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后感精選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讀后感1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并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鬃右恢被畹搅似呤䴕q,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后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 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于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安换既酥患褐�,患不知人也�!笨鬃影言捯呀浾f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
論語讀后感2
在朗朗的誦讀聲中,我緩緩地打開了論語。偶然的一瞥,看見了述而篇的”敏以求之者也�!拔液闷娴胤_,細細地 品味這句飽含哲理的話。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不是一個生來就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一個愛好古代文學,勤奮、對知識敏感而去尋求 知識的人。孔子在這句話中,把自己比作一個勤奮好學的人,在勤奮和好學的雙重努力下,從一個”非生而知之者“變成一個博古通今的大思想家,教育家。說明了 知識來自于對知識的敏感、勤奮的求學,雖然每個人的吸收和理解能力不同,但是要獲得知識,除了勤奮敏捷的尋求知識,再也沒有其它的捷徑了。古時候,諸葛亮 在讀書時,老師以雞叫為下課。而諸葛亮為了多聽老師講課,便從家里帶了一些米,當雞快要叫的時候,便撒一把。當米撒完時,老師已經多講了一個時辰了,諸葛 亮也因此多學了好多知識,成為了杰出的軍事家。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罢撜Z的聲音仍在我耳邊飄蕩,但勤奮、對知識敏感而尋求知識,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卻永久烙在我心上。
論語讀后感3
每一則語錄雖然都寥寥數語,但多次運用反問、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頻繁使用幾個賦有表現力的關鍵語氣詞,使表情達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現力,甚至說話人的神態都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人眼前,是什么文章這么精煉,表達又這么生動、形象呢?不知道?我來告訴你,是《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
對于知識,“學”只是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識,必須把“學”和“習”結合起來,只有用豐富多彩的知識點綴自己的大腦,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朋友從遠方千里迢迢的趕來,我們應該感到無比快樂與榮幸,我們可以取長補短,增加友誼,這樣難道不開心嗎?我們做人要坦坦蕩蕩,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了解就杞人由天,應該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對待事物。
我知道了怎么學習,我知道了該怎么做人,《論語》十則讓我懂了許多許多……
論語讀后感4
我正在學背《論語》。在《為政篇》里有這樣一則:“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子游問怎樣才算孝敬父母,孔子說:“如今說的孝子,有人認為僅僅養活父母就算孝,可養狗和馬也要做到這些,如果不孝敬,那么就和養犬馬沒有什么兩樣。”我聽了奶奶的講解,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怎么能把父母和犬馬放在一起比呢?可我細細一想,就笑不出來了。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今天看來,有的.人已把它丟棄了。例如有些養小狗小貓的人,有的就不孝敬父母。他們對寵物關懷備至,人吃饅頭,貓狗吃火腿腸;人吃火腿腸,貓狗吃海鮮,寵物比人吃得還要好。有些貓狗的主人,無微不至地設法滿足貓狗的需要,卻全然不管自己的父母,常常是父母吃饅頭,貓狗在吃肉;父母在勞作,主人卻殷勤地陪貓狗遛街;更有甚者,居然打罵父母。這些人連父母都不愛,何談愛祖國、愛人民!想到這里,我真想大喊一聲:“貓狗比父母還強嗎?”
道德建設,從小事做起,從孝敬父母做起。讓我們共同呼喚:中華美德快回來吧!
論語讀后感5
我們學完了《論語》十二章,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感悟與心得,下面我就來談談《論語》帶給我的心得。
《論語》中記載的很多內容都與學習有關。這對不樂于學習的我來說提供了前進的方向。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那樣。我正處于“好之者”與“樂之者”之間。我雖有興趣,但不夠濃厚。我需要仔細地挖掘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從中得到百草園般的樂趣,成為一個“樂之者”。
《論語》還提醒了我一點。就是學思結合。光只愛好學習可不行,那樣只是擅長考試。我們還需要思考。做到既不罔也不殆。
會學習很重要。學會做人也很重要�!叭瞬恢粦C,為人謀而忠,與朋友交而信……”這些都是《論語》教給我做人的知識。就拿一個例子來說。清華大學教授楊振寧,因為回到中國娶了與自己年齡相差懸殊的妻子被國人詆毀。他不生氣也不反駁,以自己的行動更改了國人對他的看法。這才是一個值得被世人尊敬的君子啊。
《論語》這本儒家經典讓我明白如何學習與做人,我要按照經典持續做下去,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君子!
論語讀后感6
子游講:“多次諫言君主(而不取),就會遭受侮辱;多次直言朋友的過錯(而不從),關系就疏遠了。”
此篇為里仁篇最后一篇,與整篇的內容不能融為整體,恐為后人補添之句。
讀《論語》當有質疑之心,尤其是存在邏輯謬誤的地方,寧可存疑,也不可強解。
奉《論語》的一字一句為金科玉律也已被視為腐儒。
此篇論述的為人之常情,講真話難,因為真話會駁人面子,即使我們常常處于為對方考慮而講真話,除非胸懷極其闊達之人,才不會計較,一般人在被人指錯的時候,內心應該都是不那么舒坦的。
作為下屬和朋友當然有責任去告知上司和朋友他們的.過錯,但是如果過于繁瑣,也會導致關系緊張,而最終結果卻是自己受辱了,甚至最后關系破裂。
正是會擔心受辱,所以一般人往往選擇了不講真話,所以現在的朋友之間以相互點贊為流行,一旦出現批評和指責,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但當朋友之間不再有相互的規過,那朋友的關系是親密了,但是內心卻總是疏遠的了。
不講真話和講真話過于繁瑣都不應是朋友之間相處方式。朋友之間的也要講究溝通技巧,一個人的情商就非常重要了。
論語讀后感7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非常有名的國學經典名著,名叫《論語》。這本書講述的是中國古代各個名人名家的經典故事,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它指導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雖然這本書里的'很多文字及意思我還不是很懂,但是通過爸爸媽媽的講解,我也學會了很多道理。
這本書里面的溫、良、恭、儉、讓,讓我學到了做人要溫和、善良、恭敬、節儉、禮讓,這樣就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進而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也很喜歡這本書里面的孔融,他少年時為了幫助被壞人誣陷的一位好官張儉,他們一家人被朝廷抓了起來,他們把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攬,希望自己的家人能被釋放,不要受到處罰,最后是哥哥頂罪,母親和弟弟被釋放了,通過母子三人爭死的情景,讓我感受到了孔融一家人濃濃的親情濃濃的愛。
論語讀后感8
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他的論語流傳至今,這位清廉的圣人教給了我們知識和各種禮節、學習方法、交友之道、處世之道等,他從7個方面將這些寫得淋漓盡致、由淺而深,而且適用現代社會,會給我們以啟發。
例如學而篇(學習之道)是給我最大啟發和教育的`。
學習并不是死記硬背,要經常去溫習功課,每次都要用心去學。每天提醒自己為他人辦事是否盡心,同人相守是否誠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用于實踐,學習不僅僅是讀書寫字而是如何在學習中領悟文章深處的真諦,所以孔子提倡實踐,將所學到的東西反復揣摩真正掌握才能體會到喜悅。
真正好學的人,應該多與他人切磋,與遠道而來的朋友一起討論、交流,我認為這樣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
這一位智慧老人在中國悠久文明的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通過歷史的鏡子照亮了我們
論語讀后感9
學期,我們學校新加了一門課程——經典教育。我們四年級學習的是儒家經典著作《論語》。《論語》中有很多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對學會的知識,要按時去溫習它,這不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嗎?"是啊,對于學過的'知識,我們只要經常去復習,就能夠更加深刻記住所學的內容,對學過的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可以學以致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每天都再三反省自己:替人家辦事有沒有盡力?與朋友交往講信用嗎?老師傳授的知識有沒有用心復習?"這句話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只要我每天都按照這三點來反思自己的行為,我相信,我就可以改掉生活中、學習中的一些小毛病,讓自己在不斷的反思中的到更大的進步。
讀《論語》不僅可以增加知識,還可以改掉一些壞習慣。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學習《論語》,以及其他的經典著作,在經典閱讀中茁壯成長。
論語讀后感10
《論語》是孔子寫的�?鬃邮谴呵锬┢诘囊粋大人物,他是魯國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世于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墩撜Z》分為奉道、尊禮、崇仁、重孝、尚德。
我最喜歡的是這幾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說學習了又常常溫習和練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還有就是”見賢思齊“這句話,讓我明白了看到品德好的人就要和他看齊,要和品德好的人多學習。
讀了《論語》的一些文章,使我又多了些知識。我以后要多讀一些關于論語的書籍,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本事,將來更好的衛祖國做貢獻。
論語讀后感11
其次,我們要同正直的人、信實的人和見聞廣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諂媚的人、背后毀謗的人和夸夸其談的人交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保臼希┳釉唬骸扒裳�,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ü遍L)我將孔子這六類人的對舉看作是對第一條標準的具體化,也是交朋友的道德底線。我覺得以上這兩條標準非常符合孔子對“仁”的'追求。從“恭、寬、信、敏、惠”這些“仁”的細目來看,“仁”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道德品質的高度概括。孔子一生努力實踐“仁”德,在交友方面也滲入了他的這一標準。直、諒和多聞分別從立身、對人和學識三個方面對選擇朋友提出了一個簡明而又完備的要求。
論語讀后感12
今天,爸爸買了一本《論語》。剛開始,我覺得沒意思,就沒在意。下午,閑著沒事,我隨手翻了翻,覺得有點趣,就靜下心來認真地讀了幾篇。我是越來越喜歡這本書了,其中第一篇給我的印象最深,文章這樣寫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同悅)乎?”意思是說“學習以后,能在一定的時候溫習它,不也感到很興奮嗎?”這正是我學習上應該做到的。
在學校,老師天天都會給我們講授很多知識。我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時間一長,就會忘記許多。假如經常翻開書溫習一遍,就能牢牢地記住。記得有一次聽《超強記憶學習法》電視講座,那位老師這樣教我們:一堂課下來,下課時用三十秒回憶本堂課學習的`重點;一天下來,花三分鐘回顧這一天學習的重點;一周下來,花十分鐘回憶本周學習的重點;一個月下來利用一小時回憶本月學習的重點。他所說的正是“學而時習之”的道理,學習的樂趣正是因為記住很多知識而得到快樂,也就“不亦說乎?”了。
這就是我的讀后感。
我愛讀書,更愛讀《論語》這樣的好書。
論語讀后感13
作為對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現代闡釋,《論語今讀》表達了李澤厚和孔子的對話。一方面,李澤厚讓孔子復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們言說;另一方面,他又憑其獨特的方式針對孔子的問題給予回答。對于本書的讀者來說,值得思考的不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澤厚所闡釋的'孔子的思想。
李澤厚認為,《論語》這本書所宣講、所傳布、所論證的那些“道理”、“規則”、主張、思想,已代代相傳,長久地滲透在中國兩千年來的政教體制、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人們的行為、思想、諺語、活動中了。它已成為規范整個社會活動和人們行為的準則和指南,并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僅極大地支配和影響了人們的思想、理解答認識,而且也作用于人們的情感、想象和信仰,是有關中國文化的某種“心魂”所在�?鬃雍汀墩撜Z》所代表的儒學,在塑建、構造漢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歷史過程中起到了無可替代、首屈一指的嚴重作用。
因為重要,李澤厚重新譯注了《論語》,并圍繞今日如何讀《論語》這個中心,寫下了自己的評論、札記和解說,統稱為“記”。它們長短不一,品類不齊;或講本文,或談哲學;或發議論,或表牢騷;或就事論理,或借題發揮;并無定規,不一而足。
論語讀后感14
《小王子》這本書我們已經啃完了,現在我們又啃了一新本書——《不讀論語枉少年》。這本書的作者是謝然,深圳高三學生,十七歲,是讀經典的小天使。
《不讀論語枉少年》在封面的這幾個字是徐磊題的,曹文軒親自為它序言�!恫蛔x論語枉少年》是謝然對儒家學派經典《論語》的深刻解讀。這本書使我大飽眼福。人人都認為,經典是最枯燥的.。但這本書用幽默的眼光,讓我覺得讀《論語》很有趣,很好玩。孔子是一個可愛的,普通的,智慧的老頭,他也有喜怒哀樂,他也會驕傲,他也會罵學生�?伤謱ψ约汉蛯W生嚴格要求,力爭達到君子的標準。他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又為了克己復禮,不辭辛苦帶著弟子周游天下�?鬃涌此破胀ǎ瑓s很偉大,謝然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才評價孔子,借而解讀《論語》。《論語》雖五千字不到,但它是一本可以用心玩讀的書,是一本可以當作小說來追讀的書,是一本長得最不像經典的經典。我看了這本書以后,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自身的修養。
《不讀論語枉少年》,一本好書,它不適合增囫圇吞棗的人,不適合看短篇小說的人,不適合走馬觀花的人,只適合慢嚼細咽的之人。
論語讀后感15
學校推薦我們讀《論語》,周末媽媽就帶我去書店買了一本。
《論語》剛買回來的時候,我隨手翻了幾頁,都讀不懂,還好有注釋和譯文,我才懂。
《論語》共126則,我已經背了44則了,真是受益匪淺。這里的.第一篇學而篇八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說學了又按時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不是很高興嗎?“人不知而不慍,不君子乎?”就是人家不了解也不怨恨,不也是有修養的君子嗎?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笨鬃诱f“知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惑沒有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本拖癯詵|西一樣如果不細細品味,就不會感受到精華所在,如果光去品味那也沒有,要兩全齊美。
學而篇八則講的都是我們學習中應該注意到的幾點。孔子說了,我們要多讀書,認真學習,學過了還要去溫習。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在外面要遵從兄長,言行要謹慎、誠實可信,廣泛地愛護大家,親近有仁德的人�?鬃舆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我愛看書,更愛看像《論語》一樣的好書。
【論語讀后感】相關文章:
論語的作者04-22
《論語》有感04-28
論語的讀后感11-05
論語讀后感09-05
《論語》 讀后感02-19
論語的讀后感03-14
《論語》的讀后感03-09
《論語》讀后感07-09
論語經典語錄11-17
《論語》教學設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