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小學生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小學生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次分享的書籍是《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這本書通過相互滲透的三個方面——智力、情感和精神來處理以下問題——怎樣不斷增強教與學的能力?怎樣保持對教學的樂趣與熱愛?作為教師,作為人,我們怎樣成長?怎樣加強彼此間的聯系,來發展能夠支持教與學的共同體形式?
書中首先講到了“認識你自己”,只有充分地認識自我后,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和學術。在時代背景下,教學需要和智能、情感與精神相結合,三者缺一不可,并呈現一種相互作用。作者在本書中的核心問題是對教師的內心世界的探求,真正好的教學不只降低到技術層面,而是來自于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身份完整。優秀的教師將個人的自身認同融入工作,在生活中將教學科目和學生聯合起來,主動地多和學生溝通交流,也能更好地解決教學中遇到的難題。
教學的勇氣在于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也能將教師、學生和學科結合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教師應該擁有一種自我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書中寫道“ 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不是用來雕刻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的花崗石,而是一個處于復雜的、不斷需求的、終生自我發現的過程中的敏感領域。自身認同在于構成生活的多種不同力量的匯聚,自身完整與這些力量的聯合方式有關,使自身完整協調,生機勃勃,而不是七零八落,死氣沉沉。”
我們要學會鑄造自己的學科,這能夠讓我們一直擁有教學的激情。我們可以通過學生時期的老師帶給我們啟發,同時,在自己具體研究的領域也能幫助我們學習教學,讓我們找到去教學的學科——同時學科也鑄造了我們。在我們與學科的命題概念和學科的生活框架相遇之前,自我意識只是處于潛伏狀態,通過回想學科是怎樣喚醒自我意識的,我們就可以擁有教學心靈。
這本書給我的啟發更多的是來自于讓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靈去完成教學,在遇到困難時有策略地進行克服,以及在愁悶時如何開導自己,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小學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05-09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03-30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后感09-11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后感09-03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后感09-17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后感09-12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后感09-12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后感06-26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的心靈》讀后感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