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踩雨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踩雨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踩雨教學設計1
《踩雨》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踩雨這首歌天真浪漫童趣盎然,歌曲描繪了夏天孩子們在雨中嬉戲的情景,表達了他們夏季踩雨時的愉快心情。
歌曲為帶引子.尾聲的二段體結構,拍子,宮調式。引子部分一至四小節生動形象地模仿了夏季初雨的聲響,營造了一個細雨蒙蒙的意境。第一樂段五至十二小節,有四個樂句組成,節奏明快,活潑,運用重復模進的手法體現了孩子們在雨中愉快嬉戲的場景。第二樂段節奏舒緩.旋律連貫抒情,表現了孩子們在雨中盡情享受踩雨的快樂,抒發了孩子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尾聲在現引子的旋律,使全曲首尾呼應,進一步抒發了踩雨的快樂。歌曲表現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教學理念:
理念與雨中樂為總情境。以“雨”的音樂形象為線索,先通過“聽雨”的環節,讓學生感受電子琴上模仿的“雷”“電”的音樂形象,其次,通過“戲雨”的環節,使學生在音樂游戲中培養旋律流暢感,再通過“看雨”的環節讓學生感知歌曲的音樂形象,最后在“踩雨”的環節中讓學生在“玩”中熟悉音樂的節奏,旋律,以便更好的學唱歌曲。
目的:能用輕快明亮的聲音學會歌曲,培養學生旋律流暢感。
難點: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體驗歌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軟件,鋼琴,電子琴,打擊樂器教學過程:
一,練習
1,在《電閃雷鳴波爾卡》的音樂中讓學生在進入音樂情緒感受雷鳴,電閃。
2,帶著打擊樂器走進音樂新視聽-快快樂樂敲一敲,快快樂樂吹吹。
二,聽雨
1,聽一聽,辯一辯,說一說,老師在電子琴上模仿電閃雷,鳴雨滴等聲音,學生發揮想象踴躍發言。
2,聽賞《春雨沙沙》,邊聽邊想象歌中雨聲是用什么聲音來模仿的?導入新課:春雨是柔和的,夏天的雨是怎樣的?
3,學生聽寫《踩雨》想象踩雨的心情。
三,戲雨
1.聽著音樂,把在雨中的表現及心情表現出來。聽著音樂進行情景表演,學生評價。
四:看雨
1.剛才同學們的情景表現很好,老師想把雨中樂用唱的`形式表現,聽老師范唱。
2.學生用動作形容雨落下的頑皮.
3.默唱邊聽邊想,從情緒,速度,力度,音樂來表現下雨的頑皮。
五,踩雨
1.看課件,輕聲唱,
2.邊聽邊自由的踩雨。
3.齊唱。
4.即興表演,師生評價.加入打擊樂器。
5.分領唱齊唱跳打擊樂器,把踩雨的歡樂表現出來
6.老師用鋼琴演奏,學生唱。
7.旋轉大舞臺表演,師生同去踩雨樂在其中。
六,小結
同學們夏季踩雨很快樂。春夏秋冬有著各不相同的性格同學們還可以找一找贊美四季的歌曲。
教學反思:本課以“雨”的音樂形象為線索,通過“聽雨-戲雨-看雨-踩雨”四個教學環節進行設計,真正體現了在音樂中學,學中玩,玩中長智的靈活教學方法,通過聽雨的環節,讓學生感受電子琴上模仿雷電的音樂形象,戲雨的環節是學生在音樂游戲中培養了旋律的流暢感,在感受音樂中看雨,讓學生感知歌曲描繪的音樂形象,在參與的過程中即興表演完中長智。教師的教學充分體現了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題,老師和同學優美的舞姿動聽的歌聲優美的音樂。節奏鮮明的打擊樂突出了一個美字,整節音樂課的教學線條流暢,歡樂無窮,真正的讓雨點灑進了學生的心田。
雨教學設計
雨后教學設計
雨說教學設計
《雨說》教學設計
雷雨教學設計
踩雨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用甜美、輕松的情緒演唱歌曲,表現小朋友們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
景,
2、能力目標:
a、學會演唱歌曲;
b、掌握歌曲中出現的切分音和附點音符
c、能夠合理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共同演繹歌曲。
教學方法:聽唱法、跟唱法
教學重點:用甜美、輕松地情緒有感情演唱《踩雨》這首歌。
教學難點:
1、歌曲中相似的旋律演唱時的音準。
2、切分音和附點音符處的演唱
3、啟發學生合理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準備:課件、電子琴、、打擊樂器
課前談話:
1、很高興今天來到建國小學,和在座的同學們共度這愉快的四
十分鐘,新朋友見面,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動聽的歌曲,請同學們欣
賞。(課件:雨中即景)
2、伴隨著優美的旋律,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音樂課堂吧!
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剛才的歌曲好聽嗎?歌曲中唱到了什么?誰能來模仿下雨的聲音(沙沙沙),那么你走在雨里時又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呢?(叭叭叭),那么這節課我們來共同學習第七課《踩雨》,請同學們打開書,讓我們一起去聽聽雨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課件)
一、聆聽歌曲《踩雨》
1、請同學們隨著音樂旋律輕輕拍手。(第一次傾聽音樂,整體感受)歌曲聽完了,誰能說說歌曲的旋律怎樣,速度怎樣。
2、同學們聽的真仔細,讓我們再次走進雨中聆聽音樂,跟著音樂輕聲哼唱,共同感受雨點跳動的.旋律和節奏吧。
二、學唱歌曲《踩雨》
1、歌曲聽完了,誰來說說歌曲哪句在模仿下雨聲?(沙里格沙) 2、回答的非常好,看歌中的小雨點又忍不住跳起舞來(課件)
(1)現在我們給它加上節奏該怎么讀呢? x x x x x ︱x x x x 0 ︱
沙 里 格 沙 沙 沙 里 格 沙
①老師來拍打一下這種節奏(示范)誰來試試(生)
②讓我們共同來拍打一遍
③現在老師來拍打節奏,同學們試著來讀詞
(2)其實下雨時還會發出這樣的聲音: x x x x x x ︱ x x x 0 ︱
沙 里 格 沙 里 格 沙 沙 沙
①請同學們和老師共同來拍打。
②請男同學來拍打節奏,女同學來讀詞。
③我們換過來,女同學拍打節奏,男同學讀詞。
④最后讓我們完整的模仿雨中的節奏。
3、剛才我們模仿了雨點的節奏,現在讓我們用音樂旋律來表現雨聲(課
件)
3 2 3 2 5 ∣2 2 1 2 0∣3 2 3 7 6 7∣ 1 1 1 0∣
沙 里 格 沙 沙 沙 里 格 沙 沙 里 格 沙 里 格 沙 沙 沙
(1)跟著老師的琴聲輕聲的視唱歌曲第一句曲調
(2)我們試著填詞來唱一唱第一句
(3)現在我們用不同強弱的聲音演唱(小雨、中雨、大雨)
4、其實歌曲中有一句旋律跟第一句相似,誰能找到(第六句)我們來對比一下這兩句(課件)
(1)請同學們跟著老師琴聲來唱一唱,看看區別在哪?(生答)
(2)歌曲中旋律相似的地方還有一處,誰能找到(電子琴提示)
(3)(課件5和7句))讓我們看著曲譜來唱一唱吧
(4)為了更好地區分這幾句,我們來做個接龍游戲,老師先唱前一句,你們接唱旋律相似的部分(換過來)
5、唱的非常棒!不過現在我們遇到一個新的挑戰,需要大家把一組打亂的樂句重新排列組合,你們有信心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1)老師彈琴,同學們分別來唱一唱。
(2)誰來說說樂句的順序(生答)
(3)讓我們按著順序來視唱曲調
6、現在請同學跟著老師的琴聲輕聲演唱整首曲譜。(課件:曲譜)
(1)老師分句教唱,同學們輕輕地打拍子
(2)請同學們注意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分別出現在哪幾小節?老師想了一個好注意,請同學在空拍處加上“XX”拍手聲,這樣更能表現踩雨時叭叭叭的快樂聲音,(示范)
(3)跟著琴聲我們來試著拍手唱一唱。
(4)在剛才學唱時,有沒有學唱困難的樂句(重點學唱)
(5)歌曲第五樂句中出現了切分音和附點音符,誰找到了? ︱— ︱
我們來拍打一下這種節奏:板書) (6)我們來唱一唱這句旋律︱— ︱
(7)讓我們完整的演唱整首曲調,同學們輕輕地打拍子,輕聲演唱,注意
音準。
7、歌曲的旋律如此動聽,而踩雨的歌詞更是充滿童趣,讓我們
用甜美、輕松地聲音來填詞演唱。
(1)歌曲共分7樂句,我們在演唱時分別用怎樣的情緒來演唱,(課件)現在小組討論一下
(2)誰來說說(課件總結)
(3)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情緒來深情演唱。
三、演繹歌曲《踩雨》
1、歌曲唱完了,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辦法來豐富歌曲呢?(打擊樂)現在我們來進行創編活動,共同來演繹踩雨時的情景。
(1)要求是:課件
(2)現在小組練習(老師進行輔導)
2、讓我們一起演繹雨中交響曲《踩雨》全班表演
四、結束部分
歌曲把我們帶回了童年時代, 雨聲、笑聲編織成一首動聽的交響曲。只要我們留心,相信大家都能聽到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更多創作靈感與快樂。 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伴隨音樂走出課堂)
踩雨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聆聽:踩雨(童聲獨唱)、表演:踩雨
【教學分析】
一、歌曲《踩雨》“踩雨呀!踩雨呀!”聽,這是孩子們興高采烈地發出的呼喊聲。這首歌曲描繪了孩子們夏日在雨中嬉戲的情景,反映了他們熱情純真的童心世界,歌曲分為三個層次。
二、歌曲《踩雨》歌曲表演了一個少年兒童在夏日的雨天里,踩著雨花在玩耍的情景,塑造了他活潑、輕松、可愛的形象,歌詞的詞意充滿著童趣,特定的象聲詞“沙里格沙”、“叭里格叭”親切而通俗。富有想像的歌詞與歡快的旋律結合后,使歌曲更具有童稚、樂觀、浪漫的氣息。
【教學目標】
一、感受不同的構思,不同旋律,相同內容,風格情緒的變化。
二、用歡樂、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表現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并用自制的下雨音響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難點】
歌曲重相似的旋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磁帶、電子琴、學生準備自制樂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在預備鈴時多媒體播放《雨的印記》樂曲,營造課堂氣氛;
2、上課鈴響,師生問好。
二、新授:
(一)導入
1、談話。(背景音樂繼續)師:音樂好聽嗎?(生答,師繼續說)其實我們生活的環境就是一個交響樂團,每天在不同時刻,不同地點,演奏著不同情緒的旋律。我從中采集了一些聲音標本,你能聽出它們是什么聲音嗎?
2、多媒體一次播放音效雨滴p輕巧大雨f強雷雨ff猛烈a、聽辨是什么聲音b、比較強弱c、你能用自己的聲音模仿出它們的聲音嗎?
(二)聆聽《踩雨》(童聲獨唱)
1、導入師:沙沙沙、嘩嘩嘩,這些聲音能構成美妙的音樂嗎?
2、初聽提示:歌曲給你帶來了什么養的感覺?表現了怎樣的情景?
3、簡短討論。
4、復聽,聽辨相同旋律,聽后指出或模唱。
5、師小結:聽完這首歌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充滿童趣的圖畫。
(三)表演《踩雨》
1、導入師:小時候,我也很淘氣,特別是夏天下雨的時候,是我最高興的',總是踢嗒著拖鞋飛快跑下樓,全然不顧爸媽的喊聲,然后就和附近的孩子一起,在水里奔跑嬉鬧,有時干脆脫了鞋赤腳踩水,一雙雙小腳丫在水里跳來跳去,追逐打鬧,每個人心里都會有類似的童年回憶吧?!因此,以“踩雨”為創作靈感的歌曲很多,聽聽這首《踩雨》和我們剛才聽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處?(答案:詞同,曲不同)
2、初聽,感受情緒,異同之處。
3、簡短討論。
4、聽前四小節,模唱。師:讓我們聽開頭四小節的“雨聲”,你能唱一唱嗎?
5、教師知道學生前四小節連音與斷音的比較,以及力度的把握。(多媒體出示)3232522120323767111032325221203237671110a、師唱,請學生比較用哪一種方法唱這首好?(第一種,像下雨的感覺)
b、討論用怎樣力度演唱?(mf)
6、師范唱曲調,引導學生指揮4/4。師:下面我來唱一唱曲調,請你們幫我指揮或打拍子。
7、指導學生隨琴視唱曲調,不足處及時糾正。
8、隨琴唱一唱詞,不足處及時糾正。
9、討論歌曲情緒“誰在雨過后踩過雨,說說你的心情?”
10、隨音樂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并加上伴奏。(每樂句最后一拍xx)師:我想了一個好注意,可以在現場就感受一下踩雨時叭叭叭的聲音快樂,請在句末處加上“xx”,用雙腳輕輕拍打地面,并用剛才我們所說的心情唱一唱這首歌。0000000xx
(四)編創與活動
1、導入師:同學們的臉上浮現的笑容真好看,大家想像一下“踩雨”的情景,來一次藝術實踐活動,用我們身邊的自制樂器或其他表演形式(唱、跳),重現“踩雨”的情景,我們開始吧。
2、分小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3、展示、評價。
4、小結(背景音樂《whenthelovefalls》,多媒體展示從成年到幼兒時的雨中圖片)師:大家表現的真精彩,也一下子把我帶回了童年時代,在雨中踩雨,大概也是你我童年中一個愉快的游戲吧。雨聲、踩雨聲、笑聲編織成一首動聽的交響曲。只要我們留心,相信大家能聽到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更多創作靈感與快樂。
三、結束部分唱著《踩雨》走出教室,下課。
【板書】多媒體展示課件,課后教學反思;本課是一堂教研課,我選擇了人教版第九冊第七課《雨花》中兩首不同旋律,相同歌詞的同名歌曲《踩雨》為教學內容,以“雨”為主線,按“聽雨——賞雨——唱雨——踩雨——戲雨”為線索,對整堂課進行設計,力求讓學生感受自然美、音樂美、創造美。本課伴奏不是C調,而是G調。整堂課氣氛較好,學生反映良好,聽課評課較好。
四、反思:
1、演唱過程中,休止線與增值線的對比不明顯,試在休止處加xx伴奏,增值線處不要加跺腳伴奏,而是要唱飽滿。
2、分組討論常規調度要時常強化訓練,形成學習討論的默契。
【踩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踩雨》音樂課后反思12-30
桂花雨的教學設計03-08
《秋天的雨》教學設計11-17
《桂花雨》教學設計06-05
《昆明的雨》教學設計02-13
《秋天的雨》 教學設計02-05
(經典)《秋天的雨》教學設計04-10
秋天的雨教學設計06-10
桂花雨教學設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