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作文必備(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設計作文 篇1
藝術字在21世紀已經廣泛的流傳了,如今所有的招牌、報紙、書等上面都用上了藝術字。這一周我們的101課也是學習如何把自己的名字改成藝術字。
上課了,老師先讓我們看了幾張關于藝術字的圖片,然后就讓我們自己動手做。我拿起鉛筆開始畫,我把我的姓“樓”字分成3部分,第一部分當然是“木”字,木子當中是個十字,我想起了西方國家的十字架,它在圣經里是一種神圣的物品,哈!我的名字也要成為神圣的,于是我就把中間的木子改成了十字架形的,再把撇和捺用立體字的形式加上去;第二部分“米”字,我把它改成風車的樣子,要知道,著名的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就是風車讓他有了努力學習的`決心,最終成為了科學家;第三部分的“女”字,我就簡單的用了立體字寫上去。第二個“貝”字,我先把上面是的框以立體字的形式寫出來,然后在左上角畫了一幅眼鏡,一撇我用藤蔓來表示,一點我用海螺來表示。第三個字“寧”,寶蓋頭我用一個花盆的形式,一點我改寫成一棵小小的三葉草,我又把丁字的一橫畫成一塊面包,再用立體字的形式寫上豎鉤。
就這樣,我完成了藝術簽名,接下來我涂上顏色,哈哈!我的得意之作完成了!
設計作文 篇2
作文教案——我喜歡的小動物
設計理念:
讓學生觀察動物,積累素材;以“我”口說“我”心,盤活心中積累;后自主完成習作。這種教學流程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打開學生的習作思路,旨在體現生活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自主,自愿作文的能力。
教學要求:
1.抓住特點說說寫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激發學生喜愛小動物的情感,使其善于觀察小動物。
2.能按一定順序介紹小動物某方面的特點,表達真情實感。
重難點:
通過具體實例將特點介紹清楚,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教學準備:
觀察小動物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今天為你們帶來了一些特殊的朋友。
1,播放動物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
它們討人喜歡嗎?
2.教師引導:
誰來說說小動物哪方面討人喜歡?
樣子性格吃相玩耍睡態、、、、、、
二,明確習作要求,師指導。
1,打開書78頁,自讀口語交際習作要求,邊讀邊用筆畫出本次習作要求。
2,生歸納習作要求。
3,教師出示要求。請看大屏幕,小聲自讀。
4,誰愿意讀讀習作要求。
師: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謝謝我喜歡的小動物!
板書:我喜歡的小動物
三,交流指導。
1請想一想:你喜歡的.小動物它哪一方面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2,想完后,指名說。
誰愿意為我們說說你喜歡的小動物?
你們覺得通過他的描述能體現她喜歡小動物嗎?為什么?
板書:抓特點表真情
3,老師發現許多同學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讓同學知道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了,現在四人小組交流,請同學們帶著你的想法把你心目中的小動物的特點說給其他同學,組員說時,其余三人要認真聽,并提出你的寶貴意見。說完后,推薦一名說的最好的同學到全班說。
3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四,全班交流
1,各小組推薦成員,講一講喜歡的小動物。
(a,可以說說動物的外形。如眼睛,耳朵、頭、耳朵、鼻子、眼睛、嘴、脖子、腿等,各有什么特點?b,可以說說動物的叫聲,脾氣、活動情況(如捕食、嬉戲、休息的情況)。C,還可以說你和它之間發生的事情。)
2,師生評議。
五,范例引路,指導習作
同學們的話語深深打動了我,老師也為同學們準備了兩篇佳作片段請同學們來欣賞
1,點擊課件:
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它玲瓏的小面孔上,嵌著一對閃閃發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的好像搽過油。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總是向上翹著,顯得格外漂亮。
誰來為我們讀讀?
你認為這段對松鼠的描寫怎樣?
再來看下一個片段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它若是不高興,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也一聲不出。
老舍的貓,又帶給你什么感覺?
2,學生作文。
動物的形象已經深深印在了每位同學的心中,現在我們就把各自喜歡的動物寫下來好嗎?
出示寫作要求:請同學們再看看寫作要求,看完后動筆寫下精彩內容。同學們,動物有這么特點,那么我們在介紹它時,是不是每方面都必須說?一定要注意,你認為它哪方面最吸引人,你最想說,就可以抓住這一兩方面說說,不必面面俱到。
(2),學生完成初稿,教師個別輔導。找一兩名學生,說說自己的習作,師點評。
結束: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們知道動物的特點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種動物,也有不同的特點。例如:同樣是貓狗,有的調皮活潑,有的懶惰,有的溫順,有的兇猛,各有各的特點,因此,觀察時,一定要認真仔細,找出它們各自的特點,弄清他們的生活習性,了解他們對人類的用處,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今天這堂課就上到這,下課。
第二課時講評習作
1、修改習作,交流評價。
1、小組修改,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朗讀自己的習作,組員之間互相評一評,看看哪個地方是大家欣賞的地方,哪個地方大家認為還要進一步修改,對修改自己或別人文章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請小伙伴幫助修改。
2、集體修改:在小組互評的基礎上,每一個小組推薦一篇認為進步大的習作進行集體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力求從:是否把內容按一定順序寫清楚了;語句是否通順;譴詞造句是否貼切、準確;是否表達了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等方面進行評議。引導學生對所評習作口頭修改,補充。最后把自己認為修改好的習作讀上幾遍,讀出感情來,各自把修好的習作工整抄在習作本上。
3、評出優秀習作三至五篇投到校文學社,以給學生充分鼓勵。
板書設計:
樣子
我喜歡的小動物脾氣抓特點
吃相表真情
玩耍
睡態
設計作文 篇3
教學目標:
1.比較《春》、《濟南的冬天》、《夏》中的片段,找出共同點:運用修辭、行文中親和力強的祈使詞語。
2.將這兩種方法運用到景物片段描寫中,且要突出景物的特征。
教學流程:
一、導學引領
同學們,第四單元的寫景散文以其優美雋永的筆觸。細膩生動的感悟,為我們呈現了色彩斑斕的四季景色。朱自清、老舍、梁衡筆下的春冬夏是那樣的獨具特色,令人流連,他們究竟用了怎樣的描寫方法,讓他們的妙筆如此生花?這節課我們就來尋找他們寫字行文的妙方,并且把他們的妙方用到我們的作文中去。
二、合作探究
1.閱讀《春》、《濟南的冬天》、《夏》中的三段文字,觀察紅字部分的詞語,思考這類詞使用的好處。
A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兩三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B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
C夏天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獲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啟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挑著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舉著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這時他們已不是在春風微雨中細滋漫長,而是在暑氣的蒸騰下,蓬蓬勃發,向秋的終點作著最后沖刺。
明確:“看”、“看吧”、“你看”這類詞語呼之欲出,作者與讀者似在面對面交流,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增添了文章的親和力和親切感。
2.上述三段文字都使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明確:這三段文字都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來描寫景物,A段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春雨,將春雨比作牛毛、花針、細絲,突出了春雨的細密、閃亮、綿長的特點;B段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突出了濟南冬天的水清澈透亮又富含柔情的特點;C段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夏季熱烈蓬勃急促的特點。這些寫景,無一例外都包含著作者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三、寫作實踐
請同學們也運用修辭手法描寫一段景物,行文中盡可能也用上“看”或者“你看”這類詞語,所寫對象可以是春夏秋冬,也可以是日月星辰,內容不限。
四、展示評價
五、教師朗讀下水文:《心的綻放》
心的綻放
秋來了,凄凄秋風,瀟瀟秋雨也跟著來了。雖然我知道,秋風、秋雨已將天地滋染的冷落凄涼,但我還是愿意,愿意讓自己寞然中開放。
滴答滴答的雨聲,唱著寧靜而安然的歌,似從遙遠的天際,又似從幽幽峽谷中傳來,純凈著動聽,安恬著沉醉。屋檐下的雨滴迅疾一些,從聚水的管子傾瀉而下,仿佛在傾訴、發泄著什么,狠狠地砸在水泥地上,發出震耳的響聲。這迅猛急促的雨聲像極了威風陣陣的鼓,心中所有的惆悵、寥然都會在這響亮的聲音中淹沒,再尋它不著。裝著滿腹愁情的心啊,就像驚醒了一樣,頓然過后,寧靜平和。
雨后的一草一木,青翠欲滴,干凈、清亮,直逼你的眼。看吧,秋意未深,草兒還是一眼的綠光,草尖上掛著水珠,晶瑩剔透,閃閃發光,眨巴眨巴眼睛,撇一撇嘴唇,如同淘氣的小丫。柳樹的枝條隨意伸展,宛若曼妙的舞女衣袂翩翩。柳葉兒上輕染的雨滴澄澈清亮,仿佛少女瑩然的淚珠從臉頰滑落,楚楚動人。雖然不久就要凋零,卻依然跳動著最美最亮的容顏,韻味十足。
爭奇斗艷的花兒,告別了魅力自己的季節,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只是花兒依傍的枝條,陪襯花兒的葉子,一如既往地和著最后的旋律,唱著動聽的尾音。仔細聽來,不是茫然若失,不是蕭索滿懷,更不是凄涼孤獨啊!若非如此,他們為什么還在秋雨的淅瀝中佇立凝望,也許是等待,也許是告別,可所有的情懷,竟然都是那樣的坦然與安詳!來的來著,去的去著,得得失失,又有什么相干,何必徒添煩惱,給心兒增加負擔呢?
鳥兒們悶壞了,瞅著空隙舒展舒展筋骨,抖擻抖擻精神,亮一亮引以為傲的嗓音。雨住的時候,總能聽見它們在樹枝,在屋檐嘔啞嘲哳,呼朋引伴,樂此不疲。天上還有雨星,打在臉上涼涼的,秋雨的寒意在風中瑟縮,可鳥兒們似乎毫不在意,伸開臂膀,飛的飛,唱的唱,演奏著昂揚向上的.樂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歌唱著屬于自己的歌!
那么,你會懼怕寂寥的秋意嗎?你會不安無邊的落寞嗎?你會裹挾茫然的惆悵嗎?你會坦然切實的遺憾嗎?那么,請問問這風雨中的生靈吧!也許,從它們身上,我們會找到心兒安歇的家,會找到穩然跌落的從容。
心兒會像清雅的蘭,飄逸的菊,傲潔的梅,那樣悄悄綻放,且無風無雨,我信著,未來,也會信著……
寫景作文片段訓練導學卡
一.合作探究
1.閱讀《春》、《濟南的冬天》、《夏》中的三段文字,觀察用黑體字標識的詞語,思考這類詞使用的好處,將你思考的結果寫在文后的橫線上。
A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兩三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B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冰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
C夏天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獲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啟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挑著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舉著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這時他們已不是在春風微雨中細滋漫長,而是在暑氣的蒸騰下,蓬蓬勃發,向秋的終點作著最后沖刺。
2.上述三段文字使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分別表述。
二.寫作實踐
請同學們也運用修辭手法描寫一段景物,行文中盡可能也用上“看”或者“你看”這類詞語,所寫對象可以是春夏秋冬,也可以是日月星辰,內容不限,將你的練筆寫在下面橫線上。
三.閱讀教師下水作文《心的綻放》,注意劃線句子,并作相應的積累。
心的綻放
秋來了,凄凄秋風,瀟瀟秋雨也跟著來了。雖然我知道,秋風、秋雨已將天地滋染的冷落凄涼,但我還是愿意,愿意讓自己寞然中開放。
滴答滴答的雨聲,唱著寧靜而安然的歌,似從遙遠的天際,又似從幽幽峽谷中傳來,純凈著動聽,安恬著沉醉。屋檐下的雨滴迅疾一些,從聚水的管子傾瀉而下,仿佛在傾訴、發泄著什么,狠狠地砸在水泥地上,發出震耳的響聲。這迅猛急促的雨聲像極了威風陣陣的鼓,心中所有的惆悵、寥然都會在這響亮的聲音中淹沒,再尋它不著。裝著滿腹愁情的心啊,就像驚醒了一樣,頓然過后,寧靜平和。
雨后的一草一木,青翠欲滴,干凈、清亮,直逼你的眼。看吧,秋意未深,草兒還是一眼的綠光,草尖上掛著水珠,晶瑩剔透,閃閃發光,眨巴眨巴眼睛,撇一撇嘴唇,如同淘氣的小丫。柳樹的枝條隨意伸展,宛若曼妙的舞女衣袂翩翩。柳葉兒上輕染的雨滴澄澈清亮,仿佛少女瑩然的淚珠從臉頰滑落,楚楚動人。雖然不久就要凋零,卻依然跳動著最美最亮的容顏,韻味十足。
爭奇斗艷的花兒,告別了魅力自己的季節,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只是花兒依傍的枝條,陪襯花兒的葉子,一如既往地和著最后的旋律,唱著動聽的尾音。仔細聽來,不是茫然若失,不是蕭索滿懷,更不是凄涼孤獨啊!若非如此,他們為什么還在秋雨的淅瀝中佇立凝望,也許是等待,也許是告別,可所有的情懷,竟然都是那樣的坦然與安詳!來的來著,去的去著,得得失失,又有什么相干,何必徒添煩惱,給心兒增加負擔呢?
鳥兒們悶壞了,瞅著空隙舒展舒展筋骨,抖擻抖擻精神,亮一亮引以為傲的嗓音。你聽,雨住的時候,總能聽見它們在樹枝,在屋檐嘔啞嘲哳,呼朋引伴,樂此不疲。天上還有雨星,打在臉上涼涼的,秋雨的寒意在風中瑟縮,可鳥兒們似乎毫不在意,伸開臂膀,飛的飛,唱的唱,演奏著昂揚向上的樂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歌唱著屬于自己的歌!
那么,親愛的朋友,你會懼怕寂寥的秋意嗎?你會不安無邊的落寞嗎?你會裹挾茫然的惆悵嗎?你會坦然切實的遺憾嗎?那么,請問問這風雨中的生靈吧!也許,從它們身上,我們會找到心兒安歇的家,會找到穩然跌落的從容。
心兒會像清雅的蘭,飄逸的菊,傲潔的梅,那樣悄悄綻放,且無風無雨,我信著,未來,也會信著……
朋友,你信嗎?
設計作文 篇4
看到老師和同學們擦黑板,那煙霧總讓他們嗆起來時,我想:如果有一個黑板能自動變化,那么,老師和同學們也不會被嗆著了。
這種黑板能將每個任課老師所說的.話輸入黑板;如老師要刪除前面的話時,只用在黑板上拍一下,前面那句話就被刪除,如果老師或同學們要擦黑板時,只用對黑板說一聲“清空”就好了,你們說好不好呢?
這種黑板不僅有上面那種功能,還有下面這種功能。
這個黑板可以讀書,可以看電影、看書,可以查資料,樣樣都行,如果有位同學忘了帶書,那么黑板上會浮現出當天學的課文,所以,忘了帶書本也沒有關系,如果有一天,老師聲音啞了,不怕,因為這種黑板可以幫老師讀書,如果有些問題老師也不會,那就可以直接上網查,用聲音來寫,不怕臟,不怕網絡斷線。
其實這種黑板已經設計出來了,那就是平板電腦,如果將它造得大一點,有黑板那么大,那么這些功能就都有了。
設計作文 篇5
坐車的一定有過這種經歷,雨天上車收傘時很難:如果先收傘再上車,人會被雨淋,大雨時更慘;先上車再收傘也有問題,車里會被搞濕。而且濕漉漉的`傘有時不好直接放在車里,為什么不將車子改良一下呢?
我想設計一種車,雨天上下車時,車頂會滑出一個由四根鐵棒支撐的防水布,高度可以讓一個成年人頂著傘也站得下。這樣,無論雨多大,我們也可以在防水布下慢慢收好傘再進入車內了。可是,一般車輛沒有配備專門放置雨傘的地方,所以車內經常會被傘搞濕,在這種車上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車頂有個可伸縮的圓筒,如果是短的傘,就剛好可以放得下;如果是長傘也沒事,照樣放里面,只用輕輕一推,這個圓筒就會一節節地向前伸出去,足夠放下一把長傘了。而且,這個圓筒還有吸水功能,當傘放入時,它會自動抽水,把傘水抽干,排出,這樣,就不用擔心傘抽出時會有水甩出來了。
這個設計好吧?可不知能不能被用起來,如果你覺得這幾個功能不完善的話,就跟我一起商量來改進,我們一塊去申請個專利。
設計作文 篇6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對自己所做作業的責任心。
2、懂得四種基本的修改符號和修改方法,初步學會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作文中的病句。
二、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請學生將課外收集中外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向大家匯報,提高學生對修改文章重要性的認識,激發學生修改文章的興趣。
二、指導點撥
1、指導學生學習短文,先讓學生自學,再說說自己學懂了什么,歸納:
※修改文章的作用:修改文章是提高寫作能力、寫出好文章的重要方法;修改文章能培養自己的責任心。
※文章修改的`內容:錯別字,不恰當的詞,用錯的標點和不通順的句子。
※文章修改的方法:刪、補、調、換。
2、課后練習第一題
※學生看看使用了哪些修改符號
※說說為什么要這樣修改。
※讓學生把原句和修改過的句子對比起來讀一讀,說說修改后的好處。
3、用修改符號修改課后第二題
※學生自己讀題,明確題目要求
※動手修改,用上剛學的符號
※匯報,說說你改了幾個地方,分別該怎樣進行修改
※師生評議,說說他們改得對不對。
第一段話共有七處明顯錯誤。第二段話共有五處明顯錯誤。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共學了四種修改符號,一起回憶
第二課時
一、復習
回憶上節課學了哪幾種修改符號,各該怎樣用
二、修改自己的文章
上節課我們修改了書上的幾段話,現在我們也學王安石、魯迅他們,一起來改改自己的作文。
拿出自己最近寫的作文,自己修改
同桌相互交換,修改同桌的作文。
同桌兩人一起討論,你覺得怎樣改更好。
三、小結
說說通過這次修改,你有什么體會。
設計作文 篇7
學習目標
1、領悟并運用借物抒情的寫作手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第一課時,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寫作手法; 第二課時,運用借物抒情的寫作手法寫一篇作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有這樣一個童話:有一個圓被去掉了一個三角楔,于是它就去尋找自己丟掉的那個缺口,一路上,它欣賞到了美麗無比的花草樹木,跟正在曬太陽的毛毛蟲做游戲。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丟失的那個缺口,它成了一個完成的圓了,隨后飛快地向前滾動,世界完全變了樣,再也沒有以前那樣美麗了。于是,它果斷地丟掉了那個三角楔,又變成了一個殘缺的圓,帶著殘缺和喜悅的一路前行、一路欣賞。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有缺憾的圓,在生命的行程中,我們都要懷著喜悅的心情,一路走來,一路欣賞,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一)感受借物抒情
1.學生背誦《陋室銘》,教師點撥,讓學生認識借物抒情。
2.學生背誦《愛蓮說》,教師點撥,再次感受借物抒情。
這兩篇文章,作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寫法,文章雖然展現的“物”,而我們讀者卻讀到了“志”“情”。這樣的委婉抒情的`寫法,可以留給讀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賞的空間,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
3.仿寫:大自然時時刻刻給我們以啟示:看到幼苗沖破巖層,我們感到生命的頑強;看到江河奔騰不息,我們感到時間的飛逝。
(二)理解借物抒情
1.齊讀冰心的贈言。
我們寫作一方面是記錄自己的生活經歷、人生感悟,激勵自己走上越來越陽光的生活之路,另一方面,也給他人以啟示,及勉勵。所以,由外在的物引發自己內心的情,需要你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也需要你有一個善于觀察的眼睛和一顆善于感動的心靈。
2.回顧名家的“借物抒情”。
(1)小思的《蟬》
(2)席慕蓉的《貝殼》
小結:初一階段,我們主要學習了敘事散文的寫法,我們要從一件事中懂得一個生活的道理,或者從幾件有內在聯系的事情中獲得某種啟示。現在我們學習的借物抒情散文,那視線從自己身上轉移到周遭的世界,發現生活之美,感受生命之美。
3.你認為運用借物抒情的寫作手法來寫文章,應該寫出哪幾方面的內容?
(三)寫前引路
任選一篇回答。
1.閱讀《勒著青藤成長》
①勒著青藤的瓜果有怎樣的特征?
②由“勒著青藤成長的瓜果”作者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2.閱讀《窗外的牽牛花》
①“窗外的牽牛花”有怎樣的特點?
②以“感謝你,窗外的牽牛花”為開頭續寫一段話,揭示作者的感悟。
3.教師下水作文。《田野中有一棵樹》
①這棵樹有怎樣的特點?
②你能揣測中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或者心情嗎?
把練習當考試 把考試當中考
第二課時 作文練習
將日記《我最喜歡的一種動(植)物》精心修改,運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寫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題目自擬。 課堂小結:
面對生活的浩蕩大澤,直接抒情就好比從橋上飛馳而過,借物抒情就好比乘一葉扁舟,聽耳畔琴聲悠揚,看湖面云影飄搖,一路前行,一路欣喜。后者可以給我們更多的觸動和感悟,讓我們的生活之路多一些綠蔭和花香。
【設計作文】相關文章:
設計作文08-15
設計作文(精選)08-18
設計自己作文03-07
設計校園作文04-25
設計房子的作文02-11
溫馨的設計作文06-29
設計作文(薦)08-15
我的設計作文08-15
未來設計作文08-15
[薦]設計作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