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金孔雀輕輕跳評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怎么寫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金孔雀輕輕跳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陳老師執教的《金孔雀輕輕跳》一課在這次比賽中能夠取得最佳的成績,首先得益于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選手自身的刻苦努力,整個備訓團隊找準了目標,正確把握了方向。回顧那備訓的無數個日日夜夜,選手陳雅丹不辭辛勞,在她厚厚的五本學習資料里,記錄了這幾個月的成長經歷,給全組年輕老師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金孔雀輕輕跳》這個教材是一首傣族風情的兒童歌曲,是一個比較老套的教材,要有新的突破,對選手來說,是一個挑戰。對于用于探索的巴蜀人,終于以全新的構思,就像一只美麗的孔雀一樣綻放在萬州電報路小學的舞臺上。這堂課目標清晰、層次清楚、過程流暢、重點突出、設計有創意,課堂中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使人賞心悅目,獲得聽課老師的陣陣掌聲,得到評委的高度贊揚,獲得了9.24的高分,顯示出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師聲情并茂、充滿激情的課堂引領,以及美妙動聽的范唱,展示出教師良好的音樂素質和藝術修養,扎實的專業基本功,顯現出一位優秀青年教師的潛質。
全程參與本次賽課的研究與指導,梳理出以下幾個亮點:
亮點一:用舞蹈和視頻的方式將音樂內容直觀化。
在導入這節課時,老師用孔雀舞的律動模仿,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音樂學習氛圍,為整節課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調。在觀看云南的風土人情的視頻錄像中,錄像片把學生帶入了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讓學生更加直接的了解傣族風情。
亮點二: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為了讓學生對作品有整體感知,教師采用了律動感知、視頻欣賞、教師范唱、葫蘆絲吹奏等有效的方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在不斷重復著進行聽覺感知,為歌曲演唱做好良好的鋪墊。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聽音環節難度較高,教師就采用游戲的方式呈現,枯燥的音樂技能訓練讓學生樂于接受,樂于參與了。
亮點三:拓展環節有新意
歌曲的第二段開始,這個環節打破了歌曲的原創作,加入了小卜少、小卜冒們相互熱情呼喚的情景,學生非常感興趣,一下拉近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親密無間的情感。他們歡呼雀躍,情緒高漲,體現了專家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吳斌先生所講:“音樂課應該讓學生得到一種至高無上的快樂和滿足。”此時的孩子,已沉浸在優美動聽的音樂聲中,享受著音樂帶來的幸福和快樂!
當然,教學是遺憾的藝術。如:在教學時間上,前面稍緊湊一點,在拓展環節,學生課表現得更豐富一些,更完美一些。
【金孔雀輕輕跳評課稿】相關文章:
《金孔雀輕輕跳》教學設計05-09
《金孔雀輕輕跳》音樂教學反思07-30
《金孔雀輕輕跳》教學設計(通用17篇)01-17
幼兒園中班音樂《金孔雀輕輕跳》教案優秀11-14
評課稿 優秀評課稿最新10-04
優秀評課稿優秀評課稿02-13
評課稿 優秀評課稿優秀08-18
英語評課稿 英語評課稿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