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秋思評課稿
秋思評課稿1
張籍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片段,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客居他鄉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長,思緒綿長而心緒紛亂,詩中遲遲不能下筆的生動意態描寫,深深地感動了每一位游子的心。
由于此單元主題就是思鄉,所以學生對這首詩的思想感情理解并不困難,因此肖老師將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積累、品味語言、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的能力上,如“重”字的辨析,關鍵詞語的理解,如“意萬重”“說不盡”“又開封”來感受作者的思鄉之情,并采用讀圖,口語交際等多種手段加深這種感受;另外,高年級閱讀教學還要體會作者用怎樣的`表達方法將這種情感抒發出來,也就是敘事抒情這種表達方法的學習與應用。本著這種設計理念,教者用三個帶有引領啟發性的問題貫穿整個教學,如為什么詩人要在秋天思念家鄉呢?是什么引發作者寫這封家書,為什么?詩中的哪些詞語能更加表達出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呢?通過這三個問題,學生先抓住了主體脈絡,然后再具體深入層層體會,最后又回歸主體。學生的思維時刻在跳躍著,大腦在不停地思索著,同時配以有感情的誦讀深化體會,使得這節課舒緩有致,跌宕起伏。
《秋思》這一課,盡管是古詩閱讀教學,但是肖老師將現代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有機而巧妙融合其內,令人耳目一新。同時肖老師以較高的文學素養和近乎詩人的激情,引領學生真正的把心融入詩中,與作者同呼吸、共悲歡,透徹理解詩的內容,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此外,肖順利充分領略了古詩的意境,巧妙地設計出詩化、美化、藝術化的教學方法,使教學過程富有詩性的意境,有效地發揮了教師的指導作用,切實提高了古詩教學的效果。
總之,肖老師的這堂課,既授古詩,又教學法,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漁。課堂很有厚度,有深度,聽后令人回味無窮,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秋思評課稿2
古詩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胡老師執教的《秋思》雖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個字,但詩人那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卻貫穿全文,我覺得這堂課最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三點:
(一)在誦讀中彰顯詩性
我一直認為古詩的教學應不同于其它課文的閱讀教學。一般的課文閱讀教學可抓住重點字詞句深入品味體會,但詩一經這樣折騰就會把詩拆得支離破碎,它就失去了詩本身的整體完整性。為了保護“詩”作為一種“完形”的存在,胡老師采取的策略就是誦讀。開始整首詩的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理解詩的意思。接著課中導讀,在理解了詩意的基礎上,在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個人獨特的見解之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這樣一層一層地深入讀,讓學生在讀中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詩人的思想感情,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詩的味道。
(二)在想象中豐富詩意
古詩詞言簡意賅,一字千金,是極富魅力的。它講究形象、色彩、韻律,每個字、詞都是作者匠心所在!耙馊f重”是這首詩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胡老師充分引導學生想象,豐富學生對“見秋風”的表象,加深對“意萬重”的理解。這樣對學生體會作者的內心情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學生對這首詩有了整體的印象后,胡老師馬上抓住詩眼“見”大做文章。她安排了學生一次次想象“見到什么”“見不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學生在營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對比中,以有形的景來襯無形的思,循序漸進地引領孩子們探究、品味“見秋風”,讓想象到的`畫面成為學生通往作者內心的橋梁,讓學生與作者感同身受。
詩人的“意萬重”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學生可能只會想到詩人思念家鄉,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詩人又豈止是思家呢?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詩人的“意萬重”,胡老師出示張籍的資料,讓學生了解詩人的生平,幫助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三)在音樂中深化詩情
在《秋思》一課教學中,當學生的情緒被完全調動起來的時候,胡老師運用多媒體,凄婉的背景音樂,讓一個飄滿離愁別緒的意境在課堂緩緩流淌,流淌進學生的心田。作者在音樂中誦讀,在音樂中深入對詩的理解,在音樂中感受張籍的思念,在音樂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啟示擷英
即使是古代詩詞,也與今天的生活息息相關,從古人的詩作中,我們不僅可以感知他們的情懷和內心世界,學習到基本的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生活居然沒有離開過古人曾經的滄桑世事,他們所經歷的,我們也正在經歷著和將要經歷。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學習古典詩詞,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寫作技巧,而是學習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認知他們在詩詞中所透露的情感,感悟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思考,從而為我所用,處理好我們和這個世界中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其他動物的關系,從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這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秋思評課稿】相關文章:
優秀評課稿優秀評課稿02-13
評課稿 優秀評課稿優秀08-18
評課稿 優秀評課稿最新10-04
英語評課稿 英語評課稿07-13
“比”的評課稿09-28
評課稿08-04
(經典)評課稿08-06
語文評課稿 語文評課稿優秀08-25
課賽評課稿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