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辛亥革命》有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F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看《辛亥革命》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看《辛亥革命》有感1
電影《辛亥革命》講述的是我們國家由封建國家進入現代國家的那一段歷史:
當神州大地處于風雨飄搖的封建統治末期,一批接受了西方先進思想文化的進步青年,為了中華民族的自由與民主,成立了“中國同盟會”,是他們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主張,它的領導人就是受人敬仰孫中山。1911年10月10日,在孫中山和同盟會領導下的辛亥革命打響了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槍,斗士們眾志成城,經過鏖戰,武昌起義以勝利告終,隨之產生連鎖反應:湖南、江西、山西、云南、陜西五省宣布獨立。不久,清政府徹底土崩瓦解。孫中山先生的智慧、大度和謙遜贏得了人民的尊重和推崇,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布就職,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辛亥革命是一場人民的革命,是一場光榮的革命,他推翻了清王朝,同時也結束了20xx多年的封建統治,使中國成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辛亥革命是一次偉大的變革,為重振中華鋪平了一條嶄新的路。隨著時光的流逝,歷史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是看著電影,我的耳邊又響起那轟轟烈烈的'槍炮聲、吶喊聲,眼前又清晰地浮現出一副副英雄的面孔……如果沒有他們為真理、民主和自由拋頭顱、灑熱血,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沒有今天屹立于世界的中國!革命先輩們拋妻別子、心懷大愛、舍身赴死的精神,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里!
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世界,則國以屹立世界!毙梁ジ锩鼘⒂肋h激勵著我們青少年勇往直前!
觀看《辛亥革命》有感2
《辛亥革命》電影給我們展現了曲折的革命道路,給我們刻畫了一群為祖國獻身的烈士形象。不知你們注意了沒有,曾有這樣一個動人的鏡頭:許多華僑把全部家當捐獻給孫中山。
我們知道光有不怕死的志士仁人拋頭顱灑熱血是不夠的,強大的經濟后盾,是決定起義能夠真正發動的重要因素,誠如歷史學家張鳴所言:"革命首要的是錢,沒錢,即使是革命這樣正當的事,也沒戲。革命在前臺唱戲,后臺站的是利益。"那么是什么驅使華僑們這么做呢?是責任?
這樣一群勇于承擔責任的人,必然敢于承擔自身各種行為所帶來的后果,無論是好是壞。而勇于承擔自身責任的人,也必然敢于對歷史上自己做出的行為后果進行承擔。
責任代表著形象。一個不敢于承擔責任至故意回避責任的政府,必然是一個形象不好的.政府。在二戰中,日本軍閥主義者強征亞洲各國婦女充當慰安婦,給亞洲古國婦女造成無窮的傷害。作為施害者,日本政府理應在戰后承擔起對受害者和受害國進行道歉和賠償的責任。但事實很遺憾,我們看到的,不是日本誠心誠意的進行道歉的面孔,而是千方百計否認和進行詭辯的嘴臉。這無疑是大大損害了日本政府在世界面前的形象。
責任意味著信任。一個敢于負責任的政府,才是值得人們信任的。就如孫中山。他建立一個對人民負責的政府,推翻清王朝,結束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這樣人們信任他,是因為他們有勇氣對過去所犯的各種錯誤進行深刻的反思,并采取各種措施防止類似錯誤的發生。如果連過去的錯誤都不糾正,那又怎樣才能建設美好的未來呢?就如袁世凱。他推翻了清王朝,但?建立起自己的王朝,人們又怎會信任他?人們只會推翻他,建立一個值得人們信任的政府。
因此,為了樹立良好的形象,為了獲取人們更多的信任,我們必須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作為90后的青年人,我們必須勇于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也是一條通往美好未來的唯一之路。
觀看《辛亥革命》有感3
片場的燈已重新開啟,電影《辛亥革命》已經播映結束了,但那滾滾的硝煙,那慷慨激昂的話語,卻仍縈繞在我的心頭。
難忘劇中孫中山先生說的那一句“前線赴死易,喚醒生者難”,語氣中透露出一種怎樣的無奈啊!流血犧牲又有何妨,又有何懼,但怕只怕這些也只是徒勞無功而已。死并非不足懼,亦并非不足惜,可犧牲卻總要有價值,要達到一定的目的。但那時的中國早已腐敗不堪,清廷因循守舊,粉飾虛張;人民愚昧盲從,茍且偷生。這樣的國家,是一定要有人來改造了!
戰場上,血流成河,硝煙彌漫,無數人穿梭在槍林彈雨中,他們無怨,亦無悔,他們只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人民的清醒,換來國家的富強!就像宋慶齡所說的那樣,中國是一只沉睡的獅子,可它已經沉睡太久了,現在是該醒過來了,是該重頭收拾舊山河了!那種不齒于列邦,被輕于異族,任人宰割的時代終于要結束了!于是,辛亥革命便拉開了序幕。
戰爭的硝煙已然四處蔓延開來,無數的人倒在血泊中,他們倒下了,但在他們身后,又站起來了無數人,又有無數人前仆后繼。他們有的家境殷實,有的新婚燕爾,有的.即為人父,但面對肩上的責任,他們毅然拋家棄子,勇于挑起!
但讓他們如此舍小家,顧大家,除了責任,還有信仰!
信仰讓他們舍生忘死,信仰讓他們不顧一切,信仰讓他們無所畏懼,信仰讓他們勇往直前!
這,便是信仰!
國內,革命黨人冒死進軍,而在國外的華僑也并未停止斗爭,他們也同樣愛著自己的國家,也都有著一顆愛國之心,因此他們也在進行著一場無硝煙的戰爭。在推翻清朝的斗爭中,革命黨人曾經先后發動了十次武裝起義,屢次失敗,而又能屢次重起,海外華僑的大量經濟支援,實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對于海外華僑在推翻清朝的革命斗爭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孫中山先生也曾經用這樣一句話來表達對海外華僑的無限感激之情:華僑是革命之母。
海內海外的中國人都聯合在了一起,辛亥革命又豈會有不成功之理?正如何香凝所認為的“辛亥革命是一個偉大的勝利,它摧毀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在廣大人民中傳播了民主共和國思想的種子,促進了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新發展”那樣。但辛亥革命成功了,同時也失敗了,無數革命烈士用生命換來的勝利果實被北洋軍閥統領袁世凱竊取了。就連孫中山在遺囑內也囑咐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于是,新一輪的斗爭又開始了......
但無論過去有多么輝煌,亦或是多么不堪,歷史終歸是過去了,新的21世紀,看我們這一代人如何絕地反攻,讓中國立于世界強國之前列!
【觀看《辛亥革命》有感】相關文章:
辛亥革命有感04-07
《辛亥革命》觀后感02-24
辛亥革命電影觀后感03-22
電影《辛亥革命》觀后感02-22
電影辛亥革命觀后感范文06-25
《辛亥革命》觀后感1150字12-16
辛亥革命電影觀后感7篇05-22
辛亥革命電影觀后感(7篇)05-22
辛亥革命觀后感范文1000字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