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教學設計2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烏鴉喝水》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烏鴉喝水》教學設計1
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烏鴉喝水》是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第十九課。這一單元的主題是“遇到困難怎么辦?動動腦筋,你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本篇課文內容短小,通俗易懂,以“喝水”為線索,寫了一只口渴的烏鴉到處找水喝,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個裝有水的瓶子,可是瓶子只有半瓶水,瓶口太小,烏鴉喝不到水。烏鴉通過動腦筋想辦法,它把瓶子周圍的小石子往瓶里放,水面漸漸升高了,烏鴉就喝到水了。說明任何事情只要我們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克服困難。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精心創設實踐活動,以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尊重學生的個性,重視學生的相互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欲望,所以教師要采取鼓勵機制,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熱情。通過上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能利用拼音把課文讀通讀順,具有初步的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指導學生閱讀這篇課文,在讀中體會課文內容,通過實驗讓他們學會合作,更深刻的理解課文。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鞏固上節課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感悟, “烏鴉急著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 ——喝著水了”這一系列過程,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
2. 通過學習能用“漸漸”說句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積極動腦筋的道理。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積極動腦筋的道理。
教學難點:
1.體會烏鴉的心理變化。
2.能用“漸漸”造句。
【課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烏鴉。這節課我們就一起看看在烏鴉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但是只有通過烏鴉測試的小朋友烏鴉才告訴他,現在,小烏鴉可要考考大家了。
2.課件出示詞語:烏鴉、喝水、口渴、瓶子、石子、辦法、漸漸、可是、尋找(指名讀、齊讀)
3.回顧上節課內容。
讓學生表演第一段內容。
設計意圖:由于一年級的兒童活潑好動,上課時注意力易分散,上課開始,教師通過生動的形式帶領學生進一步鞏固了上節課所學字詞,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創設了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再讀課文,體會情感: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烏鴉是怎樣想出辦法來的?一起讀第二自然段。
師:對,烏鴉的辦法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一邊觀察周圍的事物,一邊想出來的。
。ǘ⿲W習第三自然段
1.師:想出了辦法,烏鴉心里可高興了,一起把第三自然段讀讀吧!
2.指名讀。劃出想出的`辦法的句子。
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子里。
3. 說話練習: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可以用“漸漸”來描述?
如:天氣漸漸熱了。小樹漸漸高了。我漸漸長大了。……
師:瓶子里的水一點一點漸漸地升高了,烏鴉終于喝到水了,真開心!(齊讀這一段)
4.分小組做實驗。
請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目的在于,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朗讀,及動畫再現課文內容,幫助學生體會烏鴉的心情;通過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朗讀感悟課文。
三、拓展思維:
1.如果瓶子旁邊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呢?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2.學了這篇課文,你學會了什么?(板書:遇到困難想辦法解決)
3.在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困難,(迷路、學習問題等)我們該怎么辦?
設計意圖:引發學生思考討論“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呢?”和在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困難,(迷路、學習問題等)我們該怎么辦?等問題,既為學生的思維留下了廣闊的空間,也為學生的動手操作與探究提供了實踐的機會。
四、回顧課文。
一只烏鴉_____了,到處______。烏鴉看見______ ,瓶子里______。可是,瓶子里____,瓶口又___,烏鴉_____。怎么辦呢?
烏鴉看見___________,想出____來了。
烏鴉把小石子________地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_________,烏鴉就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可以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條理,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聽故事。
《聰明的烏鴉》《狐貍和烏鴉》
設計意圖: 提高人文素質,并對語文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促進課內外知識的貫通。
六、作業:1.把《烏鴉喝水》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2.抄寫生字并組詞。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板書設計:
烏鴉喝水
口渴→找水喝→喝不著→想辦法→喝到水
(聰明、有恒心、堅持)
設計意圖:板書是課文精華的體現,設計時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體現文章的思路,又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難點,讓學生感悟到遇到問題要善于觀察,動腦筋想辦法才能解決。
《烏鴉喝水》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4個字。
。病⒄_、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鼓勵學生遇到困難要積極動腦,設法解決。
【教學重點】
讀準翹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準確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處、升高"的意思。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提示生字音、形、義的聯系,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課前準備】
。、一幅畫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塊和草葉的背景圖及一只頭可以活動的烏鴉(可用破硬紙板做)。有條件的可準備一個與插圖相仿的玻璃瓶,瓶子里裝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
2、分別抄錄4段課文的4塊小黑板。
。、生字卡片。
。础⒆寣W生留意觀察或做一做:一只裝滿白開水或飲料的杯子,加入一些冰糖,水會怎么樣?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形象揭題,學習生字
。、出示“烏鴉”圖(板書:烏鴉)。
2、烏鴉雖然全身烏黑,長得不好看,可是很愛動腦筋。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烏鴉的課文(板書:喝水),注意看老師寫“喝”字,想一想:“喝”為什么是口字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全文。要求學生端正地拿書,專心看書,認真聽讀。
。病W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詞兒連續,句子不讀破。讀完后給課文第一段標上序號。
三、以讀為主,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⑴ 烏鴉為什么要喝水呢?誰來讀一段?(出示課文第一段)
⑵ “渴”是個生字,再讀兩遍。想一想,“渴”為什么是“氵”?
、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點撥:一個人淌了很多汗,太陽又火辣辣地照著,感覺很渴。想想看,“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會是什么樣呢?誰愿意表演給大家看看?
、 烏鴉跑了許多地方去找水,真著爭啊,誰愿意再讀讀第一段?注意“找”是翹舌音,全班多讀兩遍。
、伤x出了烏鴉著急的.樣子,全班讀一讀。
2、學習第二段。
⑴ 這時,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興。≌l來讀一讀這句?“瓶”是后鼻音,再讀一讀。(出示第二段課文)
、 “看”是生字,再讀幾遍。我們有時為了看清遠處的東西,會這樣做:(老師手搭涼蓬做出遠望動作),所以這個生字可以用什么好辦法記呢?
⑶ 烏鴉看見一個瓶 子里有水,可是,烏鴉喝不著水,這是什么原因呢?誰業讀第二句?
、 學生觀察插圖或實物,想象或演示烏鴉把嘴伸進瓶口喝不著水的情景。烏鴉多著急啊,誰再來讀這句?
、烧l來讀最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讀音,多讀幾遍。
。、學習第三段、第四段。
⑴ 請學生輕聲自由地朗讀三、四段課文,想一想,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
、 請學生個別朗讀三、四段課文。(出示三、四段課文)
⑶ 教師引讀:烏鴉想出的辦法是_學生接讀第四段。
⑷ 烏鴉把小石子怎么放進瓶子里的?誰來演給大家看看?學習“放”,啟發學生自己分析字形。
、 引導學生觀察:隨著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學習“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 演示烏鴉喝著水的情景。烏鴉多高興啊,請學生讀最后一句。
四、朗讀課文,鞏固生字
1、個別讀,齊讀全文。
。、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描一描生字,記一記“找、怎、呢、法”的字形。完成課后練習2里4個的書寫。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進行思維擴展訓練
1、開展朗讀競賽,朗讀全文。
2、假如你是這只小烏鴉,你還能想出別的辦法喝到嗎?鼓勵暢所欲言。
二、復習,完成課后練習,適當補充拓展練習
1、繼續完成課后練習2。
。病⑼瓿烧n后練習3。先自由讀詞語,再指名讀,最后抄寫。
。场⒂谩罢、看、放、升、高”進行擴詞練習。教師在黑板上記下同學們說的詞。最后挑幾個詞讓學生抄下來。
三、說話訓練
請同學用自己的話把《烏鴉喝水》的故事講一講。
【《烏鴉喝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烏鴉喝水》教學設計01-12
烏鴉喝水教學設計02-21
烏鴉喝水的教學設計02-22
烏鴉喝水教學設計11-17
烏鴉喝水教學設計15篇02-04
烏鴉喝水教學設計(15篇)02-04
《烏鴉喝水》教學設計15篇02-04
《烏鴉喝水》教學設計(15篇)09-04
《烏鴉喝水》教學設計15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