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語文老師的對聯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精華)給語文老師的對聯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對聯吧,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楹聯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給語文老師的對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給語文老師的對聯1
上聯:站三尺講臺,傳李杜韓柳詩文
下聯:握一支粉筆,授孔孟老莊學問
上聯:論學問,四書五經樣樣通曉
下聯:講口才,三言兩語句句精妙
上聯:詩詞歌賦盡顯雅士風度
下聯:語段篇章全顯中華文明
上聯:學富五車,通曉詩書禮易
下聯:才高八斗,熟習琴棋書畫
上聯:講關系,伯仲叔季樣樣通
下聯:說人物,旦末凈丑個個明
上聯:品明月,敘情懷,吟詩作賦
下聯:沐清風,講人生,談古論今
上聯:漢語興衰存乎汝心
下聯:民族榮辱永在爾懷
上聯:評得失,四大名著顯精妙
下聯:論善惡,八方美文蘊雄奇
上聯:朝花夕拾,秋月春風莫等閑
下聯:古訓今聞,宋詞元曲要記牢
上聯:曹操曹丕曹植,為建安文學增色
下聯:蘇洵蘇軾蘇轍,給唐宋詩詞添彩
上聯:思如泉涌,詩文交融培奇葩
下聯:筆私蛇走,字句連接謀新篇
上聯:平凡世界,回首時,苦辣酸甜憂樂喜
下聯:瀟灑人生,會心處,之乎者也亦焉哉
給語文老師的對聯2
站三尺講臺,傳李杜韓柳詩文
握一支粉筆,授孔孟老莊學問
論學問,四書五經樣樣通曉
講口才,三言兩語句句精妙
詩詞歌賦盡顯雅士風度
語段篇章全顯中華文明
學富五車,通曉詩書禮易
才高八斗,熟習琴棋書畫
講關系,伯仲叔季樣樣通
說人物,旦末凈丑個個明
品明月,敘情懷,吟詩作賦
沐清風,講人生,談古論今
漢語興衰存乎汝心
民族榮辱永在爾懷
評得失,四大名著顯精妙
論善惡,八方美文蘊雄奇
朝花夕拾,秋月春風莫等閑
古訓今聞,宋詞元曲要記牢
曹操曹丕曹植,為建安文學增色
蘇洵蘇軾蘇轍,給唐宋詩詞添彩
思如泉涌,詩文交融培奇葩
筆私蛇走,字句連接謀新篇
給語文老師的對聯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奇妙的對聯》這一課選自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高中語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模塊中的一個專題,這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突出亮點,它主張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探究發現祖國文化的精髓,并在對對聯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對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和應用能力,從而能夠嘗試去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文化。
對聯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品種,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對對聯不僅僅是文字和思維游戲,他也是文學創作的一種,是漢字奇妙的外在體現,更是中國人思維靈性的彰顯。因此在教學這一專題時,就不能只注重對聯知識,雖然中考、高考語文卷中,都出現了對聯題目。所以本課在設計時就把三維目標充分融入教學過程,體現過程的評價、發展的評價,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互動,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體驗中國文化藝術瑰寶——對聯的藝術性和文化性,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愉快的、激發興趣的、文化回歸的、有利學生自主發展的、充滿生命活力的過程。在情感態度上,讓學生喜歡對聯,喜歡中國文化和各種文學表現形式。
為了讓學生經歷一次身心愉悅的文化洗禮,這堂課綜合考慮了如下因素:
圍繞學科特點,立足教材,把握要點,突出語文性,
2.符合學生實際,因勢利導,激發興趣,增加趣味性,
3.聯系社會實際,靈活選擇,注重實用性,
4.突出過程與方法,注重基礎,增強探究性,
5.增加文化含量,豐富思辨性。基于以上五個因素,我對本專題做了分四步走的設計:第一步,了解對聯:通過一些簡單的對聯,讓學生歸結出對聯的基本特征,如字數相等,詞性相對,平仄相合,內容相關等,從演繹到歸納,從感性認識到理論升華,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第二步:欣賞對聯,通過欣賞學生和教師搜集的奇聯妙對,體會不同種類對聯的創造方式,真正體會對聯的奇妙特征,以興趣激勵學生對對聯文化的.探究學習,同事能積累一些膾炙人口的名聯,每一個奇妙的對聯背后都有一個不平凡的故事。第三步:評改對聯,這實際上是對對聯特點的深化過程。通過辨析和修改對聯,完成對對聯基本知識的再認識,并為創作對聯做好鋪墊。第四步,擬寫對聯,也就是對對子,學生可以充分發散思維,自主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對對聯的過程中,傾聽別人的不同觀點,提高自己與別人的交流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多元化創作思維和應用語言的能力,實現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和諧統一。在對對聯的過程中,兼顧對聯的基本準則,把辯證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有機結合在一起。最后,鼓勵學生將自己創作的對聯用毛筆寫出來,即使是不會寫毛筆字的同學,也可以嘗試一下。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通過這個環節,對聯的各個步驟,才算圓滿完成。使學生對對聯有了系統的認知和感悟。
反思本節課和學生共同學習奇妙的對聯,最深刻的體會就是要時刻激發和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分析、探究、鑒賞中找出對聯的規律,領會其特征和內涵,并且動腦思考,動手操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有了主動探究的積極性才能體會對聯的奇妙,只有舉一反三才能主動去挖掘和探索祖國傳統文化的瑰寶。用所學知識走出課堂,走向對聯生長的沃土,去領略它那美妙的風光和樂趣。教是為了不教,“如果學生在自己生命的航船駛出學校這條大江進入生活的廣闊海洋的時候,仍然能不斷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必然會受益無窮。”為了這個目標,我將繼續努力!
【給語文老師的對聯】相關文章:
給語文老師的對聯12-30
中考語文對聯與題目03-23
語文活動教案-對聯趣談06-25
感恩老師的對聯09-09
贊美老師對聯07-01
給地理老師的對聯12-28
關于中學語文常見的對聯07-03
關于語文的新年對聯06-28
語文課堂中的對聯06-25
獻給歷史老師的對聯精選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