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母親節是什么時候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母親節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母親節是什么時候,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國母親節時間:
母親節是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母親節(Mothers Day)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母親節是在中國港澳臺地區流行起來之后才進入大陸的,名貴的珠寶、漂亮的康乃馨、愛心甜點、手工賀卡等,成為人們向母親敬獻愛意的禮物。20世紀80年代,母親節逐漸被中國內地的民眾所接受。從1988年開始,中國南方的廣州等一些城市開始舉辦母親節的慶祝活動,并把評選“好母親”作為內容之一。
母親節是由一位名叫賈維斯的婦女倡導,并由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發起創立的。
賈維斯夫人是一個有著10個子女的母親,是當時美國格拉夫頓城教會主日學校的總監。在美國以解放黑奴為目的的南北戰爭結束后,她在學校里負責講述美國國殤紀念日的課程。賈維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極富同情心的女人。
她講述著戰爭中那一個個為正義捐軀的英雄的故事,望著臺下那一張張充滿稚氣的孩子們的臉,一個想法猛然涌上心頭:為祖國貢獻了這么多英勇戰士,保證了戰爭勝利的,不就是那一個個含辛茹苦地撫育著子女的母親們嗎?她們的兒子血染疆場,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犧牲的,不也是這些默默無聞的母親嗎?
因此,她提出應該設立一個紀念日或母親節,給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達兒女們對母親的孝思。可惜的是,這個良好的愿望還沒有實現,賈維斯夫人便去世了。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目睹母親撫養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勞,深感母親的提議是適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寫出了幾十封信,發給美國國會。地方州長和婦女組織等,提議創立母親節。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響應和支持。
歷史意義
節日是民族文化的結晶和載體。文化記憶很大一部分是節日的記憶。多年后,許多往事都淡忘了,但過節的情景卻歷歷在目。同時,節日具有廣泛覆蓋、不斷重復、寓教于樂的特點,對人影響至深,所以重大的人倫節日對培養民族精神和凝聚力都是至關重要的。真正的母親節應該扎在心里面,去體悟母親的愛。我們中華母親節一面提倡母愛、母教;一面提倡愛母、孝親。另一方面,父母給予子女生命,對子女有一種出于本能的無私的慈愛。設立中華母親節,就是為了讓天下父母的愛心有一個得以彰顯、讓人認真體認的節日;讓天下子女的孝心有一個受到喚醒、并精致表達的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一般都是綜合性的,缺少單項突出的人倫主題節日,如母親節、情人節等。而現代社會又有表達人倫感情的需要。中華傳統文化一步步走向自覺、自信和自強,但路還很遠,需要更多有識之士共同推動,不斷努力。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燦爛的倫理文明,是非常重視親子之情和仁愛之心的民族,孕育出許多偉大而且很有影響的母親形象。我們理應有自己的中華母親節,一個充溢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的中華母親節,而不是外來的母親節,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回眸中華民族的歷史,孟子母親仉氏是最突出的中華賢母形象,在孟子三歲喪父后,她就擔負起教養孟子的全部責任。“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的故事傳頌了兩千多年,從孩子成長的外部環境到學習的內部規律,她都注意到了,終于使孩子成了大器,她自己成為教育子女的母親典范,被譽為“母教一人”,到現代仍傳為懿范,孟母堪可作為中華母親節的形象代表,用以彰顯母親的偉大和偉大的母愛,激勵一代代母親,激發作為人子的愛心、孝德。
生兒育女是為人母之始,以孟母為旗幟的中華母親節選定在孟母生孟子之日,因為這一天仉氏才成為孟母。現在有些孩子過生日只想到自己的快樂,而在傳統美德中生日應當感激母恩,因此稱生日為“母難日”,或徑稱“母難”。把孟子的生日定為以孟母為形象代表的母親節,意味著在慶祝自己生日時應感激母恩、感謝母愛。
常送禮物:
康乃馨
1934年5月,美國首次發行母親節紀念郵票,郵票上一位慈祥的母親,雙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著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鮮艷美麗的康乃馨。隨著郵票的傳播,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把母親節與康乃馨聯系起來,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愛之花,受到人們的敬重。國際上獻給母親的花是康乃馨,它在纖細青翠的花莖上,開著鮮艷美麗的花朵,花瓣緊湊而不易凋落,葉片細長而不易卷曲,花朵雍容富麗,姿態高雅別致。紅色的康乃馨象征熱情,正義,美好和永不放棄,祝愿母親健康長壽;粉色的康乃馨,祈祝母親永遠年輕美麗;白色的康乃馨,象征兒女對母親純潔的愛和真摯的謝意;黃色花朵象征感恩,感謝母親的辛勤付出。
萱草花
萱草,在中國一向有“母親花”的美稱。遠在《詩經、衛風、伯兮》里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諼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憂草,背,北,指母親住的北房。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種在母親堂前,讓母親樂而忘憂呢?母親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愛,如孟郊的游子詩:“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見萱草花。”葉夢得的詩云:“白發萱堂上,孩兒更共懷。”萱草就成了母親的代稱,萱草也就自然成了中國的母親之花。
萱草花,又叫忘憂草。它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肉質,葉狹長,細長的枝頂端開出桔紅或桔黃色的花,十分艷麗,非常適合供人觀賞,它的花蕾叫金針,所以也叫金針蕾。在母親節,子女為母親送上一株忘憂草,祝福母親遠離煩惱和憂愁,身心愉悅,健康長壽。
母親之花、母親節的主花:康乃馨。
康乃馨花語:魅力、真情、母親我愛你、溫馨的祝福、熱愛著你、不求代價的母愛、親情思念。
香草:代表母親品德高尚、高貴的花卉。
勿忘我的花語:真實的愛、永恒的愛。
臺灣地區送母愛的主流花卉:羽扇豆。
羽扇豆的花語:母愛。
萱草的花語:永遠愛你母親,偉大的母愛,慈母。
送客家母親的主流花:魯冰花。
魯冰花的花語和象征代表意義:母愛、刻苦耐勞、奉獻。
18枝康乃馨+滿天星代表給母親的愛;4枝火百合+18枝紅色康乃馨+黃鶯代表幸福安康;2枝火百合+18枝康乃馨代表母恩永遠;20支粉色康乃馨、綠葉、石松、滿天星代表永恒的愛。
93朵康乃馨象征永遠年輕。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給天下所有的母親送上最好的祝福吧!朋友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的母親過一個愉快的節日,盡一份子女的義務吧。
水晶
水晶象征純凈無私的母愛,如母愛般堅固并且不離不棄,純凈如母愛,細膩如母愛。
紫水晶,石榴石:適合高貴氣質的母親。
黃水晶,綠水晶:適合事業型母親。
白水晶,粉晶:適合溫婉知性的母親。
煙晶:功能性水晶,適合所有的母親。
節日起源
母親節起源于希臘,古希臘人在這一天向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在這一天里,出門在外的兒女們將回到家中,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于美國,發起人是美國費城人安娜·賈維斯,這個女子終生未嫁,膝下無兒無女。1906年5月9日,娜·賈維斯的母親不幸去世,她悲痛萬分。在次年母親逝世的周年忌日,賈維斯組織了追思母親的活動,并鼓勵他人也以類似方式來表達對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
賈維斯寫信給西弗吉尼亞州格拉夫頓的安德魯斯循道圣公會教堂,請求為她的母親做特別追思禮拜。她母親生前為這一教堂的星期日學校服務了20多年。1908年,教堂宣布賈維斯母親忌日——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賈維斯還組織了一個母親節委員會,開始大規模宣傳,呼吁將母親節定為法定節日。
她的呼吁獲得熱烈響應。1913年5月10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案,由威爾遜總統簽署公告,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這一舉措引起世界各國紛紛仿效,至1948年賈維斯謝世時,已有43個國家設立了母親節。
國內發展
傳入與流行
母親節是在中國港澳臺地區流行起來之后才進入大陸的,名貴的珠寶,象征母愛的康乃馨,特制的愛心甜點,精致的手工賀卡等,成為人們向母親敬獻愛意的禮物[3]。
20世紀80年代,母親節逐漸被中國內地的民眾所接受。從1988年開始,中國南方的廣州等一些城市開始舉辦母親節的慶祝活動,并把評選“好母親”作為內容之一。
20世紀末,隨著中國與國際的日益接軌,母親節這一節日在中國大陸各地日益推廣開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母親節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中國人和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一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母親養育之恩的感謝。當然,中國人的母親節更有中國味道。中國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濃濃的親情,在母親節這一天,人們會送給母親鮮花、蛋糕,親手烹制的飯菜等等禮物。從小就孝敬父母的中國兒童會嘗試著為母親做飯,洗臉,化妝,演奏音樂,繪制圖畫,讓母親們快樂地過節。人們在這一天除了孝敬自己的生身母親之外,還會以慈善募捐,志愿服務的方式向更多的母親回報親情。
在母親節這天,中國的母親們會舉行廚藝比賽,時裝秀等活動來慶祝自己的節日。各地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如組織母親們旅游,評選優秀母親等。
據互聯網可查資料顯示,母親節最早出現在2004年新浪體育的一篇報道,其內容是一位美國體育明星平生第一次沒有在母親身邊過母親節,最終這名體育明星用籃球比賽的勝利告慰亡母。孝道是中國的優良傳統,這篇文章因此打動了中國網民,從此美國的母親節在中國的媒體上落地生根,關于美國母親節的文章逐年遞增。[4]
中華母親節
2004年,中華母親節促進會會長李漢秋提議成立中華母親節。
2006年11月13日,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就曾以《創設中國母親節》為題,提出設立中國人自己的母親節,并提出孟母可作為中國母親節的形象代表。
2006年12月,中國民協節徽文化委員會、鄒城市委市政府、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石家莊市中小學生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等4家“母親節”核心發起單位正式成立“中華母親節促進會”,確定將農歷的四月初二,也就是孟母生孟子這一天定為中華母親節,并決定在首屆中華母親節到來之際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
2007年12月13日,母親節促進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孟子故里——山東省鄒城市舉行。會上發出了《創建中華母親節》倡議書,全文如下:天下誰人無母親?天下誰人不受母愛?天下誰人不愛母?母愛,愛母,是人之天性,是愛心的起點和基石,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初始源泉。設計好中華母親節,讓天下父母心有一個得以彰顯、被用心體認的節日,讓天下子女心有一個受到喚醒、精致表達的節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應當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這對于承傳中華美德,加強未成年人的教育,對于提高人母的素質、對于家庭的和諧、對于培育全社會的愛心和全社會道德水準的提升都是很好的平臺。
孟子故里山東省鄒城市有著歷代相傳的孟子生日紀念,而且在明萬歷本《三遷志》等文獻中有相應的依據。孟子的生日為農歷四月初二。以這個日子為中華母親節是較合適的。為推進中華母親節的確立和發展,我們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和社會工作者自愿組成“母親節促進會”,并依法開展工作。
2016年中華母親節與西方母親節巧遇重疊。
【中國母親節是什么時候】相關文章:
冬至是什么時候01-20
下元節是什么時候11-16
祭灶節是什么時候01-15
農歷小年是什么時候12-16
跳槽的最佳時間是什么時候12-13
中秋節是什么時候(精選)11-17
下元節是什么時候(推薦)09-04
全民健康日是什么時候07-25
下元節是什么時候(合集)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