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精選10篇)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大家都知道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是班主任根據教育、教學要求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主題、圍繞主題開展的一種班會活動。大家知道主題班會需要有哪些內容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 1
【活動目標】
1、了解重陽節的來歷。
2、知道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培養學生關愛老人的品質。
【活動準備】
1、搜集有關重陽節的資料。
2、調查家中老人的愛好、身體狀況及他們以前的生活經歷。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點出本次活動主題:九九話重陽。
二、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搜集到的資料。
三、小組代表說說有關重陽節的典故、民間習俗、慶祝方式。
四、出示同學們為爺爺奶奶制作的卡片。
五、小組代表說出自己在重陽節為老人們準備的禮物。
六、主持人總結:尊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老人們辛辛苦苦地將我們的父輩們養育成人。他們也曾經為社會做出了很多很多事情。關愛他們的生活、身體是我們晚輩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用我們的心去關注老人們的喜怒哀樂。
【活動反思】
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了解了重陽節的知識,體驗到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底蘊。孩子們都能夠發自內心地說出自己為老人準備的禮物,有的通過電波送去祝福和問候,有的寄去熱情洋溢的信件,有的用自己的零花錢給老人買點什么……無形中培養了孩子們的高尚的情操。
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
我總結自己做班主任的經驗感悟頗深,覺得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做好的:
一、班主任工作,從愛做起
我班有個學生叫劉玉鵬。我剛接這個班時,他上課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后來口頭上答應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后進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實!我內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他無進步,或許是他并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沒有真正要做個他人喜歡的人的念頭。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受人喜歡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以前的班主任老師。我心里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為什么會恨那個老師?”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為她常常批評我。”我順著問:“老師為什么會常在課堂上批評你,你知道嗎?”他說:“因為我常違反紀律,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書寫也不工整……”“你已經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于認錯的好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孩子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好!”后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二、懂得賞識和激勵每一位學生
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性格不同,脾氣不同,內在需求不同,因此,賞識激勵要有不同的針對性。力求在平凡,普通中捕捉搜尋閃光點,把握學生的常態內力,使其發揚長處,避其短處,在成功中品味、贊揚其優點、優勢,以促進個性特色形成;在失誤挫折之中尋找正確和有利的因素,增強自信,開發潛力。
學習好,聽話的學生,哪個老師都喜歡,溢美之詞不絕于耳;學生差,調皮搗蛋的并且還好給老師出個難題的`學生,總是招人討厭。期末評語,冥思苦想找不出一條優點,而恰恰就是這些學生更需要多一點賞識,多一點激勵,甚至還應對他們的缺點乃至錯誤給予包容。也許有人會說,這不是放縱嗎?為什么還要對學生的缺點和錯誤予以包容呢?一般來說,人,誰也不會喜歡或保留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只要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有所察覺,都愿意克服和糾正,就人之常情說,誰也不愿意讓老師,讓家長或上級領導當眾揭老底,即使有失誤與犯錯,大都希望能得到相關人的諒解。本應該受到責罰,反倒沒有給予責罰,本不應該諒解的,反倒得到了原諒,此人定會心存感激,會更加自責、內疚,這樣心理情感人們都可以理解。尤其近些年,我在處理一些學生違紀問題上,是有著深刻切身的體會的。
三、班主任要學會與家長交往的藝術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越接近,產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顯著。要使家長的教育配合學校教育,保持一致性,關鍵在于班主任與家長的聯系,形成學校和家庭的德育工作統一戰線。要建立統一戰線,班主任應該注意與家長交往的內容、形式及其藝術。在家訪過程中,還要注意根據不同的家庭類型采取不同的交談方式:
1、對于有教養的家庭,盡可能將學生的表現如實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并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2、對于溺愛型的家庭,交談時,更應先肯定學生的長處,然后再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使對方在心理上能接納你的意見。并采取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子女。
3、對于放任不管型的家庭,班主任在家訪時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學生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展前途,激發家長對孩子的愛心與期望心理,加強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
以上幾點我認為是我做得比較成功的地方,說出來與大家切磋切磋。當然我的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之處,相信在學習了大家寶貴的經驗后一定會有所改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再接再厲,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 2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了解每年的九月九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名敬老節)鼓勵幼兒尊敬身邊年長的人,培養幼兒(幼兒食品)敬老的情感。
活動重點:
愿意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身邊年長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知道要尊敬老人。
活動難點:
想出幫助老人的各種方法。
活動準備:
1、幼兒學會幾首歌曲。
2、請來爺爺、奶奶一個長輩。
活動過程:
一、重陽節前夕開展尊老敬老活動,啟發幼兒觀察老人的活動,請幼兒說說家中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平時做什么事情,喜歡做什么?老人最怕什么?
二、請退休教師來幼兒園和幼兒聯歡。請退休教師講故事,給幼兒猜謎,大家一起游戲。幼兒為退休教師獻花,祝老教師節日快樂。
三、開展“孝敬老人的好孩子”活動,比一比誰最關心老人,誰在家最聽老人的'話,建議孩子為老人做一件好事。在節日前后,到附近敬老院慰問老人。為老人唱歌、跳舞、講故事。
四、情景表演:如當一位老爺爺拿著很重的東西走過來,你看到應該怎么辦?一位老奶奶坐汽車時沒有座位,站立不穩,剛好你和媽媽(媽媽食品)一人一個座位,你會怎么辦?劉幼兒看完情景后積極討論,也可參與表演。
五、歌表演:“讓座”
1、讓全班幼兒坐在椅子上(椅子排列成公共汽車狀)
2、請一幼兒扮演老奶奶上車來,幼兒連忙把座位讓給她。
3、根據歌曲內容,把內心關心老人的美好情感表現出來。
一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 3
活動意向: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叫“老人節”。當今社會的孩子一般都是在父母和祖父母的寵愛下長大的。他們尊老意識越來越弱。很多孩子不會表達對家人的愛。所以設計這樣一個關于愛爺爺奶奶的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欣賞兒歌,初步學習兒歌。
2.通過兒歌,懂得關心老人,對老人有禮貌。
3.能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并表演出來。
準備工作:
1.課前幫助孩子了解一些關于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的.照片。
活動流程:
開始部分
播放圖片導入活動
1.展示圖片,引起孩子的興趣。
2.誰在地圖上?(爺爺奶奶)他們怎么了?(他們笑)。
3.他們為什么笑?(請告訴孩子們)
4.原來他們要放假了,所以笑得那么開心。
基礎部分
二、欣賞兒歌《九月九日》
1.老師完整地背誦了孩子們的歌曲。
2.讓孩子們再享受一次。
3.孩子們學習童謠。(幫助幼兒糾正個別聲音)
尾部
1.讓孩子們談論他們通常表達對祖父母的愛的方式。
2.讓個別孩子充當爺爺奶奶,其余的孩子上來表演自己的方式。
3.教育幼兒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懂禮貌。
附兒歌:
九月九日,九月九日,重陽節到了。我爺爺奶奶笑了,我請他們吃甜蛋糕。我媽媽夸我是個好寶寶。
一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 4
活動意圖:
又是一個登高望遠、品糕賞菊的日子,小班的孩子迎來了尊老敬老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將這個節日和培養幼兒良好的“尊敬老人”的情感結合起來,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開展了“敬老節”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使寶寶從小有關心爺爺奶奶的意識,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歡爺爺奶奶,愿意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活動準備:
彩色紙條
活動過程:
一、說說重陽節
1、了解重陽節的來歷。
師:寶寶們,知道農歷的`九月初九是誰的節日嗎?
小結: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節日。
2、知道重陽節的風俗。
二、發表感言
師提問: 九月九日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些什么事? 我為什么要幫爺爺奶奶做事? 我想對爺爺奶奶說句貼心話。
三、制作項鏈 幼兒親自動手制作項鏈,送給爺爺奶奶。
四、學習兒歌 《九月九》 九月九,重陽到,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哈哈笑, 我請他們吃甜糕,媽媽/爸爸夸我好寶寶。
五、爺爺奶奶我們愛你 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寶寶長大了,自己走不要爺爺奶奶抱 。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等。
一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 5
教學目標
1、知道農歷9月9日是重陽節,了解七寶的一些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2、教育幼兒尊敬老人、長輩;知道關心他人。
教學準備
對重陽節的風俗習慣有一定的了解
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1、小朋友,你們知道農歷9月9是什么節日嗎?有哪些重陽節的風俗。
2、幼兒自由表述。
師小結:看來孩子們都很了解,那我們今天就開一個有關重陽節的智力競猜吧。
二、智力競賽——鞏固重陽節知識
1、分組。幼兒根據意愿進行分組,六人一組。
2、必答題:(每組商量好選派一個代表進行回答)
聽故事:名人敬老故事
A名人是怎樣尊敬老人的?(復述或概括故事主要內容)
B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尊敬老人?(具體到做哪些事。)
…………
3、搶答題:重陽節智力競賽
A重陽節在哪一天?
B重陽節那天人們會有哪些活動?
C重陽節人們吃些什么?
D我們小朋友懂了一些什么道理?
…………
4、手工題:看圖制作壽桃
以速度、質量作為評價標準進行給分
三、頒獎——感受為爺爺奶奶制作禮物的`快樂
1、計算得分,各小組頒獎。
2、請還沒有制作完成壽桃的孩子繼續加油。
3、請幼兒送壽桃的時候,說上一句能讓爺爺奶奶高興的心里話。
一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 6
活動意圖:
又是一個登高望遠、品糕賞菊的日子,小班的孩子迎來了尊老敬老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將這個節日和培養幼兒良好的"尊敬老人"的情感結合起來,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開展了"敬老節"活動。(重陽節)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使寶寶從小有關心爺爺奶奶的意識,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重、難點)
3、喜歡爺爺奶奶,愿意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說說重陽節
1、了解重陽節的來歷。
師:寶寶們,知道農歷的九月初九是誰的節日嗎?
小結: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節日。
2、知道重陽節的風俗。
二、發表感言師提問:九月九日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些什么事?我為什么要幫爺爺奶奶做事?
我想對爺爺奶奶說句貼心話。
三、制作項鏈幼兒親自動手制作項鏈,送給爺爺奶奶。
四、學習兒歌《九月九》
九月九,重陽到,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哈哈笑,我請他們吃甜糕,媽媽/爸爸夸我好寶寶。
五、爺爺奶奶我們愛你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寶寶長大了,自己走不要爺爺奶奶抱,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等。
一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 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使寶寶從小有關心爺爺奶奶的意識,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歡爺爺奶奶,愿意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活動準備:
糖果、重陽糕等
活動過程:
1、介紹重陽節:
老師和寶寶一起唱歌曲《我的.好奶奶》,老師:“爺爺奶奶真辛苦,今天是他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給他們過節,好嗎?
2、老師媽媽親親寶寶
寶寶真乖,老師媽媽親親你(老師隨意親寶寶),老師媽媽親寶寶開心嗎?
3、爺爺奶奶媽媽親寶寶
寶寶的爺爺奶奶親過寶寶嗎?親在什么地方呀?(寶寶隨意說),
4、寶寶親爺爺奶奶
爺爺奶奶親寶寶開心嗎?那我們寶寶也來爺爺奶奶。(播放親親我錄音)。鼓勵每位寶寶去親親自己的爺爺奶奶。
6、吃重陽糕
鼓勵寶寶先把重陽糕給爺爺奶奶,隨后和他們一起品嘗
7、唱“生日快樂”歌曲。
引導寶寶和老師一起邊唱邊做動作。
8、放“親親我”音樂
請爺爺奶奶和寶寶一起聽著音樂親親、抱抱。
9、愛爺爺奶奶:
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寶寶長大了,自己走不要爺爺奶奶抱 。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等。
結束語:
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寶寶長大了,自己走不要爺爺奶奶抱 。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等。
一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 8
教學意圖:
當今社會的孩子們,普遍都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寵愛中長大的。他們對尊老、敬老的意識越來越薄弱。有很多孩子不會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所以,設計這樣一節關于愛爺爺奶奶的'活動非常重要。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兒歌,并初步學習兒歌。
2、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3、能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表演出來。
教學準備:
1、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教學過程:
開始部分
一、播放圖片導入活動
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2、觀看圖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么啦?(他們笑了)。
3、他們為什么笑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4、原來他們要過節了,所以笑得那么開心。
基本部分
二、欣賞兒歌《九月九》
1、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幼兒學習兒歌。(幫助幼兒矯正個別音)
結束部分
三、請幼兒說說平時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1、請個別幼兒扮演爺爺奶奶,其余幼兒上來表演自己的方式。
2、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附兒歌:
九月九九月九,重陽到,爺爺奶奶哈哈笑,我請他們吃甜糕,媽媽夸我好寶寶。
一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 9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涂色及繪畫活動的興趣。
2、觀察線條的變化,提高幼兒沿虛線描畫重陽糕的能力。
3、練習在一定范圍內均勻涂色的`方法。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能夠沿虛線描畫重陽糕。
2、活動難點:在一定范圍內均勻涂色的方法。
三、活動準備:
1、ppt:重陽糕圖片集
2、范畫:重陽糕
3、每人一張重陽糕畫紙、一盒油畫棒。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重陽糕圖片集
認識各種重陽糕,激發幼兒對重陽糕的興趣。
提問:你看到過這些重陽糕嗎?它們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重陽糕,重點觀察重陽糕的顏色和形狀)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講述故事《重陽節》。
2、教師出示沒有涂色的重陽糕范畫,引導幼兒說出重陽糕的名稱和顏色。
3、引導幼兒欣賞范畫。
4、教師示范涂色方法。
重點引導幼兒學習觀察線條的變化,沿虛線描畫重陽糕。
(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先沿虛線描畫再涂色。)
教師:我們一起來幫重陽糕穿上漂亮的衣服好嗎?
5、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提醒幼兒涂色時不要著急,顏色不超過線外,知道重陽糕有不同的顏色)。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賞講評。
(請幾名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從描線和涂色上相互評價)
2、將作品展示在教室內的展板上,讓幼兒互相欣賞。
五、活動延伸:
通過家校通,讓家長帶幼兒去超市糕點區觀察,在家和幼兒一起品嘗重陽糕,
幫助幼兒加深對重陽糕的認識,教育孩子從小要尊敬老人和長輩。
一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 10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重陽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有其獨特的活動和風俗習慣。
2、知道“重陽節”的由來。
3、讓幼兒懂得“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要尊敬長輩。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重陽節的日子。
活動準備:
1、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2、剪輯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中,百歲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電腦課件《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課前和幼兒園退休教師劉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天把她請來.
5、幼兒人手一份自制禮物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談話: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么內容?
(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你們知道老人節是怎么來的嗎?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當時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以后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播放
課件: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萸少一人。”讓幼兒領略詩中重陽節插的風俗和詩人身處異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活動反思:
相信這次重陽節的“敬老”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也讓孩子們體驗一份愛的情感,感受著爺爺、奶奶們的辛苦,學會感恩和尊敬長輩,從而萌發關心老人的美好情感。
【一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相關文章:
重陽節主題班會04-02
重陽節的主題班會06-14
重陽節主題班會01-16
一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02-11
一年級重陽節主題班會(推薦)07-12
小學重陽節主題班會05-06
重陽節活動主題班會07-01
重陽節敬老的主題班會04-08
重陽節主題班會方案07-25
重陽節敬老主題班會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