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設計(匯編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英語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英語教學設計1
新學期要有新氣象,作為教師也不例外。為了更好的開展六年級的英語學習,加強班級同學們的英語詞匯量與英語素養,給身處六年級沖刺階段的學生們多增添一份力量。為此,我在這新學期伊始之時,特意制定此英語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所帶班級情景分析
這學期我所帶領的班級依然是xx班,此班級的班風較為活潑,在課堂互動上也較為活躍。可是相對的是紀律方面有所缺陷,幸而對于教學并不會構成太大影響。可是從上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上和一向以來的認識來看,班級內有數量較多的同學英語成績波動較大,在英語詞匯的積累與應用上還具有一些缺陷需要彌補,而這些都是我在這新的學期里需要注意和加強的地方。
二、針對性教學方案
在這個學期我除了傳統上課教學下課練習模式外,還會額外添加一些英語歌曲與英語故事的`教學,嘗試經過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來提高班級同學們的詞匯量,提高同學們對英語這一課程的理解度與自主性。同時,因為這是小升初的考試之前的最終一學年,也是最終的沖刺準備階段,所以我除了這些教學以外還會加強模擬考試等練習,并經過研究歷年考試真題來進行有針對性的考前培訓,提高學生的答題技巧以及知識運用本事。
三、個人教學工作準備
1、加強自身學習研究,經過歷年的考試真題來對考試可能會出現的題型題目進行一些預測,并針對預測結果來進行教學準備,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本事。
2、加強與孩子們的溝通交流,明白他們學習的難點在哪里,了解自我在教學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力求經過這種方式來讓我于班級同學融為一體,共同加強學習,共同為了提高而努力奮斗。
3、一個班級中總是有成績的高低,所以我要發揮出教師的耐心與本事來悉心教導,不拋棄任何一個學生,督促先進生,鼓勵后進生,引導整個班級學習風氣的前進。
在新學期里,僅靠著我一人的努力是肯定不足的,我需要設法培養起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帶動起全班同學們一齊努力,自發的向上才能夠在激勵的競爭中考取更好的學校,理解更好的教育,在以后成為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貢獻的棟梁之才。
英語教學設計2
目標:
1. 教幼兒學會deskchair的正確發音,學會聽懂短語stand u sit down,clapyourhandsds。
2. 培養幼兒大膽說英語,對英語的濃厚興趣。
準備:
桌子、凳子、一些幼兒喜愛的`玩具,五角星,剪紙花。
過程:
1. 老師和藹向幼兒問好,(good monrningboys and grils)。
2. 老師做尋找東西樣,請幼兒猜老師在干什么?幼兒自由回答后,教師出示凳子、桌子,告訴幼兒他們的英文名是desk chair 教幼兒先聽音看口形發音。注意發準{k}。
3. show me (desk chair) 并發音。做法:室內藏有許多小凳子還有桌子,教師指幼兒說,幼兒指教師說練習發dask chair。
4. 游戲:九個凳子圍成一圈,十個幼兒圍成一圈站在凳子邊,幼兒聽音樂學小動物做動作的行走,音樂停幼兒打個凳子坐下,沒搶到凳子的幼兒說deask chair。
5. 游戲中同時練習發stand up,sit down。
6. 送禮物給幼兒。
做法:桌子、凳子放許多玩具,五角星,剪紙花,幼兒想要什么就去拿什么,只要用 deask chair 說一句正確的話就行。
7、小結:向幼兒用英語再見good by讓幼兒拿上 deask 去戶外游戲。
英語教學設計3
一、整體設計思路:
書面表達是寫的一種途徑,是英語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階段對于英語寫作的要求,實際上是“有指導的寫作“(Guided Writing)。它通過提供情景(文字、圖畫、表格),讓學生用學過的英語語言來描述事物或事件并表達一定的思想,以此達成和檢驗對所學英語語言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客觀地說,書面表達一直是我們英語教學的一個難點,也是學生應試的一個難點。
從初中英語教學實際情況來看,英語寫作是得分較為薄弱的一個題項。究其原因,一是學生寫作練習的時間少,二是教師平時缺乏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寫作知識的指導。(比如,如何用詞、句、組段、謀篇等)。這些原因造成了學生從最初不會寫盲目寫到不愿寫。懼怕寫,直至最后拒絕寫的惡性循環。針對這一現象,我進行了一次如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互聯網+模式課堂實踐。寫作的材料取自于人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 教師旨在通過與學生談論他們熟悉的話題”My favorite thing”,并結合本單元時態語法點現在完成時,搜索學生頭腦中有關心愛之物的信息,單元SectionA 3a部分的閱讀內容結構,指導學生如何寫My Favorite Thing ,從而達到寫作的目的。
二、教學目標:
1、認知:功能:會表達對自己心愛之物的喜愛之情和原因;
詞匯:會在文章中熟練運用since, childhood, special, memories等詞。
2、技能:會使用現在完成時表達從過去持續到現在的事情,并會用一般現在時描述喜歡的理由,并會用一般過去時介紹有關這件物品的小故事,達到多種時態的自由切換。
3、情感:理解每一件心愛之后背后蘊含的情感, 懂得珍惜他人對自己的心意。
三、教學方法:
寫作的方式很多,本課運用其中之一的方式--提問的方式來教學寫作,并用小組合作、討論形式來完成寫作任務,之后通過網上提交的模式輸入并給予學生評價。
四、教學過程:
Stage 1 Lead in
1、展示一件老師個人珍藏的小時候媽媽買給自己的一個布娃娃。
2、簡單的講一講它的來歷。
3、讓學生猜一猜它的來歷。
4、讓學生將提前準備好的自己珍藏的物品拿出來展示。
從老師自身的故事導入到學生,使學生更加愿意展示并有了思路。
Stage 2 Presentation
1、將講述過程中涉及的重點詞寫在黑板上,并帶學生朗讀,以為后面學生發言做準備。
2、請學生簡單講述自己的物品,可根據提示問題。
3、問題:How long have you had it? Who gave it to you?
4、學生跟讀話題重點詞。
5、根據提示問題簡單介紹自己的物品。
引導學生對物品進行簡單思考。
Stage 3 Stimulate
1、播放一個電影片段,涉及主人公將他人送給自己的物品進行珍藏的心路歷程。
2、展示網上常見兒時喜歡珍藏的物品的`圖片讓學生觀看以激發學生的思維,不局限于某一件物品。給未準備好的學生更多思路。
Stage 4 Discussion
1、給出相關問題,請學生進行發散性回答。
2、What?
How long?
How? Who?
Why?
What happened?
...
結合實際情況回答所有問題,進行頭腦風暴,搜集信息。
讓學生對該物品進行透徹分析和梳理。
Stage 5 Drafting
1、對剛才的所有問題進行梳理,劃分段落,分清主次。
2、給出提綱。
My favorite thingfromchildhood is ______. I’ve had it for/since.... ... gave it to me.
I like ______ so much because ______. It’s special to me because ______. I think ______ has given me may memories. I remember when______
根據提綱,完成草稿,然后在翼課網上完成半開放作文題目。根據得分進行修改。
讓學生對作文有思路有抓手,并且在網上提交可以及時反饋語法詞匯錯誤。
Stage 6 Writing
1、讓學生根據在網上提交的結果,再根據自己所選擇的物品進行開放式寫作。
2、根據提交反饋將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
3、在原有作文基礎上修改掉詞匯語法錯誤。
4、將原有作文盡量再加以拓展,使內容更加飽滿。
從半開方式到開放式的轉換可以幫學生夯實基礎,并提高終稿的準確率優美性。
Stage 7 Homework
1、將最后的作文修改后再次提交。
2、拓展學生思考如何書寫以My Favorite... 為題的其它文章。
完成作業并提交。
綜合今天所學,利用提示,結合重點詞匯、句型、觀點,展示學生的綜合能力。
英語教學設計4
在對學生的評價中,尤其是形成性評價,基本都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態度和交流能力等為主要依據。針對新課程展示、復習鞏固等不同內容,對學生的分層和評價也不一樣,要充分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評價有以整體為單位的,小組為單位的,也有以個人為單位的。同時,也許注重評價形式的多樣性: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多用A、B、C、D的等級進行評價。除此,小學英語課堂評價還具有一些獨特的特征,下面用小組評價作為例子,從四個方面來予以表述,這四個方面分別是:
1、教師對課堂的評價應該具有實效性;
2、教師對課堂評價應具有多樣性;
3、教師對課堂評價應具有準確性;
4、讓學生參與課堂評價。
首先,教師應該明確課堂評價的目的。小學英語課堂評價的目的不是區別于優生和差生,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問題,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以便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因而,課堂評價尤其要講求實效。大班教學中人數較多,教師無法對每個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而四人小組、二人小組、男女分組的.評價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小組評價同時也促進了小組內的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協作精神,同時也發揮了學生之間的互相監督和鼓勵作用,促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其次,教師應考慮評價的方式、規則、時機及評價細節的處理。對小組的評價可以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但并不是用于每個活動之處,應把握評價的最佳時機,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否則這種評價就會過多的占用時間,事倍功半,達不到實質性的效果,也因此添加了師生的負擔。從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總結出以下幾個時段為小組評價的最佳時機:
(1)上課開始兩分鐘。上課鈴聲后,學生們從喧鬧的操場上回到教室,情緒還處于激動狀態,很難快速平靜下來。此時,教師可以用期待的目光環顧教室,根據學生的課前準備情況(如桌上是否有英語課本,是否坐好,是否集中注意力準備上課等)給表現好的小組加分,并簡要說出加分的理由。這是一種學習狀態的評價。當然,此時進行小組評價時,教師盡量讓各小組都得分,給表現好或差的小組要有一定的區別,但差距不宜過大,以此引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整節課一個良好的開端。
(2)課堂活動轉換時小學英語課主要以活動為主,突出"課堂活動化,活動交際化"這一宗旨,活動與活動之間的轉換容易引起學生注意力的分散,此時加入小組評價卻起到了調節的作用,效果顯著。例如教師發出口令,Let's play a game。可立馬根據各組的反映情況、作答情況,給與反應敏捷、表現好的小組高分,以此引起學生們的注意,便于快速進入下一個活動環節。這是一種反應能力的評價。當然為了不挫傷那部分反映稍慢、表現較差的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在此時的轉換環節中采取一些策略,適當調整分值,給暫時處于劣勢的小組一定的勉勵分,激勵學習興趣,鼓勵后來者居上。
(3)競賽活動時小組競賽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在組織競賽類活動時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①制定合理的競賽規則合理的競賽規則不僅是競賽順利進行的保障,而且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爭執或糾紛。競賽規則應能使每個小組成員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盡量避免因個別學生的表現而大幅度影響小組的整體成績,配合最好的小組應是得分最高的小組。同時,競賽時小組成員之間應互相幫助,不可相互指責或埋怨;否則,該組就會被減去一定的分值。小組之間的競爭主要應看小組合作的表現,而不應以組員個人的表現作為評價的依據。某個組員的答案不正確時,教師可以讓同組的其他成員及時補充和糾正。同時,對回答有誤的學生也要適時予以表揚和鼓勵,如表揚其敢于嘗試的勇氣,激勵落后的小組在下一輪活動中繼續努力等。另外,培養學生在競賽中團結合作的精神尤為重要。
②盡量簡化評價的方式課堂評價應盡量采用簡便易行的方法。例如,粘貼小五星標志的方法就遠不如用粉筆直接寫分值或畫五星簡潔明了。況且,學生并不在乎教師在黑板上畫的標志是否好看;形式簡化了,而意義并沒有淡化。教師也沒有必要聽取甚至記錄每個學生的發言,可以先讓學生小組集體討論,再匯報小組的討論結果。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又可以讓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
英語教學設計5
一、設計理念:
1、教材分析:
我所設計的內容是EEC教材,初三英語上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要和老朋友保持聯系”。所以在新課的導入和語言實踐活動中,始終在都在圍繞著朋友這個話題。最終目的是通過聽、說訓練,增進應答、反饋和表述的能力。
2、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初三的學生。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夠用英語表述自己的想法,但一部分學生比教害羞,上課時不愛發言,同時班級有一部分學生英語的基礎比較薄弱。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過程中開發課程資源,拓展教學渠道,利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景,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不同的學生在課上都有所得。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本節課的生詞及交際功能;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2、過程與方法:教師引導和學生探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珍惜友誼,記得和老朋友保持聯系。
三、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熟練的掌握生詞及短語的用法,培養學生聽、說的能力。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聽過對話后,能夠抓住關鍵信息,并自由的交流或介紹一些朋友的.情況。
四、教法與學法:
1、教學方法:
(1)以合作式學習及探究式學習為中心。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不同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感知、體驗、實踐、參與。
(2)任務型教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而參與學習過程,而讓學生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
2、學法指導:
(1)提高學生自學、探究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側重聽、說學習策略及語言技能的指導。課堂上要把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與培養學生個性健康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體現人文主義的教育,引導學生要會選擇朋友,珍惜友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注重過程評價。在評價中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語言應用的能力。用恰當的、合理的、充滿激情的評價語言進行師生或生生評價,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為學生指明努力方向。
3、教具: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 “趣”為切入點。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一個人對事物感興趣時,他的大腦就會興奮起來。親切的問候后,學生看兩張圖片,一棵樹和一片森林,問一問學生更喜歡哪一張及其原因。使學生聯想到,一人不能獨立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需要朋友。那什么才是朋友呢?通過師生間輕松的交流,使學生既初步了解本單元的話題,又順利的進入了第一課的學習。
(二)熱身活動,在探究中激活學生的思維。
談論圖片:教材在熱身活動中,提供了三幅圖片。為了增強學生參與意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把三幅圖片掃描后,設置在了不同的幻燈片上。這一環節主要是在不同的情景中處理生詞,了解圖片內容,了解劉暢與他朋友的成長經歷,為下一步聽,克服障礙。
(三)語言應用,引導質疑,反饋聽力能力。
經過熱身活動,將教材的第二部分聽力,作為了課堂上的反饋環節。首先是聽錄音,回答兩個簡單的問題,從整體上去理解聽力材料;而后,再聽對話,根據對話內容選出最佳答案完成各句,培養學生從聽力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這里說明一下,教材在設置問題時,是分成兩部分,比較分散,所以依據中考的題型,我對原有的教材內容的進行了改編;再聽第三遍,根據所聽內容寫出所缺的單詞,提高學生聽音寫詞的能力。在大量的聽的輸入基礎之上,讓學生進行自讀,領會對話的內容。最后小組活動,完成一個表格。這個表格的設計,主要是幫助學生鞏固三個交際功能,同時提高他們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四)綜合運用語言,生生互動探討和體驗。
通過了解劉暢和蘇珊的老朋友,學生已能夠熟練的表達自己和朋友間的故事。所以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展示空間。通過小組表演對話,同學互訪或親自給朋友設計明信片并寄語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延伸與拓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五)自我評價和合作評價,增強參與意識。
評價可以調整學生的學習策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課的最后,向學生提供了一個評價表格。使學生及時的進行自我反思。
(六)作業的布置:寫一篇作文,探討一下,是否應該結交朋友。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聽和讀是領會吸收的過程,說和寫是表達和應用的過程,通過寫,使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得到鞏固和發展。
六、板書設計:
Unit 6 Silver and Gold Leon 1
Language to know:
A:sb mi sb
B:sb should do ---
C:Iwill do that.
英語教學設計6
從走上教育崗位到現在已經七年有余了,時間如流水般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七年,讓我從一個完全不懂教學法的大學畢業生沉淀成現如今的一名教書教得比較順手的青年教師,一名年輕的鄉村英語教師。經過幾年的積累和總結,我做了以下反思:
反思一、詞匯教學
《新目標英語》詞匯量大,其中七年級上冊有詞匯700個左右,下冊約450個,八年級上冊約450個,下冊約400個, 九年級全冊約500個,合計2500個。詞匯量大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學的難度,但我們又必須讓學生掌握,否則難以適應教材的要求。那么我們該采取什么方式來教學單詞?
實踐證明,傳統教學中,*講解和機械操練掌握詞匯的方法是不行的。尤其在當前中、小學英語脫節,詞匯量大,教學任務重的形勢下,我們更應注重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我認為我們應做好下列幾點:
1、重示范。在教單詞時,要求教師自己示范到位,發音清晰,講解發音要點。同時培養學生認真聽,專心看,積極模仿的好習慣。聽清后再跟說。確定學生大都聽清,模仿正確后,再出示單詞卡片,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對直觀的單詞配以圖片、體態語幫助學生理解。順利完成音——形——義的逐步過度。
2、重情景。單詞是構成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類思維活動是借助詞匯進行的。人類思想的交流也是通過由詞構成的句子來實現的。沒有詞匯任何語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單詞具有語言的意義,應在特定的語境中引出,這樣既便于學生理解,印象也深刻。
3、重遷移。在教學(來自:www.sMHaiDa.com 海 達范文網:初中英語教學反思)中我們應提倡“新舊貫通”或叫“相互遷移”。其實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pen----pencil-----pencil-box--day----today----monday----tuesday----yesterday,all---tall---ball----small 等等。
4、重趣味。英國著名語言家c.e 埃克斯利說:“教英語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引起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那種方法。”我們在單詞教學中不能一味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應嘗試運用多種形式巧記。如采用兒歌、猜謎語、簡筆畫等形式。
5、重運用。學習單詞的目的是為了運用詞匯,并能正確運用到筆頭表達之中。在英語教學中創設一定的語言情景,使學生宛如置于一種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就能使學生自然而然使用所學習詞匯來表達他們的思想感情,從而達到學以至用的效果。如:七年級上冊unit3的教學,我們可以讓學生帶全家照來學校,讓學生相互介紹自己的家人,讓學生在運用中掌握單詞與句型。
反思二、任務設計
《 新目標英語 》倡導以任務為基礎的教學,也就是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實施特定的語言行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任務的設計也就是要給學生提供明確、真實的語言信息,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掌握語言的應用。那么我們在教學中又應如何設計任務?
1、任務要真實。既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出發,又要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如教授八年級上冊unit5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任務:某同學生日要舉行一個晚會,邀請各位同學參加,你是接受還是拒絕,用英語又如何表示?班級要召開新年晚會,你如何邀請科任老師?
2、任務要可完成。如果設計的任務不可完成,將在很大程度上妨礙學生主體水平的.發揮。
3、任務要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構建由初級任務到高級任務并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使教學階梯式地層層遞進。如教授八年級上unit4時,我們可先設計一個這樣的任務:
who how how long
然后設計這樣的任務:
who how how far how long
4、要注意 任務的合作性。任務的完成必須依賴于學習者之間的共同合作,每一個學習者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都擔當各自不同的角色,都需要提供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合作精神。
反思三、閱讀教學
現在我們流行這樣一種說法:一節課老師最多講15分鐘,剩下的要么是開展活動,要么就是讓學生自學。《 新目標英語 》中每單元至少有兩篇閱讀材料,我們現在一般都采用閱讀教學法,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獲得知識,強調自學與合作學習。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到底要不要講?究竟應該怎樣講?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講當然是必要的,問題可能在如何看待講和怎樣講。可見教師并不是不能講,而是要“精要地講”。再說,只讓學生暢抒己見而沒有教師精當的講授和適時的點撥,學生的思維不可能深入;只讓學生想象體驗而沒有教師開啟智慧的引導,學生的創新精神很難得到培養;只讓學生誦讀感悟而沒有教師的品詞析句,學生的學習勢必缺少深度和廣度。因此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必須從教育規律和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好自己的“講解點”。那么,在何時精要地講呢?
1、自讀之前啟發講:即在學生自主閱讀之前,簡明扼要地揭示閱讀要求和重點。
2、重點地方著重講:對材料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之處,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重點講解,該挖掘處必挖掘,該品味,該講深講透的地方必須講深講透。
3、疑難問題明確講:當學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難時教師要鮮明地講,從而為學生解難釋疑,讓學生正確理解、領悟材料內容。
4、合作中提示講:當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能抓住要點進行有效合作時,教師要進行提示性講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5、總結時補充講:在總結一節課、一篇材料的閱讀情況時,在學生概括、總結的基礎上,教師要及時進行補充,以進一步進行提煉和歸納,從而使總結更加完整、準確。
反思四、音標教學
《 新目標英語 》中沒有突出音標教學,但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單詞,改變學生從一開始學英語就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的現狀,我們必須進行音標教學。那么,我們如何在新形勢下教學音標?
我認為可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學原則。這里所說的集中,即首先運用3個左右的學時集中識記26個字母,這期間穿插一些日常英語用語和簡短易學的英語歌曲,內容基本上跟教材相符;其次,用2-3周的時間進行字母、音素和音標的教學,教學的重點要放在了解字母、音素、音標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明確各自在拼讀單詞中的作用,完成48個音素、音標及其相應字母、字母組合的教學,使學生初步過發音、拼讀開口關。同時,結合教材生詞表上的單詞練習拼讀,掌握用音、形、義相結合的正確方法識記單詞(可以是生詞表上部分單詞,特別是一些有讀音規律的單詞),從而使學生初步形成獨立拼讀的能力,使學生的英語學習從一開始就進入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然后是分散教學,即按照教材所編的教學任務施教。以達到在教學中進一步分散鞏固前面所學的字母、音素和音標,確實形成熟練的拼
讀能力,并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單音部分的其它學習內容。
反思五、語法教學
《 新目標英語 》倡導和鼓勵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也就是讓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來學習和掌握語言。這套教材圖文并茂、實用性強,交際性強。如八年級(上)中的unit6重點是講授形容詞的比較級,教材中除了少數的幾個例句,根本沒有提到任何語法規則。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到底要不要教學語法?語法教學應受到多大的重視?
我認為應該教學語法,應該重視語法教學。當然,我強調語法教學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回復到傳統的語法教學模式中去,而是強調培養學習者的語法意識 。widdowson 在一次演講中指出,語言由兩部分內容組成,一部分是綜合的,記憶中的詞塊;另一部分是分析性的語法規則。語法在語言中起的是調節性的作用,但是這一功能必不可少。不學語法是不可能真正學會一種語言的。事實上,在農村大多數學生在離開課堂之后并沒有多少聽說英語的機會,他們十分缺少環境英語的反復刺激。而在課堂中學到的畢竟有限,如果讓他們掌握了規律,那么在任何時候他們都能通過思考,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繼而形成語言能力。一旦有了良好的外語交際環境,學生們自然也就能自如地運用。
英語教學設計7
本節課學生要掌握的知識很多,有很多的短語還有一種時態。對于時態,學生不必掌握太多,只知道它的意思就行,但是短語還得掌握。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對于一部分同學來說,完全掌握是有點困難的,在課堂中應多多練習。
這一模塊學生在上一學期學過,再學起來比較容易些,尤其是教學歌曲中的詞組時,邊做動作邊學習詞組,學生記得能快一些.只是對于“with”中的“th”發音不是很準確,采用比賽的形式練習本課所學的知識,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在玩中記住了所學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小組合作意識,今后還應繼續采用這種形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教學設計8
20xx年4月16日,我們在九十六中報告廳聆聽了鄭州市教研室課程專家盧臻老師關于怎樣撰寫基于標準的教學設計的報告,報告令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思想方面的,作為一名小學老師,總是把自己的工作看得非常渺小,而忽略了自己的專業精神,我覺得盧臻老師的報告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職業,應該抱著科學的態度和鉆研的精神來對待,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不要放棄理論知識學習和前沿思想的補充,與時俱進,尤其是我們農村學校,要想擺脫落后的局面,更應該接受新思想,進行大膽改革。我們作為普通的老師,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這一點,積極改進,才能適應這種變革。
其次,是自己專業發展方面的問題,從學校畢業6年了,工作的這6年,在教學技能上有很大提高,但是說起專業知識,很令人慚愧,也許是覺得找到工作了就可以擺脫枯燥的書本理論了,或者說覺得技能才是更實用的,所以放棄了理論學習,原有的一點點理論知識早已模糊不清了,現在看來,理論的'學習還是所有技能的根基,只有接受一些科學的教育思想,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待教學,看待學生的發展。盧臻老師最后在報告中提到一堂課要思考三個問題“我要把學生帶到哪里去”,“我怎樣把學生帶到那里”,“我是否把學生帶到那里了”來總結本次報告的主要內容,也就是“教、學、評價”的根本,對我的日常教學很有指導作用,把握好這幾點,才是一個有效的課堂,不僅要關注知識的掌握,更應意識到方式方法,學生的身心發展。 再次,報告中的一些案例對我們也很有啟發,為了準備一節別開生面的公開課,曾經想盡辦法把它搞得花里胡哨,其實沒有真正思考,這種做法是否有效,看似熱鬧實際是舍本求末了,我覺得基于標準的教學根本就是提高課堂效率,而不是效果,也許它樸實無華,但是它一定是精心設計,而且有很細的量化標準的一節課,怎樣把一節課做得如此細致,是我應該思考和改進的。
本次報告,我覺得是對我的一次警醒,讓我脫離落后的狀態,從得過且過的懶惰中奮起,但是僅憑一時的熱情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我會在日常教學中勤于思考,爭取一天天的進步。不做“教書匠”,不做“土八路”,應該思考自己怎樣去成為一名真正的專業技術人員。
英語教學設計9
一、教學現狀分析
英語是中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而中小學階段的教育屬基礎教育。基礎教育階段是人的終身教育和終身發展最重要的階段。小學英語教學應努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從而使學生獲得必須的英語語言能力和文化素質。以前學生未開設外語課,對外語充滿了好奇與興趣,對此教師要謹慎對待,并注意培養其興趣,不要挫傷其積極性。小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需要注意照顧大多數學生。
二、教材分析
一冊教材共同分為11個模塊,內含一個期末分析模塊。每個模塊分兩個單元。一般,第一單元呈現要學習的語言內容,第二提供任務型練習,包括一首歌謠和小詩。歌謠和小詩的學習目的有三,一是培養學生的語感和節奏感,二是提高學生發音準確性,三是通過這些英語國家兒童所熟知的'歌謠介紹一定的西方文化。不常用單詞不要求掌握。希望學生結合語用和語詞的基本語義,逐步獲得最基本的運用英語的能力。課文呈現了一些新的語法內容,但不要求講解,更不要求學生掌握,只是要求初步運用這些語句。
三、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本冊教材使學生:
1.逐漸形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在真實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活動的積極性。
2.能運用英語在日常生活和課堂情景中與老師和同學進行初步交際,如問候他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消息。
3.能參加運用英語組織和開展的日常課堂教學和生活游戲,及其它課內外活動。
4.能聽懂簡單的指令并作出適當的反應,能讀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進行口頭描述,唱一些英語歌曲,背一些小詩和歌謠。
5.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基本方法;形成英語學習的自覺性,和通過英語學習,獲得更多知識的求知欲。
6.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掌握基本的英語交際禮貌策略,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7.樂于了解英語國家兒童的興趣愛好,以及外國人的一般風俗習慣。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2.在課堂上盡量的使用英語,適當使用漢語。
3.合理確定教學要求。不要求學生自由地說出課文所有內容,甚至不要求能自由地朗讀課文。
4.糾正控制性錯誤,不糾正非控制性錯誤。
5.多表揚多鼓勵。
6.利用錄音帶、多媒體教學課件、掛圖等。
五、教學進度
第一周 Module 1Greetings
第二周 Module 2Introductions
第三周 Module 3Classroom
第四周 Module 4Colours
第五周 Module 5Numbers 1-12
第六周 Rest
第七周 Module 6School
第八周 Middle Review
第九周 Middle Review
第十周 Mid-term examination
第十一周 Module 7Birthday
第十二周 Module 8Friends
第十三周 Module 9Family
第十四周 Module 10 Body
第十五周 Story Time
第十六周 Review Module
第十七周 Final examination
12月以前完成全冊教學任務。
新標準外研版小學三年級英語上冊教案
Module 1
Unit 1 I’m Sam
準備導入:
1.教師在走進教室時熱情地向同學們打招呼說:Hello或Hi.與近處的同學握手,向遠處的同學揮手。表揚那些用英語向師打招呼的同學說:Very good!Well done!或Clever boy/girl!
2.用英語告訴學生本人名字,說:I’m Mr Chen.并將名字寫在黑板上。
活動1:聽音指圖
1.打開并舉起書,讓學生看到練習。指著各幅圖用中文問學生圖中的情景(校園中Sam,Daming,Amy和Lingling在介紹他們自己;在離開學校時,他們互相道別)。問他們認為圖片上的孩子來自哪里?他們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每幅圖上的孩子在說什么?
2.放錄音或讀對話。學生看書聽錄音。放錄音時教師要舉起書指著圖上說相應話語的人物。再放錄音,要求學生們指著相應的說話的人物。
活動2:聽音說話
1. 讀出前兩幅圖的對話,要求學生跟讀。
2. 向學生解釋老師將以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身份來介紹自己。每次老師說:Hello,I’m …(人物的姓名),他們要回答:Hello,…(同一人物的姓名)。
舉例:
老師: Hello, I’m Lingling.
學生: Hello, Lingling.
3.用Sam和Amy做更多的例子。每個名字練習多次。
4.告訴學生老師要點名讓一些學生做自我介紹。老師在黑板上寫出句型結構。 老師:指向一個學生
學生: Hello, I’m Mr Chen.
全班: Hello, Mr Chen.
5.向學生說明Hi和Hello是一樣的。重復這一活動,用Hi代替Hello,讀出剩下的對話,每句都要停頓,讓學生跟讀。向學生說明Goodbye和Bye-bye是一樣的。
活動3:向同學問候及道別
1.讓學生們看書。告訴他們老師是A,他們是B。老師將會說:“Hello, class.”他
們必須說:“Hi, Mr Chen”。用Goodbye做同樣的練習。和學生單獨做練習。
舉例:
老師: Hi, Sam.
學生: Hello, Mr Chen.
老師: Byebye, Kim.
學生:Goodbye, Mr Chen.
2.要求學生向身邊的人說“Hello”和“Goodbye”。讓他們參照書中的例子。一個學生做A另一個做B。當他門說“Hello”時,必須握手,當他們說“Goodbye”時,必須互相揮手。和學生做一些例子。要求他們介紹自己,至少向班上四個同學說“Good-bye.”
補充活動1:
1.把四個生詞寫在黑板上: Hello,Hi,Goodbye,Bye-bye。
2.讀出這些詞,要求學生跟讀。
3.要求學生從中選出一個單詞,記住它。
4.點名,讓他們說出選的詞。其他學生要說出相同意思的另一個詞。
舉例:
S1: Hi.
全班: Hello.
補充活動2:
1.在紙上分別寫出Hello,Hi,Goodbye,Bye-bye。
2.將這些紙片放在教室的不同地方。告訴學生老師要讀出單詞,學生要指著并大聲讀出相應的單詞。
舉例:
老師:Hi.
學生:(指著寫有“Hi”的紙片)Hi.
3.告訴學生老師讀出單詞,他們要說出相同意思的另一個詞。
舉例:
老師: Hi.
學生: Hello.
英語教學設計10
跟學生在一起日子過的總是很快,一周時間很快過去了,反思這一周的英語教學,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首先教師提問,要注重提問的方式,以及提問的藝術性,要有所啟發。
教學中的提問在教學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學的重要手段和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Bellack(1996)曾指出:“在所進行研究的課堂上,教學程序的核心是教師的提問,學生的回答,經常還有老師對學生的回答所做出的反應。”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直接決定著教師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水平。有時候課上經常會發現教師“逼供”式提問,即教師通過不斷的追問,甚至是一些沒有實際思維含量的提問,如教師不停地問學生:Yes or no? Do you think so?Right or wrong ? 等,非要學生按自己的設計回答Yes; 一味地把學生往自己預設的“框子”里面“逼”;而學生則費盡心思地揣摩教師想得到的“供”,時下這已經成了很多課堂中的普遍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教學理念的滯后:只關注教學設計的有序實施,不注重教學過程的隨機生成;只考慮自己準備的內容是不是講完了,不考慮學生是不是接受了。當然,教師所提問題一定要適度(一是深度,即不能超越學生的知識基礎;二是廣度,即不能超出學生生活實踐的范圍),講究提問和啟發的藝術。
二、其次老師要把握好課堂節奏,要感情充沛。
我們教學中鼓勵三維目標,其中有情感目標,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老師不能僅僅是教書匠,我們要用感情講解每一刻,讓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能有所謂悟!在課堂上,只有教師真實情感的流露,才能真正達到師生情感交流的目的。另外,有效控制英語課堂教學節奏,是增加教學容量和操練密度的有效途徑,更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課堂教學中的操練只有達到一定的密度和廣度時,才能使學生對新知識和技能的感知鮮明、完整和深刻。有些課上的訓練往往缺乏密度,教學節奏慢,感覺松弛,而有的課堂活動頻繁,教學密度過大,學生忙于配合老師應付這些活動,因而課堂教學的效率大打折扣。所以,我們教學中要根據每一課的內容,合理安排本節課的活動,節奏舒弛有度,游刃有余。
三、教師要營造“亮點”,讓課堂教學高潮迭起 。
課堂教學的“亮點”是指教師的`教學給學生留下最深刻鮮明的印象并得到學生最富于感情反應的時刻,這時師生雙方的積極性達到最佳配合狀態。課堂教學要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不失時機地精心制造教學的亮點,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以使學生達到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積極狀態。課堂亮點的出現使學生受到良性的強烈的刺激,使課堂教學的境界得到升華。“亮點”可以是事先設計的,最精彩的往往是課堂隨機生成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至少要設計一個高潮,最好高潮迭起。
四、課下作業的布置,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節課罷,我們總是使勁的給學生布置很多作業,但學生做題的質量和數量并不總成正比。我們為了鞏固今天所學,會想方設法留任務。其實,我們的作業要有選擇性,多并不等于好,很多時候,我覺得,在課上限時讓他們做些練習,比課下學生漫不經心的做題效果要好很多。
讓我再組織一節課,我會作以下設計:
1、 我們老師要透徹理解教材,教學設計從實際出發 。
2、創設形象生動的情景,或者采用學生感興趣的小組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并在交流中,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3、注重激發學生的思維,提問要有目的性(通過我的提問,我要學生獲得什么訊息,或者讓他們達到什么目的)。
英語教學設計11
準備導人:
1、教授下列單詞:bag,pen,book和pencil.拿起每件物品,說出單詞讓學生重復。然后指著物品讓學生說單詞。
2、在教室里邊走邊拿著一件東西說:What’s this?當學生回答:It’s a …..后,再問:“what colour is it?”(注意,學生們不一定要會問這個問題。)這時學生應該回答:“It’s…”
舉例:
老師:What’s that?
學生:It’s a book.
老師:What colour is it?
學生:It’s red
活動1:聽音指圖
1、讓學生看書并用漢語提問。如:孩子們在哪兒?為什么湯姆有那么多問題?湯姆為什么害怕?
2、放錄音,讓學生邊聽邊指出相應圖片。
3、向學生說明,由老師來說圖中物品的名字,由他們來指出正確的圖片。
舉例:
老師:It’s a cat.
學生:(指向貓的圖片)
老師:It’s a bag.
學生:(指向書包的圖片)
4、讓學生兩人一組做練習。
活動2:聽說
1、讀例句或放錄音,每句停頓并讓學生重復句子。再做一次。
2、讓學生合上課本。重放錄音,每個問題后停頓,讓學生給出答案。再放一次讓他們檢查對錯。
活動3:指圖問答
1、拿起書,指著上面的一個拼圖小片說:What’s this?引導學生回答:“It’s a (顏色十物品)”舉兩到三個例子。
2、讓學生兩人一組做練習。六次后交換角色。
補充活勸:
1、讓學生在課桌上放一些不同顏色的鉛筆、鋼筆和書包。拿起其中一件說:What’s this?引導學生回答。
2、多舉幾個例子,要使學生的答案里既有物品的名字也有物品的顏色。
3、讓學生兩人一組繼續練習,四次后交換角色。
教學技巧:
把教室里的物品名分別寫在一些雙面膠貼或小卡片上,然后交給學生,讓他們把雙面膠或卡片貼或放在相應的`物品上。如果他們在家里也想這么做,告訴他們需征得家長的同意。這是一個記單詞的好辦法。
英語教學設計12
首先是思想方面的,作為一名小學老師,總是把自己的工作看得非常渺小,而忽略了自己的專業精神,陳老師的報告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職業,應該抱著科學的態度和鉆研的精神來對待,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不要放棄理論知識學習和前沿思想的補充,與時俱進,尤其是我們農村學校,要想擺脫落后的局面,更應該接受新思想,進行大膽改革。我們作為普通的老師,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這一點,積極改進,才能適應這種變革。
其次,是自己專業發展方面的問題,從學校畢業7年了,工作的這6年,在教學技能上有很大提高,但是說起專業知識,很令人慚愧,也許是覺得找到工作了就可以擺脫枯燥的書本理論了,或者說覺得技能才是更實用的,所以放棄了理論學習,原有的一點點理論知識早已模糊不清了,現在看來,理論的學習還是所有技能的根基,只有接受一些科學的教育思想,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待教學,看待學生的發展。一堂課要思考三個問題“我要把學生帶到哪里去”,“我怎樣把學生帶到那里”,“我是否把學生帶到那里了”來總結本次報告的主要內容,也就是“教、學、評價”的根本,對我的日常教學很有指導作用,把握好這幾點,才是一個有效的課堂,不僅要關注知識的掌握,更應意識到方式方法,學生的身心發展。
為了準備一節別開生面的公開課,曾經想盡辦法把它搞得花里胡哨,其實沒有真正思考,這種做法是否有效,看似熱鬧實際是舍本求末了,我覺得基于標準的教學根本就是提高課堂效率,而不是效果,也許它樸實無華,但是它一定是精心設計,而且有很細的'量化標準的一節課,怎樣把一節課做得如此細致,是我應該思考和改進的。
本次學習,我覺得是對我的一次警醒,讓我脫離落后的狀態,從得過且過的懶惰中奮起,但是僅憑一時的熱情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我會在日常教學中勤于思考,爭取一天天的進步。不做“教書匠”,不做“土八路”,應該思考自己怎樣去成為一名真正的專業技術人員。
英語教學設計13
今年暑假,通過《小學英語教學設計》課程的學習,我有一些感想:
首先,很清楚的知道什么是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簡單講就是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狀況,對一個單元或者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活動以及教學組織等方面的選擇與安排。教學設計的教學二字不是“教”的代稱,而是“教與學”的合稱。
其次,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應該包括分析、設計與評價三個部分。其中分析部分主要包括學生分析和學習內容分析;設計部分包括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和教學資源設計;評價部分主要指教學效果評價,即通過怎樣的方法和手段評價本節課的教學效果。
以下這個問題是我個人在教學過程中及一些資料中的體會總結,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討論。
口語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如何突破啞巴英語呢?
一、營造口語表達的氛圍,教師要帶頭說英語,用英語組織教學。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融入進去,既做導演,又做演員,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大膽開口、積極實踐的語言學習習慣。
二、聽與模仿是口語訓練的基礎。
三、從句型入手,培養說的能力。不僅可以做替換練習,也可以進行拓展練習。
四、利用復述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表達能力。
五、采用多種形式為學生開口說英語創造條件。比如角色會話法,利用圖畫,利用話題討論法,創設真實的交際情景,利用課前固定五分鐘練習,利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英語教學設計14
課堂教學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途徑,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因此能否上好課會直接影響整個教學質量。而課堂的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有效是上好課的前提。嚴密緊湊的課堂教學設計,要求教師在課堂中處理好教材和學生、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教具和學生等多方面的相互關系,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如何使小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良好的興趣;如何引導他們掌握簡單且高效的學習方法;如何引導他們將學到手的課本知識真正轉化為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都是我們聚焦的方面。那么我們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和設計具體的教學活動,解決語言學習的矛盾,設計符合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尤為重要。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的放矢,本末分清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構建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型教學為途徑的教學模式已經將各種教學活動貫穿其中。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者—教師千萬不能本末倒置。我們的活動是為語言的學習和運用而服務的,我們在確定了明確而具體的教學點之后,對著這個“靶心”(教學目標),來篩選非用不可,用了效果能更加突出和明顯的活動。讓學生在開展這樣的活動的時候非得使用這些語言知識,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二、深入淺出,層層遞進
在教學活動設計時,考到了教學內容,考慮到了學生的認知與興趣。往往活動具有了豐富性、趣味性、學生產生了新奇感,也從某種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教師其實在設計這些活動時并不是任意組合的。我們應該有著清晰的組織線索:教學內容應該從易到難,層層推進。例如字、詞、句、章,讀、說、聽、寫等。這種層次的步步為營地漸入,對于活動的難度與激烈程度也要適度增加,并能考慮到學生的全體參與性與主動性、啟發性,而不能只是簡單的活動的疊加。
三、調控有度,收放自如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都精心設計了許多教學活動。但是并不是總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除了以上的兩個注意的原則之外,還有個調控效果的問題。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該充分考慮到諸方面的因素。活動規則明確,動靜結合,各種活動開始、開展和結束每個銜接都要細化到每一個具體的步驟。例如學生的具體位置、語言、和誰合作都應該有良好的預設。另外也可以通過一定的音樂、手勢等來調控。
四、情感跌宕,啟發創新
優化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密切注意對學生情感的`調控也是相當重要的。生動和諧的課堂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并由此產生了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另外各種活動忌平淡類同,多采用說、唱、猜、演、畫、游等各種形式有序交叉,應該有起伏,讓平淡和高潮錯開,這樣學生才能興趣盎然。另外各種活動之間的“合理的鏈接”“有序的變化”會使課堂更加地有波瀾。課堂的教學活動設計中應該多給學生自主猜測、想象、動手、合作完成的項目。讓學生真正地參與而不是活動中被動的木偶。如果“身臨其靜”未能“自得其樂”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可能好。只有一次次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英語從直接興趣轉化為間接興趣,樹立比較正確穩定的教學目標,這樣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提高。我們的英語教學也才能真正達到實際運用的目的。
我們一定要時時刻刻在點點滴滴的教學細節中用足功夫、用足心思,那我們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會提高。
英語教學設計15
一、教學課題:
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4 Where’s my schoolbag Period 1
二、教學設計思路:
結合多媒體,利用圖片、實物等幫助學生記憶相關物品的詞匯;設置情境,幫助學生通過聽說練習學會談論物品的位置。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掌握本課生詞,學習談論物品的位置Where is/are…?It’s/They’re…
(二)能力目標
讓學生學會如何聽和談論物品的位置。
(三)情感目標
1. 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2. 通過談論物品的位置,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四、教材分析:
Period 1是Unit4的第一課,讓學生提通過活動,學習如何表達物品的位置,并能就物品位置進行提問。
五、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圖片、實物等,使英語學習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更貼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創設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六、重點及其突出方法: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創設交際情境,為學生提供圖像和聲音資源,進行語言操練和實踐,加強學習效果。
七、難點及其突破方法:
培養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發揮教師良好的示范作用,注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無意識的影響。
八、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教材
九、教學過程:
Step 1.Organization Greetings
Step 2.Revision
1. Use a pen to ask and answer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and review the key sentences in Unit3.
2. Use a picture of a bag to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lost notice and a found notice, and review the lost and found notices, then lead to the new words with the picture(1a:P19)。Hold up the picture and point to the objects : table, bed , bookcase, sofa, chair, schoolbag , book, key.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S: It’s a table/bed/…
Encourage or help students to read the words correctly .Write them down on the blackboard.
3. Quick reaction .Let the students look at the teaching picture in 1a, finish 1a, then check students’ answers.
Step3. Lead in
Show my English book and my two pens, then put them on my desk. Ask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Where is my English book ” and “Where are my pens ” .
Try to ask more students similar questions:Where is your pencil …
Step3.Practice
Ask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some pictures and things in the classroom and practice talking about where things are.
For example:-where is my clock
-It’s on the table.
Ask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and make conversations.
Step 4.Talking about the picture(1a:P19)
1. Ask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1c in pairs.
2. Let the students work in pairs and talk about where the things in the picture are on Page19 .
Step 5 Listening
Hav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and number the things.
Check the answers . Then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s after the recording.
Step 6 Practice
Ask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ir bedrooms.
For example: My cat is on the chair. My English book is on the sofa .…
Step7 Summary
1.—— Where is + 單數主語?
… … 在哪?
—— It’s under/ on/ in…
它在…下面/上面/里面。
2. —— Where are + 復數主語?
… …在哪?
——They’re under/ on/ in…
它們在… …下面/上面/里面。
Step 8.Homework
1.Remember the new words in the period (on page 90 ) by heat.
2.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 in the picture on page 19 with your partner.
3.Talk about where things are in your room.
十、評價方法:
評價Unit 4 ,Period 1的教學效果,可以通過以下幾點:
1.學生是否能掌握有關物品和方位的詞匯。學生是否能學會運用英語談論物品的位置。
2.學生能否積極愉悅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十一、教學反思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深刻地體味到,初中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尤其是我們農村中學。以前的教學過多的注重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的講授,以教師教,學生學為主要模式,只要努力就能學好。但是,許多學生聽說特別差。新課改重在培養學生濃厚的興趣,教材設計靈活,貼近生活,重實用,能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之中。
2.我校地處農村,在英語學習方面沒有一個好的語言氛圍。每年接手新生,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水平參差不齊,必須從零開始,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終于能趕上節奏。根據《課標》要求,結合教材重難點,通過講授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英語知識點,訓練聽說讀寫能力,讓學生的學習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有成就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最終使學生從“學會”轉向“會學”“會說”。同時,盡可能多的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參與性,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如多媒體、圖畫、實物等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強注意力,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再次,增強學生學習英語課的熱情和自信心。在教學中多關心性格內向、膽小,在學習時缺乏自信心,不敢回答問題的學生,常體貼,勤鼓勵他們。課堂上應糾正學生語言錯誤盡可能委婉一些,防止學生自尊心、自信心受到傷害,挫傷他學習外語的積極性。對學生要有信心,多鼓勵,多創建問題情境,盡最大可能促進學生能力發展。
【英語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英語教學教學設計01-12
英語教學設計【薦】06-29
關于英語教學設計05-23
【薦】英語教學設計06-12
英語教學設計高中02-10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12-27
2023小學英語教學設計03-12
英語教學設計12篇06-03
英語教學設計精選15篇05-09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范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