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匯編【3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方案 篇1
摘要:企業環境成本的戰略控制可以推動企業構建生態經濟發展方式,并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本文從戰略層面出發,從產品生產周期、生產成本、資源浪費情況和環境成本控制體制的評價標準四個方面制定適合企業執行的環境成本控制實施方案,以實現環境成本的戰略控制。
關鍵詞:生態經濟發展模式;環境成本;戰略控制圖
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為此我國政府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環境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大了對環境污染的處罰力度。企業是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企業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必須承擔環境保護的責任,投入資金來改善環境問題。然而追求經濟利益是企業存在的根本,那就需要一種既可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還能對環境污染進行處理的方法,基于生態經濟發展模式的企業環境成本戰略控制體系可以實現環境保護和企業經濟效益的雙贏。
一、生態經濟發展模式下企業環境成本控制原理
企業環境成本由損害成本和控制成本兩部分組成,企業環境控制成本是企業為達到國家要求的環境指標或者避免因排放超標繳納罰款而采取的措施所耗費的環保投資成本和恢復成本之和,控制成本是企業在生產之前所耗費的成本;損害成本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一些環境資源等產生的成本費用。如圖1所示,如果污染治理水平逐漸提高,污染排放量逐漸減少,當控制成本線與環境損害線相交于點W,環境總成本則處于第一個低點L,此時L并非環境成本控制最佳點。隨著企業污染排放量繼續減少,控制成本逐漸增加,損害成本逐漸減少,但控制成本增加的幅度大于損害成本的減少幅度,因此企業環境總成本增加。當控制成本增長速率與損害成本降低速率相等時,環境總成本到達拐點M。此后,損害成本降低的速率大于控制成本的增長速率,環境總成本逐漸下降。當控制成本增長為P時,損害成本也變為零,此時即企業達到零排放,環境總成本最低,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企業很難達到P點,只能不斷向P點靠攏。一般而言,企業的控制成本與損害成本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即控制成本提高會使企業的損害成本降低。企業在生態經濟發展模式下實施控制成本的情況下,可使企業環境控制成本和損害成本隨之下降,最終實現企業損害成本為零,控制成本等于企業環境總成本,此時環境總成本最低。當前的環境治理觀念認為企業的環境治理要以預防為主,同時通過一些措施或辦法使企業環境總成本最低,將對企業生產前的控制作為企業環境總成本控制的重點。在生產之前通過購買高新環境保護設備來降低損害成本,這樣企業的環境總成本也就相應降低。
二、生態經濟發展模式下企業環境成本控制方案
在生態經濟發展模式下,企業可以從產品生產周期、生產成本、資源浪費情況和環境成本控制體制的評價體系四個方面來控制環境成本。產品生命周期是指企業在不同的周期下采取不同的控制體系,實現企業環境損失成本最低的效果;生產成本管理是指企業通過在生產過程中將企業的環境成本施加到產品上,同時對產品進行評估,通過改善流程或優化生產工藝來減少非增值產品,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環境資源損耗而降低環境成本;資源浪費情況分析是指企業從產品數量以及價值兩個環節來確定生產過程中環境資源的重點損失環節,并采用產品設計、優化生產等手段來減少環境資源的浪費,從而減少環境成本;環境成本控制體系的評價標準是采用環境成本評估的方式來激發生產者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對企業不同時期的環境成本進行分析,從根源上控制環境成本。
(一)基于產品生產周期的環境成本控制
(1)產品設計階段。產品設計階段是企業生產之前的環節,此環節基本不產生環境成本,但產品設計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后期企業運行所耗費的原料及生產成本,實踐證明,產品生產周期中,環境成本費用80%都由產品設計階段所確定。因此在產品的設計階段,企業要將生態設計融入設計的每一個環節,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及材料,同時通過研發環保材料,大力推動企業創新,實現產品的可循環利用。另外在設計環節還要充分考慮到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回收及重復利用等,將綠色生態理念貫穿于整個設計中。(2)購買階段。一是采購標準,企業采購的貨物分材料和設備兩大類,對于材料,企業要盡量購買兼容好、可循環利用、可降解的材料;對于設備,企業要盡可能的采購零件圖2基于資源損耗情況分析的環境成本控制流程模塊化、標準化同時可拆裝的設備。二是采購方式。為使企業降低采購成本,企業可采用招標采購、網上訂購以及同其他企業聯合采購等方式。三是與上游合作商構建戰略協作關系。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上游合作商對于企業的生產銷售具有重要影響,因此企業要與上游合作商緊密銜接,構建戰略協作關系。(3)生產階段。生產階段是在產品生產周期中耗費環境成本最多的一個環節,在生產階段可以從兩個方面實現環境成本的戰略控制。一是實現清潔生產。清潔生產可以通過引進新技術、更新新設備、優化產業結構等方法來提高企業對資源的利用率,從而盡可能降低企業在生產中的損害成本。同時應建立清潔發展機制。清潔發展機制是指企業通過一系列措施來吸引發達國家為企業發展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通過先進的方法對企業運行中的各種風險進行評估,掌握企業在環境控制方面的最佳減排方案,建立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二是加強對“三廢”的處理。在企業的生產運營中,企業排放的三廢是主要環境污染物,企業可以采取變廢為寶等措施對三廢進行有效處理,達到清潔生產的目標。(4)銷售階段。此階段對環境污染的影響不大,但可以在銷售階段采取一定的策略來降低環境損害成本,如采用綠色環保材料對產品進行包裝,在對產品進行運輸時合理采用運輸工具及運輸路線來實現貨物運輸環境污染的最小化,還可以在對產品進行宣傳銷售中采用電子銷售即網上建立銷售系統的方法來減少銷售過程中對環境的損耗。(5)廢物回收階段。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廢棄物,要減少企業對環境的污染,需對企業的廢棄物進行處理,可以采用對廢棄物進行回收、再加工等策略來充分利用企業的廢棄物,實現變廢為寶,在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二)基于作業成本費用管理的環境成本控制
作業成本費用是依據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的關系,將生產資源分配到生產作業中,然后采用成本動因將成本分配到產品上。作業成本有兩個特點:一是采用環境成本動因將環境成本有效的施加到生產作業,然后通過作業把環境成本與企業產品相關聯,以此來實現環境成本歸屬性的提高;二是針對環境成本的隱蔽性和負責性,利用科學的'核算方法來分配產品的環境成本,為產品定價提供有效的數據來源。通過作業成本核算環境成本有四個步驟:一是確認環境成本;二是分情況確定環境作業,并建立環境作業數據庫;三是確定企業環境成本動因;四是對企業環境成本動因進行分配,將環境成本費用逆向分配到產品。
(三)基于資源損耗情況分析的環境成本控制
企業在對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中會生產大量的廢棄物,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極大,因此需要對廢棄物的環境成本進行重點控制。對于資源損耗情況的分析可以詳細了解產品生產成本的流向,還可以了解生產過程中存在資源浪費的環節,從而通過優化生產方案或改變生產工業的方法來減少企業生產中的資源浪費,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圖2中,企業在開始生產環節投入大量系統、能源和環境資源,經過物量中心1生產出半成品和負制品,然后半成品作為下一個物量中心的材料生產出第二個半成品和第二個負制品,如此循環下去,直到最后生產出產成品。企業在每一個物量中心環節產生的負制品構成了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損耗,因此,企業要制定相應的改良措施來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損耗,減少廢棄物的排放來實現企業環境成本的控制。
(四)環境成本控制體制的評價體系
建立合理有效的環境成本評價指標是實施環境成本控制激勵評價體系的關鍵,企業環境成本評價指標主要有設置和制定環境成本戰略控制評價指標兩大部分。設置環境成本戰略控制評價指標,可以通過產品不同的生命周期成本費用評估和生態效率評價兩種方法來制定。(1)產品生命周期成本評估法。針對企業產品生產周期的五個環節采用不同的戰略控制方法。在產品設計環節采用對能源和材料的利用率來考核,在購買階段可采用對環保物質的購買量來評價,在生產階段采用廢氣、廢水、廢渣的排放和利用情況進行評價,在銷售階段采用對可循環利用材料的使用情況進行評價,在廢物回收階段采用對三廢的重新利用率來考核。(2)生態效率評價指標評估。生態效率指標是指環境業績指標與財務業績指標之比,因此采用生態效率評價指標可通過提高環境業績指標或降低財務業績指標來實現。制定環境成本控制評價指標的標準有三種:一是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最好時間作為評價標準,該標準適用于具有較長發展史的企業;二是以同行業中優秀企業為參照物進行評價,所選擇的參照物需與本企業在生產規模、生產水平等方面類似,并且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三是對企業近期的運行情況進行評價。
參考文獻:
[1]謝東明:《基于生態效益理念的我國企業環境績效管理研究》,《財政研究》20xx年第11期。
[2]金友良、肖序、王偉達:《對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的探討》,《環境科學動態》20xx年第3期。
設計方案 篇2
創造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幫助學生領悟到學習一篇按事情發順序寫的記敘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
2、提高抓重點詞句、前后聯系讀懂課文的能力,體會諸葛亮的杰出才干。
3、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自學本課生字新詞。
創造出發點:
草船借箭的經過。
創造訓練點:
認識諸葛亮成功的原因是有膽識,有計劃的培養學生思維獨特性。
創造訓練策略:
引導法、自學法,訓練學生思維深刻性。
教具準備:
《草船借箭》錄像幻燈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第三課時(略)
第二課時
內容:二、三、四段。
重難點:草船借箭的經過,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過程:
教學環節 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造教育滲透點
一、復習前文
導入新課
1、周瑜怎樣為難諸葛亮?
2、諸葛亮又是怎樣做的?
回答:
1、三天造十萬支箭。
2、立下軍令狀。
復習導入,保存持思維的性。
二、講借箭準備緊扣妒忌與才干
1、周瑜為什么這樣做?
2、諸葛亮是怎樣做的?
3、哪些詞句可以看諸葛亮挺有才干?(自有妙用)
1、自由讀課文思考,找出周瑜為難諸葛亮的詞句,在書上做記號。(故意延遲,不給齊練)
2、體會心情,自讀自練。
3、讀諸葛亮說的話,
4、體會心情。
通過讀講引導學生分析明白借箭的實質原因,培養學生思維獨特性。
三、學習借箭經過
突出神機妙算
1、指名讀機關句子,諸葛亮是怎樣做靠近水寨。一字兒擺開,擂鼓吶喊。
2、魯肅怎樣說的`?說明什么?諸葛亮又是怎樣說的。
3、曹操怎樣說,怎樣做的。此時諸葛亮又是怎樣說怎樣做的?兩者相比較說明了什么?
4、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 樣做的。
5、小結
1、自由讀課文,用劃出諸葛亮做的、說的。用~劃出曹操做的、說的。
2、看錄像(一字兒擺開,擂鼓吶喊)
3、看幻燈片,比較一定不敢與不一定敢體會諸葛亮的胸有成竹。
4、看錄像,體會他們說話時的神態,心情,模仿神態分角色朗讀。
5、體會謝謝的含義齊讀這一句話。
6、體會理解自有妙用體會周的心情,朗讀長嘆一聲說
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學,提高自學能力。
錄像、幻燈片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引導學生分析,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四、講借箭結果突出周瑜的長嘆
1、指名讀課文,諸葛亮借了多少枝箭。周瑜是怎樣說的?說明了什么?
2、小結
五、總結全文分清前因后果
師述:借箭的表面原因實質原因表面結果實質結果,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的文章,注意分清前因后果。
六、作業
3` 幻燈片,填空(略)
板書設計 創造教育得失
草船借箭
趕造十萬支箭→借→十萬多枝箭
周瑜:妒忌 故意遲延 不給齊全 長嘆一聲
自有妙用 管保有箭
諸葛亮:才干 只要三天(大霧漫天)靠近水寨
立軍令狀 一字擺開 擂鼓吶喊
神機妙算(放箭如雨)掉轉船頭
本課能過引導學生分析字詞句,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理解人物的內心。弄清前因后果。使學生明白分析問題,要運用多層次多角度思維方式。
設計方案 篇3
一、活動口號:點亮心燈,笑對未來
二、活動背景:金融風暴,就業問題是目前最嚴峻的問題之一,社會在關注這一問題的同時卻忽視了遙遠貧困地區孩子的心理成長,呼吁關注兒童心理成長從自身開始。
活動目的:使當地孩子了解自己,并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樂觀面對生活,活出最真實的自我,活出最精彩的自我。
三、活動對象:太陽村所有受益孩子
四、活動時間:待定
五、活動地點:待定
六、主體活動介紹:
(一)、心理健康宣傳展活動內容展出心理健康問題圖片、心理健康問題簡介、常見心理問題案例、贈發心理健康手冊活動目的通過給圖片宣傳、展板宣傳、海報宣傳、dv宣傳、心理健康影片宣傳、媒體宣傳、成立圖書角給地人,期望給他們一個心理健康知識的初步印象。以及獲得家長的了解、支持關注,告訴家長我們的項目計劃,讓他們把孩子送到我們這次活動地。一起完成我們的項目活動。活動安排1、前期安排
(1)資料收集組,通過網絡收集相關資料、圖片,并利用我們的資金制成書面材料印制成冊;
(2)資料發放組,負責向受益村委、各家庭發放我們的手冊;
(3)知識解說組:負責知識講解,對于部分對此活動了解甚少的村民,我們予以耐心的講解;
(4)后勤組,保證活動所需物品準時到位以及宣傳圖片的擺放;
(5)秩序維護組:維護現場秩序,減少財產流失,防止人員因為觀看活動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2、觀看人員全部到位后,通過喊話器,電腦播放視屏,吸引觀眾,然后通過個人動員的形式向群眾宣傳;另一方面通過海報形式宣傳。還通過村委會向群眾介紹我們團隊以及我們團隊帶去的相關信息,制作宣傳單幫助家長獲取我們團隊信息及心理問題知識。
3、活動具體內容:
(1)由后勤組提前將圖片擺放到相應的位置;
(2)觀展人員進場進行觀看,并由我團隊圖片說明組向他們講解宣傳;(3)在顯眼處進行現場有獎知識問答,通過我們相關人員的講解以及他們自己觀看獲得的信息回答抽到的題目,回答正確的將獲得我們為他們準備的小禮物。(4)成立圖書角,把我們團隊募捐的書籍分類存放在圖書角里,孩子們可以自由挑選觀看,但暫時不能帶走。
(二)、深入調查——家訪活動目的'了解受訪兒童家庭背景,以便進行對口輔導,增強對受益孩子的全面了解,促進其與外他人的交流意識,培養團隊精神。
活動內容
1、走訪兒童家中,對其家庭環境,生活、學習環境加以了解,并作好記錄,詢問過程中要將心比心,尊重受訪家庭,態度謙和;由于農村兒童在農忙中充當部分勞動力,耽誤了學習,走訪過程中互相交流,并給他們講一些學習的好方法;
2、與他們和諧相處,在游戲、勞動中了解問題,給予關懷;3、通過民政、村委等部門側面了解他們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活動安排1、搜集受訪人員初步資料(家庭住址,家庭人員組成,家庭基本情況);2、小組分配:每兩人為一組,分散進行,分別到當地受益兒童家庭、民政部門和與他們當面交流;
3、預備問題:家里有哪些人?家里經濟情況?現存在什么問題?現面臨的最大問題?你對現狀的疑慮?有哪些問題你感到不舒服?
4、活動結束,大家進入綜合總結階段注:工作開展期間應注意措辭,不能帶有施舍情緒,尊重當地風俗、宗教信仰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經典]設計方案09-16
設計方案[經典]09-12
(精選)設計方案09-10
設計方案11-08
(經典)設計方案09-01
設計方案08-16
(精選)設計方案08-20
設計方案[精選]10-01
設計方案(經典)10-05
(經典)設計方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