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的作文集錦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的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的作文 篇1
從小我就愛上了書。從我有懂事起,我的生活就彌漫著書香味。爸爸告訴我,不會認字時,我總愛端著一本書高高興興地看著里面的插圖,看到精彩處總是高興得哇哇大叫,還老纏著媽媽給我念故事,聽著那些故事,我總是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或者幸福地瞇上眼睛。聽完一個,老是“得寸進尺”地央求媽媽再講一個,什么白雪公主啦,小人魚啦,青蛙王子啦,我是熟得不能再熟。長大一點,四大名著我都翻了不下5邊,幾乎次次都“讀破萬卷書”!其中,我最喜歡的古詩要數《宿新市徐公店》這首古詩。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泵慨斂吹竭@首詩,我心中就有無限遐想:在一個小村子里,有一家酒店,門前掛著一面大大的旗,上面用粗粗的毛筆寫了一個“徐”字。外邊吵吵嚷嚷,詩人探出窗口,眼光透過稀疏的籬墻,投向一條田間小路。小路又細又長,伸到很遠很遠的地方;路旁樹上,新葉閃著嫩綠,還沒有長成濃陰;油菜花正在盛開,滿地金黃,一片欣欣向榮的陽春景象。忽然,有個幾個孩子從小路上追著一只蝴蝶急匆匆地跑來,他們呼喊著,奔跑著,轉眼間,蝴蝶翩翩飛進了菜花叢里。小家伙找啊,找啊,急出了一頭汗,在一片黃菜花中,怎么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了!
多美的春景,多可愛的兒童啊!詩人不禁提筆寫下了這首名垂千史的詩。
俗話說:“詩中有畫!边@首詩便是典型的.范例,精辟的詩句里透著一幅幅美麗的話。我喜歡你,《宿新市徐公店》。
古詩的作文 篇2
今天上古詩課,我知道了學詩的四種方法。分別是看注釋、看題目、看插圖、讀詩句。我對《飲湖上初晴后雨》最感興趣。我還會把它背下來呢。我對里面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一句詩映相最深刻。它的.意思是,西湖很美,就像西施一樣,不管化濃妝還是淡妝都很美麗。讀了蘇軾這首詩后,我很想去西湖旅游,感受祖國美麗的山河!
古詩的作文 篇3
漫步于朦朧細雨中讓我想起李商隱《夜雨寄北》中的離別哀愁,“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下雨的季節總是離別的季節。細細地雨絲總是彌漫著濃濃的離愁,那已不在身邊,遠處的人兒啊!你何時歸來?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痹谕怅J蕩卻未曾歸鄉的游子。⊥鞣铰湎碌奶,天邊升起的彩霞,是否也會想到身在天涯卻也想要落葉歸根的悲傷之情呢?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崩铎嫌谩断嘁姎g》抒寫對昔日生活的'懷念,吟嘆身世,表現出了濃厚的傷感情緒。當我們回首往事,是否也會感嘆出這樣的傷感呢?當我們已經長大,再回想起以往的當初,美好的,悲傷的,心底總會有一種叫做傷感的情緒圍繞,當往昔變成回憶,我們是否也會感嘆生活的不易,何已經過去了的傷感呢?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彪S著時間的流逝,曾經的事物與人都已隨著時間的變遷而改變,曾經的滄海桑田都已變成了幻想的畫面。如今的身影已不能和記憶中的身影相重合,才發現,原來一切都在改變,一切都變成了過眼云煙,想要為已變成過去的回憶說些挽留的話,卻發現,淚水已充滿我眼前的畫面,“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一首首古詩演繹出種種離愁,一位位詩人為離愁寫出憂傷的詩句。古詩中的離愁情,充滿每個人的心間,似滄海桑田,似時光變遷,每個人的心間都彌漫著默默的離愁之情。
古詩的作文 篇4
快看快看,我校的古詩游園會開始啦!看,那邊的教室彩旗飛揚,看,這邊教室里的氣球五顏六色,那邊的教室里還有彩帶,我們班的黑板上還寫了“詩句背靠背,暢游古詩園”這幾個大字。
隨著音樂,我們爭先恐后地摘取自己喜歡的詩句。一會兒,我們班的卡片就沒了,幸好我摘了十個,要不然就得不到滿分了。林老師說:“還可以到別的班級去摘。”話還沒說完,一些人就迫不及待地去了樓下,去摘別的班級卡片了。我去了四(1)班摘了2張卡片。四(2)班好可惡喲,他們把門關著,不讓我們進去。我就氣沖沖地上了樓。然后我到座位上把卡片一一粘在紙上,然后給組長背,哪!全對,通過了!還有的人更可惡,有人把紙放在桌上,有些“小偷”就趁他不注意,把他紙上的一個粘在一起。我心里想:就算他們得的`分數再高,也不算是他們爭取得來的。然后,老師讓我們回到自己的座位,報自己的分數。哇,最高分是210分,陸曉曉和陳子玥竟然找到了21張,太厲害了!
今天,雖然是傾盆大雨、電閃雷鳴。但是我的心里卻陽光明媚,歡聲笑語一定會留在我心里。
古詩的作文 篇5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逢入京使 唐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人日思歸
薛道衡
人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
思發在花前。
旅次朔方
劉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干水,
卻望并州是故鄉。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戌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南浦別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望驛臺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旅次寄湖南張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戶漫流聲,竹影當窗亂月明。 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
村行 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古詩的作文 篇6
我喜歡的古詩詞有很多,比天上的繁星還多,但是我最喜歡的,是哪顆最大最亮的一顆——《游子吟》。我把它摘下來,把它的美分享給你們吧!
《游子吟》是唐代大詩人孟郊寫的。歌頌了母愛的'偉大性!按饶甘种芯,游子身上衣!倍潭踢@一句詩句,就寫出了母親對孩子的關愛,意思是: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芭R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币馑际牵号R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耽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想到這里,我感動萬分,孩子即將出差,孩子的母親卻比孩子自己還忙,為孩子操碎了心。
最著名的“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笔俏易钕矚g的一句,形象地把孩子們比作小草,把母愛比作太陽,說明孩子對偉大的母愛是報答不完的。說明: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通過這首詩,我我知道了:“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的,我們要珍惜母愛,母愛是媽媽釋放出來的,所以我們要愛媽媽,不讓媽媽生氣,這是我們們該做的,長大了要像媽媽照顧我們們一樣照顧她。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古詩——《游子吟》,你們喜歡嗎?
古詩的作文 篇7
詩詞承載著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它們用更加精煉的語言,表達出更加真摯的感情。
詩的種類很多,有楚辭、唐詩、宋詞等等。而在古詩中尋找美、發現美、收獲美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古詩詞中,往往帶著濃厚的歷史風格,這恰好是我很欣賞和喜愛的`。在詩歌中,我仿佛與作者融入到了一起,領略著古代那燦爛而悠久的歷史文化。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作者沒有直接地寫大雪紛飛的情景,而是用唯美的筆法側面寫出了眼前白茫茫的一片的一切,將那幅場景生動地刻畫了出來。“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古詩中的“綠”成為這首詩的點睛之筆,由此使全詩變得出神入化。“綠”有春天的色彩,讓人滿目綠色,春天的氣息感受無遺。“綠”也十分有動感,好似春風將綠色帶到江南,然后一切變得生機勃勃。
古詩詞也豐富了我們的業余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上了古詩詞,也開展了很多詩詞大會,參賽者們年齡不一、職業不一,卻因為一個共同的愛好走到了一起。這個活動漸漸普及到了全國各地,我們班也不例外。張老師給我們舉行了一場有意義的活動。詩詞大會的第一大題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作者是誰?我思考片刻后,就舉手回答了。不出意料,我先下一城,奪得一分。同學們也積極參與,神態各異:有的緊鎖眉頭,單手托著下巴,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有的嘴角微微上揚,不用說,心中肯定有了答案;有的兩手按在左右的腦門上,拍呀拍,像是要把這句詩拍出來。
到了后面,題目也越來越難,我沒有再得到分,看來,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多讀古詩詞,豐富自己的課外積累。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古詩詞提高我們的修養,凈化了我的生活,我愛古詩詞,我愿更暢快地在詩海中遨游。
古詩的作文 篇8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沉
人壽幾何?逝如朝霞。時無重至,華不在陽。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年難留,時易損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天波易謝,寸暑難留
時間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歡娛不惜時光逝
時間偉大的作者,她能寫出未來的結局
時間是一條金河,莫讓它輕輕地在你的'指尖溜過(拉丁美洲)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赫胥黎)
勤奮的人是時間的主人,懶惰的人是時間的奴隸
釘子是敲進去的,時間是擠出來的
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時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五十九倍(雷巴柯夫)
辛勤的蜜蜂永遠沒有時間的悲哀(布萊克)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沉
人壽幾何?逝如朝霞。時無重至,華不在陽。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年難留,時易損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天波易謝,寸暑難留
珍惜時間的詩:勸學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澲,焜黃花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涼州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從軍行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 塞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梅花王安石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墨梅王冕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卜算子詠梅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思鄉古詩: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古詩的作文 篇9
認識仲漢祥,是去年春上隨街領導一行,到他家精準扶貧。臨別時,仲老先生將五年前出版的一本厚厚的古體詩集《騷塵集》,送給前來走訪慰問的領導手中。
陽春三月,筆者在青蓮庵村仲家灣的一棟二層小樓里,探訪了這位有故事的老人,他高高的個子,頭發花白,一身黑色布衣,目字形的臉上布滿滄桑。小樓門前是用碎石鋪就的場地,室內簡陋,只有幾件生活日用品,隔壁老屋里住著智障的小兒子。
仲漢祥今年78歲,全家四口人。大兒子是名警察,二兒子、兒媳去世多年,丟下一個年幼的孫子,三兒子由于家庭貧寒,四十多歲仍未結婚,靠在外擺書攤維持生什,小兒子生下后不久,就得一場大病,便成了殘疾人。1998年老伴去世后,老人和年幼的孫子、癡呆的兒子相依為命,苦苦地支撐著這個支離破碎的家。他沒有被貧困嚇倒,仍保持著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仲老先生小時候很聰明,他父親是一名中醫,四歲半教他讀古書,孝經,7歲上小學,一年后連跳三級,高小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原武昌縣初級師范學校,專攻唐詩宋詞,就讀一年轉入縣一中,一學期后,由于家里窮,交不起學費,也就輟學了。返鄉后,仲老先生代過課、扛過糧包、更長的時間是在農村里種田,勞動之余喜歡作詩填詞,在田間地頭默詠,在花霄月夕偷詠,幾十年如一日,創作詩歌230首。20xx年10月,在宗親的幫助下,出版《騷塵集》詩集一部。此書由泰山文印中心印刷,收錄詩歌108首,字數11千千字。
這本詩集精選了他半個多世紀以來創作的部分古體詩、近體詩和少量詞,有五言詩、七言詩和絕句;律詩等。作品創作時間跨度大,前后50多年。作品內容豐富,有艱苦生活環境中的所見所聞,有繁忙體力勞動中激情舒展,有對親情的細膩動人的抒懷,有對日常生活發人深省的感觸等,較全面地反映了仲老先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豐富飽滿的人生際遇的深邃感悟。以詩載史,這本詩集也可以看作是他人生的一部詩歌編年史。
打開詩集,仲老青年時代豪邁高昂的革命激情、中年時代孜孜不怠的艱苦奮斗,以及改革開放以后他對新時代的真情謳歌,無不隨著優美的文字向我們撲面涌來。翻閱詩集,一種時代的.穿越感油然而生。
細細品讀,仲老先生的詩都是有感而發、率性而為,或直白敘事,或直抒胸臆,感情真摯,情真意切,毫無矯揉造作之態,屬于地道的“原生態”創作、“綠色”創作。如早期的《詠柏》、《耕讀趣》、《夜雨·七律》、《田園寫景·絕句二首》和1969年創作的《西江月·赴咸寧向陽湖圍墾》,后期的《登黃鶴樓》、《念奴嬌·步蘇韻》等等。金口潺潺流水/赤磯小小荒丘/兩行楊柳一長溝/風逐波濤怒吼/農事完成冬播/江堤開始歲修/白云一片去悠悠/月照民工挑土/――(《西江月》1969年冬作于范湖江堤工地)。
仲老先生淡泊名利,在農村極其艱苦的環境中,沐風月之自然,享田園之樂趣,癡迷于傳統的詩詞,把自己的心血化作感人的詩篇,這些詩歌作品雖沒有對外公開發表,它卻記錄了一個農民的百味人生,也打上了時代的烙印,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鐘老先生的孫子現在武漢上大學,殘疾的小兒子仍在吃低保,他雖年近八十高齡,但眼不花、耳不聾,精神抖擻,記憶力超強,老人除照顧好殘疾兒外,每天堅持寫作,畫畫、練書法、彈電子琴。目前,已創作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累計達十萬字。
衷心地祝愿仲老生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晚年幸福、安康!
【古詩的作文】相關文章:
古詩的作文01-06
有關古詩的作文02-09
古詩的學生作文03-01
關于古詩的作文12-30
古詩文作文02-09
古詩的作文15篇01-08
古詩的作文(15篇)01-08
古詩里的春天作文02-03
古詩的作文(精選15篇)01-27
有關古詩的作文通用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