排班到任務繁重的值守樓宇,負責物資的配送搬運。為了保證安全,工作期間他不能脫換防護服,所以不敢多喝水,中午吃飯時也只能在通風寬敞的地方摘了口罩臨時就乎一下。每天1樓到6樓往返近50次的'負重折返,令這位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有點吃不消。忙完一天回到辦公室的折疊床上,他能一覺到轉天天亮。當問起他的感受時,他說,我真是怕耽誤抗疫大事啊。4月6日起,他再接到工作調整,出任學校突擊隊專班,依然如初他又默默地做起一項新工作。
學校抗疫先進集體事跡6
馬倩婷和戈文祺都因為疫情小區管控,沒能如愿進入學校開展志愿服務。她們在校外,一直非常掛念大家的冷暖起居,生活用品和藥品的配備。馬倩婷多次匯集大家的需要,自己跑超市、藥店等為大家購買,當得知學校開辟了物品遞接緩沖通道后,自己開車把大家急需的藥品送到學校。
她還想辦法為大家準備了方便面、面包、牛奶、零食、辣醬和咸菜等等,讓大家體會到了團結一心共同抗疫的'堅強力量。她每天都會把學校疫情防控的最新通知和各類統計數據,及時告知大家。她經常說:“大家這么辛苦,我能幫大家做的不多,如果有什么能做的,一定告訴我。”戈文祺住在學校附近,為了能夠幫上駐校職工急需用品的保障,她把發貨地址告訴大家,在遵守學校疫情防控規定和管理要求的前提下,積極為大家代取代送。
學校抗疫先進集體事跡7
作為學院行政一把手,她始終把學院發展放在心中。學校實施封閉管理以來,她組織召開班子會、黨政聯席會和全院教師大會,多次就安全穩定、線上教學、疫情防控、研究生招生、人才工作以及學生工作等加強研究和部署,提出工作要求。當她知道在校志愿服務的老師們每天非常辛苦時,自己連續兩天跑了幾個藥店,為在校教職工購買了300個N95口罩。
這批口罩成為了大家在疫情防控最緊要時刻可靠的安全保障。她帶領全院教師,認真開展線上教學,特別叮囑大家關注學生心理和特殊情況的反饋,積極主動將學校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有效融入,體現思政教育引導的`有力作用。她運用騰訊視頻在抗疫思政第一課上,向全院學生叮囑安全,提示注意事項,加強學習管理。她駐守在校,帶領全院教師組織科研申報、協調落實研究生招生復試面試工作,關心開展志愿服務保障的教師冷暖身體情況,把學校黨委的任務要求落實到日常點滴的各項工作中
學?挂呦冗M集體事跡8
后勤服務中心為了保障全校師生的就餐安全,安排全部食堂員工住校工作,克服困難、積極返工,助力學校疫情期間的餐飲保障。
封閉管理期間,僅食堂東區一樓每天接待師生就達7000人次,每餐為隔離的師生準備隔離餐200多份……特殊時期,基本上所有員工都是二十四小時在崗,接到上級的任務都第一時間作出反應。雖然工作很辛苦,但他們總是默默奉獻,從無怨言。
做為后勤一線服務人員中的普通一員,3月14日一早,紅橋東院食堂田佳潤主動請纓,帶著收拾好的一些簡單的'個人物品,開始了住校工作生活。食堂例行一日三次消毒、開窗通風、晨午檢、組織員工每2天一次核酸檢測……除了正常的供餐任務,還要負責為隔離的學生配送隔離餐,為留學生準備食材等生活必需品。一邊供餐,一邊防控,忙碌了一天的他,到晚上才能抽出一點時間和家人通過視頻來表達想念。這時候才發現,工作需要他,家里同樣更需要他。田佳潤的愛人是天津市北辰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2022年春節前,在工作中不慎扭傷膝蓋,韌帶中度撕裂,走路還要架著雙拐。家中兩個孩子,一個小學一年級,一個剛剛10個月。由于疫情,天津市所有中小學都改為線上教學,所以她需要每天在家里一邊輔導孩子上網課,一邊照顧牙牙學語的襁褓嬰兒。一想到這些,對家人的無限愧疚就會涌上田佳潤心頭。然而他的愛人做為一名黨員,一名深耕一線的基層工作者,她知道這個時候學校更需要他。
【學校抗疫先進集體事跡】相關文章:
抗疫先進集體事跡(精選6篇)10-02
抗疫先進集體主要事跡(精選5篇)10-02
全國抗疫先進集體事跡(通用30篇)09-26
抗疫先進集體簡要事跡(通用6篇)10-03
抗疫英雄事跡10-04
抗疫的事跡(精選19篇)10-16
抗疫事跡(精選10篇)09-27
抗疫事跡(通用10篇)09-24
抗疫事跡(通用5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