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騰訊:怎樣和外企搶人才
讓鄭全戰最頭疼的是,在招攬人才時,騰訊的知名度、號召力和技術實力還是不匹配。
“十一”長假剛結束,鄭全戰就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繁忙,也是讓他最興奮的一項工作。在騰訊的大學校園招聘季里,他在10天內要跑近10個城市,到十多所學校進行宣講。
“沒有用過QQ的請舉手。”據說這是鄭全戰面對濟濟一堂的大學生時慣用的開場白。結果可想而知,臺下無一人舉手卻笑聲一片。在大學生眼中,鄭是一個國內計算機專業的領路人,多年前,微軟在中國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書(1992年)就是鄭全戰的譯作。
和在校園里受到年輕人的追捧截然不同的是,作為國內第一家互聯網公司成立的研究院的掌門人,鄭全戰極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在百度上輸入他的名字,得到的相關網頁是7260篇。關于鄭全戰的網頁,絕大多數是像內容一樣,被反復轉載的關于騰訊研究院的報道。
盡管有著如此成功的職業經歷,但是他本人的言語卻是極為樸素。在和本刊記者一個多小時的交談中,他提到較多的是“踏踏實實地做些事情”、“幫助更多的年輕人成長”。現在讓他最頭疼的是,在招攬人才時,“騰訊的知名度、號召力和它的技術實力還是不匹配”。因此,他不遺余力地做一名布道者、園丁。
“教給年輕人怎么做人,而不是做一個簡單的技術人員”這是他希望在騰訊實現的愿望。
記者:你曾在微軟工作近十年,后來選擇騰訊,這是出于什么考慮?
鄭全戰:國內企業呈現出越來越強有力的發展勢態,尤其是騰訊,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在互聯網各個領域都有著領先的產品和研發。我也希望可以做更多事情,充分發揮騰訊的平臺優勢,帶領團隊給用戶帶來更好用的產品。
記者:騰訊現在人也很多,怎么避免出現內耗?
鄭全戰:騰訊6000多人分成幾個大的事業部,相對扁平、高效。同時騰訊的管理者都非常愿意與下屬溝通,幫助他們成長。
記者:騰訊研究院現在面臨什么難題?
鄭全戰:還是在人才的培養上。雖然我們招了很多畢業生,但有經驗的人比較缺乏,缺乏中間骨干。很多時候我會親自去帶。中間層缺乏原因很多,一些優秀的人都去了國外或者外企,不過從去年開始這種狀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國現在正處于互聯網發展的有利時機,在國內企業工作成長的前景非常好。
記者:騰訊每年對研發的投資大約占收入的多大比例?
鄭全戰:具體百分比沒有算過,但給研究院的預算是比較寬松的,人力預算也沒有特別的限制。現在的問題是招不滿我們需要的人才。我們的桌面產品沒有商業化訴求,我們努力在做的是為網民提供最好的軟件。
記者:做這些產品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是賺錢。
鄭全戰:第一點,研究院有一部分項目是跟事業部合作的,例如無線產品、瀏覽器,由我們提供關鍵技術。
第二點,我們希望更好地滿足網友日常網絡生活的需求,騰訊研究院也在不斷推出新的桌面產品,例如我們的QQ拼音輸入法、QQ影音、QQ下載等。這些產品從形態上來說并不是全新的,但卻具有技術創新和人文創新的雙重含義。所謂技術創新,是指我們在相同或相似的產品形態上,把用戶操作體驗做到最優、最方便、最高效;而人文創新指的是我們徹底摒棄了在應用軟件上強行搭載廣告、甚至植入插件這類被視為行業慣例的做法。這些產品推出市場到現在,贏得了非常好的用戶評價,以QQ拼音為例,短短一年以來,已經積累了超過6000萬用戶,成為最受歡迎的輸入法產品之一。
記者:你在管理方面采取的是怎樣的風格?
鄭全戰:在管理上我借鑒了跨國公司的一些經驗,也考慮到中國的一些實際情況。很多的學生在學校里是單打獨斗的,進入企業后,我們希望能幫助他建立良好的職業習慣,培養良好的團隊精神。哪怕他在騰訊只干一兩年,我們也要對他的成長負責。
產品是一時的,而培養出的人才,他的精神是可以傳承的。
來源:數字商業時代
【騰訊:怎樣和外企搶人才】相關文章:
怎樣投訴騰訊07-13
拳頭公司和騰訊是怎樣的一個關系?07-13
怎樣評論騰訊公司自主的設計風格和質量?07-10
騰訊員工的薪水怎樣?07-13
騰訊:人才快速擴張的招聘策略07-13
怎樣阻止騰訊游戲安裝?07-13
騰訊地圖怎樣看街景?07-10
怎樣看待騰訊入股搜狗?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