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老師是我匯編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隨筆:老師是我,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
天氣漸漸變冷,小朋友的衣服也越穿越多,已經有小朋友里三件外三件地穿了起來。衣服穿多了,午睡時必然要多脫衣服,這樣問題出現了,就是需要教師幫忙把衣服脫下來,但有部分小朋友在還沒脫衣服之前就開始喊了:“老師,我不會脫。”有的甚至就坐在床沿上等老師來幫他脫衣服。小朋友連脫衣服、褲子和鞋子都需要老師幫助,更何況是穿衣服、褲子和鞋子呢!所以起床之后,教室里的三位保教人員必須動作很快地幫孩子們穿上衣物,讓他們自己穿吧又生怕他們著涼感冒,只能幫助他們把衣服穿上。聰明的孩子就是知道我們老師會幫他們穿衣服,所以他們的惰性越來越強,都不愿自己動手穿衣服。
但反過來說,為什么會出現“老師:我不會”的現象,不是所有班級里的孩子都不會穿衣服,而是有部分孩子不會穿,我們通過與家長的溝通,發現這些“我不會”孩子在家里都被太好地照顧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家長的如此溺愛不讓孩子自己動手才會導致這些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的弱。要想改變這種“我不會”孩子的行為,必須要和家庭教育同步起來,讓家長在家中放開孩子的手讓孩子們動手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幼兒園里加強對孩子自理能力的練習,才會擺脫“我不會”的現象。
除了在自理能力方面出現“我不會”,在教學活動中也會出現“老師:我不會”的現象。比如這周一的撕紙特色活動《蘑菇》中,當我示范完了如何沿著黑色的線把蘑菇的形狀撕下來后,請小朋友自己動手撕蘑菇時就聽到很多小朋友在喊:“老師:我不會!”無奈我只好再次示范,當我示范結束,同樣的聲音又出現了:老師,我不會。好吧!只好走下去手把手地教,這一教原本那些在自己撕蘑菇地小朋友也開始喊“老師,我不會!”這下我必須阻止更多的“我不會”孩子的.出現,于是我開始紅蘋果“誘惑”:“誰能夠自己撕出蘑菇的形狀來,誰就可以得到一個大蘋果。”沒想到“誘惑”還是有點作用的,有多一點的孩子開始選擇自己撕紙了,雖然他們根本沒有撕出蘑菇的形狀,但是我看到他們在自己動手撕紙了,我同樣給予鼓勵和表揚,最后把紅蘋果給了這些自己動手的孩子。這是在美工活動中出現的“我不會”。
在數學練習的時候同樣也會出現“我不會”的現象,這些“我不會”孩子有一些是真不會,而有一些是假不會,因為他們在老師講解的時候沒有好好地聽,不知道如何去完成,只要老師重新給他們講一下完成的方法,他們很快就能把練習完成。對于這些孩子在老師講解的時候要特別關注一下,讓他們注意聽老師的講解,不要開小差。而那些真不會的孩子需要我們老師特殊的關注和指導,可以選擇在區域活動的時候對這些孩子再次指導和幫助,讓他們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練習,在此基礎上慢慢地改善“我不會”的現象。
小班孩子年齡小,各方面表現都可能比中大班孩子弱,但是我們老師和家長們絕對不能因為這個原因而對小班孩子特殊照顧,因為“我不會”而使他們有依賴心理,要該放手時就放手,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從“我不會”到“我會”轉變!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2
晨間活動到了,我帶孩子們來到操場上一起鍛煉身體。孩子們都非常高興很喜歡運動。在走的路上我聽見有的小朋友在說:“今天我們玩什么呢?”孩子們各自其說。來到活動場地我告訴孩子們今天我們玩腳踏車,想玩嗎?異口同聲說:“想玩。”于是孩子們排好隊一個接一個玩踩腳踏車。活動中有的幼兒手腳協調踩的好快,有的幼兒雖然有些害怕、踩得慢,但是也不灰心仍然為目的地加油呢!接著輪到檸檸小朋友,后面的孩子喊了:“老師她不高興玩。”我望去看她頭低下一副不開心的表情,我走過去問她:“檸檸你為什么不想玩?”她輕輕地說:“我害怕、我不會玩。”哦原來這樣那沒關系老師教你好嗎?相信自己一定行的,不用害怕老師會保護你的,來試一試吧!聽了我的話檸檸愿意踩上去。于是她小心翼翼往前踩,踩到一半又不動了。我和孩子們一起為她加油,她看看我們,渴望我的幫忙。我對檸檸說:“快點用力踩過去,到了你就勝利了哦!”在我們的鼓勵下她繼續往前行進。最后她還是挑戰自我,努力到達了目的地。現在她的心情無比的開心,還笑著說哈哈我會玩了,我不怕了。檸檸終于想玩這個游戲了。后來大家玩的可開心了,臉上都露出了甜甜的`笑容。通過今天的嘗試,相信檸檸會越來越棒,越來越感興趣的。
在活動中可見檸檸小朋友膽子比較小,面對有困難、害怕的事情不敢大膽嘗試就想逃避。所以輪到她時就想退縮告訴老師不會玩。這樣的孩子在每一個活動中我們都會碰到。因為每一個孩子的性格、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無處不在的。面對這樣的問題就要看老師怎么去解決處理問題。如果有好的方式方法那么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老師用鼓勵性的話語對幼兒的幫助很大,可以引導她敢于嘗試、敢于挑戰自我、敢于面對困難。而且同伴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也能給她帶去更多的信心和勇氣。可見她在大家的幫助、鼓勵下認真學了,愿意踩了對游戲也越來越感興趣。教師有時對幼兒要多表揚、多給他們勝利的希望,幼兒會更快的成長,收獲更多。
這件事紿了我很大的啟示:當孩子不愿參與老師組織的活動時,教師也要反思自己的行為,來調整教育活動,孩子的表現也會大不一樣。作為我們教師應該多觀察孩子,多問孩子,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來組織活動。《綱要》中也提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老師適時的參與游戲、引導幼兒游戲,形成合作式的師生互動是很有必要的,對幼兒啟到很好的作用。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3
璐璐是我班里的小機靈鬼,而且又很懂事,每次排隊總是很快的排在第一個,于是,平時戶外活動,我們都習慣地拉著她的小手,她同樣也很得意我們對她的偏愛。于是,每次出去玩,她都更加快的第一個靠近我。
下午,戶外活動時間到了,我們要到活動場上玩“炒黃豆”的游戲,我和往常一樣拉著她的小手走著。突然,一向活潑好動的.思平小朋友大聲嚷起來:“徐老師,你為什么只拉她的手?為什么璐璐每次都排前面,我也要!”說著就把小手伸到我面前,人也跟著擠到了前面。頓時,孩子們也跟著吵嚷起來:“我也要!”“我也要!……”這可怎么辦?我的兩只手怎么拉得過來?望著孩子們一雙雙渴望的眼睛,望著孩子們一雙雙舉起的小手,我急中生智,就地以我為圓心,讓孩子們圍成一個圓,讓所有的孩子伸出小手,我一個挨一個拉起他們的手,“老師喜歡你,老師喜歡所有的小朋友!”……一個個小朋友拉著我的手,聽到我的表白,都隨聲附和:“老師,我愛您!我們大家都愛您!”……孩子們樂了,我也樂了。
在充分享受師生同樂的幸福時刻,我油然而生一個感慨:拉拉手——這樣一個輕而易舉的動作,在老師看來似乎是無足輕重的小事,可在孩子的眼里、心里,卻是對比老師喜歡或偏愛哪個小朋友的大事!于是,我們提醒自己,一定要從日常教學的小事做起,從師生共同生活的點滴做起,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愛,呵護每一顆幼小的心靈健康純凈!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4
離園時,我通常要檢查一下幼兒的穿戴是否整齊,特別是提醒孩子們提好褲子.“孩子們,快提好褲子,過會宮老師要檢查了!”我的話剛說完,孩子們就紛紛走到我面前,自覺的撩開衣服讓我檢查,我滿意的點著頭,并幫助個別孩子整理。“林林,你的褲子提好了嗎?”因為林林總是忘記提褲子,我特別留意他,只見他站在那里,我猜他肯定沒提好,于是就朝他走了過去,這時他馬上捂住自己的衣服,不愿讓我檢查。“讓我看看”我有些著急了。“老師,我不愿意給你看。”半天才說出這句話,“為什么呢?”“老師,因為我撩起衣服來很害羞。”林林回答道。
每個班都有這樣特別的`孩子,林林的話讓我反思,我們檢查幼兒是否提好褲子,雖然出于保護幼兒身體健康的目的,卻忽略了幼兒心里的感受。幼兒也有自尊感和羞愧感,他們開始意識到要保護自己的身體,保護自己的隱私,這就需要教師給與理解,在幼兒生活中更好地體現適宜性和藝術性,真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5
這一周周運超小朋友連續幾天都不肯睡覺,我覺得很頭疼。只見他一會兒仰著睡,一會兒臥著睡,不一會兒又側著睡。我讓他快睡,可他就是翻來覆去睡不著。時間在一分一秒過去,聲音也幾乎是沒有了,我以為他睡著了,走過去一看,兩只眼睛睜得圓溜溜的,正在被窩里玩手呢。于是我便重新把杯子蓋嚴實,接著就坐在了他的床邊,這樣他開始覺得有點擠了,想翻身也翻不動了,掙扎了一會見無濟于事也就不再鬧騰了。當我再次湊過去看時,只見他正均勻地呼吸著,小臉蛋紅撲撲的,睡得可香了。
起床時間到了,別的孩子都醒了準備穿衣服,而他卻正睡得沉。我走過去把他拍醒,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我,露出一副委屈的樣子,好像在說:“老師,我還想睡。”我對著他笑笑,輕輕地搖了搖頭,對他說:“明天記得早點睡,這樣起床的時候就不會覺得不舒服、不開心了,知道嗎?”他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接下來幾天,他的睡覺表現一直都不錯。
有些時候,對解決孩子們的'一些事情可以采取一些不一樣的方法,效果可能會讓人意想不到但卻很好。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6
現在的孩子真是爸爸媽媽掌心里的寶,爸爸媽媽的寵愛,爺爺奶奶的呵護。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想吃什么就給孩子買什么。況且家里孩子們每天吃的零食應有盡有,什么糖果、漢堡呀等,孩子在家不停地吃,可是到了我們吃正餐時,孩子們就吃不下。這樣孩子沒吃,家長又想方設法弄些給孩子吃,而且還追著喂。家庭的寵愛,養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以致孩子們到了幼兒園家長常問“今天你吃午飯了嗎”孩子呢孩子呢,有的懶,有的不會拿調羹。幼兒園的午餐是我們一日生活中比較重要的環節,特別對于小班孩子。而,家長也是說我的孩子在家吃飯不好的,不肯吃的,挑食。因此現在家長每天來園接孩子時最關心的就是:“今天你吃飯了嗎?”還著急地來問:“老師,我的孩子吃飯情況怎么樣呀?”其實孩子們如果每天都能統一吃掉分給他們的.全部的飯菜,那樣是不可能的,也不現實。
我剛接到這班,第一天我在分飯菜時,我班的好幾位小朋友就對我說:“老師,我要吃白飯。”
哪有吃白飯的,如果老師依你,哪有營養。第一天我讓著孩子,大家都是剛接觸,我還不知道孩子們的情況,看看他是否把白飯吃完,吃完就是好的。還好他們都把白米飯吃好了,對老師說,老師我吃好了,你看。我呢也及時表揚了孩子們,不過好是好,但不吃菜不好,老師不喜歡。不吃菜這人沒營養,長不大的。同時我在前面吃,表示出好吃的情景,老師喜歡吃菜,你看,這個寶寶也喜歡吃菜,他也是,所以他們人高,聰明呢。以此來引誘吃白飯的孩子。每天給孩子講述吃菜的好處,不要吃的菜先吃一點點吧。這樣堅持了幾天,這幾位孩子開始能吃點了,特別像金哲哲,每次吃飯都哭一場,說不要吃菜。今天我發現他看大家都吃的挺香的,偷偷地在這個菜碗里也夾菜吃呢,于是走過去。哲哲真棒,吃菜了,怪不得這幾天哲哲乖了,長高了。原來不吃白飯了。
其實,作為一個人,我們每個人各方面都是有差異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教育要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因為孩子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而且像這個孩子她個子比較小,經了解她在家吃的也不是很多,所以在對待孩子吃飯問題上,應該象對幼兒學習一樣,做到因人而異,不能搞一刀切,否則很容易給幼兒造成生理和心理負擔,在寬松的環境下用餐,孩子肯定會吃得更好。
同時幼兒園是幼兒學習、游戲和玩耍的地方,更是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習慣的地方,除了培養幼兒講衛生、講禮貌、愛勞動,更重要的是幫家長克服幼兒在家吃飯挑食的毛病。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7
這兩天總是感覺背疼,伏案改作業的時候,一只手改作業,另一只手就伸到身子后面,給自己捶捶背。
這天在辦公室改作業,習慣性的伸手給自己捶背。這時,我班的小王同學來辦公室給我送作業了。這個學生,今天早上又遲到了,讓我批評了一通,告誡他要有時間觀念。該按時交的'作業又交晚了,這不,自己單獨送來了。
“老師,我的作業交晚了。”孩子怯怯的說道,聲音很小。
“放在這里吧,以后不要再遲到了!”我看都沒看他一眼,面無表情的冷冷的說。
他便把作業放在我的桌子邊上。然后說:“老師,我看您背疼,我給您捶捶背吧!”
“你會捶背么?”
“我會啊!我在家經常給爺爺捶背的!”
說著,就站在了我的身后,開始給我捶背。別說,小手錘起背來不輕不重,蠻舒服的呢!
一邊改作業,一邊享受著背上的舒服,一邊和他聊起來。
“你平時都和誰住在一起?”
“和我爺爺。”
“你爸爸媽媽呢?”
“我爸爸媽媽都去城里打工了。家里只剩下了我和爺爺。”
“不幸的孩子!”我心里想。
孩子接著說:“老師,爺爺對我可好了,每天都給我做飯吃,陪我說話,給我講故事。可是……”
孩子說道這里,聲音有些哽咽了,捶背的小手也放慢了速度。
“可是,他的心臟病又犯了,下不了床,我每天都要給爺爺倒水,幫爺爺吃藥,還要給爺爺做飯。”
聽到這里我震驚了!才10歲的孩子啊!那他早上遲到就是因為這?“你這幾天老是遲到就是因為要給爺爺倒水、做飯吧?”
“嗯,爺爺平時對我那么好,我不能撇下爺爺不管!”
多么懂事的孩子,我的眼眶濕潤了!
“孩子,明天老師去你家幫你給爺爺倒水、做飯!”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8
“十·一”長假后的第一天早上,我便早早來到了幼兒園,準備等著一群“小猴子”來園!當我剛踏進活動室的門,陳浚豪小朋友便風風火火地從外跳進來,一看到我驚喜地大聲說:“黃老師,你好!我可想你了!”
我心里涌過了一陣暖流:“噢!是嗎?那你哪里想老師了?”我又問了一遍:“哪里想呢?”“肚子里!”他一臉鄭重地說。站在一旁的藤騰也開始說話了:“我也想啊!”說著還親了親我的臉!!“其他的小朋友也想了嗎?”我順勢問道。旁邊經常被我“教育”的林圣淇說到:“恩,我的.腦袋想了!”說完他指了指自己的大腦袋。呵呵,看著孩子們的高興勁我發話可:“老師知道你們想我了,我也很想你們了啊!我全身都想,這里、這里還有這里!”我點了頭、指了手、摸了心臟的位置、彎了彎手臂,我全身都想啊!!可愛的騰騰抱著我的大腿說,“我也想呢!!”
看著孩子們這樣摟著我,抱著我,我的心里不禁涌起一股甜蜜。我不敢自詡是一位好老師,有時也曾對孩子們大聲訓斥,有時也會對他們亂發脾氣,特別是孩子們犯錯誤的時候。有時我還會誤解他們,不聽他們的解釋。可孩子們的心靈是最寬廣的,像海洋、像天空,全然不會計較我的所作所為。僅僅是小班的孩子,在過了“十·一”這樣的節日后,還時時刻刻在牽掛我、惦記我、思念我,并把這份濃烈的愛毫無保留地傳遞給了我。我也明白了自己在孩子們心中的份量,孩子們是愛我的,一種純潔無暇、寬容大度的愛。我也是愛孩子們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向孩子們學習,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也要寬容大度地去愛孩子們,也要大公無私的去愛孩子們,我會把我全身心地愛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我的孩子們。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9
輪胎壞了不用就是廢舊物品,在家里卻成了垃圾,放也沒有地方放,于是我把它收集起來,放在幼兒園里,沒想到卻成了孩子們喜歡的玩具,還能玩出許多許多的花樣來呢。
戶外活動時,我帶孩子們玩輪胎游戲,孩子們有的`滾,有的跳,忙得不亦樂乎。我發現張文浩把整個輪胎背在背后,那模樣活像一只小蝸牛。于是,我讓他向小朋友介紹他的新玩法,并告訴大家如何注意安全,不讓輪胎壓到自己。張文浩很樂意地一一做了介紹,那股勁,真讓人感覺不到平時他是個調皮的小朋友,我看到他剛才教得那么辛苦,就過去跟他一起研究輪胎的更多玩法,他開心地抱著我說:“郭老師,今天我喜歡你。”我問他:“為什么今天這樣喜歡我?”他一本正經地說:“我平時也喜歡你,但你今天跟我玩了這么久,還讓我做小老師,所以今天我好喜歡你。”
張文浩的話令我很慚愧,因為平時我們總是喜歡乖巧,聽話的孩子,而且游戲時不融入孩子的角色,去感受他們的內心世界,這件事提醒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善待每一個孩子。給每個孩子機會,尊重孩子的自尊,讓每個孩子都在平等愉悅的環境中生活,讓孩子變得更加活潑、快樂、健康。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0
夏天來臨,天氣越來越熱,夏天是各種細菌繁殖的季節,又是手足口病傳染最旺盛的時期,為了讓孩子們健康的成長,所以我們園把衛生放在首要位置,每天進行消毒、通風、做好各項記錄,并且隨時注意每一個孩子在園的表現。
今天晨檢時我發現穆丹丹無精打采的坐在小椅子上,我走過去問:“丹丹你怎么了。”丹丹有氣無力的說:“老師我很難受。”我用我的額頭貼在她的`額頭上試了試(我經常的這樣給孩子們試體溫)頭有點熱。我安慰她說:“不要緊的,老師拿體溫表給你試一試”丹丹真的發燒,我給她媽媽打電話和她去醫院看一看。這時帆帆說:“老師我也覺得難受,”“來我試試。”說著我又把額頭貼在了他的額頭上,帆帆不發燒,我說:“帆帆你昨天吃了什么?”帆帆想了想說:“我喝飲料了。”我說:“現在你上上廁所,一會兒就好了。”我剛坐下,這時婭婕走過來說:“老師,我也發燒。”“嗯,來試試”我用同樣的方法給婭婕試了試,“沒事。”婭婕還沒走,嘉泰又把頭伸過來讓我試,我剛試完抬頭一看,四五個小腦袋嘻嘻笑著伸了過來。“老師給我們試試。”看到孩子們那嬉鬧的場面,我才覺得我被他們“欺騙”了,我笑著說:“你們這些淘氣鬼,來試一試。”我和每個孩子碰了一下額頭,孩子們高興地回去了。
雖然孩子們在搗亂,我卻不感到生氣,看到孩子們和我碰頭后那種滿足勁,我突然覺得很幸福,有時候我們的一個小小的動作都會引起孩子們的注意,他們會想方設法得到我們的關注,可以看出孩子們對我們的情感,在那一刻無論是孩子們發不發燒,我都要去做完這個動作,這個動作讓孩子們感到我們的愛,也讓我們感到孩子是喜歡我們的,就讓我們多做這樣的動作,為每一個幼兒奉獻我們的愛,讓他們感到老師時刻關心著他們。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1
今天上午,我讓孩子們畫“我自己”,到離園時,我才發現旭旭的臉上涂滿了顏色,我急急忙忙給她擦了一下,在校門口向她媽媽解釋了一下,讓她回家后再給孩子洗一洗。
第二天早上,旭旭的奶奶來找我,說旭旭的臉上被多多抓得滿臉是疤,我走過去一看,旭旭的'臉簡直就是個大花臉。我趕緊叫過多多,讓他向旭旭道了歉。
中午睡覺的時候,我把他叫到跟前,慢慢的問起了事情的經過:原來多多見旭旭的臉上有沒洗凈的彩筆水,就用手給旭旭擦,可怎么擦也擦不掉,用力用力地就摳成了“大花臉”。
聽完多多的話,我心里感到既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孩子有愛心,能主動的去幫助小朋友;難過的是我錯怪了孩子,沒有問清原因就對孩子亂加批評,真是好心做成壞事。我親切的對多多說:“多多,你過來,伸出你的雙手。”然后,我面對全班小朋友:“多多這雙小手很愛幫助小朋友。可是他沒有掌握幫助別人的要領,所以他不小心傷到了旭旭。他做了錯事,老師要幫助他改正,他做了好事,就該得到表揚。”接著我又說:“老師相信多多小朋友一定會用這雙小手做很多好事。我們表揚他為別的小朋友做好事,也歡迎他改正缺點。”說完,孩子們的掌聲響徹了整個活動室。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2
“小朋友們,快點吃飯啊,不然飯菜都涼了。”我的話剛說完,就看到班里的“大胃王”胡東濤正低著頭,碗里的飯菜也沒怎么動。奇怪,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平常,胡東濤都要吃兩碗飯,怎么今天一點都沒有動呢?我忙跑過去,開玩笑地說:“看來濤濤要減肥了,飯都不吃了啊?”正說著,胡東濤哭了。咦?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沒有胃口,平常都是有說有笑,今天怎么哭了?
“濤濤,不吃就放那兒吧,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我問他,也不回答,這孩子到底怎么了呢?我摸摸他的頭。沒有發熱啊。他仍然低著頭,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椅子上,也不和小朋友講話。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淚流滿面低聲地說:“老師,我要減肥!”聽了他的話,我驚呆了。
到放學的時候,濤濤的媽媽來接他了。我讓濤濤和其他小朋友在教室里玩,便迫不及待地把今天濤濤的變化告訴了他媽媽。濤濤的`媽媽一聽這事,立刻皺起眉頭:“姜老師,我還正想請你幫忙呢,在家我也發現他的飯量和以前大不一樣了,我們以為他得了厭食癥,去醫院檢查,結果各項都是正常的,沒有什么不好啊。
“那他這個情況是什么時候發生的啊?”
“從他老家回來之后就成現在這樣子了,都急死我們了。問他也不說,你看這孩子,都瘦了好幾斤了!”
“在老家?那在老家有沒發生什么事呢?”
“沒發生什么事啊,就兩個姐姐他們和濤濤開了個玩笑,說他胖呢,要減肥了,當時我看這孩子還是笑嘻嘻的呢!”
“我明白濤濤變成這樣的原因了。孩子也有自尊心的,濤濤是有點壯,但也不是很胖啊,減肥就沒必要了,適當控制點食量,多鍛煉就行了。”
濤濤的媽媽也會心地笑著說:“那還要麻煩施老師你給我們家濤濤多開導開導啊……。”
“那我們要一起把原來的濤濤找出來啊!”
在我們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下,以前的濤濤又回來了,看著他那笑容依舊、大口大口吃飯的樣子真是高興啊!
平時老師和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我們一定要成為孩子的榜樣,給孩子正確的引導。要一起關注孩子的發展,關注孩子的成長!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3
萱萱是剛入幼兒園的新孩子,對幼兒園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她經常把教具都搬弄下來,然后撒的到處都是。老師每次都及時提醒萱萱把教具撿起來,可對萱萱沒起到多大的作用。常常她在前面搬弄教具,老師在后面幫她整理。
一天萱萱又像往常一樣,把教具扔到地下,沒撿起來就走了,我靈機一動,對著萱萱說:“哼,小教具生氣了,以后不跟萱萱好了。你把教具扔到了地下,也不把它送回家,小教具以后不跟你玩,不跟萱萱做好朋友了。”我見萱萱停住了腳步,瞪大眼睛仔細聽著,我接著問:“萱萱以后還想玩教具嗎?”萱萱回答說還想。最后,我告訴萱萱:“那萱萱趕快把教具收起來吧,別把教具惹生氣了。”萱萱說:“老師,我把它撿起來。”一會兒的功夫萱萱就把教具都收拾好了,而后我大加表揚萱萱表現的'很棒,能夠知錯就改,以后也要記得把玩完的教具及時送回正確的家。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4
星期一的早晨,我和往常一樣,迎接孩子入園。不一會兒,徐振恒來了,一見到我,滿臉笑容,很高興的問了一句:“老師好!”我也跟他打了招呼,然后又去招呼別的孩子了。不一會兒工夫,孩子們陸陸續續都來了,而且都到自己喜歡的區角活動去了。唯獨徐振恒站在那兒一動不動,我很奇怪:“徐振恒,你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去玩呢?”徐振恒歪著小腦袋說:“老師,讓我站在這兒看看你好嗎?”我問:“為什么呀?”“因為我想你了!”聽到這兒,我恍然大悟,心里非常感動。徐振恒去他奶奶家呆了一星期,請了一周假,可能他覺得跟老師分開的時間太長了,真的很想老師了。我不由得暗暗責怪自己,忽略了這一點,應該在徐振恒剛入園的時候,就讓他也體會到老師對他也很想念,見到他時問一句:“徐振恒,你來了?老師真想你!”也許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老師也是很重視他的。我蹲下身去:“徐振恒,謝謝你想著老師,老師也想你,小朋友們也很想你,現在,你和他們一起去玩吧!”
孩子的心靈是最純真的,也是最簡單的,他們純真的`感情里,沒有瑕疵。在他們美好的情感里,整天和他們在一起的老師也是他們最親最親的人,讓我們這些做老師的也用最真摯的感情來回報這些孩子們吧!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5
繪畫對于孩子們來說是有很多益處的,它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提高孩子們的審美能力,發展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可是我們班有一位奇怪的小女生,她叫涵涵,為什么奇怪呢,因為她害怕畫畫。
涵涵平時特別乖,還喜歡幫老師干活,有點新玩具都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小朋友也都喜歡她。可是,每次我一說畫畫,小朋友們都非常開心,只有涵涵大哭起來,第一次的時候我以為她不高興或者別的原因,沒有深究,可后來幾次還是這樣,為此我與她的家長交流了一下,家長表示在家里沒有發生這種情況,不過她應該是不喜歡畫畫,在家里沒有畫過畫。
今天我們又要畫畫了,她又哭了,不過我已經想好措施,我先穩定了她的情緒,然后我讓孩子們一起鼓勵了她,畫畫的過程中幫助并鼓勵她,最后還拿了她的作品給大家看,培養她的自信心。我感覺下一次的畫畫,夢涵應該不會害怕了。
好多孩子可能有不喜歡的事情或者害怕的事情,這時候我們就要多鼓勵,給她信心,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自信,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相關文章: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05-04
我是小老師教育隨筆09-23
教育隨筆:老師讓我幫你05-04
教育隨筆:老師我不會05-04
教育隨筆:老師又表揚我了04-11
老師我想的教育隨筆09-19
教育隨筆:老師我想......04-11
教育隨筆:我是小老師04-11
教育隨筆:老師我錯了05-04
教育隨筆:老師是我15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