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通用14篇)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簡報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簡報具有一般報紙新聞性的特點,這是共性;它又有本身的特點。一般簡報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 1
元月十三日,農歷臘月初八,是中國傳統的臘八節。為繼承弘揚傳統文化,體現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阿育王寺常住煮粥五千余份,供養諸佛,普施眾生。
早上五點多,天還沒有亮,寺院師父帶領義工們已經在天王殿前擺好了連夜盛好的盒裝臘八粥和大桶裝的剛出鍋的熱粥,周邊居民也是早早地端盆捧碗等待熱粥的出鍋。阿育王寺常住師父們誦經祈福,祈愿大家福慧圓滿,吉祥康健。
施粥現場歡樂多,大人小孩笑呵呵,不忙不急秩序領,施受二者都歡樂。期間,寺院師父和義工們還帶了一些粥在地鐵站發放,給出行的人們送去一份溫暖。
臘八前一天,師父們從午飯前就開始熬粥,義工們也輪番上陣幫忙。每鍋粥在精心熬制三小時左右出鍋后,義工們分工合作裝粥,一直忙到凌晨。早上三點多,早起的義工開始盛裝臘八當天出鍋的熱粥,在五點前做好了施粥前的準備工作。一個晝夜,熬制了十四大鍋粥。
上午十點多,所有粥施發完畢。十時三十分,大眾師父帶領十方信眾在大雄寶殿進行圓滿上供,祈愿世界和平,國泰民安,社會和諧,人民幸福。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 2
1月13日,農歷臘月初八,是佛祖成道日,也是中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千百年前,為助佛陀成道,牧羊女以奶粥做供養。如今為紀念佛陀成道,臨近臘八節這天,佛教寺院都會精心熬制臘八粥,施粥于十方以報眾生恩德。
20xx年,啟東市法音寺繼續開展臘八節施粥活動,廣結眾緣。1月10日上午,法音寺法瓏住持帶領常住僧眾,帶著濃濃愛心的臘八粥來到翡翠園居委會、靈秀公園西側的拆遷安置地等地方,將一份份打包好的粥送到有緣市民手中,讓大家品嘗芬芳溫暖的臘八粥。
一碗臘八粥,蘊藏著佛弟子最為真摯虔敬的祝福——祝愿每位嘗到臘八粥的.有緣人,都能如佛陀一般,身體康健、心愿速成,并且成就自己人生無上的殊榮。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 3
1月2日是農歷臘月初八,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遼寧阜新彰武弘法寺舉行臘八節施粥活動。
6時,氣溫零下25℃。弘法寺的法師、居士義工們就開始熬制臘八粥,一鍋一鍋的粥熬好后裝在保溫桶里運到施粥點。
9時整,弘法寺在章古臺鎮的舍粥點,來自四面八方來的`群眾們在義工們的引導下排成了長長的隊伍,每個人都開心的領到一碗美味吉祥的臘八粥。絡繹不絕的領粥群眾也讓師父們感到很欣慰,居士義工門的辛苦付出換來了群眾的笑容,大家心里都暖暖的。
活動結束后在法師們的帶領下,居士義工們又把熱乎乎的臘八粥送到了敬老院老人的手上,法師和居士義工們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為他們送去溫暖和一份祝福。
今年是弘法寺的“臘八節”贈粥活動第三年。十方來十方去,寺院精心準備了臘八粥,向社會大眾免費發放。以此來感謝社會各界人士長期以來,對寺院的關心與護持。同時傳遞慈悲濟世、利益社會大眾的精神。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 4
20xx年1月2日,農歷臘月初八,合肥開福禪寺向社會大眾免費奉送寓意增福增慧的臘八“福慧粥”!
早上6點半,圓藏法師早早來到山門廣場,為大眾送上新鮮出爐的臘八粥。臘八粥飄香,信眾紛至沓來。近萬份的臘八粥送到廣大信眾的手上,送去祝福,送去溫暖。
開福禪寺臘八粥一周前就開始準備,并于初七正式開煮!為了給廣大信眾奉上美味可口的臘八粥,圓藏法師親臨齋堂,并親自熬制臘八粥!
臘八粥材料,開福禪寺精選,糯米、紫米、薏米、紅豆、黑豆、紅棗、百合、蓮子、葡萄干、
枸杞、桂圓干、核桃仁等十余種食材熬煮香濃的“臘八粥”!
在出家人和義工們的`辛勤付出下香噴噴的臘八粥就出爐了,祝愿每位喝到開福寺臘八福慧粥的信眾,都能夠福慧增長,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 5
“送愛心粥,情暖臘八”。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1月20日上午7時,耒陽南嶺禪寺臘八節這天,在城區設置了5個奉粥站點:高鐵站、西湖游園、五一廣場(南正街牌坊)、神龍廣場、南外街(牌樓下),為市民免費派放愛心粥。多位穿著“紅馬甲”義工,早早來到了派放點,忙得不亦樂乎。義工們一邊盛粥,一邊大聲吆喝:“今天是臘八粥節,大家快來喝粥”。周邊的居民、行人紛紛前來領粥。不少老年人高興地說“喝臘八粥,暖胃又暖心!”“老人喝了臘八粥長壽,小孩喝了聰明”。不到1個半小時,5個施粥點1000多份粥全部送出。據此次活動負責人說:“臘八粥是南嶺仙寺的義工,先天下午就開始做好了各種食材的準備。臘八粥食料非常豐富,由紅豆、百合、蓮子、枸杞、紅棗、桂圓、小米、葡萄干等22種食物共煮一鍋,通宵達旦熬制而成的。”
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在臘八節吃上一碗臘八粥,有“五谷豐登、吉祥平安”的`美好寓意。甜甜一碗臘八粥,滋滋味味暖心頭!一碗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傳遞著寒冷季節里的一股股溫暖,讓市民們感受越來越近的年味。禪寺每年都會在臘八節當日施粥,祈福新的一年。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 6
1月13日,正值農歷臘月初八,是中國傳統的臘八節,南京市各寺廟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公益施粥活動。
棲霞古寺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擴大與社區、公益組織的合作,將“愛心粥”送到轄區各社區和養老院,讓大家足不出戶就可以品嘗到棲霞古寺的`臘八粥。清涼寺一大早便將連夜熬制的臘八粥送至周邊銀杏樹湖南路老年服務中心和好來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讓老人們第一時間喝上了軟糯香甜的臘八粥。地藏寺開展了聚力暖橙臘八節活動,給街道保潔員們送去了熱騰騰的臘八粥,感謝他們為城市整潔付出的辛苦勞作。
各大寺院在把溫暖的愛心粥送至養老院、社區等地同時,還在寺院門口向周邊市民免費發放,大家喝著濃香四溢的臘八粥,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濃濃暖意,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 7
“甜甜一碗臘八粥,滋滋味味暖心頭”,又到了傳統的臘八節喝臘八粥的時候了。象山綠絲帶志愿者們提前幾天就開始為臘八粥做準備。臘八節的早上四點,綠絲帶義工農民、追風漢子、明、潘曉云月、一念執著、小太陽啦啦等6名義工便開始熬粥,足足熬了十大桶,一大早在公園門口和縣府廣場為市民免費發放臘八粥,迎來了很多市民過來品嘗。有的市民是專程來喝臘八粥的,有的是帶回去給醫院打針的`孩子,有的帶去給家里病榻的老伴……看著桶里的粥一份份送出去,綠絲帶義工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暖暖的氛圍中,老年腰鼓隊的黃阿姨還組織大家一起跳起了歡快的舞蹈,迎來路人駐足觀看。
象山綠絲帶志愿者協會從20xx年開始,已經連續四年堅持在這一天為市民送粥,市民王女士說,她已經習慣年年這天來品嘗臘八粥,看到他們年年來傳遞這份溫暖,心里就甜滋滋的,感受到了過年的氛圍。象山綠絲帶的負責人東海說,這項活動他們將一直繼續下去,希望年年的臘八節都能為市民送上一份甜甜暖暖的臘八粥。此次活動得到了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北路社區的大力支持。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 8
過了臘八就是年,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營造祥和、溫馨的節日氣氛。1月9日,龍騰文化禮堂組織開展臘八節主題活動,為堅守在抗“疫”一線的安保人員、防疫志愿者,居民群眾送上滿載著溫暖與祝福的臘八粥。
當天早晨5點,黨員志愿者們與巾幗志愿者就已經忙碌在“小廚房”,并提前準備好糯米、桂圓、紅豆、蓮子等熬粥食材,開始精心熬制臘八粥。經過四個小時的辛勤勞動,臘八粥終于熬好了,志愿者們將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愛心粥遞到轄區居民的手中,并送上節日的問候。喝到臘八粥的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邊表示感謝,一邊說道:“今天的臘八粥真暖心!”。
黨員志愿者與巾幗志愿者還將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打包好,及時送給堅守抗“疫”一線辛勤付出的安保人員和防疫志愿者,切實表達了社區對他們的`關懷和慰問,香甜的臘八粥不僅讓他們在寒冬臘月感受到溫暖,更讓他們度過一個難忘的臘八節。
此次活動讓轄區居民深深地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與關懷,進一步拉近了社區與居民群眾之間的距離,為建設和諧社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 9
1月17日是傳統的臘八節,由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年聯合會主辦的“愛心送粥·青暖中原”公益行動在全省18個城市同時啟動。安陽市義工聯也加入了安陽市團市委組織的臘八節愛心送粥活動,時間為上午8-10點。
安陽市義工聯臘八節送粥分別在火車站和沃爾瑪廣場設置了兩個送粥點,作為火車站的活動領隊我于早上7點20分就來到火車站前廣場上,義工張強已在等候,隨后其他參加活動的義工也都陸陸續續到齊,另一領隊賀俊平負責簽到、發放義工服,等送粥、碗和棚等食材物品的車輛一來,讓男性義工搭建送粥棚、懸掛統一制作的橫幅,義工張冉帶人到附近一家賓館借調桌子。在此期間好多市民就迫不及待想要領粥了,我們抓緊安排布置,張冉負責安排現場奉粥人員,段慧君負責拍照,賈建功、譚錳、張強、負責維持秩序,讓領粥的人們排隊、有序領取。8點不到奉粥開始,領粥隊伍中大多是老人、環衛工人、過往的旅客和出租車司機,現場人聲鼎沸,義工們忙得熱火朝天,但是忙而不亂。
一會兒張國軍從單位下夜班趕到,八點多義工聯會長、副會長、人力資源部谷煜、攝影王維加也都趕來指導,張國軍提醒別忘了給公交車司機送粥,我及時安排人員給每輛進場的司機、以及車站工作人員、垃圾中轉站工人這些無論嚴寒酷暑都在一線辛苦工作的人們奉上一碗碗熱騰騰、香噴噴的臘八粥,感動得他們一個勁兒的說謝謝。奉粥現場感人細節更是接連不斷: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大娘帶著小孫女感動地對義工同志們說道:“你們的臘八粥真好喝,孩子喝完一碗還想喝,平時在家可是從沒喝過這么多!太謝謝你們了!”;另一位老大爺“稱這粥真好喝”還問地點在哪兒,回頭再去買去(還以為我們是哪個飯店、食堂的呢),路過的市民們也紛紛叫好,向義工們的做法表示敬意!。
天氣雖然寒冷,但現場上義工們那在寒風中忙忙碌碌的紅紅的身影,像一團團跳動的、暖暖的`火苗,溫暖著每一位匆匆的旅客、每一位兢兢業業的司機、每一位披星戴月為了讓城市更整潔的環衛工人以及每一位認真負責的車站工作者。十點不到愛心粥就發放完成,今年的臘八節發放愛心粥約有近千碗。奉粥結束領隊賀俊平帶領一部分義工到附近一賓館內清洗保溫桶,剩下的義工整理物品、清理現場。
這次活動最讓我感動的是活動策劃者和深夜熬粥的義工們,他們熬好粥后又到奉粥現場一直忙碌到結束。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 10
臘八節到來之際,來安縣七里社區“三社聯動”項目的社工和志愿者們為環衛工人及社區居民送上熱氣騰騰的臘八粥,送去溫暖的祝福。
為了讓居民們喝到香甜的臘八粥,七里社區“膳食媽媽志愿服務隊”頭天晚上就在社區的.“愛心廚房”里切棗片、泡紅豆、浸糯米,忙得不亦樂乎。
暖暖的臘八粥首先被送到在寒風中依然堅守一線的環衛工人手中。“喝著這熱騰騰又香噴噴的粥,我們的身子也變暖和了,這下更有力氣干活兒啦!”正在社區打掃衛生的張大爺等人接過碗兒,開心地把粥吸得“滋溜滋溜”響。
聞訊前來的居民,你盛一碗我舀一杯,互相道著祝福,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不到一個小時,兩大桶臘八粥就被居民們領完。
香濃的臘八粥,暖身更暖心。一碗小小的臘八粥,不僅弘揚了傳統民俗文化,促進了社區和諧,更拉近了社區與居民的距離,增進了鄰里情。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 11
1月24-25日,兗州大潤發商場人流如潮,臘八節將至,商場里的臘八粥的銷售火爆。興隆文化園景區在商場開展了關注景區微信送臘八粥活動,市民通過掃描景區的二維碼即可免費獲得一份由景區特別制作的的臘八粥,吸引了大量市民參與。
在活動現場,該景區工作人員,向市民發放了宣傳資料。市民通手機過掃描二維碼關注“興隆文化園”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就可獲得免費臘八粥,激發了市民參與的熱情。
一位該景區工作人員介紹,為吸引更多市民參與活動,兗州興隆文化園景區推出微信送獎品活動,市民搜索“兗州興隆文化園景區”或者微信xxx并關注,回復“臘八”即可獲得電子刮刮卡。整個活動興隆文化園景區共派出了12名工作人員,共計發放臘八粥600余份,景區微信被5575人閱讀,1866人轉發。
據兗州興隆文化園景區總副總經理蔣世和介紹,今年內興隆文化園將開園,景區微信參與方式進行臘八節的'文化宣傳,起到了預期的效果。目前,正值好客山東賀年會期間,這種參與方式不僅得到了眾多市民的熱捧更是為開園積累了群眾基礎。
兗州興隆文化園景區是兗州區政府作為城市轉型的一個突破口的重點項目,項目展開一系列城市文化建設工程,規劃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釋道”思想為核心理念,圍繞現代禮佛、佛文化游樂體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展示與修心休閑等主題項目,發展相關配套的文化、游樂、演藝、餐飲、休閑度假、房地產開發等產業,并積極響應山東省大力發展“區域旅游”的政策,擬與泰山、曲阜等周邊旅游景區聯合構建山東省“儒釋道”黃金旅游線路。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 12
今天是臘八節,在齊河縣晏城街道永嘉社區,一場“愛贈臘八粥”活動讓社區熱鬧起來。志愿者自帶食材和工具,早早來到社區熬制臘八粥,經過幾個小時緊張忙碌的勞作,熱氣騰騰的臘八粥終于熬好了。
隨后,志愿者將臘八粥送到社區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低保戶、殘疾人家中,讓他們感受到冬日的溫暖。“臘八粥很好喝,感謝社區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對我們的關愛,給我們送來家人般的關懷和溫暖。”齊河縣天工花園小區老人王合平告訴記者。
一場“愛贈臘八粥”活動,不僅弘揚了傳統臘八文化,給老人送去冬日的溫暖,也增進了社區與居民的.感情,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通過這樣的活動,拉近了社區與居民之間的距離,營造了和睦相處的氛圍。今后,我們將繼續開展豐富多樣的志愿活動,讓社區的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溫暖。”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 13
臘八節,粥飄香,喝碗臘八粥,來年好兆頭!”
1月10日,為讓轄區老黨員、孤寡老人、殘疾人家庭等群體感受到節日的氛圍和社區的關懷,貴陽市花溪區溪湖社區居委會、貴筑街道社工站聯合花溪區鎮山頤養中心共同開展了“甜蜜臘八·情暖溪湖”臘八節慰問主題活動。
一碗碗香甜的臘八粥,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暖暖的春意。中午時分,社工站的社工、居委會、鎮山老年公寓的志愿者將早已準備好的糯米、黑米、薏米、蓮子、紅豆、桂圓、紅棗等食材熬制成濃郁香糯的臘八粥,福碗等禮品,下午全員出動入戶送祝福,向社區居民致以節日的問候,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濃濃的溫暖與關懷。
八十六歲的張婆婆,一邊吃著臘八粥,一邊說:“臘八節喝臘八粥,討個好兆頭,粥喝下去,身暖,心也暖叻。”
“喝了這碗粥心里都是暖乎乎的',也感謝社區的工作人員和社工們,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們感到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當社工站工作人員將臘八粥送到陳阿姨家時,端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陳阿姨激動地說道。
此次臘八節活動,社區共送出臘八粥50份,一方面增進了社區居民之間的鄰里關系,更是弘揚敬老愛老的優良美德。
“送臘八粥,也是給社區的叔叔阿姨送去了我們社區的關懷。”社區工作人員說。
據介紹,此次活動的開展,宣揚了傳統文化,促進了社區和諧,一碗小小的臘八粥,傳遞著國家和社區對居民的關愛及濃濃的節日情,讓轄區特殊群體感受到了社區的溫暖和關懷,更讓他們切實地度過一個難忘的臘八節。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 14
1月10日上午,昆明市五華區華山街道圓通西路社區開展“濃情臘八粥溫暖鄰里情”活動,讓社區居民感受傳統節日,傳承特色臘八文化。
活動在一二一大街57號院開展,轄區黨員、居民、社區志愿者共計30余人參加。志愿者將一碗碗甜蜜蜜的臘八粥送到居民手里,談笑間都是情意綿綿的味道,形成一道道溫暖的風景線。社區工作人員及志愿者向現場的居民送出新春的祝愿,居民們也用紛紛表達謝意。
通過此次活動,送出的不僅僅是一碗碗臘八粥,更是對居民的關切慰問,也是和諧鄰里關系增強核心凝聚的'橋梁,搭建好社區與居民之間的平臺,增進居民歸屬感。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相關文章:
寺院臘八節施粥簡報范文(精選7篇)12-23
臘八節寺廟為什么要施粥01-01
臘八節送粥活動簡報12-22
社區臘八節送粥活動簡報01-05
臘八節送粥活動簡報精選15篇12-28
臘八節送粥活動簡報15篇12-22
臘八節送粥活動簡報(15篇)12-22
臘八節送粥活動簡報合集15篇12-27
臘八節送粥活動簡報(通用24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