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上冊西湖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西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上冊西湖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理解有關詞語及課文三、四自然段內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種文中的比喻句,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詞句感受西湖的美。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昨天我們一起到西湖岸過去欣賞了西湖那迷人的風光,回
憶一下,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你看到了什么?
2.站在西湖岸邊就能欣賞到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
平靜、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個景點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飽覽一番?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
要求:(1)數一數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2)找一找這段介紹了西湖中的哪些景點,用"。"圈出。這些景點分別有什么特點,用" "在文中畫一畫。
2.集體分析:
(1)指名答,板書
(2)十里明湖中,孤山有什么特點?指名答、板書
"格外秀美、典雅"是什么意思?
指導朗讀(試讀--齊讀)
(3)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又有什么特點呢?
a.看投影"蘇堤、白堤"(簡介有關蘇堤、白堤的知識)
b.再看書上是怎樣描寫的?
這句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寫的?把什么比作什么?
這綢帶怎樣?(綠、輕柔的飄帶拂在碧水之上。)
把白堤和蘇堤比作這樣的綢帶,突出了兩堤的什么?(綠、輕柔)
板書:綠、輕柔
指導朗讀(試讀--范讀--女生讀)
(4)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長的'蘇堤比作兩條翠綠的綢帶,迎風飄逸,真令人賞心悅目,那湖心的三個小島又有什么特點呢?(投影兩島)
看圖理解"掩映"
(5)我們已經知道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那么這些美景座落在這銀鏡上,又呈現出怎樣神奇的景象呢?
"仿佛"是什么意思?造句板書:仙境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
誰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仙境。試讀--男生讀
(6)太美了!如果你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會怎樣呢?(愉快、舒暢)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心境的?(心曠神怡)
板書:心曠神怡
帶著這樣的心情齊讀最后一句。
三、自學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4自然段
要求:(1)完成填空
(2)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
填空: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 ),( ),( )。岸邊的華燈( ),宛如( )。遠處,( )。人們泛舟湖上,會覺得( ),( )。
2.指名讀
(1)描述"夜幕初垂……湖水蕩漾"的情景。
(2)理解"岸邊的華燈……游動"這一比喻句
把"宛如"換詞。造句
(3)欣賞著這樣的美景,再聽到遠處飄來的悠揚琴聲,此時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放錄音看投影)
齊讀最后一句。
3.指導背誦
(1)看投影、配樂、師朗誦第四自然段
(2)自由準備2分鐘,指名上講臺邊指圖邊背誦
(3)齊背
4.小結:從大家的朗讀中,從大家的神情中,我看得出你們已經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中了,最后,讓我們再由遠到近欣賞一次西湖的奇麗風光。(多媒體)
四、布置作業:
1.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 )起伏明月( )( )神怡
( )疊疊湖水( )( )徐來
2.造句:
(1)猶如--
(2)仿佛--
3.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6.西湖
孤山秀美、典雅
近賞兩堤綠、輕柔心曠神怡
三個小島仙境
華燈游動
夜游溶為一體
琴聲悠揚
三年級上冊西湖教學設計2
1以下屬于園林中水系設計要求是()。1.0 分
A、主次分明
B、自成系統
C、疏水之去由,察水之來歷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將武當山天柱峰上的道宮命名為““大岳太和宮”的古代帝王是()。1.0 分
A、明仁宗朱高熾
B、建文帝朱允炆
C、明太祖朱元璋
D、明成祖朱棣
我的答案:D
3園林設計是()的集合。1.0 分
A、地形
B、景
C、道路
D、植物
我的答案:B
4揚仁風扇面亭處所栽種的植物是()。1.0 分
A、懸鈴木
B、銀杏樹
C、柳樹
D、油松
我的答案:D
5以下作品中,屬于范曾先生作品的是()。1.0 分
A、《五牛圖》
B、《墨蝦》
C、《漓江勝境圖》
D、《戰栗于惡魔之前》
我的答案:A
6唐納花園位于美國的哪個州?()1.0 分
A、德克薩斯州
B、佛羅里達州
C、加利福尼亞州
D、俄勒岡州
我的答案:C
8頤和園的前身是()。1.0 分
A、清漪園
B、暢春園
C、靜宜園
D、煦園
我的答案:A
9以下不屬于文化宣傳類園林建筑的是()。1.0 分
A、展覽館
C、溜冰場
D、閱覽室
我的答案:C
10關于古代橋梁建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1.0 分
A、既有實用價值,又具有裝飾功能
B、在園林中有溝通園路和組景的功能
C、多為十八孔橋
D、廊橋可以為游人蔽日擋雨
我的答案:C
11城市公園系統的小路設計,最窄不應低于()米。1.0 分
A、1
B、1.5
C、2
D、2.5
我的答案:B
12建章宮是以下哪個朝代建造的宮苑?()1.0 分
A、秦代
B、漢代
C、隋代
D、唐代
我的答案:B
13花卉的最佳觀賞范圍是()。1.0 分
A、距花卉四米以內
B、距花卉五米以內
C、距花卉六米以內
D、距花卉七米以內
我的答案:A
14以下植物中,不在春季開花的是()。1.0 分
A、丁香
B、連翹
C、木芙蓉
D、榆葉梅
我的答案:C
15關于園林中的水系設計,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1.0 分
A、要體現出活水的感覺
B、水體要有大小
C、只有皇家園林允許造湖
D、水跟島的結合應該和諧自然
我的答案:C
16中國園林可分為北方皇家園林、江南私家園林和()三大類。1.0 分
A、西安皇家園林
B、嶺南私家園林
C、西南園林
我的答案:B
17被稱為“算圣”的古代數學家是()。1.0 分
A、祖沖之
B、劉徽
C、劉洪
D、郭守敬
我的答案:C
18莫愁湖位于以下哪個城市?()1.0 分
A、昆明
B、揚州
C、南寧
D、南京
我的答案:D
19關于歐洲園林的描述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1.0 分
A、以凡爾賽宮為主要代表
B、駁岸多為直線
C、常以山石代替雕塑
D、園中植物必須修剪得當
我的答案:C
20
關于凡爾賽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1.0 分
A、世界五大宮殿之一
B、位于法國
C、規則式的中軸對稱園林
D、朝向是坐東朝西
我的答案:D
21浣云沼與以下哪處景色構成了峰池之景?()1.0 分
A、瑞云峰
B、冠云峰
C、岫云峰
D、祥云峰
我的答案:B
22園林設計規范不包括以下哪點?()1.0 分
A、經濟
B、安全
C、美觀
D、開闊
我的答案:D
23大同的四大文化不包括以下哪一項?()1.0 分
A、軍旅文化
B、佛國文化
C、絲綢文化
D、礦業文化
我的答案:D
24下列植物中,適合種植在殿春簃中的'是()。1.0 分
A、臘梅
B、迎春
C、芙蓉花
D、牡丹
我的答案:D
25以下不屬于“西湖三島”的是()。1.0 分
A、三潭印月
B、湖心島
C、梅峰島
D、阮公墩
我的答案:C
26西湖三島不包括以下哪項?()。1.0 分
A、湖心亭
B、三潭印月
C、陶然亭
D、阮公墩
我的答案:C
27中國的第一個佛寺位于以下哪座城市?()1.0 分
A、開封
B、揚州
C、洛陽
D、西安
我的答案:C
28以下建筑中,位于北京中軸線上的是()。1.0 分
A、東直門
B、頤和園
C、天安門
D、圓明園
我的答案:C
29關于揚仁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1.0 分
A、屬于私家園林
B、表現了園主人的“漁隱”思想
C、為太子讀書學習的場所
D、位于樂壽堂西側
我的答案:D
30園林中園路的作用不包括()。1.0 分
A、引導游覽
B、組織交通
C、構成景色
D、安全防護
我的答案:D
31蘇州最大的園林是()。1.0 分
A、留園
B、獅子林
C、拙政園
D、耦園
我的答案:C
32一名合格的園林設計者,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技能?()1.0 分
A、熟知植物的特性
B、調查研究的能力
C、繪畫功力
D、以上都需要
我的答案:D
33唐學山教授為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設計的庭院的名稱是()。1.0 分
A、墨園
B、量子園
C、宇稱圖騰園
D、守恒園
我的答案:C
38要達到自然美跟人工美的統一,造園家在造園時需要遵照以下哪個法則?()
A、依山傍水
B、坐北朝南
C、移花接木
D、因地制宜
我的答案:D
39大同御河園的“漢馬止步”一景與下列哪個歷史事件有關?()1.0 分
A、火燒赤壁
B、草船借箭
C、昭君出塞
D、貂蟬拜月
我的答案:C
40沈陽白塔公園中的白塔建于以下哪個朝代?()1.0 分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我的答案:D
42十笏園位于以下哪個省?()1.0 分
A、浙江
B、山東
C、江蘇
D、廣東
我的答案:B
43紫薇花的花期在以下哪個季節?()1.0 分
A、春季
B、夏季 1.0 分
篇三:西湖LOGO設計
世界遺產西湖LOGO征集令
2011年6月24日,在巴黎召開的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西湖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申遺成功后,西湖迫切需要一個具有世界遺產元素和西湖元素融合的,并且是醒目、有創意、有深刻內涵的LOGO。
作為世界西湖全新形象識別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西湖LOGO的征集,將通過媒體的廣泛宣傳和多項別具一格的子活動,面向全球設計者,全程采取全民大“PK”的形式,產生10個入圍作品,由全民投票和專家評選,最終選出能夠代表世界西湖的全新作品,并廣泛應用于涉及西湖各類活動、各類宣傳、各個景點,使您的創意在世界西湖無處不在。
次西湖LOGO征集活動將為期一個多月,從11月20日起,到2011年12月底止,全程包含。全程包含三個主要階段,即發布征集階段(11月下旬,號召全球參與)、十大Logo入圍海選階段(12月中旬,號召全社會海選)、專家評定階段(12月下旬,征集結果出爐)。各個階段都有一些活動穿插進行,11月23日組委會將在湖濱豎起巨幕“天書墻”,邀請中國美院設計高手和過往的中外游客一起開展“現場頭腦風暴”,讓大家拿起畫筆進行現場創作;11月下旬,組委會將邀請全程參與西湖申遺過程、并在法國巴黎現場見證歷史時刻的西湖遺產專家,在西湖博物館舉辦“遺產和創意”經典講座;12月上旬,組委會還將在南宋官窯博物館推出親子陶藝創作活動,邀請小畫家們進行西湖LOGO現場創意,從孩子們的視角詮釋新西湖。
世界遺產麗江LOGO、芬蘭瓦爾肯群島LOGO、英國康沃爾和西德文礦區LOGO
三年級上冊西湖教學設計3
西湖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估計有很多學生沒有去過西湖,對西湖的美景缺乏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使用網絡資源和媒體中等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教學難點:
這篇課文文句優美,因而給學生充分的朗讀課文時間,結合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準備
投影片、生字卡片、網絡資源、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就在我說的一句話里,請你認真聽,聽清楚,還要講清楚。說得好,我們就去這個地方游玩,好嗎?
老師說句子: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說兩遍)
2.你們知道這個天堂是哪里嗎?(杭州)
過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的秀麗,不僅表現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現在環抱她的群山,不論從哪個角度來遠眺、近詳,西湖總是那樣的秀麗,令人流連忘返。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去看西湖的山、湖(板書:山湖)
3.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4.提供網絡資源,讓學生上網瀏覽各類文本、圖片、視頻資料,豐富學生對西湖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習興趣。(預習準備)
第二課時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電腦出示西湖青山綠水的畫面伴隨朗讀
思考:你站在西湖邊看到的山是什么樣?湖是什么的
2.交流剛才的問題:
3.同時板書:層層疊疊 綠青濃淡
靜如銀鏡 一閃一閃
4.這么美的畫面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出來嗎?
學生自由練讀。
請個別學生讀。
集體配音朗讀。
5.(課前教學生一些句子。或讀讓一兩個來贊美西湖。學生不會也可以由老
師來說)
過渡:是呀,正因為如此,
西湖又有了一個比作美女西施的美名--西子湖。西湖之美,美在外有山,湖中有湖,園中有園,四季景色都能使人賞心悅目。尤其以西湖為中心的“西湖十景”更是聞名遐邇。下面就請同學們隨我而來。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教師指著畫面講述第三自然段。(電腦出示畫面)
2.學生可自由說說自己通過查找資料介紹有送景點的介紹。
學生需準備:孤山白堤蘇堤(可以是圖片)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聽了同學的介紹,我覺得西湖真美。不過,課文也寫得也很美,有幾詞用得特別好,你能讀一讀把它找出來嗎?
3.我們一起把這部分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好嗎?待會兒,我要你們來做小導游介紹西湖。
4.誰愿意當個小導游來介紹西湖的幾個景點。
學生自由準備
請個別學生來介紹
過渡:
剛才聽了小導游的介紹,覺得西湖特別美,真讓我看到了人間天堂。西湖的美景使古往今來的中外賓客目不暇接,游興難盡。置身其間,眼里的一切,有山,有水,有景。都如詩、如畫,如夢。每當清秋氣爽,湖面平靜如鏡,皓潔的秋月當空,月光與湖水交相輝映,頗有“一色湖光萬頃秋”之感,下一節課我就帶同學們去觀賞西湖秋色。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聽配音朗讀。(電腦出示畫面)
2.看著這樣一個畫面,聽著優雅的聲音,你是否也想來做一次配音演員呢?
3.學生自由朗讀。
五、總結: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六、背誦你喜歡的一段
板書: 青山 層層疊疊 綠青濃淡
西湖 湖水 靜如銀鏡 一閃一閃
景點 孤山 小瀛洲 湖心亭 阮公墩
月光 明月東升 華燈倒映
教學反思:
一、引導學生走向生活,使之體驗情境
語文教學受傳統的“應試”束縛,教學內容局限于書本、課堂,沒有融合于鮮活、生動的社會生活,造成教學內容單調、乏味,學生由此失去體驗的樂趣,更談不上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相融的情感了。《語文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植根于現實生活。”以課堂為軸心,向學生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學
生語文學習同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聯系生活進行思想感悟,人文教育陶冶情操,培養其審美意識,在生活學習,獲得美的享受。 語文教學不僅僅應重視知識的積累和方法牟探究,同時也要在教學中讓學生用心去思考語言文字的內涵,去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去體會語言文字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教師應當聯系課文情境去體味,聯系生活用品經歷去體驗,使語言表達與思想內容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語文內容中的自然美,人文景觀美,社會生活美,人物形象美以及語文形式中的詞語美、音韻美、意境美和事物整體美。使學生與生活、學習、社會進行整體融合。
【三年級上冊西湖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西湖》教學設計06-01
《西湖的綠》教學設計08-28
《西湖的“綠”》教學設計04-09
《西湖》教學設計14篇06-02
《西湖》教學設計15篇(實用)04-17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03-10
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2-10
三年級上冊《泉水》教學設計12-17
小學三年級上冊教學設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