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隨筆[集錦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陽節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重陽節隨筆1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父親離開我們已快一年了。
為了要給某雜志投一組照片,我在電腦里的幾個盤符中搜索尋找。結果打開了一個《父親記憶》的文件夾。這是一個我偶爾寫的一些散亂的文字,我一一點開,竟然還有幾張父親的照片。而這幾張照片也都是他在病中的我用手機拍的。在我的印象中父親很少照相,他的相片也就屈指可數了。以至于父親去世時要做一張擺放在靈堂的照片都覺得在僅有的相片中,挑來選去都沒有一張是較為合適的。最后只好在他與別人的合影中取了一個頭像。這令我這個一直喜歡攝影的兒子成了一個終生的遺憾。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百善孝為先”。人生中有一種東西你是不能等的,這就是——“孝”。不要等你賺夠了錢,做了高官,娶了漂亮的妻子,有了別墅,開了豪車才去看望你那孤獨的父母。我知道對于現代人來說,“父母在,不遠游”早已是過時的觀念。多少人拋家離土,把兒女與年邁的父母掛在老家冷火清煙的家里,到千里之外的他鄉去淘金創業,一個個的空殼村,一戶戶的家里只有99(老人)與61(兒童)。我也一樣期望著能到自己的心儀之地去開創一番事業。恰好那年黑龍江哈爾濱的朋友,一再來邀請,要我到與俄羅斯接壤的邊境貿易區去做云南的普洱茶。這是讓我多么動心的事,但恰逢這時父親重病在床。我左思右想最終還是歉意的告訴我的那位遠方的朋友,自己不能離開父母而去的原由。
父親的腦梗塞已經很長時間了,由此引起的并發癥,在不停的折磨著他。當別人在厭倦了自己年老的父母絮絮叨叨,沒完沒了的時候,我卻千呼萬喚指望久病的父親能每天多說一句話。可是父親除了偶爾在特別疼痛時哼哼一外,不說一句完整的話,那怕一個字也不說。我們誰也無法猜透他是在回憶自己走過的歷程,還是繾綣在自己肉體的痛苦世界里。
看著躺在床上衣來不能伸手,飯來口難張也不能與我們進行語言交流的父親,我的愧疚一直難以釋懷。
父親的病主要還是有多病的母親來照料。母親也總是想做點開胃的`好吃的東西給父親。可是這些“好吃的味道”都是我們想當然的。我們已經無法去了解他的內心世界的真正需要了。
20xx年12月2日下午6時許,我不能相信,也不敢相信,前一個晚上我一刻也沒有睡的守在他的病床前,從下午4點左右進入危重病房,醫生就把我叫過去讓我簽了《病危通知書》。我接過不到兩頁的紙,卻尤如重負萬斤怎么也舉不起手來簽上我的名字。那一夜父親的身上貼滿了各種各樣的管子,床邊的各種監測儀器,以各種不同的聲音和圖形顯示著父親的生命體征。我無法看懂那些專業的圖形,也聽不懂各種高低的聲音與人的生命的關系。我只是每隔幾分鐘就用自己的手去輕輕觸摸一下父親奄奄垂危的身體。一直到凌晨4點多的時候,進來觀察的護士說,各種監測指標開始出現正常。冰冷的身體開始有了溫軟的體征。天亮了,母親來到病房,我說現在各項指標已經開始正常,我要趕緊到工地去處理一下被陷在泥坑里的拉料車,然后再回來陪護。
可是我剛到工地,就接到了弟弟的電話,催我趕緊回去。那時我的心就有一種往下沉的感覺,我坐上駕駛室,怎么也啟動不了發動機,只好請一個工友為我開車。
車子在坑坑洼洼的鄉村公路上爬山行著,我的心卻早已飛到了父親的病床前。我任由吉普車把我推來揉去,心中只是祈禱著父親能闖過這一關,只要他能活下來,再苦再難我們也愿意侍候他。回到縣城,來不及換掉一身臟兮兮的衣服,我直接往醫院跑。還有近兩三百米的時候,我的手機再次響起,耳邊傳來弟弟咽噎的聲音,“父親走了。”我開始奔跑,眼淚一路砸落下來,進到病房,我三步并做兩步到父親的床前,抱起父親還是溫熱的身體,我對弟弟說:“怎么說走了呢?他的體溫來熱著啊!怎么我早上離開他的時候還好好的,就幾個小時就陰陽兩分了呢?”我對著聞訊起來的家人和要叫我們在病故通知書上簽字的護士哽咽著叫喊。
重陽節隨筆2
明天天就是九九重陽了,這是一個和還算年輕的我幾乎無關的節日。只是在這個節日即將到來的時候,對著秋日暖陽我想到了一些人和事。
一、我的已走到另一個世界的一位鄰居大爺爺
這是一位和我沒一點親戚關系,不過卻是我家曾經的房東,而且對我很不錯的一位鄰居爺爺。他已經走了好幾年了,那家我們曾一起居住過的明代就存在的四合院(據說是)早已更換了好幾次新主人。只是每次途徑那座已顯滄桑衰舊的院落時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這個院里曾經住過的人和發生過的事。這位大爺爺和我的爺爺一樣都是受過很好教育的有素質的明白老人。他曾經是六七十年代很受尊重的售貨員,據大爺爺和我閑聊時說他的老師曾經還有北師大畢業的。他喜歡孩子們讀書,記得剛得知我也要到市里混日子而在市里又舉目無親時,大爺爺就告訴我他的孫子和孫女的單位和家大概都在哪個方位,尤其是他的孫女離我要去工作的地方還非常近,讓我沒事去他孫女家坐坐。雖然到如今我也沒去過他孫女家,但當時心里很是感激。這位大爺爺每有好吃的總會給我們送些(當然我娘做了好吃的也會給他們老倆口送點),有一次他孫子過年給這位老人帶回了龍井茶,老人非讓我也喝一杯,知道我喜歡喝紅豆稀粥,老倆口一旦做了就會給我端過一碗。而每次老人侍弄的花兒有新品種或打了花骨朵或有新開放的,就會喊我過去看看。后來我上班回家老人和鄰居打麻將還讓我給頂個人。后來我結婚了,也是從那個院子里走的,當時那位爺爺還健在。如今我的孩子都已八歲了,可那位大爺爺已不在人世了。而那個曾經見證了我苦難日子和高考沒落榜還有結婚大喜的院子如今也已成為斜陽里的一抹回憶了。
二、我年歲已高和漸高的親人
我的奶奶早在99年就與世長辭了,我的91歲的爺爺也已于今年四月作別人間。我們不大的家族里年歲最高的一位老人就是我本家的四爺爺了,而這位八十來歲的四爺爺也在我爺爺過世后沒幾天一下子成了不曉人事的病人。這是一位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在全縣都很有名的老中醫,他曾經得過重病幾乎走了但又堅持活下來而且后來還活的非常健康,可是,這次,我的這位四爺爺卻到如今都沒有轉好的跡象。
再下來就是我母親她們這輩的人了。我從來沒想過我的母親會成為家族里年歲漸大到快成為最高長輩的人。雖然她的身體還好,可是明顯近一兩年大不如前些年了。去年和今年母親還病過一兩次,雖然好了以后她依然一如既往的勤快坐不住,但連母親自己都不得不承認,有點老了,干的活多了開始感覺到累了。這一點我們兄妹四個都看出來了,所以前年母親說想跟著佛堂的.師傅善人們去五臺山走一個星期,我們全體大力支持。現在,只要母親愿意干的事,我們沒人攔著了,只要她身體硬朗心情好就好。因為我們不想再有子欲孝而親不在的巨大遺憾了。
三、感悟
人這一輩子,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不知不覺間我們就從咿呀學語的孩童一天一天地被歲月的鑿刀雕鑿成一個個老人,就像這四季的輪回,就像這秋天的葉子在秋風漸起中一天天飄零。用農村人的話說就是人和這莊稼一樣,一茬一茬地,用書上看過的話說,人就像天上的星星。人走了,就像流星劃過天空。
四、蘇格拉底最后的話:
死亡可能是以下兩種情形其中之一:或者完全沒有知覺的虛無狀態,或是人們常說的一套,靈魂經歷變化,由這個世界移居到另一個世界。倘若你認為死后并無知覺,死亡猶如無夢相擾的安眠,那么死亡真是無可形容的得益了。如果某人要把安恬無夢的一夜跟一生中的其他日子相比,看有多少日子比這一夜更美妙愉快。如果這就是死亡的本質,永恒不過是一夜,倘若死亡一如人們常說的那樣,只是遷徙到另一個世界,那里寄居了所有死去的人,那么,我的諸位朋友,法官,還有我什么事情比這樣來的更美妙呢?
五、我還年輕,我不想去想關于自己年歲漸老后的情形,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只是我想不管未來多苦多難,我都要堅強的面對,為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等我老了時,我希望我的丈夫能一直陪我到最后一天看如血的落日,看滿樹的金黃。
最后,愿天下的老人都安康。
重陽節隨筆3
一
重陽瑞兆祖國紅,
億眾齊家勝惡洪。
楓獻丹心先烈慰,
子孫輩輩承征鴻。
二
環球幾處度災荒,
欣慰和諧昌瑞邦。
美日勾結拍丑劇,
九州眾志練兵忙。
三
秋風送爽菊花黃,
豐果鮮蔬五谷香.
把酒激情抒翰墨,
吉祥快樂度重陽。
四
耀眼金波罩沃州,
鞠躬谷穗報豐收。
無邊遠望情潮涌。
有愛高歌競自由。
五
霜楓曼舞葉飛空,
似鳳翩躚覓愛桐。
蕭瑟涼秋追皓雪,
安然隱去魄仍紅。
六
妙韻生春醉苑秋,
雅庭菊艷馥清幽。
溫馨閣內藏蘭秀,
唯有荒原草自羞。
七
冷菊重陽艷九州,
秋霜斬葉赤情留。
征鴻亮翅向南去,
憂草凄然敬柏遒。
八
二號嫦娥尋冷月,
三錢后輩探寒宮。
任憑變幻多災難,
人類文明漸進中。
九
黛玉悲凄命運薄,
若逢盛世必春活。
紅樓疑惑高鶚續,
寶玉石頭記妙歌。
重陽節隨筆4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重陽節到了,我想到要為年邁的奶奶做一點事,那就是幫奶奶洗一次腳,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奶奶給我洗腳的。我記得每一次都是奶奶把腳盆拿到我面前,輕輕地揉著我的腳,那感覺真是太舒服了。
晚飯剛吃過,我早就把洗腳盆和毛巾準備好了,準備給奶奶一個驚喜。這時奶奶走進來了,我立即把洗腳盆和毛巾端到奶奶面前說:“奶奶,我想為你洗腳。”奶奶笑得合不攏嘴,開心地說:“好孩子,真是奶奶的`乖孫女!”
我先讓奶奶坐在凳子上,放上滿滿一盆熱水,用手試試,水溫差不多了。然后蹲下來輕輕地把奶奶的鞋子、襪子脫下來放在一邊。“奶奶把腳放進來吧!我會好好伺候你的。”我開心地朝奶奶一笑。當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腳時,不禁心里一顫,原來奶奶的腳是那么粗糙。是啊,奶奶辛辛苦苦勞累了一輩子,到現在還要天天給我洗腳,我心里真是慚愧啊!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腳洗了一遍,然后輕輕地按摩了一遍。我很認真地對奶奶說:“奶奶,我以后天天給您洗腳。”奶奶開心地笑了。
重陽節隨筆5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漸漸習慣在逝去的歲月里找尋心靈的慰藉,那怕是一點點觸動到心的感動,亦可以撫平生活所帶來的煩惱與不如意。
面對生活,我們需找到生活的樂趣。這對我們而言顯得很有點必要。因為生活并不只是一張鋪陳開來的白紙,它是一個人對于生活的酸甜苦辣的品玩;生活并不只是人的每天的規律性的重復,它是每一天人的情感的歷程。人之對于生活,并不是為了享受寂寞與孤獨,而是為了得到生活的樂趣與幸福。古人如此,今人一樣也是這般。將情傾注入于生活,生活才會變得美不可言。
但關于人的情感的問題,向來是眾說紛云,不同的人面對不同的生活境遇必然會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獲得不同的生活感受。是興奮也好,是落寞也罷,在情感的世界里,人就找到最最真實的自己。
生活需要真實,生活不需要太多華麗的修飾。隨遇而安,率性而為。以平常之心來認真面對,繞開了生活本身的干擾,我們才能尋得到生活的奧秘與真諦。
有人說美是到處都有的,這點我也積極贊成和認同。只是對于生活的美要發現、要體驗,就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緣分與幸運了。今天是重陽節,我們最最應該去發現、體驗到生活的什么樣的美呢?也不是隨便那一人就能夠說得清、道得明的。我自然也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只是個人覺得,我們應該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曾經養育過我們的父母。這也是一種緣分,這也是一種感懷,這也是生活蘊含的美。
根據自然的法則,人總要與父母作別,而且是生離死別。這是誰也不能違背的自然法則。“子欲養而親不在”必然會給我們留下無盡的'遺憾與長嘆,也許只有我們的心能聽到那來自內心深處的感恩的聲音。對于這種聲音,在聆聽中也好,在靜默中也好,那都是人對于生活的一種悟。生活就需要這樣的悟,悟在感恩的世界里,把心靈觸動。“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重陽節日的今天,不知有多少感恩的心在傳遞著那份真摯的情。在這樣的氛圍里,人們也才會漸漸記得,才會漸漸懂得,懷著感恩的心去對待一切。
重陽節隨筆6
明日便是重陽節了,今日大家院校在這里重陽節之時,進行重陽節心懷感恩主題活動。
十月十二日中午,我們在大隊輔導員陸柯教師的領著下,趕到了杭州市第二福利院。大家不但給福利院的爺爺奶奶帶來到節日禮品,還跟他們開展了溝通交流。大家工作組訪談的是金奶奶,她雖已80大齡,但依然維持著年青魅力的情況。我詢問姥姥:“你有什么樣的.個人愛好?”奶奶說:“我喜好許多,尤其愛彈琴,我的房間里有架電子琴,樓底下也是有鋼琴,沒事兒我就去彈彈琴。別看著我80歲了,人體特別好,我經常去樓底下鍛煉身體。”
一提到姥姥的兒女,姥姥十分興奮,開心地談起了自身的小孫女和小孫子。姥姥講:小孫女的學習培訓非常好,順利的進入了哈佛學習,小孫子努力學習,現在在異地工作中,也是一表人才。姥姥還告知我們要努力學習,未來考入理想化的高校。
姥姥很和藹,認真地回應著大家的每一個難題,仔細的教育著大家人生道理。“老年人時像青年人一樣歡歡喜喜,青年人,如同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人,如同夜鶯,應當有他的夜曲。”
此次心懷感恩重陽節活動真更有意義。
重陽節隨筆7
今日,大家學了一古詩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講的便是九月九日重陽節。這首詩表達身在異鄉的游子適逢佳節對家鄉家人真切的想念之情,體現出大家的心里話,造成大家的共鳴點。
在大家故鄉,重陽節恰好是秋風送爽、丹桂飄香的時侯。每到重陽佳節,主題活動都比較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這些。
聽爸爸說,古時候重陽節就會有登高的風俗習慣,因而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節這一天,家人團聚,一起登高。登高時配戴茱萸香囊,聽說有避災的功效。
早在重陽節來臨的前幾日,每家每戶便會做許多五顏六色的重陽糕,令人見了饞得直淌口水。登高完畢后,父親會攜帶甘甜的`重陽糕和醇香的菊花酒領著我們去祭掃祖墳,鞭炮聲此起彼伏,十分繁華。
回到家,吃過團圓飯后,家家戶戶的院子里都擺出了各式各樣的菊花,大家逐漸從這個庭院來到那家庭院,一邊賞菊,一邊聊著家常,十分繁華,如同過春節一樣。
孩子們拿著自己做的重陽糕,一邊吃著一邊跑著玩著,多高興呀!
重陽節那一天,我真想變為一只小鳥,飛回我那可愛的家鄉。
重陽節隨筆8
九月初九是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重陽節,又叫老年節。作為大班的老師,透過參與幼兒園組織的“重陽節”活動,見證了孩子在活動中能用心主動地孝敬老人,并能分享她在活動中的歡樂體驗,讓我們切身感受到孩子們成長的可喜變化。
重陽節前夕,我們大班的`老師帶領孩子們在來到南關橋光榮院看望老人,給老人們獻上精心編排的歌曲、舞蹈等節目,表演的精彩節目贏來了一陣又一陣的掌聲,為老人制作了精美的愛心賀卡,聽老人們講革命故事,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節日快樂。最令我感動的就是最后一個互動的環節,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由小朋友們為爺爺、奶奶、捶捶背,敲敲腿,唱唱歌。此時現場所有的老人們都開心地笑了,家中的“小王子”、“小公主”此刻也懂得孝敬老人了,做家長的無不為之動容。不僅僅讓老人感受到親情和歡樂,也培養了孩子們愛老人、愛他人的情感,光榮院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我們也在一天天衰老,孩子們的一句話,一句問候,就能溫暖我們老人的心。
此刻的孩子都是各家的寶貝,優越的生活條件使他們成為最幸福的一代,培養教育他們是國家社會和各個家庭的重大課題,從幼兒園起就要打好基礎。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幼兒園開展的這一活動對孩子就有很好的教育好處,期望孩子們能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代代相傳。
重陽節隨筆9
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是老人們的節日,尊敬老人關愛老人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于是學校就組織了我們去福利院慰問老人的活動,這個活動非常的有意義。
我們帶著慰問品來到了福利院。只見這里的環境真優美,一幢幢樓房撥地而起,綠樹成蔭,花草遍地,不亞于上海的居民樓。我們先是慰問表演,同學們個個生龍活虎,極為賣力,把老人引得哈哈大笑。就在這時,我突然發現在窗簾后面藏著一個老爺爺的臉。我想:其他老人都出來了,為什么這位老爺爺不出來呢“下面是問候交談,請同學們和老人們拉拉家常。”主持人的話打斷了我的思緒。好奇心促使我去那個老爺爺的房間。我輕輕推開門,老爺爺一看是我們來了便熱情地招待我們。我看了看老爺爺,只見他的頭發全白了,眼睛深陷在眼窩里。我們替他捶背的時候,他雙手緊緊握住我們的手說:“好孩子,你們有這份心就夠了,你們這些孩子都不嫌棄我們,真好!”我們又為老爺爺整理了房間,老爺爺連聲說謝謝。他小心翼翼地從一個隱蔽的地方拿出幾塊糖說:“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們拿著吃吧。”我好奇地問:“老爺爺,您為什么剛才不出去呢”老爺爺苦笑著說:“我發燒 38℃,不能出去。”“噢,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我們又問了老人許多問題,知道了他姓樊,今年 78 歲。直到老師叫集合時,
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今天我知道了尊老愛幼的重要性,更明白了作為 21 世紀的小學生,更應該尊重老人,關心老人不嫌棄老人。啊!充實的一天! 重陽節綜合實踐隨筆 4 九九重陽節,我報名參加了學校的探訪活動。
這次的對象是敬老院。以往我雖多次參加過此種活動,但那是去孤兒院之類的。因此,這次我有點遲疑了。不是嗎,看到那些小朋友蹦蹦跳跳的,總比在敬老院里陰風陣陣、死氣沉沉的`好得多。但在老師的鼓勵下,我還是把名字填上去了。
當日,我們從學校步行到了日的地。我不禁感到意外,那里的環境比我想像的好多了。該院的建筑物,都圍繞著一個花園豎立著。這個花園雖然不大,但都種滿了各種小植物,空氣清新,亦格外關觀。此時,花園中排滿了小凳,有不少老人坐在那兒,臉上泛著陽光般的笑容,齊聲說歡迎。跟他們打過招呼之后,我們幾個負責表演的同學,便開始為老人們唱歌和伴奏。唱著唱著,忽然有位老伯伯站了起來,走到我們附近,跟著一音樂跳起舞來。接著,有更多的人都走上來,包圍著我們。而那些行動不便的公公、婆婆也坐在椅子上使勁地拍掌打節奏和歌唱,連職員們也不甘示弱,大聲哼著山歌來助興,弄得大家捧腹大笑。我完完全全地陶醉在這個環境中,剎那間。我像忘掉了世界似的,聲音越唱越響亮,情緒越唱越激昂。我多么想以歌聲挽留住這無限歡悅的時刻啊! 接著,我們還參觀了他們的住所,又慰問病臥在床上的公公、婆婆們。他們有的還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令我們的眼眶紅得像火一樣。最后,我們為老人們派發了學校預先準備的禮物,便依依不舍地離去了。
經過這次的探訪,我才明白自己錯了。敬老院并不是從前無知的我所想的那般死寂,那里充滿了生氣、活力。充滿了歡笑和關愛。
重陽節隨筆10
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中含有遵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可以看出,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形象,而遵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
在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西安在老人節免費為老人乘車游二環,來了兩萬多老人,另他們難以接待,有的老人暈倒都不舍得通知兒女。看報后另人酸楚,人總是要老的。過去老人們以滿腔熱血為民族解放和國家的建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為社會的`發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輝的業績,吃盡了千辛萬苦。在家里更是,人常說可憐天下父母心,我深有體會,我們的父母處的年代和帶兒女的辛苦人人知道。現在老了又不愿打擾兒女的工作,自己孤獨的生活,就像滿文軍在歌里唱的“你靜靜的離去,一步一步孤獨的背影,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臉,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你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真實的唱出了我們的心聲。父母無私的把全部的愛給了我們兒女,自己默默的老去,想想我心里很傷感!
在這里我想說點;作為兒女應該抽時間常回家看看,老人沒時間等我們有時間,為父母盡盡孝心,捶背揉肩,噓寒問暖,多吃幾頓團員飯,為老人洗洗衣服陪陪他們,象照顧孩子那樣呵護他們,讓我們的父母愉快的度過晚年。不要找借口說原因,免的以后心里悔恨自己。老人節,我在電話里和父母聊天盡一個多小時,聽到父母在電話里非常高興的語氣,我很激動,也很難受,雖說他們一切都好,但是在我的內心總有內疚的感覺。通完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眼前浮現父母慈祥的笑容,心里蕩起無數的感慨,想起童年,想起父母年輕的笑臉,許多許多。現在快80歲了想想我就傷感整夜難眠!
我們應該感謝,感謝有這樣一個傳統的老人節日,讓我們有時間和機會孝敬老人,感受親情。九九重陽,秋高氣爽,沉淀著金秋的豐碩,感受了生活的溫聲。祝天下父母,健康長壽!
重陽節隨筆11
金秋美,重陽到,又是一年菊花黃、桂花香。重陽,一個登高望遠、品糕賞菊的日子,一個敬老愛老的日子。為了培養孩子尊敬愛老的良好美德,讓孩子從小樹立社會責任心。近日星辰幼兒園分年級開展了重陽節敬老活動,邀請了祖輩們一起來歡慶節日,共度美好時光!
小班的寶寶們為家里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敲敲背、捶捶腿,喂老人吃糖,吃重陽糕,老人們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寶寶們還將在幼兒園學到的操節、好聽的歌曲向老人進行了展示與表演,老人們感嘆道:“寶寶們才上了一個多月的幼兒園,瞬間長大了呢”!
中班更熱鬧了,整個年級的老人和孩子們一起共度節日,首先孩子們從ppt中學到了重陽節應該做些什么,感受如何幫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體驗老人的辛苦。還一邊唱著《我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一邊為老人按摩。更是親手剝起了橘子,拆起了重陽糕喂給老人吃,一個個笑臉洋溢在老人的臉上,最后大家一起照了全家福,合合美美的在音樂《感恩的心》中落下帷幕。
大班組的孩子們,前往長橋四村第二敬老院,為那里的.老人們送上節日的溫暖。一大早,孩子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一路步行來到敬老院。那里的爺爺奶奶們早早地坐在廣場上等候著孩子們的到來。大家為老人們獻上了精彩的舞蹈表演,大一班表演的《扭扭體操》、大二班表演的《我愛北京天安門》和大三班表演的《蟲兒飛》,讓爺爺奶奶們看得津津有味、合不攏嘴。大家還通過合唱歌曲《給爺爺奶奶捶捶背》,為老人們送上了自己最誠摯的祝福。
最后,孩子們將隨身攜帶的重陽糕獻給了敬老院里的每一位老人,并通過現場為爺爺奶奶們捶背敲腿,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
通過此次活動,老人感受到了溫暖,同時也使孩子們懂得了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懂得要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在孩子們幼小的心中埋下愛的種子,讓孩子們從小學會感恩,體驗幸福生活的快樂!
重陽節隨筆12
在這鳥語花香、秋高氣爽的季節里,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九”包蘊著長久,吉利,祝福老人們延年益壽,健康。“九”代表著中國人民的喜悅、興奮。因此,傳承著五千年文化美德的炎黃子孫又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尊敬老人是種美德,也是一種文明,在這特別的日子里,我們該為爺爺奶奶做些什么呢?每天,在校門口等候的是爺爺奶奶;在菜市場打轉,提著大包小包的是爺爺奶奶;在公園里推著嬰兒車,哄著孩子睡覺的還是爺爺奶奶……
一到過年過節就更不用說了,當我們在沙發上嗑著瓜子看著電視時,在廚房里忙得不亦樂乎的總是爺爺奶奶,唉!今天,是爺爺奶奶自己的`節日,得讓他們輕松輕松,我的心里打著小算盤,走下了樓梯……
來到廚房前,里面正“煙霧裊裊”,爺爺正忙得不可開交地為我們準備晚上美味的菜肴。而奶奶在一旁抱著哇哇大哭的小堂弟來回走動不停地哼唱著。看到這情景,我不由得心酸起來,心想:爺爺奶奶苦了一輩子,累了一輩子,本該好好享享清福,可如今為了我們一家人一刻也不停歇,難怪經常腰酸背痛呢!于是,我很快地吃完晚飯,幫媽媽洗完碗后,迅速跑到了二樓,碰巧看見爺爺奶奶難得坐在沙發上休息。我突然發現爺爺奶奶那飽經風霜、布滿皺紋的臉竟是那樣的疲憊。我輕輕地走過去,不露聲色地幫爺爺奶奶捶起背來。一會兒,幫爺爺這邊捶錘,那邊按按;一會兒,給奶奶這邊按按,那邊捏捏……
看著我一本正經的樣子,爺爺奶奶情不自禁露出了久違的微笑。“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剎那間,我用心靈的相機拍下了這感人的一幕,爺爺奶奶的微笑不正是一幅最美的“夕陽紅”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真的應該感謝,感謝有這樣一個傳統的老人節日,讓我們有時間和機會孝敬老人,感受親情。朋友們,不用在乎關愛的形式,更不要在節日的時候才表達心意,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每一刻做起!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重陽節隨筆13
歲歲重陽,
盛世重陽。
華夏宏圖之闊,
錦繡河山輝煌。
北國白雪銀裝裹,
南域熱浪風雨狂。
秋高氣爽,
北雁南翔。
重陽巧遇華誕,
黃金周逢重陽。
登高望遠身康健,
心曠神怡情歡暢。
日曰疊成昌,
閏九雙重陽。
細雨時續時斷,
風光旖旎泛黃。
原野五谷香千里,
花果山上泛瓊漿。
雙鬢染秋霜,
月明品佳釀。
遠朱近墨分涇渭,
善惡美丑自掂量。
悠悠歲月能奢幾重陽?
不覺雄雞黎明又高唱。
重陽節隨筆14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國慶節的喜悅還未褪盡,轉眼又到九月九重陽節。自古以來,重陽就是思念的節日,登高望遠、懷念故人。如今,重陽節被賦于新的寓義,為老年節。關愛老人,關心長輩,已成為整個社會倡導的美德與責任。
單位的老人也在今天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儀式。慶祝大會、游園會、聚餐,活動豐富多彩——。儀式上,到來的老人也有八八九九,行動敏捷、健步如飛的;紅光滿面、聲若洪鐘的;拄著拐杖、顫顫抖抖的;但都是一樣的神清氣爽、精神矍鑠。攙扶著一位老人,問:“老伯,今天開心嗎?”“開心!當然開心!”言語間,眼睛瞇著只剩下兩條縫了。席間,大家碰杯、歡笑、手舞、足蹈,宛如一朵朵綻放的老年花,燦然而美麗。
我笑了,我看到了多年后的自己——
最美夕陽紅,老人們年輕過,有過青春,有過追求,有著對社會的貢獻,容顏在時光的海中被描繪成溝溝坎坎,每一道,都刻著深深的印記深深地愛呀!看到了嗎?攜手相攙的老人在風景中輕輕走過,笑容的臉慈祥的臉,于是感動、釋然;年約六旬的老人身著大紅的運動服在晨曦中奔跑的身影,于是羨慕、振奮;當然也有流浪在街頭的老人,孤苦無依,一臉人生的苦澀,和那渴望相助的'眼,于是揪心、難過。
想起了家中的老人。我們一天一天成熟,他們也在一天一天衰老,思念和擔憂的心時常動在心頭。沒有奢求,只有渴望,一句問候,一個電話,他們只想與子孫輩多一些相聚的時刻,知道孩子們的生活,為每一個親人祈福。只要孩子們過的好,心中就無所牽掛了。這就是老人,給我們整個世界的人,此父此母、彼父彼母,都是那樣的值得尊敬呀!只要有時間,多陪陪老人,干點活也好,聊聊天也好,他們綻放的笑顏就是我們心中的欣慰!我想。
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那又是什么樣子。人生如鏡,對照人生,讓尊老之花盛放,讓老人們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吧。
此刻,把最美麗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家!
快樂,幸福,笑口常開!
重陽節隨筆15
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重陽節里,我們應該給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遞上一張賀卡。在那個重陽節里,我做了這樣一件事。
重陽節到了,我尋思著要給爺爺奶奶送什么禮物。一邊的小王啟發我:“重陽糕怎么樣?”我想了想,裝出生氣的樣子:“拜托,我爺爺奶奶又不在上海,寄過往不發霉才怪呢!”忽然,一個動機清楚地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我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兩張精美的信紙和一只小魚熱手袋。我記得奶奶曾說過,她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腳冰冷,要是我給了奶奶一只熱手袋,奶奶的手腳就不會冷了。
接著,我攤開精美的信紙,在上面寫滿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對爺爺奶奶說的話。我的真心,裝滿了兩張薄薄的信紙。我署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裝進了信封,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愛,送向遠方的爺爺奶奶的家……
小魚熱手袋被我用一個裝禮品的`盒子包了起來,又在盒子四四周上了金絲帶。傍晚,在爸爸的幫助下,我把禮物和信寄了出往,也把我的牽掛寄了出往。我堅信爺爺奶奶收到我的禮物,必然是開心與激動的……
【重陽節隨筆】相關文章:
重陽節的隨筆10-21
重陽節隨筆10-30
重陽節隨筆08-19
【精選】重陽節隨筆07-10
(精選)重陽節隨筆07-11
[精選]重陽節隨筆07-11
重陽節隨筆[精選]07-11
(精選)重陽節隨筆07-11
重陽節隨筆【精選】07-11
重陽節隨筆(精選)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