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14 白公鵝之教材分析教學案例反思一等獎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14 白公鵝之教材分析教學案例反思一等獎,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4 白公鵝之教材分析教學案例反思一等獎1
發展性目標
1.學生能以一定的速度進行默讀,能夠體會兩只白鵝的不同之處。
2.初步體會作者表達方式的不同。
情感性目標
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具體描寫,喚起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作者的具體描寫初步體會作者表達方式的不同。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我們認識了著名作家豐子愷筆下的`白鵝,誰來說說它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這節課我們再來認識一只白鵝,它就是俄國作家葉.諾索夫寫的白公鵝。
板書課題:白公鵝
二、新課學習
1.學生默讀課文,要求:給自然段標號;在文中勾畫出二類生字,多讀幾遍;哪些詞、句、段給你印象最深?可以勾一勾,寫一寫。
2.學生交流。
3.誰來說說這只白鵝給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4.這究竟是只什么樣的白鵝?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概括一下。
(耀武揚威)的大公鵝
(威風凜凜)的大公鵝
(派頭十足)的大公鵝
5.好一只擁有海軍上將銜的大公鵝,那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又是怎么樣的呢?誰來概括一下?
(高傲的)白鵝
6.學到這里,同學們討論一下:同是白鵝,但不同作者的筆下又各有姿態,兩位作家的寫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相同點:抓特點,圍繞特點來寫
不同點:前者抓住一個特點──高傲,圍繞總寫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從三個方面(叫聲、步態、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寫大白鵝應當榮膺海軍上將銜,然后再寫為什么應當榮膺?在解釋說明中寫出了白鵝的特點。
我們寫作文時,就應該抓住事物的特點,突出其特點。
板書
()的白鵝()的大白鵝
總寫句解釋說明
14 白公鵝之教材分析教學案例反思一等獎2
學習目標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②了解作者筆下動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能與前篇課文的描寫方法作些比較,學習作者的觀察與表達方法。
④讀記好詞好句,積累語言。
課前準備
①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②課文插圖(或制作課件)。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①出示課文插圖(或多媒體可見)
②觀察、說話: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白鵝?
③導入新課:葉?諾索夫是怎樣描寫這只白公鵝的?兩位作家的描寫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①同桌或4人小組互教互查生字詞的讀音,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確。
②指名分段試讀課文,注意正音,要求讀準,讀通順。
對比閱讀,領悟方法
①設計表格(或課件),引導對比閱讀。
A、先出示(點擊)舊課內容,再讀新課,劃出重點詞句,進行對比閱讀和交流。
白鵝白公鵝①姿態②叫聲③步態④吃相⑤玩相
B、從表中你發現什么?(相同點、不同點)
②抓片段,進行對比閱讀。同樣是寫“步態”,兩段的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同:傲慢、派頭;異:一個從容不迫、大模大樣;另一個慢條斯理,仔細掂量。一個通過對比,一個具體寫如何“落步”、過泥濘路、狗在身后追趕的.步態。)
③抓重點段,進行對比閱讀。
A、豐子愷怎樣寫鵝的吃相?(食料簡單、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B、葉?諾索夫怎樣寫鵝的“玩相”?(戲水、搶占地盤、主宰一切)
C、討論:兩位作者為什么要把這兩部分寫的這么詳細?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品讀詞句,體會感情
①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讀一讀。
②兩位作者對白鵝有什么樣的感情?
作業
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
課后小節:
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一下子讓孩子們對白公鵝產生了興趣,通過比較使孩子們體會到不同的人寫同一類型事物,語言各具特色,通過比較也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對文章的寫法也有所感悟。
14 白公鵝之教材分析教學案例反思一等獎3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作者在這篇課文中描寫了一只白公鵝的所作所為,表現了鵝的海軍上將派頭。課文是從白公鵝走路的姿態和平時的活動兩方面寫的。寫鵝走路的姿態,突出了“慢條斯理”的特點:不僅每一步都掂量著走,即使是遇到狗,也不舉步奔跑;寫鵝的活動,突出了“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特點:不僅聲勢大──翅膀有力、嗓門大,而且與人搶占水面、公然吞食魚餌,真是率性而為,毫無顧忌。擬人和夸張的寫法,風趣而幽默的語言,是本文寫作上的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通過與《白鵝》進行同題對比閱讀,使學生體會到,不同的人寫同一類型的事物,語言各具特色;二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比較,對文章的寫法有所感悟。
兩位作家對白鵝的描寫,主要有以下幾點相同和不同之處。
相同之處有以下三點。(1)行文結構上,都是先介紹鵝的特點,再具體描寫。《白鵝》的線索更加清晰一些,它以過渡段統領全文,再從叫聲、步態和吃相上敘述鵝高傲的特點;《白公鵝》則以“海軍上將”突出鵝的派頭,接著描寫這只白公鵝走路“慢條絲理、不慌不忙”和爭搶淺水灘的趣事。(2)在描寫方法上,兩篇課文都非常注意擬人手法的運用。作者并沒有僅僅把鵝當作動物來寫,而是更多地賦予了它們人的情感,鵝的形象變得可親了,鮮活了,使人讀起來感到非常親切。(3)都善于用反語來表達對鵝的喜愛之情。《白鵝》的作者雖然口口聲聲言其“架子十足”,是“鵝老爺”,言語間卻流露出無法掩飾的親昵,《白公鵝》中寫道:“有多少次,它徑直把我罐頭筒里的魚餌咽進了肚里,有時還拖走掛著魚餌的釣繩。干這種勾當它從不偷偷摸摸,總是從從容容、不緊不慢的,因為它自認為是這條河的主宰。”作者的無可奈何中同樣透出了對鵝滿心的喜愛。另外,作者的語言都風趣幽默,用詞也有許多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主要有兩點。(1)語言風格不同。由于國籍不同,民族不同,兩位作家的語言也帶有各自鮮明的特點。如,前者把鵝稱作“鵝老爺”,后者說鵝“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讀來給人以不同的形象感。(2)敘述的語氣不同。雖然兩位作者都是非常喜歡鵝的,但從敘述中,卻能感覺到不同的語氣。豐子愷更多的是善意的揶揄,如“我們的鵝老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們這位鵝老爺的脾氣”;葉·諾索夫更多的是欣賞,并且語調輕松,頗有調侃的味道。這在課文很多地方都有體現,如,“要是可以把軍銜授給禽類的話,這只白公鵝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了。”“干這種勾當它從不偷偷摸摸,總是從從容容、不緊不慢的……”
教學本文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體會白公鵝的特點,比較兩篇課文寫法的異同,感受作者語言的特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要是可以把軍銜授給禽類的話,這只白公鵝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了。它板正的姿勢啦,步態啦,和別的公鵝攀談時的腔調啦,全是海軍上將的派頭。
“軍銜”是用來區別軍人等級的稱號,如元帥、將官、校官;“榮膺”指光榮地接受或承當,如,“榮膺戰斗英雄的稱號”;“攀談”的.意思是拉扯閑談。作者用海軍上將來比白公鵝,突出了白公鵝的特點──有派頭。“板正的姿勢”“攀談的腔調”,都是擬人的寫法,這樣寫不僅形象,而且能使我們感受到作者對鵝的欣賞和喜愛。
②當白鵝在淺水灘里挺直身子、扇動起兩只長長的有力的翅膀時,水面上便泛起層層漣漪,岸邊的蘆葦也會沙沙作響。
“漣漪”指細小的波紋。這句話說明鵝的翅膀強健有力,有力到什么程度呢?水面上都泛起“層層漣漪”,岸邊的蘆葦都會“沙沙作響”。
③白鵝大概認為這個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屬于它。它要是知道了連它自己也屬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話,就可以把它抓起來,交給母親,用它和鮮白菜一起熬湯喝──那可就要大吃一驚了。
這是作者調侃的話。對近似“霸道”的鵝,作者雖然無可奈何,卻不憎恨它,之所以這樣說,是出于一種喜愛。因為喜愛,才留心鵝的一舉一動,做種種的遐想,用人的心理去推測鵝的心理,更突出了鵝的行為的放肆,增加了幽默的效果,使人覺得很好笑,很有趣。
在這句話中,出現了兩個破折號。破折號主要有三種作用:一是表示注釋說明,二是表示聲音延長,三是表示話題轉移。這句話中的兩個破折號都有突然轉移話題的作用:剛開始敘述的主體是“它”,后來突然改變了角度說“他”,接著又說“它”,因此用破折號。
(2)對詞語的理解。
慢條絲理:形容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掂量:斟酌。在課文中指白公鵝走路不緊不慢,好像每一步都要想好才落腳。
舉步:邁步。
官司:訴訟。這里指作者與鵝爭水面的事。
徑直:直接進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費周折。文中指白公鵝直接去吃魚餌,毫無顧忌。
勾當:讀gòu dàng,常指壞事情。文中指白公鵝吃魚餌的事情。
主宰:掌握、支配人或事物的力量。在文中指白公鵝認為自己掌握著整條河。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白公鵝的特點。
3比較《白鵝》和《白公鵝》在表達上的異同之處,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
三、教學建議
1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顧《白鵝》的特點,再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認識生字。然后引導學生充分地讀書、感悟,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交流。
學生交流讀書所得時,可以先從內容入手,說說自己發現了白公鵝都有哪些特點,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然后再交流“兩位作家的描寫有哪些異同”。應當注意的是,受年齡、閱讀能力的限制,學生對作者寫作方法的體會不一定很全面,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引導,但也不能要求過高。
2要通過有感情的、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悟語言的特點。在學生讀懂這篇課文的基礎上,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比著讀《白公鵝》和《白鵝》這兩篇課文中相似的部分,讓學生領略同一個意思用不同方式表達的奇妙。
朗讀課文時要提醒學生注意,“直奔魚竿”中的“奔”讀bèn,是“直向目的地走去”的意思。
3課后,建議學生閱讀《同步閱讀》中編選的《白公鵝》后半部分。
四、教學案例
教學片段一:對比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認識了豐子愷筆下那只“架子十足”的白鵝,它是那樣可笑而又可愛。今天,我們又要去認識俄國作家葉·諾索夫描寫的鵝。(板書:白公鵝)在學課文之前,讓我們大膽推測一下,這只鵝會有哪些特點呢?
生:我想既然同樣是鵝,一定和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差不多,也是很高傲的吧。
師:有道理,盡管一只是中國的,一只是俄國的,但都是鵝嘛。(板書:高傲)
生:這篇課文的題目特別強調是公鵝,它一定很愛打架,比那只白鵝厲害。
師:你從“公鵝”推測它很好斗(板書:好斗),有理有據,不錯!
生:它的叫聲一定更嚴厲,步態更傲慢,吃飯時是不是也得有一個人侍候……
師:同學們已經做出了很多猜想,下面就讓我們讀一讀這篇課文,看看兩只鵝到底有什么異同,作者的寫法又與豐子愷有哪些異同呢?讀書時有了新發現,可以在書上寫一寫。
(生讀書、批注)
教學片段二:插圖利用
師:認真觀察文中的插圖,想象一下:此時白公鵝可能正在干什么?然后試著用作者的口吻把畫面說一說。
生:瞧,這就是那只白公鵝,它那耀武揚威的樣子,我早就見慣了。不知今天它又要和誰打上一架了。
生:我正在悠閑自得地垂釣,對岸的白公鵝大聲叫喊著,我一看,原來它率領著一伙公鵝,又直奔魚竿而來。我知道,它們又要賴在這里了,今天的魚是別想釣了。
生:你看,它一下水,總是要扇動起有力的翅膀,亮亮地喊上那么幾嗓子,海軍上將的派頭就是這么大!
【14 白公鵝之教材分析教學案例反思一等獎】相關文章:
帳單之教材分析案例教學的反思課文07-02
打電話之教材分析案例07-03
愛之鏈教材分析及反思案例07-02
《語文園地三》教材分析教學案例反思07-02
《語文園地四》教材分析教學案例反思07-03
學校教材分析案例07-02
課文白公鵝的教學感悟與反思07-03
《白公鵝》課文教學反思07-03
畫之教材分析教學實錄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