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皇帝的新裝》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皇帝的新裝》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皇帝的新裝》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作者及其寫作思路
2.理解童話的想象和夸張的藝術特點。對文學的“真實性”有感性認識。
3.通過人物的心理和語言體會封建統治者的愚蠢和虛偽。
教學重點、難點
關于“真實”的理解及對于童話寓意的理解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雖是首次見面,但我想大家肯定都是文學有自己遠大的理想。。如果一次機遇,使你成為一國之君,那么,你會怎樣實現你的雄才大略?……不過在很多年以前,有一個皇帝卻不如此。大家一定想了解吧?
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筆下的皇帝。
二學習課文
本文是一篇童話,它通過一個昏庸無能而又窮奢極欲的皇帝上當受騙的故事,揭露和諷刺了皇帝和大臣們的虛偽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學生瀏覽課文,看一看,作家是如何安排故事情節來展示它們的丑行。【投影】
※在括號內分別補充一個字,使故事情節合理完整。
【】新裝—【】新裝—【】新裝—【】新裝
(一)整個故事情節中,以騙開始,以騙結束,在不存在的“新裝”面前,哪些人不敢說真話?
討論;皇帝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學生瀏覽課文,思考討論,然后回答)【投影】
※貫穿故事始終的主線: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細讀他們的語言和心理,思考討論:他們不敢說真話的原因分別是什么?
皇帝:維護他獨斷專行的統治
大臣、誠實的官員、騎士們:保住他們的地位、職務
老百姓:怕別人說自己太愚蠢,怕招來殺身之禍
(二)故事最后為什么要讓一個小孩來揭開黃的新裝的奧秘,來戳穿游行大典的騙局?(學生思考討論,然后回答)
教師提示:因為孩子總是無所顧忌、直言不諱。既天真大膽,又率直肯定。
【投影】指導學生思考討論
本文分別諷刺鞭撻贊揚了誰的`什么特點?(提示:可選用下列詞語)
至高無上、道貌岸然、愚蠢、虛偽、自欺欺人、天真爛漫、無私無畏
三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決
課堂討論。課文中有些情節是荒唐可笑的,如結尾處,大臣手里托著并不存在的后裙,皇帝光著身子在大街上游行等。這些夸張想象,并非生活中有,但又能令人信服,為什么能產生這樣的效果?
(提示:它們以現實生活為基礎,有生活的真實)
四了解它的體裁——童話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
五作文:
看完《皇帝的新裝》這則故事,試想:皇帝對老百姓會怎樣?對小孩子會怎樣?對騙子會怎樣?反過來,老百姓會怎樣看待皇帝?大臣們會怎樣看待皇帝?假設皇太子已經成年,他會怎么樣?假設當時由人民起義軍,情形又會怎么樣?
同學們,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海闊天空地漫談,為《皇帝的新裝》寫一個續篇。
六作業
展開聯想【投影】
討論你讀了這篇童話故事,受到了什么啟發和教育,有什么聯想?提示:
1說假話的人大多有私心,頭腦里有雜念。
2昏庸無能的人常會任用阿諛逢迎、說假話的人。
3騙子總是投其所好,滿足被騙人的私欲和虛榮心。
4要做一個無私無畏、敢于說真話的人。
板書設計
愛愚蠢語言
做虛偽皇帝動作
16皇帝的新裝穿自欺欺人心理
安徒生展
對比
誠實小孩
《皇帝的新裝》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能力目標:
1、了解有關童話的文學常識,理解文章蘊涵的思想內容。
2、做閱讀提要,用連貫的語句復述故事情節,理清寫作思路。
3、朗讀課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語言感受能力。
4、理解童話中夸張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閱讀淺析童話的能力。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在“說故事—說人物—探主題—談看法”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做一個純正無邪的人,提升價值觀。
[教學重點]
理清故事情節,分析任務形象,探究童話深刻的寓意。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詩意的童話裝點著我們幸福的記憶,在我們記憶的長河中,我們都讀過哪些童話故事呢?(請2—3位同學站起來回答)
同學們回答得很好,現在讓我們再一次一起走進安徒生的童話世界。一起分享《皇帝的新裝》給我們帶來的藝術感受。
二、展示教學目標
三、作者簡介:
(一)安徒生,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為追求藝術,他14歲時獨自來到首都哥本哈根。著名的童話有《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裝》等。他的160余篇童話在近150年中被翻譯成140多種文字,從丹麥傳向世界。1875年8月4日,安徒生病逝于麥爾喬家中,享年60歲。
(二)介紹“童話”
體裁介紹: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它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的曲折離奇,往往采用擬人的手法。
童話中的形象是從生活中來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實際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話的形象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極大的夸張性。
——賀宜
最奇妙的童話都是從真實的生活中產生出來的,否則我的美麗的接骨樹叢就不會從茶壺里冒出來了。
——安徒生
(老師特別強調:想象、幻想、夸張是童話故事的最明顯的特點)
四、熟悉字詞:
五、整體感知課文
(一)邊看課文邊聽錄音,注意課文中的新字、詞,并思考下面的問題:
1、課文以什么為線索?
明確:新裝
2、給文章加一個副標題:一個的皇帝
(提示:愚蠢、愛美、虛偽、不可救藥、昏庸、無能、無知、不稱職)
3、梳理文章脈絡
引子:皇帝愛新裝
開端:騙子織新裝
發展:君臣看新裝
高潮:皇帝穿新裝
結局:小孩揭新裝
(二)整體感知:
1、本文課文的題目是《皇帝的新裝》。從題目看,你認為中心詞是什么?(新裝)
2、皇帝的“新裝”有什么特異的`功能?(主線)
(任何愚蠢的或不稱職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并告訴學生,本文的材料安排,情節的展開,人物的刻畫都圍繞著這條主線展開的。
圍繞這條主線作者描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對新裝的態度如何?
第一問,可讓學生搶答。第二問,第三問要求學生在速讀文章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依照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用簡煉的語言勾勒故事梗概,學生概括,教師歸納:課文是按照皇帝愛新裝,騙子做新裝,大臣看新裝,小孩揭新裝的思路安排情節的。
《皇帝的新裝》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精彩片段,體會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對刻畫人物的妙處。
2.明確題目與內容、結構的關系,理解中心人物及主題。
3.了解童話的一般特點:想象和夸張。
4.通過聽說讀寫練習,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發展學生的想像力。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教師先讓學生講講自己讀過哪些安徒生童話,談一個童話的主要情節,或者談談自己對這些童話的整體印象,或者談談自己為什么喜愛童話。
今天我們來學習安徒生筆下的童話《皇帝的'新裝》。看課文注解1,畫出要點。(作者的名字,國籍,所處的時期,人們對他的評論及其他作品)
2.快速閱讀全文。
(1)勾畫出生字、生詞。
(2)學習小組內交流故事梗概,對照多媒體顯示圖片,說說自己認為最有趣的是哪件事。
(3)分角色朗讀學生認為最有趣的情節。(如誠實的老大臣、另外一個誠實的官員及皇帝去看新裝的不同心理,穿新裝的片段等。讀時要注意語氣、語調)
(4)討論:皇帝是怎樣的皇帝?
二研讀與賞析
1.誰在行騙?學生很容易回答:“自稱是織工的兩個外來的騙子。”
2.怎么騙?從課文找出一句話來。“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3.你認為兩個騙子的騙術高明嗎?允許有不同意見,但要有理有據。
4.現在我們都能一眼識破騙子的騙術,但為什么皇帝、大臣甚至舉國的老百姓都被騙了?文中僅僅是兩個騙子在騙嗎?文章最后以孩子天真的話來揭示真相,作者的用意何在?
分析皇帝、大臣及百姓的不稱職、不理智、隨聲附和的特點。孩子沒有考慮自己,沒有虛榮心,根本不存在稱職不稱職的問題,他誠實,沒有顧慮,什么也不怕,因此說出了真話。
5.那么,從中我們應該明白什么道理呢?
由于大家都把個人利益放在了首位,怕這怕那,所以才上當受騙,說了假話。那個孩子沒有私心,沒有顧慮,什么也不怕,因此說出了真話。看來自私自利是罪惡霸根源,只有無私才能無畏。
6.這位皇帝被騙得如此凄慘,現實生活中會有這樣的皇帝嗎?
我們很難找出一模一樣的皇帝來,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能發現很多類似的事情。看來作者是在現實的基礎上,通過想象寫出了這篇文章。
三作業
1.想象皇帝回宮后做了些什么,寫一段話。
2.如果你想對皇帝和大臣們提建議,你會說些什么?
四板書設計
略
教學反思
1.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2.激發學習興趣,自主合作探究。
3.由表及里,豐富想象。
《皇帝的新裝》第一課時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培養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2、理清故事情節。
3、培養學生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4、了解本文語言描寫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義。
5、聯系現實生活,體驗反思,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1、聯想和想像。
2、作品深刻的內涵和思想。
3、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教學方法:想象法
教學媒體:多媒體
教學時間:兩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統復備
一、導入新課
說起童話,我們大家肯定會興趣盎然,那么你都讀過誰的童話?(學生可能說:鄭淵潔、安徒生、格林等等),看來大家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也非常喜歡他的作品。小學時,我們學過他的哪篇童話?(肯定會異口同聲地回答《賣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會受大家歡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裝》。不過,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學習本文,要學會多角度、多側面的地學習,去分析。
二、作者簡介
這是一篇著名的童話,它的'作者很了不起,是安徒生。下面哪位忠實的讀者想大家推薦一下他的主要作品?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漢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紀丹麥文學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話在近150年中被翻譯成140多種文字,從丹麥傳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窮苦,早期寫有詩歌、劇本和長篇小說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著名的童話有《丑小鴨》、《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夜鶯》、《皇帝的新裝》等。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①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可請一名學生朗讀,其余學生邊聽邊猜想。到了一個新情節的開頭,不要急于往下讀,可以先把書合上,自己先試著想像,看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是否有差別。(肯定會有不同的想像,可讓這些學生談談自己的想像內容,老師可及時給予鼓勵。)
②播放本課錄音。教師可指導學生邊聽邊圈點不理解的字詞,然后借助工具書或與其他學習伙伴解決。
③指導學生在書上畫出一些自己認為重要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以便幫助理解文章線索,進行深入思考。
然后讓學生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愛——織——看——穿——揭——議
本文以“新裝”為線索展開情節,讓不同身份的人在這場騙局中登場,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性格特征。
角色朗讀,讀出各個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四、布置作業:
①寫生字,理解詞義。
②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做到讀音準確,語速適中,能正確讀出語氣。
第二課時
初備統復備
一、人物分析(想一想議一議)
我們常說做人首先要是非分明、愛憎分明,別讓謊言蒙蔽了我們的慧眼,別讓虛偽侵蝕我們的心靈,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來“想一想議一議”下面的問題:
1、讀完課文之后你覺得誰最是可笑的?誰是最可恨的?誰是最卑鄙?誰又是最可愛?(找出證據來)
2、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騙子行騙為什么一路綠燈?
最可笑者皇帝:昏庸無能、愛慕虛榮、愚蠢、虛偽
最可恨者騙子:狡猾偽善
最卑鄙者大臣:虛偽愚昧、阿(ē)諛(yú)奉承、自私
最可愛者孩子:純潔天真、無私無畏、直言不諱
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騙子行騙為什么一路綠燈?
大臣們:怕別人說自己愚蠢,更怕丟了烏紗帽。
皇帝:怕別人說自己愚蠢,也怕丟了王位。
老百姓:怕別人說自己愚蠢,也怕說真話有危險,但心里卻明白。
雖然騙子是最可恨的,但是在這里騙子其實就是一面“鏡子”、一把“解剖刀”的角色。通過他們照出了皇帝及大小官吏們的丑惡靈魂,解剖了一個謊言充塞、欺騙成風的病態社會。
二、小結
通過這則童話故事告訴我們
誠實正直光明磊落
誠信
誠以待人信以立身
三、作業:
朗讀課文,體會其中的情節發展,騙子在安徒生的筆下他們最終沒有落入法網,實在耐人尋味。運用你的想象力續寫文章《游行大典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