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4篇(精)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方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主認識本課12個生字,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和主動識字的興趣。
2、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體驗生活的童真童趣,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3、能正確、規范、美觀地書寫本課的生字,初步感知漢字的形體美。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感受、體驗生活的童真童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頭飾。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導學生自主認識本課12個生字,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和主動識字的興趣。
2、借助拼音正確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指導朗讀理解課文1~2節。
4、指導寫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這幾天池塘里的荷葉長得可好了,看,老師把它帶來了。
簡筆畫荷葉:
出示“荷葉”,正音。誰有辦法記住我們這位新朋友呢?
2、現在,老師要帶同學們去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
出示課件。
啊,放眼望去,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荷葉”)那誰能用自己的話夸夸荷葉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圓圓。
3、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14荷葉圓圓:
學生齊讀課題。
4、學習句子:
點擊課件,出示句子:荷葉圓圓的,綠綠的。
5、指導朗讀:
能把你獨特的感受讀出來嗎?
指導個性化朗讀第一段,重點讀好“圓圓的,綠綠的”感受荷葉之美,荷葉之可愛。
二、動畫朗讀,整體感知
小朋友都很喜歡這些荷葉,有好多小動物也很喜歡荷葉呢!你想不想知道呢?讓我們來看一看,聽一聽吧!看誰最先看懂,最先聽懂。
(課件出示課文動畫朗讀)
交流:
誰也很喜歡荷葉?
(板書:小動物貼圖)
三、自由讀課文
圈出生字,記一記。
四、自主識字
1、(屏幕出現全文)請幾個小朋友來讀一讀。這幾個小朋友不僅把課文讀通順,就連躲藏在課文里的12個生字娃娃都讀準了。
2、(課件出現12個生字)瞧!生字娃娃來了,跟他們打打招呼吧。趕快借助拼音,把它們讀一讀、認一認。
3、仔細看看,哪些字在你的生活中經常見到,對它比較熟悉?
小結:
只要在生活中主動地觀察,主動地發現,就能認識好多好多的字啊!
4、剩下的這些字,也許你不太熟悉,怎樣認識它們呢?來,動動腦筋,想想辦法,記住它們的模樣吧。自己試一試,怎樣記住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
5、小朋友們一定還有許多識字的好方法,來,咱們每個同學選擇自己記得最好的.一個字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6、相信大家已經記住了它們的樣子。來,咱們一起來讀一讀。點擊課件去掉生字拼音。
(讀給同桌聽聽,互相考考,還有不會的生字,請同桌幫助幫助。)
7、來,咱們來做個游戲──青蛙跳遠,看誰是跳遠能手。出示游戲課件,請學生上點擊生字,并點擊響應的拼音,這樣青蛙就會跳到那張荷葉上,隨之變成生字。找對了,學生齊讀。
五、美讀第二節
1、自由讀第二節:
想想你讀了知道了什么,能不能加上動作表演。
2、交流,結合:
⑴ 指名回答讀懂了什么?
并指名朗讀,評價。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聽他讀,你聽到了什么?
⑵ 你知道什么是搖籃嗎?看課件。現在,讓我們也來做小水珠,一起體會體會,輕輕閉上眼睛,小朋友,你現在變了,就是小水珠了,你躺在搖籃里,心情高興嗎?為什么這樣高興?
試讀(高興)。
現在小水珠睜開亮晶晶的眼睛了,一定看到了好多,說說看到了什么呢?請你說一說。
⑶ (課件)大家看,小水珠正舒舒服服地躺在荷葉上,眨著亮晶晶的眼睛,這么舒服的搖籃,讓我們和小水珠一塊再去感受一下吧!一起再讀讀這段話。
⑷ 表演讀。
六、指導寫字
1、讀生字:
是、朵、美
并組詞。
2、仔細觀察:
說說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老師范寫,學生練習。
4、展示臺評議。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12個字,會寫“我、機、葉”三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課文中小動物喜歡荷葉的心情,再一次體會荷葉的美,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
⑴ 齊讀生字。
⑵ 開火車讀。
⑶ 游戲:
青蛙跳傘。
2、有感情朗讀第1、2兩節。
3、導入:
池塘里的荷葉真美啊,小水珠喜歡它,把它當作了搖籃。還有好多小動物也喜歡它呢,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其它的小伙伴吧!
二、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播放動畫課件:
小蜻蜓展開翅膀立在荷葉上;小青蛙蹲在荷葉上放聲歌唱;小魚兒在荷葉下游來游去。
學生在音樂聲中欣賞,自由說出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這幾個小伙伴。
教師引導:
它們在這一池荷葉中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我們一起學習2~5自然段。
(課件出示課文內容)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⑴ 自由讀3~5自然段:
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⑵ 學生讀后自由匯報知道的內容。
⑶ 再自由讀一讀:
想想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⑷ 學生充分質疑。
⑸ 4人小組合作學習:
討論解疑。
(教師參與討論)
⑹ 匯報交流:
教師適時利用課件的分段學習,輔助解疑, 課件出示圖片理解歌臺、停機坪。
⑺ 指導朗讀:
你最喜歡誰,選最喜歡的小動物讀一讀這一節,想想你讀懂了什么,然后表演表演。
① 指名讀。
② 挑戰讀。
③ 想象讀,適時引導:
小蜻蜓在荷葉上休息夠了,又要起飛了,它要去干什么呢?
小魚捧起水花,在對我們說話呢?說了什么呢?
④ 帶上頭飾表演讀,評議:
現在我們戴上頭飾就是了,讓我們也來做小青蛙、小魚、小蜻蜓,一起體會體會,輕輕閉上眼睛,小朋友,你現在變了,就是小蜻蜓展開翅膀立在荷葉上觀看美景;小青蛙蹲在荷葉上放聲歌唱;小魚兒在荷葉下快活地游來游去、你們心情高興嗎?為什么這樣高興?
試讀(高興)。
學生上臺表演讀。
三、拓展課文,實踐感知
1、還有好多的小動物也喜歡這美麗、可愛荷葉呢!瞧,它們倆會把荷葉當什么?會怎么說呢?
(課件出示小鳥和七星瓢蟲)
2、學生自由說。
3、小組討論:
還有哪些小伙伴會來,它們會對荷葉說什么?
4、個別自由說。
5、你們要對荷葉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自由說)
6、學習樂園:
讓學生了解荷花,增長知識。
課件出示資料:
荷花。
四、指導寫字
小朋友剛才欣賞了很美很美的圖片,讀了一篇很美很美的課文,那么,你們還能寫出很美很美的字嗎?
1、讀生字:
我、機、葉
(課件出示)
2、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我” 請你先說說筆順,齊書空。老師范寫 ,學生跟寫
3、“葉”和“機”,觀察結構,說說要寫好這兩個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什么?
現在我們看看“葉”,怎樣擺才好看?
范寫,學生描紅,作業展示,評議。
出示“機”,說說要寫好這個字,你要提醒大家哪一筆?
注意機與朵的區別。
范寫,學生描紅,作業展示,評議。
五、作業菜單
任選一題:
1、畫畫寫寫:
荷葉是我的……
2、想想演演:
想想自己是個……,你想怎樣對荷葉說。
3、讀讀背背:
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背背。
【板書】
14 荷葉圓圓
小水珠 (圖) 搖籃 躺
小蜻蜓 (圖) 停機坪 停
小青蛙 (圖) 歌臺 蹲
小魚兒 (圖) 涼傘 游
設計方案 篇2
為更好地貫徹《中學德育大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生德育工作的意見》的精神,使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在社會實踐中逐步掌握正確認識社會的觀點、方法,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培養公民道德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特制定本校學生德育基地社會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根據經濟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成為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各級各類人才,通過實踐教育活動,豐富活躍學校德育工作,增強中學生德育工作的吸引力,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基本任務:
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勞動技術教育,確立正確的成才觀,增強勞動觀念,提高勞動技能發展智力,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有技能、懂技術、會管理,適應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需要的合格未來建設者。
三、組織領導:
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由學校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由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長和德育處牽頭,由各年級組制訂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施計劃。
校內的實踐活動由德育處、學生會、團委負責組織,校外的社會實踐活動由校長室根據實際情況與相關掛鉤單位聯系。
四、活動形式:
社會調查、生產實習、軍事訓練、公益勞動、社區服務、科技文化活動、志愿者活動、勤工儉學等多種形式。
五、相關安排:
1、七年級新生的軍事訓練。由學校與部隊聯系,利用第一學年開學初,組織新生的軍訓工作。讓學生通過軍訓,學習軍事知識,了解國防和外交形勢,進行熱愛人民解放軍的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增加學生的國防意識,提高學生執行革命紀律的自覺性,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和高度的集體主義觀念,對新生進行寢務的規范化訓練。軍訓的項目由軍訓領導小組確定。
2、學生的.校內實踐活動。由德育處、團支部統一布置和檢查評比。活動內容包括校內常規勞動衛生、衛生監督、公物管理,也含有學校重大活動以及運動會、文藝匯演等活動的安全秩序執勤等工作。
3、開展科技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與校內、外各類類型的科技實踐,積極開展小發明、小制作、小創造、小設計、小論文等創造發明活動。通過科技實踐,擴大學生知識視野,提高理論與實際結合、動腦思維和創造才能。
4、學生的社區服務活動。由德育處具體負責聯絡和組織。活動內容包括社區勞動服務、尊老助殘、社區文化建設以及相關的調研活動。
5、假期的社會實踐活動。由德育處和團委具體負責。倡導學生利用寒暑假自主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活動內容包括家務勞動、生產實習、社會公益活動、科技文化活動、勤工儉學、鄉風民俗調查以及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調查等。要求學生撰寫假期生活小結或調查報告。
6、德育基地的實踐活動。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根據本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情況,結合學校教育工作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建立校外德育活動實踐基地,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讓學生到基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校確定以每年的四月份為社會實踐活動月,有計劃、有主題地分年級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每次活動,由年級分管領導、年級組牽頭,由年級組長制訂詳細的活動計劃,在加強安全、文明、守紀等方面教育的情況下,認認真真地開展活動。活動結束后,各年級組要認真收集材料,做好實踐總結,確保實踐效果。對集中活動不能顧及的德育基地,政教處要有總體的安排,并利用合適的時間,帶領相關年級或相關同學,不定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7、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高度重視校內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結合,認真落實學校安排的各項社會實踐活動,把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等校外教育活動當作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把實踐活動作為德育教育的載體。在生動的實踐活動中深化強化德育;要把思想教育作為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把文化教育、理想教育、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教育貫穿于整個實踐活動中,提高實踐活動的思想性、教育性,并要將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表現作為評價學生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輸理文章結構,了解阿炳的經歷和他的《二泉映月》。
2.能力目標:了解電視系列專題片的文字稿屬于報告文學,因此,它具有真實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本文,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就沒有阿炳,就沒有阿炳的藝術。
【教學要點】
重點:閱讀課文,理清思路,了解課文內容,理解文章表現的中心。
難點:理解阿炳的生活經歷和藝術生涯,為阿炳寫一篇100字左右的`小傳。
【教學設想】
細讀文章,將解說詞與人物同期聲融合起來讀,理解同期聲有多人,多角度、多方面地介紹阿炳。
【教學步驟】
二課時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放《二泉映月》磁帶,欣賞這首名曲,導入課文。
【新課探究】
一、解題
1.阿炳簡介
阿炳(1893~1950),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人。地雷尊殿道士華清和之子。自幼從其父學習音樂。4歲喪母,21歲患眼疾,35歲雙目失明,早年曾當過道士。由于和民間藝人切磋技藝并用民間音樂改造道教音樂,因而被逐出道教,成為街頭流浪藝人。
他的代表作品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和《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和《昭君出塞》。華彥鈞的演奏技藝早在青年時期已為當地道教音樂界所公認。他又廣泛地向民間音樂學習,并且能超脫狹窄的師承和模仿,再加上他顛沛流離的生活遭遇,因而形成他獨特的藝術風格。阿炳在音樂上的成就,遠遠超越了家傳師承的藩籬,博采眾長,廣納群技,把對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過音樂反映出來。他的音樂作品,滲透著傳統音樂的精髓,透露出一種來自人民底層的健康而深沉的氣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滿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2.《二泉映月》曲名的由來
關于《二泉映月》曲名的由來,祝世匡先生有這樣一段重要的回憶:當年錄音后,楊蔭瀏先生問阿炳這支曲子的曲名時,阿炳說:“這支曲子是沒有名字的,信手拉來,久而久之,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楊先生又問:“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經常在街頭拉,也在惠山泉亭上拉。”楊先生脫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我說:“光名《二泉》,不像個完整的曲名,粵曲里有《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稱它為《二泉印月》呢?”楊先生說:“印字抄襲得不夠好,我們無錫有個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當即點頭同意。《二泉映月》的曲名就這樣定下來了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⑴先標明自然段,解決字詞問題;⑵默讀,快速瀏覽全文;⑶請學生朗讀課文;⑷結合課文內容思考,作者在文中論述了什么主題?
1.需要掌握的字的讀音
無錫(xī) 煞(shà) 勒令(lè) 聆聽(líng)
稀罕(xī) 便攜式(xié) 寡婦(guǎ) 繼承(jì)
衣缽(bō) 瀟灑(xiāo) 步履(lǚ) 蹣跚(pán shān)
設計方案 篇4
為了能夠讓幼兒進一步體驗與家人的親密感情,感受家庭的溫暖,享受家庭的生活樂趣。我們班特此舉行了一次“說說我的家人”的教育活動。在活動前我們發放了調查表,讓幼兒回家調查,如家人的生日,喜好(愛吃的'食物、喜歡穿的衣服樣式、顏色、業余愛好……)、職業等,并請幼兒帶一張家庭成員較全的全家福照片。
實錄一:
一諾:這是我媽媽,我最愛我媽媽了“
老師:為什么呢?
一諾:因為媽媽上班很辛苦,晚上還要輔導我做作業?
老師:那你應該怎樣做呢?
一諾: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報答媽媽。
實錄二:
琪琪:這是我爸爸,他是中學的體育教師,最愛打籃球了。
老師:那你喜歡爸爸嗎?
琪琪:當然了,我長大了掙了錢,要給爸爸買一個最好的籃球。
為此我們還在主題墻上布置了一個“親情樹”。孩子們有空就到這兒講述自己的家人,雖然他們沒有那么華麗的語言來講述他們的家人,但在講述時字里行間卻流露著幸福與自豪,你看丁夢宇正在講述她的媽媽,并自豪的對大家說“看!媽媽給我扎的小辮多漂亮!”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精選)設計方案08-20
(經典)設計方案09-01
設計方案[經典]09-12
[經典]設計方案09-16
設計方案08-16
設計方案【經典】09-30
設計方案[精選]10-01
(經典)設計方案10-07
【經典】設計方案10-06
設計方案(經典)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