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優秀,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優秀1
教學目的:
1、在朗讀中感受文章語言的魅力;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教學難點:
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方法:
朗讀、品味
媒體設計:
腰鼓表演的.片斷。
一、導入:
1992年北京亞運會上有個舞蹈節目令無數人為之傾倒,為之魂牽夢繞,他就是安塞腰鼓。今天,你們想不想領略它的風采?感受它的魅力?
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片段后,學生談感受。——人多,場面大,磅礴
安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安塞腰鼓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飆,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安塞腰鼓被稱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以上是我們對安塞腰鼓的認識,下面我們來看看劉成章是怎樣描寫安塞腰鼓的。引入劉成章的《安塞腰鼓》。
二、聽讀課文,感受語言魅力:
1.讀課文、請用“ ——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你從哪里看出安塞腰鼓有這個特點的?
3.再讀課文,圈畫出你欣賞的語句。指明讀自己欣賞的語句,讀出相應的語氣。并說說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及作用(師適時點撥:長句、短句、排比句、比喻句、反復以及各自的作用)
4、我們一起來看看結尾有什么神奇的魅力。
三、作業:
以“春節放鞭炮”為題材,模仿文中的排比句/比喻句/長句/短句寫一段話。100字左右。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目的
l.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2.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的類型及其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
3.學習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重點、難點
重點:
(1)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難點:
(1)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的類型及其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聯系上下文,體會下列詞語的意思:
(l)忘情:不能節制自己的感情。
(2)狂舞:縱情的跳舞。
(3)閃射:閃耀,放出(光芒)
(4)火烈:像火一樣熱烈。
(5)亢奮(kang:極度興奮。
(6)晦暗(hui:昏暗,不明顯。
(7)羈絆(ji):纏住了不能脫身,束縛。
(8)碰撞:運動著的物體與別的物體突然接觸。
(9)搏擊:奮力斗爭和沖擊。
(10)燒灼(zhuo):燒、燙,使受傷。
(11)奔突:橫沖直撞;奔馳。
(12)輻射(fu):從中心向各個方向沿著直線伸展出去。
(13)翻飛:上下或內外交換位置。
(14)淋漓(lin li:①形容濕淋淋往下滴。②形容暢快。
二、導人
大家在電視節目上看過陜西安塞地區的腰鼓嗎?我想大家一定會被安塞腰鼓那種壯闊、豪放、火烈的舞蹈所深深打動。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看看作家對安塞腰鼓是怎樣欣賞、體會的。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或老師范讀、或聽課文錄音、或學生齊讀、輪讀、個別讀均可)
2.提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討論并歸納: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分三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第二段:從“但是”到“成了茫茫一片”。
第三段:從“當它冥然而止的時候”到完。
3.提問:第二段可以分成幾層?
討論并歸納:分成4層。
第一層:從“但是”到“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寫安塞腰鼓的舞姿及
給人的聯想。
第二層:從“好一個安塞腰鼓”到“隆隆隆隆的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給人的感受。
第三層:從“好一個安塞腰鼓”到“那里再有這么厚這么厚的土層啊”。
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
4.提問:文章怎樣寫表演前的情況?
討論并歸納:從背景寫:是一片高粱地、絲溜溜的南風。從人物寫:
是藍騰騰的后生。從性格寫:是樸實的。從神情寫:是沉穩而安靜的。從腰鼓寫:是呆呆的、不曾響。
5.提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討論并歸納:為下文寫腰鼓表演蓄勢。
6.提問:作者與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歸納:壯闊、豪放、火烈。
7提問:作者是怎樣寫的?
討論并歸納:先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再用比喻從舞蹈的后生的舞姿寫,如強震起的石頭的狂舞。再用排比、連續比喻的修辭手法寫急促的鼓點像驟雨,飛揚的流蘇像旋風,蹦跳的腳步像亂蛙,閃射的瞳仁像火花,強健的風姿像斗虎。
8提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討論并歸納:運用比喻使描寫的對象更加形象生動具體。運用排比
使文章的氣勢更加恢宏、雄渾有力,用來描寫安塞腰鼓很適當。
9.提問:“這腰鼓”這一段用了那些反義詞?
討論并歸納:空氣(冰冷一燥熱),陽光(恬靜一飛濺),世界(困倦一亢奮)
10.提問:運用反義詞寫有什么好處?
討論并歸納:用反義詞對比強烈,寫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11.提問:如果說上面是實寫,那么,“使人想起”三段是什么寫?
討論并歸納:虛寫。
12.提問:用虛寫有什么好處?
討論并歸納:用虛寫使人產生聯想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內涵。
13.提問:作者聯想到什么?
討論并歸納:聯想到落日古戰場,電閃雷鳴和人的大徹大悟。
14提問:“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這句話怎么理解?
討論并歸納:這里寫出了陜北高原人們的性格特征,是粗礦、豪邁、開放的。
四、小結
文章描寫安塞腰鼓的特點:壯闊、豪放、火烈。先實寫,用連喻,寫安
塞腰鼓的舞姿。然后用虛寫,通過聯想、想象,寫安塞腰鼓給人的感受寫
出了陜北人們的性格特征。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一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一)給下面的詞配上一個同義詞。
忘情()閃射()
火烈()亢奮()
晦暗()羈絆()
搏擊()輻射()
(二)境空。
1.驟雨一樣,是;旋風一樣,是;亂蛙
一樣,是;火花一樣,是;斗虎一樣,2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了,使恬靜的陽
光立即變得、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了。
3.容不得,容不得,容不得是了,了,了的那么一股勁。
第二課時
一、預習
閱讀課文,思考課后練習。
二、導人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層,今天我們
再來看看作者怎樣描寫安塞腰鼓的。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注意讀出節奏、重音、感情。
2.提問: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層怎樣寫安塞腰舞的響聲的?
討論并歸納: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安塞腰鼓聲音的回響。
第一句寫聲音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出回響;第二句寫聲音撞擊在觀眾的心里,觀眾的心里發出共鳴。第三句寫聲音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上浪、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3.提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討論并歸納: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響聲,氣勢不同反響。
4.提問:文章第二段的第三層怎樣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
討論并歸納:先寫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的、急速的、大起大落的搏擊著,使人感到震撼、燒灼、威逼。使人鮮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使人感受到陜北農民的那種取之人的甚少,奉獻給人的.甚多的精神。寫出作者心靈深處的感悟。
5.提問:“黃土高原啊”這一段寫了什么?
討論并歸納:寫只有黃土高原這么深厚的土層,才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后生,才能有這么驚天動地的安塞腰鼓。
6提問:為什么說“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里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討論并歸納:這里用比喻說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調,打不得這樣氣勢澎湃的腰鼓。
7.提問:第二段的第四層寫什么?
討論并歸納:總結上面的三層的意思。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幻、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從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寫給人心靈的凈化。從后生們生命中噴發出來的力量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震撼。
8.提問:倒數第四段中的“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
這幾個詞能不能對調?為什么?
討論并歸納:不能。因為這幾個詞的排列按一定的順序。從小到大,從低到高,從中心到四周。
9.提問:為什么說“當它更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
討論并歸納: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受,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會感到特別的靜。其次,這里用靜來反襯鬧,可收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10.提問;怎樣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聲”?
討論并歸納:雞聲是天亮的標志,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是希望的象征。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帶動生命的奔騰升華,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正是希望所在。
11.提問: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試舉例說明這樣的寫法,對表現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討論并歸納:
(l)句內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2)句與匈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3)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錢鉆,能表達出強烈的思想感情。
12提問:訪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討論并歸納:本文通過對安塞腰鼓的描寫,贊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四、小結
這篇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錫銘,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贊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的思想感情贊美陜北高原人們粗礦、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處運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罌群激越,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
五、作業
1.課后練習二、三、四c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一)寫出了面詞的反義詞。
晦暗()束縛()
閉塞()歡樂()
擺脫()冰冷()
恬靜()困倦()
(二)簡答。
1.本文以什么作為線索?
2安塞腰鼓的特點是什么?
3.“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一股勁!”這句話運用了什么類型的排比?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4.清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寫一段話。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優秀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章的激情與氣勢。背誦課文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
2、反復品讀課文,體會安塞腰鼓的特點,感受安塞腰鼓的氣勢與生命力。
3、感受鏗鏘有力、富有節奏感的語言,了解比喻、排比及反復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通過反復品讀課文,體會安塞腰鼓的特點,感受安塞腰鼓的氣勢與生命力。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走進安塞腰鼓
1、60周年國慶大典上一場充滿民族風格的腰鼓表演,令無數人為之傾倒,為之喝彩,這就是產生于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它粗獷、雄渾、動力十足,它是激蕩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去領略它的風采和魅力吧。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一定有許多的猜想和疑問,說說看!
二、自主學習,感知安塞腰鼓
1、這篇課文圍繞安塞腰鼓寫了哪些內容?這又是一種怎樣的民間藝術?同學們是不是很想讀課文了?打開課文,根據學案“自主預習”要求自學課文。(具體內容見學案“自主預習”部分)
2、學生自學預習課文,教師了解學生自學情況。
3、小組交流展示學生自學成果。
4、全班交流展示學生自學成果。
★交流課文的表達順序,教師相機板書:鼓響之前、腰鼓表演、鼓聲止息。
★分節朗讀課文,教師相機糾正字音與停頓,聯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加點字的讀音:高粱、、驟、雨、棗、樹、戰栗、、陌、生、驀、然;相機理解詞語的意思:恬靜、威逼、渺遠、奇偉磅礴、元氣淋漓)
★再讀讀課文的第二部分內容,“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樣的句子出現幾次?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安塞腰鼓的?
★指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方法是把段意連起來說,注意銜接與連貫)
★說說安塞腰鼓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壯闊、豪放、火烈、驚心動魄、奇偉磅礴等)設計點評:學案中“自主預習”部分的設計,要求清楚,層次分明,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理解詞語,掃除閱讀的障礙;二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了解文章的重點段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三讀課文,整體感知安塞腰鼓的特點。圍繞這樣的要求自學課文,學生學有路子,學有層次,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給足學生自學的時間,并為學生營造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盡情地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在全班交流展示的時候,教師把握要點,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互動探究,品味安塞腰鼓
1、“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樣的句子在文中反復出現,這是作者對安塞腰鼓的由衷贊美,請細細品讀課文,體會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兒。學法指導:讀課文5~17自然段,畫出描寫安塞腰鼓的句子,學會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讀。小組交流,先讀讀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再說說自己的體會。
2、學生研讀課文。
3、小組進行交流,老師走進小組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四、交流展示,感悟安塞腰鼓
感受豪放火烈的場面
1、“這是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這是一句總結句,寫出了舞蹈場面的壯闊、豪放、火烈)
2、品讀第六自然段。
◆“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你感受到了這群后生擊鼓時的力度,這樣的力量才有這般豪放的場面)
◆“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這哪里是百十個后生,分明就是百十塊強而硬的石頭,就把后生們那種發狠、忘情、沒命寫得更具體了)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①作者把鼓點比作像驟雨一樣急促,非常具體,讓我們感覺到場面的壯闊、豪放、火烈。同學們見過驟雨嗎?聽到什么?雨點急促有力,讀出這急促來,讀書就要像這樣,抓住關鍵詞聯系生活實際,想象著讀。我們在打比方時往往是說“鼓點像驟雨一樣急促”,可作者為什么把“驟雨一樣”放在前面呢?(突出腰鼓特點,增加語勢)
②作者還用了排比的方法,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弘磅礴的氣勢。作者借助比喻和短句式的排比,把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場面寫得具體、形象,別致感人,使我們如臨其境。讀出這種氣勢。
③欣賞錄像:一起欣賞這氣勢磅礴的舞蹈場景,讀出這種氣勢。(齊讀第六節)
3、“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如果說第六節是對舞蹈場面的具體描寫,那第七節是寫的是作者感受。這腰鼓舞太熱烈奔放了,讓我們感覺到周圍的一切都受它感染,陽光活力四射,整個世界都極度地興奮。所以說這里的飛濺并不是真的飛濺起來,而是被著火烈、豪放的腰鼓感染的。
△同學們再讀讀這一節,你還發現什么了嗎?(幾組詞語對比著寫,冰冷對燥熱,恬靜對飛濺,困倦對亢奮)又讓你感覺到了什么?(更突出了安塞腰鼓的熱烈奔放)作者用這樣三組對比的詞語,讓我們感受到安塞腰鼓的雄渾、激越,激動人心。難怪作者會發出強烈的'贊嘆:好一個安塞腰鼓!設計點評:緊扣課文的內容,讓學生找出有關語句,聯系學生的生活經歷體驗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的場面。設計非常關注文章的語言表達,把語言表達與感悟理解緊密地結合起來,感悟后又回到文章的中心句,收放自如。
感受撼人心弦的鼓聲
1、文中第二次出現“好一個安塞腰鼓”又好在哪兒呢?(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白好在鼓聲的響亮)
2、這是怎樣的鼓聲呀?作者為什么為鼓聲而贊嘆?(鼓聲很大,整個山崖和觀眾的心都浸潤在這鼓聲里,也都變成牛皮鼓面了,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
3、讀出這種震撼,隆隆的鼓聲感染了山崖,震撼了觀眾,就連你們的朗讀也與這鼓聲、山崖、觀眾的心融為一體了,真不愧是“好一個安塞腰鼓!”設計點評:閱讀不僅要讀懂文字表面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讀懂文字的內蘊。在設計中,由表及里、由淺入深不斷地追問,不斷地啟發,再加上預設跟進的語言,讓學生感受到這憾人心弦的鼓聲。
感受元氣淋漓的后生
1、豪放火烈的舞蹈場面,沉重響亮的鼓聲強烈震撼著我們,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2~14自然段,看看這一部分安塞腰鼓又好在哪兒?(好在這群冒騰騰的后生們充滿活力,元氣淋漓)
2、“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急促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
☆鼓用敲擊就好,為什么要用搏擊?第一層次感受,后生們在用力量、用生命敲擊。請你讀出這種用生命敲擊的力量。
☆老師建議同學們再小聲讀讀這一節后面的幾個句子,你也許會對搏擊有新的感受?細細談談你是怎么體會到的?(后生們與惡劣的環境在搏擊,與艱苦的生活條件搏擊,與自己的命運搏擊。他們并沒有因為生活的貧苦和封閉而喪失希望,韌性和堅強是他們力量的源泉。從“居然”一詞,要體會出驚奇,震撼!)
3、播放黃土高原畫面,配上解說詞:這就是常年風沙肆虐,干旱無雨的黃土高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人類無法生存土地的黃土高原,這群土生土長的后生們就在這片黃土地上搏擊著腰鼓,每一個鼓點,每一個舞姿都在傾訴著他們的心聲。
4、句式訓練:每一個鼓點,都在傾訴:,都在吶喊:都在
5、“它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從這燒灼、威逼中你體會到什么?你覺得這幾個詞語能調換位置嗎?(震撼、燒灼、威逼我們的不僅僅是舞蹈的場面、鼓聲,更是后生們搏擊的精神、頑強地與生命抗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讀出你的感覺)怎能不贊嘆:好一個黃土高原,指讀板書“好一個安塞腰鼓!”設計點評:應該說這部分的理解是教學的難點,抓住“搏擊”這個詞語進行玩味,聯系后生們生存的環境,再加上播放黃土高原的畫面,讓學生感受到這搏擊的含義。在學生充分感悟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語言訓練,讓學生傾訴與吶喊,把自己的感悟表達出來。
感受變幻莫測的舞姿
1、急促的鼓點傾訴著他們的心聲,飛揚的流蘇展現著他們的希望,變幻的舞姿也是一種語言,師引讀:每一個舞姿每一個舞姿每一個舞姿每一個舞姿
2、引讀完課本內容后,引導學生發揮想象繼續說下去。確如作者所嘆: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3、體會反復句的妙用:課文完全可以用一句“好一個安塞腰鼓”作總結,而這句話卻是反復出現了四次,為什么要這樣寫呢?(著力強調,充分感嘆,從火烈的舞蹈場景到聲音的震撼,再到心靈的搏擊,層層深入,寫出了安塞腰鼓激蕩人心的力量)
五、拓展延伸,升華安塞腰鼓
1、同學們聽,(師范讀)“愈捶愈烈!痛苦和歡樂,現實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升華!人成了茫茫一片,聲成了茫茫一片”
2、同學們讀讀,聯系上文的內容看看你能讀出什么?(他們努力擺脫的是沉重的負擔、貧困的生活追求富裕、美好的新生活三組對比的詞語寫出了這里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只要生命還在,他們就不會停止搏擊)
3、師簡述背景:“安塞腰鼓”是西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現象,西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曾有過秦、漢、唐的強盛,擁有雄睨世界的輝煌文明。后來,這凝重的土地,貧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而這片土地上的漢子們并沒有因生活的貧苦和封閉而喪失希望,他們頑強地與命運搏擊著,20世紀80年代祖國改革開放,處處呈現出日新月異的景象,土生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劉成章先生為之怦然心動,他以安塞腰鼓為題,譜寫了一曲慷慨昂奮、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
4、看這每個詞語的后面都是感嘆號,標點符號可是會說話的,你是怎么理解這四個感嘆號的?(四個感嘆號表達了強烈的情感,用在這遞進的詞語后面,情感層層遞升)
5、體會首尾的表達效果:課文寫到這兒應該是完整具體了,可文章的開頭結尾都寫了“靜態”的腰鼓,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優秀4
教案背景:
《安塞腰鼓》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課文,可設計2課時,本教案是第一課時教案設計。學生提前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了解文章大意。
教學課題
1、知識能力目標:學習運用修辭手法、短句和生動形象的詞語所構成的場面描寫;能夠借鑒本文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完成簡單的場面描寫。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整體感知課文,了解安塞腰鼓的特點,在朗讀中體會安塞腰鼓的內涵。
3、情感態度:感受安塞腰鼓所體現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思考。
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安塞腰鼓表現出來的激情與力量,在讀中感悟、想像,為了加強感悟,做好朗讀訓練指導,我利用了百度搜索,搜索了安塞腰鼓的圖片、安塞腰鼓的朗讀視頻,身臨其境的感受安塞腰鼓的激情與磅礴氣勢。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歌頌了充滿激情的生命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作者用西北漢子熱情奔放的腰鼓表現出來;也表現了西北人民雖然生活貧困,卻似“高粱”一樣樸實、堅強、健壯。雖然身體“消
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并沒有因生活的貧苦和封閉而喪失希望,復生的生命能量就在這沉重的軀殼內奔突,終有一天會噴發的。這里的人們是有希望的,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貧瘠的黃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物質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壓抑、羈絆。“安塞腰鼓”表現了掙脫、沖破、撞開這一切重負的力量;黃土高原的人樸實、健壯,充滿生命的活力,相比經濟發達的江南,缺了些世故圓滑,但厚土蘊藏著原始的生命,積蓄著巨大的力量。這里的生命還在期盼“搏擊”,對未來充滿期盼。
設計思路:
教師的講解是無法幫助學生理解黃土高原養育的后生勃發出來的奔騰的生命和感受到磅礴的氣勢,這種激蕩奔騰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要學生在反復朗讀課文中去體會,必須借助視頻朗讀,整體感受安塞腰鼓中表現出來的“激情勃發的生命與力量”,然后,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安塞腰鼓表演的情節,感悟黃土高原孕育的奔騰的生命體現的不可阻擋的力量。在朗讀中感悟,在感悟中品讀。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訓練,在讀中品味安塞腰鼓的內涵,借鑒場面描寫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室設備、連接網絡的計算機、電腦有播放影音的組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45分鐘)
一、導入
1、課前播放背景音樂《黃土高坡》進入上課時間。
2、請概括本段的語言形式特點,并舉例說明其表達效果。(學生發表見解,教師點撥。)(①多用短詞短句,簡潔有力,清脆響亮;②善用排比,一氣呵成,表現氣勢,渲染形象,節奏鮮明,鏗鏘有力。)
3、各自放開聲音激情朗讀,體會語言的節奏和氣勢。
4、指名朗讀,自由評議。
5、安塞腰鼓不僅帶給我們視覺形象上的刺激,更帶來思想情感上的震撼。我們再來探究一下作者是用那些詞句、修辭手法來描寫安塞腰鼓的?
學生討論后抽學生口述:(如驟雨,如旋風,如亂蛙,如火花,如斗虎--這是安塞腰鼓的`形;掙脫了束縛、沖破了羈絆、撞開了閉塞--這是安塞腰鼓的意;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聯想和想象是聯結形與意的紐帶。)
6、想象一下,安塞腰鼓給你了你什么樣的感覺?用詞語概括。(明確:諸如粗獷、豪放、狂野、大氣磅礴、活力。)
二、那么想一想,如果我們朗讀這篇文章的話,我們該怎么讀它?(分表演前、表演中、表演結束后)
(明確:開頭和結尾應低沉一些,更深情一些,中間部分應激情澎湃,情緒激昂。)
三、那么一會我給大家時間自由朗讀這篇文章,然后抽同學展示。朗讀之前我交給大家一點朗讀技巧,慢慢體會。(朗讀技巧:1、聲音大而不喊,體現渾厚;2、慢而有感情;3、快而不能讀錯,錯了也不要重復。)
讀的聲音要大,即使讀錯了,也要大大方方的讀出來。有感情要求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感情,是高亢還是低沉,是歡快還是悲傷等等。
下面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大聲自由朗讀自己感興趣的片段。
四、學生任選一段,進行片段朗讀展示,老師及同學點評。教師可在學生朗讀后進行朗讀示范、糾正。2分鐘
五、作業
1、對印象深刻的某個場面進行描寫,用上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150字左右。
2、有感情的朗讀文章,體會文章的修辭和句式特點。
教學反思:安塞腰鼓的視頻朗讀用時在8分鐘,占用了一節課時的五分之一時間,因此,在視頻朗讀學習之前,應該安排學生預習,標注出文中描寫安塞腰鼓的詞句,分析修辭手法的運用效果。這樣便于在朗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更有效地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訓練。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02-23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09-21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01-22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06-25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5篇)03-09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5篇02-27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4篇03-04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5篇)03-05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4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