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歷史事件 推薦度:
- 古代歷史事件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精華】古代歷史事件
古代歷史事件1
王莽
因為北斗繞天帝星所在的北極日夜不息,所以從很早開始,北斗成了天帝的車子。西漢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說: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方。意思是:北斗星是天帝坐著的馬車,天帝以中央為樞紐,坐在馬車上一刻不停地巡行四方。漢代的首都是長安,長安還有個別名叫斗城也是從這種觀念來的。
東漢時一世紀中葉,山東嘉祥縣的武開明墓石祠,刻有斗為帝車圖,圖中的北斗七星,由前四星組成車輿,有一帝王形象的人端坐在斗勺之中,后三星組成車轅。這輛車沒有車輪,它是騰云駕霧而行的。
北斗七星有這么高的地位,所以歷代帝王都對它極其崇拜,但是事情如果一過頭,就會變得十分荒唐。下面我講一個王莽與北斗的故事。
西漢末年,朝廷出了一個叫王莽的權臣,他既不是武將,也不是政治家,只能算是個儒者,他廢掉了漢朝皇帝,自立為君,建立了名字叫新的王朝,一個儒者靠多年苦心的經營建立了自己的王朝,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王莽本是皇帝的外戚,在政治舞臺施展了一陣之后,曾官至相位,后又退了下來。本來他有可能平靜地度過自己的'后半生的,不料過了不久,皇帝劉欣去世,皇族無后,連個主持喪事的男人也找不到。于是,太皇太后、王莽的姑母王政君就把王莽宣進朝來,讓他主持喪事,并任命他為大司馬兼任尚書。這樣,王莽掌握了全國最高軍權、最高行政權于一身,頓時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
雖然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王莽卻一直表現得非常謙卑,仁、義、禮、智、信,無一不做得讓人心服口服,整日樹立一個鞠躬盡瘁、為國事操勞的赤膽忠臣的形象。比如,當王莽把自己十四歲的女兒許配給皇帝劉衎作皇后時,朝廷賞賜給王莽二縣二鄉的土地和一萬萬錢的聘禮,但王莽拒絕接受,把錢全都捐出用以救濟災民了。這一舉動讓全國上下感恩戴德,全國人民都頌贊他是亙古未有的圣賢。
等他權傾朝野,連皇帝都對他言聽計從時,他意識到自己已經是無冕之王,就不再謙恭。瞧:一連幾個皇帝都是庸才,大臣又多貪鄙自私,國困民窮、怨聲四起,可見大漢氣數將盡,自己應該當仁不讓了!于是公元8年,王莽廢掉了身邊的小孩皇帝孺子嬰,自己登上寶座,改國號為新,建年號為始建國。
如果王莽能把國家治理的很好,無論當時人還是后人,也會心悅誠服地承認這個王朝,不料靠兩面派手法起家的王莽,在政治上只能算是個三流角色,絕無漢開國皇帝劉邦的雄才大略和翻云手腕。他特別向往先儒書上寫的古代理想社會,于是就對全社會大動手術,搞托古改制,從貨幣、官制、法令、賦役到行政區劃,想改什么就改什么。光賦稅一項,就讓善良的農民耕種所得,還不夠繳稅的,家家衣食無著,尚未餓死的,只好造反。
王莽認為,既然北斗是帝王之車,那么模仿北斗的形狀造一個神符放在身邊,它一定能保佑自己。在他登基的第九年頭上,看到反賊太多,自己的位子不穩,他決定鑄造一只威斗。這年八月,鑄造工作在京城南郊開工,他親自到場監督。威斗是用銅摻入五色石鑄的,形狀像北斗,長二尺五寸,他堅信,此物一定內能保佑自己穩在王座,外可幫助自己殺退叛軍。所以,他睡覺時把威斗放在龍床邊,上朝時擱在御座旁,出行時則讓人扛著走在皇輦前面。
但農民造反愈演愈烈,終于爆發為全國性的大起義。公元23年,起義軍的一支綠林軍包圍了長安城,隨后攻入城中,與官軍激戰。第二天,各衙門官員都跑個精光。眼見綠林軍已逼近皇宮大門,王莽便率眾人來到未央宮前殿,手執威斗席地而坐,一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樣子,天文郎緊隨在他身旁,不斷操作星占儀器,模擬白天里北斗星的方位,以便讓王莽調整坐位和威斗的方向,以與天上的北斗一致。由此項動作,可見王莽作統治者根本不入流,他鑄造威斗騙騙別人也就罷了,他卻連自己也騙。一邊騙自己,他一邊還念念有詞:天生德于予,漢兵其如予何!王莽不愧是個大儒,這時候還文縐縐地套用孔子的話。孔子原話是: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游學時,宋國的司馬桓魋要殺他,隨行的學生提議快逃,孔子氣定神閑地說了這句話,意思是:我的德能是上帝賜給我的,桓魋能把我怎么樣呢
第三天清早,親兵扶著王莽上車,跑到漸臺負責時間歷法的天文臺,天上的星座也有一個叫漸臺的,是織女星梭子的一部分漸臺在一個大水池中,王莽想:憑水阻擋,興許能多挺一會。這時他還懷抱著威斗不放。綠林軍將漸臺重重包圍,先射箭,箭射完了,便短兵相接,王莽的親兵死傷殆盡,傍晚,綠林軍終于攻到臺上,王莽被殺,新莽政權15年就垮了臺。
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何知的確,如果王莽在謀取大漢政權前就死去,一定會給歷史留下一個輔佐幼主的諸葛亮式的人物形象,也許還有王莽祠供我們瞻仰呢,現在,我們只好隨著歷史一起去貶斥他了。
古代歷史事件2
張遂
關于北斗還有一個故事,這是從唐代天文家一行那兒引出的。
一行本名張遂,出家的法號為一行,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大天文家。據《明皇雜錄》記載,一行幼時家里很窮,他的鄰居王姥姥心腸很好,經常接濟他。后來一行受到皇帝李隆基的禮遇,在朝中很有地位。有一次王姥姥的兒子因殺人被判罪,將要處決。王姥姥只好來向一行求救。
一行很為難,說:姥姥要是缺錢,盡可從我這兒拿,但你兒子犯了國家的王法,我可沒法徇私情。王姥姥聽了這話,惱火極了,說:我認識你這個部級和尚有什么用呢那么多年都白幫你了!說完頭也不回就氣乎乎地走了。
看對自己過去的恩人無法相幫,一行感到十分愧疚,可他又確實不敢徇私枉法,于是決定動用法術,從根本上來一個大的枉法。他在渾天寺讓人騰出一間屋子,搬進一只大甕,又悄悄找來兩個做工的人,對他們說:從明天下午開始,你們在后院作坊的'廢園子里埋伏好,看到有動物進來,就上去把它們捉住,一共七個,一個都不能少。跑掉一個,當心挨一頓鞭子。
那兩人就在廢園子里埋伏,到太陽落山時,果然不知哪兒來了一群豬竄進園子,兩人七手八腳把這些豬全捉住放入甕中,正好七頭。一行用木板將甕蓋好,以神泥封口,并用朱筆在上寫了一些誰也不認識的怪字。
第二天,皇帝李隆基急招一行上殿。一行一到,皇帝就問:太史官來奏,昨夜天空中不見了北斗七星,這是什么征兆一行說:過去后魏的時候,曾經發生火星不見的事。這次發生帝車不見的事,可是古來沒有的。一般來說,代表草民的星不在其位的話,可能會有水旱霜凍的災害;現在居然連帝車都不見了,恐怕于國家、于陛下您都非常不利。
聽了這番鬼話,李隆基嚇得六神無主,忙問:大師您有什么辦法解救嗎?
一行悠悠道出:我相信,只要陛下做一件盛德的大事,終究是能夠感動星辰的。
李隆基問:怎樣盛德的事才夠感動星辰呢?
一行說:我們佛門是主張寬恕一切人的,要想作足盛德,莫如大赦天下。
李隆基一拍大腿:好!于是宣布大赦天下。各種要砍頭剁腳充軍流邊的罪犯全都無罪釋放,王姥姥的兒子也得救了。
第二天傍晚,太史官奏說北斗星中的第一顆星出現了,以后一天出一顆,到第七天全部出齊。其實這也是一行一個個放出來的。
按這個故事來看,北斗星還是豬神,這也已經在遼寧紅山文化、山東大汶口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中都找到了一些證據。
從這個故事還可看到,古代的那些天文精英是多么厲害,把皇帝都敢玩弄于股掌之上。
古代歷史事件3
李孝恭唐初大將。高祖族侄。武德初,以趙郡王任山南道招慰大使,招降巴蜀三十余州。又任荊湘道行軍總管,用長史李靖計,擊降蕭銑,并遺李靖等招降嶺南各地。武德七年任行軍元帥,率李靖等諸將,鎮壓輔公祜,破廣陵、丹陽,平定江南。拜揚州大都督。貞觀初任禮部尚書,改封河間郡王。
古代歷史事件4
尉遲恭(公元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陽(今山西朔縣)人,唐朝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傳說其面如黑炭。李世民有次率500騎兵巡視戰場,至魏宣武帝陵(洛陽北邙山上)時,被突然而至的王世充所率萬余步騎兵包圍。王世充驍將單雄信挺槊直逼李世民,在此危急時刻,尉遲敬德及時躍馬大呼,橫刺單雄信落馬,救了李世民,王世充軍見狀稍退,尉遲敬德趁機護衛李世民殺出重圍。隨后尉遲敬德再率騎兵突入王世充軍中,奮勇沖殺,如入無人之境。后屈突通率大隊唐軍趕到,大敗王世充軍,尉遲敬德活捉其冠軍大陳智略,斬首1000余級,俘虜6000,王世充只身逃脫。戰后,李世民對尉遲敬德說:比眾人證公必叛,天誘我意,獨保明之,福善有征,何相報之速也!特賜金銀一篋。自此,君臣關系愈加密切。
古代歷史事件5
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唐朝開國將領。歷史上的秦瓊以勇猛彪悍著稱。最初是隋將來護兒部將,后隨張須陀討伐李密。兵敗,張須陀戰死,秦叔寶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為帳內驃騎。李密失敗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于619年(唐高宗武德二年)同程知節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帳下。參加了李世民的歷次征戰,每戰必先,常于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秦瓊待人義氣為先,深得兄弟們敬佩,那時稱之為秦二哥。
秦瓊不僅在唐王朝創建伊始立下了赫赫戰功,而且在唐王朝內部斗爭的.玄武門之變中,堅決站在秦王李世民一邊,一起誅殺了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為李世民當太子奪皇位掃清了道路。唐武德九年(626)六月,秦王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八月接王位,改號貞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唐太宗。秦瓊也因有功,拜為左武衛大,賜給七百戶的封邑。秦瓊的傳奇人生后被演義進了戲劇以及說唱文學之中,并且被人們譽為山東好漢。濟南一地也附會出了不少關于秦瓊的遺跡,像秦瓊賣馬槐、秦瓊府、秦瓊墓等等。至今在濟南王龍潭仍留有唐左武衛大胡國公秦叔寶故宅的石碑。
古代歷史事件6
霍去病
古人早就發現,越往北走,北極星就升得越高,當然北斗星也會同樣升得越高。他們想,如果再往北走,北斗星會不會高過頭頂,向南偏去這是完全可能的,也真有人看到過這種景象,下面我給朋友們講一個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
霍去病是西漢年間的一位大將,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人,是另一位史稱不敗衛青的外甥。那時,北方的匈奴經常對漢朝邊境進行掠奪。霍去病18歲時,被派遣領兵北征匈奴,他率領800名騎兵沖入敵陣,一氣斬殺匈奴兵兩千多人,生擒匈奴單于的叔父,威名勇冠全軍,被漢武帝封為兩千五百戶冠軍侯。
幾次勝仗后,匈奴的軍事力量大大削弱,不得不退到遙遠的大沙漠以北地區。公元前120年的秋天,一萬多匈奴騎兵又向南進犯,深入到右北平地區(今河北北部一帶)燒殺搶掠,漢朝邊民上千人死于匈奴鐵騎之下。于是漢武帝決定遠征漠北,徹底消滅匈奴軍隊。
這年,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以及步兵輜重隊幾十萬人,由衛青和霍去病率領,分東西兩路向漠北進軍;羧ゲ÷受姀拇(今山西代縣),出發,在大沙漠地帶縱橫馳騁,行軍兩千多里,終于捕捉到敵軍主力。于是霍去病指揮漢軍發動猛攻,一場激戰開始,長槍象稻草一樣折斷,莽莽草原,棄尸累累,山河變色,日月無光。幾天血戰之后,漢軍終于勝利。這場戰役,殲敵七萬名,匈奴左賢王部幾乎全軍覆滅;羧ゲ÷受姵藙僮窊簦恢弊返嚼蔷玉闵(今蒙古國境內德爾山或杭愛山)。為慶祝這次戰役的`勝利,霍去病率眾在狼居胥山頂積土增山,舉行祭天封禮。
晚上他在營外散步,抬頭仰望北斗時,吃驚地發現,北斗七星已經越過天頂,偏向南方了。他第一次看到倒置的北斗七星圖案,第一眼幾乎都沒認出來,他趕忙招呼將士們一同觀看,大家都對這奇特的景象嘖嘖稱奇,覺得天圓如蓋,地方似棋,宇宙奧妙,不可盡言。隨后,霍去病又在附近的姑衍山舉行祭地禪禮,并登臨北海(今貝加爾湖),刻了一塊記功碑,埋在那里,然后凱旋還朝。這就是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上Щ羧ゲ』爻蟛痪镁鸵虿∪ナ,年僅24歲。這位軍事天才不講享受,一生為戍邊事業奮斗,他有兩句名言流傳至今: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貝加爾湖的緯度大約是北緯55度,北斗星上中天時就已轉向南天了。這對于生長在中原地區的人們來說,確實算個稀奇事。唐代的劉商在《胡笳十八拍》詩中寫道:怪得春風不來久,胡中風土無花柳,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也是在感嘆這種景象。
【古代歷史事件】相關文章:
古代歷史事件03-13
古代歷史事件4篇03-13
貂蟬的歷史事件09-27
商朝歷史事件03-14
歷史事件:甘露之變04-18
提倡玄學的歷史事件09-27
慕容俊稱帝的歷史事件09-23
李昪稱帝的歷史事件09-26
孫皓暴政的歷史事件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