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節活動方案精選(15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技節活動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技節活動方案1
一、指導思想
青少年科普活動是提高青少年科技素養、開發科技人力資源、提高國民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及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的通知》,通過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動,激發廣大學生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活動主題:
讓科學之花開遍整個校園
三、組織領導:
科技節活動領導小組及組委會成員:
組 長:潘斌
副組長:殷春紅 殷琴
成員:仇麗娟 任志祥 朱永明黎偉 張鶯 譚秀文 聶建國 各班主任
四、活動時間:20xx年11月
五、活動內容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
(一)利用集體晨會進行開幕式表演,在集會上宣讀倡議書,明確本屆科技節活動主題、內容、時間和活動要求,倡導師生共同參與。
(二)做好環境布置,營造濃郁的科技氛圍。
1、學校利用宣傳欄,進行發動宣傳;
2、召開主題班會,積極動員學生踴躍參加到科技實踐活動中來;
3、利用班級黑板報,刊登科普知識;
4、校園網站、廣播站開設“科普知識”欄目,在全校范圍內營造良好的氛圍。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
(一)、科學大篷車
參與年級:全校學生
1、時間:待定
2、地點:校園
3、邀請XX市科協進校園進行講座及展覽。
(二)、科學小發明小制作評比
1、參與年級:三至六年級(每班3件及以上作品)。
2、指導組織教師:各班班主任
3、作品要求:科技小發明應為學生自己的原創,要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科技小制作是在他人已有模型前提下的模仿制作(不含美術手工),要求科技含量高,制作精美。
(三)、科技競賽
1、空氣動力車比賽
參與年級:2——6年級(每班4名學生)
參賽方法:以二至六年級各班為單位參賽,按年級組分組競賽,選手成績根據其賽車駛出比賽場地時車頭接觸的分區及所用時間判定。 2、模型飛機比賽:
參與年級:2——6年級(每班4名學生)
參賽方法:
(1)參賽選手在規定時間內組裝好模型飛機。
(2)放飛前有3分鐘的準備時間,用于預繞橡筋,放飛從出手到飛機落地計時,每個選手只放飛一次。根據飛機在空中飛行時間的長短來判定選手的成績。
(3)最終將本班學生飛行時間相加作為班級成績。
第三階段:評比總結,閉幕式
(一)獎項設置
以年級組為單位,各單項設置一、二、三等獎,再根據各班參與活動及獲獎情況,綜合評定出團體一、二等獎各一個。
(二)評選“科技之星”、“優秀科技輔導員”和“愛科學中隊”。
科技節活動方案2
為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科研精神,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科學研究前沿、掌握科學實踐方法,激發每位同學對科學研究的熱情,培育新一代有能力、有熱情、能創新的化工人,化工與化學學院團委特舉辦首屆“知·行”學生科技節,通過開展科普活動和學術研究活動,在學院內營造良好氣氛,不斷推動優良學風建設。
一、活動主題
開拓學術視野,提升創新本領
二、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日-20xx年5月27日
三、主要安排
1.“知·行”學生科技節開幕式
開幕式將會對本屆學生科技節的活動進行整體介紹,同時邀請知名教授進行特邀報告,引導同學們不斷創新,拓寬視野,努力提升自身的科技創新水平。
活動參與者: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全體項目負責人及部分感興趣同學
時間:4月1日-4月8日
2.與優秀同行——優秀學長學姐經驗交流會
為讓本科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學研究前沿、掌握科學實踐方法,邀請高年級優秀學生分享經驗,通過剖析科創達人的心路歷程,使學生明晰自身發展方向及途徑。
活動參與者:對生涯發展有興趣者
時間:4月8日-4月10日
3.沙里淘金--文獻檢索培訓
通過文獻檢索培訓活動不斷提升學生檢索文獻的能力,為未來論文的`撰寫奠定良好基礎。本活動將會在圖書館機房中開展,由圖書館老師進行講解,并會進行相關的實際操作訓練。
活動參與者: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全體項目負責人及部分感興趣同學
時間:4月10日-4月14日
4.進擊的化學--化學知識問答競賽
通過舉辦趣味性與專業性并存的化學知識競賽,以團支部代表隊組隊競賽的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競賽熱情,同時營造“比學趕超”的求知氛圍。
時間:4月15日-4月17日
5.論文撰寫培訓
邀請專業教師就學生科技創新結題報告、學術論文撰寫慣用思路、書寫規范和撰寫要點進行說明和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撰寫規范。
活動參與者: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全體項目負責人
時間:4月18日-4月20日
6.他山之石--創業沙龍
為引導學生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創業項目,不斷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通過帶領學生參觀哈工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園,深入體驗大學生創業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激發學生創業熱情,吸引更多學生投身創業、參與創業。
活動參與者:部分有意創業的同學
時間:4月21日-4月23日
7.實踐實知—化工實驗技能競賽
通過實驗技能比拼,引導學生在競賽中交流思想、啟迪思維、提高能力,不斷推動全校科技文化建設,營造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科技氛圍,提高學生科技創新意識與科研實踐能力。活動要求兩至三人自由組隊報名參加,比賽過程中相互溝通共同完成賽事任務。初賽的形式為筆試,主要考察學生的基本知識儲備,以及實驗必備技能,可由小組成員討論作答;復賽為具體實驗考試,提前下發實驗試題,要求參賽者查閱相關資料,制定實驗計劃,利用已有實驗條件做出實驗安排。
競賽是創新能力、綜合能力的考察,目的在于考察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對實驗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并解決的能力;針對所規定的某一化學問題,要求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規劃實驗方案,設計具體流程,搭建實驗裝置,確定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操作;要求參賽選手能正確規范使用儀器和藥品,正確記錄、處理數據和表達實驗結果,并提交研究報告。評審老師通過對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效果、技術經濟評價等方面進行評分,并評選出優勝者。
時間:4月18日-5月8日
8.厚積薄發--本科生創新論壇暨學生科技節閉幕式
論壇將面對20xx-2015年國家級和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進行論文征集。學術論文可以是已經在正式出版物上發表過的論文,提交論文時需標明發表的刊物名稱等相應信息。學術論文內容主要反映學術研究情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觀點及結論等)。論文第一作者應為參加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的學生(若導師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為學生,該論文也可申報),申報論文的排版格式見附件。論文將嚴格把關,并進行查重查新工作,確保申報論文無抄襲、作假現象。綜述論文主要反映學生對本學科的理解與思考。論文作者需為化工學院全日制在讀本科生。本次論壇將編輯“化工學院第三屆本科生創新論壇優秀論文匯編”。論文經專家審核通過后將收錄在論文匯編中。
論壇將完全按照正式學術會議的程序進行,論壇分為主論壇和若干分論壇等。分論壇按照專業方向設置。論壇將邀請知名專家作論壇特約報告。論壇上將進行論文宣講,由相關專業的專家和學者組成評審委員會對論文作現場點評,并與宣讀論文本科生進行交流,原則上論文宣讀、現場點評及交流時間不少于10分鐘。最后將由分論壇小組點評教授評選出優秀論文獎若干項。論壇結束后還將舉行學生科技節閉幕式,回顧本屆科技節的歷次活動,并頒布本科生創新論壇優秀論文獎及化工實驗技能競賽一、二、三等獎。
時間:5月9日-5月21日
四、有關要求
活動進行要按照方案部署,廣泛動員學院全體本科生積極參與。同時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確保活動安全有序地進行。
活動舉辦應本著厲行節約的原則開展,嚴禁鋪張浪費。
化工與化學學院團委
20xx年4月1日
科技節活動方案3
一、活動主題:創新、體驗、成長
二、活動口號:
創新一小步,前進一大步;用創意點綴人生,讓科技融入生活;
我的實驗,我做主;一點小創意,用餐更和諧;一點小創意,課間更和諧;
科學探索樂趣多,和諧發展你我他;科技引領、攜手創新、共建和諧。
三、活動時間:xx年12月中旬—xx年1月上旬
四、組別設置:
低段組:1—3年級;中段組:4—6年級;高段組:7—8年級。
五、組織機構設置
1.領導小組:丁閩方、徐曉陽、潘新潮、徐茂林、周明良
2.項目組:呂慧卿、葉麗蘭、楊志軍、陳曉明、劉永亮
3.宣傳組:劉海富、張玉琴、江敏
4.后勤組:陳成華、富偉成
5.推進組:施繼紅、詹麗立、呂國花、吳宇、藍春紅
六、活動過程安排:
1、準備發動階段(12月10日—12月22日)
(1)策劃、制定活動方案。(團隊室)
(2)制作宣傳橫幅、電子字幕、海報展板等,營造節日氛圍。(宣傳組)
(3)利用升旗儀式,舉行本屆科技節活動啟動儀式。(團隊室)
(4)向各班主任發放活動方案文本。(團隊室)
2、班內訓練、選拔、報名階段(12月23日—xx年1月5日)
(1)比賽項目由各班級自行組織輔導訓練;
(2)各班級請于xx年1月4日(周五)之前,將選拔出的選手名單上報到團隊室匯總;
(3)初中新校區金牌評委培訓(團隊室)
時間:1月5日(周日)中午午間靜校期間;地點:一樓化學實驗室。
3、展示、評比階段(1月6日—1月11日)
(1)黑板報于1月11日(周五)放學前評比。
(2)各班級的攝影作品于1月11日(周五)前上交至朱增東老師處評比。
(3)其他各項目比賽具體安排詳見后面的`表格。
七、計分方法:
計分項目一等獎(計7分),二等獎(計5分),三等獎(計3分),集體項目加倍積分,計入班級團體總分。
八、獎勵辦法:
1、各項比賽按參賽件數或人數分年級以1:3:6的比例分別設一、二、三等獎若干名,按照四舍五入取整數。初中校區“排隊打飯優化設計實踐大賽”分年級取前三名,對應一、二、三等獎加倍計分。中、低年級“我的課間我做主”1—3,4—6年級各以2:4:6取一、二、三等獎計分。
2、班級團體總分七、八年級各取前3名,中、低段組各取前5名。
3、老校區小學各比賽項目最終成績請交到杜玲窕老師處匯總統計;
新校區7、8年級各比賽項目最終成績交到吳宇老師處匯總統計。
九、各項目具體安排:
初中7、8年級詳見附件1;
小學1、2、3年級詳見附件2;
小學4、5、6年級詳見附件3。
附件2:1、2、3年級活動項目設置及安排
項目名稱
活動規則和要求
參加對象
時間安排
活動地點
工作人員安排
現場賽
圖書跳蚤市場
(1)發動班里學生踴躍捐出課外書,以達到交流溝通、資源共享的目的。
(2)以班級為單位設售書點,設計好宣傳海報和廣告語,班主任做好定價指導工作,因是舊書,建議打折出售。
(3)安排部分學生售書,其余學生帶少量零花錢參與各攤點購書活動,班主任做好售書指導工作,維持活動現場秩序。
(4)售書所得款項作為班費,統一用于給班級圖書角添置新書。
1—3年級全體學生
1月9日下午活動一
操場
徐繼超、
各班主任
“科學課間,高效課堂”
1、設計適合課間活動的小游戲,游戲要求:健康、安全、文明、有趣;適合各自年級的年齡特征,體現團結協作;不受場地限制,易推廣,兼顧衛生。
2、以班級為單位,每班設計一個小組游戲,游戲人數在5~10人,單次游戲時間在3分鐘以內。
3、可以對傳統活動項目進行改進,也可以自主創意新的課間活動項目。游戲可以是室內游戲,也可以是室外游戲。
1—3年級每班一個游戲
1月8日下午活動一
操場
紙船載重
1、用兩張紙折兩只紙船,限時3分鐘。
2、把紙船放入水中,由學生本人在紙船中加硬幣,以承載的硬幣多少取成績,最后一枚不算。
3、每人分別有兩次機會,取載重多的一次計成績。
4、材料:統一提供兩張a4紙、一盆水、壹圓硬幣和抹布。
1—3年級各班5人
1月8日下午活動一
健身房
非現場賽
科技節黑板報評比
1、與科技有關,主題自擬;2、要求版面布局合理,圖文搭配合理,配色清爽,整體協調。
自行組織
1月11日放學前評比
科技節活動方案4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已不容置疑。祖國的繁榮昌盛離不開科技。因此,在新時期的素質教育中,科技教育不能忽視,而且應走在素質教育的前沿。學校將通過科技節的召開,進一步推進我校科技創新活動,加大普及力度;通過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活躍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使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具體方案如下;
一、時間:20xx年5月20—6月3日
二、參加范圍:全體學生
三、科技節領導小組
組長:安曉兵
副組長:張愛青
組員:何靖張小潔王亞娟戚潔孫玫張燕各班班主任
四、活動主題:勇于探索敢于創新
五、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促使學生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吃苦耐勞精神,團結協作、友愛互助作風的思想感情。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普及頭腦奧林匹克活動、訓練提高學生對橡筋動力飛機、紙折飛機的制作與調試能力。
六、參加項目
1.一至五年級學生參加航空飛機模型競賽(見附件1)
2.科技類活動:(1)迎世園頭腦挑戰賽(見附件2)
(2)家庭親子科普賽
(3)電子設計制作比賽
美術類活動:(1)我為世園獻禮(見附件3)
(2)“我的美麗校園”設計制作比賽
七、獎項設定
比賽設獎項,并頒發獎狀和獎品。
科技節活動方案5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加快普及學生科技教育。我校小學部第十五屆科技節活動安排如下:
一、活動宗旨: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
二、活動時間:20xx年9月24日——11月9日。
1、發動階段(9月24日——9月30日)。
2、作品創作以及班級評比階段(9月30日——10月7日)。
3、班級優秀作品上交,參加學校評比(10月7日——10月20日)。
4、學校優秀作品推薦參加瑞安市級比賽(10月20日——11月9日)。
三、參加對象
全體學生,盡可能每人提供一件(多創作件數不限)有質量的作品交班主任處,具體指導可由科學等教師協助班主任老師完成。
四、活動內容及要求:
(一)內容
本屆科技節分競賽活動和展示活動兩個系列。
(二)要求
1、堅持全員參與、點面結合。既要讓每個學生都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又要注意參賽項目的`質量,確保本次科技節順利進行。
2、體現特色、突出個性。各班在組織科技活動時,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實效,做到以班為本,以學生為本,注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發揮創造性、能動性,突出每個班級的個性特色。
五、參賽項目及要求:
(一)瑞安市級比賽參賽項目:
1.“智力七巧板組合與分解”比賽(試卷);
2.“智力七巧板”多幅主題創作5人組現場團體賽(現場命題);
3.“智力七巧板多幅組合”創新作品評比(拍成照片或刻成光盤)。
(二)發明創造類:
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技術創新、新品種、信息技術應用成果。
(三)科技小制作類:
自選材料、工具,自選項目,自己動手,內容具有科技性。
(四)科學小論文類
科學小論文:指科學研究論文、研究報告、實驗報告以及研究性學習中優秀的課題研究報告或學術論文等。
六、活動安排
1、各班級盡可能發動全體學生參與科技節活動,每位學生能有一件作品參加班級、學校比賽,通過普及的比賽,培養全體學生的科技意識,并在班級中評選表彰,在初評的基礎上,把優秀的作品推薦到學校參加比賽。小制作作品每班推薦5件有一定質量的作品上交學校,小發明、小論文等件數不限。
2、小制作等作品請貼好標簽于10月8日下午(周而)5:00前送到政教處指定的地點(臨時展廳另外通知)展出。
3、學校將組織有關教師進行評選,獎項設一、二、三等獎及鼓勵獎。一等獎每人次加5分,二等獎加3分,三等獎加2分,鼓勵獎加1分。最后評選班級團體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評獎結果列入班主任月考核。
4、優秀的選手,學校將請科技輔導老師給予針對性的輔導,參加市比賽。
科技節活動方案6
為了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學校大隊部將在11月21日——11月27日科技周里,組織以下活動:
全體學生。
1——2年級學生,畫在8k紙上,材料不限。配上簡單的文字說明(用鋼筆寫于右下腳),不超過200字。突出想象力,繪畫水平。(每班于下周五——11月27日前上交大隊部2——4張)
3——6年級
(1)參賽作品的形式包括:水彩畫、蠟筆畫等。繪畫風格不限。
(2)參賽作品一律在規格為4k的紙上繪制。作品要求干凈、整潔。
(3)數量要求:每班于下周五——11月27日前上交,不少于2幅。
撲克牌搭高塔
(1)3-6年級各班自行安排學生進行比賽。
(2)11月26日參加學校比賽
3-6年級每班2人
另行通知
(1)利用提供的54張撲克牌搭建高塔,看誰搭得高,以高度決定最后的`名次,高度相同者,看誰的用時少,用時少者為勝。
(2)撲克牌從地面開始搭建。
(3)搭建的時間要求在30分鐘內完成。搭建完成后向裁判員示意,等待裁判員過來測量。要求搭建完成后,撲克塔能夠不借助外力保持20秒的時間。
(4)除撲克牌之外不得使用其他任何輔助材料。
(5)撲克牌可以折疊,但不準剪、撕。
科技節活動方案7
活動目的.:
讓更多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體會到傳統益智玩具的樂趣,并鍛煉學生注意力,專注度和動手動腦的能力,豐富同學們課余生活,提升競爭意識,開展速解九連環競賽。
活動人員:
預賽:全體學生
決賽:每班選派3人。
報名時間及方式:
11月16日前實驗室報名或利用微信報名。(班級、姓名、參與項目)。
競賽時間及地點:
11月17日。
第二節下課后(約9:40)及時到實驗室。
9點50分準時開始比賽。(逾期未到者及因卡環等問題未完成比賽者,可于當日12點20分參加補賽。)
比賽項目:
(1)一二年級拆九連環;
(2)三到六年級拆裝后再安裝。
具體規則:
要求:
1、分ABC三組。
A組1、2年級——科技展室,
B組3、4年級——實驗室1,
C組5、6年級——實驗室2
2、規則:
競賽前,自帶九連環,安裝好。老師檢查后允許參賽。
競賽時,拆解九連環,完成后站起來分別舉起兩部分,喊參賽號碼。裁判老師依次記錄后,繼續安裝九連環。以拆卸和安裝的時間作為評判依據。
注意:期間出現卡環現象不會停止計時。一二年級只拆卸不安裝。
評獎辦法:
1、時間最短的前十名選手授予“速解九連環小能手”稱號。
2、在十分鐘內完成授予“速解九連環優秀選手”稱號。
3、超過十分鐘完成獲評為優勝獎。
科技節活動方案8
為在全校范圍內普及科技,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動腦等創造能力,將科學課堂真正延伸到課外,為學生搭建開拓視野、發散思維、鍛煉能力的大舞臺,形成“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校園風尚,經研究決定,于20xx年10月舉辦以“實踐·創新·體驗·成長”為主題的'校園科技節活動。現將活動工作機構、活動項目及活動細則等具體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實踐·創新·體驗·成長
二、工作機構:
(一)學校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組員:xx
(二)活動仲裁小組
組長:xx
組員:xx
三、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11日-10月21日(第7-8周)
四、參加對象:
初一初二段全體學生
五、項目設置:
(一)比賽項目:
1、第三屆OM頭腦奧林匹克系列賽--紙橋、平衡桿
2、科學達人賽--科學知識競賽(初一年級參加)
科學創意秀--創意科學實驗(初二年級參加)
3、愛動腦--小發明、小課題研究(兩項任選其中一項)
4、愛想象--“奇思妙想”科學幻想畫比賽
5、愛制作--第三屆校園航海模型比賽
(二)展示與體驗項目:
3D打印機、3D打印筆、智能機器人、環保謎語競猜
(三)科普知識講座:沈永銘老師(題目待定)
六、評獎方法
1、各項比賽均設置個人一、二、三等獎若干,學校授予榮譽證書并進行作品展示,獲獎的優秀作品有機會被推薦參加州溫市科技創新大賽、州溫市初中學生小課題研究成果評比、州溫市初中生研究性學習成果評比、浙江省少年兒童發明大賽、全國科學DV大賽等。
2、根據各項比賽表現,累計總分排名評選出團體一、二、三等獎。單項賽加分具體如下:一等獎加6分,二等獎加4分,三等獎加2分,積極參與但未獲獎加1分;其中初一年級科學達人賽、初二年級創意科學實驗比賽一等獎加8分,二等獎加5分,三等獎加2分。
七、其他說明
1、多人參與的個人項目取前兩名成績計入班級團體總分;
2、個人項目中第1/2/5項因同時比賽,不得兼報;
3、比賽期間的有關分歧由活動仲裁小組裁決。
科技節活動方案9
前言:21世紀是科學時代,科學的發展引領新世紀的發展方向。我院在爭當四好人才的校訓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推進高校科學技術發展,為響應提高大學生素質的號召,我們借路橋工程學院第六屆科技節這個機會。發起一系列科技活動。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融入創新型城市的建設,同時為學生提供展示個性的'平臺,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鍛煉學生雙手的靈活性,培養學生的耐心和細心的習慣。從而提高學校科技教育的質量,拓寬科技教育渠道,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活動目的:
為提高學生的科技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使學生在實踐中能以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科技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及身心的全面發展。
二、活動主題:
提高校園科技樂趣,推動科技創新熱潮。
三、活動時間:
待定
四、活動地點:
待定
五、活動對象:
XX學院路橋工程學院1級全體同學
六、前期準備
1、擬定策劃與通知。
2、準備活動相關材料。
3、召開組織委員例會并下發通知。
4、部門人員安排及分配任務。
七、活動內容
1、制作紙質小型門板(現場制作,支撐形式不限)
2、準備彈珠一枚,從一定的高度沿斜坡滑落,使其撞擊到小型門板;
3、小型門板受力最大而不倒則獲勝,取前五名進入決賽。
八、活動流程:
1、將各參賽隊伍帶到指定地點。
2、在規定時間范圍之內,各參賽隊伍采用規定的材料做出活動所需道具。
3、聽從各組組長的安排,按次序的進行比賽。
4、當本班活動結束時,請收拾好參賽物品及剩余物品并有次序的退場。
5、當所有班級初賽完成后,由各組負責人上報比賽數據。評選出每組最優支部進入決賽。
6、在參加決賽的支部中評選出前五名,并頒發獎狀和獎品。
九、活動要求:
1、每個支部必須派出3個或3個以上的人員按時參加比賽。
2、各支部必須使用主辦方所提供的材料(一次性木筷、橡皮泥、硬紙板、玻璃彈珠)進行道具制作(道具為類似門的紙板)。
3、各支部必須遵守參賽規則及各組負責人的相應安排。
4、按照彈珠的擺放高度(增加高度范圍和方式由主辦方規定),彈珠擺放高度越高,成績越好。
5、彈珠必須撞擊在規定范圍內(紙板內的所有區域)。
6、取紙板撞倒的前一次的成績(彈珠下落高度)為最終成績。
十、人員安排:
十一、活動材料
一次性木筷、橡皮泥、硬紙板、玻璃彈珠、膠水
科技節活動方案10
一.活動目的
以提高同學們的科技意識、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為目的,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科技節的各項活動,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崇尚科學,反對迷信,體現學校一直倡導和追求的“樂學”的教育理念,把我校科技教育推向更高的水平。
二、科技節組委會
(一)、領導小組
主 任:肖正章
副主任: 譚文輝 何立軍 袁自然 劉建英 曠云君
委員: 張 頻 張 琦 周立春 蔡志平 袁振亮 陳 亮 侯周文艾正強
(二)、工作小組
組 長:譚文輝
副組長:張 琦 熊立祥
成員: 伍迪彪 周 玲 周 鳳 朱志光 周欣榮 譚正茂 王緯鋒胡云磊
周 軍 鄢國慶 劉再望 謝佳龍 歐慧群 胡林志 馬劍雄 趙川明 陳 兵
李鐵光 趙艷群 倪 峰 劉 鑌譚鳳之 趙 敏 左鐵軍 各班班主任
三、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
四、活動項目
(一)科普宣傳類:
1、開展科普知識的宣傳活動,利用宣傳標語、櫥窗出刊等形式營造氣氛。(辦公室、教務處、教科室、)
2、舉行科普知識電視講座(世界尖端科技知識講座)。(理、化、生、地教研組負責)
3、利用學校多媒體平臺,組織學生收看科普知識相關的視頻節目。(新聞信息處負責)
(二)實踐活動類:
1、舉行科技節黑板報大賽。(校團委負責)
2、組織學生創作科學幻想繪畫。(七、八年級以班為單位每班選2個作品參賽)
3、“向科學進軍”演講大賽(七年級)(語文組組織,以班為單位每班選1名選手參賽,分年級進行評獎)、科普知識競賽(八年級)
4、班徽、班旗設計比賽(美術組)
5、電子制作競賽、打字比賽。(七、八年級各班選2名選手參加比賽,由信息技術老師組織培訓、比賽)
6、科技小制作、小發明作品比賽。(七、八、九年級,以班為單位每班報送2件作品并附簡要文字說明,可利用各種材料制作美術工藝品、生活用品等 )
7、實驗操作比賽(七、八年級物理、生物,九年級物理、化學,各班選一組(3人)代表參賽)
8、組織參觀天文臺,觀看月相(七年級、地理組)
9、海、陸、空模型比賽(七、八年級)
10、轉魔方比賽(七、八年級)
五、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20xx年9月26日—— 10月30日)
前期準備,整體計劃,各項準備工作。
第二階段:(20xx年11月1日—— 11月7日 )
宣傳,動員,布置相關活動
第三階段:(20xx年11月9日—— 11月28日)
舉辦相關活動,進行各項評比。
第四階段:(20xx年11月28日)
表彰,頒獎。
六、活動要求:
1、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此次科技節,對每項活動都要及時、認真地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和實施細則(于10月10日前以書面的形式交教科室),確保活動圓滿成功。
2、各班要結合學校實際,以“科技節”活動為契機,充分認識科技對學生一生的發展具有的促進作用,努力配合各項活動、比賽,組織好本班的科技節活動。學校將對各班在科技活動中的'表現和取得的成績進行量化計分,分年級評選出科技節優秀班級,對于不認真組織參加相關活動的班級將提出通報批評并作出相應的處罰。
3、全校教師要積極行動,全員參與科技節,全程指導學生的科技活動,培育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科學素養。
七、具體獎項:
(一)、集體:
1、科技活動優秀班級(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并取得不錯成績,分年級評選總班級數的25%左右)
2、科技黑板報 (各年級,1、2、3等獎)
3、“向科學進軍”演講大賽(七年級,1、2、3等獎)
4、班徽、班旗設計比賽(各年級,1、2、3等獎)
5、實驗操作比賽(1、2、3等獎)
(二)、個人:
1、科學幻想繪畫 (1、2、3等獎)
2、電子制作競賽 (1、2、3等獎)
3、打字比賽 (1、2、3等獎)
4、科技小發明、小制作比賽 (1、2、3等獎)
5、航空、航海模型比賽(1、2、3等獎)
6、轉魔方比賽(1、2、3等獎)
附件:
(一)、班級參加科技活動量化細則
1、各班基礎分為60分,在此基礎上根據參與情況和取得的成績進行加、減分。
2、集體活動項目取得一、二、三等獎的,每項分別加20分、10分、5分(根據班級數,一、二、三等獎的比例為1:2:1)
3、個人項目取得取得一、二、三等獎,分別給所在班級加10分、5 分、3分(根據參賽數量,一、二、三等獎的比例為1:2:1)
4、集體項目有一項或一項以上不參加的班級,在全校通報批評,取消該班評選“科技活動優秀班級”資格,取消當月星級文明班級評選資格,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班級的期末各項評優。
5、個人活動項目不參加的班級,每缺一項,扣班級積分10分,對該班通報批評,并與期末班級評優掛鉤。
科技節活動方案11
一、指導思想
為了強化校園文化建設,創辦特色學校,幫助學生樹立“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觀念,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科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把“玩耍”與學習相結合,動手與動腦相結合,課內與課外向結合,從中了解學科學、用科學的技能與方法,提高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推動學校的科技活動的普及與發展。經學校研究決定,舉辦“林榆中學第五屆科技節”活動。
二、活動主題
本屆科技節主題為“參與、創新、欣賞”。
三、活動時間
10月15日-11月25日
四、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五、活動安排
1、參賽對象
本次活動分學生組和教師組,學生參賽年級為高一和高二(高三年級自愿)年級,每個班級作為一個參賽單位,各班根據不同競賽項目,學生以個人或組隊參加個人或團體項目比賽(團體項目的分數翻倍)。每位學生至少要參加一個項目的比賽。教師可選擇一個項目,自愿參賽。近三年聘入的新教師必須參加。最后按年級設團體總分獎和各項比賽所設的集體或個人獎。
2、競賽項目
(1)“科普知識”競賽
負責人:
(2)“科技伴我行”演講比賽活動
負責人:
(3)電腦設計制作大賽活動
負責人:
(4)校園DV大賽活動
負責人:
(5)“雞蛋撞地球”競賽
負責人:
(6)手工制作展評活動
負責人:
(7)研究性學習成果評比
負責人:
(8)剪紙、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展評
負責人:
(9)科普知識講座
負責人:
3、活動步驟
本屆科技節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宣傳動員(10月15日--30日)
各年級各班利用主題班會、黑板報、校園廣播站,廣泛地進行宣傳動員,努力營造“人人參與、體驗、創新”的科技節活動氛圍。
第二階段:組織實踐(10月31日--11月18日)
各年級、各班根據活動的項目及要求,積極組織指導本班學生參與、體驗科技節活動的全過程,分享科技節的成果。各位參賽的年輕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積極地參與科技實踐活動,展示自己的才能。
各項目負責的老師按規程要求,認真組織實施各項目的競賽工作,并與安保處及其他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確保競賽工作安全、和諧、有序地順利完成。
第三階段:總結評比(11月19日--25日)
學校教育處應認真全面地總結科技節的全過程,根據各項目的規程和設獎要求,給予在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班級、個人和老師適當的獎勵。對于在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應認真分析原因,提出完善意見和措施,以利于以后工作的順利開展。
附:活動規程
“科普知識競賽”規程
一、活動宗旨
21世紀是科技迅猛發展的時期,為了適應21世紀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培養學生具有關注科技最新動態、探索科技新發現的興趣,樹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在全校營造科技氛圍,共同探討科學領域的瞬息萬變,把目光聚焦技術前沿,匯集人文關懷,發掘深度思考,關注人類科學發展的每一絲脈動。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競爭意識、增強實踐能力,促使自己全面發展,林榆中學第三屆科技節在高一高二年級舉行知識競賽活動。
二、活動時間
時間:20xx年10月15日-11月2日
三、活動方案
活動分初賽和決賽。
初賽:由高一各班全體學生參加。
決賽:由陜西省科協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評選。
四、獎勵辦法
(一)由陜西省科協評獎的結果作為學校評獎的依據。設集體獎和個人獎。集體獎以本班獲獎人次累計計算結果。
(二)個人獎:一等獎20名、二等獎30名、三等獎50名。
(三)集體獎: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
“我與科技同行”演講比賽活動方案
一、宗旨及主題:
無論愿意還是不愿意,科技的發展都已經時時刻刻在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促使我們去思考和探索,為了培養學生關注身邊的科學,樹立科學的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特舉辦科技節“我與科技同行”演講比賽。
二、參賽組織:
(一)各班由語文老師推薦(或組織班級演講比賽選拔)并培訓一人參賽。再以年級為單位,各備課組組長負責組織選拔賽。高一、高二年級各取前六名,共十二名學生參加學校決賽。
(二)各年級預賽選拔出來的選手,由年級組指定專人負責培訓。
三、參賽要求:
(一)題目靈活、新穎、具體;(切忌大而空、喊口號式的標題)
(二)內容健康豐富,充實,言之有物。
(三)長短適宜,字數在1500以內;
四、演講比賽的評分標準:
主要從演講內容、演講技巧、演講效果、時間掌握及脫稿要求五部分對演講選手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
(一)演講內容(35分)
1、主題鮮明、突出,標題醒目。(5分)
2、觀點正確、鮮明,主題深刻、集中,角度新穎、得當,材料典型、充分。(15分)
3、事、情、理交融,邏輯嚴謹,說服力強。(5分)
4、文筆(10分)
(二)演講技巧(40分)
1、普通話標準,口齒清晰,語音純正。(15分)
2、語言生動、形象,語氣、語調、聲音、節奏富于變化,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切合演講內容;能準確、恰當地表情達意,富有感情。(15分)
3、動作、表情能準確、直觀、靈活地表達演講內容和思想感情。(10分)
(三)演講效果(20分)
演講精彩有力,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深刻教育,具有較強的鼓舞性、激勵性、說服力、感召力。包括儀表形象:服飾大方、自然、得體,舉止從容、端正,風度瀟灑,精神飽滿,態度親切。
(四)脫稿(5分)
表現熟練程度。
五、評獎辦法:
(一)所有參賽選手都有獎勵,并按獲獎等級積分到各班級;決賽分年級評獎(仍屬校級獎項),即各年級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其余參賽選手都為優秀獎。
(二)學校決賽評獎: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
六、預賽時間:20xx年10月22-28日
七、決賽時間:待定
八、決賽觀眾:參加決賽班級的各30名同學。
“電腦設計制作大賽”競賽規程
一、比賽目的
為進一步推廣和普及信息技術知識,豐富學生學習生活;激發同學們的創新精神,培養實踐與動手能力,倡導合作精神,提高網頁設計水平,提高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特舉辦科技節電腦制作大賽,分為網頁設計和現場動畫設計兩項。
二、活動方式
(一)個人獨立參賽,每班最多2人。
(二)網頁設計各參賽者或組自行在家或其他時間進行制作,將完成作品于11月14日前交到電教中心。
(三)動畫設計在指定地點、指定時間段內利用指定素材現場制作。
三、作品要求
(一)內容要求:以科學技術與人類文明為主題,制作網頁或動畫,介紹科技與人類文明,科普及科學知識,展現科技創新的精神。要求富有時代特色與學生氣息。主題選擇如:氣象常識、生活小竅門、物理化學等科學常識、天文地理知識、健康知識、體育娛樂、漫畫游戲等。
(二)制作要求:主題明確,內容豐富,制作精美,能恰當合理地應用多種表現形式,設計富有新意。作品具有科學性、獨創性、普及性、藝術性、可讀性和觀賞性。
(三)評分標準
網頁設計:
1、網頁主題定位明確,整體設計思路清晰,充分利用各種素材;
2、內容豐富、翔實、科學、準確、健康;
3、界面專業美觀大方,布局合理緊湊,風格鮮明統一;
4、有良好的人機交互功能,每一頁都有明確清晰的導航;
5、欄目板塊設計合理,層次分明,鏈接為相對鏈接,能正常運行,沒有無效鏈接。
6、語言文字精練,行文流暢,具有特色;
7、圖形、圖像、聲音、視頻經過優化處理,載入迅速,聲音與畫面同步;
8、題材新穎、構思獨特,反映青少年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9、主頁或首頁應為inde*.htm(或html、asp等),網站中不得出現英文和數字以外的文件名。
動畫設計:
1、主題明確,情節完整,內容健康,積極向上;
2、注意聯系社會、生活和學習實際;
3、劇本設計在情節、人物、語言等設計上有新意,引人入勝;
4、角色形象(原創)設計生動活潑,富有藝術想象力;
5、音效與主題風格一致,具有藝術表現力;
6、畫面美觀,色彩和諧;
7、作品具有想象力,具有個性的表現力;
8、特效處理運用合理,畫面銜接流暢,視聽效果好;
四、制作環境:
網頁制作軟件可選擇Dreamweaver、FrontPage等,可利用CSS樣式表、ASP、PHP動態網頁等制作技術。要求在Windows20xx環境下IE5.0瀏覽器以上版本調試通過。顯示分辨率建議為800×600,也可注明作品最佳瀏覽效果瀏覽器及分辨率。
動畫制作軟件可任選,作品以AVI、SWF或E*E文件格式提交,能在Windows下正常運行。
五、作品規模:
網頁不少于2頁、動畫不短于40秒。
六、網頁作品上交截止日期
2xxxx年11月14日
七、評獎方法
高一高二各評前20名,
動畫設計
高一高二各評前20名。
科技節活動方案12
一、指導思想:
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大力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和科學技能方法。
二、活動主題:
與科技同行,共創低碳生活
三、活動目標:
通過舉辦科技節,進一步推動我校科技創新活動的蓬勃發展,培養學生低碳生活的意識,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在學校范圍內形成濃厚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科技氛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四、活動對象:
全校師生
五、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20xx年3月14日
六、具體活動安排:
利用學校網站、班級博客開設科普知識專欄,并向家長和師生們傳達科技節活動方案,上傳班級科技節開展情況圖片文稿資料,營造良好的`科普教育氛圍。
比賽項目
要求
參賽對象作品上交時間地點負責人
科技小發明、科技創新作品
(1)班主任老師要在科技節主題班會上,認真組織宣傳發動并指導本班學生進行科技小發明及科技創新作品制作。(2)任課老師均可在任教班級指導學生進行科技小發明及科技創新作品創作,要求每位任課教師至少推報1名本人親自指導的學生科技小發明或創新作品(作品務必親自指導,成績列入優秀級部、教研組評選并作為教師學期指導獎的重要依據。) (3)作品以班級為單位上交,每班至少上交小發明創新作品10件,附帶A4紙的發明創意說明和設計思路。
1~6年級
20xx年3月2日
操場西綜合樓三樓
項目總負責:劉x項目聯絡組織:張x
侯x
項目年級負責:
楊x
莊x
科技小制作要求構思新穎,制作精細,可以與家長合作完成,每班至少選送5件作品。上報時粘貼學校發放的統一作品標簽。
1-6年級20xx年3月2日操場西綜合樓三樓
項目組織負責:李x
科技節活動方案13
一、指導思想
為響應區第十六屆青少年科技節活動,為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加快普及青少年科技教育。經校委會研究決定,本學期第九周到第十二周舉辦中永中學第十四屆科技節。
二、活動主題
體驗 創新 成長低碳 環保
三、領導小組
(1)組織組:xx
(2)競賽組:xx
(3)宣傳組:xx
(4)記錄組:xx
(5)后勤組:xx
四、活動時間
第八周到第十一周。
負責人:xx
參加對象:全體師生
五、具體活動項目有關事項安排
1、主題班會:
評比時間:第十二周周二
各班舉辦一次以“體驗 創新 成長”為主題的班會。
(1)評委:
初一xx
初二xx
初三xx
評分要求:一等獎得10分、二等獎得8分、三等獎得6分,沒有參加得0分。
(2)設獎:一等獎3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4名(初一為3、4、4)
2、班級科普黑板報評比
(1)評比時間:第十一周周四中午12:20
(2)主題要求:體驗 創新 成長或低碳 環保
(3)評委:
初一xx
初二xx
初三xx
(4)設獎: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4名
評分要求:一等獎得5分、二等獎得4分、三等獎得3分,有參加得1分,沒參加得0分。
3、科技小發明(每班2項)
(1)上交時間:第十一周周一上午上交地點:教科室(xx)
(2)評委:
初一xx
初二xx
初三xx
(3)評比時間:第十一周周一下午
(4)設獎: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
4、科學小論文(學生探究性學習中的優秀課題研究報告及實驗報告,每班2篇)
(1)上交時間:第十一周周二上午上交地點:教科室
(2)評委:
初一xx
初二xx
初三xx
(3)評比時間:第十周周一下午
(4)設獎: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
5、科幻畫作品(現場主題繪畫)每班2人
(1)現場繪畫時間:第十一周周一下午具體負責:
(2)評委:
初一xx
初二xx
初三xx
(3)評比時間:第十周周二下午
(4)設獎: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
說明:學生要自帶畫板、筆、及相應紙張。畫種不限。
6、七年級打字比賽八年級、九年級網頁制作比賽
比賽項目:七年級打字比賽(分個人賽和團體賽)
報名人數:3人/班
比賽時間:第九周(10.25)中午12:20
比賽地點:西向機房
負責人:xx
評委:
比賽項目:八年級、九年級網頁制作比賽
報名人數:2人/班
比賽時間:第九周(10.29)下午1:30-4:30
比賽地點:東向機房
負責人:xx
評委:
說明:七年級的打字比賽的`個人比賽成績計入班級總分,團體賽成績作為榮譽表彰,不計入總分。
7、專題講座。
主題:小發明
主講人:另定(負責:xx)
(1)時間:第九周周二班會課
(2)對象:七、八、九年級學生(電視轉播或直播)
(3)地點:電教室
(4)紀律管理:級段長
8、科技節成果展覽(校宣傳欄)
xx
六、說明
1、作品上交要遵照規定時間,逾期不予評比。
2、每班先全班開展各項活動的評選工作,選擇優秀的作品或人選參加校級評比。
3、如發現科學小論文及其它項目作品屬抄襲、假冒頂替的扣5分。
4、個人一等獎得3分,二等獎得2分、三等獎得1分。
5、各級段團體總分取前6名,總分相同以一等獎多者為先,以此類推。
6、有三角形標記為負責人,負責組織比賽,及時將結果上報劉宇非老師。
科技節活動方案14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知識的.能力。
2、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評比工夫:
第6周(周五下午)
三、參賽方法
1、三、四、五、六年級(科技手抄報)。
2、各班初賽,每班將至少3副作品交至評比組。
四、評比規則
1、手抄報內容以科學知識為主,健康向上,可與同學完成,也可與家長完成。
2、報面想象美觀大方,布局合理。
五、獎勵方法
按年級組分別評出一、二、范文寫作三等獎一、二、三名。
六、評委
陳莉萍(三年級)、楊龍敏(四年級)、丁新娟(五、六年級)
科技節活動方案15
為弘揚科學精神,使中學生在中學階段學習、普及科普知識,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學習、創造、動手、動腦的樂趣;切實加強我校師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工作,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思想,掌握科學方法,提高我校全體師生的科學素養與創新實踐能力,促進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普及與發展,全面展示我校全體師生實踐教學、信息技術教育、電化教育、科技創作、自制教具等活動成果,特舉行“創新?體驗?成長”為主題的校園科技節活動。
20xx年10月12日——11月30日(第六周————第十一周)
1、領導機構
為了加強本屆科技節活動的組織管理,特成立“校園科技節活動”領導小組,小組成員及職責分工如下:
組長:xxx(全面負責本屆活動的規劃、總結及實施指導)
副組長:xxx(全面負責本屆科技節中教職工、學生的活動規劃、總結、實施指導及管理)
成員:
xxx(具體負責本屆科技節中展示類作品、證書、圖片等收集上報工作。)
xxx(具體負責本屆科技節中教師自制教具和學生科技創新作品評審活動的規劃、總結、實施指導及管理)
xxx(具體負責本屆科技節中信息技術作品評審的規劃、總結、實施指導及管理)
xxx(具體負責本屆科技節中師生論文作品評審活動的規劃、總結、實施指導及管理)
xxx(具體負責本屆科技節中繪畫作品評審的規劃、總結、實施指導及管理)
2、常設機構
為了使本屆科技節活動的管理做到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特在領導小組下設立“校園科技節活動辦公室”,由鄭勇、黃家旭、徐德松、徐向曄等同志負責辦公室工作。
本屆科技節活動的主要內容:讀一本科普書刊;出一期科技黑板報;畫一張科學幻想畫;做一個科學小實驗;寫一篇科技小論文;搞一項科技小發明(小制作);聽一次科技知識講座。
1、堅持全員參與、點面結合。既要讓每個學生都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又要注意參賽項目的質量,確保本次科技節順利進行。
2、體現特色、突出個性。活動可采用小組(三人以下)合作形式,也可是個人單獨活動形式;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學校與社會、家庭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各班學生全體參與。
(一)創新發明創造類:
1、發明創造: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技術創新、新品種、信息技術應用成果。
2、要堅持“三自”(自己選題,自己設計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寫)。“三性”(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原則,突出創新意識和科學含量。
(二)科學幻想繪畫類:
1、參賽作品可用油畫、國畫、水彩畫、水粉畫、鋼筆畫、鉛筆畫、蠟筆畫、版畫、粘貼畫、電腦繪畫等繪畫種類、風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現(不包括非畫類的其它美術品與工藝品)。
2、參賽作品一律在規格為54cm×38cm的紙張,貼在57cm×41cm的黑色kt板上,作品要求整潔。
3、參賽作品限個人作品,須作者獨立完成,不接受集體作品參賽。
(三)科技制作類:
自選項目,自己動手,內容具有科技性,最好能結合聲光電,能完成幾個動作等。
(四)網頁制作:比賽內容另定,作者獨立完成。
(五)科學小論文類:
科學小論文:指科學研究論文、研究報告、實驗報告以及研究性學習中優秀的課題研究報告或學術論文等(論文一式二份)。學生在進行科技小實驗基礎上,寫出科技小論文。可以做教材上的實驗,也可以根據情況自己選擇合適的實驗。科技小論文可以結合實驗來寫,字數在500字左右,七、八、九年級每班選送1篇優秀小論文交學校參加評比。
1、由學校統一組織評審委員會,具體負責本屆科技節中各項活動成果評審的組織工作。
2、根據比賽的內容和參賽的人員多少,設立獎項。可以分年段評比,也可以全校一起評比,目的'在于鼓勵學生投入到科技節活動中去。
3、本次活動根據班級活動開展與參與成績,評選出科技節優勝班級若干名。
4、部分優秀作品將送街道、區里參加展評。
5、本屆活動中各單位的獲獎情況將作為評選先進年級、學科教研組的考核內容之一。
時間內容
10月11日組建科技節活動領導小組等機構
10月12日召開科技節活動領導小組工作會,擬定活動方案
10月15日召開科技節活動動員大會
10月16日至10月30日各組按計劃開展科技節各項活動
10月31日(第9周周三)所有作品上交時間
11月1日至11月4日學校評審成果
11月5日至11月6日學校整理各項優秀作品上報參賽
11月8日老師參賽作品上交
11月7日至11月9日舉行學校科技節作品布展
各活動小組在制定活動計劃和活動實施過程中,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本組的活動安排,但必須遵守學校活動安排中的時間下限,對逾期未上交學校規定的活動成果,學校將對該組總評成績予以適當扣分。
【科技節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科技節活動方案06-15
科技節的活動方案11-10
科技節活動方案08-10
科技節的活動方案06-28
校園科技節活動方案01-28
科技節活動方案范文精選07-02
科技節活動策劃方案07-02
小學“科技節”活動方案01-03
科技節活動方案【薦】01-01
【精】科技節活動方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