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表面積》評課稿【熱】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評課稿,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那要怎么寫好評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圓柱表面積》評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聽了X老師的《圓柱體的表面積》一課,在這里我來談一下自己的幾點不成熟的看法。這堂課,我認為有幾個特點:
一、合理靈活的組織和利用教材。
《圓柱體的表面積》這部分教學內容包括: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表面積在實際計算中的應用以及用進一法取近似值。教材共安排了三道例題。X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將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作為教學難點來突破;將表面積的計算作為重點來教學;將表面積的實際應用作為重點來練習;將用進一法取近似值作為一個知識點在練習中來理解和掌握。四者有機結合、互相聯系、多而不亂。教學設計和安排即源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三道例題沒有做專門的教學,但其指導思想和目的要求分別在練習過程中得以體現。整個一節課,增加容量但又學的輕松,極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較好的體現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統一。
這節課在教學上采用了小組合作探究、講練相結合的方法。
X老師用茶葉罐作為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和合作探究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同時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使學生的眼、手、腦等多種感官參與感知活動。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后,抽象、概括出圓柱體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再通過課件的演示,讓學生很清楚的看到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求圓柱的側面積實際上就是求一個長方形的面積。很好地突破了難點。通過教師的“導”,激發了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新知的熱情。
在表面積的教學環節中,X老師放手讓學生獨立推導圓柱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本節課的板書設計簡明精要、重點突出,將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師生共同探討的主要問題系統、清晰地呈現于學生面前,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有利于學生的接受和理解。
當然,我也向X老師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的鞏固題中,是不是可以把這個罐頭外面的商標紙打開,就會發出商標紙還有一個接口處,這時再讓學生計算這張商標紙的實際面積,我想,這樣可以更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生活性及實用性。
【《圓柱表面積》評課稿】相關文章:
《圓柱的表面積》評課稿03-25
《圓柱表面積》評課稿03-25
《圓柱表面積》評課稿(集合)07-30
《圓柱的表面積》優秀評課稿06-23
《圓柱的表面積》優秀評課稿05-08
《圓柱的表面積》優秀評課稿最新12-11
(精選)圓柱體的表面積評課稿優秀10-05
圓柱體的表面積評課稿優秀02-13
《圓柱的表面積》優秀評課稿[錦集3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