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蠟燭》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半截蠟燭》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重點理解“絕密”“絕妙”“厄運”等詞。
3、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說清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4、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認真朗讀,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靜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描寫去體會一家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準備]
1、cai課件。
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圖片、音像資料。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句子,了解課文大意,把握課文內容。
2、教學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的使命,并理解伯諾德夫人藏絕密情報的絕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2、通過朗讀感悟,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為祖國、為和平而舍生忘死的精神。
3、通過品味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走進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學習刻畫人物心理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朗讀感悟伯諾德夫人一家人的動作、神情、語言及心理活動的有關語句,體會他們的.機智勇敢。
[課前交流]
一、了解戰爭。
1、交流:同學們,戰爭伴隨著人類的文明史。你能說說你對戰爭的看法嗎?
3、小結:戰爭是殘酷的。因為戰爭,許多人流離失所、背井離鄉,甚至家破人亡;因為戰爭,才有了一幕幕的尸橫遍野……
二、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
1、交流: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嗎?
3、小結: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破壞性最強、傷亡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武裝戰爭。1940年5月,納粹只用短短的三個星期就閃電般地占領了法國。今天,就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法國這塊國土上。
三、了解法國人民的民族解放戰爭。
1、面對著“國破山河碎”,面對著兇殘的法西斯劊子手,法國人民把艱苦卓絕的民族解放戰爭轉入地下。不管環境多么恐怖,道路多么遙遠,斗爭多么艱難,他們,都不曾放棄!在淪陷區,他們秘密傳遞情報,出其不意地打擊強盜。不斷遭受游擊隊打擊的德國強盜,變本加厲地展開了血腥的鎮壓與殺戮,他們采用地毯式搜捕
2、嚴密排查情報人員;他們高喊著“寧可錯殺一萬也不漏過一個”的強盜論調,絕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鮮血,染紅了法國的大地;槍聲,遮掩了法國的天空……法國,籠罩著死一般的沉寂。但是,在這死寂的背后,不屈的暗流涌動著,就連一向柔弱的婦女和孩子,也帶著滿腔的仇恨投入了敵后的情報傳遞。他們,在自己的國土上,用熱血譜寫了一曲曲震撼人心、大智大勇的壯歌!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說一說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機關頭是怎樣和德軍周旋的。
2.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齊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生字新詞,讓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打開聽寫本。
聽寫字詞。
寫好了嗎?對照大屏幕校對,寫錯的字再寫一遍。
書空:厄
二.教學課文:
1.半截蠟燭只有一半長,卻藏了裝著絕密情報的一截小金屬管,那么,這半截蠟燭燃燒的時間就更短了。打開書,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出示:半截蠟燭燃燒的畫面(黑板)
蠟燭點燃了,燭焰跳動著,他們一家三口人的心也越來越緊張。伯諾德夫人知道——(出示):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
自己讀一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5—6)
情況如此危急,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齊)
3.同學們,能不能讓這半截蠟燭繼續燃燒下去?(不能!)
能不能把蠟燭直接拿走?(不能!)
于是,他們一家展開了與德軍的周旋(板:周旋)。他們是怎么做的呢?先來看看伯諾德夫人。(出示:她看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急忙從廚房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說著,輕輕把蠟燭吹熄。)
誰來讀?
每個人自己再認真讀一讀。想一想:伯諾德夫人的哪些做法讓你很佩服?(7—8)
(她是怎么說這句話的?誰來學著說一說?
她的`內心也是如此平靜嗎?你從哪里看出她其實很緊張?
她為什么表現得這樣鎮定?)
同學們,你們很會讀書。從人物的動作和語言體會到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伯諾德夫人其實很緊張,但是她表現得很鎮定,真令人敬佩。自己來讀一讀這段。
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的伯諾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卻能表現得這樣鎮定自若。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4.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真的過去了嗎?(沒有)
中尉又把冒著青煙的燭芯重新點燃。(出示蠟燭圖)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情況也越來越危急。這時候,大兒子杰克和小女兒杰奎琳又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呢?(指板書)
自己來讀讀課文的5—6自然段,學習剛才的方法,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勾勾畫畫,試著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
學生靜下心來讀。
5.大兒子杰克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說說你的感受?
(通過動作、語言分析人物鎮定的外表和緊張的內心。
誰來學學杰克的話?
還有什么感受嗎?
同桌讀杰克搬回柴的動作。)
6.(手指蠟燭)燭光搖曳,發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為什么說它是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
書捧好,齊讀這幾句。(燭光搖曳……越來越短的蠟燭上。)
7.(教師語態轉輕松)這時候,傳來了小女兒杰奎琳的聲音。她是怎么說的?誰來說?
她有什么值得你佩服的地方嗎?誰來說?
(誰來學學她的嬌聲說話?你能打動我,但還不足以打動那個兇殘的德軍。
指名男生,女生讀,女生齊。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3
一、導課
1、出示蠟燭圖片:認識蠟燭、燭光、燭臺
2、揭題,齊讀
3、過渡:蠟燭往往給人以溫馨浪漫的感覺。可是,有時特定的環境下,蠟燭會讓人覺得不安,蠟燭的燃燒甚至讓人覺得害怕。那又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讀感知,了解劇本的特點
1、自由讀課文,與故事相比較,總結交流劇本的特點。
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總結。
3、再讀課文,文中的三位主人公分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分別是?
4、把劇本劃分成兩個場景,分別說說兩個場景的內容。
5、把兩個場景的內容連起來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抓人物臺詞,感受語言的'魅力。
1、情報藏在蠟燭里,你覺得這個方法好不好?總結: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最顯眼的地方就是最隱蔽的地方。
2、你從哪里看出情報的重要?品讀:不惜一切代價,包括我們的生命。
3、一天夜里,幾個德國官兵突然來到伯諾德夫人的家中,他們點起了那只蠟燭。當時的情況真是——(積累詞語)
4、為了保護蠟燭,伯諾德夫人一家做了哪些斗爭?
5、學生自由讀,填空,畫出相關臺詞,寫批注,談體會。
6、品讀人物的對話和舞臺說明,談體會。
7、為什么杰奎琳的話起了作用?從這你看出了什么?
8、同桌選一個片斷演一演。
四、課外拓展
1、出示話劇《茶館》《雷雨》的劇照,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五、課后作業
1、閱讀有關二戰的故事
2、找找劇本讀一讀
3、把《半截蠟燭》的故事說一說
4、自由組合演演。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劇本這種文學形式,領悟其是怎樣通過人物對話來表現人物特點的。
2、通過合作演一演劇本,閱讀感悟劇本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情等描寫,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了解劇本的語言特點,指導學生在演一演劇本的過程中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靜。
難點:讓學生在演劇本的語言實踐中自覺融入到劇情當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學流程
一、揭題導入,了解什么叫“劇本”
1、板書課題:半截蠟燭
2、默讀課前導語,了解什么叫“劇本”。
二、初讀課文,了解“劇本”內容
1、自由認真讀課文,思考:劇本與我們平常學的寫人記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 反饋交流
2、了解劇本里故事發生的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3、了解劇本里講到的人物:伯諾德夫人和她的兒子杰克、女兒杰奎琳。
4、了解劇情:為了保住半截蠟燭中的秘密情報,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德軍巧妙周旋,取得最后的`勝利。
三、以演促讀,感悟“劇本”人物形象
1、學生討論如何演好劇本。
2、指導試演課文其中一段:學生小組合作試演;指名上臺演;指導學生利用括號里的提示語演好人物,并補寫提示語。
3、師引說:這時,三個德國軍官闖了進來:好黑的屋子,為什么不點蠟燭呢?蠟燭被點著了,此時,伯諾德夫人怎么做?
4、指導學生演好伯諾德夫人鎮定自若的樣子。
5、伯諾德夫人的辦法失敗了,蠟燭又被點著了,此時此刻,杰克會在心里想些什么呢?
6、了解“潛臺詞”,并演好杰克。
7、杰克端走蠟燭沒成功,那小女兒杰克琳是怎么樣和敵人斗智的呢?學生討論、演一演。
四、總結課文,升華主題
從保護半截蠟燭的整個過程來看,你覺得伯諾德一家怎么樣?
五、課外作業
1、續編“劇本”:屋外的風漸漸小了,三個德國軍官走遠了,杰奎琳端著熄滅了的蠟燭從樓梯上下來。伯諾德一家這個時候又有什么精彩的對話呢?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當一回編導續寫劇本,注意劇本的特點。
2、演劇本:有興趣的同學課間演一演該劇本。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讀讀讀記記生字新詞,理解“小心翼翼,完好無損,若無其事、不動聲色、了如指掌”等詞語。
2、抓住語言、動作、神情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和敵人斗爭時的機智勇敢、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了解課本劇的特點,表演《半截蠟燭》。
【教學過程】
一、學習提綱
1、讀通讀順課文,理解“小心翼翼、若無其事、不動聲色、了如指掌。”
2、自讀課文,歸納主要內容。
3、默讀課文,勾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關鍵詞句,思考批注,伯諾德一家人有( )美好品質。
4、表演《半截蠟燭》:
⑴ 分小組,做準備。
⑵ 師生合作表演。
⑶ 生生合作表演。練習提綱
二、練習表演《甘羅十二為便臣》(同步閱讀110頁)
1、說說主要寫了一件( ),甘羅是一個( )的人。
2、班隊課上表演《甘羅十二為使臣》。
一、初讀課文,掌握字詞,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二、指導自讀課文,體會人物特點
伯諾德夫人:
1、“……不惜代價守住它……”
2、“……不惜一切代價,包括我們的生命”。
杰克(若無其事):
“我去柴房抱些柴來生個火吧”
杰奎琳(笑容象白荷花一樣純潔):
“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盞燈上樓睡覺嗎?
(機智勇敢 臨危不懼 熱愛祖國。)
三、指導學生分角色練習表演《半截蠟燭》
1、分角色。
2、找道具。
3、背臺詞。
四、表演《半截蠟燭》,全班其他同學評價
1、師生合作表演——評價。
2、生生合作表演——評價。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6
一、談話導入
1、昨天我們讀了課文,知道《半截蠟燭》是發生在二次大戰期間,當時的法西斯用非常殘暴屠殺……
2、看錄像
(這里的多媒體課件玫們〉膠么Γ?淺S行АD諶蕕難≡窈蛻杓埔彩潛冉鮮手械摹#?br>
3、看著這血淋淋、沉甸甸的畫面,你們想說些什么呢?
(1)法西斯、和法西斯斗爭
(2)教師點評
(一種情境的渲染)
二、新授
1、就是這樣的誓言,伯諾德夫人一家也是為了這一目標而去和敵人進行斗爭,知道他們怎么做的?
(1)學生說
(2)千方百計地和敵人周旋
2、在這場斗爭中,留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1)學生說:伯諾德夫人和機智
(2)學生說:杰克……杰奎琳……
(3)當時戴高樂將軍要頒發一枚勛章給他們,你們覺得應該給誰呢?
(4)學生不一
3、請大家自讀課文,說說看勛章頒發給你支持的那個人究竟有什么理由呢?把你認為能夠體現他的詞句劃下來。
(1)學生讀
(2)找到的同學可以和你的同座好好交流,好好說說你們的想法
4、你想把這枚勛章頒發給誰呢?
(1)學生:頒發給伯諾德夫人,因為是她起頭保護秘密的,我是從這里看出來的,……從這里看出伯諾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機智……
老師不斷地追問:這樣的辦法好在什么地方?為什么這樣做敵人就不懷疑呢?
我們來看看,這么好的辦法是在情況下想到的呢?
學生說:她看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在非常危急的情況下,)
這么危急的情況,這么嚴重的情況,這么同學有沒有讀出來,請一位學生來讀讀。(自讀――指名讀――齊讀)
看看這么危險的情況下,伯諾德夫人的表現是什么樣的?再讀讀相關的文字,你有沒有新的收獲。
學生讀
學生說:輕松自然、不露馬腳
請你好好地讀讀(指名讀、教師范讀)
還從哪里看出來?(齊讀――指名讀)
讀到這里,我們不禁感到伯諾德夫人多么機智勇敢,想演一演嗎?(想)那你可要好好地準備準備了,仔細揣摩一下她的動作、心理和表情了。(學生準備――指名演)
老師做旁白,一名學生演。
表演得怎么樣?同學們評價一下。(應該輕輕地吹,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書上用了一個什么詞?“急忙”師生交流,通過插圖來理解,伯諾德夫人站在德軍的身后,可以急忙,但是在德軍面前卻是非常從容的。她的表情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應該是微笑的,語氣要變更一下。我們讀書就是這樣一遍又一遍能讀出不同的味道來。)
再演一次。學生讀伯諾德夫人的心理活動,教師旁白,學生演。
比剛才演得怎么樣?有進步
我們從伯諾德夫人的表現……(不露馬腳)
(我覺得這個詞語用得并不是很好。“馬腳”這個詞語好像是個貶義詞,但是老師在學生第一次說出來的時候并沒有提出來,后面就有學生不斷地用這個詞語,用“不露聲色”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5、我知道很多同學想把勛章頒發給杰克,對嗎?你們的理由是什么?
(1)學生說:
(2)我們來聯系當時的情形一起來看看,當時時間正一分一秒地過去(聽擺鐘的聲音)在這樣的聲音中,你們感受到什么?
(3)這燃燒的蠟燭就是生命,就是情報……
(4)就是在這么危急的時刻,杰克的表現是什么,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
(5)學生說:慢慢地站起來,十分鎮定
(6)讓我們帶著鎮定的語氣來讀讀這段話。(學生讀)
(7)除了這里,你還從哪里看出來?
學生說:
當時的敵人表現是什么呢?一起讀讀敵人表現的語句。
“一把奪回燭臺”你們能看出什么?
這里看出杰克的從容。但是他為什么要一定把柴搬回來呢?還有誰說?(師生交流)
(這個問題追問得很好,體現了老師對于人物形象在備課時做了充分的準備。)
如果不去搬柴,就沒有斗爭的希望了。(請你讀讀相關的語句)這里有杰克的期待嗎?請一位學生讀一讀,我們一起來讀讀。(學生齊讀)兩遍
6、還有同學想把勛章頒給杰奎琳
(1)教師語言朗讀部分文章,配著鐘擺的聲音,“這時杰奎琳站了出來……”你們感受到什么?
(2)師生交流
(3)還有誰找到了什么理由嗎?
杰奎琳在“嬌聲”地說話,……請你用嬌聲的語氣來讀,嬌聲地說話可以讓人感覺非常可愛。(讀讀)
你還從這里看出什么?
(杰奎琳選擇了一個司令官,而沒有選擇中尉,中尉是個什么人,選擇對象很合理,)
(天黑了,我要上樓睡覺,選擇了一個合適的理由)請你讀讀,老師范讀,老師和他讀得不一樣,你們體會出什么。
這樣可憐的.小女孩,可以得到敵人的同情。
你們還從哪些地方看出來呢?學生說:她鎮定地向敵人道了聲晚安,(教師點評)
再看看插圖,她上樓了,你們體會一下(用手護著蠟燭,生怕蠟燭滅了,她真想……學生說,可她還是向軍官道了晚安。)學生讀
就在她……
她在最后一刻拯救的是……
這樣的孩子頒發給她,應不應該呢?究竟怎么辦?請大家快速地讀讀課文,把三個人物聯系起來讀讀,看看,考慮一下。
(學說讀書、交流)
7、師生交流
(1)學生說:應該頒發給伯諾德夫人:因為杰克和杰奎琳是在伯諾德夫人做了榜樣之后,才會跟著做的。
(2)我覺得應該頒給杰克:因為他很勇敢而且鎮定,(3)窩想頒給他們全家,因為是他們合作保證了情報的安全。
(4)我同意大家的看法……
8、電腦出示,二次大戰的結局(二次大戰)
9、課文學到這里,你想說什么?
(1)德國法西斯為什么要侵占別的國家
(2)課文為什么以“半截蠟燭”為題?
(3)還有其他問題嗎?學生為什么發生戰爭?
(4)我們的同學真會讀書,一邊讀書,一邊
剛才的問題,我們下節課再研究,明天我們將進行課本劇的表演
(這里又是敗筆,欺騙學生的敗筆。對于這一點的論述,我已經放在了《鹽城聽課有感》的專題里面了,這樣對待學生是不公平的,你應該知道,學生都是拿教師的話當做“圣旨”,也許有學生會在那晚準備很長時間的道具或者臺詞,第二天班主任老師告訴他不演了,他的心里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總的來說,又一次看了這篇教案,回憶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點點滴滴,我發現,老師是用心良苦的,為了這節課老師做了很多精妙的設計,做了很多獨特的構思,體現了老師的真心。她真的希望學生能在一種情境下學習,提升。我自嘆不如。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7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進行表演。
2、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復述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3、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戲劇這種文學形式的特點。
4、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
【教學難點】
2、體會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的語言特點,感受人物的優秀品質。
能有感情地演讀課文,體會語言的藝術。、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播放第二次世界大戰圖片資料)剛才同學們看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圖片,二戰雖然過去了60多年,但德、意、日為首的法西斯國家給全世界人民造成的傷害卻永遠也抹不去。今天學習的故事就發生在二戰德國占領法國期間。(板書:半截蠟燭)組織讀課題
2、、課件出示未燃燒的半截蠟燭圖,讓學生說說“半截蠟燭”有什么作用?
3、過渡小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這硝煙彌漫的年代,這半截蠟燭,這小小的半截蠟燭(指著課件半截蠟燭圖)卻有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組織自由讀課文,完成兩個要求:
(1)把課文讀通,讀順,碰到不會讀的請教老師或同學。、(2)想想,今天學的課文與學過的記敘文有什么區別。
2、交流反饋:
(1)出示難讀的詞語組織朗讀(包括在巡視過程中學生碰到的生字問題)
伯諾德夫人
杰奎琳
德國佬
瞥了一眼
(2)指名說說,與學過的記敘文有什么區別、預設:
①課文開頭列出了時間、地點和人物。、②整篇課文都是以對話的形式出現。
③當時的情景、人物的動作、神態在課文中有提示,并且加了括號。、④人物的語言前面都寫上了名字,讓我們明白這些話是誰說的。
??
(3)小結:你們提到的這些確實和記敘文有著明顯的區別,像這樣通過人物對話或唱詞以及提示語來推進故事情節,刻畫人物的就是劇本。
三、細讀感悟
1、組織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位家庭婦女伯諾德夫人把絕密情報藏在半截蠟燭中。一天晚上,德國軍官闖進她家,點燃了蠟燭。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德軍巧妙周旋,保住了蠟燭中的絕密情報,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性命。)
3、為了保護這半截蠟燭,伯諾德夫人是怎樣叮囑兩個孩子的?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找找相關的句子,可以把它劃下來。
4、出示句子品讀:
這支蠟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從現在開始,我們得為它的安全負責。為了有一天能把德國佬趕出去,我們得不惜代價守住它,懂嗎?
(1)從哪個詞讓你感受到這蠟燭的重要?(不惜代價)什么代價?(一切代價,甚至是全家人的生命)如果你是伯諾德夫人,你會對兩個孩子怎么說?指名讀
(2)提升指導:(再出示未燃燒的半截蠟燭課件,指著蠟燭)同學們,伯諾德夫人家的這半截蠟燭假如被點燃了,那會怎么樣?(抽個別說)把他們三個人的想法寫下來。
(3)交流討論、預設:
生1:秘密會暴露
生2:一家三口會被殺害、師:僅僅是一家人嗎?、生3:會讓更多的家庭滅亡、師:僅僅是家庭嗎?、生:奮戰的戰士
師:會傷及到很多家庭和戰士,甚至是整個法國。
想到所有的這些,想到祖國將要面臨的災難,兄妹倆更深刻地記住了媽媽的話——指名讀句子。
伯諾德夫人心中再次想起了這句話——齊讀
5、過渡引入:這支蠟燭真的被點燃了,伯諾德夫人一家人的心被懸了起來。他們是怎樣奮力保護這半截蠟燭的?
(1)組織說說伯諾德夫人和杰克的保護辦法。、預設:
生1:媽媽急忙取出一盞油燈想把燃燒的蠟燭換下來,
生2:媽媽取出油燈向中尉道歉,并說油燈亮些,趁機吹滅了蠟燭。
師:(板書:吹)這一吹還是剛剛結束,德國佬中尉又點燃了蠟燭。假如此時再吹會怎么樣?
生1:引起懷疑
生2:會更徹底地搜查、??
師:杰克也想到了這點,于是他——
生:假裝天冷,走到桌前準備端起蠟燭去柴房抱柴生火。
師:(板書:端)杰克的這一端并沒有停止蠟燭的燃燒。眼看蠟燭被燒盡,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緊了。在半截蠟燭即將熄滅之際,伯諾德夫人的小女兒——只有10歲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來。
(2)指導讀杰奎琳的語言
課件出示: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
我覺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實在太困了。
晚安,各位先生。晚安,媽媽。
杰奎琳這“一端“,“端”成功了嗎?為什么能成功?小組討論交流、預設:
(她的純潔和可愛博得了司令官的同情和喜愛;她的媽媽和哥哥在前面給了她榜樣的示范;當德國佬點燃蠟燭時,媽媽馬上吹滅了蠟燭,給蠟燭燃燒到最后爭取了時間)
個別讀,讀出杰奎琳的天真純潔。(板書:端)
四、總結交流
在看是平靜,實則緊張的氣氛中,全家人集中生智,一吹二端蠟燭,用機智巧妙的語言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報站,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家人的勇敢和愛國之心。她們的巧妙應對,不僅擺脫了困境,而且挽救了無數個家庭,甚至是拯救了一個國家。劇本中人物的對話,故事的情節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人物的特點,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后演一演。
板書設計:
半截蠟燭
畫半截蠟燭,蠟燭外面左邊寫上“保護”兩字,蠟燭里面中間豎排寫上“吹、端、端”三個動詞,蠟燭右外面寫上愛國兩字。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8
【教學要求】
1、學會12個生字,綠線中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說一說怕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3、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怕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關鍵】
通過朗讀訓練,體會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學生質疑:
(課文為什么用“半截蠟燭”為題,這“半截蠟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課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
3、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學習生字新詞
1、自讀課文,要求:
⑴ 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⑵ 劃出生字新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⑶ 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2、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⑴ 出示生字新詞:
蠟燭、伯諾德夫人、屋里、熄滅、遭到、厄、盯著、杰奎琳。
⑵ 指讀、正音后齊讀。
⑶ 說說生字新詞的意思。
3、指名讀課文、正音。
4、通過讀文,大家解決了哪些疑問?
(針對開始提出的三個問題進行解答。)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指名分節讀課文,其余學生邊聽邊思考:
伯諾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提供句式:
當_____,(誰怎么做)_______,(結果怎樣)______。
2、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第一段(1~2節):寫伯諾德夫人把裝著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
第二段(第3節):寫一名德軍官點燃了藏有情報的蠟燭,伯諾德夫人取出一盞油燈,吹滅了蠟燭,暫時避免了一場危機。
第三段(4~5節):寫大兒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機拿走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但沒有成功。
第四段(6~7節):寫小女兒杰奎琳在萬分緊急關頭,借口上樓睡覺拿走裝有情報的蠟燭,避免了一場危機。
四、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第一段后,字詞質疑:
區別理解“絕密、絕妙”兩詞。
2、伯諾德夫人是怎樣對待絕密情報的收藏工作的?為什么要這樣做?
3、絕密的'情報要用絕妙的方法來收藏,她想到了什么“絕妙的主意”?妙在哪兒?
指導朗讀第2節第3句,并說說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
(伯諾德夫人機智沉著,對情報收藏工作十分負責,辦法巧妙。)
4、齊讀第一段。
五、指導寫字
六、作業練習
1、抄寫生字新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入境品讀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半截蠟燭》這篇課文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誰能說說這是怎樣的半截蠟燭?
(裝著情報的、關系到一家人的命運、關系到國家的利益。)
2、沒想到這么不起眼的半截蠟燭居然牽涉到這么大的利益,而它卻被放在了屋子里最顯眼的桌子上,躲過了敵人的一次又一次的搜查,我們不得不佩服伯諾德夫人聰明的才智和過人的膽識。
3、然而,一天晚上,這半截蠟燭卻成了所有人特別是伯諾德夫人一家關注的焦點。就在無意之間,它竟被德軍點燃了!此時此刻,他們的內心一定──(非常焦急、非常緊張)
4、因為,師引讀: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此時此刻,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情況如此危急,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全班朗讀這一段。
5、同學們:能不能再讓這半截蠟燭燃燒下去?(不能!)
直接吹滅行不行?(不行!)
過渡:危急關頭,伯諾德一家千方百計地要把這點燃的半截蠟燭熄滅。于是,他們展開了與敵人周旋。
板書:
周旋
二、導學引路
1、他們究竟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呢?我們先來看看伯諾德夫人是怎么做的。誰來讀讀相關內容?
2、伯諾德夫人只說了一句話,她是怎樣說這句話的呢?結合上下文讀一讀,想一想:
⑴ “平靜”:從哪里感覺她很平靜?個別讀,體會。
⑵ 她此時的內心也是如此平靜嗎?讀,再次體會。
⑶ 內心這樣的不平靜,可她卻表現得如此平靜,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三讀,加深體會。
⑷ 小結:
同學們很會學習,通過兩個孩子的神態“臉色蒼白”和伯諾德夫人“急忙取燈”、“輕輕吹熄”的動作體會到她的內心緊張、通過她的語言又發現她表現得十分鎮定,從而體會到她復雜的內心世界……是啊,這就是我們的伯納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現得卻是如此得鎮定,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
三、自學交流
1、“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危機真的過去了嗎?
(沒有,“那位中尉又把冒著青煙的燭芯重新點燃”)
2、蠟燭還在燃燒,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情況越來越危急了,杰克與杰奎琳又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呢?我們試著用剛才的方法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請同學們靜下心來默讀課文的5、6兩小節,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
3、我們一起來看看杰克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說說你的感受:
⑴ “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來升個火吧!”(鎮定、機智)讀。
⑵ “在斗爭的最后時刻……默默地坐待著”(鎮定)體會,讀。
4、“燭焰搖曳,發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
為什么說這半截蠟燭是最可怕的?
這半截蠟燭簡直就是──(炸彈……)
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讓我們一起來讀!
5、就在這時,傳來了小女兒杰奎琳嬌弱的聲音。這個小姑娘又是怎樣與兇殘的德軍周旋的呢?
⑴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那一盞燈上樓睡覺嗎?”體會,有感情朗讀。
① 什么叫“嬌聲”?
② 怎樣“嬌聲”說的?
③ 為什么要這樣“嬌聲”地說?(聯系前兩次)
⑵ “杰奎琳鎮定地把燭臺端起來,向幾位軍官道過晚安,上樓去了。”體會,朗讀:
多么可愛的小姑娘啊!在這樣危急的關頭,在媽媽和哥哥的辦法都沒能成功的緊急時刻,她最小,卻以自己的聰明、鎮定戰勝了德軍!老師和你們一樣,真的很喜歡這個可愛的小姑娘。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小節。
⑶ 接讀第七節。
四、拓展延伸
1、同學們,這半截蠟燭熄滅了,但我們與伯納德一家一同經歷的這場無聲的戰斗卻留在了我們的記憶中。二戰結束以后,為了表彰伯納德夫人一家,法國政府決定為他們一家三口每個人頒發一枚自由榮譽勛章。在頒發勛章時,要宣讀這樣一份獎狀,你想象上面會寫些什么呢?
2、布置作業:(選做題)
⑴ 給朋友、家人講一講《半截蠟燭》的故事。
⑵ 以四年級學過的《公儀休拒收禮物》為例,自己試著將這篇課文創編成劇本,還可以演一演!
⑶ 查閱有關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資料。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課文圍繞題目半截蠟燭寫了怎樣一個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家庭婦女伯諾德夫人把絕密情報藏在半截蠟燭中。一天晚上,德國軍官闖進她家,點燃了蠟燭。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德軍巧妙周旋,保住了蠟燭,保住了蠟燭中的絕密情報,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第一教時,就要求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概括得是比較全面的。第二教時,復習主要內容,體現從整體入手。發問,緊扣題目。)
過渡:同學們,讓我們看看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巧妙周旋,保住了絕密情報的呢?
二、講讀課文。
1、講讀第3節。
(1)自讀。想一想:德國軍官突然闖進伯諾德夫人家,一個中尉無意中點燃蠟燭。(板書:點燃。)一旦絕密情報暴露,后果不堪設想。這時,伯諾德夫人怎么做的?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提問交流。(板書:吹熄。)追問:為什么兩個孩子臉色蒼白?
(3)指名朗讀,注意讀好描寫伯諾德夫人動作、語言、神情和心理活動的詞句。
(4)小結。伯諾德夫人面對這樣的危機,巧妙地與德軍周旋,保住了蠟燭。
2、講讀第4 5節。
過渡:危機暫時過去了。但是,輕松的心情沒有持續多久,蠟燭又被中尉重新點燃,形勢再一次變得嚴峻起來。(板書:重新點燃)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蠟燭越來越短。真令人擔心哪!危機有沒有過去呢?
(1)指名朗讀,思考上面的問題。
(2)提問交流。(板書:端走,奪回。)追問:杰克是個了不起的孩子,你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3)畫出描寫杰克動作、語言、神情和心理活動的語句,自由朗讀。
(4)交流。
(5)進一步提問:伯諾德夫人此時心情怎樣?
齊讀第5節最后兩句話,讓學生體會高度緊張的氣氛。
3、講讀第6 7節。
過渡:杰克仍然沒有保住蠟燭,情況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關頭。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緊了。在半截蠟燭即將熄滅之際,伯諾德夫人的小女兒只有10歲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來,巧妙化解了危機。
(1)指名朗讀。
(2)啊!多危險呀!杰奎琳把半截蠟燭拿上了樓。(板書:拿上樓。)我們要為杰奎琳喝彩!我們應該贊頌她什么呢?
(3)討論。(引導學生理解描寫杰奎琳說話語氣和樣子的句子,領悟她的`機智。)
(4)指導朗讀。
(這一部分的教學,采用順教的思路,是對的。這樣有利于把學生引到課文的情境中去。引導學生閱讀每一部分的內容,所設計問題的角度有變化。)
三、總結課文。
1、總結性提問。
(1)伯諾德夫人的大兒子杰克和小女兒杰奎琳為什么能在關鍵時刻很鎮定地與德軍周旋呢?
(2)伯諾德夫人一家與敵人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卻驚心動魄的戰斗,表現了他們怎樣的品質和精神呢?
2、寫作方法提示。
(1)課文為什么要以半截蠟燭為題目?
(2)在記敘事情的過程中,為什么要細致地描寫伯諾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的語言、動作、神情和心理活動?
(總結,分別提出兩個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從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課文。這樣,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四、作業。
講述《半截蠟燭》的故事。
(能否設計書面的作業?一般要有口頭和書面兩方面的作業,當然要注意分量。)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10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的機敏、勇敢,學習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時間】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2課《半截蠟燭》,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說說這是怎樣的半截蠟燭?
1、學生回答。
2、老師總結:
這半截蠟燭不是普通的日用品,在本文中,它與生活在一個特定時代的一家人的生命和一場重要的斗爭息息相關,它關系到國家的利益,關系到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安危,因為它引發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大家想不想親臨現場,親身經歷那緊張激烈的戰斗場面?
二、指導細讀課文重點段
1、聽課文錄音。(第2、3、4段)
2、聽完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啊?
是啊,課文的故事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讓我們的心也繃得緊緊的',為伯諾德夫人一家捏一把汗,直到最后才深深舒了一口氣。大家看看,圍繞著蠟燭的變化,伯諾德夫人一家跟德軍斗爭了幾個回合呢?
板書:
點燃 重燃 奪回
吹熄 端起 端起
這三個回合的較量,分別表現了伯諾德夫人一家人的什么特點呢?請大家默讀課文,圈畫出描寫伯諾德夫人全家人的動作,神情,語言以及心理活動的相關語句,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文字,想象當時的情景,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看看自己都體會到了什么?
3、學生自讀課文,圈畫詞句。
4、學生交流學習成果。
三、引導品讀課文重點段
1、根據學生的匯報,品讀第一回合的重點語句。
出示文字:
“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
這里有一個詞語重復出現,預示著蠟燭的熄滅帶來的一連串的嚴重后果,渲染了當時的緊張氣氛,是哪個?這其實也是伯諾德夫人的內心獨白啊,你認為該怎么讀這句話呢?
指導朗讀。(老師導讀)。
她當時會怎么想呢?
從“急忙”“輕輕”兩個詞語,你體會到了什么?
多么鎮定機敏的伯諾德夫人!
2、媽媽臨危不亂,兒子怎么樣?請你說說自己通過那些詞語體會出來的?
動作:_____________
語言:_____________
神情:_____________
3、“大家要學會從人物的神態去揣摩人物的內心,請你想想,杰克“默默地坐待著”,他在待著什么?坐以待斃嗎?假如你是他,會怎么想?
4、此時此刻,蠟燭仿佛成了一顆定時炸彈,情況萬分危急,你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你能不能通過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那緊張窒息的氣氛?
5、在千鈞一發之際,小女兒杰奎琳怎么做的?
“嬌聲”是怎么說?你猜她是怎么想的呢?她為什么對少校說呢?
指導朗讀杰奎琳的話。
她的辦法成功沒有?齊讀課文相關語句。
杰奎琳巧妙地騙過了德軍,化險為夷,保住了秘密,保住了一家人的生命!此時,你想對杰奎琳說些什么?
6、總結:
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家庭!在危機時刻,伯諾德一家人靠的是什么奪取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的勝利?他們這樣做的背后有一種強烈的情感支撐,誰知道是什么情感嗎?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一段找找。
(熱愛祖國)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2、3、4段
五、小組合作
醞釀任務動作,練習語言,把握人物心理,表演課本劇。
六、作業
回家把課文講給家長聽,注意添加人物的心理活動。
【板書設計】
12、半截蠟燭
點燃 重燃 奪回
吹熄 端起 端起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 品讀人物的一系列動作、神態、語言及心理活動,感悟他們在與敵人斗爭時的沉著、勇敢和機敏。
2、 體驗當時緊張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學習點線結合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主線,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及心理活動等點,點面結合,表達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機關頭和敵人作斗爭的機智勇敢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養成教育訓練點:培養學生抓主線讀書的習慣,提高閱讀效率。
教學方法:主線引導,點線結合。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二課時
課前:聊天談話,蓄勢。
一、背景展開,情感積淀
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人物、事件。
這節課,我們來品味這段發生在二戰隱蔽戰線上的故事。
二、想出妙招,保護蠟燭
1、偽裝情報
2、方法是否萬無一失,絕對安全?
危機降臨了……
三、抓住細節,感悟形象
1、指名分段朗讀3——7自然段,整體感受。
2、交流:感受緊張氛圍。
3、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危機在一步步逼近:
怎么辦?是生,還是死?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
A、屈服——被奴役,任人擺布——不愿意
B、反抗——殊死搏斗,魚死網破——被消滅
C、周旋——虛與委蛇,不斷尋找轉機——?
伯諾德母子是怎樣做的.呢?
4、、默讀課文3——7自然段,劃畫出描寫伯諾德夫人一家人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的有關詞句,想象他們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1) 默讀課文學習。
2) 交流:
A、母親化解危機;
B、危機再一次來臨;
C、情況更加急迫;
D、再次化解危機。
5、小結并引申
四、懸念猶生,意味深長
1、“正當她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
蠟燭熄滅了,故事似乎結束又似乎未結束,危機真正過去了嗎?德軍會不會懷疑?還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
2、好的小說在結尾是“留有懸念”的。這個懸念會吸引著你不斷思考、不斷揣摩,繼續閱讀,而且是創造性的閱讀……
五、作業:
故事戛然而止的時候,故事的敘述者便由作者變成了“你、我、他”,我們可以一起來創造性地續寫這精彩的故事。
續寫《半截蠟燭》。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劇本的語言特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3.體會伯德諾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和敵人作斗爭的機智勇敢和愛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認真朗讀,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靜的動作、神情、語言描寫,體會它們強烈的愛國精神。
2.初步了解劇本的基本形式和表現手法。
課前準備:
課前查閱資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法西斯對法國人的殘酷迫害。
教學過程:
一、了解背景,導入新課
㈠1939年,德國法西斯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無數國家染上戰火,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多億人口被卷入戰爭,傷亡人數達5120多萬。在這場正義與邪惡的斗爭中,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二戰期間發生在法國的一個真實而又感人的故事《半截蠟燭》。
㈡(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圍繞題目“半截蠟燭”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二、初讀劇本,整體感知
㈠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文章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之處?
㈡師生交流反饋。
1.課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位家庭婦女伯諾德夫人把絕密情報藏在半截蠟燭中。一天晚上,德國軍官闖進她家,點燃了蠟燭。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德軍巧妙周旋,保住了蠟燭中的'絕密情報。
2.文章主要以人物的對話為主要內容。對話之前一般有個括號,提示這個人說話時的動作或神情,或者說明他們當時正在干什么或當時的情景。
教師小結:是啊,劇本就是通過人物對話和提示語來推進情節,刻畫人物的。這樣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而且領略到人物語言的獨特魅力。
三、細讀劇本,品味人物
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伯諾德夫人一家參加了秘密情報傳遞工作。他們為了保住半截蠟燭中的情報與闖進屋子的德國軍官展開了一場特殊的戰斗。讓我們再一次走進這個驚心動魄的夜晚,看看伯諾德夫人一家是怎么與敵人進行周旋的。請同學們默讀劇本,畫出描寫伯諾德夫人一家動作、語言、神態的詞句,想一想從這些詞句當中你體會到他們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㈠學生根據閱讀提示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㈡師生互動交流,感受人物特點。
1.預設一:感悟“伯諾德夫人”
(出示)句一:伯諾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盞燈)太對不起了,先生們,忘了電燈。瞧,這燈亮些,可以把這個昏暗的小蠟燭熄了。(吹熄了蠟燭)
⑴從動作中體會
①從“急忙”你體會到什么?
②為了不暴露情報,伯諾德夫人急而不忙,立刻取出一站油燈,在敵人面前她顯得那么鎮定自若。
⑵從語言中體會
①面對狡猾兇狠的敵人,伯諾德夫人是怎么說的?
②請同學們輕聲讀讀這句話(“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想一想應該強調什么字眼。
◇突出“亮”字,強調油燈比蠟燭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蠟燭換下來。
◇強調“燈”字,突出了“燈”,才能吹熄蠟燭。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13
知識認讀5個字。
能力講一講或演一演《半截蠟燭》這個故事。
思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人民勇敢頑強、不屈不撓,用聰明和智慧戰勝了入侵的敵人。
教學重點能夠依據事情的發展順序講述《半截蠟燭》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了解伯諾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周旋的事跡,體會他們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優秀品質。
查閱資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德法戰爭的背景資料。
一、感知全文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11課《半截蠟燭》(板書課題)。同學們已經初讀了課文,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檢查預習
1、認讀生字:蠟(注意與“臘”的區別)尉(蔚)厄奎(書寫)
2、詞語:絕密——極其機密的。
絕妙——極美好,極巧妙。
厄運——不幸的遭遇。
鎮定——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不亂。
3、同桌互讀課文,看誰讀的正確流利。
三、細讀課文
1、伯諾德夫人及其兩個孩子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進行周旋的?請同學們用心讀課文,畫一畫。
2、自己簡單說說,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3、伯諾德一家為保護情報先后用了哪些方法?指名回答。
(保住情報的過程險象環生。首先是德國中尉順手將半截蠟燭點燃,伯諾德一家三口立即感到事態危急。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就會自動熄滅。一切就會暴露無遺。兩個孩子則“臉色蒼白”。伯諾德夫人急中生智,用一盞油燈代替了蠟燭。沒想到時過不久,蠟燭被德國中尉重新點燃。緊接著是大兒子想借取木柴之機拿走蠟燭,遭到德國中尉的'粗暴阻攔,蠟燭在繼續燃燒。大兒子雖然知道厄運即將來臨,卻仍然鎮定自若。最后,小女兒以上樓睡覺為借口,從容地拿走了所剩無幾的蠟燭。就在她邁上最后一級臺階時,蠟燭熄滅了,終于化險為夷。)
4、理解語言
伯諾德一家人默契配合,與敵人周旋表現在哪里?生答后總結。
(1)內心焦急萬分,表面不動聲色。
(2)沉著冷靜,謹慎行事。
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讀一讀,說一說。
5、師小結:在情況萬分危急的情況下,伯諾德一家一次又一次地與三個德國軍官周旋,最終保住了那裝有絕密情報的半截蠟燭。
四、講演故事
1、正當小女兒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下面的故事會怎樣發展呢?
2、生生交流,師巡視、傾聽、點撥。
3、講一講、演一演這個故事。
4、小結:本文僅僅是法國人民抗擊德國強盜的一個縮影,其實當時的整個法國天天都在發生著像伯諾德夫人一家人所進行的斗爭,法國人民最終將德國強盜趕出了法國的土地。
五、作業:
1、將續編的故事寫下來。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3、寫一篇讀后感。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14
一、導入新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對占領區的人民進行殘酷的迫
害和鎮壓,這激起了人民強烈的反抗意識,他們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與敵人較量,這節課我們就來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壯舉。(板書課題)
二、感知體驗
1、看拼音寫漢字,依據意思寫詞語。
jiénuòxīchúxīnèkuí
()()()()()()()
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運。
極美妙;極巧妙。
2、朗讀課文:
要求:找七個小組的七位發言人依次朗讀。
劃出重點詞語,把握課文脈絡,思考怎樣復述課文。
3、復述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機面前從容應對、化險為夷的經過。
教師要求:可以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和創造性復述。
學生復述,師生評價。
三、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
1、自我提問與解答課文中有哪些不明白之處,自己提出問題并嘗試解答。
2、學生提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該共同解決。
學生提問
學生解決
3、小組合作解決疑難問題并提出新的疑惑之處。
分組討論解答疑惑
小組代表提出疑難
4、教師引導學生解決疑難之處。
教師引導學生解決課文的深層問題。
教師引導疑難問題:
(1)在與敵人周旋的過程中誰給你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伯諾德夫人:
動作:(急忙)取、(輕輕)吹
語言: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
心理: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結束。
神情:鎮定沉著、臨危不亂
杰克:
動作:慢慢地站、從容地搬、默默地坐待著等
語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來生個火吧。
神情:鎮定、從容、不露聲色
心理:他知道,厄運即將到來了。
杰奎琳:
語言: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
語言: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
神情:鎮定地
教師提示讀書的重要:
語文教學就是要在反復誦讀中,
讀出形——在頭腦中喚起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形象;
讀出情——讀出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情感;
讀出神——讀出語言文字所包含的精髓以及言外之意。
(2):誰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報站,挽救了一家人?
教師提示:兩個孩子還小,在敵人面前為什么能這樣鎮靜呢?我想,那是母親長期影響的結果。
絕妙的主意是母親想出來的。關鍵在于杰奎琳的靈活應變。
(3)讀完課文,你對這個故事有什么感想?
教師設想:
佩服杰奎琳,她戰勝了德軍,還戰勝了自己。
他們都很沉著。
我很佩服他們,平時我們遇到危險時不要慌張。
他們表現得很完美,但是形勢沒有給他們排練和更多思考的機會,剛才的情景、場面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
四、內化檢測
1、同學們,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改編成一部電影,你覺得出現最多的鏡頭該是什么?
教師提示:
(1)是那半截蠟燭。蠟燭是貫穿整個故事的,蠟燭牽動著大家的心。
(2)我覺得是墻上的一面鐘,“滴答滴答”的聲音一直在耳邊回響,伯諾德夫人和兩個孩子的心越來越緊張。
(3)我眼前總是閃過的是德國軍官的陰險的`眼睛。伯諾德夫人總覺
得他們似乎發現了蠟燭的秘密。
目的:都是為了渲染一種緊張的氣氛。
為了突出當時的危險,表現人物的緊張。
2、完成下面的檢測題。
(1)“蠟燭的秘密”假如暴露,會有什么后果?()
a、情報站會遭破壞b、屋里漆黑一片c、伯諾德一家五口將被殺害
(2)母子三人保護秘密情報的行為表現出他們、、的品質。
a、鎮定b、勇敢c、沉著d、機智e、機警f、頑強
(3)比較兩個句子的異同
a、說著,輕輕把蠟燭吹熄。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
b、說著,把蠟燭吹熄。一場危機過去了。四、作業:
五、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幾個人合作,將故事排成課本劇演一演。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知識:學習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技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說說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這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情感: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清脈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6、半截蠟燭
2、學生質疑釋疑:這篇課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二、自讀課文
1、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2、出示詞語,朗讀 伯諾德夫人 強盜 絕密 絕妙 蠟燭 熄滅 秘密 點燃 厄運 搖曳 杰奎琳 盯住 鎮定 樓梯
3、學生交流詞語意思
三、理清課文脈絡
1、自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四、作業
1、描紅 2、抄寫詞語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聽寫詞語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這是怎樣的半截蠟燭呢?請帶著這個問題自讀課文的1、2自然段
2、交流: 這是裝著絕密情報的半截蠟燭,非常重要,因為它關系到國家利益,關系到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安危。
3、在讀課文,想一想這個藏情報的辦法是一個什么樣的辦法?(絕妙的辦法)
4、妙在哪兒?
蠟燭的位置顯眼,誰也不會想到主人會把絕密的情報藏在眼皮底下的蠟燭里,所以“反而騙過了前來搜查的德軍”。
5、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最后兩句話,想想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
(1)、伯諾德夫人機智沉著。
(2)、伯諾德夫人對情報收藏工作十分負責任。
(3)、辦法巧妙。
(二)學習第3——7自然段
1、過渡:一天晚上,屋里闖進了三個德國軍官。他們坐下后,一個中尉順手拿過藏有情報的蠟燭點燃,放到少校軍官面前。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
2、在這危急關頭,伯諾德夫人一家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請帶著這個問題自讀課文3——7自然段,說說他們一家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機智、勇敢)
3、默讀課文,圈出描寫伯諾德夫人全家人的動作、神情、語言及心理活動的.有關詞句,感悟每個人的機智與勇敢。
4、分角色朗讀3——7自然段
小結: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懷著對祖國的熱愛,與敵人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最后憑著他們的勇敢與機智取得了戰斗的勝利。
三、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劇
四、請學生表演課本劇
五、作業:回家給父母講講伯諾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動補充進去。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08-07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04-01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優秀12-29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優秀06-30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優秀5篇(經典)03-13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大全[15篇]03-28
【熱】《半截蠟燭》教學設計15篇03-14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優秀(常用2篇)02-26
半截蠟燭作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