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冬至簡報(15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簡報的使用頻率逐漸增多,簡報的寫作既不同于文字作品,也不同于評論文章。你寫簡報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社區冬至簡報,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社區冬至簡報1
“香!好吃!冬至節我能和老伴吃上熱騰騰的餃子,謝謝大家!”12月21日,濱城區彭李街道黃河社區黨總支書記魏素香一行人,帶著面和油以及剛剛煮好的水餃來到轄區失獨老人張其樂家中,張其樂老人邊吃餃子邊連聲說著感謝。
當天,黃河社區、彭李社工站、威海市商業銀行濱州分行聯合組織開展“情系冬至、關愛弱勢”包餃子活動。現場社區工作人員、社會工作者、社區“黃河大媽”志愿者齊聚一堂,擺開陣勢。大家有的切餡兒、有的和面、有的搟皮兒、有的包餃子,講著各自日常故事、交流著冬至過節習俗、相互學習包餃子技藝,說說笑笑,其樂融融。人多力量大,不多時間,一盤盤餃子已經成型包好。隨后被端進廚房,社區工作人員早已把鍋里的水燒開,餃子煮進鍋里,打著旋、翻轉著,不多時,冒著熱氣、飄著香氣、含著瑞氣的餃子被撈進盤中、盛在碗中,一部分由參加活動的`志愿者品嘗,一部分送給轄區的失獨老人、困難群眾,既傳承了傳統文化,又詮釋了黃河社區“魏”您服務的真諦。
“我得了偏癱,生活不方便,本以為這個冬至吃不上餃子啦,沒想到社區給送了過來,熱騰騰的,真香!。”吃著香噴噴的餃子,社區居民任紅霞異常高興。
“冬至餃子夏至面,冬至到來,聽說社區搞包餃子活動,我一大早趕過來,以志愿服務的形式過冬至節,覺得很有意義,看到自己包好的水餃能幫助到轄區居民,自己也覺得很快樂。”居民張軍偉說。
“我們多方聯合組織開展這次活動,充分發揮共駐共建單位、社工和‘黃河大媽’志愿者的作用,通過包餃子交流感情、傳承文化、傳遞愛心,讓冬至節過得有情有義更有愛,讓轄區弱勢群體切實感受到社區服務的溫度。”魏素香說。
社區冬至簡報2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來臨,我市各個社區紛紛開展了“迎冬至包餃子”活動。
洛維社區開展包餃子送祝福活動
(記者李可可通訊員馬思露)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民俗傳統文化,繼承傳統習俗,在“冬至”來臨之際,12月20日早上,洛維社區組織社區居民開展“團圓冬至包餃子愛在社區暖人心”包餃子送祝福活動。
活動一開始,切菜、拌餡、備調料……社區志愿者、黨員和居民代表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開始忙活起來,沒過一會材料就準備齊了。一聽說要給困難居民送餃子,大家都興致高漲,紛紛用自己拿手的方法包著餃子,活動現場笑語不斷,洋溢著喜悅祥和的氣息,不一會兒桌上就鋪滿了一個個白滾滾胖嘟嘟的餃子。
工作人員把一部分餃子下鍋煮開,社區黨委書記鄭雪榮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把煮好的餃子打包送到轄區獨居特困、殘疾人等居民家中,同時給他們送去冬至的問候和祝福,讓他們也感受到節日的氣息和社區大家庭的關愛。吃著香噴噴的餃子,獨居老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紛紛稱贊:“今天的餃子真好吃,吃了心里暖暖的!”
此次冬至包餃子送餃子活動,不僅使轄區獨居、高齡老人、殘疾人、特困等特殊家庭在這個冬天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也讓居民們度過一個開心幸福的冬至,還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號召力,營造了和諧美好的社區氛圍。
社區冬至簡報3
近日,辛店街道勝望社區組織開展“冬至情至,溫暖進家”手工包餃子活動。小區居民、社區工作者熱情洋溢地參加了活動,巧手包餃子,暖心大行動,共同慶祝冬至佳節。
濃香撲鼻的餡料,柔軟白糯的面皮,靈巧慧心的巧手,大家各顯神通,展現著自己的手藝。有的人熟練包制,有的人現場發揮,元寶餃子、長條餃子、花邊餃子,大家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對生活的美好向往,節日的美好祝福,都在此刻濃濃的'凝聚在每個飄香的餃子里。
通過共同努力,一盒盒精美的餃子制作完成,裝盒裝袋,分組送到空巢老人、軍烈屬和困難居民家中。在傳遞餃子的同時,大家的心緊緊地凝聚在了一起。長期以來,勝望社區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做好社區基礎服務的同時,著重注重拓展社區文化,深化文化內涵,不斷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幸福指數,用實際行動凝聚每位居民的心,為切實推進社區的長足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社區冬至簡報4
在冬至節即將到來之際,為了體現黨和政府對空巢困難老人的關心和關愛,先鋒路街道文化社區組織志愿者聯合西固區民政局志愿者為空巢困難老人送溫暖,將冬至節溫暖送到轄區空巢老人家中。
本次慰問活動的.對象是空巢困難老人,文化社區志愿者給老人送去手工餃子2袋,一盒雞蛋。在慰問過程中,志愿者深入了解慰問對象的家庭狀況,傾聽他們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鼓勵他們振作精神、堅強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此次活動的開展,切實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送給了每一位空巢困難老人,讓老人過一個快樂,溫暖、幸福美滿的新春佳節。
社區冬至簡報5
20xx年13月13日的早晨,我們電信學院E光志愿者服務隊40來個隊員來到廣州芳村鶴洞路造船廠老人院慰問。活動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大家都表示受益良多。
在許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干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擇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里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為在這里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我想,只要我們在自己的人生中付出過,努力過,無論成敗,我們都已擁有了自己一段美好的回憶。我們沒有好遺憾的了。現在我可以想象,那時候的.我們是否也會像今天老人院中的老人那樣知天達命呢?一定會的。
社區冬至簡報6
12月20日上午,武漢市武昌區石牌嶺社區開展了一場豐富多彩的“營造和諧社區·共譜文明新風”——情暖冬至,幸福社區冬至文化主題活動。本次活動共吸引了30余名老年朋友參與。
活動中,手工老師帶領大家制作精美的“納福紙鳶”,小小的手工,既提升居民們的動手能力,又拉近了居民之間的關系。
在包餃子環節,大家分工協作,忙得不亦樂乎,紛紛使出看家本領。一揉一捏一包一夾,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樣。不一會兒,形態飽滿的.餃子就包滿了一桌。
這邊包餃子的居民包得熱火朝天,另一邊煮餃子的工作人員也沒閑著,兩口鍋同時煮餃子,很快就為大家端上來了熱氣騰騰的餃子,大家一邊吃餃子一邊聊天,共同感受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在活動現場,社區醫務志愿者們為在場老人開展眼科、口腔、血糖測量、中醫問診等便民服務,轄區單位武商亞貿廣場的志愿者們還為在場老人送來了棉拖鞋等過冬物資。“多年來,我們單位得到了中南路街辦事處、石牌嶺社區以及廣大居民朋友們的幫助和支持,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和后疫情時期,街道和社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我們也想通過這樣的形式走進社區,進一步來回饋社會和廣大居民朋友們。”武商亞貿廣場企劃部主管潘立表示。
社區居民石爺爺高興地說:“有玩的,有吃的,有健康義診,還有愛心企業為我們老人贈送的過冬物資,社區的這場活動十分暖心,我要為我們社區點贊!”隨后,社區工作人員還將餃子送到空巢老人、殘疾人、低保戶等困難人群家中。為居民帶去了冬至節日的慰問,讓他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關愛。
社區冬至簡報7
20xx年9月24日早晨6:30,XX愛心陣營的志愿者們在xx大學xx校區集合,開始了本學期第一次校外活動到長安區老年公寓為孤寡老人送溫暖活動。
在XX省慈善協會的倡導下,活動前期,會長聯系了XX省慈善協會旗下的其他志愿者協會協同舉辦這次活動,組織部書寫活動策劃,宣傳部負責宣傳單的書寫,活動部和公關部負責活動的'具體實施。
到了老年公寓后,志愿者們立馬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去。志愿者們去老人們的房間攙扶著老人到院子里曬太陽、活動活動身體,陪老人們聊天、唱歌,為他們表演健身操,并給他們剪指甲、洗頭發,打掃寢室衛生。老人們都很高興志愿者們來陪他們,也很欣慰這個社會還有這么多人關心著他們,把他們記在心里,讓他們在暮年時期能感受到來自于社會的溫暖。
時間飛逝,短短的三個小時的慰問活動結束了。雖然時間短暫,但我們相信,這一點一滴微小的努力累積起來,就會很大。這次的慰問活動圓滿完成,在志愿者奉獻自己愛心的同時,也收獲著奉獻的感動與喜悅。“奉獻因堅持而美麗”,我們一定會堅持下去,把愛傳遞下去
社區冬至簡報8
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營造鄰里互助、溫馨和諧的社區環境,讓居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12月21日冬至節上午,河南省洛陽澗西區周山路街道中泰花城社區開展“溫暖冬至,情暖中泰”迎冬至包餃子關愛老人活動。
齊動手包餃子
冬至當日上午,天氣雖然寒冷,卻抵擋不住大家的熱情,中泰花城社區黨群協商議事會的樓棟長、志愿者們早早來到現場,忙碌起來。大家各司其職,這邊熱火朝天的切菜剁餡,那邊手腳麻利地搟皮包餃子,與社區工作人員邊包餃子、邊交流著小區內的日常工作,有說有笑,熱情滿滿。
“今天就是冬至了,能和大家在一起包餃子,真的很開心!”樓棟長吳姐說道。
分餃子共溫暖
活動后,社區工作人員與樓棟長、志愿者將煮好的'熱氣騰騰的愛心水餃,送到空巢老人和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中,在弘揚民俗文化、傳遞社區溫情的同時,也是一份滿載著愛心和溫暖的傳遞與分享,讓老人們感受到節日的溫暖和社區大家庭的溫馨。居民莊師傅激動地說:“大家給我送來的餃子,我吃了心里暖得很,味道也香得很!”
此次冬至關愛老人活動,讓大家感受到了冬至別樣的溫情。香香的餃子烘托的節日氣氛,也帶來了滿滿的友誼與幸福,更增進了社區鄰里情誼,營造了和諧溫暖的社區氛圍。
社區冬至簡報9
12月21日,冬至將至,武陵源區孝行天下中心敬老院組織開展“情滿冬至日,溫暖老人心”包餃子活動,工作人員和老人們一起喜迎冬至。
中心敬老院的廚房里,已經熱熱鬧鬧的忙活起來了,工作人員和老人們分工有序,剁餡兒、包餃子,各盡其責,忙得不亦樂乎。在活動中心,老人們換上新裝,載歌載舞,現場一片歡聲笑語。經過一上午的忙碌,熱氣騰騰的餃子新鮮出鍋了,工作人員為老人們端上熱乎乎的餃子,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這次活動組織的非常好,讓我們敬老院的.氣氛特別熱鬧。”中心敬老院老人毛至菊對此次活動連連稱贊道。
孝行天下敬老院副院長王國燕表示:“我們養老院很多都是孤寡老人,我想通過這種活動,讓老人和工作人員多一些互動,讓他們感受到我們敬老院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和幸福。”
小小餃子凝結著中心敬老院大家庭的冬日溫暖與關懷,不僅讓老人們感受到了包餃子的樂趣,更讓老人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氛。
社區冬至簡報10
冬至在被薄霧封鎖下悄然而至,為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促進小志愿者尊老、敬老、愛老的行動力,增強社區長者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自己的幸福感,小小志愿者在社工的帶領下,借助這個冬至佳節對社區高齡、獨居長者以及環衛工人表達關懷,于20xx年12月21日開展以“冬至的暖心使者”為主題的慰問活動,上門慰問轄區內的多位長者,并到街道上為環衛工人送去手套和圍巾,使老人和環衛工人感受到冬至里來至小小志愿者的溫暖。
志愿九峰,情暖寒冬,小小志愿者在行動。冬至的風聲在耳邊低語,嘗試著勸退外出的人。小志愿者身著火紅的小背心,像一個移動的小火炬,溫暖了寒冷的天氣。此次上門慰問活動,小志愿者們都踴躍報名參加,都在為能為老人送去冬日立的溫暖而爭取著。小志愿者們與社工首先來到了一位照顧癱瘓老伴的爺爺家,聽著爺爺講述自己數年如一日的細心照顧老伴,小志愿者們主動送上了慰問品,并向爺爺送去自己的祝愿,“爺爺您辛苦了,希望奶奶早日康復。”癱瘓在床的奶奶雖然不能說話,但聽到小志愿者們的祝愿后留下了感動的熱淚。
在社工的帶領下,小志愿者們來到了一位七十二歲高齡的奶奶家住,社工表明來意后老人十分感動,“感謝你們咯,你們好乖啊,現在黨的`政策好,辛苦你們來看我了”。社工與小志愿者慰問了轄區內多位高齡老人,小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性高,表現較好。
給手和脖子保暖、為心增溫。在轄區內有這樣一群人,不管刮風下雨、日曬雨淋,他們每天都要維護和打掃街道范圍內公共場所的衛生,他們多數年齡在五十到七十之間,他們就是社區環衛工。寒冷的冬季早已到來,但社區環衛工卻還沒御寒的手套,有的老人的手被風刮成了醬紫色,脖子也通紅。社工組織起小志愿者一起向環衛工人贈送手套與圍巾,希望他們在辛苦的工作中,能多一份溫暖。
本次活動是九峰街道“旭日志愿服務支隊”的又一次助老愛老活動。在一次次溫暖的志愿服務中,小小志愿者的尊老、敬老、愛老情懷已根深蒂固。本次活動不僅是單純的敬老、愛老慰問活動,更重要的是一次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小志愿者們都從此次活動中受益匪淺。
社區冬至簡報11
12月21日,冬至,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和吃餃子的習俗。寧強一中心四區域敬老院都開始準備包餃子迎冬至的活動。
為了給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去家人般的溫暖,讓他們感受到節日的氣氛和政府的溫暖,當天一大早,中心敬老院院長帶領部分干部、職工來到廚房,一起為敬老院的300多名老人包餃子迎“冬至”。大家分工明確,有的和面、有的搟皮、有的調餡、有的包餃子,大家有說有笑、熱熱鬧鬧,老人們也都過來幫忙,各盡其責,忙得是不亦樂乎,讓平日里安靜的養老院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不一會就包了滿滿二十盤餃子。
我們為自愿來包餃子的老人設立了“最美餃子”獎勵,包得圓潤好看的、形狀特別的、態度認真的,都給予面包和餅干獎勵,并給老人們一個大大的贊!
經過一個中午的忙碌,下午16:00時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新鮮出鍋了,大家忙為早早等在餐桌邊的老人端上熱乎乎的餃子,老人們吃得津津有味,對大家的'手藝更是贊不絕口。
各區域敬老院也與老人們一起包餃子、迎冬至,在寒冷的節氣里為老人帶來溫暖和“家”的味道。
院內76歲老人李榮金:“味道好得很,這是一年一度的冬至,我也參與到包餃子的過程中,感到非常高興。黨的政策好,領導和工作人員也落實得好。”
在這次冬至包餃子活動中,無論是老人還是員工們,大家都熱情高漲,積極參與,整個包餃子過程,歡聲笑語不斷,大家分工協作、宛如一家人。此次活動不僅讓老人們感受到了關懷和溫暖,還讓老人們度過了愉快的民俗日,調動了老人的積極性,使老人在活動中感受到了動手的樂趣,奉獻的溫暖。受到老人們的一致好評。中心敬老院院長表示,“今天冬至,按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來說要吃餃子,咱們的敬老院都是特困老人,無兒無女的,所以每年冬至的這一天我們全縣一中心四區域敬老院的工作人員,都會給大家包上一次熱氣騰騰的餃子,讓他們吃的舒心吃的放心,讓他們在這一天感受到家的溫暖。”今后我們將繼續堅持“愛與陪伴”的服務理念,用心打造“家”文化,希望能讓老人在這里感受到家的溫暖,讓老人感到,到了這里就是到了另外一個溫暖的家。
小小餃子凝結著敬老院大家庭的冬日溫暖與關懷,不僅讓老人們感受到了包餃子的樂趣,更讓老人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氛。
社區冬至簡報12
為倡導文明祭掃新風尚,營造“移風易俗、文明祭祀、綠色冬至”的`良好氛圍,12月17日起,萬春街道組織開展冬至文明祭掃系列宣傳活動。
萬春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春城社區,福苑、雅苑、樂苑網格服務中心通過設立宣傳展臺、發放文明祭掃宣傳冊、張貼告知信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文明祭掃理念,志愿者們深入沿街商鋪、居民小區進行面對面宣傳,鼓勵居民通過植樹祭奠、網上祭奠等方式緬懷親人,并為簽署文明祭掃承諾書的居民送上祭奠用鮮花。和苑網格服務中心聯合萬春新苑幼兒園開展“小手牽大手,冬至文明祭掃”宣傳活動,志愿者們為小朋友們講述冬至節氣小知識以及燃放鞭炮、燃燒紙錢等祭掃方式的危害,引導幼兒從小樹立文明祭掃理念。
代垛社區組織志愿者在青山河陵園開展安全出行引導、疫情防控等冬至文明祭掃服務工作。志愿者配合現場指揮為居民指引道路、引導文明停車,提示祭祀人員掃描出示安康碼、佩戴口罩,同時向前來祭祀的群眾宣傳環境保護和移風易俗知識,鼓勵居民用鮮花代替草紙和紙錢表達哀思。
此次宣傳活動倡導廣大群眾樹立綠色、環保、生態祭祀理念,鼓勵引導群眾用實際行動踐行文明祭祀新風尚,取得了良好社會宣傳實效。
社區冬至簡報13
冬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從古到今都有“冬大過年”的說法,隨著冬至的來臨,天氣也越來越冷,為了關懷孤寡老人,共度冬至節日。20xx年12月21日電子西街社區聯合雁塔愛心服務中心開展“情暖冬至,關愛老人”冬至敲門活動,為社區的孤寡老人、困難老人和退役軍人送去了冬日的溫暖。其中慰問品由雁塔愛心服務中心提供,餃子由社區志愿者在社區親手包制,將這份滿滿的真心送到這些老人們手中。
在走訪慰問中,社區尤書記細心的`和老人進行交談交流,囑咐老人要注意保養好身體,同時遇到困難要及時向社區反映,多向社區提出意見和建議。老人對此次的慰問活動非常的感激,嘴里說著”還想著我們”并連連向工作人員道謝。
關心老人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也是社區服務的重點之一,為了使老人不再感到孤單和寂寞,我們會定期上門看望孤寡老人和困難老人,逢年過節送去節日慰問,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精神上都給予他們關心和照顧,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冬至來臨之際,社區黨支部把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送到了優撫對像和退役軍人心坎上。心貼心答疑解惑,傾聽退役軍人意見,幫助解決退役軍人實際困難,推動全社會尊崇、關心、關愛退役軍人,形成了良好的氛圍。
社區冬至簡報14
一個人在家過節冷冷清清,跟大家一起包餃子迎冬至熱熱鬧鬧的,謝謝社區這個溫暖的大家庭記得我們這些老人”!家住北湖區燕泉街道五嶺閣社區的獨居老人李奶奶開心地說。
12月21日是冬至節,為弘揚民俗文化,推進和美小區建設,燕泉街道五嶺閣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溫暖迎冬至,熱鬧吃餃子”冬至主題活動。
社區下屬黨支部黨員、樓棟長和志愿者們早早地來到社區黨群活動室,準備好包餃子食材。大家洗菜、切菜、剁肉陷、調陷,分工協作,笑語不斷,情緒高漲,臉上寫滿了快樂和幸福。居民們用自己拿手的方式包著各式各樣的.餃子,現場氣氛和諧,到處洋溢著“家”的味道、“家”的溫馨。
社區冬至簡報15
冬至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有著“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冬至也代表著家人團聚。然而,有那么一個人,一座房子、一個人便是一個冬。為溫暖獨居長者的心,在石灣鎮街道公共服務綜合事務中心黨支部的指導下,禪城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居家養老部“三工”聯動組織獨居長者黃婆婆及其鄰居包餃子,共慶冬至活動。
12月20日當天,社工、護理員和義工們準備好包餃子所需的物資帶到黃婆婆家中,接著與黃婆婆的鄰居曹婆婆開始忙得不亦樂乎。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在和面、有的在剁肉和有的在摘洗菜摘蔥。期間,大家一邊講著過去的故事與將來的憧憬,一邊動手包餃子。一個個飽實的'餃子就像圓滿的今天,陳列在大盤子里,社工特意地把餃子擺成笑臉和擺成心形,逗得黃婆婆們哈哈大笑。當熱騰騰的餃子出鍋時,黃婆婆眼角泛紅,深吸一口氣道:“這餃子香就是家的味道,今天和大家一起包餃子、吃餃子,我很開心,希望來年冬至還一起吃餃子”。
午餐后,我們與兩位長者一起做了個由利是封組裝成的迎新年福壽扇,一邊做一邊聊天,樂也融融。
希望通過此次多方聯動,讓黃婆婆感受到社會的關愛、鄰居的關懷和節日的濃厚氛圍,同時促進黃婆婆鄰里之間的關系,推動鄰里一家親,互助暖人心。
【社區冬至簡報】相關文章:
社區冬至簡報12-18
社區冬至活動簡報12-18
社區冬至簡報33篇01-27
社區冬至簡報15篇01-27
社區冬至包餃子簡報02-13
社區冬至活動簡報15篇12-18
社區冬至簡報(通用30篇)12-20
社區冬至簡報通用15篇01-27
社區冬至簡報(匯編15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