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類實習報告范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控類實習報告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控類實習報告范文1
一、手動沖壓機,由福建閩中機械廠生產的,一共150臺,主要用于啤軸、換軸;
二、手搖機,共20臺,主要用于檢驗產品和裝發條用;
三、單相電阻起動異步電動機,共25臺,主要用于沖肩、切發條、踏牢、壓緊等;
四、單、雙孔鉆臺機,共25臺,和電動機配套使用;
五、普通車床,精密車床,銑床,磨床,鉆床,這也是該廠生產的頂梁柱,主要用于生產加工各種模具。
在實習期間我做過的主要產品有c-2160b﹑c-2117b﹑c-2130﹑w—803kc等,這些產品的加工工藝和工序流程分別是:c—2130的工序流程是:切發條→壓平針→退火→裝發條→裝輸出輪→裝配→壓緊→檢驗→包裝入庫;w—803kc的工序流程是:切發條→壓平針→退火→彎勾→彎頭→裝離合輪→裝輸出輪→裝配→壓緊→搖條→檢驗→加油→裝線輪→打車輪→檢驗→包裝入庫;c—2160b的工序流程是:切發條→壓平→退火→裝發條→裝輸出輪→裝配→壓緊→檢驗→焊腳柱,焊尾部→檢驗→包裝入庫;c—2117b的工序流程是:切發條→壓平→退火→裝發條→裝輸出輪→裝1輪→裝配→壓緊→檢驗→包裝入庫。
此外我還用精密車床車了c-2118﹑c-2117b﹑c-2160b的模具。做完這些產品雖然很累但收獲卻很大,不僅使我體驗到收獲成果的喜悅而且也使我了解到當前我國數控技術方面的發展和不足。從工廠的資料庫了解到:數控技術是制造業實現自動化、柔性化、集成化生產的基礎;數控技術的'應用是提高制造業的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數控機床是國防工業現代化的重要戰略裝配,是關系到國家戰略地位和體現國家綜合國力水平的重要標志。其實,21世紀機械制造業的競爭,也就是數控技術的競爭。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正在逐步變成“世界制造業的中心”。為了增強競爭力,中國制造業開始廣泛使用先進的數控技術。但是,勞動力市場出現數控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嚴重緊缺,其具體表現為:機床開動率較低,在全國范圍內只有10.9%;數控機床應用性人才少,全國范圍內只有18.26%;最突出的是數控技術應用人才學力較低,本科以上學歷只有1.1%,本科學歷僅占8.9%,專科學歷占31.4%;地區差異較明顯(詳見附表)。
因此,為改善當前現狀,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防科工委、信息產業部、交通部和衛生部聯合發出關于實施“職業院校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工程”的通知,并提出幾項具體建議:
1.建議由教育部組織職業院校數控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及時對數控人才需求和培養現狀進行調研,并對職業院校的數控技術專業的改革提出指導性意見;
2.組織制定適合不同類型數控技術人才培養需要的教學指導方案、實訓基地建設標準、考核評估標準等指導性文件,為職業院校的改革提供依據;
3.建議勞動保障部門及時制訂和調整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考核標準,使證書考核內容與企業實際需要相適應,以有利于職業院校實行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
4.組織開發適合各層次實用型數控技術人才教育與培訓的制度,豐富教學形態,及時更新教育教學內容,增強教材的先進性和實用性。
數控類實習報告范文2
在實習期間,我先后參加了車工,數控機床,鉗工,焊工,刨工的實習,從中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東西,它讓我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
一、車工
車工是在車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轉和刀具的移動來加工各種回轉體的表面,包括:內外圓錐面、內外螺紋、端面、溝槽等,車工所用的刀具有:車刀、鏜刀、鉆頭等,車銷加工時,工件的旋轉運動為主的運動,刀具相對工件的橫向或縱向移動為進給運動。面對著龐大的車床,我們除了好奇外,對它也十分陌生,老師給我們細心的講解車床的各個部件的名稱和操作細則,我們逐漸熟悉車頭,進給箱,走刀箱,托盤等主要部件的控制,老師要求我們先不開動車床,重點進行縱橫向手動進給練習,要求達到進退動作準確、自如,且要做到進給動作緩慢、均勻、連續。到一定程度后可開車練習,每項操作都進行到我們熟悉為止。
經過師傅的講解和我們的實際操作,我們對于車床的加工范圍和工件的加工順序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樣的結構在車車床上是可以輕松而精確加工的,哪些是比較難加工的,這樣如果我們需要做一些簡單的設計時就能做到心中有數,使結構盡可能合理,易于加工。同時實際操作也增強了我們的動手能力。
二、數控機床
數控車床的操作是我們實習的第二個工種。就是通過編程來控制車床進行加工。通過數控車床的操作及編程,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數字化控制的方便、準確、快捷,只要輸入正確的程序,車床就會執行相應的操作。比起我們前兩天車床的操作要方便的多,可以讓機床自動連續完成多個步驟,同時在加工之前還可以進行模擬加工,如果不成功的話,可以修給程序,這樣就減少了因為誤操作而帶來的原料的浪費。并且,只要完成程序的編輯就可以用來重復加工,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通過老師清晰明了重點突出的講解,我們很快掌握了數控機床編程軟件的應用,對常用的功能能夠熟練操作,并且學會基本語法和常用的編程語句,能夠進行簡單的編程操作。隨后我們開始按照圖紙進行程序編輯工作,開始的時候不太熟悉,總是出現加工出錯的情況,經過反復的研究和修改,第一個程序終于順利完成了,看著界面上成功模擬出加工的過程,加工出成品,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成就感。
三、鉗工
鉗工是我們這次金工實習中相對最累的一個工種,我們的任務是要將一塊條形的坯料加工成一個錘頭。
在操作之前師傅先給我們講解了有關鉗工工種和所用工具的一些內容,我們了解到,鉗工的種類是很多的,例如說裝配鉗工、劃線鉗工等,鉗工是金屬加工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工種,在產品的加工、機械維護以及修理中都需要鉗工的參與。鉗工所用的工具最重要的就是虎鉗了,還有手鋸條,銼刀,以及鉆床。我們知道了鉗工的主要內容為刮研、鉆孔、攻套絲、鋸割、銼削、裝配、劃線;了解了銼刀的構造、分類、選用、銼削姿勢、銼削方法和質量的檢測。首先要正確的握銼刀,銼削平面時保持銼刀的平直運動是銼削的關鍵,銼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壓力兩種。銼刀推進時,前手壓力逐漸減小后手壓力大則后小,銼刀推到中間位置時,兩手壓力相同,繼續推進銼刀時,前手壓力逐漸減小后壓力加大。銼刀返回時不施加壓力。這樣我們銼削也就比較簡單了。
四、焊工
老師具體向我們介紹了幾種連接方法,焊接的概念、過程,常用焊接方法,特別是手弧焊,交流弧焊機,焊條的種類、型號、組成和作用,工藝參數的選擇等,詳細講解了焊接的操作:引弧、運條、焊縫收尾,并一一向我們演示,指出各種大家易犯的錯誤,還說明了一些情況的處理。最后,老師講述了一些注意事項,焊接所產生的氣味和刺眼的光對人體都是有害的,我們在操作時要懂得保護自己,帶好手套和面罩。從老師的講解中我了解到:焊條的角度一般在七十到八十之間,要按照螺旋線來運條,運條的速度,要求當然是勻速,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往往是不快則慢,很難保持勻速,因此焊出來的結果是很不流暢的,有的'地方停留時間短則當然沒有焊好,還有裂紋,停留時間長的地方,則經常會出現被焊透的毛病,出現了漏洞。焊條的高度要求保持在二至四毫米,然而在自己剛開始的時候也是漏洞百出,因為在運條的同時,焊條在不斷的減短,因此要不斷的改變焊條的原有高度,這控制起來就有些困難了,高了則容易脫弧,而低了則容易粘住。
以前在金屬工藝學上就學過有關焊接的知識,但只是停留在書本上的認識,通過這兩天的學習,我們更直接的認識了焊接設備,掌握了手工電弧焊最基本的一些操作方法,雖然跟師傅比差的相當的多,但我們所練習的是最基本也是最實用的東西,我想如果以后真的遇到需要的情況,我能夠成功的應付一些簡單的情況了。
【數控類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數控類實習報告06-22
數控專業類實習報告07-03
數控類實習報告9篇07-21
數控類實習報告集合8篇07-18
數控類實習報告匯總10篇07-18
數控類實習報告模板合集五篇06-28
數控類實習報告模板匯編八篇05-20
數控類實習報告模板合集九篇05-28
數控類實習報告模板合集10篇05-30
數控類實習報告模板合集七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