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100以內數認識》評課稿(必備)
聽了施老師的“100以內數的認識”,感覺這堂課主要特色是將激發學生興趣與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貫穿于教學活動中。本節課重視數數和數的組成教學,加強對學生數感的培養,使學生對100以內的數從整體上有比較深的認識。這節課主要有以下的幾個特點:
一、教學引入巧妙、精彩。課一開始,施設計了讓學生報數,學生一下子就進入了上課的角色,每個學生都參與積極的站起來報數,自然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在學生報數中中,知道有26位學生,施老師問:26比我們以前學過的20要大還是小?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經歷,讓學生感受到比20還要大的數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二、數數,培養學生的數感。施老師通過讓學生觀察小羊數小羊的活動使數的認識由20以內擴展到100以內,施老師在這節課中加強了學生的觀察,讓學生在“用”數學中掌握這些概念,比如為了讓學生數出數量是100的玉米粒,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充分操作,用他們自己理解的方法數出數量是100的物體。明確100的基數含義,同時讓學生在數物品的過程中對計數單位“一”、“十”和“百”有一個感性認識。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估數意識。在數數的過程中老師們都注意滲透了估計、猜測,讓他們了解體會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數,吳老師讓學生猜一猜一把小棒有多少根、在后面也出現了小羊有幾只,通過這些練習從而培養學生了估計意識。
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本節課老師圍繞著教學目標設計了形式多樣層次不同的活動,使學生從自始自終處于活動之中,學習的積極性很高,進行數的組成教學,并進一步通過百羊圖的數數使學生知道10個十是一百。然后通過學生自己擺小棒來鞏固數的組成,引導學生數數的多樣化,比如,從21往后1個1個的數,40以后2個2個的數,25以后5個5個的數,10個10個的數等等,從而開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并突破數數的難度。整體教學以數數為主線,把數的組成教學估計數的培養巧妙的穿插,使整節課給人感覺是既重點突出又豐富多彩。
建議:
1.教師對學生的放手不夠,如教師在出示兩群羊的圖片后,直接提問學生你看到了什么,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說出來,教師不用過多提示。
2.學生在5個5個數數時和數出69、89、39這些數后面的數時,有些同學不能順利的數出來,教師應在在此做適當的點撥,幫助學生數出拐角處的數。
【一年級數學《100以內數認識》評課稿】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100以內數認識》評課稿07-31
一年級數學《100以內數認識》評課稿09-14
《1000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10-27
1000以內數認識評課稿05-18
《1000以內數認識》評課稿03-24
1000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精選)07-16
《1000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經典08-10
《千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04-08
《千以內數認識》評課稿08-01
《1000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通用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