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設計方案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方案 篇1
目前,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部分地區肆虐,我國疫情狀態呈上升趨勢。據通報,開學以來,我省甲型h1n1流感疫情不斷上升,我市也出現了個別病例。為保證學校師生的身體健康,使學校各項工作正常進行。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及時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甲流防控領導小組”,印制了“甲型h1n1流感和防控宣傳材料”,為了更一步明確防控工作職責,特制訂本預案,請有關處室認真配合,確保甲流防控工作萬無一失。
一、學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政教主任)**(校長助理)
成員:**
二、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遵循高度重視積極應對,聯防聯控,依法科學處置的原則加強對學生進行預防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識宣傳普及工作。讓學生及家長廣泛了解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提高 大家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病能力,搞好群防群控,建立疫情直報制度,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五早)。
1、學校校領導小組
組織領導學校對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對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進行決策和部署。
2、監測預警組
組長:**(政教主任)
組員:各班主任。
主要職責:負責開展學校甲型h1n1流感的日常監測工作,做好正常上課期間和周末、節假日的晨檢、午檢工作,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
3、宣傳組
組長:**
組員:少先隊大隊長、各班少先隊中隊長、各班宣傳委員
主要職責:負責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常識及防疫知識的學習宣傳普及工作。
4、信息組
組長:**
組員:各班班主任
主要職責:負責學校甲型h1n1流感各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并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情況(值班電話:**)
5、保障組
組長:**英
組員:**
主要職責:負責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所需設施設備及物資保障工作。
6、應急組
組長:**
組員:**、各班班主任
主要職責:負責處理日常突發事件,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隔離、聯系家長送醫院等。
三、具體措施
(一)采取多種形式,加大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知識和預防措施的宣傳,做到全員覆蓋,形成一個全員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對學生的健康監測工作,密切關注學校師生員工的健康狀況,做好師生晨檢和午檢工作。
1、班級人人配備1支體溫計,每個年級配備一個紅外線測量儀,門衛配備一個紅外線測量儀。早上朗讀時各班班主任組織對每一位在校學生測量體溫,如有發燒超過37.5度包括37.5度,馬上上報學校應急組長,馬上聯系其家長送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并做好情況記錄,健全檔案。
2、嚴格零報告制度和疫情報告制度。每天放學之前,由班主任送報告表,由政教處匯總后上報大槐樹中心校。
3、節假日前要開師生大會強調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教育學生不要外出,不要與外地返鄉的人接觸。并嚴格作好體溫測量。放假回校嚴格晨檢制度,對每個學生測量體溫,對未回校的學生認真詳細了解情況,一天一了解,班主任對每個學生做到逐一檢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
4、嚴格病假管理。各班主任對缺席的學生要了解情況。特別是感冒發燒必須填寫縣教育局下發的重要提示單,到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病愈后有醫院診斷并加蓋醫院公章方可回校上課。家長和學校保持密切溝通,如有疫情第一時間上報。
(三)加強學校的環境管理,保持校內外衛生清潔,對學校教室、電腦室、宿舍、食堂保持通風通,定期進行宿舍衛生、教室衛生、 環境衛生大掃除;定期對食堂、教學樓、宿舍樓等公共場所用84消毒液噴灑消毒(每天放學后由后勤處安排賀寶林、高鎖住消毒一次)。
(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組織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和課外體育活動,督促學生課間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教育學生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飲食均衡,保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能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增強身體抵抗能力。
(五)加強學生飲食安全管理。學校食堂工作人員要持證上崗,并按規定操作。
(六)保證防控甲型h1n1流感設施物資到位,保證師生身體健康。
設計方案 篇2
一、新課程下如何界定教學目標
新課程強調信息技術教學目標要落實到四個具體的方面,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行為與創新。在具體教學時《畫線》一課時我根據學生已經掌握了"矩形"和"橢圓"工具這一基礎,注重新課程倡導的在教學設計時強調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靈活使用教材的要求,設計了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畫線工具的使用,讓學生能運用畫線工具作簡單的圖形。
(2)學會選擇及改變線寬。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通過模仿、遷移進行自主學習,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能解決問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4.能力與創新:
通過直線工具和曲線工具的使用,了解線的各種形式,并能用不同的工具畫出不同的線條和圖形。
二、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有何區別與突破
教學設計中的重難點如果把握得準確,在具體教學時會有目的的加以講解和突破。如《畫線》一課中直線工具的使用由于有一定的基礎,在教學中有嘗試探究的方法即可達到效果。而曲線工具的使用則有別與這幾種工具,所以,教學的重點應確定為:曲線工具的使用。而曲線工具中畫封閉的曲線相對較難,這里就可把它設置為教學難點。其實它們的區別稍加推敲就可界定。
對于難點的突破問題,本課中我巧妙地將它設計成小水滴的形狀,讓學生嘗試探索,輔以課本"知識屋"內容介紹,有嘗試成功的同學請他當小老師具體操作演示,輕松地突破教學難點,教案《例說教學設計》。
三、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該如何顯現
新課程的教學設計強調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切實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地指導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成功。那么,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該如何顯現?在本課中,根據設計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在具體教學時,通過師生共同《改繃繃》的游戲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直線的幾種粗細不同的'選項讓學生自主嘗試,對于曲線工具的使用在嘗試后教師要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適時總結,教學難點的突破更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得出方法;在新授結束時設計讓學生比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畫出長短、粗細、曲折、虛實等不同的線條,此時教師可露一小手:用橡皮擦出線條來,教師的主導地位由此而顯現。
本課的作業設計兼顧信息技術的差異,有課例中的洗衣機、實踐園中內容,還有自由創作等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自主學習,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總之,教學設計要善于抓住重難點,教師要統引學生,更要讓每一位學生有事可做,才可實現教學目標。
設計方案 篇3
目標:
1.感知顏色變變變的神奇和有趣,并通過變色瓶,初步了解兩種顏色混合后的神奇。
2.在活動中能大膽猜測,有條理地操作,體驗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通過實驗,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后變色的神奇
難點:了解兩種顏色混合后會生成新的顏色
活動準備:紅花藍三原色顏料、透明瓶子每人一個、瓶蓋每人兩個,有顏色的圓片片若干,記錄表一張、PPT
活動過程:
一、說顏色,感知色彩特點。
1.出示紅黃藍三原色
——什么顏色寶寶來啦?和他們打個招呼吧。(紅、黃、藍)
——哪些東西是紅紅的,黃黃的,藍藍的?
總結:原來我們中有很多東西是紅紅的、黃黃的、藍藍的,他們是我們的'好朋友。
二、找顏色,萌發對變色瓶的。
1.出示三個裝著水的透明瓶子
——今天帶來了幾個瓶子?里面有什么?有顏色嗎?
——現在顏色寶寶要和小瓶子玩躲貓貓的游戲,我們來找一找?
——搖一搖,變一變,找一找。找到了什么顏色?(紅色,把紅色的片片貼在瓶子上)
——還有顏色寶寶躲在哪里呢?誰來幫忙找一找?(將藍色和黃色的片片分別貼在瓶子上)
2.幼兒分組操作,找一找顏色寶寶。
——你們想不想也去找一找,請你用剛才的方法去找顏色寶寶,并且把手臂上與自己瓶中一樣顏色的片片貼在瓶子上。
3.集體,找到的顏色。
——你找到了什么顏色寶寶?什么顏色躲在你的瓶子里呀?變成了什么顏色的水?還有誰和他一樣的,舉起來看一看。
——你們都成功了,真棒。原來這是一個變色瓶。
三、變顏色,了解兩種顏色變化的特點。
1.猜測兩種顏色混合后的變化。
——唱:找個朋友,找個朋友,我們拉拉手。瞧,紅色找了誰?(黃色)
——紅色、黃色親一親,抱一抱,搖一搖會變出一個新寶寶,可能是什么新顏色呢?(出示記錄表,將幼兒的猜測記錄下來)
——紅寶寶又要去找朋友了,誰來幫它找個朋友?那紅色、藍色親一親,抱一抱,搖一搖又會變出什么顏色呢?
——那你們想不想去試一試?請你們先在身上找一個顏色片片,把它貼在瓶子上;然后帶著你們的瓶子寶寶走到自己的桌子邊上,擰下瓶子上的瓶蓋,找一個剛才貼的顏色片片一樣的瓶蓋擰上去,要擰緊一點哦,小心水跑出來。然后再搖一搖,變變變,會有什么發現呢?
設計方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完成語文天地第一至三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練習語文天地內容(板書:語文天地)
二、練習第一題:學寫字。
指導寫字 出示投影:奶、候、常
(1)指名認讀。(學困生) 這幾個字應該怎么寫?指名書空。(中等生) (2)老師在田字格小黑板上書寫這個字,要求學生認真觀察。 提問:這幾個字最后一筆分別是什么?(優等生)
(3)想一想這幾個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組交流) 小結:注意字的間架結構。
(4)學生描一描,寫一寫。
三、練習第二題:給下面的音節補上聲母。
1、復習聲母 b、p、m、f、d、t、n、l、g、k、h、j、q、x、z、c、s、zh、ch、sh、r、y、w
2、認讀下列字出示投影 辦法高興喂牛野果事情
(1)學生自讀生字
(2)自己練習給生字補上聲母。
(3)小組交流。(鼓勵每個學生都能夠大膽發言)
3、全班交流。
4、指名學生拼讀生字(中等生回答)
5、全班集體朗讀。
四、練習第三題:照樣子寫一寫。
1、出示卡片,讓學生回憶這些偏旁。(全班進行)
2、以“ィ”為例,進行教學。 將卡片貼在黑板上,讓學生交流,我們學過的哪些字帶有這個偏旁。 讓學生說出帶有這個偏旁的字。
3、你能試著給寫出帶有其他偏旁的字嗎?(全班進行)
4、補充練習: 教師說一個偏旁,學生說出帶有這個偏旁的字。讓學生自由發言,當學生提出沒有學過的字時,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注意平時的積累,并給予表揚與鼓勵。
五、作業 你還學過或認識哪些偏旁,你知道哪些字帶有這樣的偏旁嗎?把它說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語文天地第四、五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第一、二、三題。
二、練習第四題:讀一讀,選一個詞語造句。
1、教師出示詞語投影 時候伙伴打擾 事情重要撫摸
2、讀課文《我長大了一歲》、《馬莎長大了》。(中等生、學困生)
3、請你們從課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看看它們用在哪里。(全班進行)
4、學生自己找詞語。
5、你能不能也像課文那樣,自己再說一句話用上這個詞語嗎?(小組交流,指名發言) (鼓勵孩子大膽發言,對精彩的語句大力表揚。)
6、你能不能把自己說的這個句子記錄下來。
五、練習第五題:小組討論:我們長大了。
1、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并朗讀學生說出的話,你認為從他們做的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他們長大了嗎?為什么?(小組進行討論交流)
2、互相討論一下。(小組交流)
3、指名朗讀。(優等生)
4、反復朗讀。(全班進行)
5、你認為會做哪些事情說明你長大了?你們長大了嗎?所以你會自己做哪些事情了呢?(中等生、優等生)
六、作業: 必作題:有感情地朗讀《我們的節日》。 選作題:你能不能把自己認為《我們長大了》應該做的事情記錄下來。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語文天地第六、七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年過去了,在這個學期里,你一定和許多同學成了好朋友。他們都有自己的好東西,你喜歡別人的東西嗎?當你喜歡時是不是也回家向爸爸媽媽要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二、讀一讀,說一說。
1、出示投影一只漂亮的手表。同學們,你們喜歡嗎?想要嗎?當出現這種情況時,你會怎么做?(中等生回答)
2、下面我們來看看圖中的這個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3、指名學生朗讀文章。(優等生回答)
4、學生自己朗讀文章,并說一說這個小朋友為什么不要這個漂亮的手表了? 5、小組討論、交流。
6、全班討論,交流自己的體會。
7、你能不能說一說,你平時是怎么做的?今后準備怎么做?(讓全班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對于意識不到或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同學,教師要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指導)。
8、能夠考慮到爸爸、媽媽的難處或他們工作的辛苦,這也是長大了的.表現。這說明我們同學經過一年的學習,已經長大了。
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不僅能夠考慮到自己的喜好,更能夠考慮到別人的難處,處處替別人著想。
三、練習第八題:讀一讀。
1、說一說哪天是我們小朋友的節日。
2、我們節日這天,我們都做些什么?
3、指名讀一讀《我們的節日》。
4、全班學生分組進行朗讀。
5、齊讀。
四、練習第八題:自查。
1、看書,指名讀自檢的要求。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檢。 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3、我們已經知道復習的重要性了,下面你們自己把前幾個單元看一看,你覺得自己在:認字、讀書、造句、組詞、拼音、背詩這幾個方面能夠的幾朵小紅花。如果這幾個方面你做的都很好,請你獎給自己六朵小紅花。
設計方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認識礦物的顯著特征是描述和識別礦物的基礎。
2.過程與方法:
(1)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對礦物進行多角度的觀察和描述。
(2)根據已觀察到的礦物特征,對照資料對它們進行鑒別。
(3)從礦物所表現出的各種特征中選擇顯著特征進行描述。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對礦物觀察、研究的興趣。
(2)滲透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對礦物進行觀察、描述,并能根據礦物的顯著特征進行鑒別。
三、教學難點
磁鐵礦,方解石光澤的鑒別。
四、教學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待識別的礦物三種(方解石,磁鐵礦,石煤),銅鑰匙、小鋼刀、放大鏡、白色無釉瓷磚、磁鐵、稀鹽酸、滴管、集氣瓶、記錄卡等。
2.演示材料:課件、視頻資料(科學家是怎樣鑒定礦物的)。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礦物。先回憶一下,我們已經知道可以從哪些方面去觀察和描述礦物?(生說,教師板書如下:顏色、條痕、硬度、透明度、光澤、形狀)
2.還記得硬度是怎么辨別?(用指甲,銅鑰匙,小鋼刀去刻劃。)
3.除了這些方法外,你還知道哪些觀察方法呢?
學生可能會說:用磁鐵吸、滴上稀鹽酸等方法。
4.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綜合運用各種方法,來鑒別我們所面對的不知名礦物,敢接受挑戰嗎?(出示課題:面對幾種不知名的礦物)
二、觀察記錄1號方解石,2號磁鐵礦礦物的特征。
1.請1號同學從抽屜里拿出我們將要鑒別的礦物,你們先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么礦物?(學生可能會猜石英,磁鐵礦,方鉛礦等)
2.要想知道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指名同學說。
教師小結:先用各種方法觀察礦物,收集這些礦物的`特征;再對照礦物資料卡進行判斷。 (板書)
3.那你們說在觀察活動中,我們應當注意些什么? (特別強調學生使用稀鹽酸特別要注意:
手拿滴灌的膠頭處,垂直往下滴;
一滴就夠;
滴在礦物的靠近邊緣處,方便清洗;
這塊礦物一頭有小紙片的,不要滴這一頭,滴另一頭;
千萬不要弄到皮膚上和眼睛里,萬一不小心染上了,就馬上用流水沖洗;
同學先說,教師再強調如下(課件出示)。
(1)使用小刀、瓷磚時要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和同學。
(2)滴過稀鹽酸的巖石要用清水沖洗,這個工作交給老師來做,你們只要把它放在盒蓋上就可以了
(3)需要稀鹽酸的小組,請告訴老師,由老師在你們觀察完其它特征后再給你們提供,用完后擺放在桌上。
(4)認真觀察和記錄礦物的相關特征,并記錄下來。
5.小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6.匯報:你發現了礦物的多少特點?
匯報一:首先我們來匯報礦物1的特征。請1個小組帶著記錄表上來匯報。
不知名礦物1特征
形 狀 | 塊 狀 |
顏 色 | 乳 白 色(無 色) |
條 痕 | 白 色 |
光 澤 | 玻 璃 光 澤 |
透 明 度 | 透明或者半透明 |
軟 硬 | 較 軟 |
觸 摸 | 光 滑 |
滴稀鹽酸 | 冒 泡 |
有補充或者不同意見的嗎?
匯報二:再請一個小組匯報礦物2的特征。
不知名礦物2特征
形 狀 | 塊狀 |
顏 色 | 鐵灰色(鉛灰色) |
條 痕 | 黑色 |
光 澤 | 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 |
透 明 度 | 不透明 |
軟 硬 | 較硬,小刀劃不動 |
輕 重 | 較重 |
脆 | |
強磁性 | |
滴稀鹽酸 | 會冒泡 |
有不同意見的嗎?
三、對照82頁,83頁礦物特征卡鑒別
(1)請同學們翻開書本至82、83頁,對照單元資料庫的《礦物特征卡》,試著鑒別它們分別是什么礦物?
(2)同時思考:
1號,2號分別是什么礦物?
你們是根據礦物的哪些相關特征進行判斷的?
在你們收集到的所有信息中,哪些性質對鑒別這塊礦物最有價值? 哪些性質作用不大?
(3)匯報。
四、抓住主要特征找礦物。
(1)在2號同學的抽屜了,有五塊我們曾經認過的礦物。現在,你們先根據老師大屏幕上提出的特征,猜一猜我指的是哪一塊礦物?
塊狀
較硬
不透明
金屬光澤
條痕櫻紅色。
(2)為什么現在能猜出?(主要特征容易識別)
(3)小結:抓住礦物的顯著特征去識別礦物,能讓我們的判斷更準確。
如石墨有染指現象,磁鐵礦具有強磁性,能吸引大頭針等。
五、認識家鄉主要巖石——石煤
引:剛才的挑戰完全成功,能不能接受新的挑戰?我這里有一塊資料卡中沒有的,以前課堂上也沒有出現過的,含多種礦物的巖石,你們敢不敢試著判斷一下,這是什么?請3號同學拿出報紙包著的礦物。仔細鑒別。
1.學生觀察,描述主要特征。
綜合上訴特征,你初步判斷是什么?
2.請專家鑒別。
這到底是什么呢?我們請富陽國土資源局的李工程師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用熱烈的掌聲有請李工程師。
3.專家介紹起源,開采情況,以及用途。并送出禮物——石煤給大家。
六、結課
是的,人們正在利用了巖石和礦物的不同特性,改善和建設著我們的生活,希望課后同學們能選擇兩種礦物或巖石,詳細了解他們在生產和生活中的用途,下節課我們一起交流與討論好嗎?
板書設計:
面對幾種不知名的礦物
1、觀察,收集特征(形狀,顏色,條痕,光澤
透明度,軟硬……)
2、對照資料卡鑒別(抓住主要特征)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11-08
設計方案08-16
設計方案【經典】09-30
設計方案[精選]10-01
(精選)設計方案09-10
[經典]設計方案09-16
設計方案[經典]09-12
(經典)設計方案10-07
設計方案(經典)10-05
【經典】設計方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