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那么,什么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1
孩子們進入大班后獨立性更強了,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怎樣有效提高孩子的獨立性,是我要首先攻克的難題。
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是孩子獨立性發展的第一步,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們班組織進行了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最早進行的是“我是小小值日生”活動,我們為值日生明確了職責,職責確定后,我們就開始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擦桌子更干凈、更快捷,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有的.說:“擦桌子時要一下挨著一下擦,要不就有擦不到的地方了。”我接著提出問題:“那如果桌子邊有臟東西怎么辦呢?”立刻就有人說:“擦完桌子面再擦桌子邊。”還有一個小朋友說:“我在擦桌子時抹布不知為什么總愛卷起來?”大家紛紛幫他出主意:“小手按住,就不卷了。”也有的給他示范自己的辦法,還有的小朋友對他說:“你來試一試。”接受了其他小朋友的經驗和建議后,他的問題果然解決了。“那怎樣擺碗呢?”有的說:“發碗前先數一數每一排都坐了幾個小朋友,有幾個小朋友就發幾個碗和勺。”我接著為難他們:“如何把老師洗過的碗往消毒柜里放?”孩子們紛紛發言:“放碗時要把碗里的水倒干凈,還要把碗一個一個的放在格子里。”我趕緊總結說:“你們說的可真好,這樣擺碗會使每個碗都能均勻的消毒。”最后一項是拖地,有的說:“拖把太沉了,要用胳膊夾住拖把才能拖地。”有的說:“拖地時要倒著走,這樣就不會把拖干凈的地踩臟了。”自從班里執行了值日生制度,我們班的孩子變得更獨立了。從換鞋到疊衣服再到整理衣柜,人人行,個個棒!
我相信:孩子們具備了這種獨立自主的能力,將來不但能把自己的生活照顧好,學習也一定能照顧的很好。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2
今天早上,我值班,所以我一早就來到活動室里,等待著孩子的到來。看著孩子們一張張的笑臉,今天又是個好心情。
不一會兒,昊昊來了,怎么他的手背在背后面呢,是不是又拿玩具來了,我曾經警告過他們不許拿玩具來學校。因為他們一拿玩具來,上課就只知道玩玩具,不怎么認真學習了,眼看就要上一年級了,不給他們灌注一點知識,上一年級會跟不上學習進程的。
我走過去說:“昊昊,今天帶什么好玩的.來了,是不是又帶玩具來了,如果是玩具就拿出來交給教師保管吧,等放學后再還給你,好嗎?”昊昊抿著小嘴說:“老師,今天我沒帶玩具來,我給你帶了個好東西來,是送給你的,不知道你喜不喜歡?”說著,他從身后拿出了一束鮮花,里面有幾朵康乃馨,有幾朵紅玫瑰,還有露珠呢。我一下子驚呆了,他怎么會拿這個送給我呢,我有點疑惑。昊昊說:“老師,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不是要過“三八”婦女節了,老師,你也快當媽媽了吧,這是我爸爸替我買給媽媽的,我抽了幾朵送給你吧,你喜歡嗎?”我使勁地點了點頭,我太感動了。“老師,好喜歡你的禮物,謝謝你送給老師這么珍貴的禮物。”我在他的臉頰上輕輕一親了一下。昊昊樂滋滋地說:“老師親我了,老師親我了。”
原來,孩子也有這份心哪,不知道是父母教他的,還是他自己想到的。總之,孩子有這份心是無法相比的,今天這件事情讓我很意外,小孩子的心理有時是很細的,他們總做讓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而這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卻讓我們感到意外,感到高興。
在昊昊的心理,也有一件高興的事,就是老師親我了,他為這件事情感到高興,感到興奮。我們老師一個不起眼的動作會讓孩子們高興萬分。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3
早晨,我班的李小惠朋友是媽媽背著來的一放下小朋友,她媽媽就滔滔不絕地數落”小惠,今天早上如何如何不聽話.”小惠的神情逐漸有歡喜變得惶惑起來,睜著大眼睛四望,,想要尋找一種溫暖和愛撫.媽媽數落完了,轉身要走時.
小惠突然向媽媽提了一個要求:”媽媽,你笑一下再走.”媽媽不大情愿,可還是對小朋友笑了笑走了.。這天,小惠在園的情緒都比較高漲。如果小朋友沒有得到媽媽臨走時的那一笑,只是記得媽媽充滿怨意.怒氣的眼神和埋怨,恐怕她一天都會悶悶不樂,情緒低沉的'
美好早晨是美好一天的開始,早上情緒好壞,可能作就人一天的情緒,千萬別在早上數落小朋友.對小朋友笑一笑,表揚一下,讓小朋友高高興興地開始一天的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4
《特殊的生日蛋糕》
今天是一月十七日,農歷臘月十六日,星期四。是我們班成瑜小朋友的生日。早上來到幼兒園,成渝帶了好多好吃的,有棒棒糖、小酸酸、花生、小麻花。師:早上好,成瑜,今天怎么帶來了這么多好吃的。
成瑜高興的說:今天是我的生日,媽媽為我準備了這么多好吃的,請我和小朋友分享呢。
成瑜的話讓我陷入了深思,怎樣在沒有生日蛋糕,沒有生日帽,沒有蠟燭的情況下,為成瑜過一個有意義的生日呢?
下午的時間,在說著、思考著的工夫就來到了。
師:今天我們為成瑜小朋友過生日吧!
小朋友滿心歡喜地說:好。
師:看!這是成瑜帶來的`,小朋友有什么?
幼:棒棒糖、小麻花師:那我們為成瑜做一個棒棒糖蛋糕吧!
幼:好師:我們做幾層蛋糕?
幼:5層我用棒棒糖一起為成瑜搭建了一個5層的大蛋糕,這時小精靈佳寶發話了:“老師,還沒有蠟燭呢”。“哈哈,這個簡單,我撕開了一塊棒棒糖,放在搭建起來的棒棒糖蛋糕中間。
幼:點火。
這時孩子們自覺的為成瑜唱起了“生日快樂歌”帥氣的豐澤寶貝,著急的扯著我的衣服:“老師,老師,成瑜還沒有生日帽呢?我急忙從櫥子里拿了些彩紙,我們為成瑜做一定生日帽吧?可以當做生日禮物送給他?幼:好,孩子們想委以重任般齊聲回答。
一頂頂生日帽在孩子們的筆下跳動著,做好之后我幫小朋友寫上祝福成語生日快樂的話,這個特殊的生日聚會便開始了。成瑜開心的說:“老師將小朋友給我的生日帽,用透明膠貼在頭頂上吧?”
生日在我們大人看來沒有什么特別的,但對于孩子而言,那確實意義非凡,希望成瑜在幼兒園過一個快樂的生日。那是我收到的最真摯而有意義的回報。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5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則是人們在日生活、工作、學習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準則。良好的規則是一切活動的保障。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就是建立在孩子們良好的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的能力上,是社會性適應中極其重要的內容,它是兒童學習、生活的基礎與保證。規則是對自由和空間提出的相對的限制與約束,它是一種良好的規范和秩序,可以使人的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發揮更大的自由度,享受到更多的樂趣。那如何來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呢?培養大班幼兒規則意識的具體做法:
一、引導幼兒參與制定規則
幼兒生活在班級的集體中,為了保證幼兒的生活、學習、游戲能有序、安全,有許多需要遵守的規則,而孩子的日常規則執行和遵守方式的第一階段是單純的個人運動規則階段,孩子此時按個人的意愿和行為行事。所以讓孩子通過討論,自己制定各項活動的規則是非常重要的事。在出現問題后,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選擇解決的方法。從而制定新的規則,并用文字或符號語言記錄下來,貼在活動室相應的位置。如玩具擺放的規則,教師把它交給由幼兒自己討論建立,只有在他們參與下建立的規則要求,才能真正被其接受。幼兒在一種有限制但又相對自由的、有序的環境里,才能快樂、滿足。
二、幫助幼兒理解規則的意義,內化規則的要求
我們主要應用三種手段:1、專題性教育2、滲透性教育3、設計標志的暗示。
1、專題性教育
案例:“關于作品該放幾天的規則制定”。在進行建構區時,晨晨小朋友發現一只用各種積木組合搭好的新房子玩具,想給它拆掉,在一旁的悠然小朋友發現了他的舉動,就說:“你不能這樣做,大恐龍是軒軒搭的,我認為你應該得到他的同意。”老師也注意到了他們兩人的談話,于是以邀請幼兒開會,解決問題為召集行事,教師提出:“這是軒軒搭好的大恐龍,這樣的作品你們覺得放幾天可以拆掉?”(教師提出問題)孩子們開始各抒已見,(孩子們規定規則)有的提議:“放3天,因為這樣可以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改,讓別人記住你的作品。”有的建議:“放1天,因為別的小朋友也可以玩這樣的玩具”等等。最后,老師請大家說出各自的理由,用舉手表決的方法,通過了大部分小朋友放3天的'意見,而那些原先不同意的小朋友也開始改變了自己的主意,服從大家的意見。
教師的分析與反思:當孩子之間有沖突時,是培養孩子適應解決問題的有利時機,如果這樣的爭持是一種輸贏現象,它其實是一種競爭,在幼兒身上會產生很多負面的情感行為,可就是因為教師尊重了每個幼兒的意見,把制定規則機會給了孩子,運用了有效的方法讓孩子之間進行交流。相互告訴各自是怎么想的,現在心里感受如何,讓孩子進行語言情感交流,是教師給每一個孩子提供了機會讓孩子表達他們自己的想法,然后進行肯定、歸納,最后,把權力交給了孩子,讓他們想出一個使大家都同意的規則,達到雙贏目的。上列案例在看看、想想、講講、做做的活動中滲透規則意識的培養,通過討論某一事件,討論原因“為什么不好”,“該怎么做才行”。結合制定好的規則,通過實踐活動來解決問題。
2、滲透性教育
規則滲透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在日常教育中發現問題并培養幼兒規則意識很重要。現在每周都會到操場附近進行撿垃圾,垃圾不能隨地亂扔的活動。幼兒的參與熱情很高,但是不了解為什么我們一定要把那些東西撿起來。于是回到班級一起討論有關的話題,現在有的小朋友看到其他小朋友有一些不講衛生、不文明的習慣都能提醒,或自己有意識地會將垃圾扔進垃圾桶。這些都有助于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形成幼兒自我管理的能力。
3、設計標志的暗示
通過設計標志的暗示,可以提醒幼兒自覺遵守把用過的物品放回原處的規則,玩好后整理物品的規則,形成互督行為。為指引幼兒進行合作的行為,我們根據班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如“在活動區玩出的半成品該怎樣提醒別人不要破壞?”“怎樣提醒小朋友用肥皂洗手?”“如何提醒大家愛護自然角的植物?”“如何提醒大家因地滑而滑跤?”等等一些急于需要解決的問題,孩子們通過討論,自己設計標志來提醒自己和大家都來遵守需要注意的規則。
規則意識的培養不是在短期時間內能完成并見效的,它需要每一個老師在日常工作中做有心人,日積月累這樣才能鞏固效果,使我們的孩子更主動適應幼兒園生活,更自信適應社會。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6
天氣愈來愈涼了,幼兒園里的菊花開得潑辣,有的菊花花瓣凋落了,靜靜地躺在花盆里,孩子們看著那些花瓣,有些沮喪:“老師,如果這些花不落,那多漂亮啊!”
“是啊,可是花開花落是大自然的規律啊!花兒的生命雖然結束了,可是它的美在下一個春天、夏天、秋天或者冬天還會再綻放的!”我安慰孩子們道:“美可以輪回,不必悲傷,只要有顆愛心就可以再次欣賞到美的!”
孩子們神情不再那么悲傷,一個叫梅子的女孩拿了一個紙盒,用小巧玲瓏的手,輕輕地把那些掉落在盆土上花瓣撿起,放入紙盒……又有一個孩子也拿起紙盒,撿起了花瓣……
看著他們一個個憐香惜玉的`表情,我的心一陣陣地感動:“孩子,你們這是做什么?”梅子笑了:“掉落的花瓣也是生命啊,也是美的,我們想把這些美收藏起來。”
我心悅、動容了:“好啊,孩子們,我們一起收藏美吧!”孩子們笑了。
一群可愛的孩子,有著純真美好的心靈,每天被愛溫暖著,懂得愛別人,也就懂得收藏愛!
孩子們,你們可知道?老師在心里也收藏了你們這群充滿愛心的孩子!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7
學習童謠是幼兒喜愛的活動之一,對于幼兒來說,它簡潔明朗,極易上口,好學又好記。但傳統的教學形式簡單機械、單調重復,你教一句講一句,孩子念一句,大大限制了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而且這種簡單機械的教學方法,很可能讓孩子覺得枯燥乏味而達不到預期效果。即使當時能背,過后也可能因為理解模糊而很快遺忘。所以,強迫記憶對于孩子來說是極不合適的。那么,如何在童謠教學活動中有效地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呢?我認為創設適宜的語言學習環境是很有必要的。本次活動我就做了以下嘗試:
第一,針對以上問題,我想童謠是抽象的,又是形象的,我能不能將它變得更直接、更形象、更便于記憶呢?為了給幼兒創設一個積極主動的良好學習環境,于是在這個活動中我嘗試用情境表演,搬來了菊花板凳,讓幼兒身臨其境,邊看實物邊學童謠,同時配上表演動作,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
為了避免單調重復的學習,也為了加深幼兒對童謠的練習和鞏固,我又借助了快板,讓幼兒根據快板的節奏學習童謠。快板有較強的節奏感,幼兒會產生很大的興趣。幼兒邊學邊用快板打節奏,玩中有學,別有情趣。這樣一來,幼兒不僅易接受,且隨時隨地、自由結合,只需簡單的一樣道具就能學得很開心,避免了枯燥無味的反復練習。活動中幼兒學習興致高漲,氣氛熱烈,很快就理解并熟練掌握了童謠。
在童謠教學中加入快板如錦上添花,它的加入為活動的開展渲染了氣氛,也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但其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在分組游戲中,個別幼兒被快板的好玩所吸引,專注于玩耍,而忽略了童謠的練習。我考慮到時間的關系,另一方面又擔心他們學不會童謠,因此我用半強制的口氣要求他們放下快板先學會讀童謠,雖然這幾名幼兒最終還是按照我的意愿做了,但過后我還是為自己當時的行為感到自責。正如《綱要》所指出的:“活動中要尊重幼兒個人意志,給兒童自己選擇表達內容和方式的自由”。首先,要給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積極互動的語言環境,使幼兒想說、愛說。對幼兒給予支持,根據幼兒需要及時調整計劃。如提供充裕的'時間,以積極的語言引導他們慢慢從無目的的玩耍到有目的的學習。其次,要給予鼓勵,要善于從兒童的角度出發,用一顆童心去體會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強加意愿,讓幼兒被動的學習。
種子發芽要一定的外部條件,即適合的溫度、水和空氣。幼兒的發展和種子一樣,同樣需要良好的環境。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吸取本次的教訓,本著“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觀點,努力使自己成為這個環境的合格創造者。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8
今天,午睡結束后,小朋友起床時,大家都擠在小床的走廊里,幼兒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我急著要去幫一些動作慢的小朋友,就從小朋友身邊跨了出去,沒想到,身體沒把握好平衡,絆了一下,就聽到有小寧說了一句:“老師,你要小心呀,走路的時候要看好,別摔跤!”看著孩子半是責備、半是擔心的樣子,不禁心頭一動,小寧雖然是從小上學期來的,剛開始還哭哭鬧鬧的,但她已經與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他關心我們,就像我們關愛她一樣。孩子說的這句話,不跟我們平時的教育、囑咐差不多嗎?模仿是幼兒的年齡特點,但他們更愿意模仿與自己親近的、喜歡的人。有些孩子對于我們老師說話的語氣語調模仿的.極為相似,他們也會注意我們的每一個變化,在這些可愛的小家伙的眼里,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是對的,都是好的。所以我們作為教師,在幼兒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有時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成為幼兒的模仿對象,并會在他們的行動中反射出來,就像這樣一句謎語:什么東西,你對它笑,他就對你笑,你對他哭,他就對你哭;你對他張牙舞爪,他就對你張牙舞爪。大家很快就猜出:“鏡子”。所以我們要為人師表,注意言傳身教。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9
窗外雪花飄飄,孩子們在玻璃窗上探頭探腦的看著外面神奇的景象。“下雪嘍,下雪嘍!”有的孩子們興奮的說著,跳著,“老師,你快來看呀,下雪了,如果雪再下的大一些我們就可以出去堆雪人了。”我點頭應是,一轉眼看到了我班的淘氣寶寶浩浩,孩子的眼神也充滿了興奮,我的思緒不知不覺的回到了昨天。
昨天天氣陰暗,早上看了天氣預報知道天氣要變天,知道要下雪了,心里不覺得有點興奮。想起去年和孩子們一起在雪地里打雪仗的興奮,想起和孩子們一起推雪人的興奮,我不由自主的笑了。我正在想著,突然有個孩子和我說早上有藥在幼兒園吃,我馬上拿起暖瓶準備出去給孩子打點熱水喝。剛走出大廳門寒風凜凜,吹在我的臉上有一點點痛,我快步走向打熱水的地方,打完水回到幼兒園大廳時,我的手一陣凍得已經麻木了。
給孩子吃上藥,我使勁的搓了搓手心,孩子們問我在做什么,我告訴孩子老師的手剛才出去打水凍得發麻,搓搓手心讓它暖和暖和。突然我班的浩浩跑到暖氣旁邊,把兩只小手放在暖氣片上,走到我旁邊時我看到他把兩只小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孩子要做什么呢?”一個疑問出現在我的`腦海里,“老師,快點,把你的手拿過來,我手里面有暖氣,給你暖和暖和”我很聽話的把手放在他的手上,孩子使勁的握著我的手問:“老師,暖和不?”我使勁的點點頭,“老師,你等等,我再拿點暖氣給你暖和暖和啊”孩子再次跑到暖氣片旁邊,做著剛才重復的動作,有的孩子也跟著浩浩學起來,把兩只小手靠在暖氣片上,緊緊的握著給我送來用手拿來的暖氣,看著孩子們跑來跑去的樣子,一種莫名奇妙的感動悠然而生,我摟著這些孩子不由自主的親了親。浩浩是個外地孩子,雖然只有5周歲,但他的所作所為就像一個小大人,因為他是家里的老大,他還有個弟弟,平時爸爸媽媽沒時間照看弟弟,都是他負責,所以他會比同齡孩子顯老成,做什么事都比別的獨生子女認真,孩子就是這樣,既天真又無邪。人之初,性本善,“感動”在幼兒園里,是經常會發生的事,孩子們的愛心讓我感動,孩子們的天真無邪讓我感動……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10
尊重兒童的權利
有的家長對孩子有求必應、百依百順,以為這是對兒童的`尊重;有的家長放任自流、不管不顧,也以為這是對孩子的尊重;還有的家長見孩子有錯也不指出,深怕傷了孩子,還以為是對兒童的尊重;……其實,這種種做法,都誤解了尊重兒童的內涵。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11
xxx是大二班里出了名的"調皮大王",經常給老師惹來許多麻煩不算,而且上課時的自控能力特別差,既心不在焉又影響了別人。
有一次。我正在上語言課時,他又開始"搗蛋"了。別人在回答問題他去騷擾別人,不是去弄弄他的書包,就是去扯扯他的衣角。我當時真想狠狠地批評他一頓,忽然我意識到,其實xxx這樣做的目地無非是想引起老師的注意,他的表現欲望還是挺強的。于是,我就拿了一個"大蘋果"對他說:"老師知道xxx也是個乖孩子,你認真起來,比誰都棒,回答問題積極,聲音又響亮,小朋友們說是不是啊!"其他小朋友都齊聲回答:"是!"這時,xxx的臉上開始有些不好意思了,我趁機又說:"如果你能夠安靜地,不影響他人,等老師分飯的時候,請你來當"小老師"。這個大蘋果也歸你,好不好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夠得到這個大蘋果的'。"我又對其他小朋友說:"xxx能不能做得到"其他小朋友都異口同聲地回答:"能!"在后半節課上,xxx都能夠認真聽講,并且積極配合老師。
在以后的活動中,我都及時地將老師的期望告訴他,并能給他表現的機會,投其所好,要他遵守集體規則,不讓大家失望。慢慢地xxx小朋友的自控力增強了,成績也比以前進步了!
經過這件事,我覺得要正確對待班上那些調皮的孩子,分析原因進行教育,多些耐心和細心,在觀察的基礎上機智地予以引導,使其成為乖孩子也不是一件難事。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12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似乎是農夫的寫照,但經歷了這么多年的幼兒園生活,使我深刻的體會到幼兒園老師的真實寫照,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讓我知道自己責任的重大,或許很多人不理解,覺得幼兒園老師有什么呀,整天哄著孩子玩就行了,有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嗎?試想想說這些話的人,如果把你的孩子交給一個不負責任,一無是處的老師,你高興嗎?你愿意嗎?相信你會毫不猶豫地告訴我:當然不愿意。我想,這或許就是幼兒園老師為什么那么忙的原因了吧,為了孩子我們每天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深知:“教師要給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要儲存一桶水”的道理,有人曾經問我:你們既然那么累,當初為什么會選擇這份職業呢?我說:那是因為我們愛孩子,喜歡孩子,特別是看著自己教育培養出來的',從一個什么不懂,咿呀學語的孩子,經過自己的教育,變成一個具有良好習慣的好孩子,相信這時候的老師,心里別提有多么的自豪,那些苦啊,累啊,在這個時候都顯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所以,即使自己平常有煩躁,發牢騷的時候,但是看著孩子們一個個天真的笑臉,頓時所有的煩惱已拋之腦后,使自己更加有信心把這份值得驕傲的工作給做下去,甚至要做得更好。
所有的幼兒園老師,加油吧!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13
我感冒了,喉嚨疼得厲害,于是我就在杯子里泡上了些許金銀花,以緩解喉嚨疼痛。小輝小朋友看到我的杯子里有東西,就問:“老師,你的杯子里放的`是什么?”
我說:“是金銀花。”
“金銀花是干什么的?”
“治喉嚨疼的!”
“你喉嚨疼啊!”
我說:“是啊!”
“為什么喉嚨疼……”小輝一連串的問題,讓我禁不住笑了。不一會兒,小輝又跑到我跟前,突然冒出一句:“老師,喉嚨疼怎么還不喝水?”
“好的,老師馬上喝。”因為我帶的是剛入園的小班孩子,才第二天,有幾個孩子對新的環境不適應,一直在哭鬧,我忙于照顧他們,真是沒時間喝水。
“老師,水都涼了,快喝水吧!”我抬頭一看,是小輝把水端到了我面前,我連忙接過水杯,直到見我喝完了水,他才放心地去玩了。
一個三歲的孩子,卻知道關心老師,他那一句句話語,當時感動得我眼淚直在眼眶里打轉,現在想起來,我都會禁不住露出幸福的笑容。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14
早上可兒帶了一包妙脆角來,要我分給小朋友們吃。
下午,吃完點心,我就拿出來果子放在桌上。這時孩子們都很高興的說:“哦,分果子嘍”。那我就說:“我們了來比賽背兒歌,背對了就把果子獎勵給誰。”孩子們都很高興,馬上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座好 ,準備背兒歌。
我來報兒歌的題目,孩子們舉手也很積極。但有些孩子老是站起來,手舉得很高嘴巴里還叫著“我、我、我”,怕我看不見他,我連忙說:“我喜歡舉手的小朋友,我要請手舉得好的小朋友,嘴吧不發出聲音的小朋友來回答”。但這招并不管用,為了能吃上果子有些孩子還是按捺不住了。 治軒,就是其中一個,他是坐在第一桌的,還一臉的'不高興得說:“老師,總是不請我。”我就生氣得說:“我就不請你。”后來我發現治軒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這一舉動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就跟他說,他應該怎么做。背完兒歌后,我又單獨找他談了一會兒,他也似乎明白一些道理。
從這一點小事,一句無心的話。讓我感受到老師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對孩子來說,是多么重要。大班的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們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一言一行都被孩子關注著,影響著他們。這一點我們更應該關注,家長們也是一樣。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15
在幼兒園里,我就是孩子的好朋友,我通常是蹲下身子并以真誠的態度和孩子說話的。在與孩子對話時,我常以“我”自稱,并盡量使用兒童化的語言。
一次,我要求孩子自帶玩具來幼兒園玩。蘇蘇對我說:“王老師,上次天天拿了我的小西瓜玩,可是他還沒還給我,他把我的玩具拿走了。”話剛說完,天天馬上就接口說:“我沒拿,我已經還給你了。”兩個孩子一個說沒還,一個說已經還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后來,我了解到,是天天喜歡蘇蘇的玩具而不肯還給蘇蘇,并否認是自己拿的。我想,我應該找天天好好談談,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我找來天天對他說:“天天,我跟你說一件我小時候的事情,小時候我很喜歡一個玩具,可是我自己沒有,所以我偷偷拿了同伴的'玩具不還給她了。現在我>長大了,我覺得自己那時候做錯事情了。我們應該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做錯事后要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那樣的話,大人仍然會很喜歡我們的。”
我以自己小時候曾犯過的錯誤為類比,與天天“交心”,讓他充分感受到了我的真誠,結果,天天馬上向蘇蘇道了歉并把玩具還給了蘇蘇。我覺得如果教師肯放下姿態、蹲下身子與孩子“交心”,信任和關愛孩子,那么我們就掌握了打開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大班幼兒園教師隨筆04-03
大班幼兒園的教師隨筆03-23
幼兒園大班教師的隨筆04-25
大班幼兒園教師隨筆03-31
幼兒園的大班教師隨筆03-28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09-09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03-12
幼兒園大班教師的教育隨筆04-13
教師觀察幼兒園隨筆大班07-02
幼兒園教師區域隨筆大班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