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流浪地球2》有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流浪地球2》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從歷史來看,文明的命運取決于人類的選擇,而我們選擇了希望。——題記
宇宙銀河里,萬千星辰都擁有自己的命運,不同的宿命交織成一張宇宙的大網,關系著每一種文明,而地球上的人類選擇改變命運,延續文明。
面對太陽的老化,人類選擇逃離太陽系,掙脫地月引力的束縛。僅靠科技的力量,并不足以抗拒宇宙中的未知因素,因此地球生物所特有的情感成為嚆矢,擊破了所有阻礙人類文明發展的混沌局面。這種情感是愛,是責任,是勇氣,是奮不顧身的奉獻與犧牲。
危難當前,唯有責任。在全世界準備撤出移山計劃、放棄建造發動機時,唯有中國決定堅持,即使恐怖組織摧毀了太空電梯,一切都萬念俱灰,肩上的責任也不允許他們輕易放棄。當北京的互聯網始終連接不上時,面對他國的嘲笑侮辱,聯合政府中國代表擲地有聲地說:“我相信,我們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務。無論虛實,不計存亡。”這是一種不完成使命決不罷休的責任與擔當,更是萬千星辰中閃耀著的文明之光。
人類的勇氣可以跨越時間,跨越每一個歷史、現在和未來。傳承文明之信念感,乃人類勇氣之本源,從古至今,不曾更改。這樣的勇氣是敢于嘗試未知,不斷創新的贊歌,數字生命技術從最初不被看好到最后一秒拯救所有人,無不印證了科技的力量。
團結,延續著人類文明之火。個人是渺小的、短暫的,但無數個微不足道的星火,可以組成人類文明,在萬千星辰中日復一日地閃耀。千鈞一發之際,一聲“五十歲以上的出列”打破了絕望的霧靄。這句話或許未經思考,又或許沉吟已久;或許是情急之下人類奉獻的本能,又或許是幾經掙扎后保全大局的決定。但是,無論因為什么,這三百個挺身而出“炸月球”的人都是整個地球的希望所在,也是地球文明必將延續下去的原因。
文明的存在自有其因果,沒有人的文明毫無意義。人是有情有義、懂得冷暖的生物,而數字生命是科技的、并非真情的產物,這一前沿科技是一把利刃開辟未來,卻也是無情的怪獸吞噬著人類的文明。世間萬物離不開“情”,大廈將傾之時,正是“情”驅使著人們改變命運,或犧牲自己保全家人的親情,或一束玫瑰的愛情,又或師徒在月球上含淚告別的友情。這樣的情感經過歷史的選擇而留存下來,是人類文明寶貴財富,也是毀滅前最后一秒的救命良藥。
也許人類脆弱得不堪一擊,但人類從未放棄過希望,愛永遠在他們的心中。沒有一個人是一座孤島,也沒有一個國家是一座孤島,只有當人類為著共同的目標而不懈努力,才能凝聚起磅礴的力量,才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星球仍在流浪,但人們的理想信念從不會消失。愿我們共做像星星一樣閃耀的人,共創人類命運共同體。
【觀《流浪地球2》有感】相關文章:
《流浪地球2》的觀后感09-21
流浪地球2觀后感初中10-20
流浪地球2電影觀后感06-21
《流浪地球》電影觀后感2篇11-15
流浪地球2朋友圈文案收藏02-09
流浪地球觀后感07-28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12-06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04-07
《流浪地球》觀后感05-02