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注冊會計師科目復習與答題策略經驗分析
每一次戰術的行動都或多或少的會影響到最終戰略的成敗。
陪伴CPA的日子大概已有一年零八個月,這段時間CPA一直是生活中的重心,特別是考前的那兩月。辛勤的努力終于通過了5門,僅剩了一門財管。現在談談自己經歷中獲得的文章,以及自己的見解。
CPA考試與其他考試最大的不同點在于年限的超長度。可以說其他證都是短期投資,很快獲利。而CPA卻是長期投資。CPA的戰略性更明顯,一個戰略制定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最后是否能拿到注會簽字權。
有人說CPA難,也有人說1個月過全科的。我認為,正如小馬過河,難與易是靠自己親自去考場體驗出來的。沒有去過考場的人,難與易的把握很困難,雖然60分就是及格線,但是你總是不知道自己對課本的掌握程度是50?60?還是70?所以也難以定下這門學科應該學多少個小時。下面我就說說應該如何學習,正如別人的方法并不一定適合自己。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汲取精華,去其糟糠。如果能對讀者稍稍有些幫助的話,對我來說那將是一件十分高興的事。
方法/步驟
1
會計
會計三個小時的考試時間,總會讓一些人不適應。復習時早上一章課,晚上一套題,第二章金融資產卡住了,第四章長期股權投資又卡住了!會計內容豐富,還都用分錄解釋,這兩章抽象,還非要放到前面,不過別怕,先跳過去。等學習第二遍的時候或許就懂了。注會內容很多,學習像考試一樣,不能被卡住,不會就跳過去,說不定到時候就懂了。一個分錄也別去鉆研它為什么這樣做,我們做的就是要“逆來順受”,認真學習課本上的內容,有的時候不需要舉一反三,答上分錄就有分!
合并報表與長投結合如果出了綜合題怎么應對?我個人的文章,可以像英語作文和語文的詩歌鑒賞一樣,背模型。最后兩星期背好,考試的時候真碰到這道題了就盡情的笑吧。按著模型往下寫,最后掛上數字。20分的題拿到12分比放棄強的太多了。
模擬按65分標準:按今年單選18道多選題,12道主觀題,70分來說,單選拿到15分以上是必須的,多選盡量多拿。計算那種多選5個選項就看前3個,排除掉1個,選4個,排除掉2個,選3個。70的主觀題40分以上盡量拿。考試時堅決不留白,能寫就寫,不會也寫。主觀題雖然感覺很難,我今年主觀題得了51分。
3小時考試時間,如此而言,會計考試的時間把握相對于其他幾門更為重要,單選多選題一般1個小時零10分鐘做完,如果能提前到40分鐘,通過會計并非難事,但首先要注重單選的正確率,多選不會的題目可以舍掉,要明白多選的時間就是綜合題的分數。
2
審計
作為高貴的天書,不是隨意就讓你過的,即使你天天看,也不一定能得到天書的厚愛。一兩遍書翻過去,完全不知道在說什么。而真正首先要掌握的是審計思路,審計是什么?審計是干什么的?審計程序是什么?這些概念都是第一遍要學的,等第三遍過去,思路慢慢的建立了,審計自然就容易了。審計就是一個由難到易的過程,除了堅持還是堅持。
模擬按65分標準:單選和多選在熟讀課本的情況下應該在時間和正確率雙高的情況下迅速過關,35分的單選多選題應該拿到28分以上。簡答題35分毋庸置疑拿到28分以上。30分的綜合題能拿到10分已經不錯了。2道30分的綜合題考查考生邏輯能力很強。
審計考試很多考生都是多選題失分而含恨再來一年。15分的多選拿到11分是應該的。簡答字體應該工整,盡量使用專業語言。以免出現估分70實分40分的情況。
最后2個月時,我花的時間等于其他會稅戰三門之和,甚至于在離考試僅有十幾天的時候竟萌生棄一門從而保另外三門的念頭,在復習充分并在自認為考試發揮十分好的情況下,才僅僅拿到65分。究其原因,未建立系統框架,各個章節各自為戰。
3
稅法
實用性之王,無論從財政學,國際經濟貿易,中級財務會計等學科,還是從生活和工作以及未來的注稅等考試,稅法所能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覷的,牽一發而動全身,學了稅法就如學了會計一樣,拓展面十分廣泛。
記得在和非專業同學攀談中,或許會計理論是和他說不清楚的,不過談論起來稅法那還是頭頭是道。我們應該好好學稅法,并且學精,從而學以致用。
相對而言,稅法是我自認為學的比較好的科目。可以給大家以下建議:
1.反復看背優惠措施,強記。有人說稅法的法條比經濟法的更亂,還沒有邏輯性。每個稅種整理好,要看并且強記,遍數越多越快越熟,不需要理解就是記住。新制度下簡單綜合題與優惠措施聯系更為緊密,更不用說多選單選了。大家自然不能放過。
2.公式是自然就要記熟的,相比于財管公式是很少的了。
3.作為最后一道的企業所得稅只需算出前五問,甚至更少。在能夠掌握的基礎上不必對學習投入過多的時間。
4.如果說企業所得稅不是關鍵,那增值稅就是重中之重了,第二章增值稅如若精通,通過就不難了。試想增值稅與消費稅,資源稅,企業所得稅結合而出題,牢記其中的結合點并總結各個稅種交叉題型是很必要的。
5.稅法,簡答綜合題,計算速度與正確率是必須做的。營業稅、個稅、印花稅是必須要拿到而不失分的,增值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是應該正常保證拿到分的。兩個致命關鍵點,增值稅、建設稅、關稅結合綜合題中進口組價計稅價格,這個一錯,往下盡皆全錯,十幾分的綜合題一下丟沒了。土地增值稅中組合扣除計價,這個一錯,也是連鎖反應。完全可以說是馬謖失街亭,導致你全軍覆沒再來一年,而為何說稅法被人說很靠運氣,我想皆因于此。即使掌握的很好卻因一個筆下誤或鍵下誤而大意失荊州也是純屬正常的,對于關鍵致命點,唯有細心和高效率,用計算器仔細復核一遍。
4
戰略
整本書分為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兩部分,考試以公司戰略為主,而近幾年風險管理試卷分值所占比重逐漸增加,已經有與公司戰略平分秋色。戰略整本書雖然和審計一樣是由外國文獻翻譯而來并因此而抽象,然而感覺整本書并沒有審計寫的那么亂,也不像經濟法章那樣各個章節之間聯系不大。從第一章到第七章,條理性十分清晰,構建框架十分明顯。學習戰略之前,先把課本的目錄多看幾遍。
書本不僅薄,而且重點突出。因此很多考生便萌生考前沖刺蒙混過關做漏水之魚的念頭。這種念頭其實十分危險,戰略這門課失利的太多了,連考幾年過不了關的也很多。據悉,多數考友考后估分都還很理想,而分數一出卻不盡人意。所以,沖刺有風險,戰略須謹慎。
考試出現的最大問題之一是把握不好時間,2個小時,30道選擇題,5道簡答題,1道綜合題。客觀題時間把握還好,然而,做完客觀題后,非常多的考生在5道簡答題上是“流連忘返”,最后30分的綜合題沒時間做了。綜合題一個問的分數等于一道簡答題。所以要合理安排好答題時間。
5
經濟法
經濟法數字要記清楚,法條要理解,不能死記硬背。課本要多看,這門課,題不應該做太多,要做就做一些經典的,多做歷年真題。
6
財管
作為今年專業階段最后一科,還未考試,也談不上什么文章。對于作為大多數都是文科的會計考生,其難度甚至高于會計審計。聽大多考過的戰友說題是必須要多做的,計算能力上去了,也就不難了。書上例題都要搞懂,每年考題都有按著例題模子出的。我認為,公式不可死記,必須理解,并上升到活學活用。
既然選擇了前進,就不要猶豫,奮力向前,路途不會太遙遠。春季撒種,冬季豐收!希望大家在2012注會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注冊會計師科目復習與答題策略經驗分析】相關文章:
中考復習策略03-22
股票的投資策略分析05-16
識字教學的策略分析02-22
期中考試復習策略02-26
天津中考總分及中考科目分值比例分析08-04
注冊會計師的報考條件和考試科目11-25
畢業生的負性情緒分析及調整策略03-26
高三生物復習策略方案01-28
幼兒入園不適應問題的原因分析和策略02-16
高三生物復習策略方案5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