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作文(共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作文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以“親情”為主題,綜合性學習中要求學生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寫法的借鑒,寫一篇表現“我愛我家”的親情作文。針對很多學生覺得生活平淡枯燥、感受不到什么動人的東西,寫作時缺少素材或不會積累素材,沒能從平常的生活中選擇材料表現自己真情實感,我依據新課程標準的寫作評價建議,交給學生搜集素材的方法,啟發誘導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他們真情實感的流露,說真話、訴真情,并讓學生對作文進行自評、互評,在此基礎上由學生推選代表講評自選范文,我在各階段進行指導和最終進行評價,進行了一堂親情作文指導課。
【教學準備】
思考回顧: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風箏》《散步》《詩兩首》和《〈世說新語〉兩則》等,理解親情是人間最真摯而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搖籃,濃濃的親情不只在作者筆下,更縈繞在每一位同學身邊。
指導訪談:提前一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家庭實際狀況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媽媽的嘮叨”三項活動中任選一項,作具體的訪談指導,讓學生將訪談、聆聽的親情故事記錄下來,在班里交流。
①選擇“老照片的故事”和“我家的一件珍品”的同學,應在活動前與父母聊一聊相應的話題。可以和父母一起翻翻舊相冊,聽他們講講照片后面的故事;可以找一找家中的某一件你感興趣的物品,問問父母它的來歷。
②選擇“媽媽的嘮叨”的同學,應靜下心來聽聽媽媽嘮叨的內容,和爸爸談一談關于“媽媽的嘮叨”的話題。
③尊重長輩,文明禮貌,與父母交流自己的內心感受。
歌曲賞悟:下載欣賞《讓愛住我家》《感恩的心》《懂你》等歌曲,理解親情可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①圍繞一事一物寫一篇作文,具體生動,融入真情實感。
②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做到有條理、有中心地說話。
過程與方法目標:養成愛思考、愛探究的興趣和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悟親情、尊敬親人,養成熱愛家庭的情感和對家庭的責任感。
【教學過程】(2課時)
一、我唱我家,親情流淌
放歌曲《讓愛住我家》,學生跟唱――唱著這首歌,看著這一家人,各個臉上洋溢著愛的喜悅,感覺非常熟悉和親切。愛我們的家吧,每個人愛它,家就有光彩,每個人付出,家就不孤獨,每個人珍惜,家就有甜蜜,每個人寬恕,家就有幸福,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點擊課件出示歌詞,理解親情可歌,讓親情在教室內流淌。)
二、感悟親情,拋磚引玉。
誰家的影集里都有很多珍貴的照片,誰家都有一件值得永遠保留的珍品,別看是一件不起眼的小東西,但是它們記錄著生活,記錄著我們的過去和現在,不管他是枯澀,亦或是甜蜜,都將是我們心中永遠珍藏的記憶。(點擊課件,展示照片)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朗讀《我的家》這篇文章,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課前將中國人民大學附中趙晶晶同學的《我的家》這篇文章打印成稿發給學生)
我的家
我家三口人,爸爸、媽媽和我。
我家住六層頂樓,冬冷夏熱,兩間臥室一個小廳,廚房不大廁所很小。
爸爸很勤奮,總是見他伏案工作。可家里沒人時,他也會偷懶看電視。
媽媽很懶惰,連備課也躺在床上,她嫌她的寫字臺光線不好,我和爸爸不敢說她,怕她惹急了不給我們做飯吃。
我最幸福,有單間兒,有寫字臺有書架有鋼琴有床有床頭柜有大笨熊。我最喜歡一邊抱著熊,一邊聽音樂,一邊吃冰淇凌,一邊趴在床上看小說,可惜這只是我的生命狂想曲。
爸爸媽媽愛吵架,并以此為樂(至少我是這么認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能吵20分鐘。一般一天有這么幾場:早上起來吵一架,晚上回家吵一架,廚房里面吵一架,飯桌上吵一架,茶余飯后再吵一架,晚上關燈睡覺之前還要吵一架,也許連做夢都要吵架。好在二人都是君子,只動口不動手,所以我家的家具器皿比較安全。但吵架歸吵架,真要有誰病了,另一位則端茶倒水關懷備至。憑心而論,爸爸媽媽還算是一對模范夫妻。
我和爸爸平時是“鐵哥們兒”,互相叫外號。我們惟一的沖突是在吃完飯決定誰刷碗的時候,都犯懶,就只好猜拳決定。我一向主張一局一勝,速戰速決。而爸爸老玩五局三勝,還要玩三盤,很會給自己留后路,狡猾狡猾的。平常雖好得沒話說,但我若真犯了錯,爸爸也會嚴厲起來,狠狠批我一頓,絲毫不留情面,不講“哥們兒”義氣。
媽媽老對我嘮嘮叨叨,而且嘮叨的范圍極廣。這兩天她心血來潮看起了佛教書。每看完一章,都要發發感慨:“哎呀,佛說得真對!”飯桌上,經常引用佛的話教育我。可以總結為:“佛說了……”“佛又說……”“佛接著說……”“……佛還說……”“佛繼續說……”“佛最后說……”“佛總結說……”“佛強調說……”“佛順便說……”“佛補充說……”話雖有些多,但都能說到點子上,不乏精辟之語,令我大徹大悟。
三個人真是一個奇妙的組合。冤家間的互愛,“鐵哥們兒”的斥責,嘮叨碎語的教誨,組成了一個溫暖而不乏幽默的家。
配樂朗讀,討論交流讀后最感人最動情的語句或情節,研討感人動情的原因。(學生討論發言,各抒己見。)
(教師小結并點擊課件)“說真話,訴真情”是文章的靈魂。
“說真話”(板書)在我們作文時極其重要,只有敢說真話,肯吐心聲,真正做到像巴金所說的“把心交給讀者”,即篇篇寫的都是“掏心窩子”的話,那樣,才能使讀者感到真誠,感到可信,才能使你寫出的那些話產生巨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我們寫作時堅持“說真話”,實際上是把生活和寫作,把做人和作文這二者真正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它不僅對寫作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寫作者個性的發展、完善,對其健全人格的培養、形成,也有著重大的影響。
“訴真情”(板書)也很要緊。“訴真情”才能使人感動,引起共鳴。人有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這是先天的稟賦,不學而能。所以,情貴在真:發自天性,出于自然。從這一點說,虛情、矯情、煽情、造情等等,都是不可取的。寫文章之所以一向都強調寫“真情實感”,道理也正在這里。
三、我憶我家,真情寫作
一周的訪談、觀察、記錄讓我們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事都能體現親情的偉大,要是我們在寫作時能盡可能地抓住真實、生動的細節進行定格放大,運用多種手法將細節寫真實、寫具體、寫生動,用我們最美的'語言將自己的對親情的體會、理解和感悟真實地表達出來,那么我們的作文便是成功的。
下面,就請同學們用最真實、最感人的語言描敘“家”的故事,題目自擬,500字左右。
(點擊課件,出示寫作要求。寫作的時間完全交給學生,教師不多說一句話。這段時間看似寂靜,實際上是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活動都高度緊張的時刻。)
四、互動評改,推薦展評
讓學生細心閱讀自己的作文,發現和修改錯別字、病句,根據評分細則對自己的作文逐項評價,同桌互閱作文,訂正錯別字,共同商討文中病句的修改,再四人一小組共同評點交流,評定成績,最后大組評議,各大組選出講評范文一篇及主講人,準備朗讀和評點交流。
(教師點擊課件:提出評分細則和對學生自評、互評的具體要求,讓學生對作文的基本原則、要求和寫作技巧有切身的體會,自行完成本次作文評價,自己發現作文的優點和問題,促進作文水平的提高。)
學生以大組為單位選出講評范文和主講人之后,主講人上臺朗讀并結合本次作文訓練要點做講評。(教師此時指導學生結合作文中的語句、段落進行評價,如“我覺得這編作文文從字順,如‘……’一句就寫得很美。”)各大組主講人總評之后,教師適時組織和動員其他同學發表意見,補充講評。最后,教師進行過程評價,著重對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和作文評改、講評過程進行評價,肯定作文前的有效準備,表揚他們認真評改,對己、對人負責的處事態度。
五、結課拓展,悟道踐行
家是溫馨的港灣,當你受傷時,會想到它;家是心情的驛站,當你郁悶時,會記起它。家中有嘮叨的母親,嚴厲的父親,當然還有一個調皮懂事的你。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從家庭中得到過深深的母愛,濃濃的父愛,都從家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小物品中感受過家庭的溫馨,當然也有一些同學認為,家中也少不了煩惱的變奏曲,在家里每天都會發生普通而又感人的故事。課后,請同學們繼續以“家”為話題,敞開心扉,談談對家庭的看法和新的認識,說說準備為家庭做些什么以表達對家庭的愛?回家后,寫一封信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說說藏在心里很久卻沒有機會表達的愛與感激吧。
(課件出示寫作要求:不寫錯別字,能正確使用標點;條理清晰,敢說真話,肯吐心聲,有真情實感;交給父母閱讀、點評反饋。)
最后,讓我們走進“大家庭”宣讀“感恩宣言”,唱首《感恩的心》,獻給我們最親最愛的人。(齊唱《感恩的心》結束,情感達到最高潮。)
【教學反思】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一直以來,作文就是絕大多數學生最頭疼的東西。一提起作文課,學生就會心生“厭煩”,對于上課也就沒有了興趣,一旦寫起作文來,搜腸刮肚、東拼西湊,要么仿寫范文、編織故事,使文章顯得干巴巴的,缺乏真情實感。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他們割裂了作文與無限廣闊的生活的關系,沒能很好的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在作文中表達出來,沒能說真話,訴真情。本次作文指導訓練,我按第五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我愛我家”這一主題而展開,由于“家”是活動的環境和感情的“載體”,跟學生密不可分,很易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選擇真實寫作的材料,培養學生真情作文。為此,我把寫作要有“真情實感”作為切入點,提前安排、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家庭實際狀況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媽媽的嘮叨”三項活動中任選一項進行訪談,聆聽和記錄親情的故事。這樣,既使學生認識到“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張揚自我、以心換心”,又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我突出了寫、議、評、改四個字,力求做到隨著學生寫作過程的發展,思維的訓練也步步推進。上課伊始,先讓學生欣賞跟唱《讓愛住我家》,讓學生感知真情以作文的必要,讓親情在教室內流淌。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充分創設情境,配樂讓學生朗讀范文,欣賞照片,鼓勵學生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意見,拋磚引玉,激發寫作欲望。學生寫作階段,我沒多說一句話,以“能交給學生的時間就交給學生,能讓學生做的就讓學生去做”為原則,另據新課程標準的寫作評價建議,在學生完成作文后,我讓學生對作文進行自評、互評,并在此基礎上由學生推選代表講評自選范文,我僅在各階段進行指導和最終進行評價,真正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使得學生在一個民主合作的氛圍中,形成多向的信息的交換,把學生的作文訓練引向高效健康的軌道上。最后的結課拓展,意在讓學生走進“大家庭”,懂得感恩,懂得理解、關愛他人;課后訓練讓學生完成作品后,交由父母閱讀、反饋,讓家長們也參與到此次作文中來,品味一下自己孩子的文章,了解一下自己孩子對親情的感悟。事實證明這一舉措也是可行的,從許多家長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們被孩子的細心、懂事所感動,有的甚至沒有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舉動會對孩子有這樣大的影響,這無疑拉近了他們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距離。
設計作文 篇2
1.通過引導學生追憶生活,重溫往事,點燃真情,引發學生的傾吐欲望,培養寫作興趣。
2.熟練運用“用一件事表達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的`寫法,并學會用人物語言、動作、神態來顯露特點,體現個性。
教學準備
結合語文實踐活動課,開展“我來夸夸他(她)”的活動。事先有意讓學生回憶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喜歡的小伙伴的某一特點的材料,然后通過活動,相互交流,相互啟發,豐富素材,讓作文和生活緊密聯系,為習作作好準備。
教學過程
設計作文 篇3
科學家說:“給我一個支點,加上我的想象,我能撬起地球。”詩人說:“給我一株三葉草,加上我的想象,我能進入草原。”我說:“給我一塊布,加上我的想象,我能實現我的理想。”
在我的心底深處,有一個還未挖掘的理想——“服裝設計師”。每當我看到可愛的女生穿著美麗的裙子,在路邊飛舞,舞蹈演員在舞臺上表演,大人在訴說買衣服的煩惱時,我就有了自己的.理想。
設計師當然要有審美觀點,還要有一定的欣賞能力。所以,每個周末去公園,或是商場,偶爾上網看到各種衣服。我就把喜歡的畫下來,或者根據自己的眼光取長補短結合一下,組成另一款漂亮的衣服。漸漸地我喜歡上了逛街。
在商場我看看這件,瞅瞅那件,再看看身邊的人。喔!人的體型不同,穿出的衣服效果也不同。我該設計出什么樣的風格,讓人們喜愛?突然,我明白一個道理,想要實現我的理想,必須有淵博的知識。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是辛苦的,如同高山上的雪蓮,經歷時間的煎熬,風雨的洗滌,才能讓人仰慕。只要堅持不懈,迎難而上。
我想我的理想并不遙遠。
設計作文 篇4
嗨!我就是森林之王——老虎,以后別人問你森林之王是誰?你可別說成獅子哦!這就不好了。我奉命和人一樣,森林里的動物稱我和豹子、獅子為三劍客,我就是這里面的老二。
我的外形和貓差不多,但你們別誤會我啦!我可不是貓哦!我的耳朵圓圓尖尖的,高高的額頭上有個“王”字,這個“王”字就代表著我是森林之王啦!濃濃的眉毛使我變得更威嚴了,所以森林中的動物都非常懼怕我。我那銳利的眼睛像兩顆紫葡萄似的,有時還會滴溜溜的轉著,好像在想問題似的。鼻子圓圓,下面張著血盆大口。我的胡子長長的',好像一位老爺爺。我長著龐大的身體,身上印著黑色的斑紋,好看極了。我還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像一條鋼鞭似的,你們能說我不漂亮?
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商人把一頭驢子帶到深山老林里,讓它在這里生存,一只老虎看見有一頭高大的驢子,以為它很可怕,就沒去碰它了。過了幾天,這驢子大叫一聲,老虎以為驢子要去吃它,就跑進了山洞里。一個月后,老虎發現它并沒有什么可怕的,就一口把驢子咬死。這就是成語“黔驢技窮”,所以這里面就概況了我們老虎家族的聰明之處。我要謝謝小朋友們,因為是你們給我制造了這張珍貴的名片。
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更喜歡我們老虎家族了呢?
設計作文 篇5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描寫的方法,學會抓住特點對人物進行描寫。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范例,引導學生理解怎樣抓住特點進行人物描寫。
教學過程
一、前言:
走在大街上,人們步履匆匆,擦肩而過,一張張鮮活各異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們面前閃現。我們如何去將一張張各異的面孔定格,化為永恒的一瞬呢畫家可以用顏料去繪圖,攝影師可以用相機去拍攝,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筆去描繪。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人物的外貌描寫”。
二、故事導入,認識外貌描寫的重要性 :
師講述:古時候,有一戶人家被盜,主人隨即報官,但聽完他的描述,知縣也不知所措,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他描述的盜賊模樣是: 出示幻燈片:
個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臉不白不黑,眼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寬不窄,耳朵不圓不長。
大家說,根據描述你們能幫他抓到小偷嗎?在科技發展的今天,利用電腦技術能幫他抓到小偷嗎?為什么?
指名回答
師小結:同學們說抓不到小偷的原因就是主人的描述不形象,不傳神。這是我們在外貌描寫時的一個通病,寫眼睛不是炯炯有神,就是水汪汪,不然就是黑葡萄似的,而且還都是大眼睛,鼻子都是不大不小,鼻梁都是不高不低,這樣的人物缺乏個性,不符合個生活真實,都是克隆出來的人物。怎樣才能把人物描繪得惟妙惟肖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外貌描寫。
三、對人物進行外貌描寫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外貌描寫也稱肖像描寫。即是對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著、神情、體 型、姿態等等)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所以說,我們要對人物進行外貌描寫,首先要抓住人物的特征。那什么是特征? 生:自己獨有的不同于別人的特點。
(一)、抓住人物特點
師:做游戲。猜猜他們是誰?
1、“只見他黑臉短毛,長嘴大耳,圓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齒釘耙。”
生:豬八戒
師:為什么能猜出是豬八戒?
生:抓住了特征
師:看來《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的確技高一籌,他抓住了豬八戒的'外貌特征,使豬八戒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人物。
2、出示課件
生猜
師小結:自然界中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人,我們在進行外貌描寫時一定要抓住人物獨有的外貌特征。使認識他(她)的人看到你寫的內容能猜出他(她)是誰,不認識他(她)的人也能想象出他(她)的樣子。
(二)、進行外貌描寫時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出示張飛的圖片,提問:你能猜出這個人物是誰嗎
生:張飛
師:從圖片中你能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勇猛、豪放、不拘小節、急躁、耿直------
師:由此看來,從外貌描寫中我們不僅能了解人物的外形,還可以知道什么?
生:人物的性格。
出示課件:猜性格
引導學生探究
生討論交流
師小結:我們在對人物進行外貌描寫時,也要注意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這樣我們就可以更深入的領會人物的神韻。如果通過我們的描寫,可以讓讀者了解人物的性格,那我們的寫作就是成功的。
(三)、描寫外貌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內心感情。
1、知識導引
師:揣摩下面幾段文字,談談你的感受
(1)、 除夕晚上,兒子、孫子都來到她身邊,她滿臉皺紋都舒展開了,就像盛開的菊花瓣,每根皺紋里都洋溢著笑意。
(2)、一天,她的老伴兒病倒了,她臉上珠網般的皺紋更深了,兩道眉毛擰成的疙瘩鎖到一塊兒了。
(3)、她望著老伴兒的遺像,嘴唇微微抖動著,刀刻般的皺紋里,流淌著串串淚珠。
學生歸納:分別體會到了幸福快樂;著急發愁;傷心悲痛三種心情 師小結:三個例段描寫的是一位老人的外貌,卻反映了三種不同的內心感情:例一表達了老人享受“天倫之樂”的幸福;例二反映了老人為老伴兒生病而著急發愁的心態;例三寫出了老人傷心、悲痛的思想感情。由此說明,描寫人物外貌,一定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內心感情。透過人物的外貌感知人物的內心活動。
師: 剛才的三個例段有什么共同點?
剛才的三個語段都抓住了老人的皺紋來刻畫,皺紋是老年人的特征,作者注意到了這一年齡段人物的特征,并運用了比喻修辭使三段描寫都非常精彩,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四、才藝展示
每個同學用3——5分鐘的時間描寫教室中任何一個人的外貌,抓住他(她)的特征,寫出后讓大家來猜猜你寫的是誰,大家猜得出你就順利過關了哦
五、總結:
剛才我們共同探討了進行人物外貌描寫時需要注意的三個問題:抓住人物外貌的特征;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反映人物的內心感情。 抓特征是為了做到形似。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內心感情是為了更深入的了解人物,顯示神韻。今天,我們只是簡單地學習了人物的外貌描寫,掌握了人物外貌描寫的簡單方法,要寫好作文,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多讀多練,慢慢地我們的寫作能力就會提高。
六、作業:
一個特點鮮明的人,總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見上一面,他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也會留在心中揮之不去。這次習作,我們就來寫這樣一個人,可以是身邊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見到的陌生人。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突出人物的特點,寫完以后,同學之間互相評一評,改一改,讓人物特點更加突出。
板書:人物外貌描寫
外貌描寫
(容貌、體態、衣著打扮、神態)
1、抓住人物特點
2、反映性格特點
3、反映內心情感
【設計作文】相關文章:
[經典]設計作文09-29
設計作文(經典)10-06
設計作文(精選)08-18
設計作文[經典]08-20
設計作文[精選]08-21
(經典)設計作文08-22
設計作文(經典)09-21
【經典】設計作文09-07
[精選]設計作文09-10
(經典)設計作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