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慈母情深》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慈母情深》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熟悉3個生字。理解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
2、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愛與和善和我對母親的感謝、喜愛與崇敬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尤其是文中一些重點句段要多次誦讀,感受譴詞運句方面的精妙。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抓住人物言行、外貌等體會人物的情。
2、難點是引領孩子從母親的外貌和樸實的言行中體會母愛的真摯、膚淺、崇高、宏大。
三、教具預備:
四、教學課時:一課時
五、教學流程:
一、感情讀題,品讀詞意
同學們,在《地震中的父與子》中,我們深深感受到父愛所迸發出來的力氣是巨大的。今日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梁曉生的《慈母情深》(板書)。
1、感悟“慈母”
2、感悟“深”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把生字詞讀通讀順。
2、依據課文內容填空。
我始終想買一本《青年近衛軍》,想的(失魂落魄)。于是,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音(震耳欲聾),我看到母親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當知道我是來要錢買書,母親用(龜裂)的手將錢塞在我的手里,立即又陷入了(勞碌)。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
3、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
三、研讀課文,細品詞句
1、劃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好好讀讀,專心體會在旁邊做上批注。(寫下自己的感受)
2、品讀詞句,溝通感受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乏的眼睛驚訝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A、讀這句話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B、誰能發覺這句話的特殊之處?(把“我的母親”放在后面)
C、師范讀句子,同學閉上眼睛,專心靈想象:
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背?我記憶中母親的背是怎樣的?
你看到一張怎樣的臉?記憶中母親的臉曾經是怎樣的?
你看到一雙怎樣的眼睛?記憶中母親的眼睛是怎樣的?
D、母親堅挺的背,光滑的臉,光明有神的眼睛到哪去了?驚訝極了!讓我們帶著困惑和驚異來讀這句話。老師讀三個“我的母親”,同學們讀剩下的。
E、現在你知道是什么轉變了母親的容顏嗎?假如此刻你是梁曉聲,看到這樣的母親,你心里是怎樣的'感受?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F、在那一刻,母親那瘦弱的的身影永久銘刻在我的心中!(板書:瘦弱)讓我們再一次深情的召喚母親。齊讀。
“母親說完,立即又坐了下去,立即又彎曲了背,立即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即又陷入了勞碌……”
A、假如說前面是一組慢鏡頭,那么這一句又是什么鏡頭呢?
B、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立即)
C、你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
D、溝通:能否用其他的詞來代替“立即”?
E、指導朗讀,體會母親的工作的勞碌和辛苦。(板書:辛苦)
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的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興奮他愛看書的!”
A、這句話中那個字給你的感受最深?(板書:塞)
B、這是一個怎樣的動作?這動作里包含著什么?(愛、期盼、)
C、把這些帶上讀一讀這句話。
D、想想母親掙錢的畫面,再想想母親給錢的畫面,你肯定感受到了。(讀課題----慈母情深)
四、拓展想象,升華詞句
在那個時刻,“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出去了-----”從文中的省略號中可感受到我當時內心肯定感慨萬千,思緒萬千,有許很多多的話要對母親說,同學們,請拿出筆,代替寫下他想對母親說的話。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是以“父母之愛”為主題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選自著名作家梁曉聲的親情小說《母親》。作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攝取了少年時期生活的一個鏡頭:辛勤勞作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
“一元五角錢”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錢,但是對于當時一個經濟拮據的家庭,對于一個每個月只能賺27元工資還要養育5個子女的母親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數目。課文以“一元五角”錢為線索,通過“我”在車間里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通過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的一系列描寫,刻畫出了一個辛勞、慈愛的母親形象,也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那份敬愛之情。
文章最大的特色是語言,不長的篇幅卻用了35個小節,短句、短段的描寫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一個辛勞、慈愛的母親形象。文中“七八十臺機器”的廣角鏡頭、“母親直背、轉身、望著我”的慢鏡頭、“母親掏錢、塞錢、湊錢給我”的特寫鏡頭、“母親立刻投入工作”的快鏡頭,寫得生動感人,值得引導學生感悟與理解。尤其是作者在寫作上的特色,3個“我的母親”倒裝與反復的寫法,以及4個“立刻”反復使用的寫法值得細細推敲。
二、學情分析
寫人的文章孩子們有接觸過,作為五年級的學生更要去初步學習作者如何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方式方法。本文的寫作背景對于現在幸福的孩子們來說偏遙遠:一個母親每月工資27元,擔負起撫養5個孩子的重擔。家庭如此拮據是現在的孩子所無法體會到的,母親如此的辛勞也是現在很多孩子都無法體諒到的,如何讓孩子能夠走進文本,能夠深入去理解“一元五角錢”在當時到底意味著什么?體會慈母之情深是其中一個難點。所以適當補充資料,引導學生抓“震耳欲聾”等詞感受母親工作環境之惡劣,通過抓住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等詞句,從字里行間去體會母親工作負荷之巨大、勞作之辛苦以及母親愛兒之情深很有必要。在理解文本的同時,更應關注文章的表達形式,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目標
1.隨文理解“震耳欲聾”一詞,會認“陷、碌、攥”和多音字“龜”。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倒裝、反復等寫作方法的強調作用。
3.通過描寫母親的外貌、動作、語言的重點句、段的理解感悟,體會母親的辛勞和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喚起學生敬愛母親的情感。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母親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段的品析,體會母親的辛勞以及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難點:初步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搿⒔沂菊n題
出示《青年近衛軍》圖片。
這本書是作家梁曉聲小時候得到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關于這本書,有一個他和母親的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隨同梁曉聲一起走進他的回憶,來認識這位母親。
。ǘ┌盐罩饕獌热、明確學法
1.自由讀課文,注意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你感受到了這是一位( )的母親?
2.反饋,交流。
(1)從課前學習單的反饋情況看,這些詞語同學們都認為比較難讀:震耳欲聾、失魂落魄、龜裂、攥著、陷入、忙碌。
。2)平時我們概括一件事可以抓住事情的“六要素”。即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纯茨愕膶W習單上的主要內容,逐一對照,漏了什么,改一改。
。3)指名同學反饋重要內容的概括。
。4)從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母親呢?(辛勞、慈愛……)
3.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導讀提示我們怎么學?(看導語提示)
。ㄈ┳x慈母形象,體會“情深”
1.這節課我們就抓住描寫母親的語句來深入學習。請快速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語句,看看哪些字眼讓你感受到了母親的辛勞?圈出重點詞,讀一讀,在旁邊寫一寫批注。(板書:外貌、動作、語言……)
2.交流。(隨機板書)
。w會母親工作辛勞。)
出示句一: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周圍幾只燈泡烤著我的臉。
。1)指名讀。你看到了怎樣的背?(極其瘦弱且彎曲的)除了直接寫母親的背,還寫了什么?(被燈泡烤著的臉……)
。2)母親不光是臉被烤著,就連耳朵也受著煎熬。文中就有一句環境描寫也可以看出母親工作的艱辛。
。3)穿插環境。句子: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噪聲震耳欲聾。什么叫震耳欲聾?走進這樣的車間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4)看到每天在七八十臺縫紉機的噪音中,在幾百只燈泡的炙烤下的母親如此辛勤的工作,你此時是什么心情?(難過……)
。5)帶著這種感受讀一讀。
出示句二: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1)還有哪些句子體現母親的辛勞?
(2)這句話除了提到母親的背,還寫了母親的什么?(眼神)這是怎樣的眼神?(疲憊且吃驚的)因什么而疲憊?因什么而吃驚?
。3)讀出這份辛勞。
。4)發現了嗎?這句話很特別?特別在哪里?(“我的母親”出現3次,而且都放在句子的末尾。)
(5)比較句子: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轉過身來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這兩句話上下意思差不多,幾乎沒有什么變化,你自己讀讀,給你的感覺一樣嗎?(用倒置寫法突出前面的部分,畫面感更強。)
。5)誰愿意把這一個個畫面讀出來?(配樂指導朗讀)
師小結:作者知道母親工作辛苦,卻沒有想象到會如此辛苦。作者反復用上“我的母親”,將它們放在句后,將母親“直背、轉身、望”的動作強調出來,定格成一個個清晰的畫面,久久地,久久地留在作者的腦海里,也留在我們腦海里,所以作者要這樣寫。
出示句三: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附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還有哪些句子體現母親的辛勞?
(2)這句話中你又發現了什么?(用了4個“立刻”)“立刻”可以改成什么?(馬上、立即……)
。3)讀讀這句話,作者這樣寫讓你有什么感覺?(母親工作爭分奪秒)
。4)母親賺錢是多么的不容易。為了孩子們,她甚至一分鐘一秒鐘都不愿意耽擱,立刻又……立刻又……,立刻又……,立刻又…… (師引讀并板書)
(5)你們知道母親這樣爭分奪秒是為了什么嗎?
補充資料:梁曉聲家有兄弟姐妹5人,父親去大西北工作,常年不在家。為了養活一大家子的人,母親起早貪黑地工作,每月只能賺27元,平均每天收入幾毛錢。家里窮到常常一塊豆腐要吃3頓,為了養活孩子,家里的收音機已經變賣。為了給孩子們省錢,母親每天不吃早飯就去上班。上班的地方離家很遠,也舍不得花5分錢乘車。
(6)讀到這里,你讀懂了什么?(母親很辛苦,為了孩子省吃儉用……)
師:我所討要的“一元五角錢”是母親起早貪黑近兩天的收入。母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們!這就是──慈母情深。(齊讀課題,體會母親愛兒深切。)
1.課文中母親的哪些描寫又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份愛呢?小組合作,劃出母親的言行,討論討論。
句子一: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
句子二:母親卻已將錢塞到了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句子三:“你這孩子,誰叫你給我買水果罐頭的!不是你說買書,媽才舍不得給你這么多錢呢!”
句子四:那天母親數落了我一頓,數落完,又給我湊足了夠買《青年近衛軍》的錢。
2.小組派代表談感受。
3.這是怎樣地“掏”?怎樣地“塞”?怎樣地“湊”?(預設:毫不猶豫、充滿關愛、迅速、很不容易……)這一“塞”塞給我的僅僅是“一元五角錢”嗎?還有什么?(預設:母愛、期望與理解……)
4.什么數落?數落我什么?母親為什么要數落我?(因為我為母親買了水果罐頭)
師:對我的要求母親是毫不猶豫,對自己卻是省吃儉用,舍不得花一分錢。這就是──慈母情深。
。ㄋ模⿲懺捬a白,升華情感
1.對于一個經濟如此拮據的家庭來說“一元五角錢”不是一個小數目,對于母親每天如此微薄的工資還要養活一大家子來說,“一元五角錢”更是得來不易。那么母親是如何再次湊錢給我買書的?(抓住母親的神態、動作、語言等寫出母親辛苦湊錢的過程。)
師:無論是母親的“掏”“塞”“湊”,還是母親數落的話語都讓我們體會到了那一份濃濃的──慈母情深。(齊讀課題)
3.交流、反饋。
4.千言萬語說不盡,慈母情深深似海。就如我們的父母,各自用不同的方式愛著我們!我們更應該多點體諒,多點懂事,就像作者一樣。最后讓我們在冰心的《紙船──寄母親》中結束我們的課。(詩歌朗讀)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母愛的深沉與寬廣,感受母子之間的情感。
3、體會是怎樣通過外貌和語言描寫表現母愛的。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到圖書館借出60年代出版的小說《青年近衛軍》。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畫出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句子,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母愛的。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剛學過了一篇表現深刻父愛的《地震中的父與子》,感受到了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父親迸發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母愛又是何等深沉啊!你們看,(教師出示小說《青年近衛軍》)這是一本在六、七十年代風靡全國的蘇聯小說。在當時,這本小說的價格是1元5角錢。在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很貧困,1元5角錢在普通的家庭里就可以維持一天的生活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以這本小說為線索展開的。
板書課題:慈母情深。
[設計意圖]
出示舊版小說實物,介紹當年的生活水平,提示的線索。
二、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歸納一下,圍繞著這本《青年近衛軍》,課文寫了哪些事?
學生默讀課文。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
指導學生歸納主要內容,理解思路,整體感知課文。
三、朗讀感悟,欣賞語言
1、課前同學們已經畫出了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語句,F在我們結合你在課前和剛才閱讀的感受再讀課文,抓住最能打動你心靈的句子去讀、去感受,并把你的感受隨時記錄下來。
學生讀書,寫下自己的感受。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3、學生朗讀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語句,讀自己的閱讀感受。
“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從“我”看見母親的脊背彎曲著到母親背直起來、轉身、吃驚地望著我,這一系列的動作、神態的描寫,讓人感受到母親工作是多么辛苦、勞累。這一段話中三次提到“我的母親”,寫出了“我”心里的感受,母親辛苦工作累得疲憊不堪的情景給作者以深深的震撼。)
“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者。”(母親身上帶的錢很少,“揉得皺皺的”說明這些錢在身上帶了很長時間,不曾花掉?闯黾揖车呢毢c掙錢的辛苦。)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母親沒有時間跟自己心愛的兒子多說一句話,只是為了多干一點活,多掙出一毛錢。
“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你這孩子,誰叫你給我買水果罐頭的!不是你說買書,媽才舍不得給你這么多錢呢!”(只要兒子愛看書學習、只要兒子爭氣,母親從來不吝惜花多少錢,但是如果是為自己花錢,她竟這樣數落自己的兒子。)
……
引導學生在交流、感受的過程中有感情地朗讀好這些句子。
[設計意圖]
母子連心。這其中的感情不須分析,不用講解,學生一讀就懂。這個環節就是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用心去感受課文中深深的情感,邊讀邊寫出感受,在交流中豐富對課文的理解。
四、練習有感情朗讀全文,體會文中語言、動作、神態描寫中飽含的深深的母愛。
[設計意圖]
將理解和感受融會貫通,將的形象再一次整體顯現,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五、拓展練習
1、練習朗讀冰心的詩《紙船——寄母親》。
2、練習朗讀汪國真的詩《母親的愛》。
[設計意圖]
詩中的.情感與文中的真情形成共鳴,激發學生對母愛的認識和思考。
六、布置作業
搜集表現母愛的詩歌或故事,練習朗讀,準備在班會上表演。
[教學建議]
《慈母情深》這篇課文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用深深的情寫出的。作者用飽蘸感情的筆觸刻畫出一位用含辛茹苦掙來的錢給兒子買書看的母親的形象,表現了母愛的深沉、無私和寬廣。這樣的教學只需要創設條件讓學生去讀,讓學生去感受、去傾聽文中人物內心的聲音,去與文中人物對話。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把閱讀、感悟、表達感受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地閱讀。當然,教師應在學生閱讀前提出要求,即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去體會,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記下來,與同學交流等等。學生朗讀、討論、交流的過程就是表達感受、互相啟發、豐富課堂、豐富課文、豐富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總之,在這課書的教學中,教師應將引導閱讀、誘發感悟和指導練習這三項閱讀教學策略結合起來,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強調以讀為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4
1.認識“魄、抑、頹、紉、噪、褐、憊、耽、兜、龜、權”11個生字并會寫“辭、抑、碌”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連續、廣播、鐵路、辭退”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媒體來理解和感知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整體感知課文。
重點
認識和會寫課文中的字、詞。
難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母親》
“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他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母親,那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千百年來,它一直以偉大和無私著稱,每每讀到它,心靈總不免輕輕顫動。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一位普通的母親,感受博大的慈母情懷。
板書課題:慈母情深
思考、討論問題。
通過歌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本課學習。
講授新課
二、初讀感知
1.走進作者
梁曉聲當代作家。祖籍山東榮成,1949年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7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20xx年任北京語言大學中文系教授。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雪城》《年輪》,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短篇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親》等。
2.背景簡介
本文寫的是20世紀60年代初的事。當時正值國家困難時期,大多數老百姓的家境都很不好,一元五角買本書在當時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3.讀準字音pòyìtuírènzàohèbèidāndōujūnquán
魄、抑、頹、紉、噪、褐、憊、耽、兜、龜、權
4.朗讀詞語連續廣播鐵路辭退掙錢
壓抑潮濕忙碌縫紉陰暗
炎夏噪聲瘦弱脊背口罩
龜裂忍心數落權利
5.多音字掙zhènɡ(掙錢)(掙脫)
zhēnɡ(掙扎)
他不斷掙(zhēnɡ)扎著,想要掙(zhènɡ)脫身上的'枷鎖。
龜jūn(龜裂)
ɡuī(烏龜)
一只烏龜(ɡuī)在一塊龜(jūn)裂的土地上緩緩地爬行。
6.詞語釋義失魂落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本文指“我”想有一本書想得入迷。
慫恿:指從旁勸說鼓動別人去做(某事)。多用于貶義。文中指“我”勸說自己向母親要錢。
疲憊:指極度疲勞。
龜裂:本文指皸裂。人的皮膚因為寒冷干燥而布滿裂紋。
三、我會寫1.請同學們,試著看拼音讀一下本課的生字。
辭、抑、碌、吊、噪、脊、竟、龜、哇、忍、酸、權
2.隨文識字:
。1)學生交流怎么記這個生字。(字的讀音、結構、部首、組詞、筆順、造句等)(2)教師范寫,學生書寫。3.教師指導書寫漢字。四、整體感知1.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課文記敘了母親在極其艱苦的生活條件下,省吃儉用,支持“我”讀“閑書”的事。
2.默讀課文,給課文劃分層次。
第一段(第1至4自然段):“我”迫切希望得到一本《青年近衛軍》。
第二段(第5至34自然段):“我”到車間找母親要錢,用母親給我的錢給她買了一聽罐頭,母親數落“我”一頓,又給了“我”書錢。
第三段(第35自然段):“我”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說。
學生自主學習、探究。
感悟、思考、表達。
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思考并回答問活動探究。
理解、探究。
回答問題活動探究
讓學生了解作者、掌握字詞。
讓學生理清課文的思路。
課堂練習
一、判斷
1.“失魂落魄”的“魄”讀pò,還可以組詞“魂魄”。(??)
2.“龜裂”的“龜”讀guī,不讀jūn。(??)
二、將下列搭配恰當的詞語用線連起來。
噪聲疲憊勞累
脊背震耳欲聾
眼神彎曲瘦弱
鞏固學習目標,加深理解。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讓我們真切地感受了母愛的偉大。
總結全文,整體掌握。
布置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抄寫字、詞。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5
課題:
《慈母情深》第一課時
課型:
講讀課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了解梁曉聲的文學常識、識記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研讀課文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初步感受慈母情深,體會親情無價。
過程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簡潔的語言復述故事概括課文內容。梳理結構,研讀人物描寫,找出關鍵詞句感受慈母情深,體會親情無價。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深沉真摯的母愛,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感激之情,聯系實際,回報母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
研讀課文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分析法 教具:多媒體及常規教具
一、復習提問:說說《金色花》中孩子和母親的形象。
二、導入新課:老師深情誦讀英國詩人瑪格利特?魏德瑪的《媽媽的牽掛》片斷。
她是我們的守望人,
冬天在窗邊,
夏天在門旁,
她會為我們的晚歸而焦慮不安。
她從不會忘記,
在我們身上傾注全部的愛,
因此,我確信,
無論我們在哪里,
身上都系著她的牽掛。
詩中的她就是母親,她就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母親的愛,純純若水,綿綿如溪,沉沉似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一位普通的母親,去感受那博大的`慈母情懷。
三、檢查預習:
1、作者簡介:梁曉聲男,1949年出生,山東榮城人。當過知青,197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集《天若有情》、《白樺樹皮燈罩》、《死神》,中篇小說集《人間煙火》,長篇小說《一個紅衛兵的自白》、《從復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親》,及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分獲全國優秀小說獎,F在兒童電影制片廠任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2、預習字詞
。1)我會拼讀我會寫。
積攢zǎn 綽綽chuò 桀驁不馴jié ào呵斥hē 內疚jiū 虎視眈眈dān 怪誕dàn 輕蔑miè 惴惴zhuì違抗wéi 慫恿sǒng 頹敗tuí 氈絮zhān 竹篾miè龜裂jūn 攥zuàn
。2)聯系語境解釋詞語
綽綽:形容很寬裕,用不完。一貧如洗:指一無所有,非常貧困。桀驁不馴:性情倔強不馴服。虎視眈眈: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眈眈,眼睛注視。怪誕:荒誕離奇。惴惴:形容又發愁又害怕的樣子。非同小可:形容事情重要,不能輕視。龜裂:皮膚因天冷干燥而開裂。
攥:握。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合作探究)
(一)題目解說:本文的題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不僅寫出了母親對“我”無私的愛,還包括了“我”對母親的深情。
。ǘ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后試復述課文。
2、 思考:課文寫了哪兩個故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明確:(1)討回小人書。(2)向母親要錢買書。
3、這兩件事寫法有什么一同?
明確:兩件事按時間先后順序安排,兩件事寫法不同:第一件事運用順敘,便于把握事情的來龍去脈。第二件事采用倒敘。便于引起讀者的興趣,在當時貧困的情況下,母親卻能夠慷慨給我買書,突出慈母的形象。文章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三)細讀課文第一部分(第一個故事)。分角色朗讀第一部分,思考討論以下問題,學生相互交流,教師歸納:
1、母親為什么要如此堅定地幫我要回小人書?
明確:因為小人書是我巨大的財富,失去它我就覺得“破產了”,我絕望得不想活,而母親她愛我,要維護孩子利益。
2、警察為什么會叫一輛小車把我們送到家門口?
明確:(1)本來,對于孩子來說,小人書已經是生命了,可是在和警察對抗的情況下,孩子覺得可能不得不認輸了。但是,并不把小人書當作生命的母親卻比孩子堅定。因為,小人書固然是由于在自己孩子的心目中重要,才在她的心目中重要,但是,一旦進入當下的情境,小人書在自己就多了一份含義:做人的尊嚴。這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女人,她疼愛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挺身而出,代替孩子說了許多好話,可是無效;于是她就不再羅嗦,不再說任何話。這表現她很自尊,她不再求人,不因為疼愛孩子就委曲自己,作可憐相。她惟一的抗爭姿態就是堅定地靜坐,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岸赣H失去的是被極端輕蔑了的尊嚴。一個自尊的女人的尊嚴。”警察為這位富有尊嚴的母親所感動。(2)被這無所畏懼維護孩子利益的母愛所打動。
五、課堂小結:
六、檢測作業:
1、祈禱﹝﹞桀驁 ﹝ ﹞惴惴﹝﹞ 咕噥﹝ ﹞作﹝ ﹞坊 jiè chuāng﹝ ﹞zhān﹝ ﹞絮 竹miè﹝ ﹞ 虎視dān dān﹝ ﹞ jūn﹝ ﹞裂 zuàn﹝ ﹞著錢 怪dàn﹝ ﹞ sǒng ﹝ ﹞yǒng﹝ ﹞干biě﹝ ﹞ chóu chú﹝ ﹞ 濡濕﹝ ﹞ zhèn﹝ ﹞耳欲聾
2、解釋詞語。性情倔強不馴服。﹙ ﹚ 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 ﹚形容又發愁又害怕的樣子。﹙ ﹚ 形容事情重要,不能輕視。﹙ ﹚
3、文章的作者通過母親的外貌、動作、語言描寫,集中表現了慈母深情,同時記敘了( )、( )兩件難忘的事,表現了母親勤勞、節儉、開明的品質。
七、板書設計
小說第一次發表,總領全文。 平凡,辛勞
討回小人書 慈祥,善良
慈母情深 感激母親 買了第一本長篇小說 執著,有遠見
。ǖ箶ⅲ
八、課后反思: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6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學科:小學語文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18課《慈母情深》
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曉聲小說《母親》中的節選。課文記敘了母親在極其艱難的生活條件下,省吃儉用,支持和鼓勵“我”讀課外書的故事,表現了慈母對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抓住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導入課文
1、導入課題并板題。
2、課件出示習題,生完成練習。
二、研讀課文,感悟“慈母情深”
1、下面請默讀課文,邊讀邊體會:我為什么會“鼻子一酸”呢?默讀課文,找找句子,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請用波浪線劃下來。
2、 交流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
、“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噪聲震耳欲聾。”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4、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三、拓展想象,升華感情
1、師出示句子“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
請注意句末的省略號。當時作者我內心一定感慨萬千、思緒萬千、情不自禁,他會一遍又一遍地對著母親說出此時此刻的心里話。拿起筆,寫下來。
2、(放音樂,生動筆,師巡視。)
3、交流
4、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震耳欲聾 慈母情深 疲憊不堪 似海深塞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7
1.知識與能力
。1)掌握本課中的生字詞
。2)能用簡潔的語言復述故事
2.過程與方法
。1)體會文章中母親的形象,把握文章主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家對人物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風格。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文中的慈母深情,感受文中母親勤勞、節儉、開明的品質。
教學重點:
體會母親的善良、慈祥和我對母親的感激和熱愛。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環境和人物描寫在表現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教學內容及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提問:同學們,指導孟郊的《游子吟》嗎?(師生共同朗誦: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提問:詩歌贊頌的是什么?(母愛)
歷來文人墨客喜歡用詩歌來贊美母親。今天,我們來閱讀一篇梁曉聲寫的表現母子情深的散文——《慈母情深》,聽聽他買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青年近衛軍》背后的故事。
二、作者簡介:
梁曉聲,男,1949年出生,山東榮城人。當過知青,197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集《天若有情》、《白樺樹皮燈罩》、《死神》,中篇小說集《人間煙火》,長篇小說《一個紅衛兵的自由》、《從復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親》,及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雨》分獲全國優秀小說獎,F在兒童電影制片廠任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步感知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突出了母親的什么特點?
點撥:這篇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苦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課文先講“我”想買一本《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見渴望之極。但一元多的書價,貧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難以實現。接著,寫母親給錢讓“我”買書。最后,講“我”終于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說。
四、再讀課文,感受慈母情深:
1、仔細默讀,研讀專題:課文中哪些詞句能表現“慈母情深”?你從中體會到什么?點撥:
。1)理解“我”家境的貧寒!斑B破收音機都賣了,被我和弟弟妹妹吃進肚子里了。”“母親掏衣兜,掏出一疊揉得卷卷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
。2)體會母親掙錢的艱辛。工作在噪聲震耳欲聾的角落,爭分奪秒,“有事快說,別耽誤媽干活!”“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8
一、揭示課題,就題質疑
1、談話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媽媽對你的愛?(指名學生說。)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也是講的是一位母親對兒子深沉的愛。
。病鍟n題,齊讀課題。
。、就題質疑: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哪些問題?(學生回答。)然后歸納,主要為:
⑴ 為什么說慈母情深?或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
、 面對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樣的?
、 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等等。
二、自讀課文,初步釋疑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什么。
。、檢查生字的認讀,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內容。(說出大意即可。)
。场⒃僮x課文,看看你能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哪些問題。
4、初步釋疑:
你能解決什么問題?
。ǔ醪浇鉀Q質疑中的“為什么說慈母情深?或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面對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樣的?”等。)
三、研讀課文,深層釋疑
。薄⒄勗掃^渡:
剛才同學們從描寫母親的表現的語句中看出了母親的.情深,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語句,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
。、學生自讀課文后,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
讀一讀所畫的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語句,說說從中看出母親怎樣的情感。
。础⑺僮x課文,想一想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親的深情。
。、讀后交流:
主要是描寫勞動的環境以及母親勞動動作等語句。
四、角色朗讀,體會情深
。、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互相評議。
2、指名小組匯報交流,說說為什么這樣讀。
五、總結升華,拓展學習
1、總結:為什么說慈母情深?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
2、升華:讀了課文,你想對文中的母親或者自己的母親說點什么?
。、拓展閱讀:讀一讀“閱讀鏈接”中的《紙船──寄母親》,交流:自己從中讀懂了什么。
。、拓展表達:在母親節來臨之際,給自己的母親寫一封感謝信;或與自己的母親說說心里話;或給自己的母親送份禮物,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等。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9
課標要求與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以“父母之愛”為 專題,編排了精讀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精彩極了”和 “糟糕透了”》和略讀課文《慈母情深》《學會看病》。課文后面有“口語交際·習作”和 “回顧·拓展”,其中,習作以“父母之愛”的專題安排,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父母的愛,加強與父母的溝通。
在本組教材的教學中,要緊緊扣住“父母之愛”這與專題,整合全組教學資源,把閱讀。口語交際、習作等語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
學情分析
1、在幾年的語文學習中,學生對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來描寫父母之愛并不陌生,因此,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注意人物的外貌、語言和動作,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2、學生對父母之愛已有所體驗,應引導學生對他眼下的生活進行思考。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讀寫25個生字,會認28個生字。抄寫并積累詞語。
2、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語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3、通過讀書,品味語言,豐富語言積累。
二、過程與方法
采用“整體感知——默讀靜思、潛心會文、交流提升——整體回顧”的方法,進行單元整組教學,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品讀文本,再現情境并聯系生活實際體驗文本,體會父母之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
1.正確認識父母之愛,能寫出最想對父母說的話,表達真情實感。
2.懂得父愛、母愛的深沉與寬廣,崇高與無私,令人震撼,讓人感動。
慈母情深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3個生字。理解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初步了解環境和人物描寫在表現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過程和方法:
1、引導學生潛心會文,品詞析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交流的方式,在讀中感悟,讀中品味,感受文章所揭示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體會母親的善良、慈祥和我對母親的感激和熱愛。初步了解環境和人物描寫在表現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使用教材的構想:
本文是略讀課文,文字淺顯易懂,應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初讀課文時,要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能流利地朗讀全文。在讀通、讀熟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默讀課文,理清作者思路,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然后組織學生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和體會。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要注重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再現情境,在讀中體會感情。
教學流程:
一、樸實引入,感悟解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節選自作家梁曉聲小說中的一篇文章──《慈母情深》。板書課題。
。薄R讀課題。
。、讀到“慈母”這個詞語,你會很自然地聯想到什么?(名言,畫面,詩句等。)把這種感覺讀進去。
。场⒛笎凼瞧椒驳,時刻在我們身邊,母愛是偉大的,只要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一定會發現這平凡中的偉大會到這一點,再讀課題。
。础恼n題中你可以讀出,作者筆下的“慈母情”是怎樣的哪?(題眼:“深”)作者為何用深來表達慈母情?作家筆下的慈母情深在哪兒?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快速的默讀課文,邊讀,邊找,在哪些字里行間體會到了慈母情深?然后,用波浪線把這些句子恭恭敬敬地劃出來。
2、靜心默讀,用心思考,動筆勾畫。
3、匯報。
三、整體呈現孩子們朗讀的片段,引導細致品味
1、同學們,如果把這些片段想象成一個個畫面,哪個畫面最能打動你的心?為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引導匯報。
畫面一: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聲音震耳欲聾。
(1)什么叫“震耳欲聾”?聽到這樣的聲音會是怎樣的感受?帶著這種感受讀一讀。
。2)可是,媽媽卻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這震耳欲聾的聲音停止過嗎?你怎么知道?
(3)朗讀:從我進入,到我離開,母親一直在怎樣的環境下工作?孩子,你知道母親昨天在怎樣的環境下工作?那么明天呢?去年、今年、后年……
(4)小結:同學們,這就是母親,即使這聲音震耳欲聾,穿透云霄,為了孩子,她依然工作著,慈母的情就深在了這震耳欲聾的聲音里。
畫面二: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1)為什么母親的眼睛疲憊不堪?想象一下,那本應該是怎樣的眼睛?
(2)提問:“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我看到的是母親怎樣的背?
。3)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即使帶著口罩,我看到的是母親怎樣的臉?
。4)小結,指導朗讀:這樣的母親怎不令我驚訝,這樣的母親,怎不令我辛酸,怎不令我痛心,所以,作者一次次地呼喚“我的母親”。誰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畫面三: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1)齊讀。
。2)這里有幾個詞最能打動人,你找出來了嗎?為什么?(龜裂、塞)
(3)如此勞累,如此辛苦才掙到錢的母親,是怎樣把錢塞給我的?請你想象一下?
。4)把詞語帶入句子讀:(出示)
“母親卻已將錢迅速地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母親卻已將錢毫不猶豫地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母親卻已將錢使勁地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5)提問:母親塞在我手里的僅僅是錢嗎?(是母親的心血,是母親的關懷,是濃濃的母愛?
畫面四、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提問:作者一連用了四個“立刻”,你讀出了什么?
。2)朗讀
(3)小結: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母親就在這枯燥、單調的勞作中。同學們,母親的情就深在這枯燥、單調的勞作中。
四、表達孩子的情深,升華情感
1、同學們,學到這里還有人不會被這樣的慈母打動嗎?作者被打動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出示句子朗讀:
我的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多人讀)
2、傾訴心語
就這樣,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此時此景,我有多少話,多少情,想對母親說?
可以說你的自責、你的心疼、你的懂事、你的感激……
3、最后,讓我們為普天下所有的母親獻上一首歌《懂你》
板書設計:
掙錢 辛勞
慈母情深 塞錢 辛苦
湊錢 心疼
達標檢測:
一、我能在帶點漢字正確讀音下做上自己喜歡的記號。
龜裂(guī jūn) 豬肚子(dǔ dù)
縫隙(fèng féng) 轉身(zhuǎn zhuàn)
角色(jué jiǎo) 樂曲(qǔ qū)
二、我能在課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疲勞( ) 驚天動地( )
耽擱( ) 六神無主( )
立即( ) 繁忙( )
三、照樣子寫句子,想想這樣寫有何好處。
例: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
1.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
2.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教學反思:
《 慈母情深》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在備課時,牢牢記住幾個關鍵詞:方法、能力、情感。教學中,沒必要做過多的講解,只要學生在這堂課上能談出自己對文本理解,獨立閱讀能力有進一步地提高,受到一定思想啟迪,這就足矣。
本課教學設計,我始終努力堅守以學生為主體,以情感的教學為主線,以個性的悟讀為手段,讓學生穿梭在語言文字中盡情地讀,讀出了意,讀出了情,讀出了語文的韻味。語文課程標準標中指出:要保證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使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讀中有所感悟。
課堂中,請學生自由地閱讀,梳理學法,然后讓學生根據題目,抓住重點詞句投入到自主品讀中,學生或圈,或點,或讀,或寫,或說……交流,品味,個性化的見解暢所欲言,不亦悅乎。對文本關鍵語段的深入理解、體會,感受慈母情深,我都大膽放手,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在感悟中閱讀。抓住“哪里使你感受頗深?”“哪里能夠表現出慈母的深情?”讓學生去讀,去思考、去體驗感悟;再自主學習,自主感悟,所以在之后全班的匯報交流中,學生把讀懂了語言文字背后的內容,化無聲語言為有聲語言,體會到了母親掙錢的艱難,體會到了慈母情深,也感悟到了作者對母親的那份孝心、那份敬重。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使學生在交流中理解了課文,從中也看出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可見對一些略讀課文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后,再采用交流、互相解決疑難的方法檢查學習所得,有利于培養自學能力。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也深深地感受到母愛的慈祥,母愛是深沉的,母愛也是偉大的、無私的。這種愛,作為子女永遠也報答不了,正如唐代詩人孟郊所寫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作者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寫法。
3、通過對重點句、段的理解感悟,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喚起學生敬愛母親的情感。
【學習重點、難點】
引導研讀文本,從中對母親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段的品析并學會作者的寫作方法,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導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青年近衛軍》一本1元5角錢的書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以這本小說為線索展開的。
2、板書課題:慈母情深。(學生齊讀課題,讀出母親的情,讀出兒子的意。)
過渡: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慈母情深》,去感受一位普通母親那博大的慈母情懷。
二、檢查預習,了解學情
過渡:預習是學習語文的一種好習慣,大家一直做得不錯。課前老師安排了預習字詞及課文內容等,相信大家收獲頗多,經得起檢查的考驗。
出示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數落
要求:讀準詞語,并嘗試用上述詞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設計意圖:略讀課文應訓練學生搜集信息和概括文章的能力,這一環節以填空的形式既讓學生掌握了文中的生字詞,又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可謂是一舉兩得。)
三、細讀課文,鎖定形象
過渡:對于我們而言,買一本一元五角的書容易實現嗎?可對于當年的作者來說,買這么一本書容易嗎?請你讀讀課文的1~4自然段,從哪些語句可看出買這么一本書不是件容易的事?
1、感知家貧。
。ㄔO計意圖:家庭的貧困就為我要錢時的內疚,母親給錢時的偉大做了鋪墊。)
2、體會“失魂落魄”:哪些語句說明我想的“失魂落魄”?(設計意圖:感知買書愿望的強烈,為后文埋下伏筆。)
3、感知母親形象
過渡:我太想擁有這樣一本書了,于是我來到了媽媽工作的地方,看到了媽媽工作的環境,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個詞語——震耳欲聾!
找出體現媽媽工作環境差的語句。(設計意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感悟母親工作環境的惡劣,初步體會母親工作的艱辛。)
自悟母親形象(“提示”要求)。
自讀提示:我能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思考這是位怎樣的母親。我還能從文中畫出描寫母親的語句,抓住關鍵詞在句子旁批注描寫方法和自己的體會。(學生自主學習,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ㄔO計意圖: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母親形象和對我深深的愛,讓學生在深入閱讀、充分感悟中品味文字,習得語感,領悟文章遣詞造句之妙。)
展示匯報,教師作適當點撥。讀中再現情境,讀中體會感情。(設計意圖: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升華情感。)課件出示如:外貌、語言、動作等語句,用心品讀感悟母親形象。
“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瘦弱的母親
“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對比文中段落“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設計意圖:對比文中段落感悟倒裝語序的不同所表達的感情的遞進,像拍攝電影的鏡頭慢慢推近母親背、臉、眼睛。)
想象仿寫母親接下來的.動作、神態,我的母親。,我的母親。,我的母親。(設計意圖:學以致用,在學生感悟倒裝的寫法之后可以更加準確的進行“語用練習”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過渡:面對如此瘦弱疲憊的母親,我卻來向她要錢,要她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要她累死累活一天也掙不來的一元多錢。我猶豫了——課件出示:
母親大聲問:“你來干什么?”“我……”
“有事快說,別耽誤媽干活!”“我……要錢……”“要錢干什么?”“買書……”“多少錢?”“一元五角……”課件出示:
父親去遙遠的大西北工作,我們5個孩子,全憑母親帶養。母親在一個街道小廠上班,每月工資27元,她每天不吃早飯,帶上半飯盒生高梁米或大餅子,悄無聲息地離開家,每天回家總在七點半左右!赣H上班的地方離家很遠,沒有就近的公共汽車可乘,即便有,母親也必舍不得花五分錢一毛錢乘車。
——節選自梁曉聲《母親》(設計意圖:適時補充課外資料,進行拓展閱讀就使學生更深一步體會這一元五角的不容易。也初步感受了母親的艱辛。)
過渡:家境如此艱難,母親如何給我錢的?課件出示:
“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設計意圖:體會“揉的皺皺的毛票”、“龜裂”的手指感悟母親的辛勞和付出。)
過渡:母親生病了,她舍不得買藥;母親衣服舊了,她舍不得換件新的;母親手指龜裂了,她舍不得添雙手套。這是一位多么貧苦的母親哪!可是今天,我要錢買書時——課件出示:
“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通情達理的母親課件出示:(引讀)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想象仿寫生活中自己母親做家務時的“風風火火”使用句式:立刻又,立刻又,立刻又,立刻又。(設計意圖:學習“立刻又”的使用情景,并為作業設計中習作《我的母親》埋下伏筆。)
過渡:當我第一次親眼目睹了瘦弱的母親、貧苦的母親、辛勞的母親、通情達理的母親后,我才明白了這一元多錢不是普通的錢,它是──于是,“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我”的鼻子為什么酸了?“我”攥著錢跑出去會做什么?(設計意圖: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實踐的一種重要方式,在此安排口語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作者的心聲,從而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愛。)
3、出示有關作者的背景資料。
過渡:是啊,他的成功背后有一位值得他可親可敬的母親在默默支持著他。請再讀一次課題。(學生帶著深情去再次讀課題。)
四、課堂小結
孩子們,慈母情深,深似海;慈母愛,包容一切。
五、作業布置:
。1)回家做一件小事盡自己的孝,如:為媽媽洗一次腳、梳一次頭、擦一把臉、捶一次背、做一件家務等。(設計意圖:課堂延伸,接近生活。)
。2)完成習作《我的母親》仿照課文運用生活中的一兩件事來完成突顯“母愛”。
讓我們在《燭光里的媽媽》這首歌中結束我們本課。
課后反思:
《慈母情深》這篇課文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用深深的情寫出的。作者用飽蘸感情的筆觸刻畫出一位用含辛茹苦掙來的錢給兒子買書看的母親的形象,表現了母愛的深沉、無私和寬廣。這樣文章只需要創設條件讓學生去讀、去感受、去傾聽文中人物內心的聲音,去與文中人物對話。在教學中,把閱讀、感悟、表達感受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地閱讀。當然在學生閱讀前提出要求,即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去體會,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記下來,與同學交流等等。學生朗讀、討論、交流的過程就是表達感受、互相啟發、豐富課堂、豐富課文、豐富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舍得之間,方顯語文課形神俱備之韻味。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認識“陷、碌、攥”3個生字,理解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學習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描寫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重點語句,體會平凡母親的偉大,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學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感受到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父愛迸發出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媽媽對你的愛?(指名學生說。)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講的就是一位母親對兒子深沉的愛。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就題質疑。
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然后教師歸)
(1)為什么說慈母情深?或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
。2)面對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樣的?
。3)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
二、自讀課文,初步釋疑
1、師:請大家帶著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注意要讀準生字,讀通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檢查生字的認讀,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內容。(說出大意即可。)
生:這篇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課文先講“我”想買一本《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見渴望之極。但一元多的書價,貧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難以實現。接著,寫母親給錢讓我買書。最后,講我終于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說。
3、再讀課文,看看你能不能解決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
4、初步釋疑。(讓學生初步解決質疑中的“為什么說慈母情深?或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面對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樣的?”等問題。)
5、采用分組、分角色、分段等多種方式朗讀全文。
三、默讀課文,重點理解母親的深情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語句,在自己感受特別深刻的地方作簡單的批注。
1、理解我家境的貧寒。
2、體會母親掙錢的辛苦。
3、感受“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崇敬之情。
四、交流讀書體會
師:剛才同學們從描寫母親的表現的語句中看出了母親的情深,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
依據學生發言,讓學生讀中體會,其主要為:
1、“我穿過一排派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周圍幾只燈泡烤著我的'臉!保ǚ从吵鰦寢尮ぷ鞯男羷冢瑒趧迎h境極差。)
2、“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這段話突出了母親工作的勞累,還看出母親為“我”的到來感到驚訝;通過省略號還可以體會到“我”為母親這樣的勞動而感動,為自己冒然要錢而內疚。)
3、“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說明母親的錢來之不易,是一點一點勞動得來的。通過“龜裂”一詞看出母親的艱辛。)
4、“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從中可以看出母親為兒子愛讀書而興奮不已。)
5、“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這段話運用排比句將母親為了整個家的生活而不知疲倦地勞動,珍惜一點一滴的勞動時間。)
6、“那一天我第一次發現,母親原來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覺得自己長大了,應該是個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從這兩段話中可以看出“我”當時為母親辛勤勞作的場面所感動,為自己不能體貼母親而內疚。)
五、角色朗讀,體會情深
1、指名讀句子,體會從這些描寫中知道了什么。
2、小組分角色朗讀對話。
3、全班分角色朗讀,評議。
。ㄉ呑x師邊指導朗讀,引導體會對母親及母親對我濃厚的情感)
六、總結升華,拓展學習
1、師:為什么說慈母情深?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
生回答
2、師:讀了課文,你想對文中的母親或者自己的母親說點什么?
3、讓學生讀讀“閱讀鏈接”《紙船——寄母親》,并談談日常生活中母親關愛自己的小事,理解母愛的偉大。
4、師:同學們,在感恩節來臨之際,你們可以給自己的母親寫一封感謝信;或與自己的母親說說心里話;或給自己的母親送份禮物,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等。
七、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游子吟》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板書設計】
18﹡慈母情深
辛苦勞累掙錢 毫不猶豫給錢
長篇小說 著名作家
家境貧困
【教學反思】
由于本課文字淺顯易懂,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在初讀課文后,我讓學生從題目入手,提出問題,并帶著問題進行初讀課文。再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地讀,初步釋疑。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到本文的思想感情。在學生讀通讀熟的基礎上,我讓學生以默讀的形式,理清作者的思路,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并勾畫出描寫的語句,然后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分角色朗讀的形式也讓學生加深了對本文的理解。
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使學生在交流中理解了課文,從中也看出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梢妼σ恍┞宰x課文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后,再采用交流、互相解決疑難的方法檢查學習所得,有利于培養自學能力。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12
一、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是以“父母之愛”為主題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選自聞名作家梁曉聲的親情小說《母親》。作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攝取了少年時期生活的一個鏡頭:辛勤勞作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遲疑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
“一元五角錢”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錢,但是對于當時一個經濟拮據的家庭,對于一個每個月只能賺27元工資還要哺育5個子女的母親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數目。課文以“一元五角”錢為線索,通過“我”在車間里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通過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的一系列描寫,刻畫出了一個辛苦、慈祥的母親形象,也表達了對母親的那份尊敬之情。
文章最大的特色是語言,不長的篇幅卻用了35個小節,短句、短段的描寫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一個辛苦、慈祥的母親形象。文中“七八十臺機器”的廣角鏡頭、“母親直背、轉身、望著我”的慢鏡頭、“母親掏錢、塞錢、湊錢給我”的特寫鏡頭、“母親立即投入工作”的快鏡頭,寫得生動感人,值得引導同學感悟與理解。尤其是在寫作上的特色,3個“我的母親”倒裝與反復的寫法,以及4個“立即”反復使用的寫法值得細細推敲。
二、學情分析
寫人的文章孩子們有接觸過,作為五班級的同學更要去初步學習如何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方式方法。本文的寫作背景對于現在幸福的孩子們來說偏遙遠:一個母親每月工資27元,擔負起撫養5個孩子的重擔。家庭如此拮據是現在的孩子所無法體會到的,母親如此的辛苦也是現在許多孩子都無法體諒到的,如何讓孩子能夠走進文本,能夠深化去理解“一元五角錢”在當時究竟意味著什么?體會慈母之情深是其中一個難點。所以適當補充資料,引導同學抓“震耳欲聾”等詞感受母親工作環境之惡劣,通過抓住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等詞句,從字里行間去體會母親工作負荷之巨大、勞作之辛苦以及母友愛兒之情深很有必要。在理解文本的同時,更應關注文章的表達形式,學習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目標
1.隨文理解“震耳欲聾”一詞,會認“陷、碌、攥”和多音字“龜”。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倒裝、反復等寫作方法的強調作用。
3.通過描寫母親的外貌、動作、語言的'重點句、段的理解感悟,體會母親的辛苦和對母親的感謝、喜愛與崇敬之情,喚起同學尊敬母親的情感。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母親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段的品析,體會母親的辛苦以及我對母親的感謝、喜愛與崇敬之情。
難點:初步學習的表達方法,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青年近衛軍》圖片。
這本書是作家梁曉聲小時候得到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關于這本書,有一個他和母親的感人的故事,今日我們伴同梁曉聲一起走進他的回憶,來熟悉這位母親。
。ǘ┌盐罩饕獌热、明確學法
1.自由讀課文,留意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你感受到了這是一位()的母親?
2.反饋,溝通。
。1)從課前學習單的反饋狀況看,這些詞語同學們都認為比較難讀:震耳欲聾、失魂落魄、龜裂、攥著、陷入、勞碌。
。2)平常我們概括一件事可以抓住事情的“六要素”。即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看看你的學習單上的主要內容,逐一對比,漏了什么,改一改。
。3)指名同學反饋重要內容的概括。
。4)從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母親呢?(辛苦、慈祥……)
3.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導讀提示我們怎么學?(看導語提示)
(三)讀慈母形象,體會“情深”
1.這節課我們就抓住描寫母親的語句來深化學習。請快速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語句,看看哪些字眼讓你感受到了母親的辛苦?圈出重點詞,讀一讀,在旁邊寫一寫批注。(板書:外貌、動作、語言……)
2.溝通。(隨機板書)
。w會母親工作辛苦。)
出示句一: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觀察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四周幾只燈泡烤著我的臉。
。1)指名讀。你看到了怎樣的背?(極其瘦弱且彎曲的)除了直接寫母親的背,還寫了什么?(被燈泡烤著的臉……)
(2)母親不光是臉被烤著,就連耳朵也受著煎熬。文中就有一句環境描寫也可以看出母親工作的艱辛。
。3)穿插環境。句子: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噪聲震耳欲聾。什么叫震耳欲聾?走進這樣的車間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4)看到每天在七八十臺縫紉機的噪音中,在幾百只燈泡的炙烤下的母親如此辛勤的工作,你此時是什么心情?(難受……)
。5)帶著這種感受讀一讀。
出示句二: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乏的眼睛驚訝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1)還有哪些句子體現母親的辛苦?
。2)這句話除了提到母親的背,還寫了母親的什么?(眼神)這是怎樣的眼神?(疲乏且驚訝的)因什么而疲乏?因什么而驚訝?
(3)讀出這份辛苦。
。4)發覺了嗎?這句話很特殊?特殊在哪里?(“我的母親”消失3次,而且都放在句子的末尾。)
。5)比較句子: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轉過身來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乏的眼睛驚訝地望著我……這兩句話上下意思差不多,幾乎沒有什么變化,你自己讀讀,給你的感覺一樣嗎?(用倒置寫法突出前面的部分,畫面感更強。)
(5)誰情愿把這一個個畫面讀出來?(配樂指導朗讀)
師小結:知道母親工作辛苦,卻沒有想象到會如此辛苦。反復用上“我的母親”,將它們放在句后,將母親“直背、轉身、望”的動作強調出來,定格成一個個清楚的畫面,久久地,久久地留在的腦海里,也留在我們腦海里,所以要這樣寫。
出示句三:母親說完,立即又坐了下去,立即又彎曲了背,立即又將頭附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即又陷入了勞碌……
。1)還有哪些句子體現母親的辛苦?
。2)這句話中你又發覺了什么?(用了4個“立即”)“立即”可以改成什么?(立刻、馬上……)
(3)讀讀這句話,這樣寫讓你有什么感覺?(母親工作爭分奪秒)
。4)母親賺錢是多么的不簡單。為了孩子們,她甚至一分鐘一秒鐘都不情愿耽擱,立即又……立即又……,立即又……,立即又……(師引讀并板書)
(5)你們知道母親這樣爭分奪秒是為了什么嗎?
補充資料:梁曉聲家有兄弟姐妹5人,父親去大西北工作,常年不在家。為了養活一大家子的人,母親起早貪黑地工作,每月只能賺27元,平均每天收入幾毛錢。家里窮到經常一塊豆腐要吃3頓,為了養活孩子,家里的收音機已經變賣。為了給孩子們省錢,母親每天不吃早飯就去上班。上班的地方離家很遠,也舍不得花5分錢乘車。
。6)讀到這里,你讀懂了什么?(母親很辛苦,為了孩子省吃儉用……)
師:我所討要的“一元五角錢”是母親起早貪黑近兩天的收入。母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們。∵@就是──慈母情深。(齊讀課題,體會母友愛兒深切。)
1.課文中母親的哪些描寫又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份愛呢?小組合作,劃出母親的言行,爭論爭論。
句子一: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
句子二:母親卻已將錢塞到了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興奮他愛看書的!”
句子三:“你這孩子,誰叫你給我買水果罐頭的!不是你說買書,媽才舍不得給你這么多錢呢!”
句子四:那天母親數落了我一頓,數落完,又給我湊足了夠買《青年近衛軍》的錢。
2.小組派代表談感受。
3.這是怎樣地“掏”?怎樣地“塞”?怎樣地“湊”?(預設:毫不遲疑、布滿關愛、快速、很不簡單……)這一“塞”塞給我的僅僅是“一元五角錢”嗎?還有什么?(預設:母愛、期望與理解……)
4.什么數落?數落我什么?母親為什么要數落我?(由于我為母親買了水果罐頭)
師:對我的要求母親是毫不遲疑,對自己卻是省吃儉用,舍不得花一分錢。這就是──慈母情深。
。ㄋ模⿲懺捬a白,升華情感
1.對于一個經濟如此拮據的家庭來說“一元五角錢”不是一個小數目,對于母親每天如此微薄的工資還要養活一大家子來說,“一元五角錢”更是得來不易。那么母親是如何再次湊錢給我買書的?(抓住母親的神態、動作、語言等寫出母親辛苦湊錢的過程。)
師:無論是母親的“掏”“塞”“湊”,還是母親數落的話語都讓我們體會到了那一份濃濃的──慈母情深。(齊讀課題)
3.溝通、反饋。
4.千言萬語說不盡,慈母情深深似海。就如我們的父母,各自用不同的方式愛著我們!我們更應當多點體諒,多點懂事,就像一樣。最終讓我們在冰心的《紙船──寄母親》中結束我們的課。(詩歌朗讀)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理解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我喜歡的段落。
3、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述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述的重點句、段的品析,學會如何賞析人物;并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偉大的父親,從他上身迸發出來的偉大的父愛,震撼著我們每個人的心靈,與這位父親相比,梁曉聲的.母親又給了他怎樣深沉的愛呢?這天,我們就去體會一下大河一樣深沉的母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通過自我查資料,讀通、讀懂全文,能夠簡述課文大意。
三、再讀課文、品味語句
要求:根據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的學習經驗,自我把文章當中的描述母親外貌、動作和語言描述的重點句、段找出來,在自我重分閱讀和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內交流,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以及“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探討作者是怎樣表現出來的?整理在練習本上。
重點體會“我”家里的貧窮和母親的“大方”這一鮮明的比較,(母親干脆利落的對話)細細品味母親瘦小的身體與繁重的工作和惡劣的工作環境的比較。
四、以讀促情、朗誦比賽
操作:選取自我喜歡的一個鏡頭反復品讀、認真體會,每個組選派一名代表朗誦自我喜歡的片斷,讀的形式自選。
五、隨堂練筆、人物分析
要求:通過對文章重點語句的分析,寫一篇關于母親的人物賞析。篇幅不用太長,能夠證明觀點,說明理由即可。
讀課后連接,談自我為母親做過的小事兒
操作:認真讀課后鏈接,體會詩人對母親的懷念和愛,小組內交流自我以前做過哪些令母親感動的小事。
六、課堂小結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鼓勵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通過對母親的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語句,體會平凡母親的偉大,激發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研究課題
最近有一本書,震撼了我和許多人,這本書就是《感悟母愛》,翻開這本書,有這么一段文字,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出示: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讓我們心痛。這個人就是母親,這種愛就是母愛。
今天讓我們走進當代作家梁曉聲,讓我們來感悟書中那份濃濃的慈母情。板書課題,讀題。
問:當慈母倆個字映入眼簾的時候,你的腦中會閃過怎樣的畫面?
在“深”字下劃著重號,問:老師為什么在“慈母情深”的“深”字下加了一個著重號。
二、整體感悟
梁曉聲對母親有怎樣的感情?
出示文字題:我一直想買(),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聲(),我發現母親極其瘦弱。當知道我是要錢買書時,母親用()的手將錢塞給了我,立刻又陷入了()。我鼻子一酸,()著錢跑了出去。
1、指名讀這段文字。
2、理解詞語:震耳欲聾的“欲”、描述“龜裂”的手、“攥”的近義詞、齊讀這段話。讀著讀著,就會自己也向自己的母親要錢的情景,同學們有鼻子一酸的感覺嗎?齊讀這段話的最后一句,為什么我向母親要錢,會鼻子一酸?
打開課文,讀著讀著,有感觸的地方,用波浪線工工整整地劃下來。
三、對環境描寫襯托“慈母情深”
出示: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躁聲震耳欲聾
1、你們曾經聽到過震耳欲聾的聲音嗎?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2、你愿意呆在那里嗎?
3、那就是母親工作的環境,母親在這樣的環境中是呆一會兒嗎?這聲音會離開嗎?這聲音會停止嗎?這躁聲還藏在很多的字里行間,你找到了嗎?生回答(媽后面的延長號是大聲說的聲音)
請你們不要忘記,剛才你們聽到躁聲會說煩,吵,而母親就一直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這只是今天,昨天,母親在()的環境下工作,明天,母親還將在()的環境工作,春天,母親在()的環境下工作,秋天在()的環境下工作,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母親在這樣的環境下一直工作著,我是第一次去母親工作的'地方,第一次看到母親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假如,你就是這個孩子,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四、對人物特寫凸顯“慈母情深”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1、自己讀讀這句話,讀著讀著,會涌起怎樣的感覺?帶著感覺齊讀。
2、這個句子有點特別,誰發現了?
3、把“我的母親”放在句子前,比較句子:看過電影嗎、電視,看過慢鏡頭吧,讀讀倆句話,看看哪句話是慢鏡頭?
4、細細地慢慢地看我的母親,分別帶著學生讀,想象,感受,你看到了怎樣的母親?記憶中,你的母親是什么樣的?
小結:母親啊,母親,你曾經挺拔的背到哪里去了?母親光潔的臉到哪里去了?母親水汪汪的眼睛到哪里去了?母親是怎樣掙錢的?假如你看到母親掙錢的這個場面,你的心里會是怎樣的?我怎能不難受?不鼻子一酸哪?
5、練筆:想想自己的母親,在廚房里,在洗衣間,在工廠里。學著作者寫寫自己的母親。
五、對動作描寫深化“慈母情深”
出示: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作者一連用了四個“立刻”,這樣寫有什么深意?
1、假如你剛才看到的是慢鏡頭,那么這是一個快鏡頭。從哪兒看出來?(立刻)
2、立刻是什么意思?找近義詞
3、句子比較
梁曉聲為什么用字這么貧乏,干嗎不用這些字呀?(體會母親工作的繁忙單調乏味)
小結:母親呀母親,你為什么不歇一口氣,為什么不伸伸腰,看到母親這樣勞累,這樣辛苦,我怎能鼻子不一酸哪?
4、想想自己的母親,肯定也有忙忙碌碌的時候,讓我們也學著寫寫自己母親忙得不亦樂乎的樣子。
六、總結
課文為了表現母愛情深,通過了哪些描寫方法來表現?
環境、外貌、動作、語言。
找出來讀讀這些句子。
七、課外拓展感受“慈母情深”
梁曉聲的母親,我想起了許許多多母親,他們是那么平凡,然而是那么偉大。此時,我又想起了一位作家的文章——《母親》。齊讀。
當我是嬰兒的時候,母親為我托起我的整個世界,讓我感受所有的溫柔。
當我長大一點的時候,母親為我引開一條蹣跚的小路,讓我沿著小路去尋找生命里的自由。
當我開始讀書的時候,母親把我送入廣闊的海洋,讓我在里面恣意地生長。
在每個母親眼里,兒女就像春天里放飛的風箏。
風箏在天空里自由地飛翔,母親永遠在另一頭守望。
母親的手緊緊抓住那根纖細的繩,因為那上面能承載所有的愛,傳達所有的關懷。
師:母親是我們的守望人,冬天在窗邊,夏天在門旁,她會為我們的晚歸而焦慮不安。她從不會忘記,在我們身上傾注全部的愛,無論我們在哪里,身上都系著她的牽掛。
小結:縱有千言萬語也表達不完母親和我們之間的感情!同學們,隨著你們生命的成長,我相信你們會對母愛有更深的體驗。讓我們再恭恭敬敬的讀讀課題好嗎?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理解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體會母親的善良、慈祥和我對母親的感激和熱愛。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生自主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課文先講“我”想買一本《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見渴望之極。但一元多的書價,貧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難以實現。接著,寫母親給錢讓我買書。最后,講我終于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說。
。、介紹作者:
梁曉聲(1949~)《慈母情深》的作者,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父親》;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長篇小說《雪城》、《年輪》等。小說集《天若有情》、《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間煙火》、《白樺樹皮燈罩》、《黑紐扣》。
。、采用分組、分角色、分段等多種方式朗讀全文。
二、默讀課文,勾畫表現母親深情的詞句
。、理解我家境的貧寒。
。病Ⅲw會母親掙錢的辛苦。
。场⒏惺芪覍δ赣H的感激、熱愛、崇敬之情。
三、小組交流讀懂什么,體會到什么,到全班來說說
。薄⒗斫馕壹揖车呢毢
連“破收音機”都“已經賣了,被我和弟弟妹妹們吃進肚子里了!薄澳赣H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
2、體會母親掙錢的艱辛:
工作在噪聲震耳欲聾的角落,爭分奪秒,“有事快說,別耽誤媽干活!”“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以上這些,與媽媽慷慨地給我錢買書形成了強烈對比。“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3、感受我對母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那一天我第一次發現,母親原來是那么瘦!”“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錢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
四、老師非常想把《慈母情深》拍成一部小小的電視劇
。、讓課文中的文字變成一幅幅畫面。現在請你當導演兼攝像師,你準備選取哪些鏡頭?為什么?先讀書思考,還可以同桌討論討論,然后我們交流。
。病W生讀書準備后交流。
3、誰先說說電視劇的開頭?
4、生邊答師邊指導朗讀,引導體會對母親及母親對我濃厚的情感。
五、是啊!掙錢不易,毅然給錢,兩相對比,足見慈母情深!分組朗讀全文
注意集中表現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句子。
在角落工作的媽媽”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暴ぉな萑醯哪赣H!
“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暴ぉへ毧嗟哪赣H!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勞的母親!
然而正是這位母親,當同事認為我是要錢買閑書,勸阻她給我錢時,母親卻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通情達理的'母親。
在讀中再現情境,在讀中體會感情。集中表現了慈母深情,同時反映了“我”當時的感受、體驗,表達出強烈的熱愛母親的情感。強調“背直起來了”,“轉過身來了”,“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
六、總結
讀完課文,誰都會被慈母情深深打動。這位平凡的母親,辛勞的母親,貧寒的母親,在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現出的深沉的母愛,給人留下了何等難忘的印象。
七、拓展
課后題:“閱讀鏈接”《紙船──寄母親》,抽生談談日常生活中母親關愛自己的小事,表達熱愛母親的感情。
八、作業
。薄⒏星槔首x。
。病⒈痴b《游子吟》: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01-30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01-30
《慈母情深》的教學設計05-24
慈母情深優秀教學設計04-18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熱門】04-05
【熱門】慈母情深教學設計04-05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熱】04-05
【推薦】慈母情深教學設計04-05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精】04-05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薦】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