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生和患者之間應該怎樣溝通
就醫的時候最重要的莫過于和醫生的溝通,這是治療的第一步,只有醫生正確的掌握了你的病情才能對癥下藥,但是往往溝通的時候不是特別順利,導致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產生抵觸心理,延誤病情好轉,可見溝通是如此重要,那么醫患之間應該如何溝通呢?
醫生的溝通技巧
1學會傾聽:在病人描述病情的時候要學會傾聽,千萬不要打斷病人講話,這是對人的不尊重,不禮貌,會讓病人對你的印象變差,進而對你的醫術產生質疑,影響以后的治療。
2一心一意:每次只看一個病人,不要同時看好幾個病人,因為這樣會使的病人認為自己不被重視,從而引起抵觸心理,和病人交談的時候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
3耐心交流:患者在患病的時候情緒難免不穩定,可能會出現情緒激動的情況,此時,作為醫生一定要有耐心,不厭其煩的跟病人交流,不能顯出一副很不耐煩的樣子,更甚者與病人起了爭執。
4說話威嚴:通過病人的描述,你對病人的病情有了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據你的文章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確診,此時你說話的時候需要有威嚴,讓患者覺得很有權威性,才會對你產生佩服心理,堅定了治好的信心。
5解釋處方:確診后就可以開處方了,寫完處方后一定要對病人進行解釋,交代服用方法以及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切不可讓病人茫然若失,不知所措。
患者溝通技巧
1清楚描述病情:這是治療的第一步,很多患者在描述病情的時候含糊其辭,不能詳細和正確的描述自己的病情,使得醫生不能正確的對你的病情進行判斷,更有甚者導致醫生的誤診,可見,清楚的描述病情是很重要的事情。
2態度要端正:人在生病的時候難免會心情不好,時常發脾氣,當你就醫的時候一定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你找醫生看病,是你有“求”于人,所以態度一定要端正。
3不要插話:當醫生對你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時候,不要打斷醫生的講話,這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即便是你真的有問題想要提問,也要等醫生說完之后,這是人與人交往最基本的禮儀。
注意事項
學會傾聽不限于醫患之間的交流,人與人之間也理應如此。
醫生在為患者診斷病情的時候一定要有威嚴,讓病人覺得你很有權威,提高患者的信心,這樣有助于患者接下來的治療效果。
在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打斷,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禮貌,也是人與人交往最基本的禮儀。
【醫生和患者之間應該怎樣溝通】相關文章:
該怎樣和家長溝通?07-11
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技巧07-01
教師和家長怎樣溝通07-19
同事之間的溝通技巧01-26
面試應該怎樣裝扮07-11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技巧04-27
怎樣提升溝通技巧03-31
怎樣提高溝通能力03-22
職場新人應該怎樣維權08-31
檔案應該怎樣處理呢?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