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傳統文化作文必備【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這個寒假,我有幸上了三節公益茶道課,了解了不少茶藝知識。
進入一個古色古香的茶室,穿上中國風的茶服,坐在擺滿了精致茶具的茶席旁,一種獨特的莊重感覺油然而生。在這種氛圍下學習茶藝應該很有趣吧,可是茶藝并不僅僅是一件有趣的事。
陸羽的《茶經》中說,茶是高尚的',沏茶、品茶亦要以禮相待。于是,我們首先跟著葉老師學習茶禮!靶欣钍健保硕苏种匾。從初習的別扭到最后的款款而自然,還有“手容恭”、“口容止”,看似一板一眼,熟練之后,卻從容別致有趣。這種莊嚴的的氛圍應該會浸潤到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從此不再過于不拘小節。
學好了“行茶十式”,又反復練習了多遍泡茶順序,我們終于要大顯身手,自己泡一杯云南的古樹白茶了。布置好一桌茶席,調整好心境,行茶就即將開始了。輕柔的古典音樂緩緩流出,若有若無的蒸汽伴著一縷縷茶香在半空中回蕩,瞬間縹縹緲緲,宛若仙境。溫完杯,潤完茶,我終于把茶湯倒進品茗杯中了。白茶的工藝是最少的,所以茶色淡黃透亮,好似一塊琥珀的精華融入了茶湯似的;這種香又是渾然天成的,該是大自然中花朵與青草的芬芳吧,還帶著甜甜的露水的味道……小心翼翼拿起品茗杯,細細品嘗,滋味清純,沁人心脾。此時,我們臉上該是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吧。
茶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僅僅是一種飲料,也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內涵!昂诎准t綠青黃普”,多種多樣的茶,我們每種都品嘗了一遍,味道各不相同:紅茶的醇香,綠茶的清香,白茶的自然香……我們也細細品味著茶文化。茶文化以茶德為中心,重視修養,提倡尊重,這不得不說,就是我們人生重要的文化素質。
幾節茶藝課,自然領悟不透茶藝茶道的精髓,但茶文化已經開始影響我了,這不僅僅是一件趣事。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今天,又是一個月圓之夜,抬頭仰望那輪美麗的月亮,讓我不禁想起了充滿詩意的中秋佳節,還有詩仙李白的那首《靜夜思》。
中國的傳統節日非常多——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其中中秋節是最有代表性的'。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都會賞月、吃月餅和團圓飯。當然,還有多少思鄉的游子遠在他鄉,想念著故鄉的親人和朋友。因此,李白的那首《靜夜思》才能傳誦千年、催人淚下……
春節是大家期盼的團圓之日;元宵節要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好一個團圓之節啊!清明節大家都要奔向家鄉,祭掃祖墓,這難道不也是一個團圓之節嗎?還有重陽節的“遍插茱萸少一人”、端午節、……我忽然想到——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就是以思念和團圓為主題嗎?
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多么充滿人情味兒啊!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我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等;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元宵節鬧花燈等??但是,我對民族藝術國畫情有獨鐘。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水墨畫,也是一幅名揚中外的國畫,是北宋時期畫家張擇端畫的。這幅畫很長,有528厘米呢!它寬24.8厘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清明上河圖》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還安然無恙地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里呢!
張擇端畫這幅畫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撐著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擺小攤的攤販,有留著長胡子的道士,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人都畫上了。
那里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各樣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里面熱鬧極了。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趕著小毛驢,有的小孩在歡快地放風箏,有的挑著擔子,有的推著那時的獨輪車,有的悠閑地街頭溜達……畫面上的人有的還不到一寸,但我們能看清楚人們都在干什么。
我國的民族藝術真是有趣!咱們中國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哦,我忘記了,我們可不要只觀看不發揚呀,我們要把祖國流傳下來的東西發揚光大哦!
你們可知道我最拿手的是什么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我最拿手的是剪紙。只是你們不要以為我只會剪什么動物、字、花等圖案,我是想要剪什么就能夠剪什么的,而且你們還不要說我還剪得有點像模像樣的,非常逼真。
怎么樣,你想要看看我的手藝嗎?好吧,我就剪一個給你看一看。只是,不巧,你不能夠到我這兒來。現在我只能夠用文字告訴你,看了以后你一定也會感受到、欣賞到的。
我先找來了一張白紙,裁成一個正方形。然后,我按照自己想剪圖形的樣子去折紙。我斜著對折,然后再斜著對折一次。好了,現在這一張紙成了一個三角形了,好象一座小山。接著,我就動手剪了起來。我東邊一剪,西邊一剪,然后彎了下去,再翻過一個身來往中間剪過去。我又彎來彎去地剪了一會兒,很快我就把紙花給剪好了。然后,我把紙翻開。啊,這時你就可以看到一幅漂亮的剪紙呈現在你的面前了。當然,如果你在現場看到我的剪紙的話,一定會更加興奮。而且還會立刻動手也想自己親自剪一剪呢!不過沒有關系,你只要自己動手試一試,多試試,就一定會摸索出一套經驗來的,而且會越剪越好的。
好了,我不跟你多說了,你趕緊去按照我說的去做,去剪吧!如果有機會,我們還可以走到一起商量探討,把我們的剪紙技術進一步提高,讓我們的中國民間藝術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中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國,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創造了無數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也許中國有了基本的道德準則、和禮儀文化。
中國從古代以來就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中國具有五千年的文化風俗歷史。中國古代的教育學家孔子就教育我們“不學禮,無以立。”的話語。
毫無疑問,傳統禮儀文化對于我國社會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一般說來,社會上講文明禮貌的人越多,這個社會便會越和諧。
在當今社會中,我們應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華,建起一片屬于自己的文明天空。我們應該以自己祖國的傳統文化為榮,讓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好地發揚和繼承下去,而不是讓傳統文化逐漸地埋沒和暗淡下去。
中華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一路風塵仆仆走過來,有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文化,大多數人并沒有什么清晰的概念,甚至有很多現代的年輕人并不喜歡過中國的傳統節日。其實,除了端午節以外,我們國家還有許許多多的節日,比如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可相反,他們更喜歡過外國人的洋節日。例如白色情人節、圣誕節、萬圣節等豐富多彩的外國人的節日,他們認為過這樣的節日更有意思,更能夠符合現在的潮流。但年輕人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卻是意識十分的淡薄。
中國的傳統文化正在遭受著史無前例的遺忘與不屑,傳統文化是中國幾千年來老百姓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和產物。是不能夠被人們輕易的輕視和糟蹋掉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應是體現中國人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們還可以使我們的文化內涵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畢竟是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將只剩下一個空殼子。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是會否定自身的傳統文化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文化是過時的,有害的。
而傳承和繼承并發揚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乃至全人類的寶貴財富。
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對于外來文化,應該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讓它受外來文化所侵略。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今天,我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班隊活動,活動的主題是“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今天的主持人是徐雨馨和朱怡佳。
中國傳統文化可有意思啦!剪紙藝術就像是一顆燦爛的明珠。我先介紹許洲晨的剪紙藝術吧!有栩栩如生的房子;有幾個人在一起吃飯,吃得可香了;還有的`是枕著磚頭睡覺,我們枕枕頭睡,他們枕磚頭睡,不怕硬,真有意思。
最有趣的是拉面鋪,拉面鋪的招牌很大,非常引人注目,她們拉的拉面,一根有一米多長,有一個硬幣那么厚,足夠一個人吃一頓了。許洲晨的剪紙藝術真讓我大開眼界。
任言暉她們表演寓言兩則,也很不錯。我喜歡那則“‘聰明’的小毛驢”,小毛驢聰明反被聰明誤。
還有的同學表演了書法、小品、郵票介紹等,真是豐富多彩。
今天的班會課讓我懂得了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許許多多,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我愛我們的祖國。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中國的傳統文化猶如一個巨大的籃子,里面裝著各種各樣的傳統文化,比如:對聯,中國結,古錢幣……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泥人面塑——淮陽泥泥狗。
我的泥泥狗是我叔叔送我的。它是用黑色打底;兩只耳朵中間是大紅色,用白色細條圍著;頭的正上方還有一個類似角的.形狀;眼睛大大的,上面有一道綠色的彎線,下面也有一條黃色的彎線;鼻子像個豬鼻子;身上是用白色的細長條裝飾。看上去很丑,但是丑的可愛。
說起泥泥狗,還有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傳說伏羲和女媧造人時,用剩下的泥土捏成了小雞小狗向人間潑灑。而泥泥狗是伏羲、女媧看守陵園的“神狗”。關于泥泥狗是神狗也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有一年淮陽大旱,人們愁眉苦臉。忽然有一天夜里,狂風大作,烏云密布,一眨眼的時間便下起了瓢潑大雨,人們都被雷聲驚醒了,從門縫和窗戶向外看,只見地里黑乎乎的一片,全是“泥泥狗子”,只見它們在地里走來走去,仔細一瞧,全明白了,原來都在犁地。第二天,人們跑到地里一看,地全被犁過了。人們歡呼雀躍,紛紛到太昊陵敬香,從此泥泥狗就受人尊敬和愛戴。
淮陽“泥泥狗”藝術的存在,實質是一種原始藝術的延續和拓展;搓枴澳嗄喙贰北环Q為人類文明活化石。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清明節前夕,作為大隊委的我很榮幸帶領一、二年級同學為鄧仲銘烈士掃墓。
我穿著校服,戴著紅領巾,莊重地來到鄧仲銘烈士墓前。另一位大隊委先向同學們介紹了鄧仲銘烈士并宣誓。鄧仲銘,江西省興國縣人,1943年8月3日,鄧仲銘隨新四軍四十六團宿營在江寧祿口馮潭莊,忽然遇到敵情,在轉移中渡秦淮河時不幸犧牲在高橋渡口,時年39歲。講完后,我們來到仲銘亭,我把抬著的花圈放在亭子前。這是一個六邊形的小亭子,亭子正中有一個墓碑,墓碑正面寫有“鄧仲銘烈士之墓”七個大字,墓碑側面是一行行碑文。我們全體同學向鄧仲銘致敬,一、二年級的同學們把自己折的小白花放在了墓碑旁,以表敬意······
我們要感謝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他們不屈不饒的可貴精神,永遠留在世人的心中。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從我在廟會上,第一次看到“毛猴”我就愛上了它。它們形態各異,有的在下棋、有的在看書、還有的在吃糖葫蘆,真是好玩極了!回家后我上網查找資料,發現它是老北京傳統文化工藝品之一,相傳它是由藥鋪里一名小伙計發明的,因為那天他沒有伺候好賬房先生,所以挨了一頓臭罵,生氣的他用蟬蛻(chan tui)做頭和四肢,辛夷(xin yi)做身子,白芨(bai ji)做粘合劑,看起來像一個活生生的賬房先生,他覺得這樣實在太解氣了,無意間第一個毛猴就誕生了。
記得媽媽帶我參加過制作“毛猴”的活動,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是一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先給我們講關于“毛猴”的由來。又給我們講了制作“毛猴”的步驟,告訴我們制作的`時候要精細,不要急躁。然后輪流給我們發了制作材料:盒子、蟬蛻、四肢、辛夷、白芨。我懷著忐忑的心情,緊張的制作了起來,按照老師的步驟,我一步一步組裝起來,遇到不懂的地方,老師會給我耐心的講解,終于大功告成了!
我非常喜歡老北京傳統文化,對它們有濃厚的興趣,希望我還能更多的了解它們。
【傳統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的作文11-02
【經典】傳統文化的作文07-27
傳統文化的作文(精選)07-04
寫傳統文化的作文05-14
弘揚傳統文化的作文04-20
傳統文化孝道作文04-11
傳統文化優秀作文04-16
傳統文化作文06-17
傳統文化話題作文07-01
關于傳統文化的作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