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傳統節日》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傳統節日》,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傳統節日》1
教學目標
1、會認“傳、統”等15個生字,會寫“貼、街”兩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增強學生對各個傳統節日的了解。
教材分析
重點
1、識記生字詞,背誦課文。
2、增強學生對各個傳統節日的了解。
難點
增強學生對各個傳統節日的了解。
教具
課件,生字卡。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談話引入:明確目標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節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中的傳統文化,走進我們的傳統節日吧!
2、板書課題:傳統節日
3、齊讀課題、釋題
1、學生回答(喜歡)
2、(學生跟著書空)
3、齊讀課題并說說什么叫傳統節日?
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默讀課文,思考:
(1)圈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2)標出文中有幾句話。
2、檢查預習情況。
(1)同桌互讀生字,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2)交流不認識的生字。
(3)指導識字:
翹舌音:傳、舟、賞
后鼻韻:統、巷、堂、郎、餅、賞
乞:它與哪個字相似,它可以組哪些詞?指導“乞巧”的讀法
3、課件出示我會認得生字詞。
1、學生默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生字詞,。然后標出文中有幾句話?
2、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字詞,匯報。
3、學生開火車認讀、齊讀。打亂字詞認讀。
送生字進課文,感受課文。
小組探究
1、師范讀課文。
2、熟讀課文。
3、用橫線畫出文中共寫了幾個節日?
4、這些節日當中,你喜歡哪一個節日?說說喜歡的理由。
5、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1、學生聽,注意字音。
2、學生跟老師對讀課文,看誰讀得更流利;分小組對讀課文;男女生對讀課文。
3、學生用橫線畫出文中寫的節日。
(1)生回答,師板書;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
(2)你知道這些節日分別是什么時候?(生說師板書)
(3)出示練習題,我會連線。
元宵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七夕節
七月初七五月初五八月十五正月初一正月十五4月5日
4、選自己喜歡的節日說一說。
5、小組討論在傳統節日里,要注意哪些安全?如:春節不能隨便放鞭炮,要有大人陪同才可以。
指導書寫“貼,街”兩個生字生字。
1、讀第一、二句話。
2、小組合作:觀察“貼、街”兩個生字
3、重點指導:貼、街
4、學生書寫生字,注意提醒寫生寫字的執筆姿勢和坐姿。
1、指名讀指名讀第一、二句話。
2、小組合作:觀察生字,看看這兩個生字在書寫時存在問題,怎樣才能把字寫的美觀、端正。
3、學生匯報:(1)街字是左中右結構,街:“行”字中音加兩個“土”,注意不要寫成四橫一豎,下面的“土”最后一筆改為提。
(2)貼字的偏旁最后一筆是點。
4、學生認讀生字詞,學生書寫生字。師巡視
課堂
小結
1、回顧文中寫了幾個傳統節日?
2、你知道那些古詩是寫傳統節日的呢?
1、學生回答。
2、學生說一說,再背誦古詩。
作業布置
1、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傳統節日
春節元宵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4月5日五月初五七月初七八月十五九月初九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傳統節日》2
教學目標:
1、認識“傳、統”等14個生字,會寫“貼、街”等9個新字,會寫“節日、春節、花燈、清明節、先人、龍舟、中秋、圓月、轉眼、全家、團圓、熱鬧”等詞語。
2、了解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習俗以及過節時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
3、通過春節等節日,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和領會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4、明確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文化。
5、培養學生珍視和熱愛生活、樂于與他人分享快樂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我國傳統節日的起源、風俗等,感受我國傳統節日深厚的文化底蘊。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熱愛之情。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傳、統”等14個生字,會寫“貼、街”等9個新字,會寫“節日、春節、花燈、清明節、先人、龍舟、中秋、圓月、轉眼、全家、團圓、熱鬧”等詞語。
2、了解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習俗以及過節時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
一、聽關鍵詞,猜節日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節嗎?
2、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有關節日的關鍵詞,就請大家來猜猜是什么節日,在哪一天過節?
放鞭炮,拿紅包(春節正月初一)
祭祖、掃墓(清明4月3日—5日)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五月初五)
吃月餅,賞圓月(中秋節八月十五)
師:像這些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并成為中華民族象征的節日,我們把它們叫做中國的傳統節日。板書課題:傳統節日
師:上課前,老師請大家去收集中國傳統的節日,除了屏幕上的四個傳統節日,你還知道哪些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們分別在哪一天過?
師:在學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幾個傳統節日,問:從日期上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對呀,中國的傳統節日多數都是按農歷來過的,只有清明是按公歷來過的,它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早在唐朝就有詩人寫下了《清明》這一首詩(引:清明時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讀課文,自讀要求: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將生字讀熟。
(2)圈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3)把課文讀熟,不重讀,不漏字。
(4)用橫線畫出文中提到的節日。
2、學生自讀課文。
3、匯報自學情況。
(1)同桌互讀生字,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2)交流不認識的生字,重點指導。
(3)指導識字:
翹舌音:傳、舟、賞
后鼻韻:統、巷、堂、郎、餅、賞
乞:它與哪個字相似,它可以組哪些詞?
4、開火車讀生字。
三、送生字進課文,初識課文。
1、學生齊讀課文,注意生字。
2、師生對讀課文,看誰讀得更流利。
3、分小組對讀課文。
4、男女生對讀課文。
5、找出文中所講到的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
四、指導書寫生字。
1、觀察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書寫時存在問題,給大家提示一下。
2、重點指導:貼、街、轉、鬧
(1)街字是左中右結構,書寫時要注意把握結構。
(2)貼字的偏旁最后一筆是點。
(3)轉字最后一點也是難點。
(4)鬧是半包圍結構,里面是“市”字。
五、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課文。通過春節等節日,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和領會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2、明確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文化。
3、培養學生珍視和熱愛生活、樂于與他人分享快樂的情感。
一、暢談春節,導入新課。
1、在眾多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喜慶的`是哪一個節日?
2、春節的濃濃年味至今還讓我們回味無窮,你能說說春節有哪些主要活動嗎?
3、文中介紹了春節的哪些活動呢?我們一起來讀讀。
二、研讀課文,了解各種傳統節日。
1、匯報文中講到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
2、勾出各種節日的主要活動。
三、品讀課文,學習匯報。
1、了解春節。
(1)春節:貼窗花、放鞭炮。
(2)觀看春節的喜慶場面。
(3)說說春節還有哪些活動?
吃年夜飯、貼倒福、給壓歲錢、看春節聯歡晚會、貼春聯、走親戚。
(4)闖年關活動
第一關:年的故事誰來闖關?
第二關:背一幅春聯或一首春節的詩。
第三關:說出一首和春節有關的歌,并唱出一句。
第四關:設計一句春節的祝福語
2、元宵節
(1)元宵節:看花燈
(2)說說花燈的熱鬧場面。
(3)體會“大街小巷人如潮”。這是一個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說明大街小巷里的人非常多。
(4)指導朗讀。
3、清明節
(1)清明節:掃墓。
(2)介紹掃墓這個習俗,是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
(3)同學們參加過掃墓嗎?主要準備些什么?怎么做?
4、端午節
(1)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
(2)觀看賽龍舟的場面。
(3)指導朗讀,讀出喜慶的語氣。
5、乞巧節
(1)講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
(2)指導朗讀。
6、中秋節
(1)說說家里的中秋節是怎么過的?
(2)吃月餅、賞月亮,歡度中秋。
7、重陽節
(1)講解重陽節的習俗。
(2)教育學生學會尊敬長輩。
四、再讀課文,感受傳統文化。
1、學生齊讀。
2、師生對讀。
3、男女生對讀。
五、拓展延伸。
1、說說還有哪些傳統節日。
2、這些節日都有哪些主要的慶祝活動?
3、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節日,哪些節日是有民族之分的?
六、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認識了許多的傳統節日,這是我們的歷史財富,希望同學們能珍視我們的財富,熱愛我們的傳統節日。
七、作業。
1、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抄寫你喜歡的句子。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傳統節日》】相關文章:
語文二年級下冊《傳統節日》教案設計12-14
部編本二年級語文下冊《傳統節日》教案10-22
語文二年級下冊傳統節日反思06-02
二年級下冊語文《傳統節日》教學反思01-26
二年級下冊語文《傳統節日》教學反思通用03-26
二年級下冊《傳統節日》09-11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傳統節日》教學設計12-18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傳統節日反思推薦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