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心得體會3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
第一章緒論
1醫學心理學的定義:是研究心理現象與健康和疾病的關系的學科,是根據我國醫學教
育發展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新交叉學科,它既關注心理社會因素在
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視解決醫學領域中的有關健康和疾病的
心理或行為問題。
2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一種系統論和整體觀的醫學模式,它要求醫學把人看成是一個多層次的,完整的連續體,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問題上,要同時考慮生物的、心理和行為的,以及社會的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
3醫學心理學對疾病和健康的思考:(1)人是個完整的系統,大腦通過神經系統將全身各部分聯系起來。(2)人同時有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心,身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3)人與環境是密切聯系的,人是自然和社會的(4)心理因素在人類調節和適應內外環境活動中具有一定的能動作用。
第二章心理學基礎
1、心理的本質有二:心理是腦的.功能,心理是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能動的反映。
2、感覺(sensation)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是最基本的認知過程。
感受性: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適宜刺激:足夠作用時間和適宜的強度
感覺的特征:感受性與感受閾限,感覺的適應、感覺的對比、感覺性的補償與發展、感覺的相互作用、聯覺
3、知覺(perception)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
知覺特性1整體性2、選擇性3、理解性4、恒常性
4、遺忘規律
⑴遺忘進程先快后慢,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首先發現
⑵遺忘往的多少與記憶材料的性質和長度有關(前、倒攝抑制)
⑶遺忘的多少與個體心理狀態有關
⑷與個體學習程度和學習方式有關
5、情緒(emotion):人受到情景刺激時,經過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判斷后,而產生的行為變化、生理變化和對事物態度的主觀體驗。
情緒基本分類:快樂,憤怒,悲哀,恐懼
情緒狀態分類:心境,激情,應激
情感的分類: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6、人格的概念:人格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傾向性的,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
人格的特征:1)獨特性與共同性2)社會性與生物性3)穩定性與可塑性4)整體性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P30: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歸屬和愛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實現的需要
7、動機沖突的四種形式P32:1)雙趨沖突2)雙避沖突3)趨避沖突4)雙重趨避式沖突(注意區分)
8、挫折的定義P32:動機受到干擾阻滯、被迫暫時放棄或完全受阻所導致的需要不能滿足的
情緒狀態,都稱為挫折。
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心得體會2
3月14日,我校對全體班主任教師進行了心理學培訓。這次培訓不同于一般的培訓,是針對我們教育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或是影射一些問題的培訓。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擁有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在當今的學校里,如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問題同樣重要。這一次的培訓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一、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系--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于壓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盡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什么都懂,什么都會,教師是很神圣的。教師的言談舉止,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松愉快。反之,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針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二、通過學習,我也認識到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我們總能在報紙或新聞中看到學生自殺的事例,為學習,為人際關系等等,且有增長的趨勢,這就說明現代學生承受心理壓力的能力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在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心理教師力求“對癥下藥”,從心靈上給予學生鼓勵和信心,了解學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學校因素,如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包括家庭、社會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環境、撫養環境,社會風氣等。可惜,我們無力擺脫社會風氣的困擾,我們也只能勸說學生家長有科學地教育子女,無法改變社會,就改變自己,我們惟一能做的是改善自身。例如,我們可以盡量創設健康的教育環境、可以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與學生家長溝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要將其全面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
總之,教師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首先,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熏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其次,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通過這次學習,只能說無論在理論知識上,還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對心理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的了解也只是皮毛而已,為了自身人格魅力的提高和孩子們真正的健康快樂,我會繼續努力地學習,并將所學運用在教育教學上,希望我能夠成為照亮孩子們內心深處的一縷暖陽。
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心得體會3
半學期的課程即將結束了,雖然剛開始覺得每周五大清早的跑到醫院來上課其實是浪費我的寶貴時間,還不如在寢室睡懶覺實在,但是通過這半年來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課堂上與老師的互動和課后關注他的微博,我才真正認識到醫學院開設這門課程的用意以及學好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從而讓我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尋找到了樂趣。
循證醫學的定義是指運用最新的臨床研究證據,結合醫生的臨床經驗,在充分尊重病人價值觀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醫療決策以及醫療決策實施過程的監督和管理。最新的臨床研究證據主要來源于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和系統性分析,臨床經驗是指臨床工作者從醫多年累計的工作經歷,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病人的價值觀與很多因素密切相關,因人而異,相差甚遠。我從該定義中得出的結論是:通俗而言,循證醫學的本質就是為了尋找治療方案的依據,而依據的尋找除了需要緊跟最新的臨床指南,還要結合醫生自身的經驗和病人的個人意愿,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追蹤病人對治療措施的執行情況以及執行的效果。
其目的在于不斷促進臨床醫療決策的科學化與臨床醫學的發展,逐漸提高臨床醫療的服務質量和醫務工作者的臨床診療技能以及醫護人員的整體科學素質,從而推動整個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由此看來,循證醫學這門課程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是融合了臨床醫學、流行病學、預防醫學、醫學統計學、醫學心理學等多門學科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
剛開始選擇這門課程,或許每個人都抱著不同的想法,估計有人是想學好Meta分析以便多寫幾篇綜述,有人是為了多拿幾個學分,其實不管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真正有所收獲才是最重要的。課堂上的學習從循證醫學的定義、發展歷史等理論知識到Meta分析的基本知識、典型病例分析討論等,涉及的課程包括預防醫學、內科學、外科學、醫學心理學等一些重要學科,涵蓋的知識面廣,內容豐富,收獲也頗多。
對于我們自身而言,學好循證醫學不僅僅局限于學習這門課程,而是要從當好家庭醫生入手,將自己生病的家人當作自己的患者,給他們提供合適的醫療決策,從身邊入手,從小事做起。真正做好這一點其實還是挺不容易的。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國內外各種疾病最新的臨床指南,然后還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其次,我們還要慎重考慮病人自身的身體和經濟狀況,考慮他們的醫從性,綜合以上所有因素,選擇適合病人的醫療方案。如果能真正做好一名家庭醫生,我們也應該將自己的病人當作家人,切實為病人考慮,從而到達最佳的診療效果,收獲雙贏。
在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那就是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現階段的醫療矛盾?四川省人民醫院周曉輝醫生的死亡帶給了我極大的觸動,死是需要勇氣的,到底有多大的壓力和怎樣的無奈才導致一樣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選擇了自縊身亡?從這一事件中,我感受到的滿是悲哀和傷痛,我傷痛又有這樣一位優秀的隊友從我們醫療團隊因非正常死亡而離世,我悲哀的'是醫護人員的死亡已經無法喚醒人們對醫療環境麻木的心靈。
因醫患矛盾導致的醫務人員的受傷、死亡比比皆是,醫務工作者們的人身安全由誰來保障?這些意外事故的發生與個別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有著極大的關聯,但和許多病人對醫務工作者的不理解和無理取鬧也是密不可分的,最重要的是這種局面與我國的基本國情以及整個大的醫療環境密切相關,要想真正改善這種局面,任重而道遠。由此,我不禁感嘆,作為一名即將步入醫療行業的醫學生,我該如何抉擇,是選擇隨波逐流
?還是考慮另覓良處?想想曾經選擇這個行業時的雄心壯志,再看看如今的膽戰心驚,我所有的遠大抱負已經被現實消耗殆盡。我一直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猶豫不決。通過這段時間的思考和這門課程的學習,我認識到了社會現實的一面,這是我們無法改變也無法掌控的,生活還得繼續,人生還得向前走,我們只是蕓蕓眾生中平凡的一員,我們的吶喊無法喚醒整個世界的麻木,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每一件小事,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做到問心無愧,做到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何必在意別人怎么看,這樣,就足夠了。
這門課程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是它對我的深遠影響將會在我醫學生涯中時刻鞭笞著我…
【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醫學心理學心得體會03-19
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心得體會03-15
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心得體會07-19
[必備]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0-02
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心得體會[精品]09-13
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心得體會范文09-16
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心得03-18
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心得體會(7篇)03-18
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心得體會5篇07-30
[必備]學習醫學心理學的心得體會【熱】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