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小實驗作文(集錦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小實驗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小實驗作文1
午后,陽光暖洋洋地灑進落地窗,懶洋洋地讓人昏昏欲睡。
捧著一本《走進科學》愜意地享受這美好的“賞賜”。“自制碳酸飲料?”我的瞳孔被放大,以前只是在商店里買過,親手制作?這也太不可思意了吧。研究表明,許多重要的發現和研究成果都是通過實驗得到的,看我“露一手”,給你們看看。
我從冰箱里拿出涼白開250G,檸檬汁1.5g,白糖8g,小蘇打1.5g和一個500ml的飲料瓶以及適量果汁。準備好材料就開始我“偉大”的探究旅程。
我小心翼翼地將8白糖放入事先準備好的飲料瓶里,接著又向里面注入適量的果汁。下面就是放小蘇打了,最后我把250g的涼白開一骨腦地倒入,隨及旋緊瓶蓋滿意地看了看,才放人冰箱.
在焦急等·帶了·半小時后,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冰箱,黃橙~的檸檬味碳酸飲料就從我手里“誕生”啦,鑒賞完“色”后,接下來便是嘗“味”啦,我擰開瓶蓋,聽到一陣熟悉的“呲——”聲,瓶內產生了一串一串的氣泡,他們好像頑皮的孩子,剛剛匯聚到一起,不一會兒又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然后我美美的喝下一口,清涼甘甜,喝商店里的比起來,既便宜又衛生這樣成功的實驗效果讓我嘴里就像打翻了蜜罐一樣甜。
我擰上瓶蓋,一蹦一蹦地準備和弟弟一起分享我的勞動成果,瓶內的飲料因為受了力,也上下跳了起來,剛剛消失的氣泡又跟我玩起了“捉迷藏”,當我停下來的時侯,過不了多久,它們又會消失,那么這個氣泡里到底是什么氣體呢?我一臉的不解。“書本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募地,我的耳畔響起老師的教誨,我飛奔過去,捧起書本——《走進科學》研究起來,在書上我找到了答案 ,原來碳酸氫鈉與檸檬酸反應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原來這就是碳酸飲料的由來呀。而那些頑皮的小氣泡其實就是二氧化碳,我恍然大悟。
為了更進一步得到更準確的實驗結果,我想到了用化學的方法查出瓶里的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我跑到學校里請求化學老師解老師與我一起證明猜想。我們先用排水法搜集了一些瓶內氣體,接著滴入幾滴澄清石灰水,并輕輕震蕩,我清晰地看到,石灰水變渾濁了。根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便渾濁的理論,進一步確定了我的猜想,這下心里的疑團全解開了,我恍然大悟。
小小的一瓶飲料中就包含了那么多的學問,看來我們身邊處處是科學呀!而實驗是痛向真理的唯一道路。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了解科學,掌握科學,齊心打開通往真理的大門嘔!
科學小實驗作文2
最近的科學網課中,老師給我們上的內容是時間的測量一單元。為了更好地使我領悟到其中的知識,媽媽給我買了一套愛牛科學實驗用具。
今天,科學老師給我們上新的內容:擺的研究。所謂的擺就是一個被繩子栓住的螺帽。這節課,我們來研究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主要做三個對比實驗。于是,我和媽媽利用材料進行小實驗的探索。
實驗一
擺錘的`重量與擺動快慢有關嗎?實驗前我們先猜測了實驗結果,我覺得擺錘的重量與擺的快慢無關。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實驗開始,我和媽媽把事先準備好的擺綁在一根塑料棒上,然后,兩人分工合作,媽媽負責數數,我負責計時。媽媽一只手把塑料棒摁在桌子邊緣,一只手捏住擺錘,在搜索的一瞬間喊下開始。我手中拿著秒表,在開始的一瞬間計時。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每達到一個15秒,我就喊一聲到,這樣一共有45秒。我將媽媽數的數記錄在紙上,記錄完這一組數據后,我們往繩子上面再加上一個螺帽,過程基本上與之前一樣,又進行了一次測量。為了記錄的準確,我們每次實驗都記錄了三次。哈哈,在六次測試中,擺的擺動次數都是17次。通過數據,我們發現擺錘的重量與擺的擺動快慢無關,被我猜對了答案。
實驗二
這次的實驗是探索擺繩的長度與擺的擺動快慢有無關系。我們將擺的距離定在了10厘米、20厘米、30厘米處。實驗開始,媽媽在心里默數擺動的次數,我在旁邊掐秒表。經過兩人的配合,很快第一次實驗就做好了,記錄完數據后,馬上又進行了第二次的實驗。這一次我們把擺繩的長度加長到原來的兩倍,這次擺的擺動速度好像比之前慢了一些。第三次實驗開始,這次我們把擺繩加到原來的三倍——30厘米處,這一次比之前更慢了。通過實驗,第一次的數據為30次,第二次的數據為22次,第三次的數據為18次。這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其他條件相同時,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
哈哈,這套實驗用具這有趣,有了這些實驗小材料,在科學課上的一些知識就可以通過實驗來理解,簡單,印象又深刻,幫了我很大的忙。我愛科學小實驗。
科學小實驗作文3
科學是神奇的,它能讓火箭升空,它能讓飛機飛行,它能讓艦艇航行,它能讓……在生活中,科學無處不在,今天,就讓大家來看一個神奇的科學小實驗——制作一瓶飲料。
這個小實驗所需要的材料有:350ml的礦泉水、調味劑1(檸檬酸)、調味劑2(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賽蜜)、香味劑(1.水蜜桃2.橙子)、食用色素(1.檸檬黃2.橙紅)
步驟一
首先,將含有檸檬酸的調味劑倒入350ml的礦泉水中,蓋上杯蓋,將檸檬酸搖勻,放置30秒后,水還是那么的透明,好像什么都沒有,但是打開杯蓋,你去嘗一小口,會發現這時礦泉水變得特別酸,讓人難以忍受。
步驟二
接下來,將含有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賽蜜的調味劑倒入350ml的礦泉水中,搖勻后放置30秒后打開,這時,水還是看不出有什么異樣。現在,你再去嘗一小口,你會發現這時的礦泉水會特別的甜,比糖還要甜百倍,甚至上千倍。
步驟三
這下,一瓶飲料就大致做好啦!然后,讓我們再給飲料加上香味劑吧。將水蜜桃香味劑向礦泉水內滴上兩滴,搖勻后打開,這時的水還是那么清,根本沒有變化。但是你把鼻子湊過去聞你會發現一股水蜜桃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沉醉其中。
步驟四
最后,改為整瓶飲料上它的顏色啦。將食用色素(檸檬黃)向礦泉水瓶中滴幾滴,食用色素向周圍擴散開來,你會發現剛剛還清澈透明的水頓時被食用色素的顏色侵占了。這時,整瓶飲料的制作就完成了。
現在,讓我來介紹一下這些材料的作用吧,檸檬酸:會頓時使物體變酸。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賽蜜:會使物體變得十分甜,三者混合在一起比白砂糖要甜一千倍。香味劑(水蜜桃、橙子):會使物體發散出相應的味道。食用色素(檸檬黃、橙紅):會使物體變成相應的顏色。
我相信,聰明的'你,已經知道了這個飲料的制作原理了吧。雖然你看起來這個飲料非常美味,但是它所使用的添加劑不僅沒有營養,而且對身體沒有好處,我建議大家不要多喝飲料,水才是最好的、最天然的飲料。
怎么樣?這個神奇的科學小實驗不錯吧!其實,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多科學等著我們去發現呢。
科學小實驗作文4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今天,語文老師給我們做了兩個很有意思的實驗。回到家,我揣著一顆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問爸爸,有在家能做的科學實驗嗎?爸爸微笑著說:“在家能做好多的實驗。”我一邊拉著爸爸的胳膊一邊興奮地喊道:“你趕緊陪我做一個。”爸爸不慌不忙地從沙發上站了起來說:“你就在這等著我,一會兒我喊你的時候,你再過去。”看著爸爸一臉神秘的樣子。我使勁地點了點頭。
“行了,卉卉,你過來吧”終于聽到爸爸叫我的聲音,我箭一般地跑了過去。雖然只是等了短短的兩、三分鐘,但是對于我來說卻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跑的桌邊定睛一看,只見半碗水里面一支小針浮在上面。我猶如被澆了一盆冷水不屑地說:“這有什么呀?誰都知道那么粗的樹枝都能浮在水上,何況這么細的繡花針呢!”“哦?是嗎?那你來試試看。”爸爸一邊遞給我那根針一邊笑著說。“試試就試試,這么容易的事,……啊?”話音未落,手里的針已經沉到了碗底。“這是怎么回事?”我心里犯著嘀咕。我輕輕搖了搖碗,可針像是故意和我作對一樣,依舊靜靜地躺在水底。就在我快要生氣的時候,我看到了碗旁邊的筷子,我又不由得意地笑了,心里想“爸爸一定是用筷子夾住再放的。”可是沒等我高興太久,現實又深深打擊了我。經過我多次嘗試可依然不行。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時候,爸爸笑著說:“你實驗了這么多次,接下來按我說的,你再試試。你的針也會游泳!”仔細聽完爸爸說的方法,我小心翼翼地撕下一小片紙,并把它放到水面上,紙片一沾上水迅速就濕透了,不過它還是浮在水面上。接下來我拿著針輕輕地放到紙上,我屏住呼吸一手一支筷子慢慢地往下按紙片,奇跡出現了,原來怎么也不聽話的針,這會像個乖寶寶在搖籃里一樣,飄呀飄。它終于學會游泳了!我也深深呼了口氣,心里樂開了花。
這個小實驗可真有趣,讓我感受到了科學的趣味,也感受到了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我們需要不停地去探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科學小實驗作文5
這周三我們上了一節科學課,在這節課上,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試驗——加熱白糖。
一上課,老師簡單囑咐了幾句,便開始下發器材。我很興奮,畢竟對于我這種科學愛好者來說,科學實驗是很有誘惑力的。很快,我們組便拿到了實驗器材:一盞酒精燈,一盒火柴,一個小鐵勺和一小堆白糖。我心里很高興,但又很緊張,因為根據我的經驗來說:“同學們,規則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試驗不規范,受傷怎么辦?保證安全,人人有責!收拾一下桌面,試驗馬上開始!”說干就干,我手腳麻利,很快就擺好了器材,同學們也收好了桌面,實驗正式開始。
“嗤!”我擦亮了一根火柴,引燃了酒精燈。等酒精燈開始噴射出穩定的藍色火苗后,我對姜家季說:“勺子準備好了嗎?”“好了!”他那邊干脆利落地答道。“勺子離酒精燈3厘米,預熱!”我說。于是,他把勺子擺正了位置,又往里面放了一些糖,我們開始靜靜地觀察。
說實在話,我在做這種加熱試驗時心里一直都是忐忑不安的,因為有無數血淋淋的經歷告訴我,如果弄不好,在糖沒有融化前就被引燃的'話,那么爆炸的火苗將燒傷同學們的手、臉!伴隨著火苗的長長落落,我的心也跟著起起伏伏。這時,時間仿佛停止了一般,守著一堆可能爆炸的東西,誰不脊背發麻呢?在四雙眼睛的注視下,終于,白糖開始融化了,警報解除了!我長舒了一口氣,對組員說:“一會兒白糖可能會燃燒,請做好準備!”同學們都點了點頭。
果不其然,過了十幾秒,白糖開始變黑、冒泡、冒煙,并發出陣陣“嗤嗤”的響聲。忽然,從糖汁側面噴出了一條手指長的火苗,緊接著另一側也開始噴出火苗,然后整塊糖都燃燒了起來,仿佛一座座小火山正在噴出巖漿,又好像一頭發怒的野獸在嘶吼。我看得入了迷:多么迷人的場面啊!這么多的白糖同時燃燒,簡直比煙花還好看哩!慢慢地,火熄滅了,只留下了一堆黑色的物體,散發著燒焦了的味道。
就這樣,一次奇妙的試驗結束了。它帶給我的快樂和視覺享受是多么地難得,所以,我們應該去學習科學,讓它帶來更多的快樂!
科學小實驗作文6
你聽說過有人能使一個物體失去重力嗎?你可能會回答:“不可能吧!”也可能會回答:“嗯---,不會是超自然現象(指目前科學還無法解釋的奇怪現象)吧!”其實,還真有一個辦法,能使物體失重。當然,這個辦法不是去外太空,如果你想知道,那就請你花點兒時間看看我的。
今天在課堂上,班長繆於桐為我們做了一個實驗。只見他拿著一個廣口杯、一個一次性紙杯和一個乒乓球,大步流星地走上講臺,說:“今天我要給大家做一個‘乾坤大挪移’的實驗。首先,把乒乓球放在桌子上,然后把廣口杯扣在乒乓球上”,他邊說邊做,“那怎么才能把乒乓球移到紙杯子里呢?”話音剛落,同學們就“嘰里呱啦”地討論起來。有人說:“班長不會要變魔術吧!”有的人說:“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么魔術!”還有人說:“我從來沒聽說過這么神奇的'事情,我還是看看班長是怎么做這個‘乾坤大挪移’的實驗吧!”
班長環顧一周,見大家沒有回答出他的問題,便對我們說:“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就看我來做一遍吧。”只見他拿著廣口杯連著乒乓球一起在桌子上飛快地旋轉。大約旋轉五秒鐘后,那個乒乓球慢慢地“失重”了。同學們立即被這神奇的畫面驚呆了,不禁驚叫道:“哇!球‘飛’起來啦!”班長慢慢地把杯子拿起來,那球也跟著杯子“飛”了起來。他把廣口杯對準紙杯,這時,球慢慢地減速,落在了紙杯里。
接著,班長揭示了這個實驗的科學原理:當乒乓球快速旋轉時,產生了一種暫時擺脫地心引力的力,這種力叫離心力,也是一種慣性力。
看到這個“乾坤大挪移”的實驗這么神奇有趣,同學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都想上去親自體驗一下。可看似簡單的實驗,真的做起來卻并不是那么輕而易舉的。錢鑫宇太急于求成,他把乒乓球放在廣口杯里旋轉了兩秒鐘,就把杯子拿起來,球還沒有“飛”起來呢!繆於桐提醒他好幾次要多旋轉一會兒,可是他都不聽,只好以失敗告終。而王椏楠在旋轉廣口杯時,旋轉的范圍太大,速度太慢,球也沒有“飛”起來。我心想:原來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在于需要控制好旋轉半徑并得到較高的旋轉速度,真是受益匪淺啊!
現在你應該知道了吧,這個實驗中發生物體失重的徦象,就是因為物體高速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在作怪。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切自然現象都有其內在的客觀規律。這次“乾坤大挪移”實驗,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科學小實驗作文7
世界上所有的真理,都是通過實驗得來的。物質的變化可謂家喻戶曉,我就對這家喻戶曉的變化做了一項實驗。
實驗的材料是白砂糖、湯匙和蠟燭。白砂糖和湯匙還好說,可蠟燭……我翻箱倒柜,終于在車庫角落里找到了一支。準備就緒,實驗開始!
我把蠟燭插在泡沫塑料里,用不銹鋼湯匙裝了一大勺白砂糖。我有參考了一下教科書,白砂糖太多了!于是,我把多余的糖倒了回去。
“咔噠——”我按下了打火機,點燃了蠟燭。火光搖曳,可以清楚地看出外焰與內焰。松開打火機,我根據老師說的一樣,捏住了湯匙的尾尖,很難拿,湯匙隨火搖晃著。好不容易掌握了平衡,我把湯匙盛著白砂糖的部分小心翼翼的挪到了火的外焰。火舌貪婪地舔著湯匙,似乎渴望要把它焚燒至盡。我保持一只手不動,用另一只空閑的手摸索出了紙和筆,準備記錄待會兒發生的事情。
過了兩分鐘左右吧,白砂糖漸漸的融化了,變成了一汪糖水。與此同時蠟燭的`一部分被火焰熔成了蠟油,順著蠟燭的邊緣流了下來,凝固在了半路,有的滴在了泡沫塑料上,也凍結在了那里。蠟燭四周一片紅,
又過了一會兒,我的手臂累得發酸,只好換了一只手。黃色的糖水不斷的冒氣泡,逐漸越變越深、越變越稠,變成了褐色的糊,連白砂糖的甜香氣也淡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類似于菜燒糊了的焦味。滴下的蠟油也越來越多,蠟燭變得坑坑洼洼。
“糖糊”不斷的冒著氣泡。當我的手泛起酸意的時候,飄向別處的眼睛又看了回來,心中暗暗吃了一驚:本來潔白如玉的白砂糖,易經變成了黑色!空氣中充滿了刺鼻的焦味。我用筆戳了戳它,是固體!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趕緊取回湯匙。我想,再烤一會兒,白砂糖會跟著湯匙一起遭殃。我的紙上寫的一些字,跟老師之前講的一模一樣。
通過這個實驗,我充分明白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含義,我更加熱愛科學,對科學的興趣更上一層樓,也更愛實驗了。
我認為,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誕生于一百次試驗之后,誕生于對科學的熱愛之后,誕生于……
科學小實驗作文8
這個周末,賀老師留給我們的作文題目是《記一次科學小實驗》。于是,今天中午,我就和我的好閨蜜兼死黨——陳奕萌,一起動手做了一個小實驗——筷子提米。
首先,媽媽搬出了米桶,給我們倆每人一個透明的玻璃杯和一根筷子,對我們說:“這個實驗呢,就是用一根筷子把一杯米提起來,接下來看你們能不能做成功。”說罷,把我們面前的杯子裝滿了大米。
我和陳奕萌興奮地拿起筷子,快速插進米杯中間,迅速提起,可提起來的卻是筷子,裝滿大米的杯子一點兒也沒動。我和陳奕萌大眼瞪小眼,被搞得一頭霧水,互相看著對方,都看出了對方眼里的意思:這根本提不起來嘛,難道我們被騙了?這時,媽媽大笑著說:“哈哈,你們不著急嘛,杯子里再加點水試試。”我們一聽,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端出水壺,把水倒進米杯里。我們又拿起筷子插進去提起來,還是沒有提起米杯。我和陳奕萌都有點兒泄氣了。
媽媽耐心地說:“你們的方法不對,筷子插進去以后,要用手把米壓緊。”我使勁地壓了又壓之后,小心翼翼地提起筷子,神奇的一幕出現了,筷子真的提起了滿滿一杯米!
“哇!陳奕萌快看,我提起來了,我成功啦!”我開心的聲音都有點兒顫抖了。這時,陳奕萌也把米壓結實了,她一只手輕輕地握住筷子,另一只手托著杯底,慢慢地提起筷子:“看,快看我,我也成功啦,周新愉!”她高興得手舞足蹈。
媽媽看著我倆高興的'樣子,笑著說道:“實驗是成功了,你們現在來說說原理吧。”我和陳奕萌爭先恐后地說了很多,可是沒一個說到重點。媽媽看著手機上的資料對我們說:“這個實驗是利用了摩擦力的原理。物體之間有摩擦力,當物體受力要運動時,摩擦力就會以相反方向阻礙物體的運動。這個實驗由于杯子內的米粒和筷子之間的擠壓,使杯子、筷子和米粒之間的摩擦力增大,將筷子提起時,這三者由于摩擦力阻礙了筷子向上運動,結果反而將米粒和杯子一起提了起來。懂了嗎?”我和陳奕萌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生活真是處處有學問呀!只有親自研究,才會發現:就連我們每天都用的筷子、吃的大米都有這樣神奇的奧秘之處。
科學小實驗作文9
在我們的生活中,科學無處不在,如果沒有了科學,我們的生活就會一團糟。而生活中,也會出現許多有趣的科學現象,究竟這些科學現象是怎樣產生的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見了一個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名字叫做《讓硬幣浮起來》硬幣怎么會浮起來呢?出于好奇,于是我想自己動手試試看,然后我在家里翻箱倒柜地尋找材料,玻璃杯在哪里呢?平時不需要的時候,到處都是,可現在卻找也找不到了!我左翻翻,右看看,啊!原來藏在櫥柜里呀!把玻璃杯裝上水,讓我想想,嗯,還有什么呢?噢!對了!還有最重要的硬幣沒有準備呢!于是,我又在家里到處翻來覆去的找硬幣。過了一會兒,我滿臉灰塵的走了出來,拿著十個亮亮的硬幣。唔,全部都準備好了!現在,我就要“大展身手”,來做這個小實驗啦!
我先把倒滿水的杯子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拿起一個硬幣,在水面上輕輕的一放,咦!怎么沉下去了?我又換了一種方式,用夾子把硬幣夾起來,讓夾子浸入水里,最后把夾子放開,結果還是沉下去了!再放!啊哈!這次浮起來了,然后我又做了一次,還是浮了起來。但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原來,液體的表面好像一張繃緊的`橡皮膜。各部分之間存在著相互牽引的拉力,這種力叫做表面張力。如果我們輕輕地把一枚硬幣平放在水面上,由于硬幣較輕,水的表面張力能承受住它對水面的壓力,所以能浮在水面而不下沉。經過了幾次試驗和資料的驗證,我信心滿滿,等待著媽媽回來,我要讓她目瞪口呆。
這時媽媽回來了,我對滿臉疲憊的媽媽說:“媽,來看我給里表演個魔術。”生拉硬拽的把她按到“觀眾席”上。一切準備就緒,啊!好緊張啊!看著媽媽滿臉疑惑,我真害怕演砸咯!好在科學小實驗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我沒有必要太緊張。報出小實驗的名字,我趕緊把第一枚硬幣輕輕地放在了水面上,糟了,第一個硬幣沉入了水底,我的心就撲通撲通地跳,看著坐在一旁滿臉幸災樂禍的媽媽,我的心里就沒了一個底。第二個硬幣又放了下去,咦,怎么還是不行?我又放了第三枚,耶!成功了!但是我要看看為什么前面兩枚不行呢?啊!原來前面兩個硬幣都是一角的,后面一個是一分的!找到了原因,我還是很得意,畢竟通過這次科學實驗,我又掌握了一些小知識。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出現許多的科學現象,就像今天這樣,每一個科學小實驗都會有一定的科學道理。讓我們一起去探尋這些奧秘,一起去發現、去探尋這奇妙的科學吧!
科學小實驗作文10
雨后,那道掛在天邊的彩虹你一定不會陌生吧,可今天,老師卻告訴我們要在瓶中用顏料動手親自做一道彩虹。我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問號:顏料滴進水里,不是會溶解嗎?怎么可能會形成一道彩虹?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帶著這個疑問,我領下了道具:一個透明的塑料瓶,紅、黃、藍三種不同顏色的顏料水,三個杯子,三根滴管和一些鹽,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啟了有趣的實驗之旅。
我先將三個杯子都接了一些純凈水,在每個杯子里各自滴上一種顏料,顏料在水中像花一樣綻開,慢慢往周圍蔓延,很快三杯水分別變成了紅、黃、藍三種顏色。接著,神秘的鹽要上場了,我在紅色水杯里加了12勺鹽,在黃色水杯里加了4勺鹽,而藍色水杯則一勺鹽也不加。攪拌均勻之后,我便用滴管在紅色水杯里,用力一壓,吸了滿滿一滴管的水,再將滴管伸進透明塑料瓶底部,把水擠出來,紅色液體瞬間填滿了塑料瓶的底端。然后,我又換了一根滴管,吸了一管黃色的水,小心翼翼地將滴管再次伸進塑料瓶,在剛才滴的紅色液體上面停了下來,輕輕地將水擠壓出來,我凝視著塑料瓶,有些緊張了:會不會和剛才的紅色混在一起?一滴、兩滴、三滴……一連串的水滴了下來,沒想到每一滴黃色顏料滴落后并沒有沉下去,而是薄薄地鋪開了,后來浮在上面的黃色越來越厚,我的瓶中已有兩道顏色啦!我信心大增,繼續將
藍色液體慢慢地用滴管擠下去,也成功地浮在了最上面。瓶中,紅、黃、藍三種顏色一層層地自然鋪開,形成了一道漂亮的彩虹!
我的瓶中彩虹已經做出來了,可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經過了解,我終于發現了秘密,解開了這個科學小謎團:原來就是神秘的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實驗時,我往不同的杯子里加了不同數量的鹽,加入的鹽越多,液體密度就越大,密度大的'會沉在下面,密度小的就會漂浮在上層。例如死海,它的含鹽量達到了千分之二百三十至二百五十左右,約是普通海水含鹽量的10倍,所以,人才可以漂浮在死海水面上而不沉下去。鹽使每種顏色的液體密度發生了變化,液體之間的密度不同,就出現了不同液體的分層現象,做出了美麗的彩虹。科學界里的秘密實在是太多了,只要我們熱愛科學、熱愛探索,就能揭開更多的奧秘。
科學小實驗作文11
56、57、58……”在一聲聲稚嫩的喊聲下,科學課的鈴聲打響了。
科學老師仍是夾著備課本、備課材料、課本走進了教室。不同的是,今天同被他捎來的,還有一個大的塑料桶。塑料桶被擱在一旁,透過稍藍的外皮,我清楚地看到了里面組裝好了的三角架,還有鐵沙網、燒杯、溫度計、酒精燈,當然,還少不了盛在瓶蓋里的'火柴。
“今天,我們做一個科學實……”
“我,我,ME!“還沒等老師說出“驗”一字,同學們條件反射似地舉手。不過這一次我們變乖了,不到5秒,右胳膊如被閃電電著,痛快地放在了左手之上。
“嗯,嗯,這次不錯,不錯,那一個、那一個、那一個還有你,上講臺觀察實驗!”站在我面前的科學老師指著我的額頭。
我隨習慣性地捎了一張紙,一枝筆到了講臺。只見科學老師把組裝好的三角架拿上講臺,又拿出了鐵沙網蓋上,盛了熱水的燒杯也理所當然地站了上去。當點燃的酒精燈放在了燒杯之下,溫度計已經浸泡在水中。“現在的溫度是27攝氏度!”我拿筆刷刷記了下來。
“現在37攝氏度!”天哪,才一分鐘,度數漲得就這么快?我想,要是炒股者可以看到此實驗,一定要想:如果股市大盤的“溫度”如溫度計的溫度多好啊!
過了7分鐘后,只見燒杯中的水開始往上冒氣兒,表面稍稍有點波動,溫度是68攝氏度。在后來的一分鐘里,溫度從底往上有一些細小的渣子,那是水分泌出來的,而且夾著它出來的,還有幾點點小水泡泡,很小。三分鐘又過去了,在這個期間溫度計漲了11攝氏度!這時從水里冒出來的氣泡越來越急,有點旋轉式,也似想急著爭什么。五分鐘過后,溫度是89攝氏度!這時與水深平對視,可以看到從底卷起的一層層漣漪,比較模糊,似一層層淤泥。這時觀察燒杯水的刻度,比以前少了1厘米了!原來,那1厘米的水,都頑皮地由水蒸氣升入空中了!
當溫度達到90攝氏度,同學們驚愕地說:“爆炸啦——”而這時正巧下課鈴聲響了,可差點把我嚇破了魂。實驗就這樣結束了,說實在話,我是多么想看看溫度達到100攝氏度時,同學們的表情、老師的眼神還有這個實驗到底會是什么樣子啊!
……
科學小實驗作文12
“燒不壞的手帕”這個科學實驗,相信許多同學在物理課上都看到過。不過,“燒壞的手帕”你有沒有見識過呢?
今天上課,老師神秘地拿出一塊手帕,接著往一個小小的盆里倒了些水,又加入一些酒精,把手帕在里面浸濕之后,掛在了做實驗的架子上。
老師拿出一根火柴點燃之后接近了手帕,緊接著,前排的同學驚叫起來。我定睛一看,眼前出現了不可思議的場景——手帕被小小的火焰包圍了。神奇的是火苗雖緊緊地纏繞著手帕,手帕卻完好無損,連燒焦的痕跡都沒有出現。
在我們驚呼不止的時候,手帕上的火焰熄滅了。老師問有沒有同學愿意來重復這個實驗,幾個大膽的同學舉起了手。老師選定李青山同學來做這個實驗。
李青山走上講臺,模仿著老師的步驟操作。又一根火柴被點燃了,可是這一次情況卻不同。很快,手帕就燃燒起來,一時間青煙裊裊,火焰舞蹈。不可能吧!眼前這場景讓我瞪大了眼睛。
老師快步上前,用一杯水熄滅了這奇異的火焰。李青山站在一旁,神情有些尷尬,又有些委屈。
這怎么可能?許多同學懷疑起來,議論紛紛:“不會吧!這不符合科學啊!手帕剛才還不會燒著的呀!”“我看,手帕本來就應該能點燃,說不定是老師做實驗的時候用了什么障眼法。”本來是“火燒不壞的手帕”,這次卻成了“燒壞的手帕”,我的好奇心也被調動起來了。
老師示意我們安靜下來,給我們講解了其中的原理。原來,酒精在燃燒的過程中,是水保護著手帕,吸收走了燃燒產生的熱量,所以手帕燒不壞。酒精燃燒完了,沒有其他可燃物火就會熄滅,手帕仍安然無恙。那么,第一次做實驗的時候手帕為什么燒不成灰呢?第二次實驗又為什么失敗了呢?這是因為老師在做實驗的.時候把酒精與水按體積2:1的方法調和,手帕上有足夠的水,用來蒸發帶走熱量,而李青山實驗過程中酒精的比例偏高,手帕上的水蒸發掉之后,酒精還是沒有燒完,手帕就燃燒起來了。
老師安慰李青山:“做實驗失敗了沒關系,吸取教訓,下次一定能夠成功的。”他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說以后做實驗一定會看清楚實驗步驟。
一塊“燒壞的手帕”,也帶給我們一次獨特的體驗。
科學小實驗作文13
今天上午,黃老師拿著四個雞蛋和一只碗走進了教室,笑呵呵地說:“今天我們來做一個科學小實驗。看看能不能握碎一個雞蛋,誰愿意來試一試?”“哈哈,這不是小菜一碟?”我不禁樂出聲來。“我!”“選我!”“我來!”同學們紛紛舉手,教室里刷地長出了一片小樹林。黃老師滿意地點了點頭,叫小明上去。小明激動得手舞足蹈,喜滋滋地走上了講臺。他拿起雞蛋放入掌心,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使勁握了起來。一分鐘過去了,兩分鐘過去了,雞蛋沒有碎,但小明的臉已經憋得通紅。“加油!”“用力啊!”“堅持!”同學們喊了起來。小明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就是奈何不了小小的雞蛋。一會兒,他小心翼翼地放下雞蛋,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同學們議論紛紛:“一定是他的力氣太小了。”“雞蛋殼多脆弱呀,怎么會握不碎呢?”“老師,我來試一試!”小偉、小宇、小紅興致勃勃走上臺去,握過雞蛋之后,垂頭喪氣地回到座位。
同學們一致推舉小輝去試試。小輝是我們班個子最高的,身材魁梧,就像一座小塔。他雄赳赳氣昂昂地走上講臺,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他伸出一只大手,把雞蛋握在掌心,開始用勁。我想:雞蛋應該會被握碎吧!同學們都緊張地看著他。只見他額頭上青筋暴起,沁出了細細的汗珠,指關節都變白了,可雞蛋似乎穿了一層堅固的鎧甲,安然無恙。
當老師說誰去一手握兩個雞蛋時,同學們就像泄了氣的皮球,怎么也鼓不起勁來,沒有一個舉手的`。浩浩頑皮,舉手又放下,被老師發現了,被叫上去。他十分無奈地拿起兩個雞蛋,硬著頭皮一握。我的天!雞蛋竟然碎了!他大概也沒有料到,嚇得臉都白了。難道浩浩才是我班的大力士?
黃老師見我們疑惑不解的樣子,就解釋道:“這就是薄殼結構的神奇之處。雞蛋殼能把受到的外力均勻地分散到各處,每一處受到的力就變得非常非常小。所以,你力氣再大,也握不破一個雞蛋。但握兩個雞蛋就不同了,受力點在兩個雞蛋相接的地方,所以只要稍稍用力就能握破。”“建筑師們利用薄殼結構的原理,設計出了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筑物,如我國的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等。”
這個科學小實驗,令我們大開眼界。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雞蛋,竟然蘊藏著不為我們了解的秘密。我要發奮學習,勤動腦筋,以后當一個科學家。
科學小實驗作文14
今天早上,杜老師拿著四個雞蛋和一只碗走入了課室,笑嘻嘻地說:“今日大家來做一個科學小實驗。看一下是否可以使握碎一個雞蛋,誰想要來試一試?”“嘿嘿,這不是小菜一碟?”我禁不住樂出聲來。“我!”“選我!”“我來!”同學們陸續伸手,班里刷地長出了一片小竹林。杜老師令人滿意地址了點點頭,叫小明上來。小明興奮得搖頭晃腦,美滋滋地踏入了演講臺。他拿出雞蛋放進手心,深深吸了一口氣,用勁握了起來。一分鐘過去,2分鐘過去,雞蛋沒有碎,但小明的臉早已憋得紅通通。“給油!”“用力啊!”“堅持不懈!”同學們喊了起來。小明使出了喝奶的氣力,便是怎奈不上小小雞蛋。一會兒,他提心吊膽地學會放下雞蛋,淡淡地舒了一口氣。
同學們紛紛議論:“一定是他的氣力太小了。”“雞蛋殼多敏感呀,為什么會握不碎呢?”“教師,我來試一試!”小寧、小宇、小麗興高采烈走上臺去,握過雞蛋以后,灰心喪氣地返回坐位。
同學們一致舉薦小斌去試一下。小斌是我們班身高最大的,高大威猛,如同一座小塔。他雄糾糾氣昂昂地踏入演講臺,一副滿懷信心的模樣。他外伸一只手揮,把雞蛋握在手心,逐漸用力。我覺得:雞蛋應當會被握碎吧!同學們都焦慮不安地看見他。但見他前額上青筋凸起,沁出了細細汗水,手關節都泛白了,可雞蛋好像穿了一層牢固的盔甲,安然無事。
教書說誰去一手握2個雞蛋時,同學們如同泄了氣的足球,如何也鼓不很歡來,沒有一個伸手的。皓皓調皮,伸手又學會放下,老師打手心發覺了,叫成上來。他十分無可奈何地拿出2個雞蛋,咬著牙一握。我的天哪!雞蛋居然碎了!他大約都沒有預料到,嚇得臉都白了。難道說皓皓才就是我班的大力王?
杜老師見大家迷惑不解的模樣,就表述道:“這就是薄殼結構的奇妙之處。雞蛋殼可以把遭受的.外力作用勻稱地分散化到各部,每一處遭受的力就越來越非常非常小。因此 ,你氣力再大,也握不碎一個雞蛋。但握2個雞蛋就不一樣了,承受力點在2個雞蛋相連的地區,因此 只需稍微用勁就能握破。”“建筑設計師們運用薄殼結構的基本原理,設計方案出了很多既輕巧又算料的建筑,如在我國的北京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加拿大的悉尼歌劇院等。”
這一科學小實驗,令大家驚嘆不已。日常生活習以為常的雞蛋,居然蘊含著不以大家掌握的密秘。我想發奮學習,勤動腦子,之后當一個生物學家。
科學小實驗作文15
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一次一次,經過30分鐘的努力,終于成功了!耶!真是蒼天不負苦心人哪!
蠟燭,繡花針,兩個小杯,一把剪刀……這個是科學實驗的主角,看完要求。“呵呵,這么簡單”,一對“雙胞胎”口杯順手拈來,一根面紅耳赤的蠟燭,一枚閃著銀光的繡花針,閃亮登場。一切準備就緒,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繡花針刺向蠟燭,可剛刺破蠟燭的肚皮,蠟燭便發出一聲“啪”的慘叫,肚皮上出現了一道淺淺的裂紋,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加大了力道,一瞬間一根蠟燭從內傷轉為全身,徹底骨折了。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二次實驗開始,我特意請教了爸爸。爸爸說:“火可以融化蠟燭,把針加熱就可以輕松穿過了。”“哦!”我恍然大悟,于是左手拿針,右手拿著打火機開始燒針:“這回應該萬無一失了吧?”“啊!”這次輪到我慘叫了,“燙死我了……”真是十指連心,痛不欲生啊,針是燒紅了,可我的肉也燙熟了,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啊!爸爸看了看我:“很疼吧?我們做事情不光要有熱情,還要動腦筋,尤其是做科學實驗,要更加嚴謹,你用鉗子夾住針鼻再試試。”我默默點了點頭,擦干了眼淚,從頭再來。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我嚴格按照要求完成前面的步驟后,把蠟燭的`兩端放在杯子的兩頭,心里很納悶:“奇怪,這怎么能做成蹺蹺板呢?”爸爸笑而不答,把蠟燭轉了90度,針的兩頭架在杯子的邊緣,示意我點燃蠟燭的兩頭。“哦!”我一拍腦門,頓時茅塞頓開:“天哪,原來是這樣做,真是笨死了,換一個角度就能得到不同的結果。”
我在爸爸的幫助下,完成了這看似簡單的科學實驗。只見兩頭點燃的蠟燭一高一低,低處的那頭火焰越燒越旺,蠟油滴在桌子上,猶如盛開的梅花,一朵朵綻放出嬌艷的花朵,高處則散發著微弱的光芒,慢慢的,蠟油越積越厚,形成了一個大面餅,慢慢的,蠟燭的兩頭開始逐漸平衡了,一秒,兩秒,三秒……高處開始變低,低處慢慢升高,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蠟燭不停地上下擺動著,我仿佛看到了童年幼兒園里的蹺蹺板。
不過我心中仍有很多疑問,便去問媽媽。媽媽笑瞇瞇地說:“蠟燭燃燒的面積不同,速度也不同,位置低的燃燒快,重量減輕得也快,所以高高翹起,如此反復運動便形成了一個蹺蹺板。”
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可怕的科學,知識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
【科學小實驗作文】相關文章:
科學小實驗的作文02-10
科學小實驗作文12-28
科學小實驗作文02-12
有趣的科學小實驗作文07-11
科學小實驗作文15篇10-12
科學小實驗作文(15篇)11-04
科學小實驗作文(精選20篇)08-03
科學小實驗作文(精選33篇)04-15
科學小實驗作文(集合15篇)10-10
一次科學小實驗作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