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讀后感3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納蘭詞》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納蘭詞》讀后感1
夜色已濃,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纏綿而落,嵌進大地。
我聆聽者富有節奏的雨聲,一滴一滴,宛若海浪拍打,卻不雄壯,細如蠶絲。“隨風潛天黑,潤物細無聲”形收留得恰是這些銀針般的細雨。
我捧著一本《納蘭詞》。思緒跟著這場秋雨飄進收留若構思的那個世界。在那里,漫天的梨花飛落,天空微藍,泛著霞光。樹下,人面桃花相映紅。街市縱橫交錯,暖暖鬧鬧,一派和氣。轉眼,場景又轉換到了金碧輝煌的宮殿。收留若筆下那嬌慵動人的宮廷女子,看穿秋淚,卻被禁錮在高強下,終是籠中之鳥。
品讀納蘭性德的'詩詞,好似那一地的殘燭香。明月高掛,蓉蓉月色,塞外的詞人是多么想念自己的親人啊!“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沒有太多的直白,字里行間卻露出濃濃的思鄉之情。
詞如人生,收留若更是把人生匯進到小小的筆尖,從中涌出江河般或壯闊或抒懷的詞句。它們早已超越了朝代,至今在這壓力巨大的城市,擁有一本意境如斯柔美的書,在忙碌中品讀,是一件多么舒服的事啊!
窗外的雨依舊在下著,滴答、滴答。流進夢境,花枝上晶瑩的雨露吊掛。
隔著時空,我仿佛聞到了幽幽梅花香。我在納蘭收留若所開創的世界中,在一彎清月梨花下,安然進睡。
《納蘭詞》讀后感2
《納蘭性德詞傳》講的是清朝大詞人納蘭性德的一生。其中有一節——“知己何時淚縱橫”,講的是納蘭性德的人生知己顧貞觀,顧貞觀有一詩友,名叫吳兆騫,他因放蕩不羈的'性子惹怒了順治皇帝,別發配到寧古塔。顧貞觀日夜難熬,想救出吳兆騫,納蘭性德知道后,自告奮勇,十年努力,終救出了吳兆騫。
誰會相信,當時的納蘭性德——一個錦衣玉食的官家公子,為了朋友竟冒著入獄的危險,一心只想救出吳兆騫呢!更何況,顧貞觀,只是個漢人。可以說,納蘭性德能救出吳兆騫實在是一個奇跡。吳兆騫的案子是順治帝親定的,這個案子之所以可以翻案,不是康熙一時高興應允的,而是納蘭性德日日夜夜地奔波、努力換來地。十年,誰會為一個不相干地人,辛辛苦苦努力十年?在那時,恐怕只有納蘭性德一人吧?
讀完《納蘭性德詞傳》,我若有所思,納蘭性德,他是一品大臣家的少爺,要什么沒有,卻為了朋友,付出到這種地步。用一句話便可詮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無問其他!”
《納蘭詞》讀后感3
夜色已濃,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纏綿而落,嵌入大地。
我聆聽者富有節奏的雨聲,一滴一滴,宛若海浪拍打,卻不雄壯,細如蠶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形容得正是這些銀針般的細雨。
我捧著一本《納蘭詞》。思緒隨著這場秋雨飄入容若構思的那個世界。在那里,漫天的梨花飛落,天空微藍,泛著霞光。樹下,人面桃花相映紅。街市縱橫交錯,熱熱鬧鬧,一派和氣。轉眼,場景又轉換到了金碧輝煌的宮殿。容若筆下那嬌慵動人的宮廷女子,望穿秋淚,卻被禁錮在高強下,終是籠中之鳥。
品讀納蘭性德的詩詞,好似那一地的殘燭香。明月高掛,蓉蓉月色,塞外的詞人是多么想念自己的親人啊!“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沒有太多的直白,字里行間卻露出濃濃的.思鄉之情。
詞如人生,容若更是把人生匯入到小小的筆尖,從中涌出江河般或壯闊或抒情的詞句。它們早已超越了朝代,至今在這壓力巨大的城市,擁有一本意境如此優美的書,在忙碌中品讀,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啊!
窗外的雨依舊在下著,滴答、滴答。流入夢境,花枝上晶瑩的雨露懸掛。
隔著時空,我仿佛聞到了幽幽梅花香。我在納蘭容若所開創的世界中,在一彎清月梨花下,安然入睡。
【《納蘭詞》讀后感】相關文章:
納蘭詞作文12-12
《納蘭詞》的感想12-04
《納蘭詞》讀后感03-07
《納蘭詞》讀后感01-21
《納蘭詞》讀后感[合集]12-19
《一生最愛納蘭詞》讀后感01-09
納蘭性德生平簡介12-08
長相思納蘭性德全文及解析06-04
大清才子 納蘭性德簡介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