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學設計15篇(熱)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面》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面》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認識五星紅旗的主要特征,初步理解國旗的含義,記住我國國旗的名稱。
2、自己動手剪貼制作國旗。
活動準備:
1、一面五星紅旗。
2、幼兒操作材料2《五星紅旗升起來》。
3、剪刀、膠棒、吸管。
活動過程:
1、認識國旗:
。1)出示國旗。
。2)請幼兒觀察國旗,并說說國旗的特征:顏色,圖案。
。3)了解國旗上圖案的含義:國旗上的五顆星星在國旗的左上角,一顆大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圍繞在黨的周圍,象征全國人民團結在黨的周圍和對黨的擁護。
。4)觀察交流。
。5)教師小結:我們國家的國旗上有五顆星星,其中一顆大星星在左上角,四顆小星星圍繞在大星星的`周圍,所以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五星紅旗。
。6)過渡: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也擁有一面五星紅旗呢?
2、了解五星紅旗的制作步驟。(教師講解并示范制作國旗,重點讓幼兒記住要保留陰影部分和兩片紅旗要五星重合。
3、分發制作材料。
4、幼兒動手操作。
5、教師巡回檢查。
6、展示幼兒作品。
7、教師總結后告訴幼兒我國的國旗跟其他國家的國旗上的圖案是不一樣的,請幼兒回家后讓爸爸媽媽幫忙查找資料,看看他們有什么不同,明天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們。
8、活動延伸:讓幼兒拿著自己的作品到陽光下升起來。
《一面》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殷勤、失業、窘相、厚實、苗頭、輕視、徒然、艱苦、軟綿綿、牛毛細雨、結結巴巴、大病新愈”等詞語。
。、進一步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點】
1、重點: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病㈦y點: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查找有關作者阿累,《毀滅》《鐵流》及魯迅的資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了解一個人可以直接接觸他觀察他,但對于像魯迅這樣已經逝去的偉人我們從何了解呢?對!通過他的朋友、親人、同事對他的評價中去了解。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我們學習和平時閱讀的文章中,在魯迅先生侄女周曄眼中魯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在著名作家蕭紅眼中是怎樣一個人?在偉大的劇作家巴金眼中魯迅又是怎樣一個人?
這些都是熟悉了解魯迅先生的人對他的看法和評價,那對于一個和魯迅僅有一面之緣的公交車售票員阿累眼中,魯迅先生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阿累眼中的魯迅。
二、自讀自悟
。薄W生自由默讀思考:
討論本文主要講了什么?勾畫出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或句子。按時間順序復述課文內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病熒涣鳌兑幻妗匪幍臅r代背景。
3、在售票員阿累眼中,與魯迅的一面之交,給魯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ㄊ。)
4、勾畫出描寫魯迅瘦的句子,寫下你的感受。
。怠⒆屑毱纷x寫魯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魯迅的“瘦”:“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臉──瘦!”、“他的手多瘦啊!”
為什么他如此的面黃肌瘦?
魯迅的“精神抖擻”:“頭發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像濃墨寫的隸體一”。
。丁⒁淮握w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你從作者刻意的“瘦”描寫中體會到魯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仁峭饷蔡卣,又是魯迅剛毅堅強的.性格的體現。)
7、是怎樣一個人?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學生反饋交流。
。、同桌互讀描寫外貌的句子。
三、仔細品讀魯迅對青年的關懷
。、透過作者的文字,在這短短的一面中,魯迅先生給予作者怎樣的關懷呢?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這一面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誠懇推薦別人的書,多么地謙遜;那“微笑、點頭”蘊含了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
這一面給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以“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時刻記住魯迅先生和勞苦大眾永遠在一起的!
師:這一面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作者牢牢地記住了這難忘的“一面”。
四、拓展寫作
抓住特征描寫外貌,并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
全文的最大成功之處,是通過贈書過程中對魯迅的肖像、語言和行動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了魯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現了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钡木。請同學們仿照本文的寫法,為本班同學或老師畫像。
五、課后作業
搜集魯迅關心青年成長的故事。
《一面》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正確讀記“殷勤、失業、窘相、厚實、苗頭、面孔、輕視、陡然、艱苦、軟綿綿、牛毛細雨、結結巴巴、大病新愈”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進一步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情感與思想】體會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和作者對魯迅先生真摯而又深厚的愛戴之情。【拓展與延伸】通過多種渠道,進一步搜集魯迅先生關心青年成長的故事,如《給顏黎民的一封信》等。
【重、難點突破】這“一面”給人留下怎樣的印象?說說理由。這“一面”又對“我”產生了什么影響?是篇課文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與我們有一面之緣的人真可謂是千千萬萬,可是能夠留給我們深刻印象的卻是微乎其微,甚至是沒有。然而,一位普通工人與魯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卻給他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以至在四年后,魯迅先生逝世之際,他還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
那這“一面”給人留下怎樣的印象?這“一面”又對“我”產生了什么影響呢?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板書: 一面
二、初讀課文,思考:這“一面”對“我”產生了什么影響?
教學提示:先講這個問題是為了下面把全部精力用來學習課文重點部分上。估計學生基本都能夠找出相關的句子——“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但對于句子的理解應該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采用討論的方法加以解決,教師只是做適當的點撥。
教學參考:
影響:“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
因為與魯迅先生見了一面,這給“我”極大鼓舞,獲得了生命的支柱──“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這是“我”在種種艱苦和險惡面前堅強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給了“我”巨大力量。通過這句話,將一次“小”的見面同魯迅“大”的精神人格巧妙結合起來,畫龍點睛,文章的主題得到升華!棒斞赶壬峭覀円黄鸬!”
注:這里的“魯迅先生”其實是指他在遭受了舊社會的千萬種打擊之后仍然堅強地與舊社會做斗爭的精神,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魯迅本人。這一點可以從倒數第二自然段中加以印證。所以,就勢對該自然段加以學習。
三、重點學習第一部分。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一面”給人留下怎樣的印象?說說理由。
教學提示:既然是“一面”,我們就要利用以前學過的寫人的方法對這“一面”進行學習。我們需要用到哪些方法呢?引導學生討論——即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來分析人物。
下面我們就用所學過的方法來學習這珍貴的“一面”吧!
教學提示與參考:
1、針對問題要求學生先有感情地朗讀所找到的相關句子,再說說自己的體會。
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白——“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苦大眾的深切關懷;誠懇地推薦別人的書,先生又是多么謙遜;那“微笑”“點頭”,蘊含了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而先生那“黃里帶白的臉”,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擔心”的身體,正反映了他把整個生命都獻給了革命事業!耙幻妗苯o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以“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時刻記住魯迅先生是和勞苦大眾永遠站在一起的!
2、重點分析作者對魯迅先生的外貌描寫,魯迅先生的外貌有什么特點,看看你能夠從中感悟到些什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可以結合《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加以理解)
課文對魯迅的外貌描寫,由遠及近,從粗到細,由整體到局部,緊緊扣住一個字——“瘦”。全文共六次寫“瘦”:一次整體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從情節發展上,每到一個轉折處,便出現一次對魯迅先生“瘦”的描寫。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激活想象,感悟魯迅置健康于不顧,把整個生命獻給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和頑強意志。要善于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句子的含義。如,“精神抖擻地直豎著”和“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這寥寥幾筆,既是魯迅外貌的特征,又顯出了剛毅堅強的性格。
附課文重點句子理解:
①那種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親的撫摩——嚴肅和慈愛交織著的`撫摩似的。
“父親”,我們最親近的人;“我”,一個處于社會最下層的公交車售票員,被人歧視。然而此刻魯迅先生卻對“我”這樣溫和,這樣親切,使“我”從心底感到溫暖,感到慈父般的親切,感到長者的慈愛。
②我結結巴巴的,歡喜得快要跳起來了。一定是!不會錯,一定是!那個名字在我的心里亂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沒有蹦出來。
一個是崇拜魯迅的文學青年,一個是關心、熱愛文學青年的魯迅,心有靈犀,一見如故。“我”那種激動的心情簡直無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結結巴巴”,顯示出“我”突然發現自己崇敬、熱愛的魯迅先生就站在身邊,激動的神態和幸福的心情,難以用言語來表達!拔蚁蛩闹芡送保憩F出當時社會環境的黑暗和險惡,怕有密探之流在旁邊。作者阿累當時是“左翼劇聯”成員、中共地下黨員,養成了高度警惕的習慣。“沒有蹦出”魯迅先生的名字,一是當時環境的險惡,不能暴露魯迅;二是作者有意強壓自己的感情,竭力保護魯迅。這表現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由衷敬愛之情。
四、談談作者的寫作目的
教學提示:問題相對較簡單,可以由學生交流解決,但一定要結合課文內容,也可以結合前兩篇課文加以理解。
教學參考:
這篇課文講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內山書店見到魯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現了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發了對魯迅先生真摯而又深厚的愛戴之情。
五、有感情地自讀課文,體會魯迅先生的偉大與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感激與熱愛。
教學提示:采用個性朗讀的方式,讀出學生對魯迅先生的情感。
板書設計(文字版):
板書設計(圖片版):
《一面》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感情的變化,進一步培養學生感悟,理解課文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品讀、合作交流感悟,全班匯報的方式,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我”對國旗的尊重和熱愛及外國友人對“我”的尊重和理解。
教學重點:
理解面包店老板態度的變化,感悟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體會用表情,動作表達內心情感,學習運用這種寫作方法。
教具:
多媒體課件、錄音。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情感。
1、課件演示:五星紅旗。
2、同學們,就是這樣一面五星紅旗,它飄洋過海,曾經陪伴著一位中國留學生克服了一切困難,今天我們就來感受這樣一面五星紅旗(板書課題)
二、感悟、理解
1、首先聽老師讀課文,回憶課文中講了什么事?
2、充分地去讀課文4~12自然段,一邊讀一邊畫出面包店老板態度變化的句子,然后把你的感受和小組同學交流。
3、從“要和我平等交易”到“為我付醫藥費”面包店老板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轉變?
4、過渡語:被“我”—一位中國留學生的愛國行為所深深感動,在極度困難的處境下,不愿用象征國家尊嚴的五星紅旗交換面包。
5、下面我們就再品讀一下這部分內容,看看從哪些語句能體會出我的愛國情感?然后把品讀的結果在小組內交流。
、弄q豫。展開。依然鮮艷。
這面五星紅旗在“我”的心中永遠是那樣鮮艷,那樣莊嚴,表達了“我”對國旗的熱愛之情。誰想通過朗讀表達這種情感呢?(個別讀、齊讀)
、莆揖镁玫啬曋种械奈逍羌t旗。
此時,“我”可能會想到些什么呢?你能讀出那種堅決的語氣嗎?(個別齊讀、齊讀)
、俏覔u搖頭。向外走去......
體會得真好,誰還能著這種體會讀一讀?
就是這種愛國精神讓我拒絕了老板的要求。
四、寫作借鑒
1、在“我”與面包店老板交流的過程中都是通過表情和動作的變化來表示內心情感的',真是此處無聲勝有聲啊!
2、今天我們就試著用這種方法寫一寫
五、感情升華
1、你還從課文的哪些地方也體會到了這種真摯的感情。(匯報讀)
2、“我”以實際行為維護了祖國的尊嚴,贏得了外國友人的尊重。五星紅旗作為我們祖國的象征,它無處不在。請看!(課件)
3、現在讓我們共同感受最后一個自然段。(齊讀)
《一面》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魯迅先生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貴品質。
3、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2、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查找有關作者阿累,《毀滅》《鐵流》及魯迅的資料,幻燈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題導學
1、出示魯迅圖片,問:同學們知道這個人是誰嗎?
師:過渡語:魯迅先生出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距今年已經有73年了,他和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我們通過文字資料、電視、電影能知道一些關于魯迅的事。談談你認識的魯迅是個什么樣的人?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和魯迅有關的略讀課文。(板書課題:一面)
我們已經學過很多略讀課文,誰能來說說略讀課文可以怎么學?(學生反饋)
。ń涣鳎呼斞傅馁Y料。)
2、現在請同學們看課文前面的學習提示,想想我們可以怎樣來學習這篇課文。
反饋:認真閱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在作者眼里魯迅是個什么樣的人,再交流交流你對魯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師:過渡語:我們這節課圍繞前2個問題來學習課文。因為我們今天剛學習第一篇關于魯迅的文章,等把前2篇關于魯迅的文章都學完后,再來交流這個問題。
1、請看學習提示一(幻燈片):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提示:我們都學過哪些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學生回憶方法,并根據適合的方式完成提示一。
(交流反饋:)
2、是呀,作者只見了魯迅先生一面,但是這一面卻對作者的影響很大。你是從課文的什么地方讀出來的?
。ǚ答:課文的第30、31自然段。齊讀)
師:從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從哪些詞看出來?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指導朗讀。
(反饋:咬緊了牙哼都不哼一聲總是昂著頭
反饋:堅強不屈,堅定不移……)
師:好,請你把作者這種堅定不移的精神讀出來!
。ò鍟呼斞赶壬峭覀円黄鸬模
三、深入感知體會寫法
師:過渡語:魯迅到底有什么力量,使得阿累一直用他作榜樣激勵著自己呢?在作者的眼中,魯迅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1、(幻燈片)默讀課文3-29自然段,找到描寫魯迅外貌的句子,并在句子邊寫寫自己的想法。板書:外貌(反饋:齊讀3個句子)
2、品讀寫魯迅先生外貌的句子,比較異同,體會寫法。
。1)比較一下這3處外貌描寫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反饋:都寫了他很瘦。)
a.從哪些詞看出來?
。ǚ答仯菏菔莸、大病新愈---)
b.魯迅先生怎么會這么瘦呢?他平時是怎么工作和生活的?可以結合課文中相關的句子,和自己搜集到的資料,還可以是自己的想象。(多追問:他平時吃的是什么,他每天工作幾個小時,他都寫了些什么書,他在給青年回信時會說些什么---)
反饋:生說
師:過渡語:是呀,魯迅的工作很忙碌,而生活很艱苦,所以他瘦的叫人擔心。魯迅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幻燈片)這些話正是他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工作態度的寫照。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讀第2句,看看除了“瘦”,魯迅先生還留給作者什么印象?從哪里看出來?
反饋:很有精神(頭發胡子)
相機指導朗讀:是的.,盡管繁重的工作、艱辛的生活毀壞了魯迅的健康,但擊不垮他的精神和意志,請你朗讀第二句,把雖身體瘦弱但是仍精神抖擻的魯迅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個人讀——齊讀
。3)再讀讀這3次外貌描寫,說說有什么不同。
反饋:(板書:遠看、近看)
a.追問:從哪里看出來第三次比第二次看的更仔細?
反饋:
b.追問:第二次外貌描寫和第三次是差不多的,有必要寫第三次嗎?用聯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交流:(板書:特寫)
c.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也可以運用這種寫法。
3、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16~28自然段,想想作者還從魯迅身上感受到什么?你從什么地方體會到的?
交流:(繼續補充)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言行)并說說在作者眼中,魯迅是個怎樣的人?(那么在作者眼中,魯迅是個怎樣的人呢?)
小結:通過外貌描寫和言行描寫來體現一個人的精神品質也是一種重要的寫作方法。
四、總結課文感悟提升
作者對魯迅的認識僅僅是從這一面開始的嗎?從什么地方看出來?
反饋交流:相機出示幻燈片:這幾句話是對魯迅一生最好的寫照。大家一起讀。
師:過渡語:阿累早在和魯迅見面之前就非常熟悉魯迅的事,熟悉魯迅的書了,這一次見面只是更拉近了他和魯迅的距離,使他更堅定地沿著魯迅的足跡前進。再讀最后2段,讓我們再次把魯迅和阿累的形象印在腦中。
五、作業設計:
1、搜集魯迅先生關心青年成長的故事。
2、請同學們仿照本文的寫法,為本班同學或老師畫像。
《一面》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魯迅先生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貴品質。
3、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這段時間我們通過對《少年閏土》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學習,讓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尤其知道了魯迅先生是一位受萬人愛戴的人。魯迅逝世,各色各樣的人都來吊唁他,在巴金的《悼魯迅先生》中可見魯迅在人們心中是怎樣一個人。
魯迅走了,留給人們的是悲痛,也是回憶,侄女周曄對伯父的回憶中有著深厚的感情,而一位青年工人卻只與魯迅有一面之緣,在他的回憶中,魯迅又有什么值得這位青年學習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面”。
二、整體感知,自讀自悟
1、學生自由默讀:
思考: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請勾畫出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或句子。按時間順序復述課文內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交流《一面》所處的時代背景。
3、就在阿累與魯迅的這一面之交中,阿累對魯迅整體的印象是什么?
(課文第三段中的一句話。)
4、可見魯迅已經給阿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從文中找出對魯迅的描寫的句子,劃出來,并在旁邊作上批注,寫下你的感受。
5、仔細品讀寫魯迅先生外貌的句子,讓我們感受到了什么?這幾次描寫有個共同點,都是寫魯迅的“瘦”。那我們就找出寫魯迅的“瘦”的詞語或句子:“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臉──瘦!”、“他的手多瘦啊!”
6、同學們,魯迅多瘦阿,瘦的讓我們震驚,瘦的讓我們心痛,為什么他會如此的'瘦呢?請同學們結合著課文了的內容和課外搜集的內容進行討論。
(帶病工作,深夜寫作,憂國憂民……)
7、魯迅的心里裝著千千萬萬的勞苦人民,他用自己的筆批判著當時的社會,他用自己的力量救護著當時受苦落難的人們,可見,他的瘦是多么的令人肅敬阿。他雖瘦但──
請找出關于魯迅的“精神抖擻”的句子:“頭發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像濃墨寫的隸體一”。
他瘦的多精神啊!
8、一次整體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你從作者對魯迅的“瘦”描寫中體會到魯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學生交流。
9、集體朗讀描寫外貌的句子。
三、感受魯迅對青年的關懷
1、透過作者的文字,在這短短的一面中,魯迅先生給予作者怎樣的關懷呢?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這一面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那“微笑、點頭”蘊含了魯迅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
這一面給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以“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時刻記住魯迅先生和勞苦大眾永遠在一起的!
3、這一面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作者牢牢地記住了這難忘的“一面”。
4、魯迅先生雖然離開了我們,雖然魯迅離我們很遙遠,但他們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就像阿累一樣,用“一面”時刻鞭策自己,我們也應該時刻叮囑自己要學習革命先輩的奉獻精神。
四、拓展
這篇課文主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描寫外貌,并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請同學們仿照本文的寫法,為本班同學寫一段外貌描寫,不寫名字,讓其他同學猜測。
【板書設計】
一面
魯迅先生──瘦──精神
《一面》教學設計7
【教學準備】
1.短片(天安門廣場莊嚴的升旗儀式;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獲得金牌時,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2.歌曲VCD《五星紅旗》。
3.課件:重點品讀的句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úシ耪n件)同學們,看完這個短片,你們對五星紅旗有了怎樣的認識?
在一位身處異國他鄉的中國留學生心中,五星紅旗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一面五星紅旗》。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選擇你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小組合作交流,互相認讀生字詞,輪流讀課文。
三、讀課文,理清脈絡
1.小組合作,再讀課文,討論交流:課文圍繞什么來寫?(五星紅旗)課文有幾處寫到“五星紅旗”,畫出有關句子。
2.匯報交流,列出標題。
手舉五星紅旗、脖系五星紅旗、拒換五星紅旗、花擁五星紅旗
四、品讀課文,讀中感悟
1.在這些寫到“五星紅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
2.匯報交流,深入理解;引導學生在讀中提出問題,并相機解決問題。
。1)“手舉五星紅旗”部分:作者去漂流旅行,帶的東西本應越少越好,為什么要舉著五星紅旗?
。2)“脖系五星紅旗”部分:“為了防止丟失,也為了行動方便,我把國旗從旗桿上抽下來,系在脖子上!
。3)“拒換五星紅旗”部分:
、僭谠鯓拥那闆r下,面包店老板提出用面包交換五星紅旗?
、凇拔毅读艘幌,然后久久地凝視著手中的五星紅旗!边@時,“我”可能會想什么?
③“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著鮮艷的國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弊x到這里,你有什么想法?
。4)“花擁五星紅旗”部分:
①小組討論:畫出面包店老板態度變化的句子,想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谀M采訪,深入理解。
記者:面包店老板,你為什么要幫助一個你素不相識的中國留學生呢?
面包店老板……
記者:這位中國學生,你想對面包店老板說什么呢?
中國留學生:……
五、總結課文,升華情感。
播放歌曲《五星紅旗》,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談談對課文中兩個人物的看法,引導他們體會國旗在人們心中的意義。
總評:
本堂課在執教過程中,較好地體現了小語新大綱的精神,也表現出執教者較強的.把握教材和駕馭課堂的能力。
1.把握住了教材的重點和特色,教學設計精當巧妙。
本篇課文以一面五星紅旗線索,緊緊抓住店老板前后不同的行為變化進行探究互動,整堂課流暢有序,層層深入,學生的感情也隨著理解的深入而不斷深化。
2、以讀為本,通過抓重點詞句體會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整堂課中,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想法。在讀中體會到“我”對祖國的無比深情。
當然,這堂課中也存在著一個小小的不足,在學生自讀體會后,評價面包店老板的時候,學生的觀念產生了不同的差異,教師在引導的時候方法有些欠妥,值得考慮。
《一面》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點: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題目導入,檢查課前預習
1、直接導入,明確本課教學目的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面》這篇課文。(板書:一面)重點學習作者觀察人物的方法。課前老師布置了預習任務,要求同學們自讀課文,你們都讀了嗎?讀了幾遍?
師:看一遍是了解內容,看兩遍說明你對文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看三遍、四遍證明你動腦筋思考了,這很了不起,這就叫自學,自覺地學習。
2、回顧記敘文六要素,檢查課前閱讀情況
師:誰能按照記敘文的六要素把課文的主要內容概括一下?
生自由回答
3、從題目出發,引出這“一面”的特殊意義,剖析重點
師:現在有個問題要和大家商量一下,我想把一面這個題目改為《我和魯迅先生》或《魯迅先生給我的關懷》這樣好不好?
(不好,在讀《一面》這個題目時,我就想是誰見面?是怎樣才見的?見面的情況怎樣?這些問題都不懂。這樣,就使讀者爭著去看文章。)
師:對,有吸引力的題目是好題目。
……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有道理,這么看來題目還是用《一面》好,因為這《一面》有著特殊的意義、價值。請問課文哪些地方談到了這個問題?
(課文結尾處寫到:這事到現在已經隔了四年。在這四年里,我歷盡艱苦,受盡非人的虐待,我咬緊了牙,哼都不哼一聲。我總是昂著頭。對自己說:“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
師:作者實際上是在告訴我們什么?
。ㄋ麘饎俜N種艱難困苦的勇氣和力量來自魯迅先生)
師:就是來自那次偶然的見面時魯迅先生給他的關懷,對嗎?
生:對。
師:這實在就是《一面》的特殊意義和價值。作者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不但來自于與先生短暫見面獲得的關懷,同時也來自對先生深刻的了解認識。
二、分析課文,學習觀察人物的方法
1、聚焦外貌,仔細研讀
師:現在我們思考一下作者是怎樣了解魯迅的。
生:通過與魯迅先生的接觸。
生:通過觀察先生的外貌。
生:通過觀察先生的語言、舉止。
生:還有神情。
師:同學們談的都對。我們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
生:通過對魯迅先生外貌、語言、舉止、神情的觀察來了解認識魯迅的。
師:概括得好。(板書:外貌語言神情舉止)大家已經自讀了課文,了解到作者觀察最多的是一一
生:外貌。
師:文中有幾次寫到魯迅先生的外貌?請同學們打開書,讀書要學會做記號,讀書做記號是留下你思考的痕跡。請你默讀一遍,留下你思考的`痕跡。畫出描寫魯迅外貌的語句和重點詞。
師:文中有幾次寫到魯迅先生的外貌?(六次)分別是怎么寫的?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大屏幕)
第一次:陰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
師:這次觀察從距離上看比較——遠,又因為是偶然相遇,是一瞥的印象,所以印象比較——模糊,只有一個粗淺的輪廓,F在我們看第二次外貌觀察,與第一次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o
第二次:他的面孔黃里帶白,瘦得叫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豎立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師:這次觀察與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生:這次觀察的距離比第一次近。
生:這次觀察是注意的,觀察得比較清楚。
師:請你具體地說說。
。ū热缯f魯迅先生的面孔黃里帶白,很瘦,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好像濃墨隸體一字。這里.作者能夠觀察到先生面孔的顏色,瘦的程度,精神狀態,頭發、胡須的樣子等,就證明他觀察得清楚。)
師:第二次外貌觀察的部位是集中在一一頭部。魯迅先生頭部的特征最突出。作者正是從局部的最主要的形象進行觀察的。我們觀察人物注意了特征,到寫文章時也能抓住人物的特征來寫,就不至于千人一面。第三次外貌描寫在什么地方?
第三次: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遞給我,小袖管緊包在腕子上:“你買這本書吧——這本比那本好。”
師: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做什么?(把手指比做竹枝)這兩者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嗎?(都很瘦)
師:現在我們再看第四次外貌觀察。
第四次:我很驚異地望著他:黃里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左手捏著一枝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熏黑了。
師:這與第二次外貌描寫有些相似,作者什么會再次提起魯迅的臉、頭發、胡須?
生:說明魯迅這些特征很明顯。
師:這回觀察得很清楚,不但觀察到了魯迅先生手中的煙嘴,連顏色等細節也觀察到了。
生:還觀察到了長衫是牙黃羽紗的。
師:這樣描寫的作用有哪些?
生:使我們更加了解魯迅先生。
師:的確,通過一次次的外貌描寫,我們更加了解魯迅先生了。第五次是怎樣寫的?第六次呢?
第五次:我又仔細的看他的臉——瘦。
第六次:他的手多瘦!
2、由表及里,由外貌描寫體會魯迅精神
師:我們把這六處外貌描寫的句子連起來讀一讀,你覺得魯迅先生留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瘦)
師:為什么他如此瘦?
生自由回答
師:除了“瘦”魯迅先生還帶給你什么印象?
生:精神抖擻
師:這些都是魯迅先生給人留下印象最深之處,讓我們再次通過朗讀走近敬愛的魯迅先生吧!
齊讀六處外貌描寫。
師:通過細讀這些外貌描寫,你體會到魯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了嗎?
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
。ㄗ寣W生體會到魯迅先生的性格剛毅堅強,他用筆當槍,與反動派、黑暗社會進行著不屈的斗爭。)
3、探討語言、舉止、神情的觀察,學習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的方法
師:事實上對魯迅先生的了解是不是單純依靠外貌觀察呢?
生:不是的。
師:還有什么觀察?大家說說。
生:還有語言、舉止、神情的觀察。
師:請說得具體點。
生:“你要買這本書?”他看了我一眼。作者就從先生的那一眼中感覺到那是正直與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親般的嚴肅和慈愛交織著的撫摩似的。
師:如果沒有對眼神的觀察,作者是無從獲得這種感受的。
生:你買這本書吧,這本比那一本好。
師:通過語言的觀察對先生的認識加深了。
生:魯迅先生對作者說:我賣給你兩本,一塊錢。這件事情太出作者的外了,所以他感到驚奇詫異。對面前的這個人的認識又加深了。
師:這說明由于對人物了解加深了,觀察的感受也就加深。反過來,作者的感受加深,就能更深入地去了解人物。
師:我們再看作者對魯迅先生的觀察除了上面討論的那些外,還有別的方面嗎?
生:還有魯迅先生向作者解釋為什么收他一塊錢,使作者進一步認識到魯迅先生是一個熱情幫助進步青年的人。這是語言觀察。
師:以上談的,是作者與先生偶然見面觀察到的情況,我們稱這種觀察為直接觀察。(師板書:直接觀察)它是我們獲得感性認識的途徑。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是靠看書板、讀資料、聽廣播等渠道來認識事物的這種獲取知識的方式就叫間接觀察。我們看作者認識魯迅有沒有間接觀察的成份?
生:有。當作者看到〈毀滅〉的書脊上赫然印著魯迅譯三個字時,便像得到了保證似的,立刻從書架上抽下一本。
生:從本篇中我先看那后記(我讀魯迅先生的書,一向是這么讀法)這句話里可知作者經常讀魯迅的作品。
生:作者說我忽然記起哪本雜志上的一段訪問記一一這也證明作者讀過介紹魯迅的文章。
生:一定是他!不會錯一定是他!那個名字在我心里亂蹦這里也說明作者間接認識了魯迅。
生:這一來不會錯了,正是他!
師:很好,這些都是作者對魯迅先生的間接觀察。到這里我們明白了作者為什么在短時間里對先生能了解得那么深,原來他是把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結合起來。(師板書:間接)
三、小結全文,主題升華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作者觀察人物的方法: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情、舉止的直接觀察和通過書刊了解人物的間接觀察,了解認識人物內在品質的方法。希望同學們掌握運用這些方法觀察人、了解人,逐漸培養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
題目《一面》除了可以理解為與魯迅一面之緣,你還有其它不同的理解嗎?(還可以理解為魯迅先生偉大人格的一個側面,即“俯首甘為孺子!钡木瘛#
齊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板書:19一面
主板書副板書
外貌——瘦精神抖擻直接描寫
語言間接描寫
表情
動作
《一面》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魯迅先生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貴品質。
3、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課前準備
魯迅的照片。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前面幾節課通過學習《少年閏土》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魯迅先生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做了許多讓人難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堅定的斗爭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筆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以至有這樣一個人,因為魯迅與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關于魯迅先生的故事。(板書課題:一面)
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全文可以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按時間順序,記敘了作者與魯迅見面的全過程。
先寫“我”與魯迅一面之交的背景。
再寫內山的熱情接待和“我”買書缺錢造成的窘況。
重點寫“我”與魯迅的會面。
第二部分:寫一面之交對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響。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深入探究,體會重點語句
跳讀課文,勾出描寫魯迅外貌的語句,認真讀一讀,看能收獲到什么。
3、學生讀書,劃出描寫魯迅外貌的語句,仔細朗讀,體會。
?指導學生朗讀三處外貌描寫。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陰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
。2)他的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3)我很驚異地望著他:黃里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左手里捏著一枝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熏黑了。
4、這三處外貌描寫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出示魯迅的照片,自己觀察,對照課文的描寫,對作者的描寫作出評論。
5、引導思考:文中這三次外貌描寫有什么作用?
6、在寫人物方面,你收獲到了什么?
7、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1)默讀討論:
“我”為什么能在歷盡艱苦的、受盡虐待的情況下,咬緊牙,昂起頭?
。2)真情朗讀。(范讀──個人讀──集體讀)
真情朗讀,升華感情
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談談你對魯迅又有了哪些新認識。
探討:題目“一面”除了可以理解為“作者與魯迅的一面之緣”,你還有其他有新意的不同理解嗎?(還可以理解為魯迅先生偉大人格的一個側面,即“俯首甘為孺子!钡木瘢
《一面》教學設計10
一、教材簡析:
《一面五星紅旗》所在的第七單元是圍繞著“國際理解和友好”組織教材內容。近幾十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積極倡導的“國際理解教育”已成為當今世界教育的一個主題。在進行本單元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學習關心世界大事,培養熱愛和平的感情,本組的教學重點應該落到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與理解上。《一面五星紅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反映了外國朋友對中國人民的友好和尊重。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理解國與國之間要互相尊重,人民要友好往來,只有熱愛自己祖國的人才能贏得外國人的尊重。
二、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假日、防止、脖子、漆黑、壯膽、無影無蹤、荒無人煙”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情感的變化。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我”對國旗的尊重和熱愛,也體會到面包店老板對“我”的敬重和理解。
三、教學重點
1、理解面包店老板態度的變化。
2、使學生從學習中受到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
四、教學難點
學習用外在動作表現內心情感的寫法。
五、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收集關于國旗的故事和資料。
2、生字卡片和寫有詞語的小黑板。
3、有國歌的碟子或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出示五星紅旗。這是什么?板書課題:一面五星紅旗
2.提問:國旗有什么含義?你在哪些地方看到過五星紅旗?
閱讀課后“資料袋”
過渡:課文里的這面五星紅旗出現在什么地方呢?我們一起來閱讀。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3.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4.出示詞語,認讀。根據學生質疑情況理解部分詞語。
5.與身邊的'學習伙伴分段讀課文,進一步熟悉,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1.“在國外讀書的第一個假日,我決定做一次漂流旅行”。旅途中發生了什么事?回答后朗讀二、三自然段。理解“處境”
2.來到小鎮的面包店里,“我”希望得到老板的幫助,他是什么態度呢?默讀4—12自然段,用~~~勾畫出描寫面包店老板態度變化的句子,想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交流:指名讀句子,相機指導。
3.討論:老板的態度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提示:從“一臉的無奈”到“眼里閃出亮光”,最后“豎起大拇指”,老板前后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這變化僅僅是因為這面五星紅旗嗎?他為什么會“豎起大拇指”?
朗讀11、12自然段。
4.引導小結:你想對那個老板說點什么?
四、積累優美詞句
課文中有不少感人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摘抄句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詞,認讀。
2.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小聲讀課文,說說面包店老板前后態度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
過渡:老板前后態度有這樣大的轉變,與“一面五星紅旗”有直接關系,所以以此為題。
二、指導朗讀,深化認識
1.默讀課文,用()把有“五星紅旗”或“國旗”的句子勾畫出來。
2.交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相機指導朗讀。
“收拾好背包……出發了。”
“為了防止丟失……系在脖子上。”
“突然……閃出亮光……‘那是什么?’”
“我猶豫了一下……展開!薄拔摇睘槭裁椽q豫?
《一面》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假日、防止、漆黑、壯膽、無影無蹤、荒無人煙、小鎮、處境、交易、鼻子、反應、摔倒、費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情感的變化。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用行動和生命去捍衛國旗的尊嚴,從而贏得外國友人的尊重。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用行動和生命去捍衛國旗的尊嚴,從而贏得外國友人的尊重。
【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有關國旗的知識、故事。
2、幻燈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認識、了解國旗
學生交流搜集到的關于國旗的知識和故事。
二、揭示課題
板書:
26、一面五星紅旗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課文介紹了一位中國留學生在一次漂流中身處困境,但他仍然拒絕用國旗去換面包,用生命捍衛了國旗的尊嚴。
四、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五、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清文章線索
1、自由讀課文:
找一找出現國旗的語句,按順序用 畫下來。
2、學生匯報:
、 板書:
舉、系。
、 板書:
拒絕交換。
、 板書:
鮮花簇擁。
三、理解、感悟課文
1、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拒絕交換國旗的?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匯報。
3、快速略讀課文,找出描寫面包店老板態度的語句,用====畫下來。
4、學生匯報,指導朗讀。
5、分小組合作學習,選擇你們小組喜歡的方式讀一讀5~10自然段,用~~畫出描寫作者動作、神態的語句,說說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再討論:
為什么面包店老板的態度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6、學生匯報,指導朗讀。
板書:
尊嚴。
7、為什么面包店老板的態度變了?
8、輕聲齊讀11~12段,此時,你想對面包店老板說些什么?
9、總結全文。
10、此時,如果讓你給這篇文章換個題目,你會換什么?
11、向國旗致敬。
(敬禮)
四、拓展
1、當你深情地凝視著鮮艷的五星紅旗時,你想到了什么?
2、把你們想到的,想說的寫下來。
【板書設計】
26、一面五星紅旗
(尊嚴)
舉 系
拒絕交換 鮮花簇擁
《一面》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一面》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講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內山書店見到魯迅先生一面的事,課文分兩部分,先回憶“我”同魯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講述“一面”對我的影響和激勵。回憶同魯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本課的重點展開敘述的。先寫作者與魯迅先生這一面之交的原因:因為要等早班車回來,為了避雨到內山書店去躲一躲。再寫內山先生的熱情接待和作者買書缺錢的困窘,為魯迅先生的出場作鋪墊,接著重點記敘了作者與魯迅短暫而激動人心的會面,這里既有對魯迅先生的外貌描寫,又有對先生推薦書、送書的語言、動作描寫,表現了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發了對魯迅先生真摯而又深厚的愛戴之情。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殷勤、失業、窘相、厚實、苗頭、輕視、徒然、艱苦、軟綿綿、牛毛細雨、結結巴巴、大病新愈”等詞語。
2、進一步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點: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在實際中加以運用。
設計理念:課文的外貌描寫總共有六次,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細致入微。其中一次整體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有三次外貌描寫很明顯地體現出從遠到近再特寫的寫法,都抓住了魯迅先生的“瘦”的特點,連同另外三處寫“瘦”,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講授這篇課文,抓住重難點一是讓學生感受魯迅先生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質,二是引導學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查找有關作者阿累,《毀滅》《鐵流》及魯迅的資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魯迅名句導入,直接揭題。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名言是誰說的?(生答:魯迅)那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對敵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心像牛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關于魯迅關心青年、“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文章。(板書課題:一面),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魯迅名句導入,了解魯迅先生的為人,直接揭題。
二、整體感悟。
1、學習生字詞語。
同學們課前都認真預習了課文,現在檢查大家的預習情況。(課件出示生字詞語)
指名讀,齊讀。
2、師:這是一篇敘事文章,一般掌握主要內容要抓住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課件出示: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請默讀課文,小組合作找出六要素,再討論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指名匯報,課件出示答案(時間:1932年秋天的一天;地點:內山書店;人物:我,魯迅,內山老板;事情的起因:因接班還要等半個鐘頭,到內山書店躲雨、歇歇;經過:翻看書籍,內山老板殷勤接待,買書缺錢,與魯迅會面、交談并接受贈書;結果:從“一面”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影響。)
再指名根據課件提示復述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在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脈絡之后,交流寫作背景,對學生理解課文能夠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更好地體會魯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當時情況下的特殊行為。
三、小組合作交流,解決課前提出的問題。
1、在作者眼里魯迅是個怎樣的人。
人物描寫的方法有哪些?本文主要用了哪種描寫方法刻畫人物?(語言、動作、外貌、心理)
請默讀課文,勾畫出描寫魯迅外貌的句子,寫下你的感受。
。ㄕn件出示:共6次。1、只能模糊辨認出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2、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tuí)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3、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遞給我。4、黃里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左手里捏(niē)著一枝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熏(xūn)黑了。5、我又仔細地看他的臉——瘦!我們這位戰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給沒有休息的艱苦工作毀壞了。6、我費力地從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塊帶著體溫的銀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
2、學習第一次外貌描寫:(課件出示:只能模糊辨認出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
六處外貌描寫,我們選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處來學習。
齊讀,第一次見魯迅時的環境、距離,明確遠寫外貌。(板書:遠寫)
3、學習第二次外貌描寫:(課件出示: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tuí)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指名讀,師再帶生回顧到“他的面孔……大病新愈的人”初見這樣的魯迅,真是讓人覺得非!獡、心疼(板書:讓人心疼)
但是魯迅卻表現得——生答(師隨機板書:精神抖擻)
多么令人印象深刻的魯迅。∈莸米屓诵奶蹍s又精神抖擻。
“頭發約莫……一字”讓人感受到怎樣的魯迅?(順帶概括魯迅的剛毅堅強,并板書)。
生齊讀,讀出讓人心疼的魯迅,讀出剛毅堅強的魯迅。
第一次外貌描寫是遠寫,那么這一次是?(明確近寫,并板書)
4、課件出示第三次描寫,學生齊讀。(課件出示:黃里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左手里捏(niē)著一枝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熏(xūn)黑了。)
師:這兩次外貌描寫有些雷同,請找出兩處外貌描寫相同及不同之處。(不同之處:角度,近寫和特寫)
這兩處內容有些雷同,能否刪去一處?外貌描寫寫了一次又一次又一次,給我們的印象更加————(生齊答:深刻)
再讀,加深印象。
作者對魯迅的印象越來越深刻,此時作者眼里魯迅是個什么樣人?(板書:讓人敬仰)
讓我們帶著對魯迅的敬仰齊讀這六處外貌描寫。
5、為什么魯迅先生如此的面黃肌瘦?這些外貌描寫有什么作用?(課件出示問題:這些外貌描寫有什么作用?)
生答,課件出示:突出了魯迅先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頑強斗志和革命精神。(板書: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四、現在你對魯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課件出示:現在你對魯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生可能會答到:堅強、剛毅、頑強、關心青年等(可出示《自嘲》扣開題:“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學生交流匯報。
師小結:作者與魯迅的一面之緣,對作者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深切關懷,鼓舞、鼓勵等)本文詳細地敘述了作者與魯迅先生的一次會面經過,并從不同的角度(遠寫、近寫、特寫)對魯迅先生的外貌進行了描寫,突出了魯迅先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頑強斗志和革命精神。(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讓學生了解魯迅先生關懷青年,關心群眾的疾苦,全心為民族解放而不懈戰斗的高尚品質。
五、課外拓展
1、魯迅《自嘲》(課件出示: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2、練筆:從不同角度描寫一個人物的外貌,以體現他(她)的特點,突出人物的性格。(要求100字以上)(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抓住特征描寫外貌,讓學生練習通過外貌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思想品格。
六、作業布置
1、課外閱讀魯迅的著作。
2、課后請學生閱讀選讀課文《軍神》,體會通過人物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堅強性格的寫法。
【設計意圖】作者以讀帶寫,讀寫結合,通過讀課文了解了魯迅的精神品質,體悟了作者的寫作方法。體會通過人物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堅強性格的寫法。
板書:
19、一面
瘦 讓人心疼 精神抖擻 遠寫----近寫---特寫-
讓人敬仰 剛毅堅強
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
【設計意圖】突出魯迅的外貌描寫,抓住“瘦”的特點,從外貌描寫中體悟魯迅先生的為人,關懷青年,關心群眾的疾苦,全心為民族解放而不懈戰斗的高尚品質。以及學習作者的描寫外貌的方法。
《一面》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殷勤、失業、窘相、厚實、苗頭、輕視、徒然、艱苦、軟綿綿、牛毛細雨、結結巴巴、大病新愈”等詞語。
2、進一步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點
1、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2、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查找有關作者阿累,《毀滅》《鐵流》及魯迅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了解一個人可以直接接觸他觀察他,但對于像魯迅這樣已經逝去的偉人我們從何了解呢?對!通過他的朋友、親人、同事對他的評價中去了解。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我們學習和平時閱讀的文章中,在魯迅先生侄女周曄眼中魯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在著名作家蕭紅眼中是怎樣一個人?在偉大的劇作家巴金眼中魯迅又是怎樣一個人?
這些都是熟悉了解魯迅先生的人對他的看法和評價,那對于一個和魯迅僅有一面之緣的公交車售票員阿累眼中,魯迅先生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阿累眼中的魯迅。
二、自讀自悟
1、學生自由默讀思考:討論本文主要講了什么?勾畫出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或句子。按時間順序復述課文內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師生交流《一面》所處的時代背景。
(評:在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脈絡之后,交流寫作背景,對學生理解課文能夠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更好地體會魯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當時情況下的特殊行為。)
3、在售票員阿累眼中,與魯迅的一面之交,給魯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瘦。)
4、勾畫出描寫魯迅瘦的句子,寫下你的`感受。
5、仔細品讀寫魯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魯迅的“瘦”:
“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臉──瘦!”、“他的手多瘦啊!”。
為什么他如此的面黃肌瘦?
魯迅的“精神抖擻”:
“頭發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像濃墨寫的隸體一”。
6、一次整體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你從作者刻意的“瘦”描寫中體會到魯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魯迅剛毅堅強的性格的體現。)
7、是怎樣一個人?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學生反饋交流。
8、同桌互讀描寫外貌的句子。
三、仔細品讀魯迅對青年的關懷
1、透過作者的文字,在這短短的一面中,魯迅先生給予作者怎樣的關懷呢?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這一面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誠懇推薦別人的書,多么地謙遜;那“微笑、點頭”蘊含了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
這一面給人的力量是無窮的:
以“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時刻記住魯迅先生和勞苦大眾永遠在一起的!
師:這一面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作者牢牢地記住了這難忘的“一面”。
四、拓展寫作
抓住特征描寫外貌,并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
全文的最大成功之處,是通過贈書過程中對魯迅的肖像、語言和行動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了魯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現了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钡木瘛U埻瑢W們仿照本文的寫法,為本班同學或老師畫像。
五、課后作業
搜集魯迅關心青年成長的故事。
(評:作者以讀帶寫,讀寫結合,通過讀課文了解了魯迅的精神品質,體悟了作者的寫作方法,并將其運用到實際訓練之中,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面》教學設計14
預設目標:
1、 會認5個生字,會寫“攤、豎”2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對國旗和國家的熱愛。
3、 初步感受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來表現心理活動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揭題,激發情感
1.出示詩歌:迎著東方的晨曦,懷著赤誠的情意,
伴著莊嚴的樂曲,我們升起了國旗,
國旗,國旗,高于一切。
我們向你敬禮,時刻守衛在你的身旁,
你永遠飄揚在我們心里。
迎著東方的晨曦,懷著赤誠的情意,
站在光榮的哨位,我們護衛著國旗,
國旗,國旗,高于一切。
我們時刻銘記,
時刻守衛在你的身旁,
你永遠飄揚在我們心里。
教師朗誦后,問:剛才老師在歌頌什么?國旗可是國家的象征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熱愛自己的國旗。
2.請你們大聲說出我們祖國國旗的名字――五星紅旗,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分享一個感人的故事,板書:一面五星紅旗
二、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檢查:指名讀自己認為難讀的段落,正音。
3.課文寫了哪兩個人? 板書:中國留學生 外國老板
三、細讀,內化情感
。ㄒ唬⿵耐鈬习宓膽B度變化入手,明確學習重點
1.讓我們先把目光投向這位面包店的老板。自由讀課文第4和11自然段,劃出寫老板的句子。
2.指名讀劃出的句子:
、倮习迓牰宋业脑,卻把雙手一攤,表示一臉的無奈,說:“我講究平等交易,我給你面包,你能給我什么呢?”
、谒娢倚褋砹耍瑳_我豎起大拇指,說:“安心養一養,費用由我來付!
板書:雙手一攤 豎起大拇指(其中“攤、豎”是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板書在事先打好的田字格里,板書時要求學生認真看。)
3.學生練寫“攤、豎”兩個生字。
4.師:剛才聽你們讀寫老板的這兩句話,老師的心里產生了一個疑問,不知你們是不是也和我一樣?指名說。
5.師:是啊,到底是什么讓這位外國老板前后的態度發生了這么巨大的變化?這是我們接下來要重點研究的。
。ǘ┭凶x“我”是怎么對待國旗的句子
1.自由讀課文4――10自然段,找出我是怎么對待國旗的句子。
2.指名讀句子:①我猶豫了一下,把國旗慢慢解下來,再展開。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紅旗,經過河水的沖洗,依然是那么鮮艷。②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視著手中的五星紅旗。③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著鮮艷的國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3.再次自由讀這三句話,邊讀邊感受,這些感人的句子里蘊藏著中國留學生一顆怎樣的心?指名說,板書:熱愛國旗熱愛國家
4.認真品讀這三句話,特別是哪些詞讓你感受到留學生那顆熾熱的愛國旗,愛國家的心,做上記號。
5.交流感悟:
● 第一句:聯系上文理解“我”猶豫什么?
“慢慢”:寫出了“我”對國旗的愛護
師:國旗和“中國留學生一起歷經磨難,但在他的眼里,國旗依然是那么的鮮艷,讓我們把他對國旗的愛讀出來。朗讀句子: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紅旗,經過河水的沖洗,依然是那么鮮艷。
●第二句:給“凝視”換個詞?(看、注視)凝視是怎么樣地看?(深情地看、久久地看……)
你們讀懂了中國留學生的這一凝視,你們是否也讀懂了他的心?在句子下面寫上“心里想著: ”指名說。
師:課文雖然沒有寫出留學生想說的話和他心里的想法,但我們卻可以從留學生的神情、動作看出他的想法。
●第三句:引導學生從“搖搖頭、吃力、趔趔趄趄”等詞語談自己的感受。
師:“搖搖頭”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拒絕老板的面包;意味著將繼續挨餓;意味著饑餓帶來的威脅)中國留學生是在什么情況下搖搖頭的?聯系第三自然段“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被一塊巨石擋住了,頭和身子被撞傷了好幾處,筏子和背包都無影無蹤。我迷路了,在荒無人煙的大山里轉來轉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來到一座小鎮,走進一家面包店!
師:他已經餓了好幾天,連穿大衣都顯得很吃力,可他仍然拿著鮮艷的國旗,拒絕了外國老板。他這一輕輕地搖頭,卻深深震撼了我們所有人的心!朗讀句子。
6.教師引讀“我”對待國旗的三個句子,F在知道是什么改變了老板的態度嗎?指名說。
7.教師小結:是啊,中國留學生用自己的愛國精神維護了國旗的尊嚴,祖國的尊嚴,也贏得了外國朋友的尊重,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記住,只有熱愛自己國家的人才會贏得別人的尊敬。
四、總結,升華情感
師:讓我們把對國旗、對國家的愛深藏在心里,然后把這份愛通過語言傳遞給在座的每一個人,全體起立,朗誦詩歌(國旗護衛隊隊歌)。
板書設計:
一面五星紅旗
中國留學生 外國老板
熱愛國旗 雙手一攤
熱愛國家 豎起大拇指
教后反思:
《一面五星紅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拔摇笔且幻袊魧W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動中發生了事故。在極度困難的處境下,“我”拒絕了面包店老板用國旗換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愛國精神維護了國旗的尊嚴,祖國的尊嚴,也贏得了外國朋友的尊敬。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來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是本文表達上的特點。第一課時的預設目標是:會認5個生字,會寫“攤、豎”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對國旗和國家的熱愛;初步感受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來表現心理活動的寫法。
從課堂的效果來看,基本達成了以上預設目標,自認為整個教學設計中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找準切入點。找準切入點,需要在分析教材、研究教材的基礎上,重組教學內容,確定好教學的主題,從點入手,以點帶面。這節課的教學我從面包店老板的前后態度變化入手,帶動整節課的教學,既節省時間,又能突出重點。
二、點擊興奮點!兑幻嫖逍羌t旗》是一篇情感豐富的課文,如何讓學生的情感和課文的情感融在一起,教師應善于在教學中有效地觸發學生情感的興奮點。這節課剛開始我把朗誦國旗護衛隊隊歌當做送給學生的禮物,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熱愛國旗的情感,給下面的教學創設了良好的氛圍。課的最后又以全體學生朗誦此詩歌來感染在座的每一個人為結束,使學生在學習課文中體會到的情感得到升華。
三、尋求發散點。教師應善于打開學生思維的空間,在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思維發散。在《一面五星紅旗》的課堂中,教學“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視著手中的五星紅旗”這一句時,我讓學生寫一寫,此時“我”的心里在想些什么。這個發散訓練既讓學生深深感受了中國留學生的愛國情感,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又讓學生感受到了通過動作描寫能表現人物心理活動這樣的寫法特點。
同時,我也發現“體會留學生對國旗、國家的愛”這一情感目標達成得不是很好,是因為沒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學習體會“我”對待國旗的三個句子。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是對學生的基礎了解得不是很充分。景山小學的三年級學生學習的是浙教版教材,突然拿來一篇人教版的教材給他們學習,還不是很適應,中間有好些字都是他們所不認識的,因此初讀環節用的時間比預設的要多。二是教師自己的要求不是很明確導致時間的浪費。讓學生用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時,我沒有強調要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所以一位學生站起來回答時滔滔不絕地把課文復述了一次。這些都是以后應該注意的地方。
《一面》教學設計15
一、學習目標:
1.認識“攤、奈”等5個生字,會寫“窄、脖”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假日、背包”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作者運用外在的動作和表情,表達內心感受的寫作手法。
4、.懂得尊重和愛護國旗,體會世界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品讀課文,懂得尊重和愛護國旗。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五星紅旗圖)同學們,這是什么?
2、關于五星紅旗,你知道什么?把你收集到的有關國旗的資料告訴大家。(展示學生收集的資料、展示資料袋里的資料)
3、同學們,李老師也找到一首寫五星紅旗的歌曲和五星紅旗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來聽聽。(看圖片,聽歌曲)
4、揭題,讀題。
五星紅旗,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五星紅旗,是我們的驕傲,我們為你感到自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跟五星紅旗有關的文章。(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
1、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語文書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要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
2、同桌互讀檢查是否已經讀準每一個字,要把課文讀流利。讀完后在你同桌的書上為你
同桌的讀書表現打個分數。
3、默讀課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4、看著插圖,請你用最簡潔的語言來概括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板書)
三、讀生字詞
A、自由讀
B 挑戰讀(班長推薦一人,選一人挑戰,師與勝者挑戰)——帶讀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五星紅旗代表著我們祖國的驕傲。一面五星紅旗在一位身處異地他鄉的中國留學生身上,也發生了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
二、學習課文,自主探究,朗讀感悟:
第一板塊:體會一個中國留學生的愛國精神,圍繞文中八處描寫五星紅旗的句子來學習體會。
1、課文題目為一面五星紅旗,文中也多處寫到五星紅旗,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到描寫五星紅旗的句子,看看有幾句?畫上橫線,讀一讀,體會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2、學生讀課文,找句子。并依次出示八句描寫五星紅旗的句子。
3、逐句朗讀并體會句子的情感:
(1)、出示五星紅旗句子之一:“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舉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便出發了!
a、指名讀,從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讓別人知道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
b、把你感到驕傲自豪的體會帶到句子中讀一讀。相互評價。
。2)、出示五星紅旗句子之二:“為了防止丟失,也為了行動方便,我把國旗從旗桿上抽下來,系在脖子上!
a、指名讀,他為什么把五星紅旗系在脖子上呢?說明了什么?
b、指答,“為了防止丟失才系在脖子上,說明了他把五星紅旗看得跟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多么熱愛五星紅旗啊!”
c、你能用你的朗讀聲表達作者熱愛五星紅旗之情嗎?
老師導語:可是,不幸的事真的發生了,我在漂流中出事了,醒來后,我面臨著怎樣的處境呢?你能從文中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嗎?
學生找出有關句子并朗讀,老師出示句子:“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被一塊巨石擋住了,頭和身子被撞傷了好幾處,筏子和背包都無影無蹤。我迷路了,在荒無人煙的大山里轉來轉去!
a、指答:他處境怎樣?(傷痕累累、饑餓難耐、筋疲力盡)
b、那么,什么是荒無人煙?
c、筏子和背包都不見了,背包里可能裝著些什么?
d、如果是你,你的心情會怎樣?把你著急、害怕、傷心、難過的心情帶到文中讀一讀。
e、老師小結:是啊!在這樣的情況下,三天了沒吃一點東西,身上多處受傷,此時,“我”最想要的事什么?(我最想吃東西,然后去醫院治療傷痛,再躺在床上美美的睡一覺。)可不,“我”終于來到了一家面包店,“我”要用新大衣換面包,可老板卻不干。
(3)出示五星紅旗句子之三:“突然,老板眼里閃出亮光,他用手指著我的脖子上的五星紅旗,驚奇地問:那是什么?”
a、齊讀句子,思考:老板看見了什么?
b、老板此時是怎么想的?(嘿,那不是他們國家的`國旗嗎?還系在脖子上呢,說明很愛他的國旗的嘛。我來考驗考驗他,用國旗換面包,看他換不換?)
(4)出示五星紅旗的句子之四:“我猶豫了一下,把國旗慢慢接下來,再展開。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紅旗,經過河水的沖洗,依然是那么鮮艷!
a、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我當時是怎樣的心情?
b、把你的體會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導語:這時,老板看到我的表情,竟然真的提出要用國旗換面包。
。5)出示五星紅旗句子之五:“老板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訴我可以用這面旗子換面包!
a、齊讀句子,想象:老板可能是怎樣對我說的?
b、我換了沒有呢?
(6)出示五星紅旗的句子之六:“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視著手中的五星紅旗。”
a、指讀句子,“凝視”是怎樣地看?“久久地凝視”五星紅旗,他可能在想什么?
b、他的思想在作斗爭,如果換了會怎樣?不換又會怎樣?
c、誰來把“我”此時的心情和感受用朗讀聲表達出來?
導語:一邊是救我生命的面包,一邊是代表祖國尊嚴的五星紅旗。我果斷地做出了選擇。我最后的決定是什么?
(7)出示五星紅旗的句子之七:“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著鮮艷的國旗,趔趔趄趄地向外
a、這句話中哪些詞語令你感動?(吃力地、趔趔趄趄、筋疲力盡、)
b、為什么讓你感動呢?(因為他路都走不穩了,可是他即使餓死也不用五星紅旗換面包,他把五星紅旗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他用自己的生命維護了祖國的尊嚴。因此我感動。)
c、大聲讀一讀,讀出你的感動。
4、老師總結:體會文中的寫作方法:
在我心中,國旗比我的生命更重要,祖國的尊嚴高于一切。文中的“我”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但卻用神情、動作、表情等體態語言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想法。這是一種很巧妙很傳神地描寫人物內心活動的寫作方法。希望同學們今后在寫人的文章中用上這種寫作方法。下去以后寫個小練筆也可以。
第二板塊:體會面包店老板前后態度變化的句子。
1、你認為面包店的老板是個怎樣的老板呢?默讀課文4——12自然段,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并說說你的理由。
2、出示面包店老板前后態度變化的句子:
(1)“老板聽懂了我的話,卻把雙手一攤,表示一臉的無奈,說:我講究平等交易,我給你面包,你能給我什么呢?”
。2)“他見我醒了,沖我豎起大拇指,說:安心養一養,費用由我來付!
a、讀一讀,談體會,說理由。
b、老板前后態度的變化為什么這么大呢?(敬佩我,被我的愛國熱情,維護祖國尊嚴的精神受感動。)
3、老師小結:“我”用實際行動維護了祖國的尊嚴,我的愛國之情也贏得了這位外國友人的理解與尊重。
4、出示五星紅旗的句子之八:“這時我才發現,在我床頭的花瓶里,有一束美麗、芬芳的鮮花,花叢中插著那面心愛的五星紅旗。”
三、總結提升:
學到這里,你一定有很多話想對文中的我“說”和面包店的老板說,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
我想對中國留學生說:————————————————
我想對面包店的老板說:————————————————
四、拓展延伸:
聯系生活實際談談:我們小學生在平時怎樣做,也是愛國的表現呢?(好好學習,報效祖國。每天堅持系紅領巾。每周一升旗儀式時肅立等。)
五、布置作業:
1、老板,我想對你說:
2、請你往下面續寫故事。
板書設計:
“我” (拒換面包) 面包店老板(敬佩感動)
猶豫、 一臉無奈
久久凝視、 豎起大拇指
(愛國) (尊重)
【《一面》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一面》教學設計08-17
《一面》教學設計【優秀】11-24
《一面五星紅旗》教學設計07-14
《一面五星紅旗》教學設計03-09
《一面五星紅旗》優秀教學設計04-28
《一面五星紅旗》教學設計15篇08-01
《一面五星紅旗》教學設計(15篇)04-03
《一面》教學案例07-03
一面五星紅旗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8篇)07-23
一面一面的造句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