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優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優秀1
教學內容:會唱歌曲《猜謎謠》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充滿童趣地演唱《猜謎謠》,2、能勇敢的擔任領唱,與同學合作演唱歌曲。
3、關注生活中“有美感的聲音”,從而增強孩子對自然界多種音響的好奇和興趣。
教學難點:歌曲《猜謎謠》中襯詞的演唱。
教學重點: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與同學合作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謎語
師:今天老師想給大家來猜一個謎語:
兩個角,抱著頭。
上樹頂,爬村頭。
扁扁嘴,細長的脖。
坐著高,站著低。
在這個謎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種動物。
(生根據謎面猜謎底,對說出不常見的動物答案的人給予肯定與表揚。)
師:同學們到底猜得對不對呢?聽聽歌曲是怎樣回答的。
二、講授新課
1、(出示圖片,聽錄音范唱、揭示謎底)
師:哦,原來每句謎面都有幾種答案呢。
2、再次傾聽歌曲,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問答式的對唱)
3、把歌詞以兒歌的形式來朗讀
(1)按歌曲的節奏齊讀歌詞(請學生根據小動物的習性特征來做一做動作)
(2)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朗讀歌詞(師問生答)
4、隨琴演唱歌曲的歌譜。
5、教唱歌曲
(1)隨琴填詞唱
(2)“雙簧式”的演唱練習
(3)解決難點(手勢襯詞的音高的.把握)
(4)完整演唱
(5)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問一組答,后兩句齊唱,并交換演唱內容。
(6)給予學生上臺表演的機會,請兩人一組進行對唱,并讓學生評價,如認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來糾正。
6、歌詞創編
請小朋友分組討論,給歌曲創編第三、四段歌詞
(1)細尾巴,滑溜溜,不是泥鰍是小蛇
(2)尖尖嘴,長尾巴,不是母雞是狐貍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猜謎謠》這首歌曲,小朋友的表現也真是活靈活現,讓老師不禁要贊美你們真是一個個巧嘴巴!下節課,老師帶你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夸張的藝術文化。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目標
1、在演唱歌曲《郊游》、《云》、《旅行之歌》時能較準確地表現出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等節拍的特點。能背唱歌曲《云》,能較流利地用唱名分句模唱該曲的歌譜。
2、通過欣賞,體驗多種情緒,感受不同國家的音樂風格。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師生問好
三、導入新課
四、新授歌曲
1、聽錄音范唱,和著歌曲的伴奏音樂拍手,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情緒
2、聽錄音范唱,跟著老師和著音樂分別做幾種代表不同情緒的動作,并選擇最能體現歌曲情緒的動作
3、跟音樂律動
4、跟琴輕聲哼唱
5、解決難點(弱起及附點)
6、齊唱,邊唱邊拍手打節奏
7、邊唱邊做動作
8、欣賞與《旅行之歌》同類歌曲《豐收之歌》,邊聽邊動一動
五、欣賞《歡樂的鼓》等
1、完整聽三首歌曲,做連線題
2、欣賞《歡樂的鼓》
聽一聽,說一說歌曲情緒,設計能表現歌曲情緒的動作
3、欣賞《拉網小調》
①仔細聽,用不同的'動作表現聽后的感受
②模仿生活中的號子聲
4、欣賞《睡吧,小晨星》
一邊聆聽歌曲一邊律動,用心體會歌曲安寧、舒適的意境和母親真摯的愛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優秀3
教學內容:
教材分析:
《快樂的音樂會》是一首具有民歌風的兒童歌曲,歌曲為2/4拍,六聲徵調式,一段體的分節歌。這首歌詞曲結合緊密,級進、流暢的旋律不時的插入八分、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極盡得意的炫耀了小樂手吹、拉、彈、唱的技巧,風趣的道白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頓,歌曲活潑歡快,耐人回味,是一首讓學生喜愛的兒童歌曲。
學情分析:小胡琴、小喇叭、小銅鼓的聲音是本節課的核心,也是一個難點,節奏掌握對于學生來說也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最后一句結束句容易和前面的一句相混淆,最后一個創編環節學生之間的合作不夠默契,教師應善于引導,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指導學生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明亮柔和的聲音,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了解二胡、嗩吶、小鼓的聲音及演奏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學唱歌曲、創編歌詞,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音樂想象力與音樂創造力。
3、情感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活動體會快樂的情緒,激發對音樂的熱愛。
教學重點:
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及民族樂器的音色,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唱準歌曲中×× ××︱×× ××︱××
0×︱×
0‖節奏
教學思路: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活動強調學生的感受欣賞,自主探索和發現,大膽嘗試和表現,學生自由討論發現難題,教師適當介入等,圍繞“欣賞感受,理解學習,自由探索、嘗試——教師幫助解決難題、提升經驗——充分表現”這一思路展開活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唱《師生問好歌》上課
2、師:同學們,很高興和大家一起上課,首先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進入課堂,一起來演唱一首《嗩吶配喇叭》
(設計意圖:教師簡短的幾句話,讓學生倍感親切,隨音樂律動環節的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濃郁的'音樂氛圍中進入課堂,也為老師的導語作鋪墊。)二.闖關游戲,激情導入
1、師:同學們,剛才這首歌里分別講的是哪兩個樂器?(嗩吶和喇叭)它們的聲音好聽嗎?(好聽)音樂王國里即將舉辦一場快樂的音樂會,有很多樂器參加,聽說嗩吶和喇叭中間的一個也會去,小朋友們想不想去看看呢?(想)不過有個條件,誰能順利地闖過三關,便有機會獲得音樂會的門票,大家有沒有信心闖關?(有)
(1)一起來看第一關(出示課件)請大家仔細聽這是哪一個樂器發出的聲音?生:有的說嗩吶、有的說喇叭
師:到底是哪一個呢?我們來觀察一下它是長的還是短的?
生:長的,是喇叭
師:對了,誰能模仿一下喇叭演奏方式?(學生模仿)師:非常棒!你聽老師模仿的像不像?
24 ××
××︱×× ××︱×× 0×︱× 0‖
嘀嘀噠噠
嘀嘀
噠噠噠噠得兒喂
能不能像老師一樣有節奏的模仿出喇叭的叫聲?注意是非常跳躍的(學生模仿)
好,第一關順利闖過!
(2)我們一起進入第二關
聽--這是什么聲音?(教師播放課件)生:鼓
師:哦!原來是小銅鼓的聲音!誰來模仿一下小銅鼓的聲音?(學生模仿)
師:聽老師是怎樣模仿的?
24 ××
××︱×× ××︱×× 0×︱× 0‖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得兒喂
注意小銅鼓的聲音是非常有彈性的。
能不能按這個節奏把它模仿出來?(學生模仿)恭喜大家,第二關也順利闖過了。(3)一起進入第三關
師:請小朋友仔細聽這個聲音是哪個樂器發出來的?生:二胡
師:二胡又叫小胡琴,讓我們一起來模仿胡琴的演奏方法(左手按弦,右手握弓),聽聽老師是怎樣模仿胡琴的聲音的。 24 ×× ××︱×× ××︱×× 0×︱× 0‖
嗞
扭扭嗞
扭
扭扭
得兒喂
注意胡琴的聲音是非常連貫的。
能不能按這個節奏把它模仿出來?(學生模仿)
(設計意圖:此節奏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通過對小喇叭、小鼓、小胡琴的認識,從而延伸到節奏,這樣既解決了重點、難點,又能引發學生的興趣,同時為后面歌曲的教學做好了鋪墊。)師:好,三關順利闖過,我們這就去參加這場快樂的音樂會(大屏幕出示課題--《快樂的音樂會》)
三、歌曲學習
1、看《快樂的音樂會》FLASH,感受歌曲。
2、看歌詞、跟著老師有節奏地念第一段歌詞注意:①兒化音的處理
②“咦”的時候,臉上表情應該怎樣③“的”在歌里要讀di
3、請一個學生上來當小老師,教念第二段歌詞,如出現問題再指導解決
4、師:第三段歌詞全班一塊來解決
(學生自己齊讀第三段歌詞,如有問題再指導解決)
5、老師教念結束句歌詞
提問:結束句的歌詞與第三段最后一句的歌詞哪里相同?哪里不同?生回答:兩句歌詞的字是一摸一樣的,但讀法不一樣,結束句的第二個“蹦”字要讀的時間長一些。
師帶領學生反復朗讀這兩句歌詞,對比這兩句歌詞。
6、師:好,同學們,請跟著老師一起來學唱這首歌的第一段,老師一句,你們一句。(學生學唱)
7、第二段歌詞請學生自己填唱,老師彈一句,學生填唱一句,如有問題師及時糾正。
8、師:同學們,你們做的不錯!請照這樣的方式把第三段歌詞填唱,但我們要男女生PK賽,男生先來。
9、師教唱結束句,并用手勢注明音高的區別。
10、用接龍的游戲,請學生和老師配合,學生填唱“得兒喂”
11、師:好了,現在三段都學完了,這里面出現了兩個神秘小嘉賓,它們是誰?(小狗和小貓)它們的情緒是高興還是悲傷呢?(高興)那讓我們帶著它們這種快樂的心情一起來唱一唱吧(跟著課件一塊演唱)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學唱的方式,使單調的練習多樣化,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四、創編動作師:同學們,現在分成三組,分別是胡琴組、喇叭組、銅鼓組,我們來分角色演唱這首歌曲,請同學們一邊演唱一邊做動作。哪位小朋友愿意到舞臺上來帶領你們組做動作呢?(各組選兩位代表上臺)(設計意圖:通過該環節給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培養他們的音樂表現能力,并帶上小動物的頭飾,激發其表演興趣。)
五、創編歌詞
1、師:小胡琴、小喇叭、小銅鼓的精彩演出博得了小狗小貓的陣陣喝彩,還有一些新朋友也想為小狗小貓帶來了精彩的節目,我們一起來看看是誰?你們認識它們嗎?
(課件出示小提琴、法國號、電子琴的圖片)
請學生說出這三個樂器的名稱。
2、師:回答得真棒!你們能模仿這三個樂器演奏的姿勢嗎?(學生模仿)
師:讓我們來看看你們模仿的對嗎?(課件出示三個樂器的演奏姿勢)
3、師:想一想這三個樂器分別會發出什么聲音?請學生自己用象聲詞模仿一下,師做總結。小提琴
(吱扭扭)電子琴
(叮叮咚咚)法國號
(嗡巴巴)
4、師:好,現在就讓我們用新的樂器為剛才這首歌曲編上新的歌詞,孩子們,你們做好準備了嗎?(做好了)(課件播放《快樂的音樂會》伴奏,課件出示新編配的歌詞。)
六、課堂小結
師: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下課的時間又到了,讓我們演奏著自己的樂器結束本堂課吧!(播放《快樂的音樂會》)
板書設計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優秀4
《洗手絹》是一首具有民間童謠風格的歌曲,曲調短小、流暢,并具有節奏性強,運用襯腔等勞動特點的歌曲。全曲使用素材節省,旋律易唱易記,輕松活潑,生動地表現了孩子們從小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己做”的可愛形象。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感受音樂的歡樂情緒,使學生建立起從小熱愛勞動的樂觀態度。
二、指導學生用喜悅的心情、明亮的聲音演唱《洗手絹》。
三、能夠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以及“勞動”的主題的編創嘗試,并表現“勞動”的主題,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勞動最光榮〉
師:小朋友,讓我們想一想,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像小喜鵲、小蜜蜂那樣愛勞動?
請每個小朋友拿出你的畫筆,把你想到的愛勞動的小動物畫到書本上來。
學生解釋畫面,教師指導學生唱新創作的動物形象。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學歌曲的開始就欣賞有關勞動的歌曲,同時引導學生認識勞動的意義,鼓勵學生都愛勞動)
三、律動創新游戲
師:我來邀請小朋友來玩模仿秀,愿意的請一起來參加。
音樂響起,你可以跟著音樂模仿一個小動物勞動的動作,當音樂停下時,你馬上擺好造型,讓教師和小朋友來猜猜你演的是什么動物,在干什么。
(設計意圖:和學生一做游戲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
學生參與。
四、學唱〈〈洗手絹〉〉,并表演
1、由小動物愛勞動是光榮的引導小朋友,如果你是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你肯定已經發現,在我們教室里放了很多勞動工具,請每組的組長去找一件勞動工具。
生找到掃把、小桶、擦布。
2、請小朋友說說勞動工具的用途,并有節奏地用一用。
3、師問拿水盆、擦布的同學:你知道怎么洗擦布嗎?(搓)
4、一起用洗手絹的動作“搓”來和著音樂邊律動邊聽范唱。
5、小朋友看著自己把一塊臟手絹洗得干干凈凈的,心情怎么樣?(高興)
確實很高興,所以我們小朋友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看著勞動的成果,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讓我們帶著高興的心情一起來把這首歌唱一遍。
(設計意圖:在勞動中學習歌曲,形式新穎,學生有種邊玩邊學習的心理)
五、拓展、延伸
歌詞創編并表演。
小朋友除了能自己洗手絹,還有哪些勞動的本領?
我們班的小朋友真厲害,能做那么多家務活,現在小朋友分組講座一下,幫家長干什么家務活,然后編排一個節目,看哪組小朋友編行最好,演得最好。
學生創編,師指導。
學生表演,教師及時鼓勵。
(設計意圖:讓學生發散思維,想象創編,在編排過程中可以找自己的好伙伴也可以分組的形式,學生在編排中也認識到我們小學生要熱愛勞動)
課堂小結:略
評語:
老師在熟悉音樂教材中,創造性地編排教材,面向全體學生,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步驟,注重音樂與自然,音樂與人文的結合,為取得優良的教學效果打下了基礎。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在輕松的音樂活動情境中合作,共同完成本課的學習。學生學得較輕松,學得愉快。今天的教學效果是不錯的,教師動情的演唱,生動、有趣的講解,豐富多采的資料圖片,為啟發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以達到培養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趣味,積極進行審美體驗,提高學生音樂鑒賞力發揮了主導作用。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優秀5
教學內容
《云》
授課時間:14周
教學目標
1、在音樂活動中,能對大自然產生濃厚興趣,感受自然與生活的美好。
2、在演唱歌曲《郊游》、《云》、《旅行之歌》時能較準確地表現出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等節拍的特點。能背唱歌曲《云》,能較流利地用唱名分句模唱該曲的歌譜。
3、通過欣賞,體驗多種情緒,感受不同國家的音樂風格。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師生問好
三、復習歌曲《郊游》
四、導入新課
五、新授歌曲
1、聽錄音范唱,感受歌曲意境,說一說《云》和《郊游》不同的感受
(《云》的節奏舒展平穩,旋律親切動人,有著詩一般的意境,描繪出一幅由藍天、白云、春雨、田野構成的美麗圖畫。)
2、完整聆聽范唱,邊聽邊跟老師做動作,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3、跟琴輕聲哼唱歌詞
4、齊唱
要求:根據歌曲的`情緒,演唱歌曲時聲音不要太高,音與音之間要連貫,引導學生用自然、柔和、親切的歌聲表現歌曲抒情、優美的意境。
5、用打擊樂器創編節奏為歌曲伴奏
6、分小組創編各式表現云的動作
7、和學生共同討論有關云的科學知識
8、模唱歌譜
六、欣賞《快樂的小熊貓》
1、欣賞,講故事
2、欣賞,啟發學生感知樂曲所描繪的不同音樂內容
3、畫一畫小熊貓憨厚的形象
七、小結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優秀6
教材分析
歌曲以短笛的吹奏敘說了家鄉的美景,贊美了生活的幸福,富有童趣。歌曲為2/4拍、羽調式、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第一樂段由四個樂句構成,第一、二、四個樂句各為4小節,其中第三樂句僅三小節,節奏緊湊,曲調歡快跳躍,并運用了頓音的唱法,形象地模擬了銀鈴般的`清脆笛聲,悠揚動聽。第二樂段共有五個樂句,第一、二樂句采用了切分音和頓音,使得音樂舒展和跳躍,每句句未呼應式的手法表達了孩子的歡樂喜悅的心情。第三樂句只有三個樂節,旋律以模進的手法逐漸地把歌曲推向高潮,第四、五兩個樂句是前段的第三、四樂句再現,最后的悠揚的笛聲結束。
學情分析
學生弄融入到學習中,而且對本節課的內容學生能在歡快的課堂氣氛中掌握。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用歡快、熱烈的情緒演唱歌曲《一支短笛輕輕吹》
2、能力目標:能以體驗的方法、自主探究的方式,學唱歌曲《一支短笛輕輕吹》
能主動參與小組創編活動,大膽地進行即興歌表演。
3、情感目標:能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學會熱愛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并表演。
教學難點:歌曲中笛子的模擬聲的演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隨《一只短笛輕輕吹》伴奏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學唱歌曲
1、師:課外,你最喜歡玩哪些有趣的活動?
2、學生自由說。
3、出示課件圖片(傍晚,小男孩背著書包吹著笛子在山坡上趕著羊兒的畫面)請學生說說小男孩喜歡在做什么。
4、引出新歌
5、課件出示歌譜歌詞,學生邊聽賞邊打出節拍。
6、再次感受,根據歌詞自由創編動作。
7、那位小男孩吹出的笛聲好聽嗎?引出難句(帶襯詞的那兩句)
8、跟琴學唱這一句,并指導學生唱得短促、輕快。
9、老師與學生合作演唱第一段,學生唱所有帶襯詞的樂句,其余的老師唱。
10、即時糾正錯誤。
11、學生跟琴演唱第二段。
12、認識反復跳躍記號,在演唱中講解實踐。
13、圖色快表示曲調順序鞏固
14、各種形式鞏固練唱
三、創編表演
1、分組討論,自選道具,設計表演唱。
(笛子、羊頭飾、書包、鞭子等)
2、各小組展示、評議。
四、結束部分
隨《一只短笛輕輕吹》出教室。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優秀7
教學目標
1、通過猜猜、聽聽,唱唱,找找、感受音樂形象,激發對杜鵑的喜愛之情,并從學生的所感所悟中引導他們熱愛環境和小動物。
2、在游戲情境中參與音樂,掌握歌唱技能,認識低音的5 6 7,并能輕松地學唱曲譜和特殊記號。
3、通過聆聽,比較,感受音樂要素在塑造音樂形象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參與音樂,感受音樂形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頑皮的杜鵑》。
難點:
1、音樂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現。
教具
課件
pci多媒體課件,Piano,學具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猜杜鵑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神秘的動物朋友,歌聲很美,許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聲。現在,就讓我們來聽一聽下面幾首根據他們而創作的世界名曲,里面還有同學們非常熟悉的樂曲呢。
播放:1亨德爾《杜鵑與夜鶯》片段,繼續聽斯特勞斯的《杜鵑圓舞曲》片段,和《森林深處的杜鵑》片段。
三、聽杜鵑:
通過聆聽的對比,引出本科欣賞內容《森林深處的杜鵑》,感受它的音樂形象和主要樂器.
(一)、欣賞《森林深處的杜鵑》
1、師:哪首樂曲中杜鵑的叫聲最容易聽出來?
生:《森林深處的杜鵑》
2、感受音樂形象:
師:杜鵑藏在哪里?你為什么這樣認為?
生:藏在森林里,可怕的地方,幽靜的地方……
師:這是一只怎么樣的杜鵑?你為什么這樣認為?
生:孤獨的,自由的,害怕的…
3、聽辨演奏樂器,得出答案:
森林是由鋼琴樂器演奏的
杜鵑的聲音是單簧管樂器演奏的
(二)、欣賞《頑皮的杜鵑》
1、師:這只杜鵑飛出了叢林。你們聽它是怎么飛的?
師彈奏1 2 3 4 5 6 7 1。
學生感受出旋律的上行并跟著音樂飛一飛。
看老師的手勢唱一唱音階。
2、師:這回它又是怎么飛的,你能感受出來嗎?師彈2 5 6 7 1
學生感受出旋律的走向,并跟著音樂飛一飛。
認識低音的5 6 7并看老師的手勢唱一唱。
3、這只杜鵑來到了我們身邊,你聽它的心情怎么樣?(聆聽《頑皮的杜鵑》伴奏)
生:很快樂,輕松……
師:和森林中的杜鵑相比怎么樣?
讓學生從情緒,速度等各個方面自由討論,感受到音樂要素不同,音樂形象就不同。
4、師:你聽到杜鵑的叫聲了嗎?它是怎么樣叫的?叫了幾聲?
師生一起數一數。(一共6聲,最后一聲連著叫兩次。)
(設計意圖:1、帶著要求聆聽,避免盲目性,又能熟悉歌曲。2、為下面的'游戲做準備。)
5、給每句琴聲的句末填唱杜鵑的叫聲:“咕咕”。
6、要求:“咕咕”要唱出歡快之情。眉毛抬起來,眼帶微笑。(發聲練習)
(設計意圖:1、學生以參與的形式聽音樂,會更有趣,對旋律的記憶會深刻。2、在情境中玩玩,動動,唱唱,既解決了歌曲的難點,完成了發聲練習。)
四、唱杜鵑
(一)師范唱《頑皮的杜鵑》。
問:杜鵑和我在干什么?這是一只怎么樣的杜鵑?
這是一只頑皮的,可愛的,貪玩的,機靈的……杜鵑。
(二)接唱旋律
1、注意旋律之間有沒有聯系。老師唱1 3 5句,學生唱2 4 6句。
2、男女生接唱。
3、兩大組交換學習和互評
(三)帶入歌詞
1、師帶入歌詞唱,生當杜鵑填唱“咕咕”。
2、學生輕聲唱全曲,要求“咕咕”的地方要唱得不只歡快還要機靈,頑皮,加上跳音記號。
(四)歌曲處理
1、處理歌曲的結尾
引導學生說出:應該漸慢,漸弱。并用歌聲來表現。
2、處理歌聲,并簡單了解奧地利。
3、設計一個小的游戲活動,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
五、總結、互評
充分運用學生的所學進行互評、他評、自評
板書設計
頑皮的杜鵑
(1)5 6 7 1 2 3 4 5
(2)頓音記號
(3)課本練習題
教后反思
使用本教案在課堂教學中的感覺:a、好的地方。 b、碰到的問題。 C、今后再教本節課的設想。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優秀8
教學目標:
1、鳥是人類的朋友,本課以鳥為題材讓我們“唱鳥”、“愛鳥”、“護鳥”,增強環保意識,增進自然常識,提高審美趣味,發展聯想。
2、運用開放式的教學形式,到課外、校外去收集鳥鳴的錄音,以實際行動去做好愛鳥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拍手進教室,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貓愛吃魚,魚。
3、復習歌曲《一只鳥仔》。
二、聆聽《對鳥》
1、看著歌詞初聽全曲,(可帶上身體律動)了解歌曲內容,簡單說說,并說說心情如何?
2、復聽,問句與答句在曲調上是否完全一樣?
3、探討一下書本作業:看圖說一說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從愛鳥的行為中培養學生的愛心。
三、導入:講《小烏鴉愛媽媽》的故事
聽!這是一個有關烏鴉一家的故事。(邊聽音樂邊講故事)從前,有一棵很高大的樹,樹上住著勤勞、善良的`烏鴉媽媽,它每天都要飛到好遠好遠的地方去找蟲子給它那一群可愛的烏鴉寶寶吃,小烏鴉在媽媽關心下越長越大了,媽媽真高興。但這時候我們的烏鴉媽媽越來越老了,終于有一天小烏鴉都要飛翔了,它們一個個高興地張開了翅膀拍拍飛出了家。媽媽哭了,因為它已經老得飛不動了,自己孤單單地呆在家中。突然從遠處飛來了一個小黑點。一只小烏鴉銜著它平生捕到的第一條小蟲回來了,它把小蟲喂給了媽媽。接著又來了一只小烏鴉,兩只,三只。可把媽媽高興壞了。我們要不要學習小烏鴉?小烏鴉真孝順啊!我們為這感人的故事取一個名字吧!(出示課題)
四、學唱歌曲
1、我們來聽聽、看看歌詞,跟著拍一拍節奏。
這是一首2/4拍的節奏,它的強弱規律是強、弱,下面大家邊聽邊拍節奏。
2、模奏練習:2/4 ×× ×× │ × × │ × — │ × — ‖
3、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4、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5、小聲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復唱幾遍,注意音準。
五、創編活動
1、為歌曲伴奏:(師)烏鴉媽媽覺得我們的歌唱的很不錯,可就是太單調了一點,我們有什么方法美化一下這首歌呢?對了,我們不是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打擊樂器來伴奏一下嗎?
2、律動:(師)同學們再想想除了為歌曲伴奏,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把這首歌變得更美?我們可以用動作來美化這首歌。下面我們用四人小組形式把這首歌的動作想一想,自己編一編。可以按照節奏做動作也可以看歌詞想想動作。歌表演時要作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畫面。
六、課堂小結:
通過唱歌和講故事,我們知道了媽媽辛不辛苦啊?知道媽媽那么辛苦后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我們應該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碼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來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襪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疊,自己的頭發自己梳。聽《唱給媽媽的搖籃曲》走出教室。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優秀9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演唱版《二泉映月》與二胡曲《二泉映月》進行聆聽、對比,感受二胡的表現力及樂曲的情緒和藝術情境。
2、聆聽、欣賞二胡曲《空山鳥語》,能從音樂聲中感受“空山”與“鳥語”的意境,找出相應演奏段落。
3、增進學生對民族樂器的了解,培養學生學習民族樂器的興趣。教學重、難點: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樂曲表現的內涵。教學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課件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欣賞一種樂器。那么有誰知道樂器的分類?(西洋與民族)來,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的圖片,簡單介紹。師:好,那么我們接下來欣賞一首樂曲,大家來聽聽樂曲是用哪種樂器來演奏的,欣賞完大家來看一下大屏幕的圖片,它是屬于什么種類的樂器?當然,樂曲名知道的同學就更厲害了。(二胡、民族樂器、老師引導學生說出《二泉映月》)
師: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欣賞一下二胡名曲,感受二胡韻味。
二、聆聽與鑒賞
聆聽、欣賞二胡曲《空山鳥語》從音樂聲中感受“空山”與“鳥語”的意境,找出相應演奏段落。
師:同學們還記得名叫《鹿柴》的古詩嗎?是由我國古代著名詩人王維所作,詩人以一種特有的感覺,描繪了靜寂幽暗的空山深林傍晚的景色。那么,接下來我們聆聽一首有關空山景色的二胡曲,同學們從音樂中感受一下“空山”和“鳥語”的意境。
師:我們再次聆聽,同學們找出“空山、鳥語”的相應演奏段落。找到后舉手回答,我們稍后在大屏幕上出示答案。師:出示大屏幕總結
二胡曲《空山鳥語》樂曲除引子和尾聲外,可分五段,屬多段體結構。引子猶如山林召喚,空谷回聲,寥寥幾筆就描繪出幽靜、深邃、沉遠的意境,令人神往。
接著,作為“人”的形象出現,旋律起伏跌宕,節奏疏密相間,顯得生氣勃勃。這個形象貫串于全曲,時而單獨出現,時而與鳥鳴結合,宛如“人”在美麗清新的自然中怡然自得地觀賞、逗引著鳥兒,人聲、鳥語交融在一起。樂曲通過擬聲的手法模仿百鳥啁啾聲,使鳥語音樂化。但這不是單純的自然描寫,而是深深地滲透了“人”的感情,使樂曲的造型性與抒情性有機地結合而顯得富有情趣。)
2、簡介二胡的構造
師:同學們見過二胡嗎?有誰會拉二胡?對二胡了解的同學可以和我們分享下二胡相關知識。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上出示的'這張二胡構造圖片,我們一起來研究下二胡是怎么構成的。
三、鞏固練習。
欣賞二胡曲《戰馬奔騰》,感受情緒風格變化,引導學生思考與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不同之處,要求:分小組進行討論,討論結束后各小組派一位代表進行發言,其他小組給出評論。
四、總結評價
演唱版的《二泉映月》,加入了歌詞成分,歌曲如歌詞一樣故事化,一曲經瞎子阿炳之手留傳近百年的凄慘精典的樂曲,由李玉生的清喉傳出,有如阿炳現身之疑;而此詞與之相配,真是達到音與境的和諧之極,聽與悟的絕妙融合。
二胡版《二泉映月》,只有音樂沒有詞的二胡名曲,讓人聽后總讓人產生對人生的種種無盡聯想,聯想空間豐富,韻味十足。在一遍遍的傾聽后,總感到這曲子只可意會,無法具體描繪。整首曲子通過二胡低沉的聲響,奏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
板書設計:
空山鳥語
1、掌握兩個詞匯“空山”、“鳥語”。
2、古詩《鹿柴》
3、二胡構造
4、二胡作品不同風格特點
5、簡介劉天華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05-16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7-17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8-08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模板07-21
【薦】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2-01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精】02-01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熱】02-01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熱門】02-02
【熱】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2-14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薦】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