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考試后的作文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考試后的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考試后的作文 篇1
期中考試過后,心情有點沮喪。看到我們班的分數,情緒就低落了下來。我在心里反思:這么多年了,第一次出現這么大的差距,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想一想,除了自己水平有限外,應該歸結于我的心太軟。九年級的學生,原本功課就緊張,學校又要求一個學期完成一個學年的工作量,因而,幾乎是每個課堂,我都在講、講、講。因學校訂制的`同步資料一個多月后才到位,所以,同步練習也沒來得及跟著做。也曾想像別的老師那樣,利用課余時間給學生抄些習題,可再一轉念,學生一天中總共才有多少空閑時間啊,而且,課間還有各科老師布置的作業,所以又打消了這種念頭。比起那些習題見得多的班級,自己所帶的班自然會處于下風。
似乎,是自己想推卸責任,凈找一些客觀的原因來安慰自己,可現實的確如此。雖然已年近四十,依然沒有學會持重。更不會打著不給學生加壓的幌子暗中和別人較勁。我只是盡自己所能,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課。
畢業班,似乎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劍,在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學生的畢業班的學習生活之間,真的有點無所適從。也許是吧,天降大任于斯人時,必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令其忍常人所不能,方得一鳴驚人,那么,是不是,今后,自己應該學著心安理得的給學生施壓了?
路漫漫其悠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考試后的作文 篇2
關于“背后的支撐”,我想了很久。想到了小學時那個拿著被扣了8分的作文卷哭得哀轉的我。作文跑題,扣8分是理所當然的。可是,一直壓著“優秀作文”包袱的我,一時間還真是接受不了。作文就像是一只性情暴躁的老虎,當你馴服了它,它便百依百順,否則不堪設想。那時的我哭得有多悲憤,竟引得天晴萬里無云,樹綠生機勃勃。現在想想,這又是何必呢?不就如此一卷嗎,頂多只是一次經驗教訓罷了。可那好勝的心一次又一次澎湃地鼓動起來,在我的胸腔內偷生。
這絕不是應有的支撐。現在的我想開了:靠好勝之心作為支撐,就如站在刀刃上,會活得很累的,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強迫自己,給自己施壓只會帶走人生的歡樂。取得的成績是自己的,失去的'也不會成為他人的。
現在,我更多的是好奇心。我會好奇每張數學卷中的最后一題,每張語文卷中的課外閱讀,每張英語卷中的新興知識。好奇心指引著我,像一張尚未完全標明的地圖。每班都會有一兩個做作業特別快但成績只處于中上的同學。我想若是我天資平庸,且不讓好勝之心寄居一隅,我便會成為那類人。我曾親眼見證他們的瘋狂:在20分鐘內刷完卷子,上課在抽屜偷做卷子,下課悶在教室做題目,他“一步一個腳印”,在好勝心的操縱下應付了所有的難題。沒有情感,尋求最快捷高效之法,再付諸行動。我嘗試過這種方法,但最終還是放棄了,原因可窺見一斑。如今,我做作業的速度不會很快。我在享受著做題目時的聯想,那光怪陸離的斑駁世界是我好奇心的居所,也是我背后的支撐。
我不會以高大上的身份悲憫好勝心的千千萬萬個主人。人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可是當一個人的好奇心過甚時,他同樣會被當作異類看待。好勝的心是我過去的支撐,又怎么沒可能成為某個特定條件下的未來的我的支撐呢?但愿那一天不會來臨,希望自己永遠保持一顆不老的好奇心。
考試后的作文 篇3
“叮零零,”一陣清脆的鈴聲響后,緊張的期中考試結束了。我馬上產生了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又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上幾天了。
幾天過去了,考 試成績也有點眉目了。今天上課鈴一響:“噠噠噠!”呂老師抱著試卷幾步就邁進教室。頓時,教室里的空氣緊張起來。有的同學低著頭,不敢看老師,生怕自己考 得很差;有的同學念念有詞,好像在向上帝禱告;有的`同學互相緊張地詢問著什么,偶爾傳來“啊”“呀”“哇”的叫聲。我忐忑不安地坐在位置上,等著試卷發下 來,生怕得高分的消息有錯誤。 啊!試卷終于發下來了,看著那兩個大大的數字,是“99”分!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我連忙看了看這1分扣在哪兒,原來,是在閱讀題那兒,因為自己不細心扣了 1分。第一個錯題本應該是會對的。我把“飄落”寫成了“飄揚”。第二個題是錯在一個字的讀音上。這說明我讀的課外書還是太少了。我真后悔平時不注意積累知 識,要不,這次一定可以考100分的。
原來,因為得高分而沾沾自喜的我,現在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默默地拿起筆,制定了一份嶄新的學習計劃。
【考試后的作文】相關文章:
考試后的作文08-09
(經典)考試后的作文09-13
(精選)考試后的作文10-04
考試后的作文【精選】10-12
【經典】考試后的作文10-11
[精選]考試后的作文10-11
考試后的作文(精選)10-20
【精選】考試后的作文09-24
考試后的作文(精選)10-05
考試后的作文[經典]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