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5年春節為何來得這么晚?
繼9月24日迎來農歷九月后,10月24日又迎來農歷馬年的第二個農歷九月。記者昨日從原西南大學民俗學家余云華處了解到,受閏九月影響,2015年的春節將來得較晚,要在2015年2月19日才迎來正月初一,比去年晚了19天。據悉,這是21世紀里最晚的一個春節,而下一次閏九月將在2109年才會到來。
農歷為何會出現閏月
為何會出現閏月呢?原西南大學民俗學家余云華表示,在陽歷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365天,閏年366天。然而,我國傳統的農歷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一個月約29.5306天。根據我國農歷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比陽歷年少了約11天。因此,3年下來就少了1個多月。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怪現象。對此,人們便采用增加“閏月”的辦法來解決,具體來說就是每隔2年到3年,就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規律是“19年7閏”,即在19個農歷年中加上7個閏年。
此外,由于地球位于近日點及其運動速度的不同,農歷冬季設置閏月的可能性很小,而三、四、五、六、七月,設置閏月較多。
上次“閏九月”在1832年
余云華查閱發現,從1900年以來,在所有的閏月里,閏五月是出現得最多的一個月份,共出現了9次。其次是閏四月和閏六月,分別出現了8次和6次。而上一次“閏九月”還是在1832年,距今已有182年。而下一次出現,將會是95年后的2109年,算得上是“百年等一回”,很多人一輩子基本上只能遇到一次了。
受閏九月影響,明年的春節要到2015年的2月19日,比去年1月31日的春節,晚了19天。
[2015年春節為何來得這么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