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理教師《高效課堂》讀書筆記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物理教師《高效課堂》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理教師《高效課堂》讀書筆記1
關鍵詞:物理教學;高效課堂;和諧課堂氛圍;教學情境;合作探究新課程改革給中學物理教學帶來了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可喜變化,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作為教師,我們就要深刻理解新課程理念的精神實質,靈活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搞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效整合,提高駕馭新課堂的教學能力。那么,怎樣才能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落實新課程理念,構建和諧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與教學質量?下面結合筆者在中學物理中的探索與實踐,談淡筆者的思考與認識: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有一個良好的情緒狀態。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緒應該是愉快的,精神是飽滿的。人們常說“親其師,信其道”,一旦學生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教師的話就很容易被他們接受,師生間容易擦出理解信任的火花。教師的情緒和精神極易感染學生,當教師由于種種原因煩躁不安地走進教室,打開書本進行教學或操作實驗時,學生會感到壓抑,從而使得心理閉鎖,阻礙了新信息的輸入。而當教師面帶微笑,懷著喜悅的心情進入課堂教學時,學生會倍感親切,快樂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師自己的快樂情緒來影響和引發學生的快樂情緒,會使學生思維活躍,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輸入。
其次,加強對教學內容的情感處理。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講解不死板,善于創設各種情景,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例如《物理》“機械運動”一節內容比較平淡,幾個基本概念顯得抽象、分散,學生聽課容易厭倦。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了詩詞引入法:“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再配上動畫效果,使學生在詩情畫意中體驗到自然界是運動的,運動是美麗的。然后筆者又創設情景:“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去旅行,讓我們在從鄭州到北京的旅途中來學習幾個物理量。”從而引出參照物、機械運動和路程等幾個物理基本概念,辨別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這樣,通過調動學生的興趣,
使學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學到抽象的物理知識,這樣的課堂必然是高效的。
二、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
皮亞杰說過:“興趣,實際上就是需要的延伸,教學要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個耐人尋味的恰當的教學情境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因此,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探究“影響液體沸點的因素”時,筆者當堂表演了如下魔術:水沸騰后把燒瓶從火焰上拿開,水會停止沸騰。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結果,燒瓶中的水又重新沸騰。“哇!”學生當即被眼前的情景驚得目瞪口呆!“這是怎么回事?”“真奇怪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用冷水來降低物體的溫度,而學生經常認為只有提高溫度才能使停止沸騰的水重新沸騰起來。而在此實驗中,給停止沸騰的水澆上冷水后,水會重新沸騰起來。由于這個實驗現象與日常觀察到的現象相悖,打破了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的平衡狀態,使學生充滿熱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位置上。
三、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從而使學生和諧地發展。學習過程是否有效,是課堂教學是否高效的關鍵,而學生的學習過程需要教師的巧妙引導。因此,物理課堂教學應該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余地,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只需要適當引導和點撥。
例如,在“平面鏡成像”教學中,筆者精心為學生們設計了一個奇特的演示實驗:
上課伊始,筆者在講臺上放了一個轉盤,上面豎直放著一塊平板玻璃,玻璃后面放著一只透明的杯子,玻璃前放了一支蠟燭,并點燃了它。隨后,筆者調整了一下轉盤,這時學生們透過玻璃清楚地看到,玻璃杯中也有一支點燃的蠟燭。
“我現在要往這只杯子里倒水了,如果水沒過了蠟燭會怎么樣?”筆者問。 蠟燭當然會熄滅了。”同學們異口同聲。
聽了學生們的回答,筆者笑而不答,而是拿了一瓶水,緩緩地倒向杯中。當水面沒過蠟燭的火焰時,學生們驚奇地發現火焰并沒有熄滅。
學生們的好奇心頓時全都被調動起來了,紛紛小聲議論著:“奇怪啊,火怎么不滅呢?” “這是怎么回事?”“水怎么澆不滅火呢?”?
聽到學生們驚奇的聲音,筆者笑瞇瞇地調整了轉盤。這時學生們發現,剛剛在杯中看到的蠟燭不見了,只有一杯水。
“蠟燭呢,怎么沒有了?”學生們更加好奇了。
筆者說:“其實杯中本來就沒有蠟燭,大家剛才看到的杯中蠟燭是玻璃板前面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平面鏡成像”“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自然而然進入到“平面鏡成像”的合作探究中,提高了學習過程的高效性。
四、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有許多摸不著、看不到的.現象,學生對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現象缺少豐富的感性認識,很難理解和掌握,更談不上什么創新。而物理教學中大量的內容又是實驗無法直接向學生提供的。例如:天體運動、大型船閘、航天發射、磁場、電流方向等,這些學生都難以見到的、有重要物理意義的教學內容。可利用電視錄像或多媒體課件,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把所講的對象化小為大、化遠為近、化虛為實、化靜為動、化快為慢、化繁為簡,從而把看不見、看不清的東西通過多媒體變成看得見、看得清,抽象的東西變成具體的,遙遠的東西變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聲、色直接付諸于學生感官,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創新活動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和時空環境,學生見其形、聞其聲、觀其色,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領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加深認識,形成映像,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復雜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積極的思維,使教學難點得到了較好的突破。
五、要關注學生差異,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
毋庸諱言,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他們有的思維活躍,有的想象力豐富,也有的同學在學習物理上存在一些困難。為了建立和諧高效課堂,我們應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知識內容應由易到難,教師的語言要深入淺出,照顧到接受能力較差、層次較低的學生,使他們不掉隊,學得扎實。學習要求應有層次性,讓各層次的學生都吃得好吃得飽,讓所有的學生知識得到積累、能力得到提高、個性得到發展。同時,物理課堂要想真正高效,還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請老師們時刻想到,學生跟種子一樣,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師要做的,只是供給他們適應學習的條件和營養,讓他們自己成長。”教師必須指導學生學會學習,使他們能主動地、積極地、創造性地學,要擺正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真心誠意地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恰當地發揮主導作用,努力提高“導”的藝術,從而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去啟發、點撥、設疑、解惑。課堂上要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余地,多一點表現
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為了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可以改變固定的課堂教學模式,采取班級集中授課、小組合作交流和個別輔導學習相結合的綜合模式,從而使課堂有利于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效能。
六、重視設計有效的鞏固練習,提高學習效率
物理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指導、有組織的學習活動,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基本途徑,因而設計有效的練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筆者在設計練習時注意了以下幾點:(1)設計練習應貼近生活。從實際生活出發,設計貼近生活的練習,能使學生學以致用,加深對知識的理解。(2)設計有趣味性的練習,能使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興趣。(3)設計對比性的練習以防產生思維定勢。對比性的練習能在比較、分析中揭示它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4)設計有坡度的練習。因學生能力有強弱,因此在設計練習時應有坡度、有階梯性。例如,可先設計一些簡單的練習,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設計一些富有變化和發展的練習,這樣就能面向全體、各有所得,讓優生能拓展探究,讓學困生能感受成功的快樂,使全體同學的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充分的發展。總之,我們要充分利用新課程理念在物理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從有效教學出發,積極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合理運用和安排各種教學手段與環節,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物理教師《高效課堂》讀書筆記2
《高效的課堂》,這個名字對教師來說一點都不陌生,有效、高效的課堂教學永遠是教師的追求。在一個相當長時期中,教師教得無味,學生學得無趣,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高耗低效,是教學中的突出問題。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最近,學校為老師購買了一本名為《高效課堂》的書籍,雖然關于物理的內容較少,但看罷結合平時的一些教學實踐,有一些感想。
課堂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有效的課堂教學也是學校的生命;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各校對有效教學的理念、策略及實踐等相繼作出了更為科學的應答。
比較前衛的教師的課堂上,主要問題大多是理念理解有偏差,教學組織、實施策略少,收放調控失度,合作探究效率低;對科學觀察、科學實驗的基本要求、規范了解少,試驗探究的目標不明確(很多時候試驗的目的僅僅是驗證結論,而不是培養科學探究的意識和能力),科學創新的核心素養得不到充分培養;對后進生關注不夠,不能面向全體。
一般教師的'課堂上,則更多的是在評估壓力下為應付書面考試而教,偏離了課程核心目標,違背學科教學規律,死記硬背課本上為數不多的概念、結論和試驗要點,課外觀察、試驗、科技活動很少有人組織。
這樣的教學應該說不是高效的課堂,什么才是高效的課堂呢,我查了一些資料,有說所謂高效的課堂,一定是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做。有說所謂高效的課堂,是指在具體的一節課中學生能達到厚積知識,破難解疑,方法優化,能力提高,學習高效的境界。有說所謂高效的課堂,孩子們過得心情舒暢,有良好的安全學習心理環境。高效的課堂即學生學習的高效。
我覺得高效率的課堂,不僅是學生學有所獲,更是投入和產出比較合理的課堂。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樂學:不僅掌握了知識,更增長了能力;老師樂教:不再聲嘶力竭,而是師生互動,適時點撥,少講精講。在物理課上就是教師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核心,讓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最充分的發展。我覺得我們可以努力做好這幾方面的工作:
(一)優化課前準備,為提高課堂效率作保障。
首先,是教師加強備課質量。科學課現在正是第一輪新教材使用中,我們可以把備課分初備、集體備和細備三種備課方式。初備是指幾位教師在學期初期鉆研教材,定好目標。初備過程中,教師除系統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則,探究學生該探究的內容,寫下觀察日記,對相關的知識充分學習。集體備是指提前一周集體研究下周課堂的教學方案。細備是指教師根據各班學生實際情況和自己獨有的思考充實教學各個環節的細節。
其次,物理課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在教師自己認真備課的情況下,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二)優化時間安排,努力創建學習型課堂。
時間就是效率。抓緊時間,用好時間,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率。
教師在課堂上惜時如金,堅決杜絕浪費時間的行為,同時還要學會節約時間。比方說科學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合理安排探究實驗等。上課守時,不遲到,更不允許拖堂。教師以自己的時間觀念影響學生時間觀念,幫助學生進行分工合作,制訂時間安排,反思時間利用情況,讓學生學會經營課堂45分鐘,讓它產生最大的效益。
(三)優化學法指導,探究最佳教學途徑。
學貴得法,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一群有著良好學習習慣、會學、主動學習的學生,自然是高效課堂的最有力的保證。但是,我們要知道,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與教師的平常的嚴格要求密不可分。同時,它還基于教師觀念的改變,基于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信任,放手讓把學習、探索的權力返還給學生自己。總之教師要努力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會學。每一位教師在新學期的第一堂課上,要注意向學生介紹本學科的特點、學科方法及其作用,對本學科學習進行方法指導。
特別是教師要樹立學生可以學會,每個學生都可以學會的觀念,幫助學生制訂科學探究問題的有效探究計劃。
(四)優化督促機制,保證學生全員高效參與。
課堂上保證每個學生都高效參與,同時必須有約束的機制。物理課堂,經常進行小組分工合作學習,在小組學習中,有時學生會因為意見分歧或探究時間過長而浪費時間。每位教師依據自己的學科特點、教學風格制訂相應可行措施,督促學生全員高效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
【物理教師《高效課堂》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高效課堂讀書筆記01-03
談談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07-03
初中物理教學高效課堂論文07-02
《高效課堂》讀書筆記優秀01-02
探討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造07-03
高效課堂讀書筆記14篇01-13
關于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探究07-03
教師高效課堂的心得06-29
《高效課堂22條》讀書筆記范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