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節日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傳統節日的心得體會1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這一個歡快的節日給盼來了—春節。新年來了,往事如風一樣飛走了,迎接來了新一年的開始。
新的一年,新的氣象。走出家門,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大街上,到處都喜氣洋洋,歡聲笑語。春天的氣息把花兒般的喜悅映在人們的臉上。
除夕晚上,外面的爆竹響了一掛又一掛,霹靂巴拉的響;家里面,大家都談笑風生,熱鬧極了!
在這幾天里:早上,人們一般都在看電視、玩電腦,只有少數人在寫作業。下午,很多人都在陳毅廣場玩,我也去了,我就是去放風箏的'。首先,我把風箏放在地上,風一吹來我就開始跑……可就是,我試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陳毅廣場里還有旋轉木馬、小火車、上下飛機、海盜船和旋轉椅,我和弟弟玩了很多,可好玩了。到了晚上,大家都出來放煙花,我和妹妹也不例外。我們先玩了變色煙花,它的外表就是紅和綠交叉而成,點燃后,開始就是紅色的,慢慢的就變成綠色的,可有趣了!我們還玩了很多煙花,其中,有一種叫“吉祥七彩雨”的煙花,點燃了,就會有許多“雨”飛上天。有一次,我把兩個“吉祥七彩雨”黏在一起點燃,飛的可高了!
傳統節日的心得體會2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傳統文化、傳統民間藝術、傳統節日等。我最喜歡傳統節日了,因為節日是親人團聚的時候。
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重陽節······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俗稱“過年”。每年過年,每家每戶都會吃團年飯,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
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人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就會拿出禮花放。到了晚上8點春節連歡晚會開始了,人們坐在電視前收看。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這一天人們會吃元宵,猜燈謎,還會到公園里觀燈。重陽節,是農歷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重九節”。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每到春節家家戶戶喜貼窗聯,穿新衣吃餃子,然后爺爺奶奶還要給我發小紅包,我家還會把我寫的春聯貼在門外。記得有一次過年的時候爸爸買來了煙花,在我家樓下放了起來。只聽“呯呯”幾聲,一束束煙花飛上天真美呀!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的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在空中搖頭擺尾,有的像一枚枚子彈直沖天空,還有的像一朵沒有開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春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下面我就給你們說說吧!
傳說中,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長著鋒利的牙,尖尖的角,兇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爬上岸,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村里人知道會來怪獸,把門鎖的緊緊,可是不管怎樣,“年”就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
這一年的除夕,人們正準備避難。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準備了紅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嚇得趕緊逃跑
了。從此以后每逢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還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中國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的我們要認真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傳統節日的心得體會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里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歡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以往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仿佛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凄然淚下。
時間永是流逝,信念未曾更改。多少年來,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一向被人們傳誦。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先烈們舍生忘死,前赴后繼、為他人謀幸福的高尚品德不應當被遺忘,他們的無謂和奉獻精神萬古長青。讓我們永遠記得去珍惜生命,珍惜親情,真愛生活中一切完美的東西,為他人帶來歡樂,這才是青年人學習英雄緬懷先烈的真諦!
每逢清明節這個時候,上墳祭祀的人成群結隊,像潮水般涌上去,人們習慣用燒紙錢,放鞭炮的傳統方式寄托親人的思念,清明節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也寄托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承載著人們的完美期望和祝福,清明祭祀是個人情感的追求,也是中華民族高尚的品德。我們手握白花步入墓區,懷著崇敬的心境去緬懷死難的烈士們。一位位烈士的圖像出此刻我們的面前,仿佛在訴說著他們的斗爭過程。為了人民他們拋頭臚灑熱血通往直前。為了解放中國,他們舍棄小家,聚在一齊,才換來了今日大家的安寧,我們把手中的鮮花獻給了烈士表達我們對烈士們那份崇高的敬意和緬懷之情,墳前的小草綠綠的,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氣息,好像烈士對我們說著一句句鼓勵的話語。使我們
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有仗不完的勁,最終我們繞了一個圈子,離開陵園,門口的柱子上幾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陽光的照耀下更光彩奪目。這道光激發了我們心中的愛國信念。
敬愛的革命烈士們,您用青春和生命為民族解放而英勇抗爭的光輝業績令我們敬仰;您留給后人崇高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永遠鼓舞我們進取、向上;您播下的思想種子,已經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成為帶領我們走向完美明天的旗幟。敬愛的革命烈士們,經過你們不懈努力和艱苦卓越的奮
斗,當年被帝國主義列強辱罵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已經站起來了,今日,我們接過從您手中傳過來的接力棒,決心要更新觀念,擴大視野,掌握一技之長,全面完善自我,為中華民族的興旺出一份小小的力量。敬愛的革命烈士們,此時此刻,我們只想用一朵小花寄托我們的哀思,我們只想用一個花環證明我們的心意,我們只想用一座石碑表達我們的敬仰……可是,我們更明白,最好的方式僅有一個,那就是:繼承您的意志,弘揚您的精神,讓我們的明天更加輝煌,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富強。
我們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這來之不易的完美生活。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九泉之下的烈士安息,如果他們看見了,會欣慰的說:“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傳統節日的心得體會4
每到元宵節,人們總是期盼元宵節能夠放假。其實,這是人們認為過節就要放假的傳統思維在作怪。仔細想想,元宵節不放假必然有不放假的道理,剛剛經過春節長假,元宵節再放假當然不適當。而且,無論是過節也好,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也好,這都與放假無關,只要我們能夠品味出節日的真味道,照樣能夠把元宵節過得美美滿滿,過得傳統文化厚厚重重。“元宵節”貴在過出“真味道”。
過出“美食”真味道。元宵是元宵節的美食,雖然這道美食在今天可以四季皆吃,但是,只有在元宵節這天才能吃出獨特的味道。這獨特的美食是人的情懷與美食融合在一起的味道,在品味美食中感悟生活的真味道,節日的真味道,精神的真味道。美食真味道,給人們帶來的是一種美麗生活,美麗情懷,美麗營養。品味到美食的這個真味道,是過好元宵節的基礎。
過出“團圓”真味道。天上月亮是圓的,地下燈籠多是圓的,桌上元宵是圓的,人們團聚是圓的,團圓是元宵節的真味道。而且,這個真味道與春節的團圓味道不同,春節的團圓味道是親朋好友的團聚;與中秋的團圓味道不同,中秋是一家親人的團聚;元宵節的團圓則是天下的團圓,是家人與陌生人的團圓,元宵節是走出家門與天下人團圓的節日。這個團圓的的真味道讓我們感悟到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獨特魅力,團聚最喜悅,團圓最幸福,團結最有力,在這里得到了的體現。天下一家,其樂融融,在元宵節得到了最精彩的'詮釋,品味到團圓的這個真味道,就品味到了元宵節的真諦。
過出“文化”真味道。元宵節,猜燈謎是固定節目,從古到今,生生不息,日久彌新。雖然元宵節的習俗更更迭迭,但是,猜燈謎卻始終能夠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永不衰竭。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人們在猜燈謎中感悟文化魅力,生活智慧,美好未來。猜燈謎是元宵節文化的重要載體,讓人們在雅俗共賞的文化之路上行穩致遠。品味到文化這個真味道,就能在元宵節的日子里思想升華,生機勃勃,充滿憧憬。
“元宵節”貴在過出“真味道”,美食的真味道讓我們的嘴巴香甜,團圓的真味道讓我們的情懷圓滿,文化的真味道讓我們的精神璀璨。在品味“真味道”中過元宵節,不放假又何妨?
【傳統節日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傳統節日的心得體會11-08
傳統節日的心得體會(實用)08-01
傳統節日心得體會11-19
傳統節日的心得體會15篇11-08
傳統節日的心得體會(15篇)11-08
傳統節日心得體會14篇【經典】11-25
中國傳統節日心得體會12-03
傳統節日春節心得體會04-25
清明節傳統節日心得體會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