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青蛙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青蛙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可愛的小青蛙”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第18頁至第19頁)。它是學習了2,3,5的乘法口訣之后安排的一節綜合練習課。教材設計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練習,讓學生饒有趣味地熟練應用已學過的乘法口訣,并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生狀況分析
本班學生經過一年的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他們能從教師出示的圖畫中發現數學問題并有條理地用語言表達出來,也具有一定的互評意識。全班大部分學生上課思維活躍,勇于回答問題。在一年的小組、同桌討論學習中,大多數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都有所提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進一步鞏固2,3,5的乘法口訣,提高計算速度和正確率。
2.能力目標:運用2,3,5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和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滲透愛護動物的教育。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1、背一背學過的2、3、5的乘法口訣。(全班分為兩組,兩組合作完成口訣的背誦。)
2、運用一句乘法口訣說出兩道乘法算式。
二、創設情境,激趣導課。
1、問題引入。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些新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們嗎?
師:那老師先給大家出個謎語,看你們能不能猜出它是誰?(大眼睛,闊嘴巴,說起話來呱呱呱,會捉害蟲人人夸)
師:今天大家的好朋友小青蛙們帶來了三個問題需要大家幫忙解決。同學們愿意幫幫它們嗎?
。ㄍㄟ^猜謎語的方式和提問題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為后面內容的學習作鋪墊。)
2、看圖說圖意。引入第一個問題。
。1)學生看圖思考。
(2)點學生說圖意。引出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小朋友把小蝌蚪放到水池里,但小蝌蚪們找不到媽媽了。
(3)請同學們用連線的方式幫助小蝌蚪找媽媽。(分四人小組交流討論,大家用到了哪些口訣。)
。4)請同學們在黑板上演示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把寫有算式的小蝌蚪卡片送到小青蛙的旁邊,然后集體交流活動過程中用到的口訣。
3、引入第二個問題。
。1)請同學們看到書上的“比一比”,看圖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圖意。引出第二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幫助小青蛙過河。
(3)說明規則,先請同學們作好準備,在書上獨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
。4)請兩組同學在黑板上進行比賽。
。5)評出優勝組,一起說說用到的乘法口訣。
4、引入第三個問題。
(1)看書“算一算”,請同學讀題,然后請同學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黑板上寫出正確答案,集體訂正。
三、課堂練習。
四、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知識: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每日捕蟲120只左右,年吃掉1萬至1.5萬只小蟲,我們應該保護青蛙。
小青蛙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指令做出反應,進一步加深對不同顏色的認知與分辨能力。
2、學習青蛙蹲跳動作,增進大肌肉發展,提升身體協調能力。
3、體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愿意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青蛙蹲跳動作,增進大肌肉發展,提升身體協調能力。
難點:能夠根據指令做出反應,進一步加深對不同顏色的認知與分辨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青蛙有初步的了解。
2、物資準備:不同顏色的墊子(兩種顏色)若干;小青蛙頭飾若干;教師用青蛙頭飾、蛇頭飾各一個;律動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音樂:卡普里島)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去青蛙島玩玩嗎?
師:讓我們出發吧。ń處熍c幼兒都戴上青蛙頭飾)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進行《青蛙島》律動,進行熱身。
二、集體游戲:
。ㄒ唬┯螒颍侯伾∏嗤
師:小青蛙們,你在什么顏色的荷葉上,就是什么顏色的小青蛙哦!當青蛙媽媽叫到“XX 顏色的小青蛙”時,XX 顏色的小青蛙就要起身站立于荷葉上,舉手示意并說“喲”。ń處熛刃惺痉,并進行動作和語言上的指導)
。ǘ┯螒颍呵嗤荛L大了
師:現在小青蛙已經長大了,那當青蛙媽媽叫到“XX 顏色的小青蛙”時,
小青蛙要起身跳躍并叫“呱呱呱”!(教師先行示范,并進行動作和語言上的指導)
。ㄈ┯螒蜃兓呵嗤苓^河(音樂:甩蔥歌)
師:青蛙寶寶們我們在路上發現有一條河,我們一起跳在荷葉上過河吧!
。ㄋ模┯螒蛏A:蛇來了(音樂:妄想稅)
1、青蛙寶寶們,當蛇來了,我們就要躲在荷葉里,這樣蛇就看不
到我們咯!
2、請助教戴上蛇的頭飾,放音樂,音樂停時邊說“蛇來了”邊拍響鈴鼓,小青蛙們立即躲在荷葉里。
3、蛇每來一次,就弄壞幾片荷葉(教師撤走幾張地墊)。
師:小青蛙們,蛇把我們的荷葉弄壞了,現在不能一只小青蛙在一片荷葉上了,那大家應該怎么辦才可以都躲在荷葉里呢?(引導幼兒可以多人跳到同一個地墊上,并抱在一起)
4、我們的荷葉越來越少了,讓我們把荷葉變成一片大荷葉吧!這樣我們大家都安全了!
三、分散自選:(音樂:泡泡堂)
青蛙媽媽看到蛇已經灰溜溜地回家去了,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了!
四、整理放松:(音樂:親親小兔子)
寶貝們,媽媽聽說蛇一會兒又要來了,我們把材料都收好,然后跟著媽媽回家吧!
活動總結
在本節課堂中,我從班級幼兒自身的運動能力水平和年齡特點及幼兒的最近發展區設計了本次活動,凸顯了教師尊重幼兒,以幼兒的視角出發的教育理念。從目標設定方面我非常強調運動能力的發展,在運動發展的.階段中, 通過多方式多游戲讓幼兒在愉悅開心的氛圍下進行活動,并且活動中動作是有一定的漸進性,而不是一蹴而就。
在過程中老師偶爾一味地引導,而忽略幼兒的感受,與幼兒間的互動不夠,應該有方法地調整幼兒和教師之間的決策度。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精簡的語言、適當的方法、教師的站位都是需要再次完善的,只有有效地組織, 才能讓本次活動更加高效地發展!
小青蛙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演唱歌曲,感受音樂風趣幽默的表現方式同時感受音樂中表現的蛤蟆和青蛙的動物形象。
2、感受音樂要素中音色、力度的變化塑造的形象生動的音樂形象。并了解蛤蟆和青蛙的區別,增強科普知識,引導學生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3、學習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并正確演唱歌曲中的弱起節奏。
二、教學重點:
1,正確掌握歌曲中出現弱起節奏和音樂中出現的節奏難點
2,通過學唱歌曲,感受音樂中表現的不同的力度、音色塑造的不同的動物形象。
3,感受歌曲風趣幽默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正確演唱歌曲中的出現的節奏和旋律難點2,體會音樂要素中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塑造的不同的音樂形象。學習體驗各種音樂要素在音樂中的不同作用。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師:歡迎同學們走進今天的音樂課堂,今天的音樂課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同學們聽一聽歌曲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
生:好玩生2:風趣生3幽默
師:節奏呢?
師總:這首一首節奏歡快而且風趣幽默的歌曲。故事的主人是?
生:癩蛤蟆和小青蛙
。ǘ⿴煾樽嘧x節奏
師:癩蛤蟆小青蛙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請你仔細聽。
生:癩蛤蟆錯把小青蛙當成她的爸爸,小青蛙錯把癩蛤蟆當成她的寶寶。
師:這是一個發生在癩蛤蟆爸爸和小青蛙寶寶之間的故事。講的是池塘里的一只癩蛤蟆和一只小青蛙一個晴朗的夏夜里出來散步,由于天太黑距離太遠看不清楚,癩蛤蟆就把小青蛙錯認為她的娃娃,小青蛙把癩蛤蟆當成她的爸爸。兩只小動物越走越近,走到月光下一看,原來這是一場誤會。
。ㄈ┥鷮W習節奏,完整讀一遍
師:下面請同學們跟著老師有節奏的講一講這個故事。同學們在講的時候注意聲音的強弱對比要明顯。請你模仿老師的聲音和語氣。
完整讀第二遍:
師:同學們讀的很認真,強弱對比也非常明顯。如果同學們在讀的時候能夠像乒乓球一樣彈跳起來會更好。
難點節奏教唱:
師:大家覺得哪句歌詞較難?大家在讀的時候要找準強拍,同時把每個字說的輕巧有彈性。
復聽歌曲:
師:同學們的故事講得非常生動。老師都被你們打動了。下面讓我們再次走進歌曲聽聽這首歌曲跟我們以前學過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同學們可以邊聽邊用拍手的方式給歌曲伴奏。
生:加入了對白
學習念白節奏
師:這種念白在歌曲中我們經常遇到,哪位同學能給老師讀一讀?
再次聆聽:
師:這首歌曲有唱有說,說唱結合,非常熱鬧。癩蛤蟆和小青蛙的`聲音好像有點不同,請同學們他們的聲音有什么不同?請同學們邊聽邊小聲跟唱歌曲。
生:癩蛤蟆爸爸的聲音粗
生:小青蛙寶寶的聲音細
師:癩蛤蟆爸爸聲音渾厚圓潤小青蛙寶寶的聲音清脆明亮
學習聲音對比:
師:請你跟著老師來模仿癩蛤蟆爸爸渾厚的聲音和小青蛙寶寶明亮的聲音。
跟琴完整學唱第一遍:
師:下面請同學們跟著老師的琴聲學唱,老師唱一句,同學們跟唱一句。注意唱出聲音的強弱對比。
跟琴第二遍:
西邊有只癩蛤蟆,東邊有只小青蛙
對比聆聽兩句旋律的高低(教師畫兩條旋律線)
師:同學們請你聽一聽癩蛤蟆的聲音高還是小青蛙的聲音高?
西邊有只癩蛤蟆,東邊有只小青蛙
癩蛤蟆瞪著小青蛙,哎,他好像我娃娃。
師:同學們在唱的時候要用說話的聲音,如果同學們的聲音能再輕巧一點那就更好了,我們試試好嗎?聽一聽哪位同學能夠唱出輕巧有彈性的聲音。
跟伴奏唱第三遍:
師:請你跟著老師的琴聲完整演唱歌曲
跟琴唱第四遍處理力度記號:
師:同學們想一想當癩蛤蟆和小青蛙相遇的時候他們確不確定?有點懷疑?那我們應該用什么的樣的聲音演唱肯定的語氣還是懷疑的語氣?
生:懷疑
教師對比演唱
師:老師這樣唱行不行?為什么?
生:太肯定了,
師:那我們應該唱的弱一點,但是不能太弱
教師彈琴學生演唱
師:同學們注意癩蛤蟆和小青蛙的懷疑的聲音。
兩個跳到月光下把那眼睛眨一眨哎,他不是我娃娃,咦他不是我爸爸
師:癩蛤蟆和小青蛙這次看清楚了嗎?看的很清楚了,這一次是懷疑還是肯定?
生:肯定
師:肯定的聲音應該怎樣演唱?
師演唱
師:老師這樣行不行?
生:行
師:同學們也來試一試。
跟伴奏完整唱第五遍:
師:同學們讓我們跟著老師的琴聲完整的演唱歌曲,唱的時候注意我們應該用輕巧的聲音演唱歌曲,同時注意歌曲中那個地方應該用懷疑的聲音,哪個地方應該用肯定的語氣。
第六遍完整聆聽跟唱歌曲:
師:老師在唱的時候表現出癩蛤蟆爸爸渾厚圓潤的聲音,小青蛙寶寶清脆明亮的聲音。同時還要注意那個地方是肯定的語氣,那個地方是懷疑的語氣。
分角色演唱歌曲跟原唱:
師:老師就把同學們分成兩組,一組同學扮演癩蛤蟆爸爸,一組同學扮演小青蛙寶寶。
師:老師聽到了一只音色渾厚,而且身體臃腫,不善于跳躍的癩蛤蟆爸爸,同時我也聽到了一只音色明亮,聲音清脆,善于跳躍而且有調皮的小青蛙寶寶。
拓展延伸:
師:他們對我們有什么益處嗎?
科學家研究發現,青蛙能造福人類,因為它們的外皮含有對付疾病的化合物,包括抗菌和抗病毒物質,從青蛙皮提煉出的藥物‘幾乎是無限的’,‘青蛙可提供大量的新藥’,它們儼然是‘隨街跳著的藥房’。
蟾蜍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動物。它全身都是寶!蟾酥、干蟾皮、蟾衣、蟾頭、蟾舌、蟾肝、蟾膽等均為珍貴藥材,可治療多種難治之癥。
師:可是我們慢慢的發現癩蛤蟆的小青蛙在慢慢的減少,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捕殺青蛙會給我們造成哪些危害?
生:工業、農業污染導致生態環境惡化,臭氧層變薄,紫外線輻射量上升,將使兩棲動物的卵無法孵化為幼體,而農藥和激素的大量使用導致水資源受到嚴重污染,兩棲動物出現變異和畸形,致使物種逐漸衰落。
情感升華:
師:同學們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動物呢?
生:堅決不能捕殺
生:減少污染
師:怎么樣保護我們這些小動物嗎?
生:減少捕殺保護環境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小動物,爭做環保小衛士吧。
小青蛙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鞏固2、3、5的乘法口訣;
2、提高學生運用口訣進行計算的能力,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可愛的小青蛙”這一主題,進行保護有益動手的教育;
教學重點:
編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探索記憶2的乘法口訣的方法。
教學準備:
掛圖、乘法口訣卡片。
教學過程:
復習口訣(5分鐘)
一、情景創設
師:青蛙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每天它可以吃掉許多害蟲。今天著急的青蛙媽媽正找它們的`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幫助青蛙媽媽找到它們的孩子。好嗎?
二、問題探究
1、學生獨立完成連一連。
2、匯報交流,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3、集體反饋。
三、體驗感悟
連一連:
組織學生說圖意、連線、小組交流、全班匯報
1、學生獨立完成連一連。
2、匯報交流,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3、集體反饋。
“比一比”
1、出示圖畫,這里將要舉行一場跳躍大賽,看哪只青蛙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穿過荷葉又準又穩地到達對岸。
2、同桌之間互相比賽,優勝者將得到一枚小紅星。
3、匯報結果,說出用的是哪一句口訣。
“算一算”
每只吃9只害蟲,3只吃幾只害蟲?
學生試做,集體交流。
師: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是人類的好朋友,所以我們要保護它。
四、實踐應用
練一練”
完成書上1、2、3、4、題。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一課一練第8頁
板書設計
做家務
2×6 3×3
2×7 4×3
8×3 9×2
5×2 3×2
小青蛙教學設計5
一、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是一首小詩,通過寫我因為喜愛小青蛙而捉了一只,媽媽教育我,青蛙媽媽也愛它,等它回家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愛護青蛙,愛護動物,同時也要講愛護的方式。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新筆畫:撇點。
2、自主積累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青蛙是有益動物,我們應該愛護它。
三、教學準備
青蛙圖片兩張,生字卡片,課前布置收集有關青蛙的資料。
四、教學時數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轮i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它將和我們一起學習,它是誰呢?老師說,請大家動腦筋來猜一猜:“小小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小時沒有腿,長大沒尾巴!贝蠹抑肋@是什么嗎?(青蛙)老師板書課題貼圖。
問: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青蛙呢?
學生發言后齊讀課題。
。ǘ┳杂勺x課文。
1、請同學們把書打開,借助拼音來自讀課文,也可以問一問同桌。
2、同桌之間互相讀,相互糾正讀錯的地方。
3、教師配樂朗讀,學生注意聽生字的讀音,聽聽是否與自己讀得一致。
4、全班齊讀課文。
。ㄈ┳詫W本課生字。
1、學生再次讀課文,把生字用“○”畫出來,把要求會寫的字用“=”畫出來,想想自己用什么辦法記住它。
2、小組合作學習,互相讀一讀,說一說,看誰的辦法多,生字記得多。
。ㄋ模z查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生字。
2、教師出示有關圖片,讓學生給圖片貼生字,增加記憶。
3、找朋友認讀生字。
4、說一說,你記住了哪個字?用什么方法記的?
5、把生字放回文章中,全班再讀課文。
(五)指導書寫。
1、認識筆畫:撇點,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
2、學生描紅,仿寫。
第二課時
。ㄒ唬⿵土暋
青蛙回答捉回家放學為什么等愛媽媽
。ǘ⿲W習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同學們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板書:捉——放。
2、全班自由讀,數數這首小詩一共有幾句話(三句話)。
3、指名分別讀這三句話,其余的同學想一想每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
4、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
5、小組匯報,匯報時先讀句子,再說意思,其余的小組給予補充。(第一句寫我愛小青蛙,所以捉了一只帶回家)板書:捉。
師:如果你就是那只青蛙,你被捉走了,你會想些什么?會說些什么?(啟發學生想象,教師貼圖“難過的.小青蛙”)。師:媽媽看到后,是怎樣對我說的?
另一組匯報第二句,教師板書:勸、放
教師質疑:這句話有沒有不懂的地方?幫助學生理解“勸”的意思。媽媽的心情怎樣?誰能把這句話讀好?
指導朗讀:讓學生看板書試著背誦前兩句話。
學生齊讀第三句,想一想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這句話告訴我們媽媽讓我放小青蛙的原因)。
你知道媽媽讓我們放小青蛙的原因嗎?教師板書:笑、也愛,讓學生談談什么叫“也愛”。啟發學生想想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再結合課文理解媽媽的話。(一個“笑”字可以看出,媽媽愛我,喜歡我)指導朗讀這句話。
6、啟發想象。
聽了媽媽的話,你會怎么想,怎樣做?課文中并沒有告訴我們,你能補充完整嗎?
出示練習:聽了媽媽的話,我。
教師:老師被你們的行動打動了,你們真是一群可愛的孩子,此時小青蛙也回到了媽媽身邊,它一定會感謝你們的。出示圖:“快樂的青蛙”,放音樂《小青蛙快回家》。
7、小青蛙終于回到了媽媽身邊,我們都替它感到高興,現在,我們一起帶著感情把這首詩齊讀一遍。(配音樂讀)
這么好的一首詩,你愿意把它背下來嗎?
8、指導背誦,學生自由背誦,再填空。
我愛,提了一只,媽媽見了,放了它,我問媽媽,媽媽來回來:青蛙媽媽,等它。
指名背誦,介紹方法。
。ㄈ┛偨Y全文。
同學們,聽說你們在課外搜集了大量有關青蛙的資料,誰愿意給大家匯報一下?(學生匯報)
通過同學們的介紹,可以看出青蛙是一種有益的動物,所以文中
的媽媽讓我把它放回了大自然。在我們周圍,還有許多動物對人類有幫助,而人類卻大量地捕捉、傷害它們。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動物,保護我們美麗的大自然。
。ㄋ模┳鳂I。
1、背誦課文。
2、自主積累詞語庫。
板書設計:
小青蛙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了解青蛙的一些習性。
3.能辨析“睛、請、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學會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
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辨析“睛、請、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學會基本方法。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輔助課件。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4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第一句。
3.能辨析“睛、晴、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學會基本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激趣。
課件出示:“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焙⒆觽,猜猜看,它是誰?(青蛙)
2.揭題:今天,我們認識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書:小青蛙)
3.課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導學:同學們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嗎?那就和它打個招呼吧!(學生齊讀課題)
4.說說你對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著綠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個字表示的是綠色的意思嗎?(青)
6.導入:同學們真聰明!你們看,小青蛙還為咱們帶來一首兒歌呢!(學生齊讀課題)
二、讀文識字
(一)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仔細聽,聽準你圈畫的生字的讀音。
2.導學:多有趣呀!你們想讀嗎?請大家自由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那該怎么辦呢?(、問老師、問同桌、借助拼音)讀完后,請你們把圈畫出的生字、詞讀三遍。
3.檢查讀文。教師相機正音。
(二)隨文識字。
學習第一句。
1.指生讀第一句。
2.指生評議朗讀。
3.賽讀。
4.相機學習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領讀生字。
(2)先引導學生小組內觀察;然后讓學生讀讀這幾個字;最后讓學生說一說發現了什么。
(3)匯報交流:
預設一:
“清、晴、睛”三個字的讀音有點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
①導學:猜猜它們是什么意思。我們把它們放回課文里讀一讀,再看看圖,好嗎?
預設:“清”,清水的“清”。
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導學:帶“三點水旁”的字表示與水有關,誰還能說出帶“三點水旁”的字。
師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渾水,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
“晴”:太陽出來就表示天氣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與太陽有關。(出示晴天的圖片)
導學:誰能給“晴”找個相對的朋友?(出示陰天的圖片)
擴詞:雨過天晴、晴空萬里。(練習說話)
“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與眼睛有關。我們在生活、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眼睛。
②導學:怎樣區分“睛”和“晴”?
、巯胂脒能給“青”加上什么部首,組成哪些字。(發現生字中的“請、情”)
預設二:
“眼、睛”都是“目字旁”。
、僬f說這兩個字都和什么有關。
、谡堈UD銈兊男⊙劬。
5.指導朗讀。
(1)導學:把這些字寶寶放回句子中,你還能讀準嗎?
(2)男女生賽讀第一句。
三、小結
1、齊讀第一句。
2、能辨析“清、晴、睛”三個形近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2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認識1個偏旁。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了解青蛙的一些習性。
3.能辨析“睛、請、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學會基本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齊讀第一句。
2.認讀四個生字,辨析組詞。
二、讀文識字
(一)再讀課文
(二)隨文識字
學習第二句。
1.指生讀第二句。
2.相機學習生字“保、護、害、事、情”。
(1)指生領讀生字。
(2)引導學生小組內交流如何識記這幾個生字。
3.指導朗讀。
(1)導學:把這些字寶寶放回句子中,你還能讀準嗎?
(2)全班比讀第二句。
學習第三句。
1.指生讀第三句。
2.指生評議朗讀。
3.賽讀。
4.相機學習生字“請、讓、病”。
(1)指生領讀生字。認識病字頭。
(2)引導學生交流如何識記這幾個生字。
5.指導朗讀。
(1)導學:把這些字寶寶放回句子中,你還能讀準嗎?
(2)小組比讀第三句。
(三)鞏固生字。
1.挑戰過關。(認讀生字)
第一關:讀讀帶拼音的.生字。
第二關:擦掉拼音認讀。
第三關:讀讀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會的及時請教身邊的同學或老師。
第四關:讀老師手中打亂順序的生字卡片。
第五關:開火車讀,看看哪組最棒。
2.找朋友游戲。
一名同學手中拿著一張生字卡片,其他同學要快速找到這個生字的形近字卡片,然后站在一起,同時要用自己的生字卡片上的字組一個詞語。
(四)有感情朗讀全課。
三、總結延伸
同學們,學了這首兒歌,你們喜歡小青蛙嗎?為什么?你們以后會怎么做呢?(交流怎樣保護小青蛙)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書寫7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生字:“青、清、氣、晴、情、請、生”。
2.學生讀字。
3.導學:這幾個生字寶寶,你能給它們按結構分一下類嗎?
上下結構:青
左右結構:清晴情請
獨體字:氣生
4.根據結構特點,重點指導:青、請、氣。
(1)教師指導書寫“青”。
①導學:認真看一下:“青”字共幾筆,每筆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書寫時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師邊范寫邊強調:豎在豎中線上,下面“月”的“丿”變成“丨”,橫折鉤的橫在橫中線上。
③學生書空跟寫。
、軐W生在田字格中描紅,再試寫一個“青”字,教師巡視指導。
、萁處熣故咀掷,學生評價。
、迣W生再寫2個“青”字。
(2)教師指導書寫“請”。
、賹W:想想左右結構的字的書寫特點是什么。仔細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書寫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②教師邊范寫邊強調書寫要領。
、蹖W生書空跟寫。
④學生在田字格中描紅,再試寫一個“請”字,教師巡視指導。
、萁處熣故咀掷,學生評價。
(3)教師指導書寫“氣”。重點強調第四筆的寫法。
小青蛙教學設計7
課題:《小青蛙找家》
課型:唱歌課
執教人:張雪
教材分析:《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簡練、富于兒童情趣的歌曲。由四個樂句構成,歌曲以明快活潑的旋律作為前奏,描寫了小青蛙在東奔西跑地尋找自己的家,也為歌曲主題出現做了鋪墊。歌中“跳跳”“呱呱”的獨白,刻畫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態。最后一句旋律平穩流暢,似乎表現了小青蛙歷盡艱辛,終于回到了家的喜悅心情。歌詞淺顯易懂,旋律歡快流暢,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潑、幼稚可愛的形象。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演唱和表演來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從小培養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啟發鼓勵學生能夠模仿小青蛙的動作,準確地與音樂結合。
知識與技能: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并進行游戲和創編活動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聲音較好的表現出不同的情緒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奧爾夫小樂器、荷葉
教學方法:聽唱法、游戲法、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PPT課件,謎語
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們來猜一個謎語:
凸眼睛,寬嘴巴,白肚皮,綠大褂,地上跳,水里劃,唱起歌來——呱呱呱。
請小朋友們猜一猜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什么?(學生回答)
師:對了,它就是我們的好朋友小青蛙。同學們知道嗎?青蛙一般生活在池塘邊,
它們專門捕捉害蟲,是莊稼的好朋友。
師:我們要怎樣對待小青蛙?
生:自由回答(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二、新課教學
1、出示課件,節奏練習
師:瞧,多漂亮的池塘!池塘里有什么?
生:(荷花、荷葉......)
師:那荷葉上有什么?(指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學生先用“走”和“跑”練習)哪
位小朋友愿意把這一串節奏準確的讀出來
師:讓我們加上歌詞,讀“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跳跳
跳呱呱呱”。
2、學唱歌曲
1)聆聽歌曲
師:小青蛙們找到了自己的家,高興的唱了起來!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播放音樂《小青
蛙找家》)
2)按節奏讀歌詞(出示歌詞)
a、歌詞接龍
師:我們一起來按照節奏讀一讀歌詞吧!小青蛙的叫聲“呱”由小朋友讀,其他的`由
老師讀。(師用手勢指揮學生整齊的讀出。)
b、齊讀歌詞
師:“呱”字要讀的輕快、短促、不拖拉,就像小雞啄食,馬上離開。請小朋友再試試
“呱、呱”(非常好)我們再完整的把歌詞讀一遍。
3)老師范唱
師:聽聽老師演唱一次(彈琴范唱,學生再次聆聽)
4)學生學唱
a、跟琴模唱旋律
接下來讓我們用“lu”把這幾句旋律唱一唱
b、接龍演唱
師:這么好聽的歌曲,讓我們一起合作來唱唱吧。▽W生配合老師演唱。青蛙叫聲“呱”處由學生唱)
交換進行,指出不足,再次演唱,男女接龍
c、集體演唱
師:同學們學的很快,接下來讓我們完整的演唱一次吧!
播放歌曲音頻,師生一起演唱
師:同學們的歌聲真美
5)歌曲處理
師:找不到家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呢?最后找到了家呢?
生:(著急、害怕)(高興、開心)
按照分析練唱:歌曲第一句——輕快,活潑,“跳跳、呱呱”要唱出急切感,難過著急,
單字“呱”要唱的輕快有彈性,結束句要唱的連貫,一氣呵成,快樂
6)完整演唱
師:按照剛才同學們說的這樣我們再一次完整的演唱歌曲吧!
。ㄟ@一次的歌聲就好聽多了!)
三、編創活動
1、為歌曲伴奏
師:你們的歌聲真美,可是只是唱歌太沒有意思了,大家看看這是什么(拿出碰鐘與響板)請幾位同學來用碰鐘和響板為我們的歌曲伴奏,其他同學唱起來
師引導學生伴奏,指揮歌唱
2、游戲環節
師:我們已經學會了歌曲,也理解了歌曲的意思,知道小青蛙迷路了,大家都愿意幫助小青蛙,那么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先請幾位小朋友扮演小青蛙,再請幾個小朋友來為小青蛙搭建一個家,音樂開始,小青蛙按節奏做青蛙蹦跳的動作,當唱到最后一句“小青蛙回到了家”時,“小青蛙”要跳到搭建家的同學面前。
師觀察學生做游戲情況,鼓勵暫時沒有扮演小青蛙的學生:如果小朋友們的歌聲很動聽,那么“小青蛙”就會表演的更加好,就能夠早點找到家了。
2、編創歌謠
師:小青蛙經過自己的努力終于找到了家,那如果其他小動物迷路了,你能幫它創編一首找家的歌嗎?
分組討論創編歌詞,并隨著音樂邊唱邊做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幫助小青蛙找到了家。還幫助其他小動物編出了好聽的歌。這些小動物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一定要愛護它們,讓它們有一個舒適安逸的環境,讓它們在大自然的家中快樂地生活。
小青蛙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簡練、富于兒童情趣的歌曲,由四個樂句構成,一段體,2/4拍。歌曲以明快活潑的旋律作為前奏,描寫了小青蛙在東奔西跑地尋找自己的家,也為歌曲主題出現做出了鋪墊。歌曲中“跳跳,呱呱”分別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組成,模仿小青蛙的鳴叫,刻畫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態。最后一句旋律平穩流暢,表現了小青蛙歷盡艱險,終于回到家時愉快、喜悅的心情。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用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配合表情演唱《小青蛙找家》,并能模仿小青蛙的動作準確與音樂一起律動。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聽賞、演唱、表演、創編等活動體會小青蛙著急、快樂的不同情緒,感受音樂的美好,理解音樂情緒,表達音樂內容。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生通過演唱和表演,來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從小培養愛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設計理念:
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為了使兒童能在體驗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獲得形式、技能的領悟,本課將遵循音樂活動課教學的基本理念,努力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在教學中力求將學生對歌曲的感受和參與音樂活動放在重要的位置,讓學生在多聽、多唱、多動、多想的環境中學習這首歌曲。
教學設計亮點:
1.多種形式感受節奏始終貫穿整節課堂。運用了故事導入體驗雨聲強弱、陪小青蛙過荷葉橋的游戲、給原唱、個人創編視唱等多種形式享受音樂,感受歌曲整體節奏。
2.表演、創編多種音樂活動感受表現小動物找家的情感變化。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這不僅給學生充分表現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
3.小青蛙找家的故事情節貫穿整節課堂,在地圖的每個地點都設置了聽唱演編的音樂活動,既體現了音樂的娛樂性,又巧妙地突破了教學重難點。并用小組競爭的形式,哪組表現好就把哪組的小青蛙往前過一片荷葉,在游戲比賽中自然的去提高學習積極性。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掌握念白節奏,并能用不同的聲音、表情、動作來表現出小青蛙找家時的不同神態和心情。
2.啟發學生編創新歌詞,用肢體語言創設情景表現音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青蛙頭飾、青蛙及鴨子手偶。
教學過程:
一、情景故事,激趣導入。
1.老師講述故事,帶領學生在情境中初步模擊節奏。
2.引出小青蛙,課件出示小青蛙找家的路線圖,出示課題:小青蛙找家。
二、節奏練習,學唱歌曲。
。ㄒ唬┻^荷葉橋,節奏練習
1.師生互動,初學節奏
、賻熒献鞒醪骄毩暷畎坠澴啵◣煟┨ㄉ┻伞蛇伞蛇蛇。
、诶斫鉄o音高符號,拍手練節奏。
、蹌摼巹幼骶毩暪澴。雙手叉腰“跳跳”,跟著節奏左右擺手“呱呱”。
2.趣味游戲,享受音樂
通過跟隨音樂節奏做動作,參與荷葉橋的游戲,在快樂中不自覺的感受節奏,享受音樂。播放音樂,帶領個別學生、小組學生跟隨節奏|××|××|××|××|×××|×××|×××|×××|做動作。熟悉音樂節奏后,全班一起配上動作通過荷葉橋。
。ǘ┻^荷葉臺,學唱歌曲
1.互對口型,熟悉歌詞
老師先有節奏的念歌詞,學生只對口型不出聲音,并體會小青蛙著急和高興時的表情、情緒變化。第二遍交換,重點注意最后一句的“家” 有2拍。
2.理解感情,感受情緒
①理解小青蛙找家時著急的神態心情并板書、試唱。
、诶斫庑∏嗤苷业郊乙院蟾吲d的神態心情并板書、試唱。
、劾斫狻靶葜狗辈⒊獪蕩в小靶葜狗钡男刹糠帧
3.感受音樂,學唱歌曲。
、俾犘∏嗤艹槐。
②與小青蛙合作演唱。
、勰信荣,隨琴演唱。
④跟隨伴奏,全班合唱。
⑤個別試唱,學生評價。
、蘼犢p原唱,跟伴奏唱。
(三)找荷花池,表演找家
1.老師設置情境:跟著音樂節奏和老師預設的情境去體驗小青蛙找家時著急和找到家高興的情感變化。
2.師生共同表演。
三、拓展教學,創編歌詞。
1.出示小黃鴨的手偶,提出為小黃鴨編歌的要求,討論編歌詞的方法。
2.為其他動物編歌。熟悉動物叫聲的節拍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自愿組成小組創編歌曲。
四、課堂小結,課外拓展。
今天,我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幫助小青蛙找到了家,而且幫其他小動物編出了好聽的歌,你還想給哪些小動物編歌呢?下課以后唱給你的同學聽。跟著音樂節奏運用響板一蹦一跳出教室。
五、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在本課中,我遵循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主要采用了以下多種教學方法:
1.情景導入法:根據孩子愛玩好動的年齡特征,在新課教學時我運用了雨過天晴后小青蛙結伴玩耍的故事導入,一邊讓學生體驗故事的有趣,一邊帶領學生初步感受節奏|××|××|××× |×××|。
2.游戲競賽法:游戲活動是孩子的天性,本課的節奏練習與游戲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跟隨音樂節奏做動作,參與荷葉橋的游戲,學生在游戲的快樂中不自覺的感受節奏,享受音樂。并通過小組競賽的形式,比比誰先幫小青蛙找到家,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
3.表演啟發法:首先模仿表演著急的、高興的小青蛙叫聲,初步理解小青蛙找家的情緒變化;然后全班同學配上小青蛙蹦跳的動作表演找家,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歌曲中小青蛙的心情,并創造性的給其他小動物編歌詞表演。
4.拓展創編法:創編歌詞部分,我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先利用拍手的節奏學會各種動物有節奏的叫聲,然后通過改變部分歌詞配合動作表情充分表現歌曲,從而突破了本堂課中的教學難點。
通過實際教學,我發現課堂中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參與音樂活動。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很好的理解旋律,學習節奏,并能創造性地創編歌詞,提高了音樂素養,達到了音樂教學的目的。
小青蛙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圖文結合,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教學重點:
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學情分析:
本課可以采用歸類識字、字謎識字、看圖識字、組詞識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力求使每位學生都喜歡識字,能主動識字,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并有意識地將識字教學引向課外,讓學生在生活中處處留心,隨時在生活中識字。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來做一個猜謎的.游戲吧。一動物水上跳,大肚子鼓眼睛,身上披著綠衣裳,人稱莊稼小衛兵。
2、學生反饋。教師板書:小青蛙。
3、教師:小青蛙你見過嗎?你在哪兒見過?
4、學生反饋。教師指導學生齊讀課題。
5、隨課題認寫“青”字。
6、指導書寫“青”字。
。1)第四筆“橫”應落筆在橫中線上,寫時向上挑一點。
。2)學生書寫,老師巡視。
。3)全班交流。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韻文,并圈出生字。
2、教師范讀,學生默讀。
3、同桌互讀生字。
4、教師出示生字,指名認讀,其他學生評議。
5、開火車讀生字。重點指導“清、晴、睛、情、請、病”的讀音
6、結合讀韻文,鞏固生字的認讀。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導學生畫詞語:河水清、天氣晴、大眼睛、吃害蟲、好事情、小青蛙、不生病,并通過提問讓學生初步感知兩種基本的短語形式。如:天氣怎么樣呢?怎樣的眼睛呢?
3、全班交流詞語。
4、再讀韻文,理解“河水清、天氣晴、大眼睛、吃害蟲、好事情、不生病”的意思。
5、指名讀韻文,大家評議,注意把韻文讀通順、流暢。還要注意停頓。
6、采用多種形式讀韻文,直到讀熟。
7、各種形式背誦韻文。
四、拓展訓練。
1、小組討論:怎樣保護青蛙?
2、收集各組意見,教師小結。
3、請學生說說自己查找資料的情況,指名談談你還知道我們身邊有哪些有益的動物,它們能幫我們做什么。
4、根據學生討論回答的情況,教師小結。重點講不能吃青蛙,青蛙是我國禁止捕殺的動物,并鼓勵學生保護有益的動物。
小青蛙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會用輕快、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在感受音樂的同時能模仿小青蛙的動作,表現自己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心情。
2、采用趣味性的節奏游戲,形象地感受×與××的時值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青蛙、荷葉圖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律動《小蜻蜓》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情境導入
1、猜一猜:綠衣小英雄,田時捉害蟲,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
猜得出是什么小動物嗎?
2、師:老師就給小朋友們講講小青蛙的故事。在一個池塘邊,住著一只美麗的青蛙媽媽。青蛙媽媽和她的孩子在一起快樂的生活著。有一天,小青蛙和他的同伴們在池塘里玩捉迷藏,漸漸的,天黑了,他迷了路,著急的哭了起來。這時,烏龜爺爺游了過來,他告訴小青蛙,只要踩著池塘里的“荷葉橋”就可以找到家了,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幫助小青蛙找到家好嗎?
3、節奏練習:出示“荷葉橋”師:小青蛙只有順利地通過這座橋就才可以找到回家的路。小朋友們,動動小腦筋,小青蛙在荷葉上會做什么動作呢?(生:跳)出示跳跳的荷葉。大家一起來跟著小青蛙做跳跳的動作。小青蛙一直跳著,它累了,還會在荷葉上干什么?(生:唱歌,呱呱)。師:真聰明!我們一起跟著小青蛙,踏過荷葉橋吧。
××|××|××|××|×××|×××|×××|×××‖
注意:小青蛙在荷葉橋上的動作可不能太大,太大,荷葉可支撐不了這么強烈的'搖晃。生看荷葉橋,師生配合,生生配合,輕輕地唱出節奏。(或者個別生扮演小青蛙,其他小朋友配合。)
三、學習新歌
1、這只小青蛙最后是否找到自己的家呢?聽歌曲范唱。
師:小青蛙回到家了嗎?生答:回到家了。
師:(小青蛙回到家,高興地跳起舞來,音樂繼續,師隨音樂跳)
2、出示歌曲曲譜,邀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念歌詞。
。ㄐ∏嗤苁莻非常喜歡音樂的小動物,我們也要學學小青蛙)
我們就用歌聲,把小青蛙找家的故事唱出來吧。
齊唱全曲。
2、教唱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師:小青蛙找家的時候,心情怎樣?叫的聲音怎樣?(呱呱)
小青蛙找到了家,見到了自己的媽媽,心情又怎樣?(呱)
3、隨音樂唱歌,師引導:你用什么樣的聲音才能表現出小青蛙活潑可愛的樣子呢?[輕快、明亮]
4、完整表演唱歌曲
四、創編活動
師:小青蛙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它和同伴準備舉行一場盛大的音樂會,讓我們請出小樂器吧。
碰鈴,刮鳴器。師演示刮鳴器
請拿到樂器的小朋友上臺,其他小朋友當舞蹈家。
齊表演。
五、課堂小結
1、師:小朋友們,小青蛙活潑又可愛,幫助我們人類捉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
2、在《小青蛙找家》歌聲中,學生邊唱歌曲邊模仿小青蛙跳出教室。
小青蛙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偏旁“疒”和筆畫““青、清、晴、睛、情、請”6個字。
3、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樹立學號漢字的信心。
教學重點
學會正確書寫7個生字,區分形近字。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懂得根據偏旁來區分同音字、形近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激趣。(課件2)
課件出示:“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孩子們,猜猜看,它是誰?(青蛙)
二、讀文,認識生字
(一)初讀課文。(課件3)
1、師范讀,學生認真聽。
2、學生自由讀文。
3、指名讀,師生共評議。
。ǘ╇S文識字。
1、正確讀寫“青”字。(課件4)
。1)教師出示青蛙圖片和生字卡片,請學生讀。教師正音,并強調讀準后鼻音。(一起讀)
。2)師:小青蛙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綠色)是呀,這個“青”和顏色有關,表示綠色。
”,區分
2、學習“清、晴、睛、情、請”。(課件5)
。1)師:誰來給“青”找朋友?(學生擴詞)(教師監督,有錯誤處及時糾正)
。2)師:你們知道的詞語可真多!“青”還找了幾個偏旁朋友,瞧,它們來了。(出示“清、晴、睛、情、請”)你們認識嗎?說一說。(學生說)
(3)教師出示“清、晴、睛、情、請”5個字的卡片,組織學生仔細觀察這幾個字的字形結構。(左右結構)學生自由說。
3、正確讀后鼻音“ing”。(課件6-8)
。1)教師出示“青、清、晴、睛、情、請”6個字的卡片,標記拼音,并帶讀。
。2)教師請學生起來朗讀,并及時糾正讀音。
。3)教師去拼音請學生讀。
師:現在,老師要把拼音去掉,誰來挑戰讀這些生字?(用課件還原讀的不準確的'字音,相機正音)
(4)男、女生比賽讀。
。5)學生齊讀。
4、識記“保、護、害、事、情、讓、病”。(課件9-10)
5、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偏旁“疒”和筆畫“
三、探究新知(課件12)
1、學生分組交流自己對“青蛙”的認識,說一說青蛙的外貌特點,以及青蛙在自然界的作用。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教師范讀,學生跟讀。學生分小組進行朗讀比賽,比一比,看哪一組讀的既流利又有感情。
四、課堂小結(課件13)
1、學生說說自己這節課學了哪些字,并集體朗讀。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溫故知新。(課件15-16)
挑戰過關。(認讀生字)”。(課件11)
第一關:讀讀帶拼音的生字。
第二關:擦掉拼音認讀。
第三關:讀讀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會的及時請教身邊的同學或老師。
第四關:讀老師手中打亂順序的生字卡片。
第五關:開火車讀,看看哪組最棒。
二、指導書寫(課件17-22)
1、課件出示生字:“青、清、氣、晴、情、請、生”。
2、學生讀字。
3、導學:這幾個生字寶寶,你能給它們按結構分一下類嗎?
上下結構:青綠色
左右結構:清晴情請獨體字:氣生
4、根據結構特點,重點指導:青、請、氣。
(1)教師指導書寫“青”。
、賹W:認真看一下:“青”字共幾筆,每筆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書寫時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師邊范寫邊強調:豎在豎中線上,下面“月”的“丿”變成“丨”,橫折鉤的橫在橫中線上。
③學生書空跟寫。
、軐W生在田字格中描紅,再試寫一個“青”字,教師巡視指導。
⑤教師展示字例,學生評價。
、迣W生再寫2個“青”字。
(2)教師指導書寫“請”。
①想想左右結構的字的書寫特點是什么。仔細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書寫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诮處熯叿秾戇厪娬{書寫要領。
、蹖W生書空跟寫。
、軐W生在田字格中描紅,再試寫一個“請”字,教師巡視指導。
⑤教師展示字例,學生評價。
(3)教師指導書寫“氣”。重點強調第四筆的寫法。
三、總結。(課件23)
同學們,學了這首兒歌,你們喜歡小青蛙嗎?為什么?你們以后會怎么做呢?(交流怎樣保護小青蛙)
小青蛙教學設計12
一、教材分析
《小青蛙》是一首兒歌韻文。這篇課文語言優美、極富童趣,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象、啟發學生開動腦筋。本課的設計應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的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重點,以情感為基礎,以識字為主線,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新筆畫:撇點。
2.自主積累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青蛙是有益動物,我們應該愛護它。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理解文章意思。
教學難點:生字的書寫
四、課前準備
1.課文相關圖片、輔助課件。(教師)
2.制作本課字卡。(學生)
小青蛙教學設計13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探索制作小青蛙的順序,培養幼兒對自制玩具的興趣。
2、發展幼兒在美工活動中的探索和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紙筒(半成品);漿糊;青蛙頭像(舌頭)人手一份;圖示;毛巾等
活動流程:引出內容------思考材料與制作步驟------嘗試制作------體驗成功-------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它在哪兒呢?它在老師的口袋里。會是誰呢?我們大家拍手歡迎。 “我來了,我來了”教師出示作品并唱歌:“呱呱,我是一只小青蛙”。(引起幼兒關注的興趣。)
2、 大家喜不喜歡這只小青蛙?為什么?(因為這只小青蛙很可愛;會說話...........)滕老師知道你們一定很喜歡做這只可愛的會說話的小青蛙。
二、思考和討論
1、我們先來想一想,做一只小青蛙需要一些什么材料呢?(幼兒觀察后回答)
2、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對了,我們制作小青蛙就需要這些材料。那么,材料都有了,我們就要開始制作了。
3、但是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有先有后的,所以我們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幼兒討論)(老師把小朋友討論的結果用圖畫按順序表示出來)
三、嘗試操作
1、對,先拿一個紙筒,要把這個紙筒折成什么形狀呢?(M型)
2、要折成這個形狀,是怎樣折成的,大家一起來試一下。
3、大家折好了嗎?老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說一說,她是怎么折的'?你們和她折的方法是否一樣的。把小手伸進去試一試,能不能一張一合的。
4、青蛙的大嘴巴已經做好了,接下去應該做什么呢?小朋友們一定要一邊看好圖示,一邊擺一擺,想好了,再粘貼?纯凑l做的小青蛙最可愛。
5、注意粘貼的時候漿糊不要粘太多,要涂均勻。
四、體驗成功
1、小朋友來試一試手里的小青蛙會說話嗎?(呱呱)
2、如果你是一只小青蛙,你會是一只怎么樣的小青蛙呢?(幼兒回答)小青蛙們再來說一說美麗的春天。
五、延伸活動
1、春天真美麗,小青蛙出來玩了,看看還有那些動物也來了?(出示其他的小動物制作)
2、這些小動物和剛才做得小青蛙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3、原來它們的嘴巴都可以一張一合,好像會說話。回去再做更多會說話的小動物,這樣表演故事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處了。
小青蛙教學設計14
課時目標:
1、正確美觀書寫“清、晴、情、請”四個漢字。
2、理解兒歌內容,讓學生樹立保護益蟲的觀念,滲透情感教育。
3、通過對“青”加上偏旁組成的新字進行比較,初步感受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教學重點:
朗讀并背誦課文,正確書寫本課漢字。
教學難點:
進一步認識形聲字的特點,能在生活中根據形聲字的狗子特點進行識字。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談話導入
1、師出示上節課學習的生字卡片,指名學生認讀。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3、師導入: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繼續學習這篇有趣的兒歌,認識可愛的小青蛙。
二、學習課文,理解兒歌內容
1、學生自主朗讀兒歌,說說從兒歌中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識。
2、指名學生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教師適當小結。
(1)第一句中,了解青蛙的外形特點:身子小,眼睛大。出示青蛙圖片,給
予學生直觀感受。
。2)第二句中,明確青蛙吃田里的害蟲,保護莊稼生長。教師適當補充相關資料,幫助學生加深對青蛙是補充能手的認識。
。3)第三句中,學生自主交流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青蛙。
3、全班齊讀兒歌。
三、形近字比較,感受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1、 師過渡、;小青蛙師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小青蛙的“青”字也是一位愛交朋友的漢字呢!同學們在兒歌里找一找,“青”字都和哪些偏旁交上了朋友,又變成了哪些新字呢?
2、生邊讀兒歌邊找出由“青”字組成的'漢字。
3、指名學生交流,教師板書:清、晴、睛、情、請,并指名認讀。
4、引導學生觀察這五個漢字,說說自己在讀音和字形上的發現,教師根據交流情況適當小結:這五個字的讀音都與“青”很接近,字形上都是由“青”加上不同的偏旁構成的。
5、師出示這五個偏旁:氵、日、目、忄、讠,學生說一說它們的名稱,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五個偏旁和“青”組成的漢字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能組成哪些詞語?
6、指名學生交流,師適當小結:三點水旁的“清”一般表示喝水很干凈,與水有關;日字旁的“晴”是指天氣晴朗,和太陽有關;目字旁的“睛”表示的是眼睛;豎心旁的“情”表示心情、事情,和人的感情有一定的關系;而言字旁的“請”表示一個人在說話的時候很有禮貌,與說話有關。
7、師小結:像“清、晴、睛、情、請”這樣的漢字一般有兩部分組成,其中的“青”字表示讀音,而另一部分的偏旁表示這個字的意思,這樣的漢字就叫“形聲字”。
8、 適度拓展:鼓勵學生想一想以前學過的漢字和自己認識的漢字中又哪些字是形聲字,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選取有代表性的形聲字板書在黑板上。
四、生字書寫
1、出示本課剩下的要求會寫的生字:清、晴、情、請。
2、學生自主觀察這四個漢字的書寫要領,并與同位相互交流。
3、指名學生交流,根據交流情況教師小結,這四個字都是左右結構,書寫時要做到左窄右寬,左右兩部分要寫緊湊一點。
4、生自主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書寫姿勢。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和可愛的補充能手——小青蛙交上了好朋友,而且還認識了一組由“青”字組成的形聲字,發現了這些漢字的有趣之處,學習漢字,真的是太有趣了!
小青蛙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 能獨立、自信、準確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能在音樂戲劇表演《小青蛙找家》中擔當一個角色,邊唱邊進行表演。
3、 在音樂戲劇表演中能與其他同學協調配合,并體驗到與他人合作表演的快樂。
教學設想:
本課以小精靈帶我們到河邊去游玩為導線。首先學生通過模仿小鴨、小青蛙的叫聲,來初步掌握“休止符”,并進行兩聲部節奏練習;新歌教學中,通過采用生動形象,自己動手制作的青蛙圖片來幫助學習難點樂句,從而降低歌曲學習的難度;在歌曲的藝術處理方面,從小青蛙的情緒變化入手進行分析,使學生更好的體驗歌曲;最后師生共同參與表演活動,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充分發揮想象,愉悅身心,享受快樂。
教學重點:
能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
教學難點:
在音樂活動中,初步感知“休止符”。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青蛙頭飾、臉譜表情圖等。
教學過程:
一、 情境鋪墊
學生隨《小青蛙找家》音樂伴奏學青蛙跳進教室!
二、 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音樂小精靈及小精靈的問候話語)。
小朋友們好!我是音樂小精靈,認識你們真高興,你們愿隨我一塊到河邊去游玩嗎?
生:愿意。
(課件出示小鴨圖:前面三只張開嘴巴,最后一只緊閉嘴巴)
師:知道我們要來,小鴨子們高興極了,瞧!它們朝我們游過來了。
師:大家仔細看這群小鴨子,你們發現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三只小鴨子張開了嘴巴,最后一只小鴨的嘴巴閉得緊緊的。
師:最后那只小鴨子為什么閉著嘴巴呢?
生:它可能累了,在休息;它也可能…….
師:那我們就根據這幅小鴨圖,來學學小鴨的叫聲吧!
。ㄕn件出示青蛙圖:最后一只青蛙也是閉著嘴巴)
師:小青蛙們聽說我們要來,沒跟青蛙媽媽打招呼,就從家里跑了出來歡迎我們。
師:那我們也來學學青蛙的叫聲跟它們打個招呼。(生看青蛙圖向小青蛙們打招呼。)
(課件出示節奏譜2/4 x x lx o l)
師:這是一條節奏譜,那老師用這條節奏譜來代替剛才我們所看到的小鴨圖,那這個o表示什么呢?
生:(略)
師:(手指o)這個小圓圈在音樂中叫“休止符”,我們遇到它時就要停一停。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創設的音樂活動中掌握“休止符”,既降低了學習音樂知識的難度,又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
。ǔ鍪緝陕暡抗澴嘧V:2/4 x x l x o ll)
xx xx lxx oll
師:為了我們的歡聚,我們和小鴨、小青蛙們來個大合唱吧!誰愿意來模仿小鴨的聲音呢?那誰又愿意模仿小青蛙的聲音呢?
(生自由選擇小鴨、小青蛙的叫聲合作演唱。)【設計意圖: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輕松、自主地學習,并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 引導掌握
師:你們合作得真不錯。
師:(課件出示傍晚圖)天漸漸暗了下來。
師:(課件出示小鴨回家圖)小鴨們一搖一擺地回家了。
師:這幾只小青蛙,也跳著、叫著要回家,可是家在哪兒呢?它們回到了家嗎?
。ㄕn件出示《小青蛙找家》歌單,生傾聽歌曲。)
師:小青蛙最后找到了家嗎?你能找出小青蛙找家的樂句嗎?
。ㄕ埳吓_指出找家的樂句。)
(課件出示與找家的樂句相對應的青蛙圖片。)
【設計意圖:出示動態化的青蛙圖片,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也加深了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師:你們能不能試著讀一讀呢。(生齊讀)
師:從這兩句念白可以看出這群小青蛙當時的心情是怎樣?
生:著急、急躁、傷心、害怕……
師:那這“呱呱”兩個字說明了小青蛙在干啥?
生:喊媽媽、哭……
師:好,現在就按你們的理解咱們邊念邊用動作來表演這兩句念白?
(生大膽嘗試表演)
師:你們真不錯,那我們隨著琴聲來唱一唱這首歌吧!
(生齊唱歌曲,師及時糾正演唱中的'不足之處。)
師:你們能不能隨音樂邊唱邊做動作呢?
。ㄉ杂杀憩F)
師:最后,小青蛙找到家了嗎?
生:找到了。
師:那你們知道它的家在哪兒呢?那你們身邊什么地方像小青蛙的家。
(生自由探索)
師:小青蛙回到家,他們一家的心情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生:他們會很高興、很開心。
師:你們說得真好,(課件出示傷心、高興的表情圖)那我們就根據小青蛙情緒的變化發展再來唱一唱這首歌。
。ㄉ暻椴⒚匮莩枨。)【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歌曲,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歌曲,并使學生獲得審美愉悅的體驗。】
四、 情境表演
師:你們唱得真好,那你們能不能將“小青蛙找家”這個故事完整地表演出來呢?
生:能
師:好,下面我們分組討論。
。ㄉ杂捎懻摚⒆灾鞅硌,師巡回指導。)【設計意圖: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去創造角色,體驗表演的樂趣。】
(分組輪流表演,相互評價,相互學習。)【設計意圖: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同等的表演機會。通過相互評價,使學生提供自身的欣賞和表演水平!
師生合作表演,師扮演青蛙媽媽,全班學生扮演小青蛙。【設計意圖:教師以合作者、參與者的身份參與音樂戲劇表演,做到了師生平等,從而也樹立了學生表演的自信心,增強了對音樂的熱愛。】
五、 課堂小結
學生邊唱邊學青蛙跳出教室。
【小青蛙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青蛙》教學設計02-07
《小青蛙》教學設計15篇02-07
《小青蛙》教學設計(精選19篇)08-16
小青蛙教學設計15篇04-27
《小青蛙》教學設計(合集15篇)06-04
《青蛙看!方虒W設計04-10
青蛙寫詩教學設計02-24
(精選)《青蛙看海》教學設計04-18
《青蛙寫詩》教學設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